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2-2-2.3.1数学归纳法教案

时间:2019-05-15 04:3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选修2-2-2.3.1数学归纳法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选修2-2-2.3.1数学归纳法教案》。

第一篇:选修2-2-2.3.1数学归纳法教案

《2.3.1数学归纳法》教学设计

关岭县综合性高级中学 苏勇

一、教材内容解析

由于正整数无法穷尽的特点,有些关于正整数n的命题,难以对n进行一一的验证,从而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推理方法,以便能通过有限的推理来证明无限的结论.这是数学归纳法产生的根源.数学归纳法是数学上证明与自然数n有关的命题的一种特殊方法,它主要用来研究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问题,在高中数学中常用来证明等式成立和数列通项公式成立。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的重要方法。它的独到之处便是运用有限个步骤就能证明无限多个对象,而实现这一目的的工具就是递推思想。

在数学结论的发现过程中,往往先通过对大量个别事实的观察,通过归纳形成一般性的结论,最终利用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解决问题.因此可以说论断是以试验性的方式发现的,而论证就像是对归纳的一个数学补充,即“观察”+“归纳”+“证明”=“发现”.二、学情分析

该阶段学生的认知基础:(1)对正整数的特点的感性认识;(2)对“无穷”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3)在数列的学习中对递推思想有一定的体会;(4)在生活经验中接触到一些具有递推性质的事实;

三、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理解数学归纳的原理与实质.掌握两个步骤;会证明简单的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论证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辨证思维素质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 过程与方法:努力创设课堂愉悦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效率.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

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一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初步形成做数学的意识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借助具体实例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掌握它的基本步骤,运用它证明一些与正整数有关的简单恒等式,特别要注意递推步骤中归纳假设的运用和恒等变换的运用。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严密性和有效性。(2)递推步骤中如何利用归纳假设,即如何利用假设证明当n=k+1时结论正确。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类比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以学生及其发展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在教师组织启发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欲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共同探究数学归纳法的原理、步骤;培养学生归纳、类比推理的能力,进而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与正整数n有关的简单数学命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强调独立思考,又提倡团结合作;既重视教师的组织引导,又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平等性、交流性、开放性和合作性。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思考1:某人想排队进展览馆参观,不知自己能否进得去,于是问组织者,答:只要你前一个人能进去,你就能进去.那么此人能进去参观吗?若每个排队的人都能进去参观,需要什么条件?

(①第一个人进去;②若前一个人进去,则后一个人也能进去.)

思考2:某人姓王,其子子孙孙都姓王吗?某家族所有男人世代都姓王的条件是什么?(①始祖姓王(第1代姓王); ②子随父姓(如果第k代姓王,则第k+1代也姓王))

(二)探索新知

问题:已知数列{an},a1=1,an+1= an,求a4,a100以及an。师生活动:学生进行计算推理后,展示思考结果.教师追问:

(1)根据递推公式an+1= an,可以由又是如何求得呢?

出发,推出,再由推出,由推出,说说你(由前四项归纳猜想.)

(2)归纳猜想的结果并不可靠,你能否对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出其下一项的值.针对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可进行追问:

给以严格的证明吗? 的求解以及思考1,2所渗透的思想,体会到只需知道某一项,就可求问1:利用递推公式,命题中的n由1可以推出2,由2可以推出3,由3可以推出4,···,由99可以推出100.这样要严格证明n=100结论成立,需要进行多少个步骤的论证呢?

第一步,;

第二步:;(由推)

第三步,;(由推)

第四步,;(由推)……

第99步,;(由推)

第100步,.(由推)

问2:我们能否只用最少的步骤就能证明这个结论呢?

(除了第一步论证之外,其余99个步骤的证明都可以概括成一个命题的证明,即转化为对以下命题的证明:

若n取某一个值时结论成立,则n取其下一个值时结论也成立,即

若(),则.(*)

(.))

问3:你能进一步说明命题(*)的证明对原命题的证明起到什么作用吗?

问4:有了命题(*)的证明,你能肯定吗?你能肯定吗?你能肯定问5:给定吗?甚至你能肯定吗?…

及命题(*),你能推出什么结论呢?

(通过步步递推,可以证明对任意的正整数n,结论问6:试写出此命题的证明:

都成立.)

