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情感培养与课题组成果体现
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情感培养与课题组成果体现
小学阶段是儿童接受教育的最佳阶段,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时期。为了有针对性的加强语文教学,真正发挥小学语文的情感教育,激发同学们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形成健康个性,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语文情感教育。通过调查情况统计分析,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
一、注重培养学生情感。
(一)以教师情感感染学生
情感作为人的内心体验,它具有自我投入的性质。每个人必须经过自己的体验、建构、创造,才能形成自己的内在的情感世界。,情感教育应该是一种唤醒教育。情感教育过程是连续不断的生命唤醒。这就要求要以教师情感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整个人都要投入学习活动中。首先,教师要善于调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其次,教师要善于营构良好的师生人际氛围。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情境能有效地引发、唤醒学生的情感,而且能借助情境深化学生的认知。一般来讲,与情感教育密切关联的阅读情境的创设方法主要有三种,即以语言描绘情境、以多媒体展现情境、以体态模拟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是指教师运用语言艺术,或描绘,或抒情,或议论,以铺陈渲染、述感追思、评价点拨,把学生带入与文本相适应的特定情境中去。由于不受时空、物质、内容等条件的限制,借助语言描绘情境也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简捷、最方便、最经济、最基本的一种情境创设方法。
以多媒体展现情境是指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录音等,为学生再现具体可感的情境。多媒体教学图文并举、视听结合、信息丰富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直接生动的感知,能迅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并以生动的具象接通学生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内心情感。以体态模拟情境主要是指教师借助表情、眼神、手势、动作等人体语言将文本中的某一特定的情境演示出来。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激励,对学生回答错误或理解偏颇的问题,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出障碍点,这样有助于答题者今后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信心及准确度,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智慧。教师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以激励学生情感的迸发,促进思维发展。研究成果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撒在这块土地上。可见,情感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看重的是自己的教师地位,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和能力训练等,很少挖掘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师生之间更是很少进行情感的沟通与交流。课文本身就文质兼美、富含丰富的情感,蕴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教师若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得天独厚的优势,用情感人、以情悟文,用情促知,课堂就会变得轻松、活跃,教学定能收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二、我们课题组的具体做法和措施。
(一)构建情感教育教学教研模式
课题组成员认为,观念转变的程度决定质量提升的速度。激活课堂教学,教师的引导和调控是最主要的。要让课堂真正活起来,教师必先活起来。为了使教师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课题组成员实行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探讨,个人备课:教师提前一周研究课标、教材、以及其他参考材料,依据实际情况修订教案中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和方法提示,将具体的情感教育的方式方法写入自己使用的教案;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备课组集体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教师按集体意见对自己的教案再次进行修改。
(二)指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情感
学生的情感更多的来源与书本,课内教材的有限可能无法延伸拓展,因此,课题研究小组经过讨论研究,确定在班级内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供大量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阅读资源,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情感在文字中的跃动。具体做法如下:师生共读一本书,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及课堂阅读时间,师生共读,教师设置相应的读书指导,初读感知文本故事,再读体会人物情感,深读理解文本内涵,在阅读活动中共同交流情感体会;亲子共读,学生和家长利用课余时间,共读一本书,共写阅读交流,共谈阅读体会,让情感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滋润学生的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提倡群文阅读,大量的情感类似文章共同阅读,更深入地敲打学生的内心。
(三)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在语文课堂上,精心编排设计教学方案,因时制宜,合理渗透相关的情感,根据教材的特点,细心钻研、耐心品味与揣摩,挖掘作品蕴涵的思想,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体会出作者所要表现的真情实感,为学生创造出思考、探究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被课文的言辞美和人情美所感动,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大大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四)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参与体验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把学生原有的生活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经验。因此,分析、研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经验本是学习知识的沃土。体验是亲身经历、联系自身的体味。它具有亲历性、内发性和独特性,是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它是优化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当学生贮藏的生活经验被激活后,他们便能够与文章形成最佳的体验态势,迅速和作品的情感内容取得联系,完全融入到作品当中。这样,对于文本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其进行更深层次地理解与品味。
(五)创设情感渗透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所创设引发情感的氛围,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关键所在,通过创设与文章内容相近的情境,能够有效地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使学生产生对所学知识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可以准确地把握文章情感。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调动各种积极情感,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来创设情感氛围。创设教育情境与氛围来调动学生的激情,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能够亲身体验,仔细揣摩,把作者的写作情感转变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真正地懂得了文章的内涵,从中受到了熏陶和教育。创设情感氛围的方法有很多,如可以通过多媒体素材来渲染气氛,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从中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等。总之,教师要用心去给学生创设学习的氛围,不断发现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真切感受作者的情感,真正地走近作者,走近文本。
