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光的行进教案
2.1光的行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会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知道光在同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常见的光传播现象对光怎样行进作出合理的假设,能够想办法证明自己的假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光源,会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难点:通过实验认识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教学准备:
光学实验盒(带小孔的纸板,光屏),手电筒
教学过程1:
一、导入新课:
二、认识光源:
1、展示各种光源(或图像资料)
2、我们把这些会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3、我们也能把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呢?
4、揭题:你知道,光是怎样行进的吗?
三、光的作用
四、探究光的行进:
1,大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一下,光可能是怎样行进的。2,,课件展示各种光直线行进现象的图像。3,怎样证明猜测是否正确?
4,通过实验,认识光是沿着直线行进
第二篇:五年级上册《光的行进》教案
五年级在书灯上的路课课程计划
教学内容:五年级科学第二卷第一课。
教学目标:
1.学习做实验箱的小孔成像,并可使用语言和图解释孔成像实验;
2.为了理解光源和光源的类型,相同材料中的光沿着线扩散;
感受光学世界的奇妙和奇妙。
教学准备:
老师手电筒,三孔与纸板(一组两个),由成像箱材料中的孔制成
教学过程:
首先,知道光源
1.同学,让我们一起念一首美丽的诗,好吗?
小黑板生产单位诗,学生有大声朗读的感觉。
2.问:是谁使我们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
学生猜。
3.光与我们人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于光和色彩方面的内容你们都知道什么?
学生谈论有关光和颜色的知识。你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什么物体吗?我们如何分类这些光源?(我们可以将光源分成自然光和人造光。)
二,了解光线性传播现象
从我们看到的现象,猜测,只是如何移动它?
2.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来推测,例如交换。
这是我们的假设,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观点吗?
老师和学生讨论实验方法和观点:如何使手电筒穿过所有纸板中间的洞到墙上? 4.生产材料,团体实验,填写实验记录。
5.交流:你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什么?什么是实验?
(光在同一物质中以直线传播。)
第三,孔成像的研究
大约两千年前,古代中国学者莫希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什么?请阅读第18页上的文本内容。
问:你找到什么?
2.老师展示了孔成像实验,在蜡烛火焰的屏幕投影。
3.手段 指导学生做孔成像实验。
(1)学生阅读信息,了解生产过程。
(2)师指出了说明。
(3)学生团体活动,交流,评价。
讨论:为什么是这种现象?
指导学生绘制孔图像。说光的传播规律。
第三篇:五年级上册《光的行进》教案
五年级上册《光的行进》教案
教学内容: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1。
教学目标:
1.学会做小孔成像的实验盒,并能够用语言和简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实验;
2.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感受光学世界的神奇与奇妙。
教学准备:
教师——抄有单元小诗的小黑板、有关光的教学图片、手电筒、蜡烛、小孔成像道具。
学生——手电筒,三张带孔卡纸(两人一组)、制作小孔成像盒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认识光源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首优美的小诗,好吗?
小黑板出示单元小诗,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2.问:“是谁,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缤纷绚丽?”
学生猜猜。
3.光与我们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于“光与色彩”方面的内容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学生谈谈关于光与色彩都有哪些了解。
4.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会发光?我们怎样给这些光源分类?(我们可以把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二、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1.从我们看到的现象中,猜一猜,光是怎样行进的呢?
2.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进行推测、举例,交流。
3.这只是我们的假设,有什么办法来证明你们的观点呢?
师生讨论实验方法和要点:怎样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中间的孔照到墙上?
4.出示材料,小组实验,填写实验记录。
.交流:你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实验说明了什么?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三、研究“小孔成像”
1.讲述: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文18页的内容。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2教师演示“小孔成像”实验,在屏幕上投射出蜡烛火焰的倒像。
3.指导学生做小孔成像实验。
(1)学生阅读资料,了解制作过程。
(2)师指出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活动,交流,评比。
4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指导学生画出小孔成像图。说出光的传播规律。
四、总结拓展
1今天科学上,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实验中我们发现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那光在水中是怎样传播的呢?请同学后去探索!
五、布置作业
指导完成《科学习作》P
第四篇:光的行进教学设计
的 版 本:年 级:抽签号:
行
苏教版
五年级
进》
《光
1、光的行进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与色彩单元第一课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会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与方法:
1、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
2、能够用语言解释小孔成像的成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光学世界的神奇与奥秘。
教学重点: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教学难点: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进一步验证光沿直线传播。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手电筒、蜡烛、小孔成像实验盒等。学生:手电筒、卡纸三张(中间钻孔)、塑料屏、蜡烛、纸盒、半透明塑料纸、钉子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宿豫区千鸟园夜景图片,提问:是什么让我们千鸟园的夜晚如此亮丽?(灯光)如果夜晚没有光行吗,白天需要光吗,你们觉得光重要吗?那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光呢?
2、小结:生活中处处需要光,光使我们的世界变得五彩斑斓,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光的世界。(板书:光)
二、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认识光源,给光源分类。
1、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物体会发光吗?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2、讲述:科学上把自己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板书:光源)
3、学生辨别哪些物体是光源。
4、学生辨别哪些是人造光源,哪些是自然光源。
5、小结:我们还可以按照其它的标准给光源进行分类,如果同学们感兴趣课后查阅资料继续给光源分类。
(二)指导学生认识光是怎样传播的。
1、播放课件,带领学生领略光的风采,提问: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你能发现光是沿着怎样的路线行进的呢?(板书:光 ?行进)
2、学生分组讨论,猜测。(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小结:这只是我们的假设,我们还要通过什么来证明我们的假设是不是正确,如果老师给你们一个手电筒,三张中间带小孔的卡纸,和一个纸屏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假设吗?