已知数列{an}:,求证:.证明:(1)当n=1时,所以结论成立.(2)假设当n=k(k N*)时,结论成立,即则当n=k+1时,即当n=k+1时,结论也成立.由(1)(2)可得,对任意的正整数n都有问7:你能否总结出这一证明方法的一般模式?

成立.一般地,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归纳奠基)证明当n=n0(n0∈N*)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假设当n=k(k∈N*,且k≥n0)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问8:数学归纳法的第一步n的初始值是否一定为1? 提示:不一定,如证明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时。又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n>n3(n≥3,n∈N)第一步应验证? 问9:对方法中的两个步骤,你是如何理解的?

预设:一是归纳基础,二是归纳递推.两者缺一不可。数学归纳法实质上将对原问题的证明转化为对两个步骤的证明和判断,由此可进行无限的循环.(三)方法的深度透析

an+1=思考1:已知数列{an}满足

an1a=1+an(n∈N*),假设当n=k时,kk,则当n=k+1时,ak+1等于什么? 若假设(ak=22k-1,则ak+1等于什么?)思考2:若给出a1=1,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什么?若给出a1=2,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什么?如何理解你的结论?

()

注意:递推基础不可少,归纳假设要用到,结论写明莫忘掉。

(四)典例讲解

(五)小结与回顾

(1)数学归纳法能解决哪些问题?(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的证明)(2)数学归纳法的证题步骤是什么?(两步骤一结论)(3)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无穷递推)(4)在学习与思考中你还有哪些疑惑?

(六)布置作业

课本96页,习题2.3,A组,1、2

第二篇:3.1教案

第三课 走向自立人生 第一框 自己的事自己干

教学时间:3月25-27日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 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知识目标:

懂得自立的含义

教学重点:懂得自立的含义和必要性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自尊自信对于一个人成就事业、实现奋斗目标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而要真正做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必须能自立,必须图自强。这是为什么呢?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来学习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将要学习和讨论的内容。、(学生讲述故事“小狮子的不同命运”)请你说说,这几只狮子的命运为什么不同?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同学们,我们人类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从依赖逐步走向自立的过程。对于迟早都要到来的自立,我们为什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呢?你准备好了吗?

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题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二,自主学习

1.自主的含义? 2.自主的表现? 3.自主的重要性? 4.自主的必要性? 三,合作探究

(一)人生自立少年时

1.组织学生看看课本第34页的插图故事,思考问题,小曦的东西自己拿,盟盟的东西却要自己的大人们拿,你赞同谁的做法?为什么?在你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现象?

同学们,你们说我们中国的青少年再不努力的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我们的民族和国家还能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吗?我们自己能有立足之地吗?

那么,什么是自立呢?你对自立是怎样理解的呢?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们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同学们,自立的生活表现在方方面面,也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做的哪些事情是属于自立的表现呢?

2.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35页插图的内容,列举在日常生活中自立的表现。由学生总结出自立包括学习自立、生活自立、处理社会问题自立等方面。

(二)人生需自立

1.组织学生做关于“自立能力”的测试,同时出示一些有关外国青少年自立的材料。

2.小组讨论自立的好处。

3.学生合作探究自立的必要性。四,课堂练习:

1.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7(5)班的小雨说:“小孩不可能不依赖父母,所以我们现在谈自立为时尚早。”小雨的说法是()

①无自立意识的表现

②没有理解,人小时候依赖父母的正常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要学会自立

③有一定道理,应该支持

④告别依赖走向自立是中学生正经历的时期

A ① ② ③ ④ B ① ② ④ C ① ③ ④ D ② ③ ④

2.维吾尔族谚语说:“自食其力,生活是甘甜的;卑躬屈膝,生活是酸苦的。”这句告诉我们:()

A 要唱响自信之歌,做一个自信的人 B 人生需要自立,自己的事自己干

C 生活太复杂了,人活着很累 D 甘甜的人生,长成年以后开始

3.作为青少年,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我们应该做到()①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②自己的学习用品自己用,不借给其他同学 ③自己的房间自己打扫

④做作业不需要父母督促,自己独立完成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关于自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能自己吃饭,穿衣时,我们就有了自立生活体验 B自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干,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 C从学会走路开始,我们就获得了身体的自立 D走上了工作岗位,我们就获得了基本自立的人生 5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

