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基于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优
化
摘 要:本文对确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PSS软件进行效度检验。通过检验后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与课程体系优化相结合,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素质能力。本研究将结合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提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主要方案。
关键词:效度检验 工商管理专业 指标体系 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1(a)-0184-02
在教学的改革和实践中,课程教学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根本和核心。课程建设的核心是优化课程体系,只有通过优化课程体系,从而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素质能力,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实现培养目标。现在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各种科学,技术,学科知识体系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使教学课程体系原本存在的问题更加凸现出来。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我们必须对目前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文章首先对确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效度检验,利用SPSS软件得出其有效性。然后,通过检验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与课程体系优化相结合,提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主要措施与实施方案。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成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同时具备“学生”以及未来“企业管理实践人员”双重身份,所以该指标体系将同时关注这两个方面的能力要素,根据人力资源的胜任力模型,紧密围绕知识学习和掌握以及技能运用和创新两个重点评价方面,并着力体现我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较强的IT/通信行业学科特色,此外,还将兼顾其他基础性指标,如学生身心素质等。指标体系的形成拟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1)使用专家法拟出一级指标及二级指标。专家主要是学校的相关老师,含学生就业工作的教师,拟出5个左右的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包含3~5个二级指标。
(2)通过问卷方法对指标的合理性进行初步评价。根据专家法中拟出的指标制定问卷,让被访者对各个指标的重要性或合理性打分,最终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调整指标体系。
(3)项目主要研究人员讨论制定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效度检验
指标体系确定之后,需要进一步对其有效性进行检验,通过检验之后才可以展开实际应用。为此,将按照以下主要步骤对所提出的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效度检验。
(1)应用已经制定好的指标体系对重庆邮电大学2006、2007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实际评价,得出每位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得分。为了便于分析,每1项内容的度量值均按照优、良好、一般3个等级设置,并分别赋予3、2、1分值。并运用统计分析软SPSS(Statistics Packagefor Social Science)来对调查结果进行效度检验。在所发放的120份问卷中,回收问卷108份,回收率达90%。其中有效卷94份,问卷有效率为78%。
(2)利用SPSS软件进行效度检验。测验的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即它能够测出所要测量的心理特质与行为特质的程度。换言之,效度指测验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测量目的。它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一个测验若无效度,则其他任何优点都无法发挥其真正的功能。在此我们计算的是测试的效标效度,效标效度是指测验结果与效标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在此将专家的评价作为效标,利用积差相关法求效标效度(Pearson法)得到结果为0.861.具体操作如下:在SPSS中单击Analyze―>Correlate―>Bivariate,选择自评值和效标值变量进Variables,然后在Correlation Coefficients中单击Pearson。得到以下表格2。
从效度上来看,效标效度为0.861,说明学生自评值和专家的评分相关性较高,即该学生能力评价模型能够很好的反映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工商管理课程体系优化提供了较好的依据。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实践
根据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出课程体系优化的主要思路,然后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与课程体系优化相结合,提出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素质能力的目的。
3.1 课程体系优化思路
结合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工商管理课程体系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迅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这一观念是课程体系的设计、改革以及完善的出发点和目的。