(六)升华情感转为创作
在课题研究中,教育学生把在教材或课外书本中获得的情感熏陶升华为创作,或写随笔,或排演课本剧,尤其是课本剧的排演,不仅让学生更进一步的走进人物与故事之中,同时也让学生在深入理解情感本身的基础上融合自己的情感体验,使情感教育深入到学生学习生命之中。
三、情感教育渗透的课堂所取得的成果与评价 一年来,课题组成员在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一)成果
卢朝花:焦作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撰写的《师德培训工作案例》被评为优秀案例并被评为优秀学员。
秦娟:焦作市优秀班主任,撰写的《低年级学生的习惯培养》被评为优秀作业
杨璐:微课《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一等奖,撰写的《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被评为优秀作业
秦卫华:书信优秀辅导教师、汉字英雄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微课《桂林山水》一等奖、微课《引号的用法》一等奖 李锋利:被评为“焦作市先进教育工作者”。
(二)评价
1、实施“情感”教学对学生语文成绩的影响。
“情感教育的渗透”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策略和思维品质的培养作用最终也会体现在其成绩上。本课题对此做了初步的实验研究。研究方法是选择2015年在校的五年级学生,分别以两个平行班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日常教学中,实验班语文教学采用“情感教育渗透”的教学模式,对照班则采用一般的教学方式。以下是语文月考考试成绩:实验班平均 89.85分,优秀率 45% ,合格率100%;对照班平均83.6分,优秀率27.6%,合格率97%(其他条件相同)。可以看出,实验班的成绩要好于对照班,差异也基本达到显著水平。实验以后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所教班级的语文教学均采用“情感教育渗透”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2、实施“情感教育渗透”教学对学生课堂及课下状态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转变了,课堂上主动参与,发言积极,思维灵活,敢讲会说的学生多了,学生已经能够更加广泛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在讨论时能够深入分析问题本质。同时受课堂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在完成书本学习的同时会自发的寻求相同或类似的情感共鸣,同时学生的审美价值也在慢慢提升。总之,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学生观,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索、体验,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丰富的精神世界。
第二篇:如何培养语文课堂上创造性人才
如何培养语文课堂上创造性人才
[摘要] 心理学教授林崇德认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从这个公式中我们悟出,无论是今天的创新型教师,还是要培养的未来的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格这一素质不可缺少。在知识经济时代,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创新教育是当前实施教育的重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而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创新型教师,从事母语教学的中学语文教师应首先具备以人为本的人文素质、完善的知识结构、精湛的教研能力、良好的创新心理等多方面的创新素质。
一、中学语文教师创新素质的涵义
何谓中学语文教师创新素质,目前学者们尚未直接界定,一般以列举方式探讨其涵义。笔者认为,要弄清中学语文教师创新素质这个概念,应该先弄清创新、素质这些相关的概念。
创新一般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能够作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前人、他人已有的成果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可以这样认为,创新就是在批判或改变旧事物的过程中创造新事物,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新产品。创新的本质在于一个“新”,没有“新意”就无所谓创新。实际上只要不墨守成规,能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地提出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观点、新设想、新方法都是创新。米德(M.Mead)说:“当一个人自己想出、作出或发明了一样新东西,就可以说完成了一次创造性行动。”
素质一词有多重含义。素质的经典性定义是“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④它主要是指人的先天性、遗传性的自然素质。现在人们所指的素质是指个体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的总和。
由此可以得出,创新素质实际上是指人具有的内在的,与创新活动直接紧密相关的要素、结构、质量水平及其特点的总和。作为母语教学的中学语文教师的创新素质是指语文教师具有的内在的、与教书育人即教育教学创新紧密相关的要素、结构、质量水平及其特点的总和。中学语文教师创新素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外显为创新性即新颖性和创造性,主要是指中学语文教师具有的教育新思想、新观念、教育教学中采用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手段或者通过新的教育教学途径等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
平,获得较好的教书育人效果。因此,中学语文教师的创新素质不但是成体系、全景式的,而且其创新素质是具有再生与辐射能力的。
二、中学语文教师创新素质的构成(一)以人为本的人文素质
教育的创新和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只重视知识、科技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发展策略,必然导致工具性主宰一切而价值沟通及目的性暗然不彰的消极后果。正如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所说:“文化能力的修养,伦理智慧的培育以及精神价值的开发,成为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⑤因此,较高的人文素质是中学语文教师创新素质的主要方面。
中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质应从两方面加以重视。第一、基本的人文素质。例如,要有丰富的人性人权和人道意识;要讲文明、讲道德、重健康;要有爱好、有追求、有正义感且宽容大度;要有气质、有气魄;要有科学意识、忧患意识、环保意识;要学会展示自我,有突出的个性优势;要有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的意识;要学会生存等。中学语文教师的这些基本的人文素质本身就是强烈的人文信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会培养起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第二、要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其基本理念是:(1)人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尊重其主体地位。(2)强调学习者的自我指导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3)重视情感、动机和价值观对学习效果的影响。(4)重视培养大胆质疑,各抒己见的民主学习精神等。有了这些人文教育思想,一定会改变中学语文教学“一讲到底”、“填鸭式”的弊端,激活语文课堂,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终身学习、发展和创造的本领,而不是做一个“知识袋”和“两脚书柜”。具备了这些人文素质,将有利于中学语文实施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人文教育和创新教育。
(二)完善的知识结构
这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这种知识结构应是专博结合的复合型知识结构。
它最基础的层面是关于科学与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基础知识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这一层面应当广博,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知识修养上应当是个“杂家”,要知识面广、视野开阔、学识丰富,源头活水汩汩流淌,教学就会有声有色,就能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如果学识浅薄、浅尝辄止,教起课来必然干瘪无味,捉襟见肘,又何谈创新。
