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下《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19-05-12 23:4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五下《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及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五下《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一篇:数学五下《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岳庄小学

解小丽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寻找等量关系,画出合理的线段图。

2.解方程的书写格式。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家人交流姐弟二人集邮的情况的情境图,并提供了三个数学信息和一个问题,以引导学生根据有关信息解决问题。然后,选用两个信息“姐姐邮票的张数是弟弟的3倍”和“我和姐姐一共180张邮票”,来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出“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想调查一下你们都有哪些兴趣爱好呢? 生:我的兴趣是……

师:今天老师要向同学们介绍一家人,他们家人的兴趣爱好呢,就是集邮。其中的姐姐和弟弟都收集了一些有票,现在就来考考大家,帮忙算一算。

出示教学情景图。

师:从图上你们能够得出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我能够的得出的数学信息是:

1、姐姐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3倍;

2、姐姐和弟弟一共有180张邮票。

师:那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够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我想知道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

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根据你找出的数学信息,找出等量关系,完成导学单第一题。(1)

根据姐姐的邮票数量是弟弟邮票数量的3倍,写出数量关系: 姐姐的邮票数量=弟弟的邮票数量×3 根据姐姐和弟弟一共有180张邮票,写出数量关系: 姐姐的邮票数量+弟弟的邮票数量=180(2)你能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吗?(学生尝试用线段图来表示等量关系)

三、小组讨论:

刚才同学们都通过自学找出了等量关系,现在同学们就小组间交流一下你们找出的数量关系,比一比谁的等量关系更准确,总结出你们小组的等量关系。

(学生小组之间讨论自己找出的等量关系,交流想法。)

四、交流展示。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学和小组之间的讨论,已经得出了自己的等量关系,现在就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来把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向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交流自己找出的等量关系,包括文字和图形的等量关系。)师:能不能根据等量关系找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呢?小组之间继续交流。把你们的方法写在导学单第二题上。

五、归纳总结: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选择的解题方法。

学生先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带着学生板书解方程的过程,提出注意事项。生:因为姐姐和弟弟的邮票张数都不知道,所以设弟弟的邮票有X张,那么姐姐的邮票就有3X张。根据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180张,可以列出方程:X+3X=180。

师:对于这个方程你们会解吗?3X就是3个X,加上1个X,就是4个X。所以就是4X=180,X=180÷4,X=45。现在我们求出了X,相当于求出了谁的邮票张数?

生:弟弟的。

师:那我们还要求出姐姐的邮票张数该怎么来求呢? 生:姐姐的邮票张数是3X=3×45=135 师:注意一下,这里的135后面有没有单位? 生:没有。

师: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设X的时候就已经设了单位了,所以在最后的结果的时候就不需要再带单位了。

师:解完方程之后,我们怎么判断我们算得对不对呢?这就需要我们多做一步,叫做方程的检验。所以,养成好习惯,把你计算出来的未知数的之代入方程中去检验一次。(口头检验)

师:刚才那个小组选择了解方程,同时也说了他们的想法是设弟弟的邮票张数有X张,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想法呢?

生;可以。(学生可能提出设姐姐的为X张。带着学生理解这个思路,比较两种设未知数的方式,总结出怎样设未知数更好解方程。)

(师:那如果设姐姐的邮票有X张,那弟弟又有多少张呢? 生:弟弟有

X张。师:你们列出方程是: 生:

师:比较一下这两个方程,觉得哪一个方程更简单? 生:第一个。因为都是整数,更好计算。

师:所以,以后我们在遇到这种类似的问题的时候,一般设1分的量为X,方便我们来解方程。)

师:刚才我们一起探索了用方程来解决问题的过程,现在你们能总结出来吗?

生:

1、找出等量关系;

2、设未知数;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4、解方程;

5、写答语。

六、变式训练:

现在呢,在这个情景下,我们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把“姐姐和弟弟一共有180张邮票”改成“姐姐比弟弟多90张”,现在你们能够说出这是什么样的一个问题了吗?你们能够仿照上一个问题的解题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完成导学单第三题。

学生完成后,展示。

七、解方程训练:

师:刚才经过我们的探索,我们了解了一种新的方程,就是类似于几个x加、减几个x的方程,你们都会解了吗?现在就来试试吧。完成导学单第四题。

2χ+χ=3

4-= 完成后,请学生说出自己的解方程的思路。

八、拓展延伸:

刚才同学们经历了探索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挑战来了,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内容解决这个问题吗?独立完成导学单第五题。

篮球、足球、排球共有120个,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2倍,排球的个数师足球的3倍,求篮球、足球、排球各有多少个?