(1)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结合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出,学生在信息领域相关知识、基础知识和心理素质三个方面亟待提高。以优化课程体系为基础,在课程建设方面需增设这些方面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改变以往的只请教育专家等为主的人对课程进行编制,还应该邀请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等参与到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中去。在对各个不同的会计及相关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和应能够掌握的知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在教材的选用上,结合本专业实际针对性的选用一些在未来的工作中实用性较大的教材。
(2)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核心。必须加强工商管理人才与供求双方的联系,使工商管理人才能够充分了解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能力要求,订立教育目标,设置工商管理课程,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工商管理人才人才。因此,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优化设置,必须在工商管理教学研究组和工商管理人才需求方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使学校的培养目标符合社会的需要。
3.2 二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要以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以“培养能力,社会需求”为思路。依照学生能力结构指标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确保实现培养目标;同时,按照研究性教学的思想,进行课程建设。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科创活动等实践环节的指导和监控;在现有实践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与IT业相关的实习基地,并对学生实习环节进行合理的指导和监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按照指标体系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优化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依照课程体系,建立研究型教学团队,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本文提出二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见图1)
结语
文章首先对确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PSS进行效度分析,检验得出其具有实际有效性。通过检验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与课程体系优化相结合,提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二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为后续的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学校要遵循工商管理培养目标和结合社会需求,从高校实际出发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要随着社会需求动态的调整,结合高校的实际灵活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卢安文,胡明哲.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商管理教学改革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0(11).[2] 王坤,蒋国平.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满意度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 胡健,李显寅.应用型工商管理本科人才知识与技能的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4] 吕娜.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4).[5] 梁莱歆.新形势下培养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探索[J].高教与经济,2010(2).[6] 杨菁.研究生创新能力实现途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 王兴邦.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优化选择―― 评《创新能力培养战略图》[J].经济与管理,2010(4).[8] 魏布谊.工商管理类专业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7).[9] 吴薇,刘丹,李东阜.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商场现代化,2010(6).[10] 张成科,冯冈平.工商管理实践课程质量管理的模块化和层次化[J].理工高教研究,2009(5).
第二篇:企业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企业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张辉
近20年来,企业能力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的重视,相关经济学和管理学文献层出不穷,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它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财务能力作为企业能力的组成部分,取决并服务于企业能力;同时,财务能力又是培养和提升企业能力的基础。
一、财务能力的内涵
基于企业能力理论,朱开悉(2001)昀先提出了财务能力的概念,认为财务能力是企业能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与社会贡献能力等多方面, 是一个完整的能力体系;罗宏、陈燕(2003)认为,财务能力是指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是企业运行效率的体现;张星文(2003、2004)系统阐述了企业财务能力的内涵,认为企业财务能力是指企业所拥有的财务资源及所积累的财务学识的有机组合体,是企业能力的财务综合体现。财务能力系统作为企业能力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由各种与财务有关的能力所构成的一个企业能力子系统,财务能力取决并服务于企业能力,同时,财务能力又是培养和提升企业能力的基础;谢全胜(2005)认为财务能力是企业施加于财务可控资源的作用力,包括财务营运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应变能力。
