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07 高二生物《第5章第3节》

时间:2019-05-15 04:4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0.09.07 高二生物《第5章第3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0.09.07 高二生物《第5章第3节》》。

第一篇:10.09.07 高二生物《第5章第3节》

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三节

人类遗传病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能力目标:

进行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

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以及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教学难点:

如何开展及组织人类遗传病的调查;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述法、归纳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教材P90问题探讨。二 人类遗传病的常见类型

提问:教材P94练习题2,学生看书总结 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及代表。

1.单基因遗传病

(1)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遗传病

①展示软骨发育不全患儿的照片,请同学观察其体态;

②请同学回忆正常人能长高的道理,从而联想此患儿长不高的原因; ③小结软骨发育不全病的产生原因;

④回忆以前学过哪类遗传病也属于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的。(多指、并指)

(2)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①复习蛋白质代谢过程中的转氨基代谢途径;

②分析致病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隐性);

③师生小结出苯丙酮尿症的产生原因;

④请同学回忆以前学过哪类遗传病也属于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白化病)

(3)X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①展示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儿的照片,观察;

②判断致病基因在何染色体上,显性还是隐性遗传(X—显性);

③小结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产生原因;

(4)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①展示出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儿的图片,观察;

②判断此病为何种类型遗传病。(伴X隐性)

③小结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产生的原因;

④回顾色盲、血友病;

小结:以上四种遗传病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属于单基因遗传病。

2.多基因遗传病

(1)阅读书P59,找出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

(2)展示实例:青少年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唇裂、无脑儿等,加深印象。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常染色体病

①展示21三体综合征患儿照片;

②分析原因及发病率,加深对此病的认识;

③回忆猫叫综合症的产生原因;(5号染色体短臂丢失)

④小结常染色体遗传病产生原因;

(2)性染色体遗传病

①展示性腺发育不良患者照片,请同学观察患者特点;

②分析病因;

③师生小结染色体遗传病的特点及种类;

教材P91调查: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课后作业)。

三 遗传病的监测与预防:

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等; 四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

简要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大致内容和意义; 播放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关动画;

教材P93 资料搜集与分析: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影响。五 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

第一步:确认或排除Y染色体遗传。第二步:判断致病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

第三步:确定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首先考虑后者,只有不符合X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时,才可判断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

相关例题。

注意:重点分析 同时考虑两种遗传病时,只患其中一种病、两种病都患的概率的计算。

六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略

教学后记:

第二篇:高二历史必修一专题六第3节

高二历史 必修一专题六第3节

一、选择题

1.《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中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它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做依据’。”“它”是指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2.《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有人缔结抵押自身或转让物件的契约,而有五个证人及一个司秤人在场,那么当时所作的诺言不得违反”。《民法大全》规定,“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两则材料均强调罗马法

A.保护私有财产 B.维护奴隶制度 C.契约至上 D.重视证据 3.《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8.33%)”;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些条款: A.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 B.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

C.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 D.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程度上的保护 4.《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25亚士的罚金。”有一天某人的葡萄蔓(藤)被砍了,告到法官那里,法官因他告的不是树,就不予受理。上述材料反映了罗马法 A.内容详实具体 B.法律程序严格 C.过于注重形式 D.保留习惯旧俗 5.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万民法的基础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该法典仍然大量保留习惯法的传统 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6.罗马法规定:“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个人的奴隶或牲畜,应当以去年奴隶与该牲畜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害人;若某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个人的物品,应以近三年该物品的最高价赔偿之。”以上材料最能说明罗马法 A.内容丰富详实,应用性强

B.量刑有理有据,保障平民权益 C.涉及民事诉讼,保护私有财产

D.包含自然法原理,凸显人文精神 7.德尼茨·加亚尔《欧洲史》:“在‘社会战争’中,同盟者为要求成为罗马公民与罗马开战……如果罗马帝国不改变这种政策,20世纪的欧洲大概不会感到,罗马曾为形成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欧洲文明作出过贡献。”“这种政策”受益对象的改变是由

A.贵族到平民 B.平民到公民 C.平民到自由民 D.公民到自由民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原先的法律已经不能继续满足现实 需要……因此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这句话最有可能是在直接评述 A.希腊雅典公民陪审法庭发展史 B.古希腊民主法制发展史 C.古罗马从共和国到帝国发展史 D.古罗马法律制度发展史

