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如鱼得水学英语(最终版)
浅谈如何引导学生如鱼得水学英语
刘晓燕
新课程标准凸现了英语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怎样使小学生轻松学好英语是全体小学英语老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小学生活泼、好动、爱表现,乐意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
一、营造英语语言环境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一种工具,在一定的英语环境下学习英语更易于理解、接受和掌握。我们的学生如果能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呆上几年,英语一定能够学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条件和机会,因此就需要我们教师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1.课前让学生听听唱唱一些简单的英文歌曲或说一些简单的英文童谣和小故事。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特别是一些常用的课堂用语,如:
It’s time for„ Open your books Are you ready? Hands up Read after me Can you read it? 鼓励学生时我会用good very good wonderful excellent等等,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当有学生回答错时,我会说:Sorry, you are wrong.Don’t worry.Try again.来鼓励他们大胆开口说英语。教师运用这些清楚、自然、流利而且简单容易明白的口语,再加上肢体语言,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便会自然而然的懂得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的意思了。
二、创设情境,愉快教学
小学英语的教学主要是靠多说多练来教学。但是,一成不变的多说多练会显得很枯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没有兴趣来学习,因此小学英语教学是把说、唱、跳、读、写、玩、演融为一体的教学。1.英文儿歌法。
不少小学英语可以用歌曲、儿歌的形式表达。我们还可以对一些歌词进行改编,配上动作,边唱边跳,让学生在歌舞中学习巩固英语,这一教法更容易被接受,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分散难点。2.情境创设法。
英语教学要淡化课堂意识,根据教材内容,利用图片、实物、录音机、投影仪等工具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真实自然的氛围中,从而使学生没有了压力和枯燥感,即使是调皮的学生也能被吸引过来,投入到学习中去。3.扮演角色。
小学生好动、好奇,又能大胆的使用语言。教师如果根据不同的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拉近教材和现实生活的距离,模拟真实的生活,让学生扮演里面的角色进行会话表演,可使严肃的课堂变成生动活泼的英语交际场所。4.进行游戏教学。鲁迅说过:“游戏是儿童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所以如能将知识融于游戏中,让学生情趣盎然的在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在蹦蹦跳跳中学习英语,学生是非常愿意接受的。虽然短短几分钟,却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5.灵活运用迁移。
当一种学习情境与另一种学习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才能相互影响,产生迁移。因此,善于探讨观念之间的联系,指出他们的异同,做到横向联系融会贯通,这样可以避免机械学习。
三、多与家长沟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老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努力程度,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要全面了解学生,多与家长沟通是一个重要途径,老师和家长要齐心协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稳步上升的关键,也是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的必要条件。只有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配合教师上好课,从而能使教和学都很愉快,学生也能如鱼得水的学好英语了。
第二篇:如何引导学生乐学
如何引导学生乐学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要把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作为基本要求,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乐而忘返。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乐学呢?
一、从现实生活提出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单纯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会没有兴趣和激情
。因此要从现代生产、生活实际出发,给出一些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真实的问题让学生解答,让他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例如:在教学“应用题”时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假设一个生活场景:××商店挂着一则商业广告,一个篮球60元,一个足球45元,老师想买两个篮球和3个足球,你帮老师算算,应付人民币多少元?顿时,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及时点拨,起到了水道渠成的作用。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根据需要设计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手眼脑齐动,不仅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图形的转化过程,让学生很容易地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之间的关系,这样教师讲得少了,学生思考得多了,教师由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学生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轻松地接受了新知识。
