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跨栏跑技术理论
跨栏跑技术分析
目的与任务:
通过教师讲解,掌握跨栏跑的基本技术特点,并能够指导跨栏跑的教学和训练。
跨栏跑的技术可分为:起跑至第一栏技术、跨栏步技术、栏间跑技术及全程跑技术。跨栏跑的成绩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平跑速度、过栏技术及跑跨结合的能力。跨栏跑技术的好
坏常用平跑与跨栏跑成绩的差值来评价。
一、110米跨栏跑技术
110米栏从起跑线至第一栏的距离为13.72米,运动员—般跑7步或8步;全程共有l0个栏9个栏间,每个栏间距离为9.14米,需跑3步;最后一架栏至终点为14.02米,约6步左右。
(一)起跑至第一栏技术
起跑至第一栏的主要任务是: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积极加速并准确地踏上起跨点,为过好第一架栏和形成良好的栏间节奏,做好心理与身体上的准备。适宜的起跑至第一栏技术应符合以下要求:
1.明确起跑器的安装。起跑至第一栏如跑8步,应将起跨腿放在前起跑器上。应注意,起跑的“预备”姿势重心要保持在一个较高的位置,这有利于上体较早的抬起和快速地蹬离起跑器。
2.积极地加速。起跑后要利用积极的后蹬和有力的摆臂使速度逐渐加快,上体抬起的速度比短跑要早些。大约在第6步时基本达到短跑途中跑的姿势。
3.准确地踏上起跨点。起跑后步长要稳步准确地增加,起跨前倒数第二步达到起跑时的最大步长,最后一步要积极准确地踏上起跨点,并形成一个积极而又迅速的短步。
4.快速积极的栏前短步。栏前最后一步是一个比倒数第二步短约10一15厘米的短步,是为了保持起跨时较高的重心位置(起跨时重心下降约l厘米),提高重心前移的速度为跨越第一架栏做好心理及技术上的准备。
(二)跨栏步技术
过栏技术也称作跨栏步技术,是指起跨脚踏上起跨点到摆动腿的脚着地这一时期所表现出的技术动作。为便于分析,我们将其分为起跨攻栏和下栏着地两个阶段。
1.起跨攻栏技术见图1(1)一(3)。是指从起跨脚踏上起跨点至重心腾空后达到最高点这一时期。起跨攻栏阶段的任务是保持较高的水平速度,使身体重心达到过栏所必须的腾起高度。起跨攻栏阶段是跑跨结合的关键技术,这一阶段中的任何失误都会在下栏着地及栏间跑时反映出来,因此起跨攻栏技术是整个跨栏步技术的关键。适宜的起跨攻栏技术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适宜的起跨距离。起跨距离适当可以减小起跨离地时的蹬地角度,有助于摆动腿向前上方的摆动,加大身体腾空时水平分力的比例。优秀运动员的起跨距离为2.00一2.20米。
(2)保存较高的身体重心位置。由于栏前短步技术的作用,使身体重心在支撑时下降幅度小(1—2厘米)、移动速度快。这样可以较好地减小整个跨栏步的重心波动差,有助于起跨攻栏阶段重心腾起角度的减小。
(3)支撑时较大距离的前移。起跨脚着地到离地这段时问,重心移动的距离约60一70厘米,用时0.11一0.13秒。优秀运动员大都在争取重心总移动距离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后支撑与前支撑的比例,以此来达到提高后蹬效果的目的。
(4)摆动腿积极前摆。摆动腿的前摆在后蹬时是与起跨腿互为作用,摆动腿的积极前摆有助于起跨腿力量、速度、方向、角度的把握;摆动腿腾空后与躯干互为作用,促进躯干积极的前倾,加大两腿的分腿角度(约125度),有利于摆动腿小腿问前摆伸动作的进行。
(5)躯干积极前倾。躯干在起跨腿蹬离地面后表现出积极的攻栏意识,在起跨攻栏结束时达到最大幅度的前倾(约43度)。积极的前倾攻栏,有助于起跨腿的提拉,有助于摆动腿迅速向前上方的继续抬摆和小腿向前的摆伸。
(6)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台。在起跨攻栏阶段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对动作迅速、协调、连贯的完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两臂的动作协调有利于身体平衡抵消身体的旋转,而且摆动腿异侧臂的前伸,对摆动腿的攻摆和躯干的前倾攻栏都起着重要作用。
2.下栏着地技术见图1(3—5)。是指身体重心腾空达到最高点,到摆动腿脚着地支撑这一动作过程。此阶段的任务是使身体平稳、快速地转入栏间跑,尽可能地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从理论上讲下栏动作是从重心腾空达到最高点后开始的,因为此时重心开始处于下降阶段。但事实上,下栏的动作和意识均早于此时。从动作上讲,在摆动腿的前脚掌接近栏板就开始了下压动作,同时起跨腿也在此时开始向前提拉的动作。从意识上讲运动员要树立“抬腿即下压”的概念,而不应有腾空过栏的感觉。
