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时间:2019-05-15 04:13: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第一篇: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教师备课侧重在备教学过程的设计,且过程设计过于具体、详尽、死板而不给学生留有空间。

教案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目前教师备课(编写教案)的侧重,除了对本课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等的分析与处理外,往往更多的考虑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且力求尽善尽美,每一个子目怎么讲,需要学生回答什么问题,甚至连过渡语怎么说等等全设计好,而恰恰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人,忽视考虑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和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哪些方法、途径以及学习资料(课程资源)的储备。在这样教案的导向作用下,学生很可能变成你的“操作工”而已。所以教师在备课编写教案时,要留一点空间,给学生思考、谈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实施中可根据课堂情景如学生的反应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误区二: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书本、课堂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以不变应万变”,忽视复杂的教育对象,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

目前的课堂教学,稳定于日常教学观念和行为之中),较少鼓励学生提问,一旦在课上遇到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以外的问题便会用“课后讨论”等搪塞过去,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而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我认为要改变课堂教学行为,首先要确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考虑这节课我能为学生提供哪些服务?上课时更多地让学生表述他们想了解什么?特别在学生发现问题时,老师要引导他们去思考、追求、探索,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创造性学力,而不是考虑你的教案怎么实践,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将来从事创造性劳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教学中曾经出现了这样的一件事情。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收复新疆”这些内容时,:预备铃响后,我胸有成竹地步入教室,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优美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漫漫戈壁沙丘之中一条浓阴蔽日的杨柳路(《甘棠遗泽》画),旁边慢慢出现一首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接着是我的旁白:“同学们,看着这一丛丛戈壁滩中顽强生长着的左公柳和人们为歌颂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而作的这首诗,我想起了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也用动画效果让它出现在整个画面的下方),我非常得意自己的“创作”——用两首诗词作对比,突出左宗棠业绩,又能自然的导入新课。

正在这时,一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说“老师,错了,两首诗中的杨柳不是同一个概念,前面一首是指杨柳树,后面一首是曲牌名”。可能是他的发言激发了另一位同学的勇气,另一位也站起来说:“我好像在哪看到过,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后人把凉州词传错了,原句可能应该是黄河远上白沙间”。

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提问,一面则以飞快的速度思考应付的办法: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这也不是全班同学感兴趣的话题,我的教学设计中根本没这一环节。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实际是老师不允许讨论)而继续把学生引入我精心预设的教学程序之中,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放弃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我们分小组来学习,各小组形成书面材料,老师作必要的补充或更正,并对学生的成果作恰如其分的肯定,有些地方与学生再一起讨论。就这样,总共只有两目、图文、小字加起来只有3个页面的一课内容,本来用一节课教学绰绰有余,结果我却用了两节课时间,但除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外,学生获得了满足感和作为学习主人自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从此以后,我发现这两同学对老师态度特别亲切,很多同学上课积极性也高起来了。

这件事,勾起我对历史教学现状的深刻反思,反思是如何认真地把我这堂课的教学内容全部教给学生,所以与之无关的东西应该舍弃。然而新课程理念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要求教师要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由此我认为,我们教学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篇:谈谈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谈谈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成绩喜人,但高中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低;重应试教育、轻思想教育,学生脱离社会现实。要解决这些问题,须树立大语文观,改革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

【关键词】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4年秋季高中语文实行新课标后,我国广大语文工作者潜心研究,大胆尝试,总结出许多教之有效的方法,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成绩喜人。但是,随着新课标实践不断深入,我认为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早引起关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势必影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效果,直接影响高中生的语文素质,关系到未来一代人的综合素质,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前提和命运。下面,我浅谈一下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写作水平低

高中许多学生学语文只是为了高考,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全是围着高考转,学生被动做习题多,主动读书少;教师片面强调实用功能,偏重显性的目标、“立竿见影“的目标,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致使高中生普遍对语文不感兴趣,不愿花心思去学语文,语文教学效果较差,写作能力更为滞后,即使有些学生花费了不少时间,但语文能力并未真正形成,不少学生高中毕业了,仍不会写作。现一般高中生,布置他们写一篇作文,他们似比挑担还难,叫苦不休,一个星期

