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农村中小学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疆农村中小学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汉语课程标准》指出,汉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汉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汉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目前,我国中小学汉语教学中,有很多教师,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小学校汉语教师,不能正确认识汉语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在教学中重形式,轻内容,重语法,轻能力,其结果直接影响了汉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制约了学生个性及能力的发展。概括起来,以下三个方面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发展和提高。
一、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
在汉语教学中,很多老师仍然是照本宣科,满堂灌,以我为中心,把生动活泼的语言情景教学变成了呆板的语言知识传授,明明教材设计的是情景对话,老师却处理成语言知识讲解课,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此外,中学阶段的阅读理解课,也有不少老师仍然采取传统的知识讲授法,不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并不否认,掌握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但并不主张一味传授知识,忽视能力提高的教学方式,如果这样,将违背阅读教学的初衷,长期以往,将严重影响学生的理解、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的提高。
二、注重高年级教学,忽视低年级教学
多年的升学竞争,使中小学校的汉语教学误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上级教育部门把升学指标的完成率当作评估学校优劣的杠杆,而学校也把这种评价标准转移到老师身上。这样一来,许多学校为保持和提高升学率,把学校里最优秀的师资安排到毕业班上,以加强毕业班的教学力量。这种做法既挫伤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不利于低年级的教学工作,事实证明这一做法不可取。
三、师资队伍建设难以适应教学要求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汉语教师队伍得到了很大加强,但不容否认,在所有的学科教师中,汉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最低。小学则更低,大部分农村小学连一位专职汉语教师也没有。广大农村中小学仍有相当一部分未达标或非专业教师存在。即使学历达标,但能力不达标,其知识老化,观念陈旧,方法过时,甚至有些教师发音不准,口音方言化。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确立素质教育观念。首先,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 发展。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同时,教师又是学习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学习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科学知识、心 理学 知识和语言学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适应未来变化的创新意识和全新能力。其次,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教学过程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教”唤起学生的“学”。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成功的终身学习者。再者,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学观。教师是师长,更是学生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情感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要尊重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倾听他们的心声,建立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有利于教与学的轻松氛围的形成。只有感到轻松,才能做到放松,从而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优化心理状态。
2、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中小学汉语教学采取“能力-知识-能力”这条路子,就是从培养语言能力入手,在此基础上,把知识的传授融于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活动中,使知识借助于能力逐步形成而得以深化、巩固,并进一步促进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3、打好基础,注重起始年级的教育教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培养人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何急功近利的做法都是违背客观 规律 的,注定以失败而告终。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有超前意识,深入基层,了解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调动全体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让他们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首先,鼓励自我进修,提倡校本培训。教师的自我进修,是提高文化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自我进修更能切合教师的需求和专长,而不受时间、地点、名额等限制。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阅读 电子网络软件及各种形式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自己的教学理论、教学行为等进行不断反思、加工,从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其次,鼓励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学校本位培训、进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针对本校师资情况和教育教学资源,独立自主地制定培训计划、自主地组织教师学习,在实践中增加知识,提高能力。
东买里乡中学 努尔布比 2014年7月
