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所谓主题式教学模式是融主题、教材、教学方法、场 …

时间:2019-05-15 04:1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摘要: 所谓主题式教学模式是融主题、教材、教学方法、场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摘要: 所谓主题式教学模式是融主题、教材、教学方法、场 …》。

第一篇:摘要: 所谓主题式教学模式是融主题、教材、教学方法、场 …

新课改背景下的主题式教学法初探

新课程改革对传统教学下的课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之后,给予了重新的定向: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而要重构这样的课堂,就必须改革我们当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提出,无疑为这一改革提供一条明晰的路径。所谓主题式教学(Thematic teaching),是指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这样具有高度动机的环境中,可以接触和这主题相关的各种领域的学习内容,教师的教材有时可以像联络教学的方式,横向编选和该主题相关的教学材料,有时更可直接打破学科之间的限制,在教学中整合不同领域的内容和策略。

在主题式教学的课堂中,可以实现以下的教学目的:第一,主题式教学构建的学习情境,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这就打通了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第二,主题式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进行自主的探讨和学习,这就充分重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第三,主题式教学要求师生既是学习情境的组织者,又是学习情境中的共同探讨者,这就有利于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第四,主题式教学为学生创设了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斗志;第五,主题式教学法让学生以自有的文化去解读情境,从而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第六,主题式教学法可以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允许学生分组讨论学习,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诸上所述,无疑都是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旨相契合的。

那么,如何在高中政治新课程中组织主题式教学呢?在此结合教学实践略作探讨。

1、确定课堂教学主题,构建教学基本脉络。

教学主题的确定,应当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而围绕主题构建的教学脉络,则必须体现教参的三维目标。基本脉络的构建,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重组和整合,但其宗旨是既要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试以《政治生活》第四课第一框《政府依法行政》为例:该课主要讲授政府要依法行政,围绕这一主题,构建了这样的课堂教学基本脉络——什么是依法行政?为什么要依法行政?怎样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确定基本脉络之后,围绕教学的基本内容,要进一步区分:哪些适合授导型教学(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哪些适合探究性教学(即以学生探讨为主)。在《政府依法行政》这一课中,“什么是依法行政”这一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难度,而且也是理解全课的基石,学生理解准确与否,关系到后面探讨性学习的基本走向。据此,该部分内容适合授导型教学。而关于“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行政”以及“如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内容具有相当的开放性,正是学生大有可为的地方,适合开展探究性教学。

2、根据课堂教学主题,寻找相应的情境材料。

情境材料的来源很多:①课本已有的情境材料;②教参上提供的情境材料;③他人同一主题教学课件中的材料;④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上的材料;⑤实地考察的材料。情境材料的形式应尽量丰富:文字,视频,图片,漫画等。丰富的材料能营造逼真的学习情境,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趣味的课堂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情境材料选取的原则:首先是时效性,这是由政治学科的特点决定的,那就是要求学生关注时政,关注热点;其次是贴近性,即要尽量贴近学生,一是要贴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读水平,避免出现材料本身理解上的难度,二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借助学生的感性经验去解读;再次是思想性,既要贴近课本教学的主题,也要符合社会主流思想;最后是正反材料相结合,不宜过多呈现阴暗面的材料,而应以对学生进行正面熏陶为主。

收集情境材料,主要是教师的工作,如果可能,也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因为学生围绕学习主题收集材料的过程,也是一个主动学习和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过程。

在围绕《政府依法行政》这一主题收集情境材料的过程中,我做了如下选择:

第一,对课本的材料,保留了两个:一是城管如何执法,二是三峡工程的论证。前者具有时效性,也是学生耳闻目睹较多的实例;后者虽时效性不强,但作为典型实例,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对教学主题具有充分的正面说服力。

第二,通过互联网搜索、阅读最新报章杂志、截取他人课件等方式选取了一些情境材料,作为对课本教学的内容的补充。其中包括如:郑筱萸腐败案、厦门“PX”事件、大部制改革、交警文明执法、政府设立行政办事中心等。这些情境材料都是秉承上面阐述的原则来选取的。