交不出来。有的干脆不写,简直稀于凤毛麟角,交来的几十本作文,教师得从字、词、句、篇、标点等方面进行修改,十天半个月下来才能修改一次,效率极低,教师评讲作文,学生只是看一眼分数,一塞了事,没有用心理解老师的评语,他们大多数只在于完成老师的“任务”,哪有心思去揣度、去构思?有的甚至还说,写作文“那简直是在浪费时间。”一到考试,学生就从作文选集或报刊杂志中背一篇下来,或东拼西凑来个“大杂烩”,甚至干脆来个“临场发挥”,挥它个八百字以上,那就阿弥陀佛了。根本写不出切合题意、真情实感、内容充实、语言流畅、结构严谨、具有创新意识的作文来。教师在评分时往往为了赶任务,大略看看,以为“基本符合题意,有八百字以上”就给他及格以上的分数了(其实细看他的作文,连初中生作文水平都不如),而他的题目(选择、阅读题)若能得到六七成分数,试卷出来,就可以得到九十分以上的语文成绩了,可算“不错”了,何不乐哉,还自以为是,美名其曰“我的语文成绩好”。其实能真真正正写好一篇作文,认认真真考好一次语文试,获得满意答卷的学生还不多见。而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也存在这种情况,不是语文实际能力不高的可能会得到较好的分数,出现了“高分低能”现象,这也就在所难免,见怪不怪了。而有些语文实际水平较高的却不能得到相应的分数,高考成绩与平时成绩出现反常次现象可真不少。由此可见,现高中生以为大可不必花费太多心思去学语文,反正高考分数差不了多少,如果多花了时间、精力去学语文,将是事倍功半,效果甚微,倒不如用多些时间去学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于是对语文得过且过,敷衍了

事,连课文都少看,从而导致语文水平低,写作能力差。

二、忽视听、说、读能力的训练,造成听不明、道不清、读不准的严重后果

写的能力偏低,听、说、读的能力就更不必说,因为听、说、读的能力高考题目极少涉及甚至不考,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大可置之不理而束之高阁。学生更是得过且过,根本不理这些内容,导致学生大多不能准确迅速地听懂广播、收音机、演说、谈话等别人说话的意思,抓不准别人说话的主旨,往往是“拾了芝麻丢了西瓜”或“张冠李戴”,忘乎所以。

说话能力更不用说,不是高中生说话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半天说不出个所然,令人费解,而有的却故弄玄虚,哗众取宠,说话内容空洞,没有中心,让人误解。有的胆小怕事,干脆不说为佳,沉默是金,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读的能力虽然在语文教学中较为强调,但还缺乏系统的训练,朗读时很少能做到读正字音,读准节奏,读出真情实感。普通话在教学中还不够普及,特别是农村学校有些语文教师还用地方话上课,即使是有普通话的老师也还个别不够标准和规范,影响学生发音的准确性。

三、高中语文教学还普遍存在重文轻德现象,重教书轻育人

学校为追求高升学率,近期社会效应,层层加压,逼迫学生死读书,不分节假日一概上课,学生只埋头于书本里,对外界社会知之甚少,对校园以为的事是“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对社会漠不关心,对旁人冷若冰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不愿面对现实,丧失青少年那种朝气和热情,缺少正直和勇敢的品质。一般都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将来好求职、升官发财等。语文教学中缺少对他们耐心而有效的引导,不注重思想教育。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改革开放最大失误是教育,这教育就是思想教育。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者不能不引以为戒。