第二个层面是本人所从事专业的专门性知识,这个层面应当精深,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是传播知识的必然前提,大学的系统教育为我们
提供了必要的知识结构体系,在教学实际工作中,大量的语文知识源自《现代汉语》、《现代文学》、等专业学科,然而这一切是不够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更深厚的知识功底,尤其是文学艺术方面的修养。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学教育主要应培育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由此焕发出内在与外在的激情,生命的活力,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精神的探索,永远不满足于现状的批判与创造欲望,文学作品中积淀着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能帮助我们完成上述目标,可如果我们中学语文教师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不能通过语文上文学作品的学习达到开拓视野,举一反三的目的,死气沉沉,没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是很难实现此目标的。第三层面是条件性知识,即中学语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中学语文教师掌握这些知识便于懂得教育规律,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评价,这个层面应当与前两个层面知识贯通。教育工作的对象和“产品”是活生生的人,教育是将个体的人培养成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过程,这一过程非常复杂,其隐蔽性、反复性及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不可控性是任何物质产品生产过程无法相比的。教育工作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和配合,所以中学语文教师要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就必须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让三个层面相互支撑和渗透,并有机整合,从而做到广博以蓄涵养,精深以厚基础,贯通以明教情和学情,让交叉的知识迸发新的思维火花,形成创新素质。
(三)精湛的教研能力
教研能力是教学与科研能力的简称,教学能力是多方面的。
1、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语言表达犹为重要。语言是教师用以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语言的优劣、口头表达能力强弱直接影响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语言就是教师的武器,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育特别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中学语文教师一旦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为创新素质的提高增添一颗重要砝码。
2、组织管理、驾驭课堂的能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舞台,而教师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负责对学生的组织,教学过程的控制,各个环节的调节。学生多元性、个性的特点会在教学中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因而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而且还要在课堂上随机应变,随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能力以及课堂的偶然因素不断调节教学计划、进度等。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在不断提高教育理念文化素质的同时,还应丰富教学实践,培养自我调节和控制能
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灵活的教学技能
中学语文教师作为教学的专门人才需要促进教学技能的提高。从教学准备、教学、终止到管理、评估诸环节上,需要多种教学技能,例如,板书设计、定向诱导、巧设引题、结尾总结等等,这些技能的培养可以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完善教学过程中的各项环节。其实,中学语文教师丰富的面部表情,灵巧的手势动作,讲话的方式,语调高低快慢都能起到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识,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
4、良好的读写能力
当一名有“文学味”的中学语文教师,广泛的阅读是基础,试想,教师不博览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怎会有课堂上旁征博引的机智、信手拈来的潇洒呢?中学语文教师远离了文学作品的浏览,势必会在文本中兜圈子,也势必会语言枯涩,见识浅陋,只有自己成为精神世界的“美食家”,才能构建起丰富的精神世界,事实上,学生大凡都喜欢知识面广,文学素养高的语文教师;而教师自身素养的匮乏,展现于学生自然是面目可憎了,同时,阅读实践的丰富对教师读解文本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提升作用,所以,中学语文教师应当把广泛阅读作为应当备的第一课,只有备好这一课,你的语文课堂才有可能闪现文学光彩,诚如蒋惠琴老师所言:“教师发展和教育革新的可能空间和限度因素,很大程度上蕴涵于教师文化之中。”要造就合格的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必须下工夫培养课堂教学的真本领,要提高中学语文教师创新素质的方法和途径之一就是要读书。
写作是一种生命的运动,也是一种自我丰富与自我发展的过程,是对人的思维和语言的综合训练,中学语文教师要保持业务优势,要特别注意提高写作水平,它是中学语文教师职业技能的一种基本要求,我们不仅要会写下水作文,教学论文,还要会写散文小品甚至小说,只有当自己感受到写作的艰辛,体会到写作的秘籍门道,你去指导学生才会有的放矢,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出口成章,下笔能文”一直是语文学习追求的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中学语文教师能够率先垂范,其引领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反之,中学语文教师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我们的语文教学将很难有发展,创新无从谈起。
(四)良好的创新心理
1、自觉的创新教育意识
创新的教育意识具有两个鲜明特征:(1)思想上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想;(2)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不断进取。因此,它是促使中学语文教师有所创造,有所进步的动力之一。一个有自觉的创新教育意识的中学语文教师,他会在教学中坚持教改,不断创新;他不会满足于做
文化的传声筒和只盯着高考的指挥棒,不会唯书唯上地把语文教得支离破碎,他一定会让学生在语文教学听说读写中丰富创新的精神,实现自我完善,并且面向生活,面向未来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研究了创造性活动的思维能力,认为人在从事创造活动时,表现出发散式思维和收敛式思维的两种思维能力。收敛式思维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确定的思维方式方法的规范和约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众多信息中引出合乎逻辑规范的结论。发散式思维则正好相反,它是一种开放的、立体的、多向的思维,表现为思路开阔,构思如泉涌,它不拘于一种思路,而从较少的信息可以得出较多的结论。它有迅速流畅、灵活变通和独特三种特征。同时,科学哲学家库恩指出,在创新时,必须在收敛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之间兼顾,是创新型中学语文教师创新思维的特征,通常是在强烈的创新动机和外在启示的激发下,充分利用人脑意识和潜意识的活动能力,借助于各种具体的思维方式,以渐进性或突出性的形式,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再组合、再创造,从而产生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新结果的思维,与一般思维相比,创新思维具有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等特征。一个有较强创新思维能力的中学语文教师,他的思维方式,他质疑的风格,不仅利于他自身创新,而且利于学生从小养成自由与开放式的学风,养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更有利于发展创新思维能力。
3、健全的创造性人格
