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案例—邮票的张数
《邮票的张数》课堂教学应用案例 ——浅析数学素养之直观方法与应用意识
新都区大丰小学李慧
电子邮箱:susu2007@163.com 通讯地址:成都市新都区大丰小学
最近我学习了数学课堂上的数学素养,在之后实践了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的《邮票的张数》的教学,根据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对于直观教学和应用意识在小学数学方面的建构和运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在学习理论知识后,一方面进行了反复复习理论课,一方面有意识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也使我对新课标、新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另外,我偶然看到一本书《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论》,它在第八章到第十四章介绍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计算教学、数学问题及其教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代数初步知识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教学、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这样多类型的教学介绍使我大开眼界,更使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解提高了一个层次。而生本课堂是新提出的一种教学形态,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它倡导的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与《小学数学教学论》中的教学方法有不谋而合之处。
下面我就谈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这一章。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并运用教学手段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讲解法、练习法和演示法四种。我想前面四种我们的老师也会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的,这也是我们基于传统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本书随后还介绍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引入了几种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发现法、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探究——研讨法等,在这里我非常欣赏的是尝试教学法,这种方法是邱学华创造出来的,其实在几年前我也看过《邱学华尝试教学法》这本书,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是: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问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准备练习是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做好铺垫;出示尝试问题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提出尝试问题,以尝试引路,引发学生进行尝试;自学课本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学生讨论这一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合作交流;教师讲解这一步确保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也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评价;第二次尝试练习,一堂课应该有多次尝试,通过不同层次的尝试活动。我认为一名教师总不能只有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天天都在听你那种方法去学习,他们迟早都会厌倦的,因此我们要多掌握几种教学方法,多点变换我们的教学形式,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教师应当大胆做到放手,要相信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小组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
我认为尝试教学法其实就是生本课堂的中“以学定教”的理念的体现,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的“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才能最大程度发生共振共鸣。尝试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教师先讲例题,学生听懂了以后再做练习,这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现在突破这个传统模式,把课倒过来上,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讲解,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做到“先练后讲,先学后教”。这种方式善待了学生个性的差异,给予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发挥自我个性的机会,哪怕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可以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积极主动的学习到知识,享受到学习过程的乐趣,而不是痛苦的填鸭式被接受。主动和被动,这两种方式下,大脑对于知识的记忆和储存是完全相反的,而生本课堂是自我的主动学习,它是一种积极效果,大脑对知识的储存和记忆运用也是持久有效的。生本课堂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看出或者达到完美效果,所以这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将这种理念运用在课堂上,不断反思和提升自我对于这种新理念的认知。为此,依照教学应用和几何直观教学的形态理念,教师在上课时有两点值得大家注意的:
1、及早出示课题,提出教学目标。
上课一开始,立即导入新课,及早出示课题,开门见山,不要兜圈子。课题出示后,教师简要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学习内容,也可启发学生“看到这个课题,谁来先说说,这堂课要学习什么内容”,让学生自己说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才能更好地主动参与。有些教师上课先来一大段的复习、铺垫,直到把新课讲完,才出示课题。这样上课,学生一开始就蒙住了,教师讲了半天,学生还不知道这堂课学什么,怎能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呢?尤其是对于听课习惯差,容易走神的学生而言。比如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期第六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邮票的张数》这节课,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导学案和学历单内容由学生完全自主学习,先是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张数问题,学会借形如ax+(或-)bx=c这样的方程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此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间的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此为本节课的难点。这样的自主学习,可以让全体学生明了这节课我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从而对本节课学习有框架式的认识。
2、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