八、课堂总结:

这节课咱们一起探索了列方程解有两个未知量这类的问题,以后同学们解决数学问题呢又多了一种方法。所以在这里就祝愿同学们在学习的路上快乐成长,天天进步。

《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

岳庄小学

解小丽

数学课程标准在“解决问题”的课程目标中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任何教材都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任何先进的教学理念也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也是一次“扬弃”的过程。教师要深入解读教材、领会教材意图,寻找传统与改革的最佳切合点,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习惯的基础上,找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切入点,使学生积累起解决问题的策略,切实提高解决问题教学的实效。

1.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加强收集、整理信息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收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必需的环节。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解决问题所呈现的形式是以图画式、对话式为主,学生面对的不再是现成的“题”,而是隐含着条件、问题的彩色图片和人物对话。无疑,这增加了解决问题的吸引力,但同时更增加了学生审题的难度。因此,在充分利用情境图的同时,必须处理好“观察”与“收集”的关系:收集信息是观察的目的,且信息的内容要跟数学有关。另外教材呈现的条件和所要解决的问题之间,往往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常有多余的条件(如本案例)。因此,在整理信息时,要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选择、判断、比较,找到信息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有理、有序地思考,如第二次教学中教师一句简单的提问“你准备借助哪两个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2.重视解决问题的思路,把数量关系的形成过程和运用过程有机统一。理清解题思路是解决问题时的重要方法,它一方面是曾经的解题经验,另一方面是继续解题可遵循的途径。数学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其价值决不限于得出问题的结论或答案,更是通过解题思路的形成发展数学思维水平。因此,在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分析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的训练,使学生对问题的本质有清晰的理解,寻求解答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传统应用题教学中仍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分析法、综合法、作图法等等,这些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十分有帮助。并且,这些基本的方法有别于针对解决某类典型题的单项技能技巧,具有广泛的基础性、迁移性和普适性,是解决任何问题都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仍要重视让学生运用“综合思维”及“分析思维”对一些常规问题进行比较完整的“说理训练”,如第二次教学中学生的交流环节“谁来把你们组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一下”,让学生在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中说出解题思路,通过这种“出声的思维”来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强化思维成果,从而发展思维能力。

3.着力体验和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策略意识。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计策与谋略,是对解决问题方法、手段的思考与选择运用,是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形成和积累的。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思维因素,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思考,着力引导学生体验和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经验,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策略。如本案例中的“估一估,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采用哪些方法”“问题的解符合实际吗”。

课程标准提倡“回顾与再认”,给我们指出了形成解题思路的教学方法。我们要把它作为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经常组织学生回顾再认,如:“请大家认真想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用到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反思与提升,使学生在梳理与反思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自我监控,从学会上升到会学与求新。

第二篇: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

《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

一、循循善诱,做好解题思路的引导工作.人人都应获得地探究问题的方法。课堂上,学生经历了阅读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寻找数量关系——尝试用线段图表示情境图信息——思考设哪个未知量为x最合适——列方程、解方程、口头验证、作答的解题过程。解题策略力求做到引导学生数形结合(线段图表示关系式);引领学生解方程,要求学生对每一步做解释,学生通过口头的表达,理解3X +X=180是根据前面寻找的数量关系“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列出的方程,并且突破3X +X表示3个X加上一个X等于4个X即4X,这样4X=180就是前一节课学习的内容了。如果课上,我能指导学生抓住关键条件“姐姐的邮票是弟弟的3倍”先让学生思考:怎样用线段图表示这句话的意思?当学生口述自己的想法后,我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画一画,学生汇报时能及时追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让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及时点拨:画线段图理解题意是解决求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好方法。这样学生对于等下理解为什么用X表示一倍量的弟弟的张数,3X就是几倍量的姐姐的张数就会简单多了,达到数形紧密配合。

二、积极调动,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整节课,我能够做到及时评价,并且评价语多样,针对性强。当学生主动地获得信息和发现问题,这时正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的最佳时机,因此我评价到:老师发现同学们从一家人的对话中获得非常有价值观的信息,也提出了很值得我们去探究的问题;当学生画出不同的线段图时,我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提出了要注意标明线段图表示的是什么;当学生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我就鼓励他们可以同桌交流,还不确定时可以前后桌讨论,给他们一个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

三、人文渗透,丰富数学课堂的内涵与外延。

学生知道邮票在寄信时候发挥作用,但本节课学生欣赏了几组图案精美、富有纪念意义的邮票,渗透邮票还具有观赏和收藏的价值,因此吸引了不少邮票爱好者收集邮票;课堂上学生不敢大胆发言,我并不责备他们,而是亲切的鼓励:回答错了也没关系,我们有很多同学可以帮助你。教学不足:

首先,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把握不到位,致使前松后紧,不利于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求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方法,这主要是我课堂教学经验还不够熟练和丰富,收放做得不够好。

再次,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刚刚接触,比较陌生,数量关系对于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很重要,但是如何寻找这个关系式,我点拨得不够好,导致学生解决这类问题仍有一定难度。