合理的下栏着地技术应符合下列要求:(1)摆动腿积极下压,起跨腿迅速提拉。摆动腿脚一过栏板就应进行积极的下压动作,在着地瞬间保持膝关节伸直。同时起跨腿大小腿折叠外展,脚背屈并外翻,膝关节领先经腋下向前上方迅速提拉。摆动腿脚着地后起跨腿已提拉至身体的侧前方。两腿的动作要协调配合动作连贯。应注意的是,下压与提拉的动作应同时开始,这样会使两腿的剪绞动作进行得充分有力。
(2)保持较高的重心位置。下栏着地瞬间,摆动腿脚掌先着地,为减小对地面的冲击力,通过踝关节进行缓冲。在着地支撑时膝关节要保持伸直,使着地时的重心高度高于起跨时的重心高度。
图1:110米跨栏步技术
(3)着地角度大,速度损失小。优秀运动员在下栏着地时,着地点距栏架的距离约为1.40米,着地角度为78度左右。重心投影点约在着地点后15厘米。这一系列动作均为水平速度损失的减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水平速度的下降率是评价运动员跨栏跑好坏的重要指标之—。
(4)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在下栏着地过程中,上体配合摆动腿的下压自然地向上抬起。摆动腿同侧臂自然向前摆动,摆动腿异侧臂由前上方向后下方做较大幅度的划摆,以抵消起跨腿从体侧提拉沿身体纵轴所产生的旋转力。
(三)栏间跑技术
栏间跑技术是指从过栏后摆动腿脚着地点至起跨脚踏上起跨点这段距离中,所表现出来的技术动作特征。栏间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地加决栏间节奏,提高跑速,为过下一栏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在栏高固定、栏距固定的条件下,栏间跑也就形成了与短跑不同的特殊的步数、步频、步长等技术特点。
栏间跑第一步步长最小,其距离约为1.60米,其任务是尽快地将跨栏动作转变为平跑动作,为栏间跑的节奏和速度的发挥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一步小的原因在于过栏时腾空时间较长,腾空高度较高,速度下降较大;下栏时膝关节几乎无缓冲,后蹬时无法充分发挥大肌群力量;起跨腿从体侧向前提拉,减小了向前摆动的力量与幅度;后蹬角度大于平跑时的角度。为此,为争取第一步必要的步长,应充分发挥踝关节在后蹬时的力量,依靠起跨腿的积极前摆来获得所需要的步长,保证栏间跑速和节奏的发挥。近年来栏间跑第—步有增大的趋势,这点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栏间跑第二步步长最大,其步长约为2.10米左右。动作外形上与短跑基本相近。这是由于此时运动员的跑动已消除了栏架对运动员的影响,运动员的主要精力在努力争取步速上。对于身体较高的运动员来说,即使这样的步长仍短于他们的常态步长,因此“屈蹬”技术在此表现得较为明显,这对于步频的加快和步速的提高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栏间跑第三步步长中等,步长约为1.95米。这与起跨攻栏阶段是紧密相连的、运动员在此时要为起跨攻栏做难备:动作特点表现为,摆动腿下压积极,着地点靠近重心投影点,重心处于较高的位置,起伏不明显,速度达到最高点。栏间跑技术见图2。
图2:110米栏栏间跑技术
(四)全程跑技术
全程跑的任务是合理地将跨栏步技术与快速的栏间跑技术紧密的结合起来,使运动员的体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我们可以将110米栏的全程跑看成一个整体,但在这个整体中的各个阶段是有所差异的。全程跑中首先要过好第一架栏,这对于速度的发挥,节奏的建立以及运动员树立自信心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全程跑的前三架栏属于加速阶段,此阶段应尽可能积极加速,以使速度得以充分的发挥。第四栏至第六栏运动员大都达到本人的最高跨栏周期速度,此时的前半部分,运动员应在达到最高速度的情况下,思想上适当地略有放松,以使动作更加轻快、灵活、流畅,后半部分运动员要继续努力争取将最高速度保持的尽可能长些。第七至第九栏由于运动员的体力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此时运动员应注意在技术上控制动作不变形,在速度上避免下降过快。第十栏是最后一架障碍,过此栏时,运动员要加快下栏动作的速度,过栏后迅速冲向终点,应建立终点冲刺从第十栏开始的意识。由图3我们可以了解目前世界优秀运动员跨栏跑速度曲线的变化。
图3:
24、25届奥运会运动员速度曲线比较
跨栏跑技术几种主要评价指标:
1.全程跑技术状况=110米栏一110米跑(数值越小说明技术水平越好)。
2.跨栏跑速度利用率=跨栏周期平均速度/平跑速度。
3.跨跑结合能力=栏间跑第一步速度/跨栏步速度。
4.跑跨结合能力=跨栏步速度/栏间跑第三步速度。
二、女子100米跨栏跑技术
女子100米跨栏跑基本上是从男子110米栏演变过来的,因此阶段划分与110米栏相同。起跑至第一栏为13米,栏间距离为8.5米,栏高84厘米,最后一栏至终点为10.50米,全程10架栏。由于栏架高度与运动员身高相比,相对较低,因此全程跑时身体重心起伏较小,跨栏步动作幅度小,动作自然,更接近于平跑。
(一)起跑至第一栏技术
起跑至第一栏,运动员一般跑八步或七步,由于栏架相对较低,“预备”时臀部抬起的高度比男子相对低一些,起跑后前几步上体的前倾稍大于男子110米栏。但在例数第二步时身体也需基本达到途中跑姿势,并为起跨攻栏做准备。起跨前最后一步步长比前一步缩短10—15厘米,动作要积极以便提高起跨攻栏时的速度。八步的步长大致为:0.65、1.05、1.35、1.40、1.50、1.60、1.75、1.65米,起跨点距栏为2.00米。
(二)跨栏步技术
从跨栏步看女子100米栏与男子110米栏相比较,无论从动作外形、动作结构、节奏特点等方面均无很大的差异。但女子l00米栏的栏高大都低于运动员的腿长,这就使女运动员感到过栏相对较容易,技术特点上表现为跨栏步距离较短,动作幅度较小,过栏时身体起伏不大,波动差小,更加具有跑栏的技术特征见图4。
图4:女子100米跨栏跑技术
1.起跨攻栏技术。女子100米栏起跨的适宜距离在1.90一2.00米,起跨时前脚掌积极着地,髋、膝、踝三关节缓冲不大,身体重心保持较高的位置并快速地通过支点。后蹬离
地前的角度大致在70度左右。摆动腿前摆幅度加大,摆动高度大致与地面平行。摆动腿抬至最高点后要立即下压,使小腿向前摆伸的速度快于110米栏。上体前倾和摆动腿异侧臂前摆的幅度均不是很大,与平跑更为接近。攻栏结束前两腿的最大分腿角度在120度左右。
2.下栏着地技术。从动作外形上讲,着地应是从重心腾起达到最高点时开始,但由于重心腾起后惯性的作用,运动员在重心达到最高点前,摆动腿已开始了下栏动作。摆动腿的下栏着地动作开始于脚到达栏板时,此时,运动员小腿向前摆伸动作已完成,为减小空中动作的时间,摆动腿下压动作应快速有力。着地瞬间运动员以前脚掌着地,膝关节伸直。着地点距栏架约0.90—1.05米。
起跨腿向前提拉与摆动腿下压动作同时进行。向前提拉的高度要小于110米栏,提拉的速度要快于110米栏,动作表现出更好的向前性和快速性。
上体和两臂动作协调、自然、快速、动作幅度小而快。
(三)栏间跑技术
女子100米栏栏间距为8.50米,跨栏步的距离约为3.05米,余下的5.45米的距离用三步跑完,各步步长约为l.65、1.95、1.85米(见图5)。可以看出,三步间的比例和每步与跨栏步之间的比例差距减小,分配合理,更接近于跑栏。对于运动员来说,三步跑5.45米就显得太短了,加快动作速度和提高每步步频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运动员在栏间三步跑时,重心高、幅度小、节奏快是目前100米栏间跑的主要技术特证。
图5:女子100米栏间跑技术
(四)全程跑技术
女子100米栏在全程跑技术中具有动作幅度小、频率快、向前性好、身体重心起伏不大等特点。
我们应将全程跑技术看成是一个技术整体,在教学与训练中对此要给予必要的重视。在分析全程跑技术时我们可将其划分为积极加速阶段、速度保持阶段和终点冲刺阶段。
1.积极加速阶段。此阶段是从起跑至跨过3—4架栏,主要任务是使身体尽快摆脱静止状态,在保证技术动作准确无误的前提下,达到最高跑速。此阶段的重点是过好第一架栏,因为第一架栏过得好坏,对以后各栏技术动作的发挥、栏间节奏的稳定、运动员信心的建立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6:女子100米栏全程跑的速度曲线
2.保持速度阶段。此阶段是从下第3—4栏至下第九栏。其主要任务是将运动员所发挥出来的最高速度尽可能保持,使速度下降的幅度尽可能减小。运动员在此阶段的前半程应使技术动作轻快、流畅、协调,在后半程体力有所下降时,仍保持技术动作的快速、有力、不变形。
3.终点冲刺阶段。此阶段是从过第十栏至终点。其任务是发挥出运动员的所有体能,以最快的速度冲过终点。下第九栏后,运动员应有意识的加快动作,第十栏的动作要迅猛积极,下栏着地动作要更快。着地后迅速冲过终点,运动员在到达终点的一瞬间应是全程跑速度最快的时刻。
女子100米全程跑技术的评价方法可参照男子110米栏的技术评价方法加以评价。
第二篇:跨栏跑技术分析
跨栏跑技术分析
跨栏跑的技术可分为:起跑至第一栏技术、跨栏步技术、栏间跑技术及全程跑技术。跨栏跑的成绩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平跑速度、过栏技术及跑跨结合的能力。跨栏跑技术的好