4、学生分组讨论。
5、汇报交流。
6、教师提实验要求,学生分组验证假设。
7、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证明了什么?(投影:光是沿直线行进的)刚才我们 研究了光在空气中的行进路线,光在水中又是怎样行进的呢?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去研究。
(三)指导学生了解“小孔成像”。
1、(课件展示)讲述: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有谁能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帮助墨子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吗?
2、师:今天我们就亲自来做一做这个“小孔成像”实验,做完后我们再来解释这个现象!
3、指导学生做“小孔成像”实验盒。
4、指导学生做小孔成像实验。
5、小结: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蜡烛的火焰与我们在实验盒上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学生分组讨论。
6、学生汇报
7、教师课件小结。
三、巩固总结: 师生总结。
四、课后拓展:
问题:如果小孔变大了,还会不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板书设计:
光 的 行 进
电
灯 在蜡
烛
人造光源 空光火 柴 气中 萤火虫
源 自然光源 闪
电
太
阳
沿 直 线 等
第五篇:光的行进 教学设计
《光的行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手电筒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并能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4、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形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5、感受到光学世界的神奇与奥妙。教学准备:《光的行进》课件、有孔的黑色卡纸、黑色纸屏、手电筒、相关视频。教学过程:
一、观看图片,导入新课
1、谈话:2008年在北京举行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盛大的开幕式给世界人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回顾一下难忘的时刻!(PPT出示6张奥运会放烟火的图片)
设计意图:用图片导入,视觉冲击,吸引学生的眼球。
2、师:漂亮吧!灯光、焰火共同照亮了节日的夜晚,那除了灯光、焰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会发光呢?(板书:光)
学生举例
师板书
(学生会想到萤火虫、水母、灯光、闪电、阳光、烛光等)
设计意图:从图片引入“光”,身边的“光”很多很常见,但要纠正正确用语。比如是“阳光”而不是“太阳”。
二、认识光源
1、师:在这些发光的物体中哪些能自己发光呢?(学生说,师在相应的物体后面勾出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删除不能自己发光的物体)
2、小结:我们把这些自己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板书:光源)
3、师:古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中的月亮是不是光源呢?镜子呢?说说你的理由。
(月亮和镜子都是反射其他光源的光,本身并不发光)设计意图:进一步明确光源的概念。
4、光源有很多种,刚才我们自己都举出来很多例子,那么谁能将这些光源分类呢?用什么方法分?(可以提示学生参照三年级“常见材料”的分类方法)
学生交流讨论。
5、学生汇报、师板书(板书:人造光源
自然光源)
6、那你能把大家举得例子分别与自然光源、人造光源相连吗?(指名上黑板连线)
三、探究光是怎么行进的
1、交流
(1)谈话:平时我看到有同学上课时会悄悄扔个小橡皮,我也模仿一下,大家看看它在空中运动的路线是什么?
你能把它在黑板上画出来吗?(请同学上黑板画橡皮的路线)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并画“看得见”的橡皮在空中的运动路线,轻松理解“看不见”的光的行进路线,为下面的探究做铺垫。
(2)谈话:老师指着教室里的电灯问大家,它是光源吗?
当灯泡亮了以后它的光是怎样传播出去的呢?你能上来画一画吗?(请同学上黑板画灯光的路线)
设计意图:有了“橡皮”的抛砖引玉,学生会很容易画出自己的想法。(3)提问: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画吗?
(预计学生会说出光是直的,而且是向着四面八方传播)
(4)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光是怎样行进的吧?(板书:的行进)
2、探究
(1)谈话:光沿直线传播,只是我们的假设。要想验证我们的想法对不对,还要通过实验来证明。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电筒、带孔的卡纸、黑色纸屏,你能用这些材料证明你的假设吗?你们打算怎样探究呢?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探究方案,老师给予引导和指导。
实验:将带孔的卡纸隔一小段距离排开,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让光线穿过所有的孔照射在纸屏上。
友情提醒:①实验时,不能大声喧哗;
②注意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③实验结束时,小组长把材料送到前面的材料盒里。
(2)小组探究,汇报交流(只有当三个孔在一条直线上,才会落在最后的纸屏上,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师:刚才我们用实验证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老师也准备了一段视频,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到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播放视频:优酷 光的直线传播)
设计意图: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的观察到光线的行进路线,尝试用激光笔在实验室里做,但实验效果很不明显,后来想到用视频,光的行进路线非常清晰。
(4)小结并板书: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四、探究小孔成像
1、今天同学们都非常爱懂脑子,所以老师决定跟同学们讲一件有趣的事情——古代一个叫墨子的学者坐在屋子里看书时,偶尔发现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边说边在黑板上画简易图)你觉得这种现象可能吗?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呢?
设计意图:这个小故事,同学们可能会觉得糊里糊涂,用简图的形式一目了然。
2、师:其实这就是小孔成像,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之一。为什么所有物体,经过小孔以后,映出来的影像都是倒着的呢?这可以用我们刚学的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播放“小孔成像”视频)
3、五、拓展
师:我们了解了小孔成像的原因,是不是觉得光线通过一个小小的孔就将物体变倒了,是个很有趣的现象呢?其实同学们回家也可以模仿书P18制造一个小孔成像的仪器。
教后反思:
设计本课时,我力图利用视频,把抽象的“光线行进方向”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加深了“光线如何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印象。
在本课教学中,首先用漂亮的图片引入,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其产生探究欲望。学生的思维特别灵活,用卡纸和手电筒做“光线传播”的实验时,有的组是竖着,有的组是横着,互相合作,非常棒!
但教师的评价语还需要推敲和精炼,学生说完一句话或表示完自己的理由后,应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