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课改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八章光现象单元复习教案[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5 04:35: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师大课改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八章光现象单元复习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师大课改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八章光现象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篇:北师大课改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八章光现象单元复习教案

光现象复习教案

一、授课目的: 1.理解光的直线传播

2.掌握光的折射、反射概念,会画光路图。

二、重点与难点:

1.光的直线传播、折射、反射的应用

2、光的反射、折射定律的理解

三、授课内容: 知识点一:光的传播

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笼鱼等。

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

①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②日食月食的形成:

当地球在太阳和月亮之间,并在同一直线上,可形成。

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并在同一直线上,可形成。③激光准直。

④ 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3.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4.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2.99792×108 m/s,计算中取C=3×108 m/s。(水中是真空的3/4,玻璃中是真空的2/3)

光年:(距离单位)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1光年=9.4608×1012 km 小试牛刀:

例1.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阳光下,树在地面上形成影子 B、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 C、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D、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 例2.如图所示,均是与光有关的四种现象,其中反映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例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s;真空中,电磁波的频率越小,波长越。知识点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2.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 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两种反射:

1、镜面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平行,其他方向没有反射光。(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

2、漫反射:由于物体的表面凸凹不平,凸凹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知识点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的作用:(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只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

2.探究平面镜成像:

(1)将玻璃板和桌面垂直放置(若不垂直,蜡烛的像没有成在桌面上,会造成放到B位置的蜡烛和A蜡烛成的像无法重合)

(2)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A),观察蜡烛成的像(B)(正立、等大、虚像)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无像,因为成的是虚像)

(4)将另一支完全一样的蜡烛点燃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大小相等)

(5)用直尺测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距离相等)

(6)改变蜡烛A的位置再重做2次(多次实验,排除实验的偶然性)

注:(1)实验中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

(2)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大小的关系;

(3)实验时选用玻璃板而不选用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光路图 对称法画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4.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包括透镜)

(1)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倒立的。

(2)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都是正立的 5.平面镜应用实例:

(1)水中的倒影(反射成的虚像)(2)平面镜成像(穿衣镜)

(3)潜望镜(两个平面镜)

○球面镜:

a.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应用:机动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

b.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射面、天文望远镜)小试牛刀:

例1.两平面镜相互垂直,入射光线如图所示,请依次画出经两个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例2.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

例3.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知识点四: 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注意: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

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时光的传播速度大的介质中的角大(记)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筷子“弯折”、水中人看岸上树“变高”。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浅 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 空气中 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虚像 小试牛刀:

例1.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1中,能正确表示

其传

向的是

()A

B

C

D

图12

例2.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

A.立竿见影 B.潭清疑水浅 C.池水映明月 D.一叶障目 例3.如图乙所示,一束光从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B面垂直射入,并从玻璃砖AC面射出。请画出该过程的光路图。

例4.请在图9中,作出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时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知识点五:光的色散

1.色散:(牛顿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电视机显像管)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3.物体的颜色:

a.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的色光决定,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

b.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呈现什么颜色。4.看不见的光

光谱:把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

红外线: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也有能量辐射,不过人眼看不到,这样的辐射叫红外线。

红外线的应用:加热、拍红外线照片诊病、夜视仪、遥控。

紫外线: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

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促进钙质吸收、杀死微生物(紫外线灯杀菌)、荧光物质发荧光。

○雾灯用黄光的理由:不易被空气散射、人眼对黄光敏感。小试牛刀:

例1.“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描写的是“人工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光的。例2.下列现象中属于白光色散的是()A.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B.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电视机画面的颜色 C.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 D.红、绿、蓝三色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黑色

四、作业: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2.光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自行车尾灯的作用是能够把从任意方向射向尾灯的光线改变180°角返回

B、解放军战士在射击时,使靶心、手枪上的缺口和准星“三点一线”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

C、检查视力时,如果房间不够大,医生经常用一个平面镜反射视力表,我们观察平面镜中的视力表即可,这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知识

D、人的眼睛和照相机一样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不同的是人眼的视网膜把像倒过来了来 A.拱桥倒影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钢笔错位