第二篇: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在全面推行课程改革,贯彻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由于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与教学理念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曾一度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出现了种种问题,我们称其为 “病症”,这些病症如不加以治疗,将会蔓延,会对体育教学改革带来严重的影响,本课针对这些病症的临床表现、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出了“处方”,旨在引起大家的警醒,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顺利进行。
体育教学改革正处在新旧教育观念的碰撞时期,广大教师在理解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认识,有些体育教学在传统教学思想的“惯性”的影响下,仅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良,远未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些体育教学又有些矫枉过正,为了追求“改”而改革,外表上看有改革的做法但实际上并没领会到课程标准的真谛。
病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否定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思想与说法:
学生是上帝,要加强“学生主体性”淡化“教师主导性”。学生是上帝,教师是服务者、指导者、捧场者。
学生是超市的顾客,教师是导购员,教材就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学生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
2.否定体育课学科性质与教学价值的现象
体育课中没有运动技术教学过程或锻炼的过程 体育课中没有合理的练习密度 体育课中没有必要的运动量 体育课中没有任何体育知识传授
体育课中没有让学生体验到任何运动的乐趣 体育课中没有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 3.体育课脱离实际
体育课要用很大的场地 体育课要用过多的器材和器具 体育课前要进行复杂的场地设计和布置 体育课中要用复杂的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每节体育课都要进行探究、合作教学法 体育课的教案过于复杂和花哨 4.不实用的教学内容和手段
在教学内容上出现了棋类、电子竞技、魔术、等非体育类的内容,在教学手段上运用了非体育的服装(八路军服装、农民服装)和道具(南瓜、白菜、扫帚),也出现了没有意义的装饰、挂图和照片等。
5.错误的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没有提出要淡化运动技术教学 课程标准没有否定或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程标准没有否定过接受性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没有否定过体育课要有运动负荷(适宜的强度和密度)课程标准没有提倡脱离体育性质的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标准没有否定过教师主导的结果性评价 举例说明:
病症一:表面化的“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对于构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有的教师错误地理解和不恰当地提倡“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急于体现探究性学习的形式与效果,结果出现了表面化的、形式化的研究性学习。否定了体育教学的效率和形式上的整齐划一,既失去体育教学的实质性的公平,也失去了体育教学的形式上的公平。临床表现:每节课都要用“探究学习”,一节课中利用大部分时间进行讨论、探究,有些非常浅显和简单的问题也要学生分成小组“认真研究、讨论”;而对于真正需要学生探究的教学内容却象征性的给一两分钟时间让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这样的讨论只是走形式,忽视了技能的学习,忽视了体育课“身体练习”的特性。
病因:并未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内涵,追求的是外在的“探究形式”。对策:
①正确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讨论、探究; ②学习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有关课程性质与价值的阐述,正确认识研探究性学习给学生带来的是终身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而不是唯一的方法;
③与学生交流意见,听取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感受,改进教学;
④做一些实验,将所谓的“探究性学习”与普通教学二者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从结果分析问题的症结,加以改进。
正确、有效地运用探究学习、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前提是: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要能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年龄学生特点和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来灵活地运用体育教学方法。
一个好的问题应该是学生经过努力就可以找到解决方法的,即学生“跳几下就能够得着”,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贴近学生思维的实际,最好能在创设问题的情境中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并不是任何问题都需要探究,也不是什么问题都能引起探究,没有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是不可能发生的,牵强的探究学习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探究呢?一般来说: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要是现实的问题,而不是凭空编造的问题,要使学生在心理上造成“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进取状态,这样的问题一般能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容易引发学生进行探究。
那些单纯追求探究的外在形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是需要“加强”和“提倡”的教学方式,但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更不是万能的教学方式。
病症二:貌似“自主练习”的“放羊”课
自主学习是学生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达到一定学习目标而采用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实践,自主学习知识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注意了学生的“自我实践”,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教学指导,形成了无序、放任、涣散的“放羊”现象。
临床表现:学生喜欢玩什么就玩什么,有的学生活动,有的学生做看客,秩序混乱,教师成了高级观众,不去管理,也不做教学指导;不恰当地夸大非主体性的教学方式的作用,如“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等;不恰当地淡化了主体性的班级体育教学型式,使体育教学形式趋于松散和低效率。
病因:片面理解了“自主练习”的含义,未能将教学目标与任务贯彻教学的始终,只是满足了部分学生的兴趣。