上述观点各有侧重,朱开悉在企业能力理论的背景下昀先界定了财务能力的概念,罗宏、陈燕强调的是财务能力的本质,张星文从系统论的角度较完整的描述了财务能力的内涵及系统特性,谢全胜则重点论述了财务能力的构成体系。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企业财务能力是指企业所拥有的财务资源以及所积累的财务学识的有机组合体,主要由财务活动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表现能力三个要素构成。
二、财务能力的构成体系及各构成要素的关系
企业财务能力作为企业能力系统的子系统,是一种系统能力,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财务管理能力、财务活动能力、财务表现能力三个方面,各要素又可细分为若干个子要素,这些子要素共同发挥作用,对企业财务能力产生影响。
财务活动能力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具有的独特知识与经验有机结合的学识,主要包括资金筹措能力和资金运用能力;财务管理能力是企业组织、计划、控制和协调财务活动所具有的独特知识与经验有机结合的学识,主要包括财务决策能力、财务控制能力、财务协调规范能力和财务创新能力,重点体现为财务控制的有效性;财务表现能力是通过相关的财务指标所表现出来的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由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构成。
财务能力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决定了财务表现能力;财务表现能力反映了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决定财务活动能力;财务活动能力、财务表现能力又反
映财务管理能力。在企业财务能力的三要素中,财务管理能力是核心,它决定和影响财务活动能力、财务表现能力,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表现能力又反映财务管理能力。
三、企业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财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财务活动能力、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表现能力三部分指标构成,文章参考以前学者的研究,并借鉴国内外己有的评价体系,选取了13个指标作为分析的起点
四、结论
企业财务能力系统由三要素构成,财务管理能力是核心,它决定和影响财务活动能力、财务表现能力,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表现能力又反映财务管理能力。财务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以相应的设计原则为前提,确定财务能力评价指标框图,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由此构建财务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该指标评价体系除定量化财务指标以外,还涉及了非定量财务指标,突破了以往评价指标仅局限于财务指标的模式,可以从系统的角度评价企业财务能力。
第三篇:浅谈高职国贸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与优化[定稿]
浅谈高职国贸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与优化 来源:保健品招商网 http://
从2001-2007年,我国贸易额年均增长率均超过25%,2007年我国 进出口 贸易总额为21738亿美元,据世界经济合作组织估计,2008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与之相应,外贸 行业对 人才 的需求也在大幅攀升。有资料表明,我国 外贸 人才 的缺口约为180万,仅广州 外贸 人才 的缺口就达到了20万人,根据浙江省人才交流中心的数字显示,2007年外贸人才的需求较2006年增长了25%。一方面,外贸人才的需求十分巨大,但另一方面,大量的外贸专业的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一项调查表明,外贸专业的毕业生从事外贸工作的比率不超过20%。大量的外贸企业认为,开设外贸专业的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与企业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高职国贸类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学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均对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有原则性的规定。加入WTO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从现代 国际贸易 的发展要求而言,传统的外贸专业课程体系与我国现实外贸形势发展不相匹配,外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没有真正反映外贸企业对外贸人才知识结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课程重点不突出 突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点。突出课程重点,就是要根据目标岗位对国贸类人才的需求,开设用得上、学得精的专业课程。笔者认为,重点不突出就是培养核心能力的课程占总课程中的比例过低,一些与职业核心能力关系不够密切的课程开设过多,使得学生在有限的在校时间里对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时间明显不足。据笔者对杭州、温州和宁波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调查,不少高职院校的公共课时数占了30%左右,与外贸工作毫不相关或者关系不大的课程占到了40%以上。以浙江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学院国贸专业三年总课时为2200学时。英语 课总课时(包括大学 英语 精读216学时,商务 英语 72学时,外贸函电 32学时,英语泛读72学时,英语口语 72学时,听力108学时)共572学时,占总课时数的26%。就课时数而言,高职国贸专业的该门课程已经占据比较大的比例,但是就实际效果而言。高职国贸专业毕业学生的商务信函写作和英语会话能力明显不足。
重知识体系建构,轻职业技能培养国际贸易 具有较强的实务性,因此。在 国际贸易 课程设置中,实践性教学应该是第一性的,其中的理论课程设置应该是为实践服务的。在课程形式上,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国贸专业课程的教学上,仍然以理论知识构建为主,人为的将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技能课。不少教师认为,技术是理论的应用。基础扎实了,才能学好技术。因此,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被过分强调了。连一些专业技能课,如 国际货运 代理、国际运输与保险也以描述性知识介绍为主,仅仅在高年级阶段才安排一些实践和实训的内容。另外。一些宏观性很强的理论课,如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被广泛开设,出现了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上岗用不上”的尴尬局面,这种重理论、轻动手能力的教学方式,直接导致了毕业生不能直接上岗工作,还需要外贸企业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再培训。