三、展开适宜的教学评价,强化学生的成功意识
真正的快乐莫过于希望的实现和努力的成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在参与获取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体验学习过程中艰辛劳苦的同时,通过积极的教学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和欢乐,品尝到甘甜的学习成果,获得心理上极大的满足,从而激发更持久的学习动力。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美国电影《师生情》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白人教师到黑人社区任教小学一年级,在第一节数学课中老师伸出五个手指问其中一名黑人孩子,"这是几个手指?”,小孩憋了半天才答道:“三个。”老师没有指责他说错了,而是高兴地大声赞道:“你真利害,还差两个你就数对了。”教师一句赞赏的话,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教师还要承认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进步。例如有的学生用课余时间完成了书上带*的习题或思考题,就及时在课堂上表扬鼓励,称赞他们爱学习,能自觉学习。学习较差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没有信心,没有动力,教师不要过多的指责他们不努力、不认真学,对他们既要晓之以理,更要注意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予以鼓励,如告诉他们“你并不笨,只要你能不断努力,一定会学得很出色。”只有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价,才能使学生从评价中受到知识鼓舞,得到力量,勇于前进。
四、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 使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数学教学若只考虑学生的认知因素,不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势必会造成“学而无乐”的结果。为此,注重教学中认知线和情感线的双线结合,情知互动,才能达到“学乐俱得”的最佳效应。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学的前提。只有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老师、尊重老师,使学生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学习数学,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当学生讲出很有创意的解题方法时,甲老师说:“这也算对的。”乙老师这样说:“你的想法真是妙极了!我们大家都没有想到,要谢谢你给大家提供了这么好的方法。” 学生无疑是喜欢乙老师,因为他的课堂用语体现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另外,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会感染学生,使学生情感愉悦,精神振奋。特别是上课时,老师站在讲台上,慈祥的面容、微笑的表情能打消学生的紧张情绪。
第三篇:引导孩子学英语的方法
每天在校门外,都可以看到家长们帮助我们的宝贝背书包,家长还是怕孩子累,但是我们应该放手了。尤其是学前班的孩子。在一篇报道这样写:“送孩子上学校的家长不少“背包族”。背包族中大多数是祖父母,年轻家长相对较少。记者随意询问一位学生,该生说自己从未背过书包,每次上学都是奶奶把书包背到校门才给他,原因是奶奶认为书包太重,怕把他压坏了。”看到这些感触特别深。
家长们:时下家长为孩子背书包,甘当“老书童”的情况随处可见,以为是无微不至的关爱。其实这种方式的爱不经意间娇惯了孩子,会让孩子慢慢产生依赖心理,长此以往,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事实上不少孩子渴望独立,愿意自己背书包,懂得“自己的事自己做”的道理。家长只需提醒或指导孩子学会在头天晚上学会整理书包,取出第二天不需要的书本,减轻书包重量,这样既可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又不影响孩子的发育。
家长们,为了我们的宝贝,你可以放心的松手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确引导孩子,注重兴趣的培养,将会使孩子在分享学习带
来的快乐中终生受益。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社会成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经济全球化又使得外语成为了社会成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
因此,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好汉语的同时,能熟练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为在日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英语又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通用语言,为了顺应社会发展对幼儿教育要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设了外语课程,力求使孩子的语言学习尽早开始,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但是很多家长,甚至包括一些幼儿教师提出了质疑:孩子连我们的普通话都说不好,能学好英语吗?其实,任何一门外语都和汉语一样,仅仅是一门语言,它的功能不过是用来交流和沟通而已。科学的生理、心理观告诉我们:0—6岁是幼儿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更是孩子学习第二语言的黄金时期,每个孩子都有形成两个以上语言中枢的可能性。在此期间,孩子大脑中的神经中枢对语言信号的感知相对敏感,在经常性的语言信号刺激下,更容易形成习惯性的语言反应,倘若错过了这段黄金时期,神经中枢对语言的感知机能会有所减弱,语言学习的难度就会相对增加。因此,家长和老师应当在恰当的时期对孩子的语言学习加以正确引导。
有的孩子在刚接触外语时,有强烈的新奇感,因此能很快入门,ABC念得像模像样。但是学龄前幼儿是以无意注意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奇感逐渐淡化,在学习的兴趣消失殆尽后,外语水平也就一直停留在只会念ABC的阶段了。幼儿学习英语的成败,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他们的语言发展。这时,家长就应当敏锐地捕捉到孩子在学习态度上的变化,积极采取措施,确保孩子的兴趣处于应有的水平
幼儿学习英语,以听说为主,且这个时期的思维方式是以直观,行动的方式为主。