3、组织学习情境,实施主题式教学。

学习情境可以分为四类:第一,导入型学习情境,主要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切入本课教学主题;第二,探讨型学习情境,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主要是围绕教学过程的基本脉络,营造相应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实现学科知识的构建;第三,回归型学习情境,主要是引导学生将获得的学科知识再次回归生活,实现知识的迁移,感受知识的价值;第四,提升型学习情境,可以有两种设计:一是设置具有一定理论探讨价值的情境及问题,引导有兴趣有能力的同学作进一步的学习,这是体现课堂教学的延展性;二是设置能够与后面的教学内容相关联或者与其他学科相关联的情境及问题,这是体现课堂教学的渗透性。

在《政府依法行政》这一课中,具体组织的学习情境及教学过程如下:

导入型学习情境——展示郑筱萸腐败案,设置问题:在你看来,促使郑筱萸走上腐败之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略作讨论之后,引入温家宝语:反腐的关键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制约权力的有效途径是将权力纳入法制的轨道,实行依法治国,对政府来说,就是要依法行政。

接着采用授导型教学,由教师准确讲述依法行政的内涵。

探讨型学习情境——主要有三个:第一,展示政府行政的正反实例,设置问题:假若你是被执法对象,你能接受政府的这一行为吗?为什么?学生共同讨论,大都能触及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的基本思想,感受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但不能用术语表述,所以最后由教师概括为课本的相关知识,从而完成知识的构建。第二,展示政府加强行政立法、提高执法人员素质等实例,设置问题:政府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仅仅“依法”就足够了吗?由此讨论后,引出还要加强行政立法工作、提高执法队伍素质等措施。第三,展示厦门“PX”事件,设置问题:政府的行政行为,一是决策行为,二是执法行为,两种行为的影响有何不同?由此因此政府提高决策水平的必要性。

回归型学习情境——在总结本课知识要点之后,展示城管执法的选择,设置问题:假如你是城管,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提升型学习情境——有两个:第一,理论提升型的,展示实例,设置问题:你认为程序正当和高效便民可以兼顾吗?第二,知识关联型的,展示实例,设置问题:防止腐败,仅仅加强依法行政就可以了吗?从而引出下一框题教学主题:政府还要接受监督。

在本课教学中,由于开展主题式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主题突出,脉络清晰,起伏转折中又有前后照应,整堂课一气呵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参与,共同探讨,兴致高昂,争论纷纷,趣意盎然„„而这,不正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描绘的课堂图景吗?

第二篇:主题式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心愿》教学设计方案

XXXXXXXXX小学 XXX

1.课题名称:

单元主题: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心愿》

单元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2.概述

·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 所用教材: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 · 所需课时:六课时 · 学习内容包括:

1)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面对困难,自强图存的精神,学会自立,学会竞争,学会生存。

3)了解当时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和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他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文中回忆的内容和写信的内容对比、衬托的写法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能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掌握学会生字多音字,理解词语;能用词造句;会选择破择号的用法

3)能以“我与卖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为题,写一段话 4)感受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激发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培养训练学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2)初读课文,感知课内容,通过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分析思考能力。

3)理解课文交流感受。通过研究活动,使学生掌握应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这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2)通过分析单元教学要求,帮助学生树立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和科学的价值观。

4.学习者特征分析

根据以往在此班上课的观察、了解,我认为: 在智力因素方面:

在这节课前,学生们已经了解了单元大纲要求。该班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在年级中属于中等,学习能力较强,思维活跃,肯动脑筋,能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在非智力因素方面:

对于童话故事方面,学生抱有较强的兴趣,应该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电脑应用能力较强。

5.学习任务分析 总结单元及各课的特点

总结和讨论本单元的课与课之间的关系;

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阅读适合他们程度的外国名篇名著; 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制作课件向同学们讲述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

6.资源

指导教师一名; 网络教室;

