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石头剪刀布》及活动反思
体育——《石头剪刀布》
活动目的:
1、学习用脚玩石头、剪刀、布的方法,锻炼幼儿肢体动作的协调性。
2、训练幼儿反应的灵敏性,体验与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3、增强团队意识。活动准备:
少儿歌曲《石头剪刀布》光盘、在起点处画一条长线、终点处用拱形门做标志。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音乐《石头剪刀布》,教师提问:
小朋友,你们听到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2、你们有没有玩过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怎么玩的?
幼儿演示玩法(用手演示)
3、引导幼儿复习游戏规则:石头赢剪刀,剪刀赢布,布赢石头
今天你们想用脚来做石头、剪刀和布的游戏吗?
二、动作练习
1、教师示范动作:“石头”为两腿并拢,“剪刀”为两腿一前一后,“布”为两腿向两侧张开。
2、幼儿自主练习。
三、游戏巩固 游戏玩法及规则:
1、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次每队出两人做游戏。
2、四人参加游戏,两人一组,一人做猜拳人,一人做走步人。
3、走步人站在起点线上,猜拳双方相对而立,一边原地跳一边说“石头、剪刀、布”,当说到“布”时,双方用脚做出想做的动作(“石头”为两腿并拢,“剪刀”为两腿一前一后,“布”为两腿向两侧张开),以动作决出胜负,胜者一方的走步人向前跨一大步。
4、游戏反复进行,直至走步人到达终点,先到终点为胜方。
四、放松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做腿部的肌肉放松活动。活动反思:
活动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且贴近幼儿的生活,孩子们都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不但锻炼了幼儿肢体动作的协调性,训练了幼儿反应的灵敏性,同时使他们体验到了与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第二篇:活动:石头剪刀布(中班)
活动名称:石头剪刀布(中班)
目标: 在游戏中感知雪花片数量的变化,并尝试梳理数量变化的过程; 准备: 雪花片两大筐;
磁性板一大块,磁铁若干; 过程:
一、游戏准备,了解游戏: 介绍玩法和规则:
每个孩子拿取4雪花片,随着“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的儿歌,幼儿两两找朋友玩“石头剪刀布”,输的孩子要给赢的孩子一片雪花片; 幼儿准备雪花片:
——幼儿每人拿取4片雪花片,同伴互相验证数量;
二、尝试游戏,感知数量变化,尝试表征变化: 第一轮游戏:
关注:
孩子在两句儿歌后是否都能找到同伴;
孩子在“石头剪刀布”后能否正确交易一片雪花片; 主要提问:
数数现在自己手里的雪花片有几片了?
雪花片比刚才多(少)了还是少了?多(少)了几片? 一轮游戏可进行4次:
主要提问:
我们已经玩了几次“石头剪刀布”?
数数自己手里的雪花片有几片?
哪些孩子手里已经有8片雪花片?你赢了几次?
哪些孩子手里的雪花片一会儿多?一会少?为什么?
请孩子在磁性板上利用磁铁演示自己的雪花片数量变化过程,并尝试说明; 主要提问:
每个磁铁表示一片雪花片,你手中的雪花片是怎样一会儿多一会儿
少的呢?
情感引导:
主要提问:
哪些孩子手里一片雪花片也没有?为什么?
让我们想想这些一片雪花片都没有的孩子还能再进行游戏吗?
他们的心理有什么感觉?怎样帮帮他们呢?
第二轮游戏中可根据孩子能力增加到从每人5片雪花片开始,或者每次交易2片雪花片;
三、延伸:
游戏最后一轮尽可能让每个孩子手中都保留有雪花片,可以让孩子将手中赢到的雪花片换取粘纸等小奖品;
第三篇:《石头剪刀布》读后感
《石头剪刀布》读后感
五(1)班 王思凡
这个故事是哥哥永远让着弟弟,弟弟则总想改变哥哥的故事。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小时候,他们决定分享的是糖果,或任何物品。弟弟总出不,哥哥总出石头。有好几次弟弟都问哥哥:下次还出石头?嗯。弟弟想改,但他又怕:万一哥哥也改了,那我还是赢,我不改,我一定要让他赢。但是最后,哥哥还是输了。他们上高中了,但家穷,只能供一个人上学。哥哥让给弟弟。弟弟又赢了。弟弟没考上大学,就和哥哥一起上班。有一天夜晚,厂里着火,这种突发状况,让他们措手不及他们赶紧泼水。厂长给他们一套商品房,房主只有一个,又是石头剪刀布,又是弟弟赢,又是哭得稀里哗啦。他们都知道,那一天,弟弟的手被石膏绑住了,动不了,只能出不。
这篇文章让我感动了。我明白了:原来兄弟之情是那么美好,感人。使我想到了一件事情:在我们老家有一对姐妹。姐姐比我大两岁,上初一。妹妹比我小一岁,上四年级。我有一次去她们家吃饭,我看见她姐姐,使劲帮妹妹夹菜,妹妹也使劲帮姐姐夹菜,一声不吭。看到这一幕,我顿时想起我看的书。原来兄弟之情和姐妹之情是一样的。
这篇文章,使我明白了:兄弟姐妹是相爱的,只是不善于表达,但是往往会用行动来表达。
第四篇:《石头剪刀布》读后感
看了这个题目,你一定觉得很奇怪吧!石头、剪刀、布,这是不是小孩子们常玩得那个猜拳游戏?不,我要很明确的告诉你:“不是,这是三个小动物的名字!”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有趣内容,那就快跟我来吧!