坏常用平跑与跨栏跑成绩的差值来评价。
一、110米跨栏跑技术
110米栏从起跑线至第一栏的距离为13.72米,运动员—般跑7步或8步;全程共有l0个栏9个栏间,每个栏间距离为9.14米,需跑3步;最后一架栏至终点为14.02米,约6步左右。
(一)起跑至第一栏技术
起跑至第一栏的主要任务是: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积极加速并准确地踏上起跨点,为过好第一架栏和形成良好的栏间节奏,做好心理与身体上的准备。适宜的起跑至第一栏技术应符合以下要求:
1.明确起跑器的安装。起跑至第一栏如跑8步,应将起跨腿放在前起跑器上。应注意,起跑的“预备”姿势重心要保持在一个较高的位置,这有利于上体较早的抬起和快速地蹬离起跑器。
2.积极地加速。起跑后要利用积极的后蹬和有力的摆臂使速度逐渐加快,上体抬起的速度比短跑要早些。大约在第6步时基本达到短跑途中跑的姿势。
3.准确地踏上起跨点。起跑后步长要稳步准确地增加,起跨前倒数第二步达到起跑时的最大步长,最后一步要积极准确地踏上起跨点,并形成一个积极而又迅速的短步。
4.快速积极的栏前短步。栏前最后一步是一个比倒数第二步短约10一15厘米的短步,是为了保持起跨时较高的重心位置(起跨时重心下降约l厘米),提高重心前移的速度为跨越第一架栏做好心理及技术上的准备。
(二)跨栏步技术
过栏技术也称作跨栏步技术,是指起跨脚踏上起跨点到摆动腿的脚着地这一时期所表现出的技术动作。为便于分析,我们将其分为起跨攻栏和下栏着地两个阶段。
1.起跨攻栏技术见图1(1)一(3)。是指从起跨脚踏上起跨点至重心腾空后达到最高点这一时期。起跨攻栏阶段的任务是保持较高的水平速度,使身体重心达到过栏所必须的腾起高度。起跨攻栏阶段是跑跨结合的关键技术,这一阶段中的任何失误都会在下栏着地及栏间跑时反映出来,因此起跨攻栏技术是整个跨栏步技术的关键。适宜的起跨攻栏技术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适宜的起跨距离。起跨距离适当可以减小起跨离地时的蹬地角度,有助于摆动腿向前上方的摆动,加大身体腾空时水平分力的比例。优秀运动员的起跨距离为2.00一2.20米。
(2)保存较高的身体重心位置。由于栏前短步技术的作用,使身体重心在支撑时下降幅度小(1—2厘米)、移动速度快。这样可以较好地减小整个跨栏步的重心波动差,有助于起跨攻栏阶段重心腾起角度的减小。
(3)支撑时较大距离的前移。起跨脚着地到离地这段时问,重心移动的距离约60一70厘米,用时0.11一0.13秒。优秀运动员大都在争取重心总移动距离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加大后支撑与前支撑的比例,以此来达到提高后蹬效果的目的。(4)摆动腿积极前摆。摆动腿的前摆在后蹬时是与起跨腿互为作用,摆动腿的积极前摆有助于起跨腿力量、速度、方向、角度的把握;摆动腿腾空后与躯干互为作用,促进躯干积极的前倾,加大两腿的分腿角度(约125度),有利于摆动腿小腿问前摆伸动作的进行。
(5)躯干积极前倾。躯干在起跨腿蹬离地面后表现出积极的攻栏意识,在起跨攻栏结束时达到最大幅度的前倾(约43度)。积极的前倾攻栏,有助于起跨腿的提拉,有助于摆动腿迅速向前上方的继续抬摆和小腿向前的摆伸。
(6)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台。在起跨攻栏阶段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对动作迅速、协调、连贯的完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两臂的动作协调有利于身体平衡抵消身体的旋转,而且摆动腿异侧臂的前伸,对摆动腿的攻摆和躯干的前倾攻栏都起着重要作用。
2.下栏着地技术见图1(3—5)。是指身体重心腾空达到最高点,到摆动腿脚着地支撑这一动作过程。此阶段的任务是使身体平稳、快速地转入栏间跑,尽可能地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从理论上讲下栏动作是从重心腾空达到最高点后开始的,因为此时重心开始处于下降阶段。但事实上,下栏的动作和意识均早于此时。从动作上讲,在摆动腿的前脚掌接近栏板就开始了下压动作,同时起跨腿也在此时开始向前提拉的动作。从意识上讲运动员要树立“抬腿即下压”的概念,而不应有腾空过栏的感觉。
第三篇:《跨栏跑》教案
4《跨栏跑》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跨栏步和栏间跑的技术动作,90%以上学生能完成跨栏技术动作。【过程与方法】