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 与教材配套的挂图若干

关于介绍第四单元的图片、视频和阅读材料,关于学生讨论中需要用到的表格,学生学习活动中可能用到的相关网站的网址以及与此主题相关的或类似的其他主题网站的材料。

7.教学活动过程 学习情景: 通过图片演示和展示资料,为学生学习提供真实的情景。为学生的协作学习创设适当的网络环境。

教学模式:

主要是启发、讲授为主要方式。由教师提供资料,引导学生根据资料进行学习。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课文内容

主要通过老师的分课讲授由学生围绕课文题目进行分析、讨论,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协作精神。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尽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利用课件和网络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充分掌握该单元的大纲要求

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

课上积极参与思维、协作、讨论。(主动参与策略)

利用网络收集、整理信息,与小组成员协作使用PPT制作电子作品。(信息加工策略、问题解决策略、协作策略)

讲解调查结果,演示PPT作品。(表达策略、参与策略)教学过程:

本课主要是课堂常规课。教师主导的时间比较多。

本组共有4篇文章,有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是单篇作品;一种是《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是梗概加精彩片断的编排方式。《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是: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凡卡》教学的重点是:通过阅读,关注凡卡的悲惨命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结尾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是:体会文中回忆的内容和写信的内容对比、衬托的写法。

《鲁滨孙漂流记》教学重点是:了解名著大意,体会人物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

教学难点是:学习鲁滨孙在困难面前积极向命运抗争,向命运挑战的精神与毅力,感悟人物的人生态度。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梗概和精彩片段,把握名著的内容,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难点是:品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汤姆的优秀品质,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第三篇:主题式教学案例

走进童诗,感受诗歌的魅力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主题式教学案例

城关镇刘湾小学 王宝珍

童诗文本是学生最好的语言启蒙教材;童诗教学是学生最好的思维发展的捷径;童诗创作是学生最好的语言实践活动。把童诗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不仅可以使语文课堂变得有趣、生动,充满诗情画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种语言的积累,文化的积淀,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思想情感等,更重要的是诗是人类言的升华、智慧与精神的结晶。本文仅以《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为课例,带孩子们去感受诗,想象诗,吟诗诵诗作诗,感受诗歌的魅力。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1、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小学二年级学生 学科:语文 教学时数:一课时

2、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娓娓的向我们述说着雷锋叔叔的感人事迹,轻轻地拨动着我们的心弦。雷锋的名字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我们都拾到雷锋是一名解放军战士,是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战士。雷锋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我们的身边还是有无数的活雷锋,读完这首诗歌,我们会明白,人们寻找雷锋、呼唤雷锋,其实就是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课文,是让学生在感情的朗读中去触摸昨天雷锋的足迹,去寻找今天的活雷锋,去沿着雷锋的足迹,伸出热情的双手,捧出春天般的爱心。

3、教学方法:

本文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为了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我把读、想象、演贯穿全文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演中体会,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感受雷锋的助人为乐的精神。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4、教学目标:

(1)知识: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情感: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5、教学重点:

认识课文中的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6、教学难点:

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7、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收集雷锋的资料

教师:《学习雷锋好榜样》磁带、课外书《雷锋的故事》 学生:生字卡片、课前搜集的雷锋资料。

(二)、教学过程设计

1、走近雷锋,了解雷锋。

(1)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电影《雷锋》片断 板书: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2、自主发现,合作诵读。(1)初读诗歌,了解体裁。(2)再读课文,理解内容。(3)小组朗读,读出诗情。

3、自主表达,深悟诗情。(1)自主朗读,表达收获。(2)教师范读,感受人物形象。

4、补充故事,深化认识。

你还知道哪些雷锋的故事?能讲给大家听吗?

5、内化拓展,情感升华。

(1)听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并学唱。(2)我们要学习雷锋叔叔的哪些方面?

