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庄学校书法课开设情况报告
书法课开设情况报告
竞秀区江城乡刘庄学校
2017年3月
书法课开设情况报告
写字既是重要的语文基本技能,又是人文素养的体现,写好汉字终身受益。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各科作业(包括语文作业)的卷面整洁度在下降,大部分学生书写能力呈下降趋势,能达到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要求的仅占一小部分,大部分学生书写的汉字字体欠端正、结构不均、笔画松散、无章法可循,作文中的错别字屡见不鲜。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我乡素质教育,从2015年开始在小学三年级要求开设书法课,但因无教材,无师资,一般都是任语文的老师兼任书法课程,名为书法,实际上就是写字课,因为我们的老师大多数自己都不懂书法,能教育学生把字写端正就不错了。
我校共有开设书法课的班级有3个,其中三年级学生74人,四年级55人。每周一节书法课,无教材、无特长全凭任课老师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进行。一般教师都挪用为语文课。如要真正开设书法课程,不光要有专门的教材,还要有专业的老师。
强化书法课程管理。
1、以“书法”教材为蓝本,开齐、开足、开好书法课程。做到有教师、有计划、有教材、有教案、有作业、有评价。成立书法兴趣小组,对有书法特长的学生进行专门培训
2、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和书法教科研工作,为开好书法课程提供有效保障,学校挑选有书法特长的教师作为书法组组长,带头开展书法教学和教研工作。组织书法教师进行培训,教科研部门适时组织
书法教科研活动,提高教师书法水平和授课能力,推动书法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保证书法课程的教学质量。
3、学校把书法课纳入到教学常规管理之中。制定了书法课程考核细则与考评方法,科学使用考评结果,督促、激励教师扎扎实实地开好书法课,杜绝课程流于形式。学校在重视学生规范书写的同时,注重了学生正确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只要动笔,就要强调坐姿和执笔。每个班级的前面张贴了正确的书写姿势图,为学生示范。
4、争取家长支持。调动广大家长的积极性,取得家长的大力支持,积极与家长沟通,明确学习书法目的,避免功利与浮躁。督促并保证学生在家每天有一定的练笔时间,做到“天天练”。使学校、社会、家庭达成共识,形成“大家都来重视书法教学”的良好社会风尚。
第二篇:在小学开设书法课的重要性
在小学开设书法课的重要性
新乐市实验小学
闫芝
一、观察能力训练《书谱》中有言“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是说细致的观察在书法学习中的重要。因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可以使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从而提高创造能力。在书法课的实践中,学生的观察对象是字中笔画的形态、书写方法、笔画位置、结构搭配等。运用多媒体可对汉字的各个组件进行分解,再组合,使学生比较直观地感受到汉字的间架结构。这种直观的观察,分散了观察的难点,提高了学生对汉字的造型能力及感悟能力。
二、记忆能力训练写字课学习中要十分注意记忆力的训练,因为记忆力训练有助于学生记住旧知识,弄清新、旧知识的联系,从而能解决新问题。所以说书法课训练学生记忆力,有助于创造能力的提高。通过训练,学生不仅可以写出美观的汉字,同时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另外,加强学生的日常练习,是提高和培养他们造型能力、记忆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思维能力的训练运用多媒体,将一幅优秀的作品和一幅劣质作品一同出示,或是将两个字动态演示,这种经常性的进行的对比练习,能极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意让学生多进行一些背临、意临的练习,让他们找出存在的差距,发挥他们的悟性和创造力,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不无裨益的。
四、动手实践能力训练没有书写 练习的书法教学是纸上谈兵。在书法教学中创作是最终目的。教师讲的知识、技能,学生必须通过书写训练才能理解、记住,思维训练也必须在书写训练的尝试实践中进行。
而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是学生的弱点。因此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是创作和创造能否成功的有力保障和重要手段。在从继承到创新,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中,学生能开拓思维,发展个性,具有独特见解,真正拥有动手实践的创新能力。重视对学生的书法教育,不仅能让学生写好字,还有其重要的德育职能。第一,能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在中国书法史上,秦汉至今,名家辈出,诸体皆备。学习书法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艺术,激发他们热爱祖国文化,继承祖国文化,从而学好书法的热情。第二,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书法是我国的文化艺术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学习书法,可以使学生更明确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三,能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写好字,能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享受。写字离不开临帖和创作。
学生在临帖时,首先要认真揣摩帖中字的笔画、结构,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认识到书法美的表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创作是运用自己掌握的技法来表现美的过程,这种表现具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创作,能更大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第四,能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书法的书写过程是一种劳动,而这种劳动需要观察、记忆、分析、思维、想象,不能偷懒,更无捷径,需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更需毅力,持之以恒。这种劳动技能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搞好其他功课的学习,为以后参加工作奠定基础。第五,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精神生活。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写写字,练练书法,可以作思想上的放松,精神上的调节,有利于大脑疲劳的缓解。如果平时多搞些竞赛、展览等书法活动,更可以充实校园文化,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篇:关于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提案