现在的高中生往往把思想品德与语文教学隔开来,一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讲些做人的道理时,有的学生就认为老师在“发唠叨、吹牛、胡扯”,以为这些内容与考试无关,在浪费时间,这种情况特别是农村普通中学的高中生尤其严重,他们的基础相对较差而又一心想升大学,却不扎扎实实地学习,幻想着能有名师来扶其直升,总期待老师讲考试必考题。殊不知考试题目就往往离不开这些,从语文考试中作文题目,都涉及到社会现象、伦理认识和社会公德等问题,如去年期末高一语文考试作文题《我真没想到……》,其中取得较高分52分(满分60分)考生的作文,该生文章围绕“让座”一事展开叙述,选材普通,但出乎意料的是“让座”的人竟是一个残疾人,其灵魂是最纯洁、最高尚的。这种高尚的社会公德,提高了文章思想意义,这也是该文章取得最高分的原因之一。若学生平时疏忽老师所教道理,对社会道德问题认识不足,则立意不深,写不出这样好的文章来。

四、如何按新课标要求,提高高中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思考

以上所述的高中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不快,语文能力滞后,究其根源,是长期以来教学中存在的对语文学科的基础工具的性质认识

不明确,形成了“以传授知识为主,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思想和由此产生的编写教材的体系,忽视了对语文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现行的高考招生语文考试还不够全面合理,如出题科学性,考试的单一性、评卷的公正性等还亟待进一步改善,以充分准确地考出考生的实际水平,尽量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我们必须改革这些现状,切实体现“以培养语文能力为主要任务,一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为主要方法”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此外,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应树立大语文观点,而现行的教学却局限于书本和应试教学。语文要入古人说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怀广阔,热切关注社会现实。

综上所述,现高中语文教学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希望能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的重视,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不断深化新课标,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全面提高高中生语文综合素质。

第三篇: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常言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现如今,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的初中生,学好历史这门学科无论是对于个人发展还是对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如今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在课改中教师对历史教学研究不足

目前的教学观念中,往往存在着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就是完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不思教育观念的更新,这种观念往往过于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他们看来,历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记住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学生能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因此,“不管白猫黑猫,只要学生考试成绩好,我就是好猫”。至于历史教育众多功能在学生身上是否得到有效落实,似乎与其无关。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支配下,教师把教材作为唯一知识来源,忽略了教材仅仅是“学本”这一事实。他们的历史教学,无论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练习都死死围绕教材知识,反复讲练,并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如何记住有可能考试的重点知识,如何应对各种考试。在课堂上,学生一切都要以教师马首是瞻,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而学生则在下面认真的听,拼命地记,学生完全沦落为知识的容器。在这种教学观念下,学生完全处于一个被动的局面,主观能动性几乎得不到什么发挥,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完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学生所谓的“动”也是围绕着教材知识记忆练习,思考的空间很小,“灌输”的意味很浓。这样的历史教学结果,学生当然对所学习历史毫无兴趣,学习历史的唯一目标,就是死记硬背历史教材或资料,争取考出好成绩,学生成为背诵教材和应对考试的机器。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忽视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主导者的地位,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由于学生本身知识面窄小、零散,而所学的知识分散,历史时间跨度大,教师也没有引导学生形成系统的综合性的知识体系,会出现教学内容偏离轨道、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教学活动流于形式等。

二.历史课堂教学“创新”的失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教育相当多的历史教师所接受,并不断深入人心。“自主、合作、探究、创新”成为不少历史教师说课、上课、赛课、评课的基本思想。应该说这是一件可喜的事。但在欣喜之余,也存在一些令人担的问题:

第一,创新活动,不顾对象。一些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时,往往不顾学生的实际能力,也不考虑教材的难易度,生搬硬套别人的东西,片面追求课堂里的热闹,整个教学设计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活动:阅读、讨论、辩论、观察、分析„„忙得学生焦头烂额。在教师的牵制下,学生一会儿看书,一会儿前后讨论、一会儿角色表演、一会儿展开辩论,而真正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于是各种问题接踵而来,懒的学生是一点事情也没有,而想动脑筋的学生感觉忙不过来。同时,教师所设置的活动或问题,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复杂。设计简单时学生轻易就找出了答案,就会产生骄傲自满情绪,渐渐会对参与活动失去兴趣,对以后的教学产生不良后果,而设计复杂时,学生自己解决不了,难免会垂头丧气,对以后的教学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虽然说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心理耐挫能力,但一个难题接着一个难题,对这些人生经历不多的孩子来说,容易使他们失去自信心。因此不论是过于简单还是过于复杂设计课堂活动,就必然使大部分学生闲置,局限了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不能使每个学生的潜力发挥出来,也就谈不上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严守预案,应变不足。教师作为教学过程指导者、组织者,课前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将探究过程和结果设想得自以为尽善尽美,是无可厚非的。但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的思维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课前设想那样发展。由于一些教师在基本功和教学技能方面的不足,往往出现与“创新”教育相去甚远之事。其主要表现:一是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因势利导,一切教学活动惟教案为是,不敢超越一步,严格要求学生探究的结论必须与教师的预设重合。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思维个性的扼杀。二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结果缺乏科学的评判。当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意见,且相持不下时,缺少当堂应变能力。

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较少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打破了时空限制,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已经消逝的历史现象。但我校多媒体运用不便,无法创造历史情境,不能展示图文声像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有时讲课感到很枯燥,有时变成“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

四.对历史学科的看法存在误区,缺乏专业的历史教师

一直以来,历史课都是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副课”,历史课也往往被安排 成上午最后一节课和下午第一节课,这是历史老师以及其他老师心知肚明的一个问题。所以,很多乡村学校也不重视历史专业老师的配备,很多历史老师,全是半路出家。我原来学校历史教师搭配就反映出这个现象,全校几个历史教师都是非历史专业的,因为本校历史教师紧缺,接下了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我就是这样的情况,有时感到很不如意,但平时我加紧学习掌握较多历史知识,但还是感到不能运用自如,这次培训会给我很好的机会,我会好好珍惜。可有的老师知道的历史知识少,于是上课就只有照本宣科了,下课就逼着学生死记硬背,历史课堂不存在任何的趣味,这样的课学生肯定是不喜欢。

五.教学模式存在弊端

目前,我国的教学模式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应试教育,很多学科在开展过程中,都是围绕着各种考试来进行的。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方式具有客观、公正、可控性强等优点,在教学评价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如果单一地依赖考试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容易产生很多负面效果,例如,学校过度追求升学率,教师过分强调考试重点,学生学习时总是盯着考试内容不放等等。在这种情形下,要想学好知识、培养能力是很难的。

针对以上这些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来加以解决呢?

第四篇: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误区

让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更有魅力

让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更有魅力

—— 吕红波衡水中学

摘要:为了更好的发展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本文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师存在的问题、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信息素养;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信息技术课程是目前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措施。它是根据我国国情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决不能把它只看作是学校新增加的一个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去对待,这样会导致学生无法运用信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新课程理念下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我国在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在我省信息技术教师自身在教学实现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1)教学模式陈旧。旧的教学模式认为,学生的思想就是一张白纸,让教师去画上最美丽的图画。学生是一个空的容器,有待老师的书写或灌输。也就是说教学的主要过程就是把教师的知识转移到学生身上。很多教师还是无法从过去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还是上课满堂灌,在信息课上虽然也会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但是其实还是跟着老师的步骤走,根本无法体现出学生的创新性。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技术学科,其存在和发展具有自身的科学思想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注重最后的学业水平考试,为了考试而教学,没有正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只是一味的追求信息知识的培养,从而忽略了信息意识、技能和道德的培养。

