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幼儿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的策略
浅谈幼儿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的策略
裘村镇中心幼儿园
韩飞珍
幼儿园科学教育,担任着向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所以在幼儿园加强科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中应首先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正确把握教师的角色定位;遵循浅、少、趣的原则;在内容选择上应选择生活化的内容;培养观察力,以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为切入点;活动过程的组织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注重随机教育;还应加强实践,不断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要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教师不能仅停留于“教师教什么”、“幼儿学什么”,而应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从中获取经验,得到发展。而实施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育。改革、探索科学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可靠保证。
一、改变教学观念,正确理解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的教育观直接作用于活动。旧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束缚太大,重视教师在活动中为主体的位置,重视对知识、技能的传授体现在科学活动中,强行使幼儿感受一些已有的科学现象,获得知识,形成一种观念。虽然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采用实验、观察、游戏等多种手段组织教学,但孩子是否真正掌握了所教的知识呢?我在教材里选择了“这是谁的蛋”这一内容,目的是认识并区分何种各样的蛋。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请出了各种动物妈妈,让幼儿给动物妈妈找宝宝,并手拉手,当时幼儿们都一一分清了,但事隔两天,再让孩子们给蛋宝宝找找妈妈时,他们便犹豫不决不能分辨,可见概念性的知识并未被幼儿所理解。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把握,大多仅仅停留在记忆的重述阶段,体验老师传授的经验。幼儿的观察方法是按老师所提示的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想一想,并没有自觉地、大胆地去探索新事物。
二、科学教育要遵循浅、少、趣的原则科学是严谨的,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幼儿的孩子,很难在课堂上对孩子讲清科学原理,所以,幼儿的科学教育应遵循浅、少、趣的原则:浅,是指幼儿科学教育不应超越幼儿的认识水平,如果超越幼儿的认识水平,强求幼儿记忆科学概念,那么幼儿会出现似懂非懂的糊涂观念,甚至出现违反科学的错误概念。少,是指幼儿科学教育不应以大量的知识充斥幼儿的大脑,要减少知识的难度,即减少知识的量及内容要求的深度,可增加智力难度,即适当增加教育过程中智力活动的密度和水平。趣,是指幼儿科学教育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幼儿尽可能地去接触周围世界,将他们天生的好动、好奇的本能引导到对自然、对科学的热爱上来。
三、要使科学教育生活化科学教育生活化是一个过程,是指将幼儿科学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将科学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的体验过程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前提,尝试把生活融入科学教育,幼儿将已有的生活经验、情感在科学领域中进行迁移、升华。
种种现状,让我们感到教育观念的更新迫在眉睫。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地走下讲台,到孩子们“后面”,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主动地探索,教师要当好引路人。不要只关心孩子学到了多少现成的知识,不要忙于带幼儿对知识进行条理化、系统化,要引导幼儿大胆地参与、大胆地学习、大胆地思考,引导他们的科学品质均衡发展。
2013年12月
第二篇:浅谈幼儿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的策略(模版)
浅谈幼儿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的策略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必然需要,它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充分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来说,科学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科学教育既包括自然与人类世界的知识,又包括发现该知识的技巧,还是包括认知态度和价值观。“科学是一种思考,一种获取新知识的方法,一种正确的对待周围世界的态度”。
一、幼儿科学教育的任务
(一)释放儿童内在的探究力量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应立足于幼儿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其首要目标是保护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挖掘幼儿的潜在能力,培养幼儿关心周围环境,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帮助幼儿理解自然现象,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形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例如:带领幼儿认识小动物,并不只是让幼儿记住动物的外型特征、习性等客观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与喂养观察动物的过程中,让他们懂得世界生物相伴声相伴的关系,树立关爱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拓展幼儿的探究空间
