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
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口数为1963.11万,少数民族人口有1182.86万,占全区人口的60.25%。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以及新疆自治区人民积极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把汉语教学作为发展新疆教育教学的关键突破口,针对自身问题实行了一系列工作措施,并出台了相关政策,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汉语教学以及双语教学的重要性。现阶段新疆各大高校的首要问题就是针对自身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
一、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汉语教学的现状
就现阶段的我国国情看来,新疆少数民族的高校中虽然都开设有汉语类的专门课程与选修课程,但是仍旧存在着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汉语认知不足,对汉语文化了解不够的情况。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影响着我国新疆地区的汉语教学效果与整体教学效率,需要得到高校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各大高校汉语教学面临的第一要务就是培养高校学生汉语言文学的文化底蕴,即通过对其整体文化感知的培养提高其语言理解与应用能力。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地区文化的大事,就提高新疆少数民族的整体汉语素质,改善高校汉语教学的工作来看,这项教育任务不仅需要广大少数民族学子自身的努力,还需要一系列客观条件的支持。首先,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经济相比于我国东南部较为落后,地形地势带来一系列交通上的不便,使得新疆地区相对闭塞,与外界交流的不频繁,更加不利于汉语的传播,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而语言教学十分需要环境的熏陶,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对汉语的具体感知十分微弱,对汉语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其次,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是在我国通用的语言工具,高校大学生学好汉语对以后的求职以及工作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高校大学生毕业后必备的素质,近几年来由于国家的重视,新疆高校在汉语教学中投入的师资力量比较雄厚,都是具备专业素质的高学历教师,因此,在现阶段的汉语教学中更大程度上是对汉语学习者也就是高校学生的更高要求。针对少数民族学生会设有预科课程以便学生此后更好地学习,作为高校的学生在汉语的语言表达以及读写方面已经可以正常运用,但是缺少对于汉语的更深层次认识,只是了解了汉语的表面,作为中国人更应该深刻了解到汉语的博大精深,因此高校应该完善汉语教学体系,重视对汉语言文化的剖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皮毛。汉语教学要从初级的中小学就开始抓起,为以后更深程度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一个从初级到高级的完整体系。现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汉语能力是必须具备的,汉语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少数民族也不例外。根据这种社会需求,不仅公资本在学校中开设少数民族课程,社会上的一些民间资本也都开始在汉语教学方面进行投资,在教学质量达标的情况下,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一方面满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大规模的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使得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越来越繁荣。让学生了解汉语言的内在精神,灵活地在生活中运用汉语,达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理想教学效果。
二、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汉语教学的发展对策
(一)确立培养目标,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汉语教学体系
新疆高校的汉语教学主要包含预科汉语专业和汉语本科专业两个方面,同样都属于汉语教学,但两者相对应的培养对象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要采取不同的课程方案。从这两者出发,高校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脚踏实地为中心态度,以实践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型的汉语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汉语语言能力,培养文化文学知识,达到民汉双翻译自如的境界。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课程要注重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这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注重实践,密切社会需求,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少数民族汉语人才。
(二)明确教学目标,培养优秀人才
高校汉语教学的目标不同于中小学,重点不再是汉语的读写能力或者是汉语的交际能力。作为高校的学生一定具备这些汉语初级能力,因此,高校汉语教育应该把重点放在汉语言的深层培养上,培养高素质的民汉双语人才。具体说来,实现这一目的可以运用先进化的教学手段,形成汉语言教学的兴趣化模式,让学生了解汉语的历史发展,从汉语的深层内涵中对汉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文化层面提升到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层面,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另外,还可以重点进行学生汉语学科的理论建设,使学生自觉地进行汉语深层次学习,不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从而提高汉语学习效率。在这种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下,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不仅树立了民族意识,更可以运用汉语言文化将本民族的文化传播出去。在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更好的、更深层次的汉语学习效果。