第三篇:《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

《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邮票的张数》这一课,我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一家人谈话—集邮情况出发,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个问题情境获得必要的信息,然后根据问题选择能解决这个问题所必须的条件。然后针对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我让他们自主选择,然后再让学生来决定哪些题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将“问题情境”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思维更加活跃,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究新知是做好了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在本节课,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的交流、研讨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对学生列方程的方法的选择,不是强求一致,而是通过列不同的等量关系式,然后进行交流、比较等,让学生经历、体会、感悟,再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列方程的方法。这样设计有利于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从而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在本节课教学时,我并没有为了一味体现新理念而开展合作学习,而是对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倡导自主探究,只有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或在产生想法需要与他人探讨时,才倡导合作与交流。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我是放手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列方程来解,在这个尝试过程中,学生就会碰到不知是设弟弟的邮票张数还是设姐姐邮票张数为x张好,还有找怎样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等问题,他们就需要别人的帮助,因此,他们就会自觉地进行合作交流。先有对立思考,合作与交流才显得更有价值。

第四篇: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邮票的张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具体情况,学会形如“aⅹ± ⅹ=b”的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学会形如“aⅹ±ⅹ=b”的方程

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学会形如“aⅹ±ⅹ=b”的方程。

教学难点:

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都有什么爱好?(师生交流)

引出:有一对姐弟,他们的爱好是集邮,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她们集的邮票。

课件出示主题图:指生读图中信息。

二、探究新知。

1、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1)提问:从这幅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弟弟和姐姐各有多少张邮票?

2、分析信息,寻找等量关系。

1)从图中两个信息中,你能用方程求出结果吗?

师引导: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你能用画图的方法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是吗?学生尝试画图。

3)汇报画图方法:(用方块画图;用线段图画、、、、、)教师把学生的画法展示到黑板。

3、你能根据上面的图说出等量关系是吗?

1)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180张

2)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3

4、师提问:在用方程解决这个问题时应该设谁为ⅹ,另一个量怎样表示?

5、列方程解决问题。

1)选择合适的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尝试解答。学生独立列方程。

2)小组交流,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3)汇报板书解题过程。

4)思考:想一想,解题时应注意什么? A、设少的为ⅹ。

B、解题时注意ⅹ和3ⅹ合并成4ⅹ.6、巩固提升。

把“姐姐和弟弟一共有180张邮票”改为“姐姐比弟弟多90张邮票”,可以怎样列方程?

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数量关系,和同伴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学生独立列方程解决问题。反馈汇报。师板书解题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70页第1题。

2、完成第70页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根据做题情况讲解。

3、完成第3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1)方块图

2)线段图

解:设弟弟有ⅹ张邮票,阶级有3ⅹ张邮票。

ⅹ+3ⅹ=180 4ⅹ=180 ⅹ=45

3ⅹ=3×45=135 答:-------------。

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第五篇:《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授课人:余水秀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理解方程的意义,学会列方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学会解形如 2x-x=3的方程。重点、难点 :

1、重点:学会解2x-x=3这样形式的方程。

2、难点:列方程解决问题。教学步骤 :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爱好呢?能和老师交流一下吗?(生自由说说)

2、师揭题并板书——邮票的张数。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出示姐弟谈论邮票图并让学生说一说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生答)

2、根据图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答)3、师出示问题,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小组讨论,解决问题(1)、找等量关系:弟弟的邮票数×3=姐姐的邮票数

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2)、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设弟弟有x张邮票,姐姐有3x张邮票。

x+3x=180

想: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4x =180

x=45

姐姐:3x=45×3=135(张)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三、拓展延伸: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张的条件,可以怎样列方程呢?

学生单独完成,个别汇报。

(汇报要求: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等量关系列的方程。)2、小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A:弄清题意,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B:设未知数,列方程 C:解方程 D:写出答案

(注意:在列方程的过程中,如果有两个未知量,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量设为x,在根据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量。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个x与3个x合起来就是4个x”。)

四、运用新知,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幻灯片出示题目,学生独立解决。

2、课本70页的解方程,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

邮票的张数

解:设弟弟有 x 张邮票,姐姐有3x 张邮票。

x+3x=180 4x=180 x=45

姐姐:3x=45×3=135(张)

答: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下载数学五下《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五下《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及反思(合集5篇)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日馨希望小学 五年级 陈佳《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级下册第七单元《邮票的张数》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

    《邮票的张数》教学预案

    《邮票的张数》教学预案 主备人:石红 一、教学内容:教材第P96~97邮票的张数、试一试及练一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材创设的交流集邮情况情景图,让学生进一步理......

    教学课题: 邮票的张数

    教学课题: 邮票的张数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理解方程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学会解形如 ax-x=c的方程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解ax-x=c这样形式的......

    邮票的张数 教学案例

    “邮票的张数”教学案例 东埔小学 张雯霞 背景介绍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学会解形如“ax+x=b/ax-x=b”的方程。教材首先呈现......

    教学案例—邮票的张数

    《邮票的张数》课堂教学应用案例 ——浅析数学素养之直观方法与应用意识 新都区大丰小学李慧 电子邮箱:susu2007@163.com 通讯地址:成都市新都区大丰小学 最近我学习了数学课......

    文娟《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西安市高陵区城关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文娟 学科:数学 课题:《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通过......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邮票的张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姐、弟二人的邮票的张数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解形如2x-x=3这样的方程。 3.在列方程......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范文合集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教材上的情境图,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数学问题的方法,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和学会解模型为3x±x=12的方程。 2.能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