科学教育带领幼儿走进科学的殿堂,在教师的精心培育下感受科学知识的神奇,体验科学的创造的快乐。它是帮幼儿造一条漫游世界的飞机,而不是造一间严格控制的实验室。幼儿园是航空母舰,真正的驾驶员不是教师,而是幼儿自己。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科学教育要体现趣味性、启蒙性,融合性。提供幼儿一些浅显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知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能使幼儿对科学现象感兴趣,敢于探索,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学会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
(三)培养幼儿的完美人格
科学教育强调对幼儿完美人格的培养,在活动中形成幼儿实事求是、尊重他人、关注周围环境、热爱生活的良好品格。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科学教育应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幼儿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内容,不破坏幼儿对于客观世界的美好向往。
科学教育强调儿童是生活的主人,参与可能的生活事件策划与操作实施。某幼儿园改造户外场地铺设石头俑路,把铺设石头路面的任务交给中班小朋友。于是,小朋友们精心挑选石头,设计花纹,每天派出一个小组小心地排序摆放,大家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认真与专注。经过几天(每天40分钟)的努力,路面终于铺好了了,成功的喜悦包围了每一个人,在蛹路尽头,小朋友摆上了“中二班”三个大字,说等自己当了爸爸妈妈后要带自己的孩子来看自己铺的路。整个活动培养了幼儿关注环境的积极性,发展了幼儿设计能力、排序能力、合作能力,培养了幼儿自信与集体观念,给幼儿创造了良好的锻炼机会,对幼儿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
二、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科学教育教什么?科学教育的主题从哪里来,目标如何制定,内容又该如何选择?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明确科学教育对象——科学教育主题如何确定
1.幼儿的兴趣与经验是主题确定的前提条件。
幼儿教育的对象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要反映幼儿周围生活的现象,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遇物而思,遇思而诲,在选择科学活动的主题时,要注意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新奇的,但又不能一味追求形式的新颖,脱离幼儿的年龄特点。
2.选择常见的幼儿能理解的科学经验。
幼儿的兴趣爱好更是多种多样,因而科学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是,其主题必须是最基本的,有多种探索可能的,有代表性的。如:“生活中有弹性的物体”,“怎样让物体转起来”,“生活中的工具”,“阳光下的影子”等。
3.选择适宜幼儿群体探究的学习内容。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科学活动,我们要选择适合教师组织开展,绝大多数幼儿感兴趣的,且适宜集体或小组幼儿共同探索的,有经验共享价值的活动。而对于那些内容虽然很有价值,但不适宜集体探究的,则可以建议家长在家进行。如:幼儿喜欢每天晚上观察星空,即使是寄宿幼儿园也不能每天做到。但可以让这名幼儿将他画的“春、夏、秋、冬”星空的变化贴在班里,和大家分享。
(二)明确科学教育实质——科学教育目标怎样定
活动目标是科学教育总目标的具体化。目标的确定既要考虑学前教育大纲要对幼儿发展的总要求,又要兼顾幼儿的兴趣爱好;既要考虑幼儿相关经验的调动,又要能够发展幼儿的认识与思维水平,提升幼儿的能力;既要考虑幼儿的能力技能发展,又要兼顾幼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科学探索欲望、科学操作能力为出发点。
1.具体明确,能体现学习后达到的效果。
指向一次预成性活动的目标要能够体现学习后达到的效果,能够通过幼儿的外在行为表现对目标达成度加以测量。如:认识沙漠动物的主题,浅层目标是“认识常见沙漠动物的明显外型特征”;中层目标是“认识了解沙漠动物的外型特征与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沙漠动物的兴趣”,而深层目标则“培养幼儿对其它沙漠动物的探究兴趣,认识沙漠动物的特有特点与环境的之间的关系。”.根据的教育内容的特点,有所侧重。
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愿望,每一次的科学教育目标要结合具体内容而有不同能力发展的侧重点。如:“常青树与落叶树的不同”侧重点在于观察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而“辨别生熟鸡蛋”的则在于操作探索的培养,培养幼儿日常生活中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3.体现科学教育的长远性。
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开发幼儿的科学潜能,使幼儿能够主动建构知识,促进幼儿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每一个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都既要有的认知操作技能的目标,又要体现科学教育在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长远价值。
4.目标要根据活动过程需要体现灵活性。
科学教育目标是为幼儿科学活动过程服务的,因此科学活动要结合幼儿的学习兴趣灵活调整,以适应幼儿发展水平与兴趣爱好。有时是局部调整,有时是完全推翻原有目标,重新设立新目标。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指导策略
(一)不同环节的指导重点
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面向全体幼儿,给幼儿充分的主动学习机会的活动。既要强调幼儿的主题地位,又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为幼儿的主动学习提供了机会与条件。那么,在科学活动的不同阶段,教师的指导重点有什么变化呢?