(三)完善师资力量,推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素养以及专业水平,尤其作为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师更应该具备高素质高水平。首先,应该具有完善的知识框架结构,少数民族高校汉语教学作为一门综合性高的学科要求教师有扎实的语言基础以及文学基础,深刻了解汉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用、语义、汉字等专业知识,要把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言结合起来,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汉语言知识结构框架,从而进行更好的学习。汉语教师的培养目标就是民汉双语翻译人才,这样就要求汉语教师具备灵活的民汉双语翻译能力,此外还需要具备民汉文化知识以及民汉双翻技能,这样才有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汉语言。作为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发音标准,用词准确,语句规范,具有清晰的逻辑性,文字书写规范,并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具有高效的教材分析能力以及管理、调控能力,保证课堂纪律的同时制定高效的教学方法。
第二篇:新疆少数民族高中双语班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疆少数民族高中双语班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研究
分享到:
收藏 推荐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1992年,自治区召开了第二届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提出了“双语教学是提高民族文化的必由之路”的理念。次年5月,自治区教委决定在乌鲁木齐(实验中学、十四中)、塔城地区(塔城二中)和吐鲁番地区(吐鲁番三中)进行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授课试验。新疆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由此开始。近20年来,新疆的双语教学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教学模式上有了几次较大的变化。自治区教育厅正式下文归纳的母语为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的少数民族学校双语教育模式有三类:模式1———部分课程(理科各科)用汉语授课,其他学科用母语授课;模式2———民语文、音乐等涉及民族文化的课程用母语授课,其他课程用汉语授课;模式3———全部课程用汉语授课,开设一门民族语文课程。虽然哪种模式的效果最佳尚未得出定论,但三种模式都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力度的加大、双语班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疆双语教学的改革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新疆的高中双语教学同时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自治区......(本文共计4页)[继续阅读本文]
浅析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收藏本文
分享
在党中央的大力宣传与支持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积极响应与努力下,我国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少数民族同胞学习汉语的热情高涨,双语教学在少数民族地区蓬勃发展。然而,在形势一片大好的同时,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目前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定位模糊提到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中的问题,我们经常会提到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而一些专家和一线教师认为最特殊、最复杂的部分,通常是双语教学在少数民族地区教学中的定位问题。也就是汉语与民族语的关系问题。处理好两种语言的关系,是开展好双语教学的前提。有的学者和一线教师认为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于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率降低,其社会功能必然随之降低,因此,双语教学应该以汉语为主;也有的学者或教师认为,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自古以来的主要交流工具,要保持民族性,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就必须以民族语为主。而对这一争论不能很好的解决,我们的学者们就不能统一步调,不能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共同出谋划策,同时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就缺乏参考和指导。2.教师
正确看待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收藏本文
分享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是当前新疆教育重点工作之一。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政策、措施。各族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毕竟是一个崭新的工作,任务艰巨,困难繁多,有些问题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而且还影响着人们的实践。因此,正确看待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毋庸置疑地成为做好“双语”教学工作必要的前提和条件。
一、关于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定义问题“双语”教学是指能在学校里用第二语言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对“双语”教学的形式进行了归纳:第一种为浸入型双语教学,即学校使用的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第二种为保持型双语教学,学生刚入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第三种为过渡型双语教学,即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1]。新疆的“双语”教学是指在少数民族学校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本文共计6页)......[继续阅读本文]
关于双语教学几个问题的探讨
收藏本文
分享