所谓创造性人格即非智力因素。这里提供吉尔福特提出的八条创新人格因素供中学语文教师借鉴。(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2)有旺盛的求知欲;(3)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有深究的动机;(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5)工作中讲求条理性、准确性、严格性;(6)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中。这些创造性人格,不仅优化中学语文教师的创新素质,而且将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未来的创新人才,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其具有了创新的人格品质。
4、自信、乐观的心态
挫折和失败常与创新相伴,这时需要坚定的自信来帮助,坚韧的意志来承受,需乐观的心态来支撑。因此,自信、坚韧和乐观是创新型中学语文教师的最佳心态。这种心态可以引导他一步步走向创新目标,取得成功,并且这种心态将引导中学生对自己和未来充满信心,从而积极生活,不怕挫折,努力创新。
总之,以人为本的人文素质,完善的知识结构,精湛的教研能力,良好的创
新心理素质,在现代教育观念指导下,并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凝聚生成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机智,这就是我们期望的“创新型教师”的理想风采。
三、中学语文教师提高创新素质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针对基础教育领域中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提出来的,应试教育以单纯应付升学考试,争取高分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试”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它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偏重高考科目和分数,忽视全面素质的提高,是一种片面的淘汰式教育。相反,素质教育则是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发人的潜能,形成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二者在教育思想、性质、任务、内容、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的截然不同表明,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教育,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创新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要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导意识,要确定以创造性学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创造性学力,是指善于发现问题,具有自行分辨和选择问题并运用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自信、敢冒风险,有创新意识和不断探索的精神,能不断地自我否定和超越。养成学生的创造性学力,是当今素质教育肩负的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呼唤创新型中学语文教师的普遍涌现。参考文献:
[1] 刘彩霞.少一些批评的指责,多一些切实的指导——兼论中学语文教师创新素质提高的内在动力及途径[J].人民教育,2000(6):37-39
[2] 李镇西.共享:课堂师生关系新境界[J].课程·教材·教法,2002
[3] 喻旭初.新课标与语文教师的修养[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5(1):9-10
[4] 刘建新.语文教师应强化的四种基本意识[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5(9):12
[5] 刘虹.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张扬人文精神[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5
(8):34
[6] 季景华.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之浅见[J].语文教学之友,2005(9):5-6
[7] 郭瞻予.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
第三篇:在语文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做语文课堂的主人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目标的核心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成为语文课堂真正的主人。
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双向互动活动,作为语文老师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可以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生上课时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都越来越意识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但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较好地发挥语文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这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学会预习、朗诵训练、学以致用、主导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且教会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找到学习的乐趣。
一、学会预习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叶圣陶先生也早在四十年代就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的阶段是预习。学会预习是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又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为了提高他们的预习效果,作为语文老师,首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先教会学生正确的恰当的预习方法:
1、阅读。阅读就是要阅读单元内容说明、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或自读提示,阅读文本教材,阅读课文的注释,阅读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之前应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结 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进行具体的单元学习前,要了解本单元读写训练的要求,通读单元各篇课文,在这过程中初步看出各篇课文的共性和各自不同的个性来。当具体预习每篇课文,课前的提示及课后的练习均是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很好资料,因此是决不能忽视它的作用的。
2、攻克字词难关,巧用工具辞书。从高考前几道基础知识题就可以看出来,高考题目往往从字型或者发音角度入手,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字、词、句也就成为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重点。;
其次,预习要避免千篇一律的公式化,学生的语文基础是参差不齐,所以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有针对性的,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在解决课前预习问题的时候,想要让学生思维活动充分的活跃起来,充分地发展智能。我在设计提问的时候,从整体参与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大显身手的机会。例如,在学习李白的《蜀道难》的时候,我的课前预习问题设计分别是:第一个问题是通过资料查找作者李白的生平经历和代表作品,这个属于基础性质的问题,比较简单易做,适合程度偏低的学生;第二个问题是通过对诗歌的整体感知,体会作者丰富奇妙的想象、高超的艺术技巧和诗歌所买回的奇丽风光。这个问题只要学生去反复的诵读课文就可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第三个问题是让学生去找到这首诗的线索:由古及今、由秦入蜀,抓住各处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这个问题需要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然后再加上反复的诵读,就可以解决问题,难度较大,适合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
最后还要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上课前预习成果的检查。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检测,学生就会觉得预习与课堂教学没什么关系,从而降低了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朗诵训练