内容陈旧,与时代不符国际贸易专业 知识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现代 国际贸易实务 的发展与变化,尤其是 海关、税收、商检、外汇政策等 进出口 贸易管理政策的变化,需要相关课程的内容及时更新并与之同步。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适应高职院校职业特色的教材较少,其中的一些内容还存在着大学本科教材的烙印,如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贸易地理、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法、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实务谈判等教材,这些教材不仅理论性很强,还存在内容陈旧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图书市场的高职国贸类专业的教材进行分析发现,约80%的 国际贸易实务 或 进出口 贸易实务、国际结算 等课本还是沿用《UCP500》作为施教内容,而涉及进出口 报关 课程中的“ 报关 人”、“滞纳金和滞报金最低起征额”等知识点,还是2006年以前的内容,明显滞后。因此,高职国贸专业教材内容过时,是亟待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缺乏职业针对性 在中国加入WTO组织后,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贸企业愈来愈重视岗位设置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以岗位需求来招收和录用新的从业人员。从 外贸业务 流程而言,外贸企业的从业岗位设置主要有:货物 报关、货物 报检、单证 制作、外贸跟单、外贸业务、国际货运 代理等。依据外贸企业的特性,一般要求从业人员除了具备某一岗位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求兼顾上下岗位和岗位发展的专业知识。而目前高职外贸院校的课程设置与外贸岗位衔接不够紧密。从笔者对杭州、温州和宁波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调查来看,全面开设 国际结算、进出口商品检验与检疫实务、进出口报关实务、外贸 单证、外贸跟单 实务、国际货物运输实务或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的高职院校较少,而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更是少之又少。这些体现高职教育职业性的课程,不仅是区别本科教育的标志,也是学生顺利就业所必备。
内容重复,开课顺序不合理 精简课程门类,避免交叉重复,是高职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高职国际贸易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但它从属于理论性很强的经济学学科门类。高职国贸类专业的每门专业课程,如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理论基础、国际经济法、国际运输与保险都会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区域地理、文化学等相关的知识,内容重复,已经成为高职国际贸易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如,国际结算 与国际金融部分内容重复,国际货运 与保险与国际贸易实务部分内容重复等。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有些学院的课程安排存在明显的先后顺序不合理,如,国际贸易实务课排在国际贸易理论课的前面,而且这门课有排在一年级的,还有排在二年级的,更有在一年级就开设国贸实务谈判课的。以上课程安排现象不仅让人匪夷所思,而且也很难想象其中的教学效果。
对高职 国际贸易专业 课程改革的对策建议
基于岗位需求,优化课程体系 高职国贸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从岗位职责的需求出发,以岗位任务群为主线,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满足本行业各岗位职责的多项要求。即满足 外贸业务、外贸跟单、单证 制作、货物报关、货物 报检、国际货运代理等不同岗位及相应的岗位任务群的要求。经过对外贸行业岗位的调查,笔者提出新的课程设置方案。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重点突出外贸业务中最核心的业务接洽、外语表达、单证制作、商检 报关、函电、运输保险等能力的培养。此外,课程设置除了体现高职国贸的职业特性外,还要体现国贸的涉外性,除了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开设法律课程外,还要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国际商法类的课程。同时,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沙龙等灵活教学手段,切实保障教学效果,使得高职国贸学生成为通晓外贸岗位实务操作、能运用国际惯例规避风险的复合型人才。另外,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注意切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按照先易后难、先基础后提高的规律合理安排课程顺序,降低学生掌握国贸专业知识的难度,提高学习兴趣。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职业技能 以外贸类专业目标岗位所需要的技能设计实践教学计划,确定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目标。并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大力度的改革。在课时安排上,国际贸易专业 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达到1:1,实践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50%,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学时进行实践能力训练。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形成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或实训项目)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技能包括外语的应用技能、商务接洽技能、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和办公自动化技能、外贸应用写作技能等:专业技能包括外贸市场开拓、外贸单证 制作、外贸函电 应用、商检 报关、跟单等;综合能力包括外贸市场分析、外贸公司 管理、外贸产品销售、外贸团队管理等。在训练方法上,让学生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如外贸产品演示、外贸公司 顶岗实习、模拟公司实训、单证制作训练、外贸心理素质训练、国际商务礼仪训练、外贸商务情报搜索训练等等。使外贸岗位技术应用与职业素质要求有机结合。在实训项目的教学中,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讲、学生练的方式,实行现场的模拟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国际货运与保险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分别扮演 海关、银行、政府、货运代理商、承运人、出口商、进口商、消费者角色,既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又能让学生切身体验到国际货物运输的流程和各环节操作要点。