根据幼儿思维发展这一趋势,幼儿活动大多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让孩子们在直观中感知,在游戏中记忆,潜移默化地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和积极性。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喜欢和老师一起玩“ Wolf”的游戏,通过这个游戏,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精神,而且还学会了“狼”、“小鸡”、“捕捉”、“躲藏”等名词、动词和短语。因此,家长也可以通过邀请孩子一起做游戏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游戏的场景设置应当不断变化,这样才会使孩子在保持新奇感的同时,能学到更多的生词和短语。孩子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家长可以和他们一同欣赏双语动画片。比如选择迪士尼的卡通动画片,色彩鲜艳,形象活泼,但选择的内容要简单,以语速较慢,情景不太复杂的片子为宜,否则孩子听起来始终茫然不知,只能看看生动鲜艳的画面,自然就会索然无味,适得其反了。家长们也可以模仿老师教孩子认识“字宝宝”的形式。在家里,将写有中文和外文的字卡,贴在孩子能够掌握的实物上。
比如,孩子喜欢小兔小熊的毛绒玩具,家长就可以把写有rabbit 和 bear的单词卡贴在上面;在房间里的电视机,冰箱,窗户,沙发,椅子,门等物品上都可以粘贴外语单词卡,让孩子每天熟悉。有条件的家庭,爸爸妈妈还可为孩子创造一个相应的“语言环境”,用老师教过的,亦是孩子掌握的单词、短语、句型结构,在日常生活中用外语与他们对话,进行亲子教育:比如请孩子帮忙,叫孩子起床,向孩子告别,和孩子道晚安等;对于孩子初次接触的东西,家长可以言传声教,比如,你想让孩子学习一个“red”的单词,当孩子不明白时,家长可以出示表示“red”的实物,让他们在家里找一找表示这一单词意思的东西,这样,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反复几次,孩子自然而然就记得了“red”所要表示的意思。
通过上述方式循循善诱,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会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自觉地学习,自然地掌握,不断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了。
语言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在培养孩子兴趣的同时,切忌“揠苗助长”、“急功近利”,否则将会适得其反,让孩子觉得学习外语是很累的事情,是家长“要求”和“强迫”的,是一件违心完成的任务,使之缺乏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确引导孩子,注重兴趣的培养,将会使孩子在分享学习带来的快乐中终生受益。
第四篇:如何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学语文
如何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学语文
【摘要】读写结合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在进行课文的阅读教学时,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在练习写作时,依托课文的学习。
【关键词】语文;引导学生;课堂教学;读写结合在我曾经的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阅读与写作的脱节。因此,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我只重视对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对课文结构的分析等。而到了作文指导课,则只注重指导写作方法、谋篇布局等。可是,学生写作文时,常常愁眉苦脸,感到十分困难。为此,我查找资料,多方学习,经过尝试,切实感到将平时的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课文练笔,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一、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朗读,通过对文字的把握,进而理解课文表达的内容,理解课文描述的事物。
第二步,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知识,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内容的,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第三步,以写作为目的,在作文实践中,引导学生把阅读课文中学到的相关知识运用于实际的作文中。同时使读的效果得到巩固。
第四步,通过读写结合的练习,拓展到之后的阅读和习作中,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在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又加深理解。
二、实施读写结合的方法
把课文内容作为写作素材,让学生把课文中的语句,课文内容的理解及其自己语言的组织运用有机结合起来。这种练笔建立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有话可说。
1、以读仿写。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课文,这些课文的构思、句式表达、过渡照应、精彩描写、谋篇布局等方面都可以作为仿写训练的材料,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写法上的优秀之处,使学生有规可循,有法可借,有例可仿,据此进行仿写。
例如学习《颐和园》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叙述的顺序――游览顺序。同时,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表现游览顺序的语句。如“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这些句子。总结之后,我让学生也按游览顺序来观察和描写一处景物,并且有明显表现游览顺序的过渡语句。
例如《麦哨》这篇课文,意韵悠长,而首尾呼应更是本文的亮点,让读者感到了文章的整体感。为了让学生学习,我引导学生在当天的日记中运用首尾呼应,第二天批改日记时,发现学生无论是写人的文章,还是写景的文章,都刻意地运用了首尾呼应,用得还有模有样。
2、读中想象。
利用课文的内容,教师可以合理的进行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想象写作训练。这种想象是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充分的理解之后,想象便有了根源。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体验,对课文扩写、缩写、续写、改写等练笔,从而创造出一篇源于课文而又不同于课文的文章。