通过跨栏技术动作的学习发展灵敏、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发展跨越障碍的能力,培养节奏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建立自信、战胜自我、主动学生、勇敢顽强以及培养同学互助学习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跨栏跑及栏间跑的技术动作。【难点】
起跨腿收紧抬平,腿勾脚尖,晚收快拉、侧平拉并拉正,摆动退屈膝攻栏,两臂配合,眼视前方。
三、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2 分钟)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报告人数(3)检查服装(4)宣布本节课内容(5)安排见习生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快、静、齐(二)准备部分(10分钟)1.游戏——跨越障碍
将 1——4 道每道分别摆放 10 个障碍物,放倒 4 个栏架、4 块垫子、2 根跳绳,班级所有学生分为实力均等的4 组,每组的第一位同学听到老师的口令后开始跑动跨过障碍 1 物,当第一位同学跑出 10 米后第二位同学跟上,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名同学跨越最后一个障碍,根据到达终点的先后顺序排出名次。
教学组织:四列纵队
要求:必须从障碍上方跨过,注意安全。2.专项准备活动
教师示范跨栏跑的专项准备活动,学生进行模仿练习(1)摆动腿攻栏(2)起跨腿提拉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认真模仿动作,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三)基本部分(28分钟)导入:展示刘翔获得奥运会 110 米冠军的图片并提问:大家知不知道这是谁?他所进行的是什么运动项目?学生回答:刘翔、110米跨栏跑。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正是这项运动项目的主要的技术动作起跨和攻栏。
新课讲授:
1、学习栏侧过栏(橡皮筋)(1)教师进行示范,并提示学生观察折叠腿在整个过程中是如何完成动作的,并请学生进行总结回答,教师进行补充最终得出:折叠摆腿正确到位,下压积极加速。身体高重心、攻栏意识强、向前性好,上体及身体其他环节协调配合。
(2)分组练习
①行进间双腿交替摆压腿练习②上步攻栏练习
③行进间走动摆动腿栏侧过栏 ④行进间跑动摆动腿栏侧过栏
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组间互相评价,老师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个别指导。
2、起跨腿栏侧过栏(橡皮筋)(1)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总结技术动作要点,教师进行补充:膝高于踝,以膝带踝,脚踝外上钩,大小腿折叠前拉至正前方下压放脚。上体、两肩正直,两眼前看。
(2)分组练习①原地撑墙模仿起跨腿过栏练习②原地撑墙起跨腿纵栏提拉模仿练习③原地起跨腿横栏提拉模仿练习④行进间走动起跨腿栏侧过栏(橡皮筋)⑤行进间跑动起跨腿栏侧过栏(橡皮筋)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组间互相评价,老师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个别指导。
教学组织:分为人数均等的四组 要求:认真完成动作,互相点评指正。
3、竞速游戏——障碍跑
将学生分为实力均等的 4 组,1-4道每道分别放置 75厘米高的橡皮筋 10 条,四组学生分列四列横队站在四条跑道的起点处,第一名学生听到老师的口令后开始运用起跨腿栏侧过栏技术完成 10个栏的跑动,第一名学生跑出 10 米后第二个人开始,直至所有同学完成比赛,最先到达终点的组获胜。
教学组织:四列纵队
要求:跨越障碍时运用所学技术,注意安全。(四)结束部分(5 分钟)
1、老师针对今天上课的情况进行简单总结,并请两位学生就今天的课程提出建议与意 见。
2、伴随着舒缓、优美的音乐进行放松操。
3、值日生归还器材,教师宣布下课。
四、预计强度
平均心率为 120——135 次分钟左右,课堂密度为 35——40%左右。
五、教学反思
第四篇:跨栏跑教学设计
高中一年级男生跨栏跑教学设计