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尤其是在诗歌、散文、古文教学中显得重要。首先,我会引导学生自己自由的诵读,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意识;其次,给学生播放配乐范读,有利于学生品味文学语言,更加容易进入课文设置的情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最后,进行分组朗读比赛。这样可以使学生全神贯注的听讲,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也可以很快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和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当然,语文课堂上的朗读训练的形式也应多样化,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进行不同的朗读训练,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中,我运用的是具有感染力的分角色朗读法,让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体会每个人物不同的表达情感方式,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要读出林黛玉寄人篱下的谨慎态度,王熙凤的泼辣、八面玲珑、善于逢迎的人物性格特点;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中,可以运用创设情境的想像朗诵法,通过播放豪迈的《三国演义》主题曲,把学生带入古战场的感觉,体会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情怀;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的《哈姆雷特》教学中,通过生动传神的表演朗诵法,让学生亲身去诠释自己心中不同的哈姆雷特。朗诵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一系列的朗诵训练,让学生积极投入教学全过程,成为受教育的主体,这样才可以才能使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的自我教育。
三、学以致用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就是让学生快乐地得到发展,这才是新课标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学过程就其本质就是在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实现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目标,正是要求教学应注重过程。
高中阶段正是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期,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过程中,让学生从海明威充满魅力的文字中获取人生拼搏的力量,感受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对人性的认知,努力探索作品中的永恒的精神力量,激励学生面对困难的时候,应该勇敢的接受生活带来种种挑战,而不是选择逃避,进而加深学生对人生中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的认识。
青春期的孩子性格中还有一些叛逆存在,如何正确的疏导孩子心里的逆反情绪,显得至关重要。在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清兵卫与葫芦》的教学中,当看到清兵卫因为害怕、胆怯而不敢表达自己心里真实想法的,被老师和父母以粗暴的方式扼杀了自己对于葫芦的爱好。我们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有不被人理解的执着和不可限量的潜力,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和家长老师,使用正确的恰当的方式去沟通交流,然后理解家长和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学习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的《苏武传》时,要让学生了解作者尊重史实的态度以及学习苏武不管是在面对威逼利诱,死的威胁,还是肺腑之言的劝说时,忠贞如一的信念,引导学生要像苏武一样,做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爱国忠君的真君子。“怎样的文品就会又怎样的人品”,语文教学不仅负担着教授母语的工具性作用,也承载着培养塑造新一代精神家园的重责。如何把僵硬的说教转化为点点细雨、缕缕春风,让孩子们在和风细雨中滋润成长,得依靠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探索。
四、语文老师的主导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语文老师的主导作用,是顺利高效地实现教育目标的前提条件。但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要为学生服务,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语文老师主导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充分发挥的条件是语文老师的良好的整体素质。高素质的语文老师都会注重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和对学生整体基础的的把握,并有自己对教材独到的理解和新颖的见解。因此,我所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主要作用就是教材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语文老师的主导性可以的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是一个高素质善教者的体现。因此 ,提高语文老师的整体素质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与质量的前提条件,是有序、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的根本。
语文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语文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越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越充分,就越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相结合、相辅相成,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
只有把课堂当做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就能真正的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真正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才能有效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人教版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M].人民教育出版社,延边教育出版社.[2] 谭海桃.《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资溪翠微名师工作室.[3]孙素梅..[J].2009年 第7期.6 《新校园:理论版》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怎样在语文课堂上体现新课改
怎样在语文课堂上体现新课改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首先要以人为本,目中有人。我们要把课堂当作“人本化教育” 的主阵地,追求“人本化”的课堂教学境界 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课文,更讲究的是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只有师生从文本中直接把握或间接获得理解信息,进而凭借文本唤起记忆、存储的语文素养并进一步深究文本的时候,语文教学才会展现它的本然魅力。
三千年前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多塔戈告诉我们:“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塞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课堂教学我们不要“灌水”,而要“点火”。要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要在你的引导下,他们欲罢不能,将探究的触角延伸到课本以外,课堂以外。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增殖。
语文课程标准向语文课堂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那么语文教师怎样做才能满足这些要求呢?在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下的语文课堂具体而言应该是怎样的呢?