精简课程内容,加强教材建设 优化课程内容,就是要全面清理目前课程中重复交叉的知识和技能学习,避免重复学习浪费,减轻学生负担。要从岗位对知识和技能需求的质和量出发,按照岗位需求,确定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学习量和学生掌握的程度。笔者所在的学院就曾经邀请了浙江多家省级 外贸公司 一线经理和资深专家,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最后确定的国际贸易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知识体系非常精简,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因此,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是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一环。变革原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逐步形成自成一体的、具有特色的新型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这种教材至少具有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特点。基础理论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合理选择确定知识模块及知识点,不必照顾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摒弃冗长、枯燥的知识陈述,使基础理论的表述简洁明了。同时,充实大量的图、表、例。加强教材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增加思考、训练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提高学生职业前瞻性 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表明,职业生涯教育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自觉性。在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整合职业生涯教育,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又能让学生体会到每门课程对自己以后所从事工作的重要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中,纳入职业生涯教育是必须的。我们聘请了外贸企业的优秀从业者或毕业生,从入学伊始对学生进行国际贸易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了解我国国际贸易的“昨天、今天及明天”,同时。围绕外贸企业的岗位设置,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专业是做什么,如何做,需要哪些知识,业内有哪些职业资格考试,如何获得这些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引 出国 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让学生一开始就学有方向、就业有目标。
第四篇:关于优化高校经管类专业金融课程体系的建议论文
随着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与完善,金融逐步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角落,社会对具备一定金融知识和理财技能的人才需求显著增加。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届内高校纷纷修订经管类专业的教学方案,增加了金融类课程的比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面向经管类专业学生开设金融类课程虽然满足了学生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但是我国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金融类课程设置依然不科学,存在诸多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屆内学者也开展了有益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具有建设意义的研究成果(如徐颖;2009;刘昌臣2013等),已有的这些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管类专业金融类课程教学改革与规范,但是针对某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选择的研究居多,鲜有系统研究经管类专业金融类课程设置存在问题与优化对策。鉴于此及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金融类课程体系扭曲更为严重本文拟研究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金融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原因与优化对策。国内学术界对地方本科院校界定虽然存在分歧,但是为突出研究的重点本文将地方本科院校界定为21世纪以来由地方专科院校或高职院校升格的本科院校。