9.罗马帝国时期,除自由民和奴隶的区别外,公民和臣民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这样,至少对自由民来说产生了私人的平等,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罗马法发展起来了”。材料中所述的罗马法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10.下面是根据法学家盖尤斯观点所整理的罗马法演变示意图。观察图中信息,指出其中①②两处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A.习惯法、成文法 B.公民法、万民法 C.公民法、习惯法 D.成文法、公民法 11.近代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1787年宪法、法国的1875年宪法等,都是以罗马法学说为理论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吸收了罗马法的一些精神。这说明罗马法 A.成为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B.成为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C.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 D.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12.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做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 C.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 D.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等明显的狭隘性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13.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由此可见,罗马法 A.影响了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司法 B.维护了西方的代议制度 C.确立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 D.适应了小国寡民的需要

二、判断题(正确写A,错误写B。)

()14.《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也属于公民法的范畴。()15.公元前3世纪,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所有民众的法律。

()16.公元309年,埃及商人卢克与亚历山大发生了纠纷,两个人都决定上诉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依据万民法来审理。

()17.万民法的出现体现了罗马人政治上的灵活性及处理民族关系上的高超智慧。

()18.罗马人较为注重实际,崇尚秩序,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 中找到源头,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19.古罗马制定了内容丰富、体系完善、对后世影响广泛的法律,留下了永恒的法律精神。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题10分)20.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历史上的优秀的成果,为今天建设法治社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代罗马人相信,在人类之外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 材料二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 法律与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互相结合,统一发挥作用。

——摘自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罗马法蕴含的基本理念。(2分)

(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1分)从中外各举一例说明其实践运用。(2分)

(3)概括材料三的治国方略。(2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3分)

参考答案

(1)基本理念:公平、正义;人生而平等。(2分)(2)观点:三权分立。(1分)实践:美国《1787年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3)方略: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或德治法治想结合)(2分)举例: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通过《中华人民 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通过1982年宪法,1997年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1999年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等。

第三篇:第3节 河流 教案

第三节 《河流与湖泊》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河流和湖泊》一节的课标要求是“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在把握课标,分析和处理教材时,我把本节的教学内容概括三个部分:

(1)、在地图上找出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河流和湖泊以及内流区的主要河湖。

(2)、内、外流区的划分,内、外流区河流的水文特征。(3)、外流区内部南方和北方河流的差异。

2、教学活动设计:

针对课程标准的不同要求,根据本节三部分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活动1:在中国河流的空白图上,用彩色笔勾画出我国主要内、外流河,勾画出内、外流区的界线。设计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会运用地图查找相关的地理事物,动手填绘地图,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并为学生运用地图探究内、外流区河流特征做好铺垫。为了区别河流、流域和水系的概念,我用树叶的叶脉做比喻,既形象又直观,同时也体现出不同学科之间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树叶,既能引起学生兴趣,也是学生对学习资料及素材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

活动2:分组探讨内、外流区河流的主要特征,并分角色扮演内、外流区河流。设计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读图、,运用教材当中和师生共同准备的相关资料,自主探究内、外流区河流的特征,通过探究活动掌握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的方法。

活动3: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外流区内南方和北方河流的差异。设计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地理图表、资料的分析能力。通过南、北方河流特征,鼓励学生去探索它们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有利和不利,突出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个基本理念。同时。培养学生对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发生、防御有正确认识,并能提出保护和改善的措施。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绘图知道我国主要河湖的分布,并能勾 出内外流区的界限;结合地形图理解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 地形区和所属气候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会利用收集到的资料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运用生活实例探究河流的开发与利用,以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去看待河流 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学生对河流及其周围的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

1、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南北方河流特征的比较。

(三)、教学难点:

运用生活实例,探究河流的开发与利用。

(四)、课

型:新授课。

(五)、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

2、学生收集资料;

3、多媒体课件制作;

4、补充课程资源。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众多的河湖】

1、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用歌曲《长江之歌》烘托课堂气氛,展开祖国地图,用生动的语言导入:“同学们,听到这激昂的乐曲,站在祖国地图前,看到流淌在祖国大地上的条条动脉和一颗颗明珠,你们会想到什么”,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资料导入:大屏幕展示资料,学生阅读资料。教师提出问题:“从资料当中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自己得出我国河湖众多的结论,并举例说出河流和湖泊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2、探究新课:

(1)、内流区与外流区的概念:

〔过渡〕:“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分布在哪儿呢?”