剪刀是一个鸡的名字,石头是一只狗的名字,布是一只猫的名字。它们三个都是很好的朋友,常在一起玩耍、生活。可好景不长,日本占领了武汉,郭麻子成了日本的走狗,他无恶不作,村里人都十分厌恶他,自从他到奶奶家来后,一切都变了,剪刀为了救受伤的石头而被郭麻子用枪给打死了,石头又为了给剪刀报仇也被郭麻子打死了,布呢?布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但每天晚上在城楼上的日本哨兵都会莫名其妙地破了相,有人说是布干的,也有人说这是石头和剪刀干的,到底是怎么回事,谁也不知道。
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动物和人之间也是有感情的,他们也会和人亲近,和人玩耍,就像我和父母一样,既然动物都对人有感情,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对爱我们、对我们百依百顺的父母好一点吗?多爱一下他们吧!他们也需要呵护。
从故事中体会到动物与人的感情,体会到父母亲情的珍贵,懂得要对父母好一点,因为父母也是需要呵护的!多好的感悟啊,老师要替你的爸爸妈妈谢谢你,谢谢懂事的小文莉!
第五篇:剪刀石头布教学反思
《剪刀—石头—布》游戏教学反思
贵州省平塘县平湖中心校 石金云
《剪刀—石头—布》游戏是取材于水平一校本教材,本节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我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线进行教学。本课《剪刀—石头—布》游戏是学生经常在日常活动中使用的一种游戏方法,在学生的活动中当产生先后顺序做活动的时候学生就用手《剪刀—石头—布》来完成决定先后顺序的确定。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我要求学生用脚来完成《剪刀—石头—布》游戏,通过我的诱导性教学,主要是通过手上动作来探究学习脚下动作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游戏的积极性,锻炼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跳跃动作。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促进学生的身体灵敏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等的发展,为学生学习更高跳跃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整堂课来看,教材搭配合理,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结构清晰,重难点突出。但是,在本次课的探究学习部分,对调动学生整体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以后得多下工夫。
上完这节课后,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来看,本节课基本达到了课前的预想效果。下面我自己对本节课的教与学进行了反思:
一、在教学内容安排方面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剪刀—石头—布》游戏教学,在学校三块不同连在一起的场地中怎样进行跳跃游戏,我先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目标和要求。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练习感受到学习跳跃的兴趣。但他们是受教育初期的儿童,骨骼、肌肉发育还不完善等影响,本节课单一的跳跃练习,我改变以往的一个内容用2—3个游戏教学设计为载体的教学手段,而是用三块不同的场地来学习一个内容,但在三块不同的场地中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就要非常灵活的驾驭课堂,我随着学生的变化而进行引导。首先课的准备部分我把学生分为2人一组结合做游戏,通过学生的手上《剪刀—石头—布》游戏做10次,10次为一组,做2组。第二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2人一组自由练习,学生基本掌握动作后,我和学生互动,我在原地做,学生和我间隔有一定的距离,学生赢我就向前走一大步,输或者和我打平的学生不能往前走,师生互动完成一组,我看学生基本掌握动作方法,就让学生2人一组开始在学校的三块场地的探究学习,两块操场衔接的中间有台阶,台阶上增加难度,在台阶学习的过程中看看学生互动的情况,我利用恰当的机会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渗透《安全教育》),教育学生怎样在台阶上和同伴一起进行安全互动。第三结束部分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大胆的说出中间的学习感受。
二、在组织教学方面
突出我的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进行黄金分割,充分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学生,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安排好2人练习小组,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准备和探究学习。教学方法上要灵活,我根据水平一—二年级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的年龄特点,在讲解与互动时,利用手上和动作作对比,让学生从手上的技术动作过渡到脚上的动作,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掌握的手上动作要领来探究学习脚上的动作要领,在学生学习脚上的过程中我要把规则说明清楚,通过集体练习、小组探究练习完成技术动作的掌握。学生在进行练习时,我采用激励的方法,发现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及展示,从而带动全班同学投入练习。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我给学生一个拥抱,学生很高兴,都希望得到我的拥抱,师生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在上课时也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
1.在热身时,我交代手上《剪刀—石头—布》游戏规则就一遍就行了,重要的地方还是特别强调。2.在学生探究学习做游戏时我的讲解规则要求还是有个别的学生处于模糊的状态,规则要求不够严格,导致师生互动练习时场面有点乱。3.在学生互动时,学生谦让的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