D.树林间的光线 3.下列各现象中,哪些是由光的折射所引起的()

①猎人利用鱼叉捕鱼时,如果把矛头瞄准他所观察到鱼的位置,他不会命中

②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产生一条彩色的光带 ③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

A、只有① B、只有①和② C、只有②和③ D、①、②和③ 4.身高1.6m的体操运动员站在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 立的虚像,像高______m,这时运动员和他的像的距离是________m。

5.如图是同学们在家庭实验室中的一些小制作,它们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针孔照相机——在半透明纸上承接到景物的像 B.潜望镜——在水面下观察到水面上物体的像 C.昆虫观察箱——可同时观察到昆虫的背面和下面的像 D.自制照相机——在半透明纸上承接到远处树木的像 6.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50° C.NN′是界面

D.MM′的右边是玻璃

7.自行车的尾部安装一种塑料制成的反光镜,夜间骑车时,在车灯照射下,能把光线按原来方向返回。反光镜结构如右图所示,两手面镜相互垂直,当一条光线AB人射到其中一平面镜,(l)作出所有反射光线的光路图。(2)证明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会逆向射回。

8.小明站在平面镜前l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_m,他向后退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已知一物体AB请画出它在镜中的像A’B’

10.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1 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我们将(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彩光带。

11.如图11所示,a、b 是在水中的物点发出的光经水面折射后的两条光线,用A、B分别表示该物点(或像点)和它的像点(或该物点)⑴其中A表示。

⑵完成该物点的成像光路图。

第二篇:八年级物理光的传播教案

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以下是八年级物理光的传播教案,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使学生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小孔成像的实验和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对比实验,归纳推理能力(根据光传播的一些个别现象,推想光传播的一般规律),动手能力(制作小孔成像实验装置)、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

1、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

2、分析解释有关现象。

3、知道颜色、颜料之迷。

教学过程

(一)光源

光把世界打扮得如此美丽动人(出示迷人夜景图),同学们对光感兴趣吗?

观察课本32页“色彩斑斓的光现象”夜景图。

引题

同学们,我们要看清五彩缤纷的世界,必须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那么,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除了太阳、电灯之外,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

(板书):太阳、萤火虫、恒星、水母

火柴、霓虹灯、蜡烛、电灯

能够自然发光的物体,叫“天然光源”;

由人类制造的发光物体,叫“人造光源”。

反馈练习1:

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B.萤火虫。C.水母。D.霓虹灯。

提出问题

(二)光的传播

手里拿着一个激光手电,它可以发光,是一个光源。

有一个问题:从光源发出的光是沿着怎样的路径传播出去的?

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知识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猜想。

设计实验

让学生讨论回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到底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就用桌子上这些简单的器材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进行实验

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

小组实验

(合作)分析实验

下面我们请各小组展示一下自己的实验,请把你们通过实验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

让各组学生展示不同的实验组合:

A.光手电、水

B.激光手电、汽水瓶

C.激光手电、玻璃砖

D.激光手电、白纸

E.激光手电、平面镜

让学生讨论、归纳后,老师启发、引导学生补充完整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板书:)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路线是弯的。

同学们,你们能够列举一些有关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吗?(让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影子、皮影戏、手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队看齐、激光准直、瞄准射击。

反馈练习2:开凿隧道时为什么要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呢?

(三)光速

同学们,喜庆节日放“响炮礼花”的时候,先看到礼花,还是先听到响声呢?

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讨论回答)光速大于声速。

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了哪些现象是属于光速大于声速的例子?

关于光速究竟有多大呢?请自查课本。

同学们,回想有关声的现象,想想两者之间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反馈练习3:下雨打雷时为什么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呢?