关于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提案
龙川县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现状:
在电脑被广泛使用的今天,敲击键盘成了人们工作学习使用汉字时最常的选择,人们似乎忘却了为国人骄傲的书法,电脑打字已取代了手写汉字。许多年青人,甚至连大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写出的汉字东倒西歪,提笔忘记,不成体统,令人啧舌。更有甚者许多青少年学生不知道书法是何物,许多中小学生不要说书法,就连基本的汉字也写不好。汉字书写视乎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正逐渐遭到冷落。再加上我县中小学基本不重视学生汉字书法写字课,未来堪忧。
我的建议:
1、县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认识,制定规划,尽快在全县小学、初中恢复汉字书法写字课教学,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高中(含中等专业学校和中职)可灵活安排。与此同时,建议重视培养小学生的正确的坐姿和写字习惯,在小学基础教育教学中加强书写姿势的培养。
2、建议我县将中小学将汉字书法教学作为考核教学质量、办学水平与评价的内容。
第四篇:2017.3.30佘家镇小学书法课开设情况调研报告
佘家镇小学书法课开设情况调研报告
写字既是重要的语文基本技能,又是人文素养的体现,写好汉字终身受益。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各科作业(包括语文作业)的卷面整洁度在下降,大部分学生书写能力呈下降趋势,能达到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要求的仅占一小部分,大部分学生书写的汉字字体欠端正、结构不均、笔画松散、无章法可循,作文中的错别字屡见不鲜。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我镇素质教育,根据上级要求怡3-4年级为起始年级开设书法课,但因师资不到位,一般都是任语文的老师或美术教师兼任书法课程,名为书法,实际上就是写字课,因为我们的老师大多数自己都不懂书法,能教育学生把字写端正就不错了。
我镇小学共6个学区,三年级共7个班,学生255人,四年级共6个班,学生196人。全部开设了书法课。但因无特长全凭任课老师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进行。一般很多教师都挪用为语文课。如要真正开设书法课程,不光要有专门的教材,还要有专业的老师。结合实际,我们学校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化书法课程管理
1、以“书法”教材为蓝本,开齐、开足、开好书法课程。做到有教师、有计划、有教材、有教案、有作业、有评价。成立了书法兴趣小组,对有书法特长的学生进行专门培训
2、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和书法教科研工作,为开好书法课程提供有效保障学校挑选有书法特长的教师作为书法组组长,带头开展书法教学和教研工作。教科研部门适时组织书法教科研活动,提高教师书法水平和授课能力,推动书法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保证了书法课程的教学质量。
3、学校把书法课纳入到教学常规管理之中。制定了书法课程考核细则与考评方法,科学使用考评结果,督促、激励教师扎扎实实地开好书法课,杜绝课程流于形式。学校在重视学生规范书写的同时,注重了学生正确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的指导与训练。
4、营造书法教育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书法活动。学校把“书法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班队会、晨会、家长学校以及校刊、黑板报等宣传写好汉字的意义,介绍书体等书法常识,介绍历代书法名家、名作,推广古今书法名家及身边书法名人的练字经验等,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书法教育氛围。
虽然我校做了很多工作,但书法教育因师资、器材、场地问题受到了很多制约,要想扎实开展好此项工作还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以说任重而道远。我们会结合学校实际,探索适合我校发展的书法教育道路,让书法教育真正成为学生素质发展的奠基石。
第五篇:刘庄小学校本课程开设情况
刘庄小学校本课程开设情况
一、课题研究沿革
(一)研究目标任务
1、解决学校面临的生存危机,改变学校面临的薄弱落后面貌,促进农村薄弱学校的跨越发展。
2、解决“学生学习无兴趣,学风不浓,辍学严重”等生员质量差、招生困难的突出问题。
3、解决干群关系恶化,教师工作涣散,积极性不高,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较低的突出矛盾。
(二)研究内容
1、探索实践农村完小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原则、模式、方式。
2、构建刘庄小学校本课程体系,形成一系列的校本读物。
3、编制刘庄小学校本课程开课计划,制定实施方案。
4、分析整理农村完小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
5、探索实践如何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特长的方法;寻求农村完小如何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静得下,出得去”的办法。
6、探索农村完小如何“以人为本”满足教师需求、培养教师的方法和途径,解决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教学能力差、研究水平低的现实问题。
(三)研究方法
1、调查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理想、爱好、兴趣,确定校本课 1
程的设置,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测查法:通过测量和调查分析,全面了解学生个体间和个体内在心理、教育、学习等方面存在的量和质的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预测学生的学习潜力、个性特长、职业潜力、社交潜力等。
3、个案研究法: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对《农村中学生日常英语口语》等课程进行个案分析,总结出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等。
4、经验总结法: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置中,注意对原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然后进行筛选、分析,掌握事物的实质和规律。
5、文献法: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充分利用文献资料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和完善。
6、表列法与图示法:在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过程中,我们利用统计表和条形图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进行分析。