2004年《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文件颁发以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双语教学及研究工作在天山南北的少数民族学校广泛开展起来,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双语教学及研究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关于双语教学原则的探讨所谓双语教学原则是指双语教学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由于双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除了要遵循教学的基本原则外,还必须遵循双语教学自身的原则。笔者以为,双语教学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两个:(一)坚持两种语言同时并用的原则我们当前所推行的双语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同时使用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教学。如果教学中只是单纯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或汉语,都不能称之为双语教学。因此,在教学中坚持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并用,就成为双语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或原则)。但是,两种语言并用只是一般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掌握好两种语言使用的比重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笔者以为,要坚持两种语言并用的原则,就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必须把握好汉语在双语教学中引入的时间。双语教学是使用两种语言所进行的教
第三篇: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转载)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来源:中华民族宗教网 | 发布日期:2011-01-09 | 浏览(4162)人次 | 投稿 | 收藏 ] 买鲁达·艾克拉木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不足之处
1.1 教材编写及选材的不合理
语言学习要注重实用,听、说即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而不是其他,故教学教材不宜单调,死板或脱离实际生活,这样语言不仅不能用来交流,还会严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汉语、维语本就属于不同语言体系,学习起来本就困难,若再脱离实际,学生对汉语的理解会更加困难,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1.2 教学结构不合理
现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不分轻重,将汉语知识全盘灌输给学生,教学效率低,语言教学的实用性大大降低。以汉语语法为例,过分重视语法而忽视学生对语言听、说的实践练习,造成许多学生在学习汉语多年后听力及交流方面仍存在大量缺陷。例如:李清照诗句中“凄凄惨惨戚戚”以及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是名词排列,并无语法迹象。若用语法解释恐怕是很行不通的,但这些句子又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其深远的意境,悠长的韵味,是无法用语法知识破译的。这些都是汉语语言的凝练,是汉语语言意象化的表现,汉语语言注重的是对汉语语意的体会、是那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感觉。
1.3 汉语言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绝大部分地区为民族老师教学,新疆也不例外。民族老师精通自己的母语,能把汉语用很确切的用母语解释、讲解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但有些民族老师本身汉语水平有限,对汉语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刻,自然也就不能将原滋原味的汉语讲解给学生了。这样在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中就会存在一些语言文化的缺陷,一些发音的错误。
1.4 教学方式的不足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应吸收英语教学的教训,不能只做“旱鸭子”,在汉语教学中应注重师生语音的互动。采用课堂汉语为主,母语为辅,要尽量开口说,但一些老师多数都采用母语来解答学生问题,浪费了一个语言互动的机会。
此外,教学手段及辅助工具应用不当或应用不足,也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比如多媒体的使用,一定要让学生从最新信息中了解掌握汉语的使用场合以及氛围。改善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的具体措施
2.1 提高师资力量水平
师资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要提高民族老师的汉语水平,主要通过(1)对在职教师汉语水平的再培训,提高教师汉语水平的实力。(2)开展汉语文化活动,让民族教师更多地了解汉语文化的背景、底蕴,了解汉语文化的意境,增强民族教师的软实力。(3)对于教授汉语语言老师的资格进行严格把关,选用优秀老师。另一方面实施汉语老师援助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让汉语老师作为“外教”给民族学生授课,注重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发音,以及汉语用语的语境选择。此外,少数民族汉语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表达方式,要注重口头语与书面语的结合、与姿态手势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们“民汉”兼通。讲解内容时要用简洁,条理清晰的书面语言,而在具体事理如描绘景,启发诱导时要用生动、自然的口语表达,以增强感染力。
2.2 教学结构的改善
汉语语言博大精深,语法结构复杂多变,字形相近,相似者甚多,教与学都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教与学都要抓重点,而不是全部灌输,对于音节一定要一次性通过,即第一次教授时就要求学生准确发音,一旦一次发音不准,以后就很难纠正,这是因为学习具有惯性式“原始记忆”第一次错,一旦形成惯性想改都改不了;对于语法,不宜讲过多,过繁,讲的太多反而会扰乱学生对语法的记忆,以前掌握的都可能变的模糊不清。语法教授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把日常生活中及写作中常用语法知识讲通即可,也就是语言知识的讲授一定要精要好懂,让学生学后有实际用处;对于字形相近者采用区别法即找出不同点,通过比较字形的不同来加以记忆。此外,教学结构的考核也是需要改革的一个重点“教考分离”的考核制度对老师及学生的考核力度都有加强,充分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使得考核结果能够切实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此外,结合考核成绩对教学考核成绩好的老师给予奖励,对考核结果不好的或对于学生缺乏责任的老师要给以处罚,这样有奖有罚才能提高教师间的竞争,使老师们更积极有效的投身到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事业中去。