思考、讨论 列举例子

讨论、交流 反馈练习

观察、思考 猜想假设

猜想

讨论、回答

讨论、交流

信息交流得出结论

讨论、归纳 举例

练习贴近生活

讨论回答巩固

观察生活

阅读比较

小组讨论反馈

板书设计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的速度: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 c=3×108/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教学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作业设计

1.完成配套练习册中相应的内容。

2.“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1、2、3、4题。

第三篇:北师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教案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2、培养在实验中收集证据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简单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在学习物理中的作用。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气机、烧杯。

学生准备:橡皮筋、细线、铅笔、白纸、细砂、小闹钟(或手机)、小石头、塑料袋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媒体播放:海涛声、砂轮与工件的摩擦声、优美的歌声、琴声、锣鼓声、神奇的超声波等。

引导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的声音呢?

导入课题:我们听到的如此优美的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二、新课教学

问题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讨论:如此丰富多彩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引导比较:1.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

3.观察比较烧杯中的静水与向烧杯中倒水发声时水的情况。

4.让观察比较拉紧的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的情况。

师生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师演示: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物理研究方法指导:转化法)

乘势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其它发声的物体是否都在振动呢?怎样验证?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需要那些器材,具体怎样操作?确定方案)

教师预备:方案一:用手轻触发声的音叉,手有什么感觉。

方案二:让发声的音叉浸入水面少许,观察水面变化情况。

方案三:用细线将铅笔系在音叉上,音叉发声时,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观察在纸上留下的线条情况。

方案四:用细砂撒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砂子的情况。

方案五:把装有水的水槽放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水面的情况。

问题二: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

提出问题: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那么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呢?

猜想与假设:声音的传播需要某种物质做媒介。

学生讨论:器材?操作?(教师引导点拨、确定研究方案)

教师预备:方案一:1.把正在响的闹钟放进玻璃罩中,听声音的情况。

2.用抽气机往外抽气,听声音的变化情况。

方案二:把正在响的闹钟用塑料袋包住,放进水中,听声音的情况。

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来源:学。科。网] 媒体播放:宇航员在月球行走的资料片断,观察宇航员交流的方式,与人们在地球上的交流对比。

问题三: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提出问题:既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声音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投影展示:振动源可在水槽中激起水波,并不断向外围扩散。

类比说明:指导学生看图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物理研究方法指导:类比法)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如何传播,激发兴趣,突破难点)。

问题四: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提出问题:平时我们说话时,一张口,马上就听到声音了。那么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

教师预备:1.百米比赛时,计时员是怎样计时的呢?为什么?

2.对着高墙或山崖喊话,能马上听到回声吗?

共同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也就是声音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

介绍资料、指导读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学生讨论:在读表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特点?(教师指导)

1.150C时,V声=340米/秒

250C时,V声=346米/秒

2.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3.一般情况下:V固>V液> V气

三、课堂小结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 150C时,340米/秒(空气)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2.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

2.初步体会探究中的设计实验与分析论证这两个环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教学用具:

钢尺(若干)、示波器、音叉、乒乓球(系有细绳)、铁支架、口琴、笛子、小提琴、录音磁带、录音机。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其中有许多声音让我们感到悦耳、动听。例如:音叉发出的声音、人歌唱的声音、各种乐器的演奏声等,它们都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学中把这类声音叫做乐音。请同学们注意听下面的歌曲(男低音独唱曲、女高音独唱曲),比较这两支歌曲的演唱风格有什么不同?

二、新课教学

1、[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每组的实验台上备有钢尺,请同学们想办法使钢尺发声。

设计实验: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短一些,注意观察钢尺振动发声时振动得快慢及声音的特点。

进行实验: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短时,钢尺振动得较快,声音尖而细。

当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较长时,钢尺振动得慢,声音粗。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振动得较快,音调高;振动得慢,音调低。

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0页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实验结论:

想想议议:

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师生共同活动,总结上述问题]

5、提出问题:声音有音调的不同,也有强弱的不同。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怎样才能使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更响?

猜想与假设:应该使物体振动的幅度大一些。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小,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小,音叉振动的幅度小;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音叉振动的幅度大。

探究可知,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师]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实际中,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原因: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越到远处越分散。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但是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相同,我们

还是能够分辨它们。这表明在声音的特征中还有一个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它就是音色。物理上,把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 [想想做做]

[师]请两位同学藏在讲桌后面,分别用不同的乐器演奏C调的“1”,让同学们猜他们用的各是什么乐器?