(2)所教授信息知识方面。“现在的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教的要么就是平时用不上的东西,要么就是不用教、孩子们也能自学会的东西,这种课怎能不让孩子心生厌恶和恐惧。”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杜子德近日在沪上举行的“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上,如是评价目前的中学计算机教育。[1]杜子德认为,电脑不是一种普通的工具,而是一种智力工具,中学的计算机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如何驾驭计算机帮助人类完成智力任务。在我省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时候,文字录入占了十分,导致有很多老师,“文字录入”这就花费大量时间让学生来进行练习,单方面认为这道题分值高,那么在平时训练时候就应该多费点时间,感觉自己的教学内容安排的非常合理,殊不知这样的教学内容对于90后“鼠标一代”已经是轻车熟路。所以难免会导致学生厌恶信息技术课。

(3)教学方式问题。尽管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时间不长,但是随着经济以及计算机的发展,家用电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学生对信息的接触及运用的能力都在不断提高,所以教师缺乏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的话,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教师还是采取最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使得课堂本应该活跃积极的课堂教学变得非常死板生硬,使学生感觉教学内容内枯燥乏味,本身学生就不重视信息技术课,这样的课堂学生只能学到理论知识,却无法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信息素养的不到实际的培养。有的课堂还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教师课堂设置情景创设、任务驱动、互动教学等教学策略,使得课堂空洞的热闹,课堂上尽管学生很活跃,但一堂课下来,学生却很少能够获取知识,这些都是失败的。

在我省还一个现象就是虽然信息技术分为必修和选修部分,选修部分一共五本书,由于信息技术只参加河北省学业水平考试,所以导致大部分学校只讲必修部分,选修部分从来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讲去研究。最后导致虽然发到学生手里一共是六本书,可是对于他们真正学的也就是必修部分。

(4)师资力量不足。目前我省中小学尽管大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是有好多学校信息技术教师不是科班出身,而是由其它专业中途转岗而来,缺乏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这给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而且有的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从事学校很多其他工作,比如摄影摄像、维修、社团等等工作,使其不能静心对教学进行研究。信息技术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学科,很多

第1页

教师疏于学习,教师信息素养达不到要求,导致信息教学无论是方法还是内容上都出现明显不足。再加上在我省信息技术课只参加学业水平测试,所以很多中小学校普遍不重视。

2学生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和音体美一样,都是非高考科目,是放松的课,其实当时我们自己上学时也是这么认为。如果这一周里面有一节信息课,恨不得从星期一就开始期望着这节课。在我省大多数学校信息技术课一周一节课,学生遗忘知识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所以往往会导致上这节课时上节课讲的什么都忘记了。而且只对计算机感兴趣,对理论知识厌烦尤为凸显。当我们上必修版教材第一课时候,必修版教材第一章全都是理论知识—信息与信息技术,学生们就感觉到乏味。而且现在在使用计算机上,多数只是作为一个娱乐工具,没有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在解决日常问题的重要性;信息道德方面也缺少相应的教育。

3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我省很多中小学从上到下对信息技术都不重视,学校所给信息技术课时也很少很少,有的中小学甚至都不开设信息技术课,课时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大的制约条件。由于学校的不重视,最后就导致学校在信息技术方面投入的资金比较少,信息技术设备缺少。

很多中小学缺乏有效的最后的教学评价过程。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进行评价的目的是对教学过程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控制,使之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但目前学生中却普遍存在“喜欢玩电脑,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不正常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了与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有关外,很大程度上还与信息技术课程采取的评价方法不当有关。信息技术不是高考学科,这就导致我省很多中小学学期末根本没有信息技术的相关评价,并且很容易因考试而将信息技术课视为一种负担,以致考试前几周信息技术课早已停上。有时学校期末信息技术教师要是忙学校其它的事情,这种评价或不评价的方式极不合理,没有有效地评价无法培养学生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的能力。

二、改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一些对策

1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计算机”,让学生信息素养得到全面培养。

(1)教学模式认识上。罗杰斯始终强调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过程应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助产士”和“催化剂”。概括地说,就是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2]也就是说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是起到一个引导辅助的作用,改变学生的学生地位,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去寻求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课堂效率显而易见。而且要转变学生对计算机的印象—计算机是帮助我们学习的工具,要合理利用计算机资源,能够遵守网络道德,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能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在网络上有很多虚假的信息,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信息知识来解决问题、分析真假。