对策:
1.事先为学生制定较为详细、具体的任务与目标。
2.教学中加强管理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习目标。病症三:放松教学管理的“氛围宽松”
体育教学要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积极、欢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想学、乐学、学乐”。有的教学课只注意了“宽松”而放松了“管理”。
临床表现:管理放松、教学不严谨,不敢要求、不敢批评、放任自流。病因:未处理好宽松的教学环境与严格课堂管理之间的关系。对策:
①根据教学任务认真进行教学设计,采用适宜教学方法,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②加强教学管理,认真执行课堂常规;
③教学设计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病症四:一切服从学生兴趣却说“以学生为主体”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体育教学应该追求的目标。有的教师却把“以学生为主体”片面的理解为体育课就是只满足学生的兴趣,只要学生高兴了,随便怎样都行。
临床表现:缺少技能的学习,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内容,随意的“玩”,教师是被动的、从属的,主导作用丧失殆尽。
病因:只从兴趣出发,没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从教的角度说,学生学得好坏,教师是关键;从学的角度说,学生懂得了学习的价值,自主性提高了,学得好坏,学生是关键。
对策:认清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越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精细、科学、实用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表现在精炼、准确的教学语言上,只有对教学对象的身心发展实际有深刻的理解,深入的研究教材及教材和学生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学生活跃的思维活动,积极的参与锻炼等一系列学生主体性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引导下体现课堂中的锻练、思考、学习、掌握、发展上。
病症五:用“淡化技能教学”克服“低级重复”
为了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低级重复”,有些教师在技术教学中采用了一带而过、蜻蜓点水的做法,试图以此来强调“打破以单纯传授运动技能的教学体系”,这种避重就轻、走走过场的现象一旦蔓延开来,就失去了体育教学的实际意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等因素就失去了依托,也就无法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领域中运动技能的水平目标。
临床表现:
1.课上游戏占了绝大部分时间,技术的教学只是蜻蜓点水、走走过场; 2.一节课中总是让学生“讨论”、“探究”,技能的教学时间少得可怜; 3.课的运动负荷偏小,甚至没有运动负荷。
病因:
①未能正确认识技能教学的“载体”、与“平台”作用;
②对教材缺乏科学的分类,对教材的理解不深,将应该“仔细教”的教材混同于“粗教”或“体验”类教材。
对策:
1.科学的将教材分类,根据教材的不同性质与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合理的安排教学时数与教学方法;
2.应该对那些对学生发展作用大、趣味性强、学生喜闻乐见又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教材,加大教学比重与时数,更应有层次地、有重点地强化运动技能教学。病症六:不切实际的运用“课件”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在有条件的学校体育教学也运用了“课件”进行互动式的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有些学校不具备运用“课件”的条件,教师为了追求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的形式,上课时一会儿让学生在教室里看课件,一会儿又让学生到操场上练习,反复折腾,搞得一节课零零散散,时效性很差。
体育“课件”是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技能,如果牵强附会的运用“课件”,就会适得其反,不如不用。
临床表现:
1.一节课中反复在操场与教室之间穿梭,时间浪费严重。
2.原本可以通过教师直观的示范动作就能解决的问题,非要让学生观看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动作录像。
病因:
1.教学设计不合理,教学方法的运用缺乏针对性;
2.未考虑到本校的教学条件,追求的是表面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对策:
1.根据教学任务合理安排教学方法,根据学校条件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 2.加强教师示范的准确性,掌握好示范的时机。病症七:放弃要求的“多样评价方法”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过去的“绝对评价”、“一刀切”的评价方法会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也欠公允,已经不再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了,我们的评价方法也应由绝对评价向相对评价转变;由只重结果评价向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转变;由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而有的教师在评价时却放宽了要求或者说没有了要求,人人都可得高分。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没有目标、没有任何压力与动力,也不知道自己该在哪些方面提高,形成体育课技能没掌握、体能没提高,自己不需努力就可得到较好成绩的错误导向。
临床表现:
1.测试标准过低,随便比划两下就能过关;
2.多元评价时,教师并未指出学生的不足与需要改进之处,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
病因:片面的理解评价的意义,未能处理好评价与教学的关系。对策:
1.正确理解评价的目的和意义,要通过教学评价让学生找到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激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2.制定出科学的、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
3.评价时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出其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希望,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出运动处方,让学生更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并根据教师的建议通过 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体能与运动技能水平。
在评价时教师要特别注意:
1.结果评价是精确的评价,是评价的主体;过程评价是相对模糊的评价,是即时的评价,是评价的辅助;
2.教师是评价的第一主题,其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其他的评价是辅助、是参考。3.体能和运动技能是评价的主体。应占到整个评价的60-80%。还有几种倾向是需要警惕的,不能任其发展:
1.健康知识与理论过多地占用了体育课的时间,忽视了体育课的本质特征和独特作用。2.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被严重削弱。3.体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与教学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4.体育课堂教学变得比以前松散,主要反映在课堂常规松散、课的结构松散、运动负荷的要求松散、考核与评价松散。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有些倾向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注意,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应把握住健康的发展方向,以免误入歧途。
第三篇: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教育中存在那些问题
一、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多方面的。能否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不仅影响教育自身的发展,而且影响全社会的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深刻认识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一是学校应该防患于未然,加强后勤部门对场地、设施的合理配置、安全检查、更新维修,做到不留下有安全隐患的场地。如发现不安全的地方,也应及时隔离,或树立醒目的标示。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橱窗、校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等阵地,宣传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在醒目的地方张贴安全教育宣传口号。二是进行安全防范的提示与指导,体育教师是主导,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尤其重要。三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利用集会、媒体等向学生灌输安全知识。四是向家长提出指导孩子增强安全意识的要求。
二、有备无患
教师是体育活动的指导者,大部分时间是指导学生练习。因此,教师应明确职责,体育教师必须非常清楚本职工作是为了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护学生身体不因参加体育锻炼而受伤害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忽略的。这种意识越强,体育安全的保障系数就越大。应该做到早准备,准备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真备课,充分考虑到学生体质状况、运动技术水平、气候、场地设备、教学分组、运动负荷等与体育安全相关的因素。许多案例提示我们,上述环节无不影响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的安全,稍一疏忽,就可能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例如,不了解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盲目安排超水平的教学内容,其潜在的伤害因素就会显现出来;不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基础安排超负荷的运动练习就极易造成运动创伤。因此,必须适度地安排教学内容和运动负荷。二是重视课前场地设备的安全检查。场地的平整度、器械的稳定性、器材的牢固性等都直接影响锻炼时的安全,必须经检查确认后投入使用。当检查后发现隐患时,一定要及时排除,确保使用的安全。三是重视日常检查。千万不能让那些摇摇欲坠的篮球板,缺腿少脚的跳跃器、固定不稳的单双杠、填沙不满露出坑边的沙坑等严重威胁练习者安全的器械设备出现在校园之中。一经发现,必须及时处理,该换就换,该修即修。一时解决不了的,立即将其封闭,以免祸害伤人。
三、教学中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学生的体育安全意识需要教师经常不断地灌输和提醒。体育教师有责任向学生传授体育锻炼时如何预防运动创伤和发生运动创伤后正确的急救方法。教育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在开学时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对于一些安全上的隐患应及时地让学生知道。在课前的热身运动中,一般学生会对其产生一些不理解,为什么每次都要做这些无聊的事,这时就应该讲解热身运动的重要性,在其中插入一些预防运动创伤的知识。在遇到下雨等上室内课的时候也应该经常讲解发生运动受伤后正确的急救方法。安全教育一刻都不能疏忽,在发现苗头时一定要及时地制止,不要等发生后再亡羊补牢。同时,安全知识,防护、救护知识与能力等,是现代人所必具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现在许多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运用各种途径、方法大力开展学生安全教育。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防护与救护教育是体育教学自身的需要,也是现代体育教学“健康第一”教育思想所提出的要求,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个别对待
学生之间有较大差异,教师不要统一要求。有些动作也许对于一些体育有专长的人来说很容易,但是对于体质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就很难,不安全的因素就多了一份。这时就要求教师个别对待,在教学目标与要求方面应有所不同,争取做到“一人一个要求、一人一个目标”。
五、循序渐进
体育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不能在某个方面为了寻求突破,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应该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关注学生发展从低到高、从慢到快、从简单到复杂这样一个过程。教学中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降低学生受伤的风险。因此,教师在上体育课中切记跳跃试的教学模式
第四篇:中小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管理学》结业论文
题目:姓名:刘珊珊年级: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师范)学号: 2012级
***
《中小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中小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摘要:众所周知,管理包括许多方面,而对于中小学管理,其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虽然我们在实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试图改变这些问题,使中小学教育管理变得更加完善,但事实证明,收效甚微。那么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得从根本出发,寻求解决办法。关键词:安全管理
班级管理
教室规模管理 一:安全管理问题:
安全是学校平安和谐的前提和保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是一切任务的重中之重,只有将安全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细节,其他的工作方可以具体展开。那么在学校安全管理方面又存在着哪些问题?