课题出示后,学生知道了学习目标,应尽快打开课本,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从课本中初步获取知识,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尽快打开课本,意思是越快越好。过去也要求学生自学课本,只是在教师讲完新课以后,大约在第30分钟时,再让学生翻开课本看一看。“今天老师讲的都在这一页,请大家看书。”其实到这时,教师已经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已经没有兴趣再看书了。这种“马后炮”式的自学课本仅是形式而已,学生并没有做到自主学习。自学课本要成为学生主动的要求,最好先提出尝试问题,用尝试题引路自学课本,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解决什么问题。自学后应该及时检查,及时评价,让学生讲讲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样学生自主地看书,收获会很好,这正是现在所倡导和实践的生本课堂。比如《邮票的张数》这节课就可以根据学历单,了解了学习目标后,通过课前复习题,解方程和乘法分配律的运算题目,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个基本前概念的认知,然后马上接入新课,通过分析题中的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和列方程,再计算解答方程,最终验算检验。全体学生自主经历这一系列的解题过程,明确如何用方程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效果比教师地强行灌输好太多了。这种自主学习和探讨分析问题的过程,是生本课堂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是流于教学课堂的表面形式,整个课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热切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得出书本上不容置疑的结论,但实质还是教师作为主导的一言堂或者填鸭式教学方式,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成为主体,实现真正的生本课堂呢?首先作为教师而言,要真正的明确自我的角色定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宰者,而是把自己当做知识的无知者,和学生一起体验重新学习知识的过程,那么营造民主、和谐、宽松课堂环境是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前提。再者,要学生纠正以往对知识学习的认知,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灌输者,而是主动学习知识的学习者。知识是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的,而不是教师强加获得的,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二篇:邮票的张数 教学案例
“邮票的张数”教学案例
东埔小学
张雯霞
背景介绍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会解形如“ax+x=b/ax-x=b”的方程。教材首先呈现了妈妈和姐弟俩交流姐弟二人集邮情况的情境图,并提供了“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和“弟弟和姐姐一共有180张邮票”的数学信息,然后提出了“弟弟和姐姐各有多少张邮票?”这一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题中的数学信息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的等量关系,再根据这一等量关系,列出形如“ax+x=b”的方程,进而解决问题。最后教材又呈现了“如果把’姐姐和弟弟一共有180张邮票’改为‘姐姐比弟弟多90张邮票’可以怎样列方程呢?”这一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列出形如“ax-x=b”的方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列方程时,要让学生注意:由于有两个未知数,因此要先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出另一个未知数,列出方程。学生在列方程的过程中,要注意画线段图的作用,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提问:同学们,你们都有是什么爱好?说一说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交流。
学生举手自由说一说自己的爱好。
2、揭题: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看出了,大家的爱好都很广泛,有爱好打球的,有爱好看书的,还有爱好上网的……今天这节课,就给大家介绍一对姐弟,他们的爱好却是集邮。
课件出示教材第69页的主题情境图:
师:吃过晚饭,姐弟俩正和妈妈一起分享集邮的成果呢!想不想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 大家一起来听听吧!
二、探究新知
1、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1)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
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先画线段图。
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3。这两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 4x =60
是4个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三、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教材第70页“练一练”第一题。(1)课件出示第一幅情境图。
请学生观察第一幅图,分析等量关系,并写出等量关系。
指名汇报,得出:长=宽×2
或
宽=长÷2
学生独立列出方程,解决第(1)小题。反馈汇报。
(2)课件出示第一幅情境图。
请学生再观察第二幅图,分析等量关系,并写出等量关系。学生举手汇报:白键=黑键+16 或黑键=白键-16.同学们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反馈汇报。2.完成教材第70页“练一练”第3题。
(1)指导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并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画的线段图。
(2)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题意,独立列出方程并解答,教师巡视。
(3)学生反馈汇报。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解:设弟弟有 x 张邮票,姐姐有3x 张邮票。
x+3x=180
4x=180
x=45 答:姐姐有邮票135张,弟弟有邮票45张。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成功之处在于:1.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收集信息时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一步,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充分利用情境图了解信息,为后面的解决问题做好准备。2.重视解决问题的思路,把数量关系的形成过程和运用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理清解题思路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它一方面是曾经的解题经验,另一方面是继续解题可遵循的途径。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而且在学生做全班反馈汇报时,还让他们再一次把解题思路讲清楚。这样的设计,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做到思路清晰,又锻炼了有序说话的能力。
当然,在本节课的教学也有一些小瑕疵,如:还有部分学生知道有两个未知数,但不知道如何用一个未知数把这两个未知数都表示出来,在练习中,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弄清楚这个问题。
第三篇:教学课题: 邮票的张数
教学课题: 邮票的张数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理解方程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学会解形如 ax-x=c的方程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解ax-x=c这样形式的方程 难点:正确列方程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出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上的信息:
谁能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分组讨论:
小组汇报:
先画线段图。
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方程的格式可以这样写: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x+3x=180
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 4x =60
是4个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谁能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
小结:在列方程的过程中,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三、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试一试:
选两题进行板演
试一试:第二题:
生列方程,说等量关系。
这一题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方程。
试一试:第三题,第四题 生说等量关系列方程。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解:设弟弟有 x 张邮票,姐姐有3x 张邮票。x+3x=180
4x=180
x=45
3x=45×3=135 答:姐姐有邮票135张,弟弟有邮票45张。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ax-x=c这样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我在教学《邮票的张数》时,重点让学生理解每个信息所表示的等量关系。并应用了多种方式来表达所理解的信息的意思。重点指导学生用线段图来理解“姐姐的邮票是弟弟的3倍”这句话的意思。先让学生口述自己的想法,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画一画。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我搜集到了几个学生画完的线段图进行展示。其中有一个学生是这样画的:先画一段线段表示弟弟的,然后竖着排列和弟弟一样长的3段表示3倍的关系。学生这样画是对的,因为我们不是为了画线段图而画线段图,画图的目的只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在教学解方程时,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了x+3x=180的方程,重点让学生理解:1个x和3个x合起来是几个x?4个x也就是4x。