教师在教学挂图上示范,教给学生在地图上勾画河流和湖泊的方法。学生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手中的空白地图上勾画出我国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初步学会运用地图认识我国内、外流区的主要河流和湖泊。并能依据河流的流动方向,区分内、外流河,概括出内、外流区的概念。

学生展示自己所绘地图,互相交流,评选出绘得最好的、最科学的地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2)、水系和流域的概念:

教师提出问题:长江和长江流域是一回事吗? 学生观察课前收集到的树叶,教师用形象的比喻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联系以前所学过的生物知识,找出树叶叶脉和流域、水系的共同点,理解流域、水系的概念。

(3)、小反馈:学生根据内、外流区的特征区别内流湖和外流湖,巩固所学的内、外流区的知识。

(4)、内流区和外流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过渡〕:内流区和外流区的河流各有什么特征呢? 教师创设问题的情境,大屏幕展示分组讨论的主要内容: ①、内、外流河的数量、长度、水量; ②、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③、河流的水量与气候的关系。教师提供给学生相关的资料:

①、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四条河流长度、流经的地形区及注入的海洋; ②、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四条河流的流量曲线图。

学生运用资料分组讨论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教师参与到学生讨论当中。学生分角色扮演内流区河流和外流区河流,分别讲述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交流讨论成果。(5)、外流区内部南方和北方河流特征的比较: 教师提供给学生资料:

①、东部河流的汛期和枯水期比较表; ②、、西江、黄河的流量曲线图。

教师提出问题:观察这两个图表,从中能发现什么地理问题,找到什么地理规律,并分析这个规律与什么有关。

学生运用资料,通过观察南北方河流的水量、汛期起止日期、汛期水量与总水量的百分比、流量曲线图,对比分析外流区内南方河流与北方河流的不同特征。

学生依据南方和北方河流的不同特点去探讨这种不同可能会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师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学生讲述自己的见闻,自己展示收集到的图片、资料,用生活实例说明河流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例如:近期重庆万州区的洪水灾害、北方河流冬、春季枯水给北方地区带来的旱灾等。

师生共同探讨如何利用南方和北方河流的这种特点,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6)、京杭运河: 教师展示京杭运河图。

学生联系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介绍京杭运河以及它对人类的贡献。(7)、家乡的河: 师生交流:共同欣赏阜新细河美景,学生描述细河的变化及这种变化带给阜新人民生活的变化,增强学生爱我家乡、保护家乡的环境保护意识。

3、课内小结:学生总结本节主要内容,师生共同交流学习心得。

4、课内反馈:

智力大比拼

1、辩别真伪:

(1)、我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2)、我国的外流河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季风区内。

(3)、内流河沿途多沙漠、戈壁,所以很多河道成为季节性河流。(4)、黑龙江冬季没有结冰现象。2、选对朋友:

(1)、下列河流中属于内流河是:

()A、塔里木河 B、长江 C、黄河 D、淮河

(2)、下列河湖中全部属于外流区的是:

()A、黑龙江 青海湖 辽河

B、辽河 长江 珠江 C、弱水 塔里木河 青海湖 D、淮河 珠江 塔里木河

阜新地区水系图

3、观察阜新地区水系图回答:

(1)、阜新地区主要有哪些河流?(2)、细河属于内流河还是外流河?

4、资料分析:

资料1:辽河全长1345千米,流域面积21.96平方千米。千百年来,辽河以其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众多的北方少数民族以及当今重要的东北工农业基地,成为科尔沁草原及辽东半岛的母亲河。但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的辽河河水连年断流,地下水严重超采。辽河已成“沙河”,过去牧草繁茂的草场已经被风沙吞噬,生态严重恶化。

资料2:2000年以来,辽河流域遇到了持续干旱,降水量偏少,径流量明显减少,出现了连续枯水年,造成河水干枯。

资料3:造成辽河断流及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是辽河中上游截流工程过多,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透支”。

读资料,试分析:

(1)、造成辽河水干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辽河水干枯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哪些变化?(3)、我们在开发利用河流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二课时

【黄河的治理】

1、引导学生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及景观图片,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对应上、中、下游不同河段的景观图片,了解黄河流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2、结合活动题

使学生了解黄河的忧患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不同河段产生的环境问题各是什么?

3、在学生对黄河不同河段的问题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分不同河段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产生环境问题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别是什么? 了解中游河段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含量大的特点时,4、引导学生阅读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图,通过阅读图中的数据,可以使学生对黄河中游地区泥沙含量非常多有一个感性认识。

5、阅读中国地形图、相关的气候类型图、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教材中提供的黄土高原地区地表景观图,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些反映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地表植被等状况的录像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6、通过分析,明确造成黄河中游泥沙含量大的人为因素是什么,自然因素是什么。由中游地区的泥沙含量大,联系不同河段水流速度的变化,结合教材提供的地上河示意图、历史上黄河下游泛滥范围图,说明中游地区的环境问题对下游地区产生什么影响?造成的隐患是什么?