例如四年级上册中的第一课,有三首古诗词,分别是《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和《忆江南》。三首诗词的共同点是都是描写山水风光的,在课堂教学中,我带领学生朗读理解并背诵了三首诗词,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话讲出古诗词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想象诗词中描绘的美丽景色。之后把想象的美景写成白话文。学生写出的文章各具特色。他们都不仅用生动的语句描绘了诗中描写的景物,而且还加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独坐敬亭山》中,有的学生想象了李白对着敬亭山的内心独白。《望洞庭》中有的学生把洞庭山的景色描写得出神入化。《忆江南》中有的学生还大胆想象了“旧曾谙”的江南风景。
例如学习《中彩那天》时,在阅读教学中,我和学生讨论: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我和学生抓住了一家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来把握人物特点,在阅读教学之后,我布置了小练笔:想象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学生想象的内容各不相同,但他们都仿照了课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进行续写,丰富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读后写感。
我们的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文章都兼具了文辞优美和思想性强的特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已带领学生阅读理解了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及全文。因此,学完课文之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写写读后感,一则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二则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使学生有话可写,有感可发。通过写读后感的感想,可以把课文的学习与学生的课外积累,有机结合。
例如,学习《乌塔》一课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先是十分羡慕乌塔,可以一个人独自去旅游。作为教师,我转而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乌塔的家长敢于让她独自一人去旅游?学生纷纷表示源于乌塔平时的独立生活能力与自立精神。我更进一步追问:那么你们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写《乌塔》的读后感,让我感慨的是,学生在这次作文中,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还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真真切切地谈出了感受。读写结合这种融合于课文教学中的练笔,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馈。读写结合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为这种练笔必须建立在对课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这就促使学生认真研读课文。另一方面,解决了学生习作没有素材的问题。以课文内容为素材的练笔,使学生有话可说。当然,这种练笔缺乏系统性,当要系统地学习各种文体及写作方法时,还需要正规的作文课来训练。
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教师积极探索,寻找阅读与写作的切合点,长期坚持下去,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
第五篇:引导学生阅读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我们知道,阅读对语文的学习很是重要,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不重视语文学科的学习更不重视读书,不管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读物。尤其是等他们分科以后的理科班的学生,整天是数理化,学语文的时间很少,我们老师看到这种现象很是着急,但又不能听之任之,所以只得自己想办法让他们主动去读书。我觉得读书是一个兴趣问题,要想使学生喜欢读书,关键是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读书的热情。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采用过一下几种方法:
一、影视导读法
就是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的播放相关的影片资料,用鲜活、生动、形象的影片资料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记得在第四册 讲授小说单元时,配合教材,我播放了《祝福》《陈换成上城》《红楼梦.》《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影片,看了这些直观的东西,学生的阅读热情很高,认真阅读课本,课堂上积极讨论发言,我顺势给学生布置了课外的阅读作业。让他们读读鲁迅的其他小说,读《雷雨》的其他章节等,学生完成的很好。
二、故事导读法
就是在授课时,讲故事但只讲开头。促使学生自己主动通过读书了解之后的情节。在讲《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时,我给学生讲了其他章节的几个故事,讲到关键处戛然而止,同学们正在兴头上,他们就会自己去图书馆借阅的。记得那一周几乎成了三国周,同学们课下也相互探讨。还有讲《柳毅传》时也采用了这个办法,阅读的效果不错。
三、自备图书法
就是我把自己的图书杂志拿给同学们,要求他们去看。我先是把自己的一些杂志像《读者》《青年文摘》《演讲与口才》《意林》等等十几本书一次性放在教室。同学们便会你一本我一本的拿来看,看到同学的兴致很高。于是,我又组织同学们举行了“一人一本”献书法,就是每人从家里拿来一本课外读物(内容不限,但要思想健康,积极向上),收集上来统一编号后找专人负责管理,把这些图书作为班级阅读资料库,大家可以互相借阅。这样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很高。当然不能白看,我要求每周同学们写出上千字的读书笔记。这个办法效果很好。
通过想各种办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慢慢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在读书方面有一定积淀以后,对于他们形成独立思想、形成个人见解,作用是非常大的。
当然了,作为老师就是想办法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方法是灵活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