[生]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师]播放录音(分别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同学们能不能分辨出由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首乐曲。

[生]据它们的音色不同来分辨。

[师]在上节的活动课上,我已经让同学们用录音机听自己的录音,然后把自己的录音与自己的原声作了比较。在这里,我们要让别的同学听你讲话,再听你的录音,然后加以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一样吗?

实验结果:听别人直接讲话和听别人的录音没有多大差别。

分析原因:这是因为录音机录下的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直接听到说话人的声音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别人认为像说话人的声音。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3.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

4.不同的发声体具有不同的音色。

四、布置作业

1.活动课上,每个同学尽可能带一种家里有的乐器,观察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

2.把动手动脑学物理的3题写在作业本上。

第三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难点:噪声的等级.教学方法:讨论法、阅读法、实验法.教学用具:闹钟、纸盒、耳罩、泡沫塑料、示波器、铁钉、玻璃、录像带、录相机、电视.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刺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而逐渐突出.近年来,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地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已与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一起,成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关于噪声,同学们想了解哪些问题呢?

噪声从哪里来?噪声的波形有什么特点?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噪声有什么危害?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弱噪声?

[师]同学们有很浓厚的求知欲,这很好.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与噪声有关的一些知识.二、新课教学

[师]请同学们阅读25页噪声的来源,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4.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

[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分组讨论.[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师生共同活动(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补充讲解)问题1: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这个理论可从下面的演示实验得到证实.问题2: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例如:优美动听的音乐有时也会变为噪声.问题3:

城市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多的.(1)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2)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3)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4)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问题4:

(1)自习课上,教室里很安静,不小心学习用具掉到地上发出的声音.(2)来自建筑工地上搅拌机的隆隆声.(3)生活区里汽车、摩托车发动机发出的声音.(4)家里电冰箱起动时的声音.(5)小商贩的叫卖声.(6)在家里穿着高跟鞋走动时发出的声音.[师]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分贝(decibel,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请同学们观看“一些声强的分贝数和人们相应的感觉”录像,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____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____dB;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的声强为____dB;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的声强为____dB以上;能引起双耳失去听力的声强为____dB.[来源:学科网ZXXK] 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dB.3.噪声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师生共同活动: 1.0;30~40;70;90;150.2.90;70;50 3.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2)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3)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师]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请同学们阅读26页控制噪声,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

3.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4.课本图1.4—4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种? [生]阅读并展开激烈的讨论.[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师生共同活动: 问题1: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

(1)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2)空气等介质的传播.(3)鼓膜的振动.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实验可用闹钟做声源.(1)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在发声处减弱噪声).(2)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置于空纸盒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用棉花塞住耳朵(在人耳处减弱).问题4:

摩托车的消声器采用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采用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采用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噪声的来源及其波形的特点.2.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分别指什么.3.噪声的危害.4.减弱噪声的有效途径.四、布置作业

调查一下校园里或者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在活动课上和班里的同学进行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细,采取的措施更好.第四节 声的利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生产、生活及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收集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信息,使收集信息的能力得到锻炼。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声在生产、生活、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教学重点:声传递信息、声传递能量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根据课前预习及各组按照不同分工从不同渠道收集到的信息说出你所了解的利用声的现象;

(二)观看相关的录像;

(三)讨论对以上的应用例子怎样归类[来源:学*科*网] 在此基础上,老师综合学生所举的例子和初步的分类方法,进行总结性的讲解。

1、声与信息

计算:小明向较远的高山大喊一声,经过1.2s听到回声,请问:小明距离

高山多远?(当时气温是15℃)

学生算出结果后,清楚回声可以测出距离。

(1)介绍蝙蝠采用回声定位来确定目标的位置(2)介绍声呐技术产生的背景以及现代声呐技术的应用方面(3)介绍B超在医学上的应用(4)超声波测出金属内部的伤痕

2、声与能量

把石头扔进水里,可以看到一圈一圈的波纹向四周散去,水面上的树叶也随之起伏。——石头的能量通过水波传给了树叶。

1.演示:声波能传递能量吗? 结论:声波能传递能量。2.应用(超声波)