1.初始阶段:提出挑战任务,引起幼儿的探索动机。
明确提出任务。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引起幼儿探索动机。可以以任务形式提出问题,如:“我们前些天制作了风车,那么现在有什么办法能够不动风车又能使风车转起来呢?” 游戏操作活动中引出任务。可以让幼儿操作玩具或游戏材料,在操作过程中引出任务。如:先让幼儿玩各种电动玩具,但电动玩具中不装电池,从而引出怎样使电动玩具动起来,电池的作用的主题。
在已有发现中提出新任务。对于个别幼儿的新发现,教师可以向全班幼儿介绍他们的发现并提出新的任务。
2.活动过程中——激发幼儿探索。
科学素养活动的首要任务是使幼儿学会探索的思路和方法,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他人的经验,学会总结交流经验。
帮助幼儿提出假设;活动的任务确定以后,教师应带领幼儿设想自己的假设,共同讨论、交流探索计划,通过别人的计划完善自己的计划,听取别人的意见。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要选择时机,提出发散性问题与聚合性问题帮助幼儿理清思路,明确探究方向。
3.活动结束——引导幼儿总结经验。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幼儿总结活动中的做法,思考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成果,从别人的做法中得到启示。
语言描述法:集体或小组交流自己的做法,教师引导幼儿自我评价。
过程演示法:幼儿演示说明探索过程,与大家分享经验。
作品展示法:幼儿可以随时展示自己在幼儿园、家中的实验结果记录,绘画作品,照片等,可以放在展示栏中,也可以装订成册和大家分享。
经验提升法:教师根据幼儿的成果交流,拓展幼儿的认识,提出新的探索方向,引起幼儿更深入的思考,更广泛的探究。
科学活动计划没有统一的模式,计划的指定是为了提高活动效率。幼儿园在改革初期,总在是先写计划还是后写计划;祥写还是略写;是写计划还是写反思;是提前备一周的还是一天压着一天写等问题上争论不休。其实,计划是为实践服务的,预成计划的优劣关键要看计划能不能指导实践。反思调整计划的能力应引起重视,它是伴随教育过程始终的隐性教育能力,存在与教师对幼儿的兴趣点的观察、把握中;对幼儿讨论与争辩的引导中;……这种隐性教育能力在活动前无法准确预料,但却是教师高水平教育能力的体现,且在促进幼儿的发展方面具有价值。
(二)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1.提供直接经验——引发探索兴趣。
幼儿天生好奇,爱用各种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因此,可以通过提供大量直接经验,满足其好奇心,亲身去体验、挖掘答案。
随机性活动:直接观察平台上的出气孔;下雨前小动物的变化;立交桥是怎样长长的;下水道的水哪里去了……
生成性活动:尽量在现象发生的现场进行。如:某幼儿园的幼儿发现教室里有一个光环,教师和幼儿一起找光环从哪里来的,原来是教师手表的反光,从而引出一个系列活动“光与影儿”。
预成性活动: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刻意计划的活动。如:种子发芽、磁铁的吸引力、水中的沉浮、我们的小脚丫等。
2.善用随机经验——形成探索助力。
科学是幼儿每日经验的一部分,每天发生的随机经验对幼儿而言是最自然、最有意义、最具体、最容易了解的,也是最不容易忘怀的。但如果不加以引导,也容易成为过眼烟云,不会产生任何学习效果。如:春天来了,幼儿发现空中飞着许多柳絮,于是教师和大家一起玩捉柳絮的游戏,游戏过后引导幼儿思考:柳絮从那里来的?它到底是什么东西?有那些好处?有什么不好?怎样避免让它破坏环境,你能给政府出个主意吗?
3.制作游戏玩具——满足探索需要。
物质材料指的是由教师设计和提供给儿童的操作材料和制作材料,它也是儿童学科学的环境要素之一。
学前儿童学科学是通过物质材料的辅助,在操作中进行的。无论是集体的正规性科学活动,还是儿童自由选择的非正规性科学活动;无论是科学探索和发现活动,还是科技制作活动,都离不开物质材料的提供。儿童科学经验的获得,有赖于物质材料的提供。如果没有可供儿童直接操作的物质材料,只是单纯地听教师的讲解或演示,儿童就不可能获取相关的科学经验,仅在头脑中留下一些模糊的记忆。儿童对操作物质材料的兴趣,若引导得当,就能转化为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在操作物质材料的活动中,儿童不仅满足了动手的欲望,还能够有所发现,或者得到一个成功的结果,这些更强化了他们对于科学活动的兴趣,成为激发他们学科学的动力。
4.强化程序能力——培养学习方法。
培养幼儿的程序能力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包括观察、推理、预测、实验、沟通五方面。
观察是用感官获取信息的直接方法,是最基本的科学程序能力,观察的过程可能会涉及分类、排序、比较、测量、空间关系等问题。教师要尽量让幼儿运用这些能力,鼓励幼儿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对目前现象提出形成之原因,预想未来的状态,根据观察的现象试着提出合理的解释,将幼儿的科学经验整合起来,帮助幼儿超越从“发生了什么事”到“这是怎么来的”这一思维进展过程。
在幼儿探索过程中的沟通是最容易被忽视、也是最为重要的科学能力,科学家就是用口头、书面、肢体、文字、图表、公式来沟通他们的研究成果。因此,教师要鼓励幼儿用各种方法沟通。
5.适当提出挑战——激发探索动机。
教师在必要的时候以提问的方式间接引导幼儿,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探索,发散性问题与聚合性问题并重。
发散性问题。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探索。引出不同答案,而这些答案又都是可以接受的。例如:教师准备一堆锁与钥匙,随着幼儿的探索进程提出不同的问题:
启发发现与探索:锁和钥匙共有多少?有什么特征?促进推理与思考:怎样快速配对打开?引发预测:按大小分开怎么样?重新唤起兴趣:这里还有一些钥匙也能开这些锁怎样快速配对?鼓励创造思考:如果生活中没有锁和钥匙会怎样?你能发明什么样的锁?引导幼儿抒发感想,体验探索的快乐:今天的实验你开心吗?为什么?