7、比较法:在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纵向比较、横向比较的方法对我校和纵多农村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归纳出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原则、模式、方式等。
二、课题组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
(一)组织理论学习
课题组围绕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价值、方法与原则、编制方式、模式和开发策略等问题,先后组织教师学习85次,课题小组采取集中学习讨论与自学的方式先后学习了:《差异教学论》(华国栋著)、《校本课程开发》(吴刚平著)、《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刘旭东 张宁娟 马丽著)、《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崔允漷著)、《中学自主选择性课程》(赖石梅、卿平海、陈林等编著)、《校本人事开发管理》(龙君伟著)、《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伊•拉卡托斯著)、《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王铁军主编)、《特色学校100例(中学卷)》(崔相录著)、《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钟启泉主编)、《教育建模》(查有梁著)、《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周小山主编)、《教育科学研究》等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书籍46本,有120位教师参加了理论学习。
(三)落实研讨措施
1、问卷调查,确定课题。在课题酝酿阶段,课题组采取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全校师生进行抽样调查,从学校生存发展的实际着想,确定了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谋求学生、教师、学校可持性发展的科研兴校思路。
2、确定课题,申请立项。课题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家咨询、专题讨论对“农村完小校本课程”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几经反复研究,依据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学校校本实际,确定了“满足农村完小多样性需求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科研课题,且获得了省级立项。
3、确定课程课题,拓展课题研究。由于课题范围大,研究内容多,涉及面广,为了使课题研究更具时效性,课题组通过研究,并在专家的指导下,确定了12方面课程读物的开发。
4、针对问题,研讨落实。课题组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原则、编制方式、开发模式、课程计划、课程开发内容等问题进行了数十次研讨。
5、加强管理,督促检查。课题领导小组、指导小组明确职责与分工,加强对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做到每期检查两次,每年总结一次。总课题组与各课程研究小组签定责任书,各小组制订出课程的研究计划,确定研究人员,分工落实读物的编写。
6、投放三项改革措施。
(1)措施一:实施分类指导,分层教学。
①兴趣测查。课题组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测查。
②分类指导。课题组按兴趣状况、特长状况、技能状况、学习潜能状况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特长班、课外活动小组等,由专任教师执教,进行分类定向辅导,定向培养。
③分层教学。一则,新生入校后,学校按照学生入口成绩分为A、B、C三类不同的班;二则,在最后一学期,学生根据自己成绩、技能、特长状况自主选择升学班、技能班进行学习。
(2)措施三:实施激励机制,扶薄促优。
①建立激励机制。学校建立了激励机制,对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②落实保障经费。学校每年将校本课程开发所需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外出学习、教师培训、课程开设、教材编写等费用够用。
③建立扶薄促优办法。一方面,组建促优班、补差班,落实扶薄促优措施;另一方面,组织交流活动,教师交流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对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培训、指导。
7、落实四大开发策略。
(1)策略一:建立管理制度。
学校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办法,对课程开发的指南、规划、纲要、申报、方式、策略、实施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2)策略二:制定开发方案。
课题组制定了开发方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方式、模式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3)策略三:落实课程实施。
①明确教师、学生的职责。②与校外科研专家、企业家合作,开发符合校情的校本课程。③实施校本培训,指导研究实践。课题组针对校本实际,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整理课程开发的资源,归纳课程开发的方式,建构课程开发模式,编写校本课程读物。
(4)策略四:落实课程评价。
① 制定评价办法,对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进行评价。②采用学分机制,对学生所学校本课程进行评价。③反馈评价结果,对课程开发方案、内容和校本课程教学实施的情况进行反馈,及时了解开发成效,改进存在的问题。
三、课题研究成果
1、提炼出了农村高完中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理念——多样性和谐发展。校本课程开发要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满足教师专业多层次发展需要,满足改变学校薄弱面貌多元化发展需要。三方面和谐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追求的理念。
2、遵循了农村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四项原则——兴趣性、发展性、主补性、针对性原则。
四、研究经验与体会
完小是农村薄弱教学的典型代表,农村薄弱的共性是办学条件差,学生需求呈现多样性,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师资队伍不稳,招生困难,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我校兴趣课程、技能课程、拓展课程的开发,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既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技术人才,又为高校培养了合格新生,还改变了学校薄弱落后面貌,值得大批农村完小借鉴,解决其面临的生存危机,改变学校薄弱面貌。我校以“校本课程开发” 为突破口谋求学校的发展为同类学校谋求发展出路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