①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②除去人体内的结石③检测钢板是否有缺陷,并控制生产。

三、课堂小结:声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四、布置作业

1、动手动脑学物理作业要求写一篇“无声的世界”的论文。

2、有条件的同学上网查找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应用,然后与同学们共享。说明:以上两个作业可任选一个。

第四篇:北师大课标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似三角形

●课 题

§4.5 相似三角形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表示法,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2.能根据相似比进行计算.(二)能力训练要求

1.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2.能根据相似比求长度和角度,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与相似多边形有关概念的类比,渗透类比的教学思想,并领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教学重点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运用.●教学难点

根据定义求线段长或角的度数.●教学方法

类比讨论法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及记法.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生]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师]很好.请问相似多边形指的是哪些多边形呢?

[生]只要边数相同,满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多边形都包括.比如相似三角形,相似五边形等.[师]由此看来,相似三角形是相似多边形的一种.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相似三角形.Ⅱ.新课讲解

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记法

[师]因为相似三角形是相似多边形中的一类,因此,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可仿照相似多边形的定义给出,大家可以吗?

[生]可以.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similar triangles).如△ABC与△DEF相似,记作△ABC∽△DEF

其中对应顶点要写在对应位置,如A与D,B与E,C与F相对应.AB∶DE等于相似比.[师]知道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下面我们根据定义来做一些判断.2.想一想

如果△ABC∽△DEF,那么哪些角是对应角?哪些边是对应边?对应角有什么关系?对应边呢?

[生]由前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可知,对应角应相等,对应边应成比例.所以∠A=∠D、∠B=∠E、∠C=∠F.3.议一议

.(1)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为什么?

(2)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呢?为什么?(3)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吗?两个等边三角形呢?为什么?

[师]请大家互相讨论.[生]解:(1)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因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由对应边相等可知对应边一定成比例,且相似比为1,因此满足相似三角形的两个条件,所以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2)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相似.因为虽然都是直角三角形,但也只能确定有一对角即直角相等,其他的两对角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对应边也不一定成比例,所以它们不一定相似.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因为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Rt△ABC和Rt△DEF中,∠C=∠F=90°,则∠A=∠B=∠D=∠E=45°,所以有∠A=∠D,∠B=∠E,∠C=∠F.再设△ABC中AC=b,△DEF中DF=a,则

AC=BC=b,AB=b

DF=EF=a,DE=a

所以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3)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因为等腰只能说明一个三角形中有两边相等,但另一边不固定,因此这两个等腰三角形中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两底边的比不一定等于对应腰的比,因此不用再去讨论对应角满足什么条件,就可以确定这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因为等边三角形的各边都相等,各角都等于60度,因此这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所以它们一定相似.[师]由上可知,在特殊的三角形中,有的相似,有的不相似.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4.例题

2.如图,已知△ABC∽△ADE,AE=50 cm,EC=30 cm,BC=70 cm,∠BAC=45°,∠ACB=40°,求

图4-21

(1)∠AED和∠ADE的度数;(2)DE的长.解:(1)因为△ABC∽△ADE.所以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 ∠AED=∠ACB=40° 在△ADE中,∠AED+∠ADE+∠A=180° 即40°+∠ADE+45°=180°,所以∠ADE=180°-40°-45°=95°.(2)因为△ABC∽△ADE,所以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

即所以 DE==43.75(cm).5.想一想

在例2的条件下,图中有哪些线段成比例?