聚合性问题。即只能向一个方向思考,它与开放性问题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还以上一例为例。
引起注意力:锁一样大吗?钥匙呢?
帮助幼儿条理:你先做了什么?结果呢?又做了什么?为什么要改变做法?
帮幼儿理解事物全貌:你与别人的方法一样吗?可以有几种方法?
6.设计统合活动——拓展探索深度。
幼儿是一个完整的人,教师要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设计适合幼儿需要的各类科学游戏活动。
以科学为中心的主题活动,渗透各领域教育目标。如:各种各样的弹性、有趣的磁铁、滑轮的作用等。
设计以其它领域为中心的活动,渗透科学教育内容。如:昆虫王国、不同国家的人、房屋的装修等。
这些活动既有集体的,也有适合个人探究与小组探究的,还要有幼儿和家长共同探究的。
第三篇: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摘要:幼儿绘画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幼儿绘画的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本文以幼儿绘画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幼儿绘画的定义和意义,描述了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现状,并指出教师对幼儿绘画活动的指导策略。关键词:绘画;幼儿绘画;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幼儿绘画的含义及意义
(一)含义
幼儿绘画是指3—7岁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幼儿绘画不仅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还具有强烈的情感性,既直观又形象,是最为幼儿喜爱和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一般说来,孩子的绘画往往早期就有显露,表现为对颜色的敏感,喜欢涂抹,能分辨线条曲直、方圆以及物体大小。幼儿的视觉感受和辨别能力相对较强,观察事物比较全面细致、准确,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孩子总是喜欢写字、画画。
(二)意义
幼儿是绘画教育的对象,是绘画教育活动的主体,幼儿绘画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体系中,具有任何其他活动不能代替的意义。
1、绘画教育能够促进幼儿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据研究表明:人脑的左半部是抽象思维,右半部处理总体形象信息。而目前部分家长和教师重视的文字、数字这些教育内容,则使幼儿左脑负担过重,右脑锻炼不足。这种现象有损于幼儿正常的和谐发展。绘画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启发和诱导幼儿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主要通过想象和形象思维,促进右脑的发育。
绘画教育还要求幼儿手脑并用,如在绘画活动过程中,通过手的操作,锻炼幼儿的小肌肉群,使手指和手腕协调配合,促进大脑的控制和调节能力,增强幼儿的动作灵活性和准确性,如画“金鱼”,幼儿先画圆形的头,再画半圆形的身体、最后画上三角形的尾巴,画的时候必须紧靠在一起,最后画上嘴和眼睛,再涂上颜色,这样在纸上就能画出一条美丽的金鱼。经常这样锻炼幼儿,可以促进幼儿大胆构思,进一步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幼儿的创造性。
2、绘画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学画画要比学说话快的多,在绘画中表达的心态和对事物的感受,要比语言还要丰富。绘画可以直接刺激幼儿的右脑。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系统的形象思维训练为主要内容,以绘画为手段,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与各学科有机配合,全面提高幼儿素质,培养幼儿勇于独创、具有丰富感情和审美情趣及良好个性品质。
3、绘画教育能够让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
幼儿对美的追求,不仅反映在对自然的评价上,也表现在对外界一切美的事物的热爱上,那些美的形象景色,无不引起他们的奇思遐想。正如郭沫若所描绘的那样:“幼儿看见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翻飞,使他心中发出一种快乐的情趣,他便连声叫到:啊,蝴蝶呀,蝴蝶呀,好看的蝴蝶呀!这是情趣的直写,这是幼儿的诗,但等他稍长大了,他便模仿着画只蝴蝶或者还要添些花草上去”。这段话十分概括地描述了幼儿对美的追求与情感的袒露,正是由于有了美的感受,幼儿才能把表现美的情趣的琴弦拨动起来。
4、绘画教育能够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从小开始培养。一个人哇哇落地之时,犹如一张白纸,涂成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所以,家长、老师的责任重大。教育是个很大的范畴,绘画教育虽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但是不可分割,至关重要。与其他教育相比较,绘画教育这一过程。它的独特功能表现为:通过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来打动人、感染人、教育人,是一种情感的陶冶,它通过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产生对客观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从而得出道德上的判断,正是在进行绘画教育的过程中,儿童的心理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可以这样说:绘画教育 “潜移默化”的特点就像“和风细雨”之于禾苗,润物细无声,儿童就是在这感受美,发现美,追求美,表现美的过程中,心理素质逐渐提高了。
5、绘画教育能够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绘画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如:在有趣的绘画活动中,幼儿会对问题更加敏感,对实践的成功抱有更强的信心,更多地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幼儿绘画教育活动,能增加幼儿对生活的热情。在绘画创造的活动中,生活对他们来讲是亲切而有趣的,这种活动会使他们感到兴奋,令他们向往,由多种材料构成的艺术造型千姿百态,往往会令他们感到惊喜并渴望通过美丽的图画描绘自己的未来。