二、教学实施过程与反思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是写的前提,也是最直接简单又是最有效的方法。读诗是一种语言的凝集,古人也就是在不断的读、背中理解其含义并为我所用,创作了无数精华之作的。我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按照这样的设计思路进了课堂。一节课下来,觉得诗歌短短的。孩子们读的也很整齐,很流利。对课文内容也有了详细的了解。可我总觉的,这不是一节诗歌的学习课,课堂上没有诗歌的韵味,缺少了诗歌的灵气,学完了课文,孩子们对诗歌的了解还很肤浅。于是我又拿起《课程标准》,拿起《教学论坛》;反复钻研教材之后对教学方法和思路进行了调整,重新进入课堂,执教如下

<教学实录> <一>、走近雷锋,了解雷锋。

1、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歌曲吗?(放课件:《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你们知道为什么把雷锋当成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吗?(读读课文后面的小资料《我知道》)

2、雷锋叔叔已经离开我们了,我们到哪里寻找他呢?(板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认识生字:雷、锋

【反思】

设计时,我给大家提供了3月5日纪念日、革命家微冷夫同志的题词等内容,看似丰富没实际上学生觉得很遥远,很生疏,丝毫不起为下文学习的奠基作用。而后边的交流雷锋资料也都是雷锋做好事,助人为乐这些方面的泛泛而谈,花费大量的时间,收效颇低。作调整后吗,由学生喜爱的音乐入手,直接从学生的感官入手介入新课的学习,把雷锋的榜样作用直接展现给孩子们,直入正题,低时高效。

<二>、自主发现,合作诵读。

1、初读诗歌,了解体裁

师: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认真读一读,仔细比一比,看看本科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生:我发现这篇课文每一句话都单独成为一行!生:我发现几个句子排列在一起就成为一段(节)!

生:我发现这一课跟以往的课文有不同的地方,他们中间有空行。师:空行分开的地方,前边是一个小节,后边是一个小节。生:我发现这些句子很好读。

师:那你在比较一下每行最后一个字的读音,有什么发现? 生:小溪、足迹、哪里、这里、汗滴……他们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字母i.师: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押韵”。押韵的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音乐感是不是?

生:我发现文中有些句子很相似„„

师:你们真是细心的孩子。像这样的一句话写一行,几句话为一个小节,每句话基本上押韵的文章,我们叫他“诗歌”。你们喜欢读诗歌吗?那么,这首诗歌究竟告诉大家一些什么事情,相信大家再去细细地读一读,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反思】:

这一环节在设计时,学生一个个交流完自己跌发现后,我们有针4 对重点进行强调和介绍,忽略了诗歌在表达形式上的特征,导致诗歌这个概念在孩子们头脑中印象不够深刻。调整后,我突出强调了诗歌“改段为节,单句成行,句尾押韵,结构相似”这些特点,让学生很快了解像这样的文本可以称为“诗歌”,印象深刻。

2、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学生再次读文,用笔画出诗歌里讲到的事情。)生:我读懂了作者在四处寻找雷锋的足迹。生:我读懂了雷锋叔叔在下雨天送迷路的孩子回家。生:我读懂了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老大娘很累。

生:我们找到了雷锋叔叔,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3、引导朗读,读出诗情

师:第一小节里为什么用两个“你在哪里?”你觉得这李英爱怎么读?(读出着急的语气)

师:第二小节朗读中,“蒙蒙、泥泞、足迹”你想怎么朗读? 学生练习朗读,并说出感受

师:第四小节中,你为啥把“背着、踏着“读的那么重呢? 生:因为雷锋叔叔背着大娘,路上有很多荆棘,他很累,洒下了许多汗滴,所以要读得慢,读的重。

师:最后一个小节中,为啥又把“四处“读的那么慢那么重呢? 生:四处就是到处,我们找了很多地方很多地方,找到了很多雷锋叔叔,所以要这样读。

师:随后一句话你想怎么读呢?

生:我要读的很高兴。因为我们找到了雷锋,我们知道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师:我们班上有没有需要献出爱心的时候呀?你们在我们班里找到活雷锋了吗?在社区里,你找到活雷锋了吗?在生活中,你找到活 5 雷锋了吗?快来夸夸他们吧!