一、要有民主的氛围。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要想形成这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中,教师必须采取民主、宽容、理解的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师不应该只是课堂的管理者,还是一个组织者,也不应该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参与者。师生不但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在心理、情感等方面也是平等的。如果教师能带着这样一种认识走进课堂,那这样的课堂才正直是属于师生双方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必然能得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二、要有冷静的思考。目前在语文课堂中存在着思维空白的缺陷。具体而言有两种情况:一是有些老师害怕“冷场”,他们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气氛”,便只提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或者在问题提出之后,不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便以“引导”甚至“告知”的方式将问题解决掉,这样一来学生根本不用思考。另一种情况就是学生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对老师所提的问题总是不经思索地脱口便说。前一种情况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后一情况会使学生养成一种不负责任的习惯。这都是与新课程相违背的。在语文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应有层次感,要难易结合,要能给与学生思考的空间。同时在问题提出后一定要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切不可横加“引导”,急于得到问题的答案。如果学生在进行积极的思考,即使教室里十分寂静,也不能说是“冷场”,因为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活动正激烈地进行着。
三、要有热烈的讨论。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各小组的同学共同讨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并且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这种方式比起由教师一个人承包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的教学方式来,前者的效果是后者所无法企及的。虽然两者最终都将要解决的问题解决掉了,但前者所关注的是过程,而后者所关注的只是结果。知识本身是枯燥无味的,但探索知识的过程却是精彩万分的,讨论式教学之所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在于它让学生参与了学习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中凡是可以由学生讨论解决的问题尽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千万不要担心“浪费”了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另外,学生讨论时,老师不要过多地干预,也不需要加以“引导”。
用心
爱心
专心
四、要有自由的表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不是老师单极表演的舞台,也不是学生被动静听的场所。在课堂中师生应有充分的交流,学生应有自由表述的权利和机会。在课堂中,学生通过充分的读、冷静的思考、热烈的讨论,形成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感知和把握,深层的认识和理解,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质疑。这一些都需要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的认识更加完善,使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满足,从而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以激发。因此,在课堂中老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表述的机会。让他们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出在学习中所产生的疑问。
五、要有新的学习方式。
⒈给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机会。尤其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这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也是一件能轻而易举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不难发现,学生自由、充分的读书时间并不多,有些老师往往把学生读书当作一种摆设,常常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学生还未来得及好好思考和咀嚼,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分析讲解,结果是学生对课文理解一知半解,或者是根本没有自己的真切体会,只能死记老师的分析,食而不化。因此,教师一定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读书,不要轻易干扰学生,打断学生,也不要作喋喋不休的烦琐分析,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自我领悟,自我建构;不要强求学生对每篇文章的每一句话都理解透彻,要允许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慢慢感悟。
⒉给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机会。这是一种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性学习的极好形式,也是语文教改的必然趋势。学生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能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使他们形成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从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得到情感和情趣的陶冶。
探究性学习可在课堂上进行,也可在课外进行。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性学习,主要结合阅读教学来开展,可以就一篇课文中的若干问题开展讨论和争鸣,鼓励同学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也可以把几篇课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寻找出它们在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探讨形成这些异同的原因,从而获得对课文的重新认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研究,让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自己确定研究目标,指定研究计划,自己查找资料,自己整理研究成果,从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⒊最大限度地开辟语文学习的空间。语文学习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我们要打通课内外,建立起课堂——校园——社区——家庭——社会的立体网络,让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广告、标语等各种语文信息走近学生,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社区、社会,去学习鲜活的语文材料。
⒋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的时间。要培养学生随时随地积累语文知识和语文信息的习惯,如:要使学生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并坚持初中三年不间断;要求学生看电视注意精彩的台词和解说词;听广播注意搜集有益的信息;逛马路注意广告用语的得体与否;买东西注意说明书的介绍。即使是和学生、老师、家长、亲威、朋友等谈话,也要注意不同的对象在不同场合,他们有怎样不同的语言表述。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就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用心