①是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②我们不断完善自己,学会自尊③是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④我们拒绝帮助,不再依靠别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6、人生需要自立。自立对我们成长的好处包括()①自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 ②自立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道德品质 ③自立可以使我们融入、关爱、奉献社会

④自立可以使所有人成为对社会,对他人负责的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为了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我们应该()①从现在开始培养自立精神②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

③自觉锻炼自己的自立能力④拒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一研究结果表明,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离异率和心理疾病发生率都低,这说明()

A爱干家务可以锻炼身体 B爱干家务可以培养自立能力 C爱干家务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 D爱干家务可以降低犯罪率

9、又是一年开学季,2012年9月份,各大高校又迎来了一批新生,但这些大学生都由家长“保驾护航”有的甚至连一个小包都由家长为其拎,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生需自立,自立人生少年始 ②不自立,将来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③走上工作岗位后,就有了自立能力 ④人的自立能力是与生俱来的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 ②④

10、小红每天早晨都得父母叫她起床上学,有一天妈妈病了,没有按时叫她,结果上学迟到了,这个情景启示我们()①家庭有责任让孩子成为对自己负责的人 ②家长的帮助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③自立能力的培养要从小事做起 ④自立的过程,可以锻炼生活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五,课堂小结:自立能帮助我们走向自强,走向成功。我们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都靠他人,必须靠他自己。所以,应自觉的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的精神。

六,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

第三篇:语文:3.1《将进酒》教案(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将进酒》教案

李白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2.理解李白豪放飘逸的诗人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同上)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然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且多半是因为“愁”了才喝酒,为何愁?多得很,仕途失意、功业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生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有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为“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说: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嗜酒)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狂放不羁)

1.插入李白与酒的小故事:

A.李白供奉翰林时,经常醉卧在酒店里,天子爱其才,找他进宫做诗,李白醉醺醺的来到宫中,叫杨国中磨墨,高力士脱靴,大胆的将权贵玩于鼓掌之间。

B.李白因酒而豪放、狂傲,因酒而成就了他的传世诗篇,就连他的死,也有人给它带上了传奇的色彩,传说她死的时候,坐在川上饮酒,看到天上的月亮在水中的倒影,便伸手去捞水中的月亮,不幸落水身亡。

这些都展现了李白特殊的气质,那是一种豪放、洒脱、狂傲的诗人气质。它们都与李白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2.李白的生平、经历 :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世称他为“诗仙”,又自称“酒中仙”。

少年时,受到道教的深刻影响,崇尚自然、清净无忧,企慕达到不受约束的人生境界。早年多在隐居、漫游中度过,养成了他狂放不羁、豪放洒脱的气度、狂傲的人格和自由创作的浪漫情怀。他希冀凭借自己的文章才华,得到推荐,受到重用。

天宝元年,他被招入长安,供奉翰林,但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再励精图治,他宠爱杨贵妃,整日荒淫享乐,不理朝政。他只需李白歌功颂德,装点太平。这并不是李白的初衷,他没有半点奴颜媚态,受到排挤,最终提出离开长安。

之后的他,仍保持着对人生自由的向往,大力宣扬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思想,这首诗歌就是一个很好地体现。

二、背景、解题:

本文选自《李太白全集》,作于天宝十一年(725年),李白和友人岑夫子在蒿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为“劝酒歌”,朵颐因酒放歌为内容,将(qiāng),清、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愿、请你不要生气。

三、讲解课文:

(一)熟悉课文: 1.听录音朗读(1)正音正字

朝(zhāo)樽(zūn)还(huán)岑(cãn)烹(pēng)馔(zhuàn)恣欢谑(zì)(xuâ)径(jìng)裘(qiú)(2)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豪放(千、百、万„„等数词的运用)(学生讨论)2.全班齐读(注意抑扬顿挫)

3.学生评点示范朗诵的精彩和不足,初步把握诗人情感的大起大落,领会诗人的豪放飘逸。(必要时教师范读)

4.学生找出诗中表是诗人情绪的字、词 悲 乐 愤 狂 愁(教师板书)

(二)解析诗句:

1.(1)先从黄河起“兴”(学生回顾“兴”的用法)

“君不见”——从容、亲切(黄河离诗人开怀畅饮的颍阳不远)“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似从天降,东入大海,势不可回。(上句写大河之来,下句写大河之去)插入:描写黄河的诗句还有:

A 黄河如丝天上来,洪波东流射大海。(壮)

B 黄河西来绝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本诗句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又有“不复回”之叹。(悲)是以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这样的诗句不是李白的独创: A《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B 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入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高堂”——高大的厅堂 由时间来言及人生,“高堂明镜悲白发” 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异曲同工)

一个“悲”字,叹意极浓 光阴易逝,人生易老(板书)这两句,既是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 又是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人生的渺小、短暂。(教师提示,学生分析)

前一句在空间上放大,后一句在时间上压缩。不仅为下面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也为李白的开怀畅饮提供了充足的借口。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板书)“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大气、豪放)插入:《行路难》作于公元744年(赐金还山)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中暗喻了仕途的坎坷曲折,但作者并没有心灰意冷,行路虽难,但终究有长风破浪之时,那时即可扬名。

8年之后,公元752年作《将进酒》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梦想已成泡影,“天生我才必有用”——却未受重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也并未见来。

表面豪爽,暗藏忧愁,其实是诗人仕途失意的自慰之辞。3.“钟鼓 馔玉 不足贵”

(一种乐器)(精美的饭食,山珍海味)

讲解:在封建社会,只有以实物有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趣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

而李白却不羡慕这种生活,实际是对权贵们的蔑视(不随波逐流,叛逆性情)(板书)

“且放白鹿青崖间,需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但愿长醉不愿醒”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异曲同工,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惆怅。

古来圣贤——寂寞 饮者——留其名

(陈王)曹植,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没有得到其父曹操的重用。作者此时自比陈王,抒发满腔壮志未酬之愤。

(板书)

4.“主人何为言少钱?”(酒酣之辞)

反客为主,抒发狂放之辞,诗人要将一切昂贵的东西都拿来“换美酒”狂放到了极点。这是悲之重,欢之浓,愤之深的最终发泄口。

(三)整体理解诗中作者情感的流向: 悲 乐 愤 狂

但所有的情感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酒而狂放失态,怎一个“愁”字了得?!

(四)学生齐读全诗,体味作者的这种情感流程。

(五)教师指导朗诵,学生当堂背诵。

(六)小结

本首诗歌写得好不好呢?好在哪里? 1.气势豪壮——“千金散尽”、“三百杯”、“斗酒十千”、“万古愁”; 2.结构繁复——情感大起大落;

3.语言活泼——以七言为主,三、五、十言句“破”之。

板书设计:

将进酒(情、愿)李白

时光易逝 人生如梦 蔑视权贵 反客为主

悲 乐 愤 狂

人生易老 及时行乐 自比陈王 酒酣意浓

愁(情感的落脚点)

第四篇:3.1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3.1

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川实外张玉均

·知识与技能

1.重温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2.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非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并能正确分析实际情况。·过程与方法

]1.重温伽利略实验过程,从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2.结合旧知充实新知,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透过伽利略等科学家对力和运动的认识过程,培养学生对待问题的科学研究态度.2.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教学重点

1.掌握力和运动的科学关系.并能正确判断解决实际问题。2.能够运用惯性与质量的唯一关系做出正确解答.·教学难点

1.物体具有的惯性在静止与运动中的表现.·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预习获得)

一、力与运动状态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外力的作用才有______,维持物体的运动速度就需要______.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没有力也可以有______,维持物体的运动可以__________外力. 3.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状态.

二、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状态或_________________状态,直到有______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意义:

(1)物体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______或______________状态.(2)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它所受________必然为零;运动状态改变,必受到不为零的________. 3.物体的惯性

3.1

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川实外张玉均

(1)惯性: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状态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又 被称为__________.

(2)惯性大小的量度:______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物体的______大,惯性大,______小,惯性小.

二、点拨学习(教师的温馨提示)

一、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明确惯性的概念

定律的前半句话“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2.确定力的含义

定律的后半句话“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实际上是对力的定义,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正确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纠正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明确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所描述的物体不受外力的状态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其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相同,因此,可以把“不受外力作用”理解为“合外力为零”.物体在某方向上不受外力或在某方向上受平衡力作用时,该方向上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 4.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由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规律,也无法用实验验证,它是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丰富的想象而推理得出的一条理想条件下的规律.