生:讨论交流并汇报,【反思】

这个环节在设计的时候,我采取了分小组朗读,学生在小组内反复朗读,读的很流利,课时没有细细品味语句中包含的情感,华而不实。调整之后,我从学生的朗读入手,引导他们抓住关键的字词,体会其中的含义,再用朗读表达出来。既读出了内容,也读出了情感,还感受到诗歌的节奏美、韵味美。

4、自主表达,深悟诗情。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默读全诗,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然后高声朗读几遍,想一想你要用怎样的方式跟同学们交流,可以同伴合作。

(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交流感受。)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生:我喜欢第一小节,我想用朗诵的方式给大家汇报我的感受!(诵读第一小节)

生:我喜欢第二小节,我想给大家讲故事来汇报我们的阅读收获!(声情并茂地讲了雷锋送迷路孩子的故事。)

生:我喜欢第四小节,我画了一张画来汇报我的阅读感受。生:我喜欢第五小节,我先给大家朗诵这一小节,再给大家讲一则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

[反思] 这个环节在设计时,我分为第三个大环节单独处理了。但是同样是朗读,感悟、表达的环节,我认为还是整合在一起比较科学。而且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上个环节学生充分的朗读之后,让他们在意自己最喜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朗读感悟,不6 仅形式多样,而且收获颇多。

<三>、补充故事,深化认识。

师:雷锋叔叔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在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点学生读课后“我知道”)

师:在学习课文前我布置大家摘抄雷锋的日记和故事,下面请大家分组比一比,展示展示你找到的内容,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到的故事和日记最精彩!我们现在来开展“雷锋叔叔知多少”交流活动。

(各小组分别派出代表上台讲故事或读雷锋日记。)评出最佳演讲者和最佳小故事。

【反思】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要深化学生对雷锋这一英雄人物的认识,光靠课文中原有的内容或教师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针对低年级儿童喜欢听故事的特点,让孩子们自己讲故事,识英雄。

<四>、内化拓展,情感升华。

1、孩子们,雷锋叔叔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在,我们不光要学习他助人为乐的精神,还可以学习他的哪些方面?

2、再说一说我们身边的雷锋或自己准备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向雷锋叔叔学习。

3、播放《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让学生跟着唱一唱。【反思】

(由于有了前面的对雷锋叔叔的充分认识、对课文的深度理解,学生都乐于把自己知道的身边的雷锋或自己的真实想法跟大家交流。最后在《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的跟唱中结束本课的学习,学生)

【全课反思】:

在对诗歌体裁的初步接触中,我抓住了读一读、比一比、想一想、7 说一说这条思路,让学生自己去朗读、比较、发现、交流,教室最后进行总结,把诗歌的特点简洁清晰地展现给学生。不仅是学生喜闻乐见,而且初步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魅力、内容的感染力、情感的深沉美。

但是课后我还有很多思考:

本课的学习,我只是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了诗歌的魅力,尽情了情感的熏陶和感染,透过文本去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

如果把诗歌教学延伸到实践活动中去,继续加深、加强学生对诗歌的学习,搭建起一座从读到写的桥梁,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模仿创作、实验创作,更深一步感知诗歌的魅力,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用自己的小手表达对美的欣赏和追求,不是更好吗?经过进一步的思考我对教学设计做了改进如下:

三、教学改进设计

1、走近雷锋,了解雷锋。(1)播放电影《雷锋》片断(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板书课题: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2、自主发现,合作诵读。(1)初读诗歌,了解体裁。(2)再读课文,理解内容。(3)小组朗读,读出诗情。

3、补充故事,深化认识。

你还知道哪些雷锋的故事?能讲给大家听吗?

4、交流雷锋资料,拓宽学生思维

(1)大屏出示学生搜集的雷锋资料,从雷锋爱学习、珍惜时间、热心助人、勤俭节约、无私奉献、关爱他人等方面进行交流。

5、课外延伸,学习创作。(1)校园内、社区中、生活中你发现活雷锋了吗?(2)仿写课文,学习创作诗歌。

6、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听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并学唱。(2)我们要学习雷锋叔叔的哪些方面? 四、二次实施过程

五、再次反思、存疑、困惑过程

第四篇:主题式教学内涵

主题式教学内涵

主题式教学是指在有机整合思维方式主导下,以主题为枢纽,牵引教学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整体协调运行的过程中,在师生彼此适应与互惠发展的过程中,在学生彼此适应与互惠发展的过程中,在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过程中,行塑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的整体型教学。