二、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有了可观的发展,《幼儿园工作规程》的颁布也使幼儿教育上了一个更高层次。但是受长期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只有教师教,幼儿才在学”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尤其是在中班幼儿绘画教育中,教学内容仍以认知、注重技巧为主,教学方法也常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固定模式。教师的范例严重的束缚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这样画出来的作品往往是成人思想的翻版,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而我们所说的“儿童画”指的是幼儿自己画的画,一幅好的儿童画往往充满了童趣,画面上的每一根线条,形状、形式和色彩都传达了幼儿思维和情感,并且充满了想象和创造。每个幼儿的画应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敢于写实,有的富于想象,有的工整,有的粗犷,分别表现幼儿对生活事物的独特见解和感受。作为绘画教学是幼儿绘画教育中的最主要内容之一,绘画是促进幼儿想象和创造力发展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是幼儿借助绘画活动表现自己对生活、事物的态度,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手段。从幼儿绘画发展规律来看,幼儿的绘画创作能力大致分为涂鸦阶段(1.5-3岁),基本形状阶段(3-4岁)和初期图式阶段(4-6岁)。从这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验调查分析中得出: 2-3岁小班幼儿在活动中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画面形象单一,似像非像;3-4岁中班幼儿已能把简单的形状与实物联系起来。但画中的物体之间联系性差,缺少想象的情节,这一时期的幼儿已有一定的绘画表现技能和欲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期。幼儿也正处于从象征中事物的象征期过渡阶段,且已不满足已有的水平,希望尝试探索更高级的表现形式,因此,原来“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教学模式不适合在中班进行。
三、教师的指导策略
幼儿绘画教育是学前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引导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并创造美的特殊艺术活动,是从小培养幼儿审美情感,陶冶幼儿美的情操,引导幼儿身心、意志、情感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绘画教学培养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小班:以培养幼儿的感官能力,特别是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探索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为主,丰富幼儿头脑中的形象积累,让孩子多听、多看、多记,强化幼儿的形象记忆。
中班:以培养幼儿类比、联想、发散思维及在绘画中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为主。大班:以培养幼儿的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为主,让幼儿异想天开,幻想未来,创造未来。然而,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好多家长朋友认为绘画教育只仅仅是让幼儿画画,于是乎:“找个地方让孩子学点东西”、“找个地方约束他们,省得在外打闹出危险”„„孩子被送到了兴趣班学画画,家长们成了“主宰者”,到了兴趣班、包括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也成了“主宰者”,教学的模式一般是一张范画,幼儿跟着学,教师个别指导,很少顾及幼儿的个体差异与先前经验的激活与迁移,她们关注的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忽视幼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摒弃了幼儿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从而会有许多枯燥的涂色练习和大量的临摹活动,幼儿缺乏想象和创造。幼儿作品完成后,教师可以通过“谁画得像,谁画得好”来评价幼儿的作品,忽视他们的情感需要与主观体验,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通过教师根据幼儿绘画活动的要求,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灵活地运用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幼儿在充分感知美的基础上,理解美和形成美的观念,产生表现美的情趣,初步具有判断和评价美的能力。表现为以下面三个方面:
(一)要重视幼儿的“心灵感悟”,采用多种绘画形式,让幼儿自由表现。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绘画活动就是通过手的动作将眼睛所见的引起内心冲动描绘出一个“无中生有”的世界的活动。美国专家认为,幼儿的涂抹实际上包含着积极的视觉形象思维。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景、美物、美的心灵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关键是我们如何引导幼儿走进自然,感受生活,让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实习中,我和指导教师一起组织了一次中班幼儿的春游写生活动,在目的地我们先组织幼儿先对周围的景致景物作详细的观察比较,再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闻闻花香,摸摸枝条,抱抱枝干,在充分的观察讨论、嬉戏娱乐后,让幼儿将看到的、想到的、自己的心情画下来,那次写生活动的效果特好,画面丰富且少有雷同。在幼儿讲述画面的内容时,幼儿更是踊跃发言,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有了鲜活的生活体验,幼儿表现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在表现形式上,教师也应采用各种形式,不要局限于一支笔一张纸的绘画,不要采用固定不变的示范讲解模式,其实诸如刮画、彩墨画、手印画等等都可以作为手段,可采用写生、实物临摹、示范讲解等形式,手段为内容服务,只要幼儿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就好。
(二)要注重幼儿绘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避免几种不妥的做法,使幼儿乐在其中。
绘画是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美的体验注重真正乐趣的获得,教师教幼儿绘画,不是为了培养小画家,而是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通过画画使幼儿的认知、情感等得到健康发展。在每一次绘画活动教师都应给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使孩子至始自终沐浴着温暖快乐的气氛,教师要重视他们在创作中的情感与态度倾向,方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达到活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开展绘画教学活动时,要避免几种不妥的做法。
1、不要墨守常规,每一次活动都以上课的形式进行,讲究过程的规范:观察——讲解——作画——评价。殊不知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看似在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作画,但是否全身心投入,是否从中得到愉悦就不得而知了,幼儿绘画的动机是出于游戏的愿望,教师只有充分运用游戏的手段,安排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不断变换形式,才能给幼儿的创作活动带来乐趣。