爱心
专心
⒌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除了学好课文,更要广泛地涉猎中外名著,要为学生制订一个读名著的计划,并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读书报告会,使读书计划真正得到落实。在课内我们可以每周拿出1~2课时专门到阅览室上课,让学生在这里自由阅读,自由摘抄,自写心得,自写评论,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另外,引导学生从各种媒体中获取有益的信息,扩充自己学习的内容。
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知识不是靠老师的灌输得到的,即使死记硬背记住了老师灌输的知识,其记忆的效果也不好。只有靠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自己建构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因此,我们要多设计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我们可以开展下列一些活动:
(1)探究性活动。将教材的重点难点转换成问题,然后通过分组讨论,同桌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活动中提高。
(2)体验性活动。请学生上台分角色朗诵,扮角色演讲,按角色表演,充分体验“角色”在特定的场合下的感受。
(3)发现性活动。鼓励学生对接触的各种文本信息等进行质疑,从中发现问题,一是从所学教材中发现,二是从报刊中发现,三是从电视媒体中发现,四是从生活中发现。
(4)制作活动。比如进行课文的配音制作、手抄小报的制作、课文插图的制作、文献参考资料的剪辑、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等。
(5)创作活动。比如进行个人写真、个人小传的撰写;进行科幻作品的制作;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
(6)传播性活动。如个人信息发布、读书报告、小记者采访等。
六、要有客观的评价。在新课程标准中,评价的地位越来越高,评价的方式越来越活,评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反馈评价。通过课堂评价可以起到如下几方面的作用:
⒈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缺点。
⒉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
⒊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
有些教师在课堂评价中只注意了对学生的鼓励,因而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表现过于宽容。学生回答问题时,一般是意思对了便会给予表扬,而对于他们答案中的错误(如文法、修辞、价值取向方面的错误)指正的较少。因为这些教师害怕指出学生的错误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实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各种表现应给予客观的评价,既要肯定其优点,也要指出其错误,尢其是表述的规范性以及文法方面的错误。只要教师的评价是客观合理的,而且评价时体现了一种师爱、一种民主的话,即使是指出学生的缺点的评价,学生也是会乐意接受的,并且更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兴趣。
总之,要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充满活力,体现魅力,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说起来容易,真正要做到肯定还有不少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以新课程标准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只要我们对语文教改充满着信念和热情,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一定会在课堂教学的探索中开创出一片灿烂的天空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五篇:音乐,语文课堂上情感跳动的音符1
音乐,语文课堂上情感跳动的音符
内容摘要: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出现的地方。”音乐和语文都是艺术,它们“直指人心”,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让人去听,去读,去欣赏。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引领、提升着人的情感、气质及修养。音乐善于表达感情,也最容易触发听者的情感,在音乐欣赏中很容易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进音乐,不仅是引入“美”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能激起学生的感情,拨动学生的心弦,震撼学生的灵魂。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作一番心灵的游历,充分感受美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极大兴趣。
关键词: 语文音乐情感
音乐是美的产物,是通过声音来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各种愿望和情感的。在音乐的进行过程中,人的思想认识、喜怒哀乐等,都得到充分的展示与表现,能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情感。在语文课堂上通过音乐渲染,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及教学目标,恰当地运用音乐,以声传情,让音乐成为语文课堂上情感跳动的音符,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创造生动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富于情趣,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一、音乐导入,调动情感。
在新课开启时,播放与课文内容及情感相应的音乐能将学生的思维聚拢起来,能很好地拨动起学生心灵的情弦,把学生导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中,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
极性。如教《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时,我以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导入,开阔、优美的旋律及“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的歌词,启动了学生的情感与想象,把学生带进了中华多民族大家庭之中,学生马上由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联想到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带着不同民族头饰、穿着不同民族的衣服来到同一个地方——我们的民族小学,一个充满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学生学习情趣高涨,精神饱满地期待新课的开始,使学生的思维导入了教学正轨,而且增添了无限的学习乐趣。在教学古诗《游子吟》时,开课直接出示古诗,开门见山就说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游子吟》,教室里没什么反映。紧接着《游子吟》的歌曲随之响起,音乐一响起同学们一个个都坐直了身子,睁大了眼睛盯着古诗的内容,一遍音乐结束了。“老师再放一遍!”“再放一遍!”音乐再次想起,全班同学认真地跟着唱起来了。音乐的感染强化了主题氛围,引人入胜,更好的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音乐渲染,情感共鸣。