主题式教学在具体实践中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是单元式主题教学,即以学科内特定知识点为主题内容的主体,以教学单元为主题外延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单元式主题教学基本上不改变教材系统本身所固有的学科体系结构,按以编者知识的形式呈现的教材本身的逻辑结构确定教学主题并进行设计与教学。当前教学现实中的大多数“主题式教学”属于这一层面的。二是学科式主题教学,即在教师充分地将以编者知识的形式呈现的教材内化为教师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与知识结构,建构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需求的新的教材结构,进而确定教学主题并进行设计与教学。三是跨学科式主题教学,这又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一学段为时间单位,在跨学科的基础上,整合本学段各学科学习内容后,结合学校师资结构与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形成具有本学校特色的综合性学科结构网络,从而确定教学主题并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而是模块模式教学,即对某一学习领域认真研究后形成学习领域独特的教学结构,进而确定教学主题并进行设计与教学。这种形式主要表现在各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高中的模块是学习领域的教学中。

第五篇:“主题式”教学心得

“主题式”音乐教学活动心得

音乐活动是学生音乐教育中的一种教学形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广泛运用。活动本身就是最受学生喜爱的。在新课程教育指导思想中,也体现、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原则性,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久而久之,在我们实际音乐教学中,就过多强调了“活动”这两个字——唱歌活动,舞蹈活动,打击乐活动等,与其说是让学生在其中学习,还不如说是让学生在其中玩耍。

由于强调了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很多教师在活动中对教学目标、教育指导失去了导向性,更多地任由学生发挥,教师的随意性增大,这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误解,也背离了新课程的指导思想。看似简单的“活动”,其实并不简单,它蕴涵了更多层次的含义:活动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活动中,要隐性指导学生学会什么,提高什么或完成什么;活动要能激发学生的潜能等等。一次教学活动的成功,需要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创设才能很好的实现,这里面蕴涵了老师大量的心血与精力,目的就是一个——让学生有目的地“活动”,提高地“活动”,愉快地“活动”。

“以人为本”思想是新课程的一个突出特征,它提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创设条件,让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教师应该改进的是什么?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积累多年音乐教育的一些教学经验,我尝试了“主题式”音乐活动教学,让学生在有一定主题内容的音乐氛围中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玩”得开心,“玩”得有进步。

一、什么是主题式音乐教学活动

“主题式”音乐教学并非指课程模式转变的主题活动教育,而是指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渗透一定的主题性,适当加入具有故事性的内容或情节,使音乐活动变得有情节、有内容、有角色、有情境,从而使音乐教学更拟人,更生动,留给学生更大的活动空间:

以歌唱教学活动为主的活动,体现于歌词中,对歌词进行辅助添加,编成一个简短的情节,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进行歌唱。

在舞蹈教学中,赋予舞蹈动作一定的角色形象或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动作表现,使舞蹈更具有生命力。

在以打击乐活动为主的活动中,赋予打击活动于一定的情境或故事情节,使敲击活动变得更有目的、更生动、更具有持久性。

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加入故事内容,让学生在故事的想象中感受着音乐的变化和起伏,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从而也使音乐形象更丰富,音乐更具内涵。故事的存在也让音乐更具有吸引力,更富有生命力。通过故事表演,学生感受到的不是单调的音乐,重复单调的动作,它促使学生在情绪、情感、记忆、意志、品质、技能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带动了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所以,这样的活动更吸引学生,更具成功性,也更受学生喜爱。

在我们实际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并非单一的进行某一类音乐活动,它更注重在一个音乐教学活动中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因此,这种带有鲜明活动主题的教学是音乐教学活动的一个隐性教育手段,可以穿插、渗透于多种或多个音乐活动中。

二、音乐活动的主题要具有教育性

1、让音乐活动成为一本活教材

教育学生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开展音乐活动的目的又是什么?学生最终收获的又将会是什么?我相信很多教师都知道,学生阶段的学生教育重在过程,而非结果。音乐教育也一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又表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这是最主要的。