[师]请大家试一试.[生]成比例线段有

图中有互相平行的线段,即DE∥BC.因为△ABC∽△ADE,所以∠ADE=∠B.由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知DE∥BC.Ⅲ.课堂练习

2.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与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相似,相似比为3∶1,已知斜边AB=5 cm,求△A′B′C′斜边A′B′上的高.图4-23

解:如图所示:CD、C′D′分别是△ABC与△A′B′C′斜边AB与A′B′边上的高.因为在Rt△ABC中,∠A=45°,CD⊥AB.所以CD=AD=AB=(cm)

同理可知:C′D′=A′D′=A′B′.又因为△ABC∽△A′B′C′,且相似比为3∶1.所以.即,得

A′B′=

所以C′D′=A′B′=(cm)

Ⅳ.课时小结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定义法.Ⅴ.课后作业

习题4.6

1.解:因为△ABC∽△DEF

所以,有.而AB=3 cm,BC=4 cm,CA=2 cm,EF=6 cm.得.解,得DE=

DF=3(cm)(cm)

2.解:因为两个三角形相似,所以它们的对应角相等,若两内角为50°、60°,则另一内角为180°-50°-60°=70°,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和最小内角就是另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和最小内角.因此,另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为70°,最小内角为50°.Ⅵ.活动与探究

引理: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如图

图4-24

已知:DE∥BC,交AB于D、AC于E.则有: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已知:如图,如果DE∥BC,DE交AB、AC于D、E

图4-25

求证:△ADE∽△ABC.证明:∵DE∥BC.由引理得

且∠ADE=∠B,∠AED=∠C.又∵∠A=∠A.∴由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可知

△ADE∽△ABC.●板书设计

.§4.5 相似三角形

一、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记法 2.想一想

3.议一议(特殊三角形是否相似)4.例题

二、课堂练习

三、课时小结

四、课后作业

●备课资料

参考练习

1.△DEF∽△MNH,∠D=50°,∠E=105°,则∠H=____________;

图4-26

2.如图4-26,△ADB∽△ABC,若∠A=75°,∠D=45°,则∠CBD=____________.3.△ABC∽△A1B1C1,相似比为比为____________.参考答案:,△A1B1C1∽△A2B2C2,相似比为,则△ABC∽△A2B2C2,其相似

1.25° 2.15° 3.

第五篇:北师大课标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例1.通过恢复中国代表权决议的联合国大会是:()

A.第20届

B.第25届

C.第26届

D.第28届

分析:联合国恢复中国代表权决议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美国的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被长期剥夺。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是中国和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的其他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的巨大胜利,也是美国企图在国际社会孤立、排斥中国的错误政策的失败。因此,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记住这次大会。答案:C

例2.下列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哪一项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

A.独立自主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对外开放

分析:本题为判断式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所产生影响的分析理解能力。要想从四个选项中选择出正确的答案,我们必须首先准确理解把握四个选项材料都产生了哪些影响。同时注意题干中“直接”的限定。选项A是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原则,因而不能直接为经济服务。选项B和选项C主要是为服务政治,因此也不对。答案:D

下载北师大课改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八章光现象单元复习教案[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师大课改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八章光现象单元复习教案[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推荐五篇)

    瓮安县铜锣中学物理公开教案 班级:八(2)班 教师:龙健 课题:第四节 光的折射 教学三维目标: 1、 初步领会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2、 3、 4、 5、 遵守科......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期末复习教案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应背知识点 热和能 1.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

    北师大课标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课_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程标准 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 了解开......

    八年级物理-教案-《声现象》期中复习

    立德 践行 ◆ 慎教 善导 期中复习《声现象》 【教案类型】新授课 【主备教师】 【复备时间】 月 日 【复备教师】 【授课时间】 月 日 【授课班级】八( ) 【教学目标】 1.初步......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中考总复习教案点击下面标题可直接进入下载相关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中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

    八年级下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育星教育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丰富的资源 最快的更新 优质的服务 诚信的运作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单元概览 本单元的主题是民间文化,表现丰富而生动的民风......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教案

    《与朱元思书》 一、课文分析 文章第一段总写作者所见景色特点。设置了观赏景色的大的背景和大的环境——“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交代了观赏的角度和方式——“从流飘荡,任意......

    八年级人教版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八年级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⒈掌握本单元的重要字词 ⒉梳理说明文阅读方法 ⒊把握说明文答题技巧。 复习内容: ㈠给加点的字注音或补充完整成语 翩.然 孕.育 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