(2)教授的信息知识上。这对于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就要有很高的要求。要及时了解信息技术发展方向,信息技术本身发展就是比较迅速的,所以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进行学习。教学内容设计上不能只局限于书本,信息素养必须适应生存发展的社会信息环境,也就是让学生跟上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不要过分注重学科知识的学习,而应关心如何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解决问题。比如讲授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时候,完全可以让学生亲自组装一台电脑,把学生置身于信息技术中,不要空洞的只讲理论知识,这样还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贴近于学生的教学设计更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我们所教授的信息技术一定要符合学生周围环境,不要讲空话。建构主义者认为,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己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这也是建构主义观点的核心所在。[3]

(3)教师教学方法上。加涅认为要使有效学习行为发生,学习者必须要有学习心向,所以

学习的准备工作就是由教师以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环境与工具,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努力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到各个学科以及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之中。通过信息的多样化呈现以形成学生对信息的需求,培养学生查找、评估、有效利用、传达和创造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扩展学生对信息本质的认识。比如flash的教学,完全可以和美术老师来进行合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来实现教学过程。

(4)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在新课程下,接受考验的不止只是学生,教师同样也承受着相当大的考验,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一方面教师要加强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及时了解新课程下的理念,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为教学起点。教师应该充分理解新课程理念,让自己融入到其中,积极参加一些培训,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的提升。可以多参加一些省里市里组织的各种赛课、论文评比、教学案例等活动,通过各样的活动可以及时了解其他学校在信息技术上的优点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前不久我校参加了在合肥一中举行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在合肥一中的学生社团中看到了“电子报刊”社团的宣传海报,那么我们就可以把“电子校刊“学过来,加以改造变成我们自己的。

2改变信息技术学科处境,构建有效的评价系统

想改变信息技术学科处境,需要我们所有信息技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从自身做起,加强自身信息素养,多组织科技节等活动,参加信息技术方面的比赛,为学校争得荣誉,改变信息技术学科地位,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现在正如火如荼的举行的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都是可以充分展现信息技术人魅力的舞台。

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创新精神、重视教学效果、方式灵活多样。因此,教学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作为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教师的引导为辅助,让学生在有灵气的课堂活动中展现自己,可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实现评价过程。对获取来的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价也是信息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学校构建有效的评价系统是必要的。

评价方式可以是多样的。(1)Blog[4]作为近两年迅速兴起的一种操作简易、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技术和空间,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学生感兴趣就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而且根据Blog自身的很好的交互特点,最大限度的体现了信息时代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特点,也给每个人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和展现自我的空间。我们可以根据学生Blog的内容及学生的参与状况来进行评价。

(2)还有近些年发展比较快的电子档案袋[5]。电子档案袋评价,是一种用代表性事实来反映学生情况的质的评价方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电子档案袋评价,能真实地记录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成长过程,督促学生经常自我评价,反思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促进信息素养全面发展。加涅认为学生关心的是他的作业达到或接近他的预期标准的程度。如果学生能够得到完成预期证实的反馈信息,对强化学习过程将有很大的影响。

以上是我对新课程理念下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的探讨,信息技术教育的路还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去自己去探索,新课改下对教师要求很高,需要教师作为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学生”不断进行学习。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你我“以正确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核心目的,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1]张奇.罗杰斯的学习观和教学观《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03期

[2]罗杰斯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符太胜李东斌王培芳.教师教育有效性问题的再思考——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探讨.教育探索,《教育探索》2008年第03期(3)

[4]郑春花,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问题及想法,海西教育网 2011-11。

[5]董自明,刍议信息技术教学中电子档案袋评价原则《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8年16期

第五篇:目前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目前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经过分析归纳出以下十种现象。列举出这十种现象的目的不是针对具体教师或者某一

节课,而是使大家对于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有所认识,并进行讨论分析,查找原因,进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最终达到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目的。