三、过程学习(通过题型理解巩固)

1.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 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C.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B.小球由于重力的作用而自由下落时,它的惯性就不存在了

C.一个小球被竖直上抛,当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小球受到了向上的推力

D.物体的惯性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 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火车静止时惯性大

B.战斗机投入战斗时,必须抛掉副油箱,是要减小惯性,保证其运动的灵活性 C.在绕地球运转的宇宙飞船内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因而不存在惯性 D.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大的缘故

3.1

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川实外张玉均

4.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是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有相同的速度. 5.一个劈形物体M,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上表面放一个光滑的小球m,劈形物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B.竖直向下的直线 C.无规则曲线 D.抛物线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1.历史上几位科学家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和研究.2.伽利略得到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方法.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4.惯性及应用惯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五、作业布置

六、课后反思

第五篇:3.1温度教案

3.1 温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温度的概念;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重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难点:使用温度计的易错之处

【实验器材】烧杯三只,温度计,体温计,冰水,自来水,开水,“冰糖”,两只一次性茶杯及饮用水(每一组学生实验桌上使用的器材)【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出示几幅北方冬天的照片.提问:如果将一杯水放在这样的环境下,液态的水会怎么样? 引出第三章《物态变化》

提问: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呢? 我们第四章的探究就从温度和测量温度的温度计开始。讲授新课

一、温度

1、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

2、问:当接触或靠近高温物体或低温物体时,你都有什么感觉?

三只烧杯中分别放冰水、自来水和足够热的水,引导学生进行“冷”“热”的体验: A.把左手放入冰水中,再放到自来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

液体通常使用的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

10、今天开始我们学习测量时必须遵守的两个要求──观察量程和分度值。A.量程──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量程为:-20℃~110℃。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B.分度值──最小一个代表的值。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由学生观察后回答完成)

师:两支温度计就在空气中,现在温度计的示数应该就是空气的温度,请大家读出来。生A:(手中拿的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示数为:(注意单位)。生B:(手中拿的是体温计)读不出来。师:为什么读不出来呢?

生:现在的空气温度没有达到体温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师:回答的很好!

没有读出空气温度的同学可能有些气馁,没关系,请做下一个环节──测体温

请同学们将温度计放在腋下,根据经验,要等待一会,在等待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本P49“使用温度计”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请大家拿出温度计,读出自己的体温

生A:(手中拿的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我的温度计的示数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下降)生B:(手中拿的是体温计)我的体温是(注意单位)

师:手中拿体温计的同学心里平衡多了吧!其中的奥秘在何处呢? 生C:我发现体温计离开人体后,在弯管处的水银断开了。

师:这正是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也能读出温度的奥秘。那么,如果另一个同学也想测量一下自己的体温,能否马上就拿过来使用呢?

生D:我在医院里看见医生测量体温之前要甩动体温计,所以我们也要甩一下再测量。师:对。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着温度升高,发生膨胀,通过细管挤到直管;当体

下载选修2-2-2.3.1数学归纳法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选修2-2-2.3.1数学归纳法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3.1旋转教案

    3.1 旋 转 教 学 设 计 主备人:陈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现实生活中图形的旋转。 2.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概念。 3.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性质:旋转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2018年学法选修参考答案(精选合集)

    食品安全法: 总则 1、ABCD 2、ABCD 3、B 风险监测 1、ABC 2、ABCD 3、ACD 安全标准 1、C 一般规定 1、D 2、B 标签 1、C 2、ABC 3、B 4、生产 1、C 2、B 特殊 1、ABCD 2、A......

    人教版选修3-1高二物理《3.1磁现象和磁场》教案

    学生: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电流产生力的作用。与电场的基本性质是相似的。(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电荷产生力的作用) 结论: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力,它不......

    化学:3.1《弱电解质的电离》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高考资源网(ks5u.com)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教学设计 本章引言开门见山地指明了即将进一步研究的知识范围——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及其......

    3.1搭积木比赛教案

    搭积木比赛 西村小学武菁 教学目标: 1、通过搭积木比赛的游戏,从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和画出相应的图形。 2、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

    3.1 《认识自己》教案

    认识自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认识自己的途径,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能力目标:培养质疑探究和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

    3.1认识不等式教案

    《3.1认识不等式》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不等式,理解不等式的意义,会根据给定条件列不等式;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 2、过程......

    3.1想北平教案

    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