一、总体设想: 以发展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切入点,通过学习跨栏跑动作技术和方法,明确对自身发展的价值。结合不同难度栏架设置的教学情境,采取分层递进、小组学习等教学组织,引导学生掌握与运用跨栏跑动作技术,在较高运动密度条件下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等体能,使学生在提高跨栏跑运动能力的同时,建立起自信,表现出勇敢顽强、挑战自我的精神以及团队合作遵守规则的行为。
二、学情分析: 跨栏跑模块一18课时,分为四个主题单元,本次课为第二单元《3—5个低栏的跨越》中第1次课。通过前6次课学习,75-80%的同学能较顺利地完成跨栏步和起跑跨过第一栏。针对学生完成动作的不同情况,在自选练习起点掌握连续跨过3-5个低栏练习的基础上,采取分层递进组织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
三、教材内容与价值:
1、跨过3-5个低栏(50米左右);跨栏步、栏间跑。
2、静、动态牵拉发展柔韧练习;小组纵跳过栏比赛等练习。
在跨栏步、栏间跑的练习和纵跳过栏、3—5个低栏的跨越比赛中,运用知识和技能应对不断变化的情境,解决体能“爆发力”与技能“跳栏”等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由单纯的知识点和技术学习向培养核心素养转变。
四、教学目标:
(一)能较准确的说出跨栏步和栏间跑的动作技术要点并运用到3—5个低栏连续跨越中,发展速度、力量、柔韧体能,提高跨越能力,85-9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栏间跑的节奏。
(二)懂得跨栏跑场地器材环境知识,在简化规则,降低要求的跨栏练习和比赛中,保持稳定的情绪,与同伴合作完成热身活动与跨栏步、栏间跑技术学练。
(三)在练习和比赛中表现出勇敢顽强、挑战自我的精神以及遵守规则,团队合作与负责任的行为。
五、教学程序:
1、上课常规与准备活动:
(1)上课常规:集合,提示练习内容与要求,检查课外作业小组热身活动编排情况等。
(2)准备活动:①学生分成四组由小组长带领做徒手操6-8节。②牵拉柔韧、转髋等练习。③设置合作交流与比赛的情境,两人一组利用低栏纵跳过栏、模仿跨栏练习,小组纵跳过栏比赛。
2、技术学练:
情景设置与教学组织:
设置不同难度栏架练习区,找到自己的练习起点,采用分层递进的方式,逐步掌握连续跨过3-5个低栏的技术。学法:
(1)采用起跨腿、摆动腿过栏角以及慢跑过3-5个低栏练习,改进跨栏步动作;(2)通过起跑至第一栏以及跨过3-5个低栏,结合标记,使学生初步掌握起跑至第一栏与栏间跑结合动作。教法:
(1)以小组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采用互教互学交流的方法,掌握连续跨过3-5个低栏动作,改进技术上(跳栏与倒步)的不足。
(2)选择学生示范。师生点评,分析出动作,提出改进意见,达到共同完成本课预订的目标。
(3)在跨栏跑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学习情况,不断提出让学生思考的技术点和价值点,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勇敢顽强、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精神以及遵守规则的教育。
3、放松整理与讲评:
(1)放松整理:学生放松走成二列横队,采用肌肉放松、呼吸调节情绪的方法,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2)总结本课的学习情况,强化技术要点、学习价值,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布置课外作业。
六、本课特点: 通过学习跨栏跑动作技术和方法,明确对自身发展的价值。结合不同难度栏架设置的教学情境,采取分层递进、小组学习等教学组织,引导学生掌握与运用跨栏跑动作技术,使学生在提高跨栏跑运动能力的同时,建立起自信,表现出勇敢顽强、挑战自我的精神以及团队合作遵守规则的行为。
七、效果预计:
85-9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栏间跑的节奏。主动与同伴合作完成准备活动和纵跳过栏比赛。在掌握连续跨过3-5个低栏动作的同时,表现出勇敢顽强、挑战自我的精神。
运动负荷预计:练习密度:50%--52%平均脉搏:135-145次/分 本节跨栏跑课是我们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步尝试,对于跨栏跑教学组织与教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恳请各位领导、专家、同行们提出宝贵意见。
第五篇:跨栏跑教学设计说明