2、组织活动时,不要太注重结果,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注重过程体验,考虑幼儿的情感倾向。比如引导幼儿画一种小动物,我们在引导观察其外部形态特征,用线条勾画之外,还应在绘画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让幼儿被激起的积极情感成为绘画的一种动力。
3、在幼儿绘画过程中,不要不时纠错、在结束环节则令还没完成作品的幼儿去听去看老师选出的几幅幼儿完成的作品讲评内容,其实事实情况又有多少人在看在听呢,他们有的心不在焉,有的意犹未尽,教师的纠错打断了幼儿的思路,教师对少部分作品的评价并给予表扬的同时,严重地打击了大部分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对绘画的热情降低,对自己的作品丧失信心。我认为这些做法在幼儿绘画指导中应杜绝,否则艺术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三)要强调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读懂幼儿的作品,走进幼儿的心灵。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对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情感影响很大,它直接影响着幼儿自信心、成功感的体验。传统评价只重视结果,注重对幼儿最终作品给予评价,而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这种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儿童的作品,是不能读懂幼儿作品的。这种不能用一颗童心去感悟幼儿作品的做法,不能对幼儿独特思维予以肯定的做法极易扼杀幼儿的创造力。对于评价幼儿的作品我认为合适的做法是:
1、遵循发展规律。幼儿绘画有一定的发展过程,从涂鸦——再现——创造,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逐渐扩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评价幼儿的作品应有不同的方式,教师如果采用不得当,可能会使幼儿的绘画兴趣从此被淹没,影响了今后的正常发展。
2、尊重个体差异。一个班的孩子其绘画水平不是一条线,个体差异在任何教育活动中都存在,在绘画中也不例外,有的聪明灵活,有的思维较呆板,绘画作品也就千姿百态。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正确的评价,促进整体提高。
3、注重激励保护。由于幼儿年龄小,认识不完整,思维没有定势,因而在绘画中会组成许多非现实的形象和样式,一幅绘画作品无论成败,教师都应站在保护幼儿创造性、自信心的基点上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既能鼓励幼儿的发展,又能增强他们对创作、对生活的信心。
总之,幼儿绘画教育不仅仅是美感教育,更是情感教育、创造教育与性格教育的整合体,教师应结合幼儿绘画学习的特点,随时观察幼儿的情绪,倾听他们的心声,对积极思考、大胆想象的幼儿及时予以鼓励,启迪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吸收当前幼儿教育中“以人为本、终身教育”的先进理论,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引导幼儿走向美的世界,为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
第四篇:浅谈科学活动中教师语言指导策略
浅谈科学活动中教师语言指导策略
【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科学”纳入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确立了“科学”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更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掌灯人”,科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获得观察、探索、时间的机会,还要用恰如其分的指导语言,引导幼儿在科学活动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从科学教学活动的普遍性语言指导类型出发,进一步引出对其指导策略的探讨。【关键词】
科学教育活动;语言指导;启发性语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科学”纳入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确立了“科学”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更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是科学教育的目标,“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是科学活动的指导要点。幼儿园科学教育需要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进行操作,这就要求幼儿园工作者要为幼儿们在主动探索中学习科学,“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使幼儿获得乐学、会学这些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1] 那让幼儿在科学学习过程中,更为主动,收获更多,是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的。
教师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掌灯人”,科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获得观察、探索、时间的机会,还要用恰如其分的指导语言,引导幼儿在科学活动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科学活动中教师语言指导普遍类型 1.直接讲述与直观说明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常常用到的语言指导是讲述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直接向幼儿讲述活动主题,如活动主题相关的事物概念、活动展示的内容、以及教学材料的作用等。直观说明则是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说明,包括演示事物的名称、功能说明,实验操作步骤的说明。科学活动相对于语言活动,艺术活动等,是更为具有逻辑性的,为了让幼儿的理解更加清楚明了,教师采用“直接讲述和直观说明”的语言指导更多。具体事例如:
教师:“小朋友们,桌子上有两个水杯,这两个水杯里面都装着水,但是他们一个粗一些,一个细一些,上个星期我们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过这个实验,小朋友通过实验发现,其实两个杯子里面的水是一样的嘛?”
这类教师的言语行为教师就是向幼儿直接讲述和说明了实验的内容、目的、步骤等。2.利用提问启发幼儿
提问是抓住幼儿注意力、启发幼儿思考的教育方法,也是教师常常在科学活动中用到的。教师针对科学活动相关的内容、概念、信息等向幼儿提出问题,并请幼儿自主的思考与发言,让幼儿与教师的交流互动更加紧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通过提问来推进活动开展,引导幼儿深入探索,还能够维持幼儿的注意力。比如:
教师:“怎么冰块快点融化呢?”