先让我们看一则报道:2003年3月19日上午,宝润公司向8所小学陪送了首批共4320袋豆奶。随后在喝奶的学生中出现了腹痛、头晕甚至昏厥等症状。最后统计结果,具有中毒特征的学生有2556人。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海城豆奶中毒事件。如此严重的有关乎生命安全的事件为什么发生的这么猖獗?原因包括许多方面。尽管海城政府采取了一些紧急措施,但在信息披露方面却出现给外界一道隔离墙。这充分说明了管理者在安全问题的认识上并不到位。没有意识到学生生命所遭受到的强烈威胁,一味地只看重自身的利益。而最终的结果,却犹如一记重重的耳光打在了这些以学生生命为儿戏的领导者的脸上。
曾经看到一篇小学生的作文如是写道:液晶屏幕上的照片让我惊呼不已:一幢伤痕累累贴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字样的教学楼坍塌成了“山”字形,四周的树木经不住校舍庞大的身躯已经匍匐在了地面。地面四周全部是碎石和土灰,还隐隐约约露出一星半点的衣服的碎片„„这就是我们的学校,经历了地震后的学校,我被深深地惊住了,教学楼外墙的表面贴着朱红色的瓷砖似一面镜子时时刻刻反应着学生的礼仪,楼梯的扶手光滑似玉,蓝色的墙壁犹如湛蓝的天空让人心旷神怡。
走进教室,整齐的桌椅和花般地色彩让我们万份惊喜,新的黑板、新的电脑、新的环境,在被新事物包围的喜悦之中我们庆幸不已。
我们不禁想起了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想起了伤痕累累到处坍塌的教学楼。想起了哭泣的同胞。
2009年4月一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正式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并说出了“三年完成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话语。
2009年5月8日,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电视电话会议在国务院小礼堂召开,国务委员刘延东说:“提高认识,履行职责。抓紧抓好校舍安全实施工作。我想这不仅仅只是喊口号那么简单的问题。更是每个管理者应当积极解决的重大问题。二班级管理问题
班级管理是老师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学生几乎没人参与过制定班务计划或总结工作,其实,而真正有效的管理是学生自我管理,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怎么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力量,怎样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呢?二是学生对教师和班级管理的不满意。学生对班集体的不满意也有诸多因素,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教师的不满意而引起的,尤其是班主任。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时有时会居高临下,义气用事,有偏见对学习成绩好的会网开一面,这是学生最忌讳的。
在目前的班级管理中,许多班主任缺乏明确的班级管理目标,仅凭经验,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来管理班级。要知道班级教育管理是育人的系统工程,几乎涉及到一切与人有关的科学领域,因此,作为班主任需要掌握的理论涉及范围也很广,其中与班级管理密切联系的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以及这些学科交叉研究产生的边缘学科。当前,中学班级管理中缺乏理论的指导,班主任掌握的专业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甚至可以说仍停留在传统的师徒经验传递的水平上,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领导不重视班主任的培训工作,认为学生从师范学校毕业就自然能胜任中学班主任工作。二是“应试教育”的枷锁,加重了班主任的负担,使班主任无暇学习教育理论。在“应试教育”思想体制的影响下,考分和升学率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教育行政部门及整个社会都把它作为衡量学校与教师的标准。
其次,重形式、轻落实,存在于学校管理的诸多的方面。在学校政工作中的计划总结管理,教学工作中的教研活动管理,德育工作中的思想教育管理等方面,普遍存在着这种重计划、轻落实、重总结的“两头重、中间轻”的现象,到头来只能是搞文字游戏、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义。
有些问题之所以是形式化了,是因为我们自己对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看起来是淡化了具体落实,实际上是淡化了责任意识。在我们学校管理中,有很多的问题不是不可为的,而是我们不去为之罢了,说到底是主观上的轻视。实际中应付了事,得过且过,工作作风不扎实,反而抱怨形式化的东西太多。其实世间本没有形式化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以一种形式存在,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结果都有其对应的形式,只要我们把不应该形式化的东西千万不形式化也就够了。
三.教室规模管理问题
迄今中国大陆地区的中小学的班级规模过大,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事实上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提高质量的瓶颈。教室是按照标准班级规模设计的,按照我国有关办学标准,中小学班级人数应当是45人,不过实际上这个标准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形同虚设。许多学校,尤其是家长和学生所向往的“重点”学校。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往往在一间按照标准45人设计的标准教室内要坐满50名甚至70名学生。课桌之间仅能够侧身走过的狭窄过道,随着学生走动不时落地的书本铅笔盒,多人长时间共处一室时特有的浑浊空气,教师每天面对的厚厚的本子,批改作业的超重负荷,早已为人所诟病。班级规模的问题,当然源于基础教育改革,主管部门应当负责。