跨栏跑教学设计说明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精神,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掘教材的内涵,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让学生的技术从知识、技能到理论进行专门和深入的学习,并使其逐渐掌握一至二项运动技术,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本次课的学习目标是在快速跑的练习基础上,学习跨栏跑摆动腿的攻栏和起跨腿的跨越技术。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3班男女生,学生对跨栏跑充满好奇,有跨越栏架的欲望,也有个别学生存在惧怕心理,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发展不均衡,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较强。为此,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三、教材分析与处理
过栏是跨栏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过栏是在快跑中完成独特形式的“跨栏步”,它包括起跨、腾空过栏和下栏着地等动作阶段。过栏不但要求动作快、身体腾空时间短,而且还必须能为衔接栏间跑创造有利的条件。教学实践表明,只要比较充分地做好“起跑到第一个栏”的准备,消除对“栏”的心理负担,树立较强的自信心,过栏是不成问题的,但由于起跨攻栏、腾空过栏的技术,对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要求比较高,在教学中不细究技术,在增强练习次数中,逐渐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及对“栏”的运动感觉,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运动水平是能够提高的。
四、教学重点
攻栏和过栏
五、教学难点
跨栏步
六、学法指导
高中生的思维能力体育实践能力已得到了一定发展,本次课通过将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的有机结合,运用“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以“体验为红线”和以“思维为主功”的教学策略,来保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在学习时,行为表现为“探索-研究-应用”,心理上表现为“观察-思维-迁移”。采用导学、导思、导练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思维参与体育学习,让学生通过探索(观察)-研究(思维)-应用(迁移)的学习思维活动过程,达到了解动作技术的实质和规律让学生的知识学习、身体锻炼寓于教学、练习之中。
七、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除常规教学外,通过设问引出本次课的教学内容。
2、准备部分:首先由教师带领进行蛇形慢跑,即复习掌握了行进间队形,又起到了热身作用和学生练习的兴趣。其次安排了六节徒手操,为学习下面的内容作好进一步准备。
3、基本部分:(1)、简要介绍110米跨栏跑技术结构
(2)、教师通过集中讲解过栏技术动作并示范,组织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示范进行分解练习,摆动腿过栏、起跨腿过栏、过栏时两腿的剪绞动作和上下肢的配合动作,教师巡视给予指导纠正,找学生进行示范并点评。组织学生进行高度不同的2-3栏的跨栏跑练习。让学生建立正确运动表象及正确概念。
(3)、游戏安排的是障碍接力,利用栏架、小体操垫设置成高低不等的障碍,让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运用不同的方法越过障碍,团结合作,争取胜利。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开拓创新、勇敢果断、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把练习推向高潮。
4、结束部分
在音乐伴奏下,师生共同练习,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