2.3 使用新颖的教学方式
在教材选材合理的基础上,再适当应用多媒体教学将最现实、最实用的汉语生活语言带到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语言学以致用的能力。由于汉语语言方式灵活,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语言环境性,不同场合、环境都可能造成语意的变化。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在多媒体信息中如身临其境般的亲自体验汉语言的应用。例如:充分利用语言学习资源,在新疆地区汉族人数几乎占半,这给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新疆的不少学校都是汉民同校、同宿,所以同学之间可以很方便地交流,以促进民族同学汉语言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可以尽可能的采用民汉同宿、同习,促进民汉学生的语言交流,以实践来提高民族同学的汉语水平。
2.4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汉语语言学习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知识性、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对学习者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不仅要求他们掌握大量的知识信息,还要求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以便利用这些技能自主学习,为适应这个“终身学习型社会”打下基础。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点就是培养其阅读习惯及写作习惯,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及技巧,在惯性阅读中让学生逐渐摸清汉语语言的规律,这些都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此外,还要大力倡导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汉语语言的学习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学空间,使得他们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如何将上述措施实施到位
上述所讲几个方面的措施追根究底都与汉文化密不可分,所有具体措施的实施也离不开对汉文化的熟悉掌握。
3.1 要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有兴趣学下去
这首先需要老师对汉文化的熟悉了解。在汉语里,不同的语序往往代表不同的结构、意义。如“人好”(主谓短语),“好人”(偏正短语)。在实际语言运用中人们往往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来安排语序,如“怕辣不”这三个词有以下三种语序:“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巧换语序又表达了各自不同的意义,真可谓变换语序,妙趣横生,课堂气氛也就随之而来了。
3.2 传授学生汉文化知识让他们深刻理解语言内涵
向学生传授汉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比如:著名散文学家朱自清在其散文《背影》中之所以把父子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是因为借用了扬州特定的“买橘”这一习惯,扬州人把“走运”也说成“走局”,由于“局”与“橘”谐音,所以给朋友送行时,送橘也就是希望别人走运。朱自清的父亲失业赋闲,在老母病逝的惨淡境遇中,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临别买橘,除了关心儿子路上口渴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希望儿子走运。如果我们不了解“买橘”这一特定文化习俗,那么我们对朱自清的父亲给儿子买橘这件事只能理解到表层。可见,在汉语的运用中,汉文化始终在起作用。
3.3 创造语境,给学生创造一个实践的平台
在汉语教学中,一是要创设语言环境,二是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在创造语言环境时,也要注意这两方面的结合。如:给学生安排任务,结合购物、问询、采访、调查等日常话题进行对话,让他们尽可能多的去交流、去表达。例如:“某某不是吃干饭的”如按字面上意思理解与真正内涵并不一致,而放到其具体语境中学生们就很容易理解。
以上各个方面都与教师素质及对汉语文化背景的认识有密切关系,学习语言最基础的是学习文化背景,尤其是汉语这样一门历史悠久的文化,其底韵内涵之深,其概括力,语言弹性,包容性之大更增加了其学习上的难度,因此对相应,教师及其相应教学措施的要求也比较高,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有一套扎实系统的汉语理论知识,同时汉语语言的实践性也必须结合起来各种教学手段表现出来,这是汉语语言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所决定的,这样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才会取得最佳效果。
第四篇: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努依古丽.居力斯
摘要: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汉语语言的学***提高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能力,但汉语语言教学中其他问题的凸显也不容忽视。
汉语教学
重要性
改善措施
语言学习要注重实用,听、说即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而不是其他,故教学教材不宜单调,死板或脱离实际生活,这样语言不仅不能用来交流,还会严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汉语的理解会更加困难,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现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不分轻重,将汉语知识全盘灌输给学生,教学效率低,语言教学的实用性大大降低。以汉语语法为例,过分重视语法而忽视学生对语言听、说的实践练习,造成许多学生在学习汉语多年后听力及交流方面仍存在大量缺陷。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绝大部分地区为民族老师教学,民族老师精通自己的母语,能把汉语用很确切的用母语解释、讲解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但有些民族老师本身汉语水平有限,对汉语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刻,自然也就不能将原滋原味的汉语讲解给学生了。这样在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中就会存在一些语言文化的缺陷,一些发音的错误。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应吸收英语教学的教训,不能只做“旱鸭子”,在汉语教学中应注重师生语音的互动。采用课堂汉语为主,母语为辅,要尽量开口说,但一些老师多数都采用母语来解答学生问题,浪费了一个语言互动的机会。