一、高校经济管理专业金融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理论课占金融类课程的比率过高。地方本科院校基本都远离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且大多由地方师范专科升格为本科的高校。这导致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经管类专业不仅普遍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薄弱,而且生源质量也难以与综合性大学或老牌财经类院校相匹敌。这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的经管类专业只能定位于培养当地经济发展所需的经济管理类人才。由于地级城市鲜有大型金融机构或大型企业的总部,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的分支机构主要需求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教学过程应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的安排应在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基础上提高应用型课程的比率,作为选修模块金融类课程更应以金融实务类课程为主。然而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制定教学方案时,盲目推崇综合性大学或老牌财经类院校的教学方案,开设过多理论性较强的金融类课程。如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注重货币银行、国际金融学和保险概论等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忽视外汇交易实务或金融期权期货等与该专业相关度比较大的实务类课程。结果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既没有掌握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也不熟悉与其专业相关金融实务,没有实现开设金融类课程的目标。
(二)金融实务类课程开设不科学。部分地方本科学院虽然意识到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应主要学习金融实务课程,并试图根据专业特点开设相应的金融实务类课程,但是依然存在课程选择不怡当的问题着理类专业表现尤为突出。一些管理专业在没有开设金融机构业务类课程的条件下,开设需要具备丰富金融基础知识的金融机构管理。教学方案制定者的出发点虽然是希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能胜任一般的企业管理工作而且还能从事金融机构管理工作,拓展学生的就业面。然而金融机构管理的复杂性和技术性等都不是一般工商企业可比拟的,特别是金融风险管理通常要求管理者具有扎实金融理论知识和数学知识。显然,地方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不熟悉金融机构业务运作的条件下,仅仅通过学习金融机构管理类课程3隹以实现预期目的。
(三)轻视金融基础课程。经管类专业开设金融类课程的主要目的虽然是让学生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了解和熟悉常见金融业务,初步具备金融投资和理财的知识与技能,但是这并不表示经管类专业仅开设金融实务类课程就能实现教学的目的。其原因主要是金融类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且基础课程与实务类课程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实务类课程的学习通常需要学生具备一定金融基础知识。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教学方案中,完全抛弃金融学基础课程直接开设证券与投资等专业课程和实务课程,且课时也较少海周课时仅为二节。在这种条件下,教师通常仅能以纯粹金融实务作为教学重点,大多数学生无法理解相关金融业务的操作原理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因素,如部分学生无法理解股票投资为什么需要分析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和宏观经济政策变动的影响。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影响了金融类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不重视实验和实践课。为了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人才丨也方本科院校日益重视经管类专业的实验和实践教学,大幅增加了实验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重。但是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显示,无论是实验课,还是实践课程都是与每个专业的核心课程相配套的,作为选修模块的金融类课程基本没有安排实验课或是实践课程。在这种条件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金融交易的原理和技巧,教师只能增加一些案例介绍和讨论。当今社会金融创新曰新月异,金融交易曰益复杂,学生仅仅通过课本知识和静态的案例分析,难以掌握金融分析和交易的基本技能。
二、高校经管类专业金融课程设置不科学的原因分析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具有一定金融知识和技能的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重要保障。因此,为了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金融类课程体系有必要进一步优化。然而要优化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金融类课程体系,首先要洞悉其设置不科学的原因。根据近年来的教学体会和掌握的资料莲者认为导致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金融类课程设置不科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金融学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地方本科院校除个别院校的前身是财经类或商科类的高等专科学校,大部分院校的前身都是地方高等师范专科。这些院校升本前主要是为地方培养中小学教师,为了升本和向综合性院校转型才开设经管类专业。其经管类专业的骨干教师尤其是院系领导大多由政治经济学教师转型而来,部分教师甚至由政治学、历史和哲学等专业教师转型而来。这些教师虽然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毕竟没有经过系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训练承担经济金融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尚可,对专业性较强的金融实务类课程大多感觉难以胜任。升本后的地方本科院校虽然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但是由于学校地处偏僻的地级城市且收入水平整体也相对较低,难以吸引既熟悉金融实务,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金融学专业教师。此外,由于金融学专业属于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地方本科院校大多没有开设金融学本科专业,专业平台的缺乏也是其难以吸引高层次金融学教师的重要原因。师资力量缺乏决定了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难以开设实务性特别是操作性较强的金融类课程。