一、观念没改,角色没变

很多教师走的还是老路子,在他们的课堂上看不到“洋思”的影子,讲的太多,与学生的互动少甚至没有,整节课下来

教师口干舌燥,学生麻木不仁,收效甚微,根本就没有把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所以也就谈不上学生对这一学科 有特别的兴趣了。

二、师生互动只停留在形式上

“问答”成了某些课堂的点缀,“互动”只停留在形式上,单是一个单词就从第一位同学念到最后一位同学,有的小组讨

论也掩盖了许多问题„„尽管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利用这个环节解决许多教学难点,可是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做 的比较牵强。

三、教育教学的对象不是全体学生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把眼光落到前几排学生身上,不肯把精力施舍给坐在后面的学生,这样将造成差生更差的恶性循环。

四、情感目标不能达成

个别教师不注意情感目标的实施,教学中在情感目标达成的最佳时机,却丢掉这个重要机会,只注重教学,不关心教育,使教育教学脱节。

五、课堂密度不够

传统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密度,我们为全体教师配备了小黑板,当时小黑板成了老师的课堂伙伴,也是“铁中”的一个

亮点,如今“海中”旧的教学手段没有了,新的方法未见,课堂上现往黑板上抄题浪费了很多时间.六、教学语言不规范

课堂上教学语言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现:我找咱班成绩最差的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你怎么总是不会呢?好,你不会就坐 下吧,鬃?你来回答吧,七、教学目标不清楚

有些教师一进教室就开始讲,一直讲到下课,说的都对,板书也不错,中间也有师生互动,只是一节课下来使学生很盲 目:这节课到底应该知道些什么?我们应该掌握什么?教学目标不清楚,学生们也就无法进行自我检测。

八、学生听课前预习不够

很多学生上课前没有进行课前预习,这样他们进入课堂情景就需要很长时间,导致老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切记,在我

们进行课改的同时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的问题。

九、教师备课不充分

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造成老师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没有应变能力,具体表现:

1、对待某一问题只有一种问法,当学生回答偏离教师设计的范围时就无法驾驭了;

2、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东西不能信手拈来;

3、对学生提出的课本以外的问题回答不准。

十、教学基本功欠佳

有些教师不注意自己的教态、仪表,举手投足之间看不到教师的气质,言语不规范,板书不整洁,绘图能力差,画表格时

横不平、竖不直,整个版面没个设计,根本不能给学生美的享受。

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部分教师基本素质、能力水平的因素,也有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的因素;既有教师“教”和对学

生指导督促不到位的因素,也有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因素。但是最为关键的是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的教师

缺乏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新教学观、学生观点的主导思想,还没有真正从传统教学的固有思维之中走出来,也没有在教学实践中

大胆的探索和尝试,把课堂、时间和练习的机会还给学生;还没有在理念和实践中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正确的方法教育 下,不同程度的取得进步,最终达到学会的目标。

希望全体教师在不断总结分析的过程中,通过深刻的教学反思,发现不足并进行改正,发现长处并予以加强,从而确定自

己的优势,形成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成为家长信赖、学生敬仰的好老师,也使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持续的顺利开展。

一、观念没改,角色没变

很多教师走的还是老路子,在他们的课堂上看不到“洋思”的影子,讲的太多,与学生的互动少甚至没有,整节课下来

教师口干舌燥,学生麻木不仁,收效甚微,根本就没有把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所以也就谈不上学生对这一学科 有特别的兴趣了。

二、师生互动只停留在形式上

“问答”成了某些课堂的点缀,“互动”只停留在形式上,单是一个单词就从第一位同学念到最后一位同学,有的小组讨

论也掩盖了许多问题„„尽管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利用这个环节解决许多教学难点,可是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做 的比较牵强。

三、教育教学的对象不是全体学生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把眼光落到前几排学生身上,不肯把精力施舍给坐在后面的学生,这样将造成差生更差的恶性循环。