在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理念指导下,我认识到,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一种手段,通过音乐起到教育人已成为越来越主要的目的。“主题式”音乐教学活动的就是使这种教育意义更加突出。在一般的故事内容中,都包含一定的寓意,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通过“主题式”音乐手段的运用,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理解和表现出故事的寓意,从而使音乐活动具有教育意义,发挥音乐活动更大的作用。

2、促使学生良好性格的培养

现代独生子女都有着优越的环境,有着无微不至的照顾,把学生当作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养育,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这样培育出来的花朵精致但脆弱,胆子小,受挫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各方面都比较差。我相信,直接告诉学生要勇敢、要坚强,学生是很难理解和建立的。抓住学生的天性,通过故事,在音乐活动中加入有这些性格特征的角色,让学生去模仿,去探索,去体验,慢慢弥补身上的不足,从而培养、建立起良好的性格。

例如教学歌曲《大鹿》时,引导学生自由组合,根据对歌词的理解,扮演各种角色。依据歌词内容,学生们兴致勃勃的设计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角色,表演了在森林里,小白兔为逃避猎人的追赶而躲藏到大鹿家的生动故事。在这个歌曲表演中,不仅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表演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更促使学生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等良好性格的培养。音乐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表演性,尤其,在舞蹈教学中,学生的表演才能进一步得到体现。而加入主题,是让这种表演更具内涵,更具情感。

在音乐欣赏《采茶舞曲》中,我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聆听越剧歌 曲《采茶舞曲》,提高学生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还要求学生能用简单的舞蹈动作创编表演《采茶舞曲》。具体表现为通过欣赏舞蹈《采茶舞》,对学生进行启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组为单位,结合歌曲创设简单的表演情景或采茶动作,并进行展示。“主题式”音乐教学只是我对音乐教学活动方式丰富的一种手段,通过这种策略的运用,让学生在故事的天地里,展开自己的想象与创造,从而能更轻松自由的学习和掌握各类音乐知识,让音乐活动成为学生感到愉快和喜欢的活动。通过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主题式”的音乐教学让我的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更顺利,学生更容易接受与投入,更能成为活动的主人。不论在歌唱、舞蹈、打击乐、音乐表演、音乐欣赏中,它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下载摘要: 所谓主题式教学模式是融主题、教材、教学方法、场 …word格式文档
下载摘要: 所谓主题式教学模式是融主题、教材、教学方法、场 ….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主题式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含五篇)

    “主题式情境”学习模式的构建 主题式情境是指根据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者的年龄特点和原有经验,设置相应的融语言、声、文、图、像等为一体的、一连串的有衔接的“子”情境,构......

    主题式教学设计五篇

    主题式教学设计,是以主题为中轴,围绕教学主题而展开的,在系统论、学习理论与教学论指导下,以教学主题为枢纽,在系统内诸要素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作用与协调运行中,驱动师生"双适应......

    主题式教学设计方案讲解(★)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心愿》教学设计方案 XXXXXXXXX 小学 XXX 1. 课题名称: 单元主题: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心愿》 单元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鲁滨孙漂流......

    主题式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主题式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主题式教学培训心得体会1 电话:通过培训,我自己认为参与式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小组工作、实物教学、提问和学习活动、......

    主题式汉语教学有感

    主题式汉语教学有感王娜经过层层选拔与漫长的等待,2017年6月份我接到了国家汉办的正式通知:美国纽约州阿尔弗莱德大学孔子学院Geneva学区任教小学汉语语言与文化,任期两年。接......

    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初中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理念正逐步进行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所取代,如主题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教学......

    主题单元式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尝试(定稿)

    主题单元式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尝试 ——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陈官屯乡中学庞杰 写作提纲: 一、 写作背景及目的:当前我国基础教育......

    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主题教研会学习总结

    对比反思,查找不足--“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主题教研会学习总结农安县小学数学学科“深化教学模式研究”主题研讨会于10月25日在育新小学举行。会上,两位二年级和四年级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