此外,教学手段及辅助工具应用不当或应用不足,也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比如多媒体的使用,一定要让学生从最新信息中了解掌握汉语的使用场合以及氛围。
师资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要提高民族老师的汉语水平,主要通过对在职教师汉语水平的再培训,提高教师汉语水平的实力。开展汉语文化活动,让民族教师更多地了解汉语文化的背景、底蕴,了解汉语文化的意境,增强民族教师的软实力。注重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发音,以及汉语用语的语境选择。此外,少数民族汉语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表达方式,要注重口头语与书面语的结合、与姿态手势的结合,这就要求教师们“民汉”兼通。讲解内容时要用简洁,条理清晰的书面语言,而在具体事理如描绘景,启发诱导时要用生动、自然的口语表达,以增强感染力。
汉语语言博大精深,语法结构复杂多变,字形相近,相似者甚多,教与学都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教与学都要抓重点,而不是全部灌输,对于音节一定要一次性通过,即第一次教授时就要求学生准确发音,一旦一次发音不准,以后就很难纠正,这是因为学习具有惯性式“原始记忆”第一次错,一旦形成惯性想改都改不了;对于语法,不宜讲过多,过繁,讲的太多反而会扰乱学生对语法的记忆,以前掌握的都可能变的模糊不清。语法教授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把日常生活中及写作中常用语法知识讲通即可,也就是语言知识的讲授一定要
精要好懂,让学生学后有实际用处;对于字形相近者采用区别法即找出不同点,通过比较字形的不同来加以记忆。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汉语语言学习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知识性、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对学习者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不仅要求他们掌握大量的知识信息,还要求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以便利用这些技能自主学习,为适应这个“终身学习型社会”打下基础。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点就是培养其阅读习惯及写作习惯,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及技巧,在惯性阅读中让学生逐渐摸清汉语语言的规律,这些都是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此外,还要大力倡导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汉语语言的学习由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延伸,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学空间,使得他们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上述所讲几个方面的措施追根究底都与汉文化密不可分,所有具体措施的实施也离不开对汉文化的熟悉掌握。
这首先需要老师对汉文化的熟悉了解。在汉语里,不同的语序往往代表不同的结构、意义。如“人好”(主谓短语),“好人”(偏正短语)。在实际语言运用中人们往往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来安排语序,如“怕辣不”这三个词有以下三种语序:“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巧换语序又表达了各自不同的意义,真可谓变换语序,妙趣横生,课堂气氛也就随之而来了。
创造语境,给学生创造一个实践的平台。在汉语教学中,一是要创设语言环境,二是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在创造语言环境时,也要注意这两方面的结合。
以上各个方面都与教师素质及对汉语文化背景的认识有密切关系,学习语言最基础的是学习文化背景,尤其是汉语这样一门历史悠久的文化,其底韵内涵之深,其概括力,语言弹性,包容性之大更增加了其学习上的难度,因此对相应,教师及其相应教学措施的要求也比较高,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教师必须有一套扎实系统的汉语理论知识,同时汉语语言的实践性也必须结合起来各种教学手段表现出来,这是汉语语言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所决定的,这样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才会取得最佳效果。
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也木勒牧场牧业寄宿制学校
努依古丽.居力斯 2012年11月
第五篇:关于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
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小学汉语教学问题与对策的调研报告
——以喀什市泽普县奎依巴格乡中心小学为例
姓名:xxx 学校:xxx师范学院
支教学校:xxx小学
一、标题:关于新疆少数名族小学汉语教学问题与对策的调研报告
二、调查主要内容
调研时间:2014.3—2014.7 调研地点:新疆喀什市泽普县奎依巴格乡中心小学 调研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 调研 人:黄晓童
三、摘 要: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存在多种语言与文字的使用,在新疆推行汉语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汉语作为少数民族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的工具,为培养少数民族双语型人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文章就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提出对策,为搞好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充分发挥汉语言的工具作用。
四、报告正文
(一)前言