教师:“小A,你们小组是怎么记录小兔子的成长的呢?” 3.重复幼儿语言
重复幼儿语言,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常常使用的语言衔接指导方法,其通过重复,一方面是对幼儿语言的一种鼓励与肯定,另一方面是让全部小朋友都能够听清楚,并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但在科学教学活动,教师过多重复会将重复的作用降低,还会导致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这对科学活动的开展并没有什么积极作用。二.科学活动中教师语言指导策略 1.衔接幼儿已有的经验
幼儿的学习是循序渐进了,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的他们,常常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新事物。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采用语言指导的时候,就要注意,“仅仅是引导学习新知识是不完美的,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有巩固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学习新知识是简历在原有经验基础之上的,因为教师首先就要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水平。
如在探究“奇妙的水”的活动中,教师首先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就可以问:“水是什么样的?我们在哪里可以见到它呢?”。如果幼儿对此不知道,则有必要先进行了解“水的特性”的活动。有时候还需要教师澄清幼儿的一些错误认识,并要引导通过实验去验证结果。
衔接幼儿已有经验的时候,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对已有经验进行迁移,即为让幼儿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运用接下来的科学活动之中,如进行“奇妙的水”的活动之前,进行过“无处不在的水”的科学分享活动,再此教师就可以问:“你们知道水会在那里吗?”从而促进幼儿回忆获得的有关水的经验认识,有助于接下来活动的开展。2.激发幼儿实践兴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的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展和保护幼儿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科学活动的魅力就在于让幼儿能够去体验、感受、操作,而教师就要从幼儿的好奇心出发,用语言去激发他们实践操作的兴趣。激发幼儿实践兴趣,教师就要在语言知道过程中,尊重、鼓励幼儿的自由探索,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兴趣。如在“蜗牛爬爬”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活动开展前,教师让幼儿猜想“蜗牛喜欢吃什么呢?”,然后再通过“他们真的吃这些吗”的问题引出蜗牛喂养验证活动,而在深入活动中,教师就要去关注幼儿最关注的是蜗牛的那一部分,在听见孩子们说“你看,蜗牛爬出来了,从它的小房子里面爬出来了”,而挖掘出幼儿对蜗牛的兴趣点在蜗牛的外形上,教师就要请幼儿通过观察总结出:
“蜗牛有个重重的壳子” “蜗牛的身体是软软的” “蜗牛的头上有两个犄角”
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的兴趣与自己所设想的是有区别的,因而教师需要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自主的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3.启发性语言引导幼儿探索
科学活动是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完善的,教师采用启发性语言打开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在活动中更加主动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启发性的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为主,启发幼儿去思考与探索。如在科学活动任务确定之后,教师请幼儿对科学实验进行一定的猜想,并相互讨论,进一步让他们去大胆尝试。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就要根据幼儿的实验经常,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幼儿的思路更加清晰,明确实践方向。
比如在科学活动“有趣的轮子”中,教师可以这样体悟:“你刚才把轮子放在地板上发现了什么?那把轮子放在地毯上的时候呢?”在引导幼儿对比思考的过程中,教师会让幼儿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去总结规律。这样具有启发性的提问,对于幼儿的科学探究是具有关键作用的,可以让幼儿学会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时间探索,从而获得不同的答案,也有助于教学活动目标的有效达成。4.游戏化语言指导幼儿遵守规则 规则是帮助幼儿养成秩序性的有效工具,在科学活动中更需要相应的规则来帮助幼儿进行实践操作。然而,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会用成人化的语言去叙述规则,让幼儿对其没有兴趣,更没能理解。如果教师将规则语言变成游戏化的,幼儿应该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吧!比如,在进行“五颜六色的光”的科学活动中,关键点是要引导幼儿将各种颜色的纸在光的照射下,这就涉及到幼儿获得关键经验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因此,教师必须对幼儿提出合理的实验规则。如果教师生硬的告诉幼儿:你们必须将每种颜色的纸分开,放在光的照射下,呢么幼儿可能无法理解,并会做出错误的行动。如果教师用游戏化的语言来进行规则描述:“现在这些颜色纸,都说自己有着不一样的颜色,为了验证他们的手法到底正不正正确,我们就要让光能够看见他们,这样才会得到最公平的答案。” 参考文献:
[1]黄普全,王本陆.现代教育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第五篇:也谈幼儿科学教学活动的指导策略