(1)班级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在大班额中,班内学生众多,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学生难免发生冲突,有时甚至干扰教学的正常进行。从课堂组织的角度来看,学生越多,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就越难,为维持纪律花费的精力就越多,而用于实际教学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少。在大班额课堂中,虽然存在着师生互动,但往往华而不实,有互动的形式而无实质性的内容,表现为教师一呼、学生百应,但对学生智慧活动没有多大激发作用的互动形式。(2)班级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班级规模越大,成员间交往的频率就越低,相互了解就越少建立集体规范就越困难,成员间合作就越不易进行,集体的任务难以接受和完成,对班集体管理越难,对管理技能的要求也越高。班级规模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常违背班集体的目标,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到学生的社会化,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此外,大班额还会影响教育教学改革。在大班额的沉重负担下, 老师基本处于应付状态, 完成教学活动已很困难, 一般只能实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无法试行自主性、互动式等教学方法, 更谈不上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还会影响老师健康和成长。一方面工作压力大, 任务超负荷, 心理负担重, 影响教师身心健康, 一方面教师没有时间进行业务进修, 不利于其教学业务能力和学识的自学提高。
(3)解决大班额问题的对策
1.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发展城区义务教育的责任。教育优先发展、协调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也是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在加快城镇建设步伐的同时, 各级政府应该以更多的精力, 以更多的财力来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承担起教育发展的责任。
2.科学布局,统筹规划城区学校建设。一是科学预测城区人口增加的趋势, 合理规划城区学校布局和建设。二是抓好现有城区学校扩容建设。结合城市改造, 在学校用地上给予倾斜, 并将城市教育附加费用于城区学校扩容工程, 同时对学校建设在工程立项、环境保护、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 为城区学校建设创造条件, 使现有城区学校容量得到扩充, 缓解燃眉之急。
3.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步伐,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首先, 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第二, 要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第三, 加大城区对农村、强校对弱校的教育扶持力度。4.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推行多元化办学体制.中小学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各级管理部门负责将其统筹规划,这样才能及时解决学校管理中的这些问题,使得学校的发展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参考文献:《沉默的权威》——中国基础教研组织 从立新
著
《现代学校管理学》 程志龙 著 百度百科
第五篇: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浅谈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泰安市岱岳区化马湾乡西庄小学
孙兆财
内容摘要:
我认为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也是关键,因我国农村地区比较广泛。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目前有“四少”——经费少、人员配备少、体育活动少、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少,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场地器材严重匮乏。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本来就少,投入到体育中的经费更少。在我们农村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远远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尤为突出。体育教师严重缺乏,教师自身业务能力不强。
我说的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其现状令人担忧。因此,改善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落后状况迫在眉睫。
应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宣传体育教育,为体育教育鼓与呼,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这个薄弱的环节。
1、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开满体育课,上足体锻课,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2、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3、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机制。
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5、学校要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于贡献大、能力强、素质全面的青年教师要破格晋升,不拘一格地加以重用,使青年体育教师能够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学校体育工作多做贡献。
6、学校实行倾斜政策,多给体育教师让路,开辟途径,自主研究教好体育课程之方法。