我是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的一名学生,于今年年初满怀期待的来到喀什市泽普县奎依巴格乡实习支教,希望能够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这里的孩子,同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来到这里我担任小学六年级维语班的汉语老师。时光如梭、岁月蹉跎,转眼间四个月过去了,在简单的支教之旅中我思考了很多,对于贫富的差距,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对于乐安人的淳朴,而最多的是教学中的问题。一踏上这片热土,就开始了支教生活,我代的是奎依巴格乡中心小学六(7)的汉语课,第一堂课我大概了解了这里孩子的汉语水平,可能是由于民汉刚合校的原因,他们的汉语水平普遍较低,这个班级没有完全能够听懂我说话的学生,他们只能通过猜测我说的一些词语来理解我的意思,“说”这方面,他们只会说日常中简单的句子,而学生对“读”很感兴趣,课堂上需要学生配合老师读课文的,几乎是全部举手,对于我这种经验不足的支教生来说,课堂很难进行。而我并没有放弃,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相信学生一定能学好。
在课堂上我用探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还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我的好奇心比较大,上课气氛很活跃,由于每次小组竞赛都有不同的奖励,同学们的荣誉感也大大增强,他们的基础较差,上课我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词语,如果他们理解不了,我会用肢体语言或者图画的形式呈现,把重点放在词语和句型上,下课的时候,与小朋友们聊聊天,一群孩子围在你周围的时候,他们不停地与我交谈着,即使我听不懂维语,他们会教我说简单的维语,我会融入进去,很开心,当时的感受真的无法形容,喜欢与他们共处的每时每刻,虽然他们很调皮,甚至让我喊破了喉咙,每次上完课,都会感觉到喉咙的不舒服,但看到他们这么开心地上完课,都会把这些忘乎所以。
据统计,2004年末,新疆共1963.11万人口,其中少数民族1182.86万,新疆现有47个民族.常住少数民族有12个,中小学共用7种语言授课,①一个民族要发展必须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和技术知识,语言文字则是重要的交流工具,只有大量的接受科学知识,才能拓宽眼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跟上世界文明的大趋势。②新疆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民族团结教育也是当务之急,所以学好汉语非常重要。
(二)主体
四个月的支教我发现在汉语教学上仍存在着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表现 :
1.汉语得不到重视,严重影响汉语教师及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调研来看
(1)大部分汉语不是人手一本教学大纲,有关汉语的课程标准类书籍存放在图书馆,也很难引起教师的注意,学校没有发放统一的教师用书,增大了教学的难度。学习程度的不到大致的统一,也是学生成绩普遍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学习汉语新课标,教学管理者和教师的汉语课堂教学质量意识都很淡薄,这样下去,提高小学汉语教学质量,进而为推进双语教学奠定基础是没有希望的,甚至在职业技术教育的推进上也会阻力很大。(2)课程表中,虽然汉语每周9节课,但是没有明确指出“听”“说”“读”“写”课程,只有汉语和写作,这使教师们只是一味的讲解课本知识,无法把汉语从课堂走到生活,导致学生汉语听力及口语能力差,形成了“哑巴”汉语,走出课堂,几乎不说汉语。学生学到的只是死的知识面,实际的汉语交际能力并不具备。学习汉语的目的是用汉语这个工具来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而这种做法则是将汉语本身当作了一门知识来传授,忽视了汉语的工具性特点。学生学习汉语不是在“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中不断提高汉语运用能力”的良性循环中发展,而是受制于一 味的死记硬背现成的字词句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进行口头和书面的表达,学生则束手无策。
(3)师资力量薄弱,有些教师的汉语水平不高,还有不懂维语的汉语老师教汉语,对于基础较差的班级来说,课堂很难进行,大部分的维语老师,汉语口语都不够标准。教师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知识停留在一定的水平阶段。
2.民族中小学汉语图书阅读利用率差,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率很低,优化汉语教学环境落实难。
就小学汉语教学质量而言,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民族小学汉语图书阅读条件还可以,但利用率极差,去图书馆借书的大多是教师,学生几乎没有,图书馆环境很好,可是偌大的图书馆,没有读书的人,可见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率很低,优化汉语教学环境落实难。有1/2的教室没有安装多媒体,剩下1/2即使安装了多媒体,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电,基本上没有进行网络连接,设备优势并未真正发挥出来,利用率远达不到规定要求,一是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二是软件资源缺乏。大部分教师不会利用电脑,国家政策很好,给每位教师配有电脑,竟然有些教师因为怕弄坏电脑要负责,把电脑收起来或者近乎就不要。不少学校汉语教师尽管自己的汉语发音不是很好。但在课堂教学中几乎没有用过录音机进行辅助教学,这一现象司空见惯。
3.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行为方式单一,无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汉语教师依赖“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局面没有的到改观,大部分教师还是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不够新颖,从而渐渐的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汉语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一来,单一枯燥的课堂使学生成绩不够理想。而教师的理念也太过死板,对阅读指导及评价不够重视,在写作及书面表达上的指导训练明显不足,学校安排每周一节的书法课也很难落实,学校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太过单一,只有书面考试。阶段性评价很难落实,每个班的考试卷都是自愿购买,所以评价只有期中和期末测试,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一种方法用在不同学生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效应。我们要在评价方法的设计上多花一些功夫,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学习达成状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学生方面,学生没有辅助资料书,课外阅读特别少,自学的能力和意识也比较差。学习语言困难重重。