(二)认识方面存在误区。师资力量缺乏不仅导致地方本科院校难以为经管类专业学生开设足够的金融实务课程,而且还导致其在经管类专业学生培养方面存在诸多认识误区。笔者认为以下三个误区比较典型。其一是认为企业管理类专业主要目标是培养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才,因此,开设金融类课程的目的也为学生成为金融机构中高层管理人员奠定基础敔使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企业管理类专业开设金融管理类课程比重较高。其二是不了解金融实务课程复杂性,认为非金融专业学生学习金融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熟悉常见的金融实务,没有必要开设金融专业基础课,致使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直接幵设金融实务课程。其三是认为实践课程特别是实验课程对经管类专业不重要,尤其是理工科和文史出身的学校领导普遍存在这种看法,导致经管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难以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作为选修课的金融类课程的实验室建设更是无从谈起。
(三)经费有限。地方本科院校升本后基本上都经历了一个规模迅速扩张的阶段在校生数量通常是升本前的数倍,部分院校甚至超过10倍。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不仅导致师生比严重失衡而且还导致办学经费的紧张。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学校一方面要满足建设和购置教育部本科评估要求必须具备的设施和仪器的经费需求,另一方面还大力支持与当地经济发展契合度高的理工科专业发展。经管类专业由于与地方产业的直接相关度较低,往往得不到地方政府和学校领导的支持其实验室建设也基本以满足教育部评估要求为目标。金融类课程虽然是选修课但是其实验室建设不仅要购置电脑和软件满足学生模拟操作如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通常还需要购买数据库资源所需经费更大更难以得到支持。
三、优化高校经管类专业金融课程体系的建议
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经济管理类人才,开设金融类课程的目的也是让学生熟悉和理解金融业务的运作机制,掌握一定金融分析和投资的知识与技巧具备一定理财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金融类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金融实务课程的比率。为经管类专业开设较多的金融理论课程虽然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金融理论,为其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但是这不仅与其培养目标不相符,而且学生对高深或宏观的金融理论不仅没有学习兴趣,甚至感到茫然。因此,优化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金融类课程体系,首先应降低金融理论类课程的比率,提高金融实务课程的比率。具体建议是在确保学生理解货币、汇率和保险等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压缩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和保险概论等基础理论课程的课时,尤其是要压缩宏观金融理论部分的课时增加证券投资分析、金融理财、外汇交易和保险实务等实务类课程。当然金融实务课程如何开设,还要视具体专业而定。如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应增加外汇交易和保险实务等课程的课时;财务管理专业应增加证券投资和金融理财等课程的课时;工商管理专业如开设金融类课程,建议增加资本运作与投资等课程的课时。此外,开设金融实务课程还需要走出管理类专业应开设金融管理类课程的认识误区,应明确企业管理类专业开设金融类课程也为了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一定金融实务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应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金融实务课程。
(二)增加实践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比率。随着金融创新的曰益推进金融发展正呈现两个突出的特点:其一是金融对经济生活的渗透程度曰趋增强,金融交易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其二是金融交易形式曰趋多样化,交易流程曰趋复杂,特别是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推陈出新。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仅通过传统金融课程学习,不仅难以理解和掌握各种新兴的金融业务,甚至理解传统金融实务都有困难。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虽然基本都开设金融类课程,但是鲜有学校设置了实验课程或实践课程。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优化经管类专业金融类课程体系,还需要增加实验课程或实践课程的比率。当然对一般经管类专业而言,实验课程或实
践课程都无法按照金融专业的模式运作,需要灵活处理。对于设有金融专业且有专门金融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学校,通过相关部门领导沟通和协调,充分利用金融专业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让经管类专业学生进行体验和学习。对于没有金融专业和金融实验室的学校而言,可考虑依扦相关专业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免费网络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常见金融交易过程,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虛拟交易,并撰写相应实验报告。
(三)加强金融专业教师的引进力度。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金融类课程设置不科学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缺乏经过系统金融学训练且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优化经管类专业金融类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果,需要进一步增强金融学专业教师的引进力度。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虽然也注重金融专业教师的引进但是由于引进条件与其他专业教师基本一致,难以吸引高层次金融专业人才,金融学专业教师依然非常缺乏。鉴于此地方本科院校应正视金融学专业教师引进难的问题,对金融教师引进采取灵活政策,如适当增加引进待遇,放宽年龄限制,或采用弹性引进制度。