我就顺势继续引导学生解方程。然而在后面的练习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个别学生在计算3x+6x=18这样的方程时出现了错误,不知道3x+6x等于多少,还有的出现了书写上的错误。回顾课堂教学过程,看来问题还是出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环节。自己细细的反思后,发现在教学x+3x=180时,我自己应该出示相应的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对3x+6x的深刻认识。如可以出示ax+bx或ax-bx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口答。对于书写上的错误,我想老师在指导时应该着重强调书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由此看来备课中我自己应该考虑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出现时灵活处理。
这是自己在上完这堂课后的一点反思,反思中让我对我的课堂又有了重新的认识,让我知道了课堂上
教师应该多多关注细节上的问题,正确处理每一个细节问题,同时也让我更深入地懂得了,北师大教材这样安排不是没有道理,过去的旧教材只注重了知识的编排体系,而北师大教材的列方程解应用题不仅注重了知识体系的安排,同时也渗透了一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只要学生能在课堂上领会这种思想,那么列方程解应用题这项知识也就理解了,不但学会了这项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领悟了一种列方程的思想和方法。
第四篇:《邮票的张数》教学预案
《邮票的张数》教学预案
主备人:石红
一、教学内容:教材第P96~97邮票的张数、试一试及练一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材创设的交流集邮情况情景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列方程解答应用题,学会解形如ax±x=b这样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能综合运用方程知识解决问题,初步让学生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体验探索与创造数学的快乐,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本课教学关键:
1、帮助学生进一步寻找等量关系,学会画出合理的线段图。
2、引导学生选用有关信息解决问题。
四、教学预案: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集邮吗?请看,今天石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对姐弟,他们可是集邮爱好者呢!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集邮情况吧!瞧!星期天,姐弟正在与爸爸妈妈分享集邮成果呢!想不想听听他们在交流些什么? 课件呈现课本的集邮情境图,你从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2、对,图中告诉了我们3个数学信息和1个问题,如何根据这些信息解决问题呢?上节课我们通过猜数游戏已经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那么这道题能否用方程来解决呢?板书课题:邮票的张数
(二)思考交流,探索新知
1、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找到等量关系吗?
2、根据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得出以下数量关系: ①根据妈妈说的:弟弟邮票的张数×3=姐姐邮票的张数 ②根据弟弟说的:弟弟邮票的张数+姐姐邮票的张数=180 ③根据姐姐说的:姐姐邮票的张数-弟弟邮票的张数=90
3、同学们,在解决这道题时,我们可以根据信息画出线段图。
4、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
(1)根据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这个信息,可以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倍数的弟弟的邮票张数,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先画弟弟的更好?根据弟弟说的话:弟弟邮票的张数+姐姐邮票的张数=180,如何表示两人一共有180张邮票呢?还可以利用姐姐说的话:姐姐邮票的张数-弟弟邮票的张数=90,姐姐比弟弟多90张邮票这个条件,在线段上如何表示?
(2)让学生尝试在练习本上完成线段图。
5、根据线段图中的信息,要列出方程,就要先设未知数x,这里有几个未知数?应该设谁的邮票张数为x为好?另一个怎样表示?
6、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在全班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理由。(1)可能有的学生会设:弟弟的邮票张数为x,得到:x+3x=180;(2)可能有的孩子会设:姐姐的邮票张数为x,得到: x+x/3=180,目前还没学会解这类方程。让学生选择第一个方程做。
7、问:这个方程有什么特点?这里的x表示什么?3x又表示什么?
8、怎样解这个方程?
(1)根据: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列出方程:x+3x=180 问:x+3x等于多少?引导学生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4个x,也就是4x,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全班评讲,重点对学生的书写格式进行统一。
(2)如果根据:姐姐邮票的张数-弟弟邮票的张数=90这个等量关系如何列方程呢?应该设谁为x?学生尝试解题,学生板演。
9、小结:观察前面两个方程,一个式子中如果含有两个x的加减法,解方程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师生小结:可以先将两个含有x的数相加或相减,再计算出结果。
10、让学生谈谈本课的收获: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老师归纳:在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它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并正确地列出方程,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三)巩固新知,尝试练习
1、完成课本P96的试一试
2、指导完成P97的练一练第2题: 练习要求:
(1)认真审题,说说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2)说说题目中的等量关系。(3)判断应该设谁的年龄为x。
3、指导完成P97的第4题:此题学生有一定的困难,要引导和启发学生寻找等量关系。
(四)布置作业:P97、1、3
第五篇:《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
《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邮票的张数》这一课,我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一家人谈话—集邮情况出发,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个问题情境获得必要的信息,然后根据问题选择能解决这个问题所必须的条件。然后针对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我让他们自主选择,然后再让学生来决定哪些题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将“问题情境”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思维更加活跃,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究新知是做好了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在本节课,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的交流、研讨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对学生列方程的方法的选择,不是强求一致,而是通过列不同的等量关系式,然后进行交流、比较等,让学生经历、体会、感悟,再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列方程的方法。这样设计有利于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从而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在本节课教学时,我并没有为了一味体现新理念而开展合作学习,而是对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倡导自主探究,只有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或在产生想法需要与他人探讨时,才倡导合作与交流。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我是放手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列方程来解,在这个尝试过程中,学生就会碰到不知是设弟弟的邮票张数还是设姐姐邮票张数为x张好,还有找怎样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等问题,他们就需要别人的帮助,因此,他们就会自觉地进行合作交流。先有对立思考,合作与交流才显得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