4.教师队伍专业化有待提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专业化水平则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而该校汉语教师水平不够专业,汉族老师的维语水平不好,课堂较难管理,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增大了课堂管理的难度,其中有维吾尔族老师教汉语较多,教师的汉语口语不够标准,对新课改的理念认识不深,学习不够,教师墨守成规,缺少创新,同时教师的自身素质及信息素养有待提高,个别教师有打骂学生的现象,这给学生没有树立好的榜样,在这个信息急速传播的时代,这里的老师没有主动寻求信息意识,因此,也终身学习的理念没有深入教师心中。
对策;1.增强学校对汉语的重视,使教师及学生明确汉语的重要性。
(1)给教师发放统一的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师用书。要深刻理解汉语在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所独具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重要意义。新疆是个多民族的地区,要想在这片热土立足,我们就要了解其他民族文化及风俗习惯,而语言就是其中重要的纽带,在学生心中也要树立这种重要的思想。
(2)学校明确指出“听”“说”“读”“写”课程。小学阶段,尤其是中低年级,培养听说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而听录音,听录音跟读,是培养听说能力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录音磁带所提供的语言是标准地道的英语,是学生学习的样本,搞好这一环节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感,培养学生正确的模仿能力和表达能力,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校应该多举行一些有关汉语竞赛的活动(如汉语角,汉字书法大赛),对于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能力,又有利于民族团结。
2.加大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教学水平。
硬件方面,每个教室应该配备一套多媒体,办公室配备了多台电脑,供教师办公、备课。在软件方面,各校也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在学校普遍培训的基础上,又有不少教师结束了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培训。在制作课件方面,改变了过去只会制作演示文稿的局面,在评优课中,大量运用了动画课件,使学校电脑课件制作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层次。同时,各校还注意了课件的整理积累,收集了较成功的课件,以利于保存和其他教师使用。教师应该学会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对于网络资源合理的利用可以促进我们有效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声,光,电等有效的结合,使教学生动有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图书馆给学生用,要落到实处。
3.利用多媒体通过录像,音乐及视频等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随着阅读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单一的教学形式已不适应教学的需要。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以积极的态度,恰当地运用鲜明的图画、生动的录像、活灵活现的投影、美好的音乐、形象的表演、绘声绘色的语言,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每节课要有一定的训练量,要让学生开动脑筋、动口动手,真正学起来,要体现训练的过程。语言文字训练,要凭借教材,要结合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练读,练议,练讲,练写,通过“练”,由理解到运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游戏、竞争等方式。同一种方法用在不同学生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效应。我们要在评价方法的设计上多花一些功夫,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学习达成状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4.着眼于教师长远专业化发展,锻炼队伍,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质量。
21世纪是以科技和人力资源为社会发展核心要素的世纪。在这个时代,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科技和相应人才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发展,教育质量和水平有赖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①广泛开展教师之间听课、评课活动。同一学科教师之间要互相听课,同时,鼓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相互听课,为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搭建平台。学校要定期就教育教学中疑难问题开展集体教研活动,要求教师将本人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困惑问题,随时记录下来,通过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专题研讨等形式进行集体“会诊”,找出解决的办法。②加强教学研讨,重视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化发展要增强学习意识,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网络学习,向名师学习、向专家学习,拓展知识,提升专业理论,积累实践经验。③在教师自定目标、自我发展的前提下,学校从实际出发,搞好测评,完善评价体系,采取分项、多元方式对教师进行水平和绩效评价。我校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师德修养水平进行评价,以此激励教师发展。
(三)结尾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在汉语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以上是我提出的问题及对策,望贵校能够采纳,汉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自治区对这方面也非常重视,增加了汉语的课时量,也使汉语实施各种教学模式可能性提高。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地区。要提高新疆民族教育的质量,就必须提高新疆少数民族的汉语水平。而新疆的大学汉语教学承担着提高新疆高校教育质量奠基工程的重任,所以,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学汉语教学的质量,是提高新疆少数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