四、情感目标不能达成

个别教师不注意情感目标的实施,教学中在情感目标达成的最佳时机,却丢掉这个重要机会,只注重教学,不关心教育,使教育教学脱节。

五、课堂密度不够

传统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密度,我们为全体教师配备了小黑板,当时小黑板成了老师的课堂伙伴,也是“铁中”的一个

亮点,如今“海中”旧的教学手段没有了,新的方法未见,课堂上现往黑板上抄题浪费了很多时间.六、教学语言不规范

课堂上教学语言不规范现象时有发现:我找咱班成绩最差的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你怎么总是不会呢?好,你不会就坐 下吧,鬃?你来回答吧,七、教学目标不清楚

有些教师一进教室就开始讲,一直讲到下课,说的都对,板书也不错,中间也有师生互动,只是一节课下来使学生很盲

目:这节课到底应该知道些什么?我们应该掌握什么?教学目标不清楚,学生们也就无法进行自我检测。

八、学生听课前预习不够

很多学生上课前没有进行课前预习,这样他们进入课堂情景就需要很长时间,导致老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切记,在我

们进行课改的同时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的问题。

九、教师备课不充分

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造成老师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没有应变能力,具体表现:

1、对待某一问题只有一种问法,当学生回答偏离教师设计的范围时就无法驾驭了;

2、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东西不能信手拈来;

3、对学生提出的课本以外的问题回答不准。

观念没改,角色没变

很多教师走的还是老路子,在他们的课堂上看不到“洋思”的影子,讲的太多,与学生的互动少甚至没有,整节课下来

教师口干舌燥,学生麻木不仁,收效甚微,根本就没有把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所以也就谈不上学生对这一学科 有特别的兴趣了。

(一)更新了教育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材改革上“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生本教育”坚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先进理念,主张“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权最大程度地下放给学生。

二、存在什么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新课程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活动,并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以下是我在新课程实施以来的一些感受,有的说法也许不是很恰当,敬请批评和指正。

(一)新课程赋予教师的自由度很大,但也导致我对新课标的准确把握存在一定困难。新课标中对提及的内容在广度、深度、难度的要求比较笼统、不够明确,也不很具体,在教学实践中,讲多了讲难了赶不上进度,讲少了讲浅了又达不到课标要求。

(二)新课改中有不少研究性、探讨性课题,有些是特别强调实践调查的,但目前学校仍是封闭性教学,课程牵涉面广,实践起来有困难、有阻力,这类课题的落实很不到位。

(五)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很好的学习方式,但操作不好,很容易造成学生两极分化。一部分优秀的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而另一部分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则成了听众、观众,参与不进来。如何照顾薄弱生,是一个困扰我而又很难解决的难题。

下载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目前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目前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考察我们的课堂教学,一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和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这也是部分教师教学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

    目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较旧教材而言更加不系统,这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广度,如何处理好教材的知识体系活动量明显增加,教师如何有......

    目前幼儿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幼儿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只注重了幼儿自然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合理搭配,却忽略了只有合理运动锻炼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健全发展 “合理的营养 + 合......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改善措施

    小学语文教学改进措施 2016.3010 杜殿强 教师要深入分析每一篇文章的内涵,然后对文章的细节进行剖析,在生活中寻找与文章相关的契合点,最后将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巧妙地......

    中国式家教中存在的误区5篇

    中国式家教中存在的误区近几年,家庭教育问题越来越摆在社会的面前,父母怎样教育孩子才是正确的?很多父母都以为能让孩子穿好吃好就算是尽职了,其实不然。现在最普遍的现象是对......

    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存在的误区与策略

    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存在的误区与策略 上饶市第六小学 郑水芳 摘要:随着新课改实验的深入开展,语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成了许多教师努力尝试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

    目前土地征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土地征收存在问题 摘要:土地征收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并给予补偿。随着现阶段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集体土地征收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土地征收制度本身的......

    1 目前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目前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不过总的来说主要包括人员、机械、材料、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因素有关,下面对其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