音乐的奇妙在于能描绘出让人心动的意境和让人心醉的情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由音乐创造意境,结合课文文字信息以情感为切入口,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使情感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如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一文时,捕捉最能触动学生情感的文字信息,比如,“小扬科在田野里倾听各种乐声——在旅店的墙角里听着小提琴的乐声——躺在长凳上最后一次倾听林子里悠扬的音乐”。将这一组连续的动人情景配上钢琴曲《牧童短笛》、《童年趣景》等相应的音乐,以声传情,让学生在聆听感受音乐的同时关注小扬科的命运,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怜惜、同情之心。结合“小音乐家扬科睁着眼睛,眼珠已经不再动了„„手边还放着那把心爱的小提琴”的凄惨情境描写,播放音调低沉民族音乐《楚歌》,在低沉哀婉的乐声中,学生的情绪也沉潜到人物悲惨命运中,为小扬科的遭遇鸣不平,有学生动情地说:“小扬科望着天空,仿佛在说:‘我到底犯了什么罪?’”有的学生更富想象力:“村里的人也围在小扬科身旁,流不尽的眼泪,诉不尽的哀怨,啊!都一起化为愤怒的火焰。”„„这时情境和音乐交融,激起了学生们对小扬科的同情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切齿痛恨。音乐的渲染为课堂创设了特定的情境,学生的情感也因之跌宕起伏,更关切主人公的命运遭际,学生走进了文本,贴近了人物,用心去体味、解读了课文,并生成了不可预设的教学效果,使语文教学达到了理想境界。
三、音乐创造,情感升华
文学作品的情感世界深邃广博,而学生由于受年龄、生活阅历、接受水平等的限制,往往对作品中的情感世界体验不深。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鼓舞斗志,振奋精神,培养人们的高尚情操。音乐不仅能传递情感,而且能表现深刻的思想,它所表达的人文情感的内容甚至比语言文字更深刻、更丰富。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的情感和作品的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一种更强大的情感力量,激发学生深层的情感,由动情到晓理,情感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升华。李含冰的《一面五星红旗》是二年级的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作者在国外留学时进行一次漂流旅行,结果漂流失事了。在处境艰难时,“我”拒绝了用面包换国旗的要求。最终“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用自己实际的爱国热情,赢得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尊重。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这是本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对于涉世不深的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以体会出来的,即便有所体会,也是较肤浅的,难以有情感的触动。我借用学生较熟悉的《红旗飘飘》一歌来实现,来表情达意,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自己还没意识到的爱国激情。当学生对三天没吃东西的“我”不肯用五
星红旗与外国老板交换面包的举动有所诧异时,到后来晕倒老板却给予了“我”援助的有所不解。我先放孙楠演唱的《红旗飘飘》的音乐,再由学生集体演唱“那是从旭日上采下的虹没有人不爱你的色彩……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强烈的爱国激情一触即发。“是因为爱国宁愿饿死也不愿用国旗来换面包。”“是因为被“我”的爱国行动所感染,老板才会由开始连一个面包也不愿给到后来却要给我付医药费。”“这就是爱国的表现。”……一首《红旗飘飘》烘托了爱国的伟大形象,收到了震撼心灵、引发激情、情感升华的理想效果。
四、音乐朗诵,激情飞扬。
贝多芬大师曾说过:音乐应从男人心中烧出火来,从女人眼中带出泪来。此语道出了音乐与激情融为一体的关系。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它能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理解作品描绘的千情万态和感情基调。它这种活动长期运用于语文课堂,能使学生的艺术修养不断提高,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美的境界,提高创作能力。如指导朗读《月光曲》时,边读课文,边播放《月光曲》,音乐一起就使人置身与当时的情境中,学生的情感随着课文内容与音乐节奏互动,如同沉浸在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中,个个读得兴趣盎然,声中融景,景随声出,这样,不但提高了朗读水平,诱发了灵感,而且陶冶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草原》一文,老舍先生文笔舒展、景美情深,如行云流水,特别适合感情朗读;而草原风光、蒙古风情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单凭教师的讲解很难激起学生情绪,学生也不会具体感受到草原的美丽。课前我准备了几幅草原风光图画,然后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乐曲。学生目之所及,是蓝天、白云、雪白的羊群,耳边回荡着“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优美
旋律,一幅“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光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身临其境一般。学生看着听着,深深为画景音乐所激动,脸上露出了喜悦之情,便情不自禁地轻声朗读起来:“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桂林山水》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桂林山水的赞叹。在讲这一课时,我运用了古筝曲《春江花月夜》进行配乐,用来伴音朗读,使音乐的节奏、格调与课文含义及抑扬顿挫的语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音、声、情并茂,使学生情绪高涨纷纷举手练读。课虽然结束了,余韵未消使学生在头脑中还留着那动人心弦的古筝曲和一幅幅桂林山水画,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样,课堂效果收之甚好。适当地在课堂教学中插播音乐可以烘托背景,渲染气氛,使学生产生共鸣,将整个教学推向高潮。
五、音乐写作,想象丰富。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音乐是一种奇妙的语言。人们在享受它带来美感的同时,总是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遐想。我曾经给二年级的学生上过一堂听音乐写作课。先让学生欣赏二胡齐奏曲《小青蛙》,那欢快的旋律、美妙的音符,让人仿佛听到了小青蛙快活的鸣叫,还有风声、雨声、鸟鸣、鸡啼„„先让学生听辨音乐里模仿了哪几种小动物、大自然的声音?由此想到了什么?再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并分小组合作,用沙筒和形体语言来模拟夏天的狂风暴雨。学生一边欣赏乐曲,一边想象,然后再互相议议,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想象到什么场景或故事。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创编故事情节:小蝌蚪变成了小青蛙,小青蛙举行运动会、音乐会、狂欢节。教室里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气氛,学生置身于情景交融的氛围中。接着指导学生定写作。学生习作即可水到渠成,异彩纷呈。孩子们创作了《小青蛙
庆功会》、《快活的小表蛙》、《音乐狂欢节》等。以音乐作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学生觉得特别新鲜,在充分、尽情地欣赏音乐之后,想象的翅膀展开了,于是一篇篇佳作便诞生了。
音乐,使语文教学变得“有趣”了、“美”了、“活”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让优美健康的旋律飘进课堂,让语文教学中多一点音乐飞扬的时刻,情感也随之跳动。
参考文献:
(1)励汾水.新课程小学语文评课的理论与实践.宁波出版社.2005年版
(2)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的实施策略--《教育评论》2007年06期(3)高萍.音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05期
(4)夏大祥.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J].教学与管理.2000年04期
(5)音乐与情感—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雷自友.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ZI期
(7)马寒,马竹.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8)试论音乐与情感--《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9)余启明.语文教学整合音乐元素的探索与思考[J].2005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