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说过:每一个孩子在他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如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充满着好奇和敬畏。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幼儿园各种形式的科学活动中,如何科学有效地贯彻《纲要》精神,落实科学教育目标,让孩子永远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投身于神奇的科技探索活动,教师在科学活动中的指导策略尤为重要。材料提供多样性
《纲要》提出:科学活动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为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在科学活动中,要注重提供多样性的材料,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我们在叠叠乐活动中,分别提供了积木、纸盒、依拉罐,可以让幼儿选择喜欢的材料操作,也体验物体大小、轻重对叠高的影响,设置的问题“怎样组合才能叠得高”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有的幼儿想到了用依拉罐和纸盒结合起来叠高,看上去如搭的亭子,增加了趣味性。我们在有关纸这个主题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纸,让幼儿体验光滑、粗糙、硬、软、吸水快慢、不同用途等纸的特性,其中设计了顶纸板、有用的报纸等主题教学活动,在顶纸板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吸管的精细对顶纸板的影响,体验纸板的形状不一,只要找到重心都能顶起来等,让幼儿尽情的玩,玩出智慧,满足幼儿活动需要。还有在瓶子主题中,设计了瓶子叠高和瓶子赛跑等活动。瓶子赛跑中,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能力水平,架设有层次性的学习台阶,吸引幼儿操作,设计由两个瓶子(空瓶和装水的瓶子)的比赛变为三个瓶子的(装有同样重量的水、沙、豆子)比赛,让孩子对装有水、沙、豆子不同材料的瓶子进行探究,让孩子的记录表也有了难度,孩子要对记录结果进行分析,推理出比赛结果和实验结论,知道了同样的斜坡上同样重量的瓶子的下滑速度跟装的不同材料有关。孩子的记录分析推理能力得到提升。
学习氛围合作性
社会是一个群体,很多事情光靠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幼儿学习也需要合作。让孩子学会合作需要让孩子学会倾听、表达、讨论、评价,在许多科学活动中,老师总是要预设合作学习的环节。我们在叠叠乐活动中,小朋友两个人一组玩叠高,小组一起玩九层塔垒高比赛,这些活动中小组成员要相互交流,协商运用各种办法,增加了挑战性,增强了合作性,幼儿玩在一起,乐在一起。在瓶子赛跑中,我们让孩子们两人一组进行,他们各自分工,一个做实验,一个进行观察记录瓶子下滑速度快慢,避免了孩子操作和记录的手忙脚乱。其它如玩扑克牌叠高中分成四组进行比赛,孩子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同时总结为什么能获第一名的原因:一是了解材料本身的特点和能创造性地使用材料,二是让幼儿有了合作的认知:团队每一个人都巧用方法,每一个人都勇于争先,团结力量大,这是获胜的关键。
学习方法多变性
孩子是科学家,科学家需要实验和研究,孩子的经验往往是通过自身实践得出的,幼儿认知世界受已有经验和思维水平的影响,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具有非科学性。有时是片面的、零散的,需要通过综合活动的开展进行精加工。我们从不把科学教学活动隔离开来,常常尝试综合活动的开展,如“有用的麦秸”,我们以多媒体动画入手,让幼儿了解麦秸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然后组织谈话活动——“有用的麦秸”,讨论麦秸的广泛用途,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述能力(重点);接着,欣赏麦秸的民间工艺制作,手工制作“漂亮的麦秸制品”,培养幼儿对美的鉴赏能力,促进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发展。可见,在综合活动中,我们不是追求面面俱到,而是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力求各个环节之间环环相连,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整合儿童的知识经验及情感、社会等领域经验的习得,帮助和引导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有机实现“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内容选择生成性
幼儿科学活动中预设的内容固然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好材料,但对生活中由兴趣而生成的的科学活动进行探索,更能产生其意想不到的效果。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性、主动性、积极性、迫切性都强于教师预设的科学教育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的好奇点,生成新的课程内容,并要追其行,延其趣。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言行,从中发现他们的兴趣,并顺应他们的兴趣点生成课程内容。例:户外散步,小朋友发现了蜗牛,很多小朋友到处找,并把它们带回了教室,这时候老师就顺应幼儿的兴趣,生成关于蜗牛的课程内容,并把此内容延伸到家中,寻找相应的内容,第二天继续进行深一步的学习研究,幼儿学习探索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同时在组织科学活动过程中,要善于用心倾听幼儿对事物的不同看法,从中发现他们的欲望,生成课程内容。例《苹果皮发霉了》,由于老师预设的活动,因为苹果皮的发霉而无法进行。老师把这一坏消息告诉了孩子,想不到孩子并不失望,反而兴致勃勃地讨论:苹果皮会长毛?没见过呀,教师注意倾听并及时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生成新的课程内容,让幼儿体验“霉”,了解“霉”在生活中的运用等,从而产生了一个非常成功的生活科学活动。
语言提问启发性
幼儿的科学探索与创造活动时时出现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对于教师来说,重要的是把握其指导的方法与策略。在宽松和谐的情境中,在充实丰富的材料中,在教师的教育智慧中,无论是指向性的问题还是开放性的问题,都会像温暖的春风,催发着幼儿科学活动探索与创造的萌芽,激发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