(四)加强对金融类课程教师的培训力度。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显示対方本科院校金融类课程的教师基本都是青年教师,不仅教学经验缺乏,而且经过系统金融学专业训练的比例较低。在外部引进困难的条件下,加强金融类课程骨干教师的培训鼓励其参加校际交流,向外校经验丰富教师学习是提高他们教学能力的捷径。为了迎接本科评估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地方本科院校虽然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外出学习考察活动,但是鲜有普通教师特别是非核心课程的金融类课程教师参加。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要优化经管类专业金融类课程体系,还应加强对金融类教师的培养,鼓励其参加教学研讨会和进行校际交流。此外,经管类专业负责人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对金融类课程选择也应主动听取金融类专业教师的意见进—步完善教学计划。
第五篇:常规公交线路优化与资源配置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常规公交线路优化与资源配置 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2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发达国家的公共交通事业起步较早,因而对于公共交通系统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交线网规划、站点布局、公交优先及智能公共交通等方面的理论体系。在公共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面,从目前来看,主要集中在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及公交网络优化等方面,而关于公交线路优化与资源配置指标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
BotozwJJ(1974)在文献[3」中针对美国旧金山市快速交通系统的出行服务质量提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AllneWG等(1976)在文献[4]中讨论了服务水平评价方法在公交企业管理、政府政策制定和补贴水平确定等方面的应用;AherCH(1976)在文献「5]中将可达性、出行时间、可靠性、直达系数、服务频率和客流密度作为吸引潜在乘客流量的6项服务质量水平评价指标;DhingraSL等(1987)在文献
[6]中分析了印度南部德里市三条公交线路的不同运行情况,考虑了项重要的指标因素;RyaAS(1994)在文献[7]中评估了印度加尔各答市的2条路线上不同类型公交车辆的服务质量水平;Chung一HsingYeh等(2000)在文献[8]中运用多目标模糊决策分析方法,从服务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三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台湾的十家公交企业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排序;HyaatS(2002)在文献「9]中选取可达性、舒适性、安全性、清洁性等参数作为评价指标,提出运用FIMICA方法对公交乘客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
1..22国内研究概况
国内关于公共交通规划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随着“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城市交通发展策略的确立,公共交通规划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国内诸多高校、研究机构的教授、学者及研究生等以国内城市为依托,在城市公共交通评价方面作了许多探索,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城市公交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面,东南大学的王炜等(2002)在其著作「10]中比较系统的给出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吉林大学的王建智(2001)在其硕士论文「川中以长春市公交发展的现状调查为基础,从公交服务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三方面入手,分别以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构造了长春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东南大学的周爱娣(2004)在其硕士论文[l2]中对城市常规公交线网的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东南大学的李铁柱等(2005)在文献「13]中从规划的协调性、运行的有效性和环境的持续性等三个方面着手,建立了公交首末站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评价方法。
在城市公交优先方面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公交专用道和公交信号优先等方面。东南大学的陆建等(1998)在文献「14」中讨论了公交专用道的设置条件与效益分析;同济大学的白玉等(2004)在文献「15]中探讨了公交专用车道效益评价方法;东南大学的黄艳君(2003)和张卫华(2003)分别在其学位论文「16」和「17]中对城市公共交通路段通
行技术、信号交叉口通行技术进行了分析评价;另外,国家公安部、建设部“畅通工程”专家组对公共交通优先的指标也进行了规定和探讨。
1..23现状研究的不足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关于公交线路优化与资源配置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公交评价的研究范围方面,仍然主要集中于建立公交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线网中单条线路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近期公交线网规划是以现状线网为基础,进行部分线路的调整而实现整体上的优化,因而有必要建立公交线路优化与资源配置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2、在公交线路优化及配置指标方面,一般仅涉及到不同类型公交线路的服务水平设定、沿线的站点布设与站台设计标准、车型配置、发车间隔和区间车的设置、公交运营车辆调度与乘客信息系统相关的信息自动采集、传输、处理和输出显示等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设定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易操作的公交线路优化与资源配置指标体系。
3、在公交线路优化与资源配置指标的选取和计算方面,未能够充分利用公交IC卡等智能化数据采集技术,对公交线路优化以及评价相关数据的挖掘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4、在公交线网评价方法方面,大多数仍然采用传统的数值评价方法。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不能够从各个角度反映出公交线路与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需要做一定的定性分析补充,且多以比较性评价方法为主,诊断性评价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