我认为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也是关键,因我国农村地区比较广泛。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全面素质合格人才的重任。然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目前有“四少”——经费少、人员配备少、体育活动少、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少,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场地器材严重匮乏。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本来就少,投入到体育中的经费更少。特别是村办小学体育经费年投入不足千元,人均不足5元;中学的经费投入相对多一些,但也只是杯水车薪。购置的器材本身就低质低价,加上自然损耗和人为损坏,更是雪上加霜。在运动场地上,多数学校只有一个篮球场、两个乒乓台,场地的严重不足限制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及器材的有效利用。体育经费的不足使学校体育设施得不到补充,破损的器材不能及时维修,给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留下严重事故隐患。因此,学校经费不足,场地、器材的匮乏,严重制约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
在我们农村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远远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尤为突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做他用,或是用于补语、数、外课程,或是用来开会,排练节目等;有的学校毕业年级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无法得到保证。体育器材方面的管理也常常不能得到重视,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场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
体育教师严重缺乏,教师自身业务能力不强。在农村中小学,一般没有专职体育教师,一些村办小学,不得不由其他教师兼职来上体育课。例如本人既教语文、体育、还担任品社课、音乐课,忙的不亦乐乎。随着体育教育的改革,教师自身没有及时“充电”,体育教学程式化、单一化、刻板化、根本就无法实施素质教育。大多数体育教师备课是形式,上课是自由式。一个口哨两个球,学生高兴我自由。这样的体育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我说的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其现状令人担忧。因为体育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游离于教育之外,从而使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与身体素质差的问题普遍存在,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各种各样的问题表现越来越明显。因此,改善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落后状况迫在眉睫。我认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各位教师、家长及社会各届要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宣传体育教育,为体育教育鼓与呼,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这个薄弱的环节。
1、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开满体育课,上足体锻课,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活动的指导,切实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2、加大教育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建立和完善体育设施和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3、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开展教学评估有利于强化教育质量意识,有利于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有利于推进教学基本建设,全面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对那些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农村中小学坚决采取整顿措施。只有评估体系得到有效建立,才能解决教育经费极度短缺这个农村教育瓶颈,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将会有更加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思想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首先,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举办科学理论讲座,请模范体育教师做报告,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深入领会体育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他们热爱本职,重教敬业。其次,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等,多渠道、多层次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使他们尽快成为学科的带头人。
5、学校要改善体育教师待遇,提高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育工作相对辛苦,学校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来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评优、评先要重视体育教学工作的成效;职称评定和设置岗位要考虑到体育学科的职称结构。对于贡献大、能力强、素质全面的青年教师要破格晋升,不拘一格地加以重用,使青年体育教师能够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学校体育工作多做贡献。
6、学校实行倾斜政策,多给体育教师让路,开辟途径,自主研究教好体育课程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