7、对于上游地区的荒漠化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这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及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可以收集一些上游地区植被破坏的录像带或景观图片、幻灯片等,依次说明这里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8、解释凌汛的成因,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生凌汛的河段,其河流流向与不产生凌汛的河段河流流向有什么不同?由此说明引起凌汛发生的自然因素是什么?通过分析应使学生明确产生凌汛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因素。

9、在学生了解黄河不同河段的忧患后,指导学生阅读关于“根治黄河”的阅读材料,完成活动题2,通过阅读和解题,使学生明确针对不同问题应该采取不同措施,鼓励学生充分开展发散思维,为解决黄河的问题献计献策。

第三课时

【长江的开发】

1、了解长江资源的开发利用,首先应该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

2、引导学生阅读长江流域水系图及景观图片,以及中国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明确长江的发源地,上、中、下游的划分,以及流经的省区、地形区及主要气候区,3、在此基础上,分析长江的哪些河段水能资源比较丰富,哪些河段有利于航行。在分析水能资源丰富的河段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长江干流剖面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可以指导学生观察长江流域水系图,分析水电站的分布与地形地势之间的关系。

4、了解长江水运状况,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长江航运图,说明哪些河段航运能力比较强,结合地形地势、气候、河道等因素,分析航运能力强的原因。结合荆江河道治理工程示意图,说明哪些河段航运受到限制,限制的因素是什么。指导学生完成活动题

5、讨论解答此题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与学生讨论的时间,特别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想。

6、分析长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可以从阅读材料、洞庭湖面积和容积变化示意图入手,通过学生阅读“平垸行洪导长江”的资料和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导致洪涝灾害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围湖造田,减弱了湖泊对河流水量的调蓄能力。对于发生洪涝灾害的其他原因,7、可以通过讨论、解答活动题2加以了解。在解答此题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气候特征对洪涝的影响,上、中游地区植被的破坏为什么容易形成洪涝灾害,长江水系干支流的分布特点对洪涝灾害出现的影响等,通过分析,应使学生对于河流发生洪涝灾害的因素有一定了解,并能够初步明确其中的因果关系。“长江流域三次特大洪水比较”的资料,应该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使学生对于洪涝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和意识。课堂小结

我国是世界上河湖众多的国家,主要河湖及分布、长江、黄河概况,以及对人类的作用都是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巩固练习

说出长江、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主要的水电站。板书设计:

第三节

河流与湖泊

一、众多的河湖

1、外流区与内流区

2、河湖名称及分布

二、黄河的治理

1、黄河概况

2、地上河成因

3、黄河的治理

三、长江的开发

1、长江的概况

2、水能资源

3、长江的治理 作业 必作题

绘黄河图 选作题

绘长江图

第四篇:第3节 《左右》(最终版)

左 右

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福镇路小学校 李远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2.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的左右位置与顺序。3.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前后,上下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左右。《左右》是前后上下的延续性学习,但认识左右比认识前后上下要困难一些。学生常常在判断物体的位置时左右颠倒。“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要具有更强的空间观念。要达到熟练、准确地辨别“左右”的位置就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大量的活动来完成。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认识立体图形建立空间立体感打好基础,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在步认识了前后,上下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左右。《左右》是前后上下的延续性学习,但认识左右比认识前后上下要困难一些。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左右”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有一点左右的概念,但要学生正确判断物体的位置时常常容易颠倒,空间观念差,要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有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左右

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领导和老师,你们高兴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向客人挥挥手,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吧!

1.谁愿意告诉大家,你刚才是用哪只手向客人挥手的呢?(生:右手)

2.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右手经常做些什么?(生:右手可以吃饭、写字、刷牙等等。)3.刚才你们都是用右手向客人问好的吗?(生:不是)

4.那你们用的是哪只手呢?(生:左手)5.想一想,我们的左

情?

(生:左手可以拿杯子,右手刷牙。左手可以扶本子,右手写字等等。)

看来,左手经常配合右手来完成一些工作,他们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大,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左右》。(出示课题)

下面,就请同学们看一看在自己的身体上,你还能找到像这样的左右朋友吗?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6.学生边指边说自己身上的左右朋友。

看来,在我们的身体上像这样的左右朋友还真不少,下面就让我们利用这些器官一起来做游戏“找左右”。(配乐游戏)伸伸你的左手,伸伸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 „„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左右奠定基础。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和右,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

二、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xxx同学做的又准又快,老师祝贺你,让我们握握手吧!1.握手应该伸哪只手呢?(生:握手应该伸右手)

2.我们俩都伸的是右手,为什么不一样呢?小组同学互相握手,感知左右的相对性。3.学生汇报,为什么都伸右手,而方向不一样?

(生:因为我们站的位置不同,所以都伸右手,方向却不一样。)

看来,我们所处的位置不同时,左边、右边就不同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左右的变化。

(师说生指)右边在哪里?(生:右边在这里。)向左转,右边在哪里?(生:右边在这里。)向左转,右边在哪里?(生:右边在这里。)„„ „„

【设计意图:通过“握手”和“找右边”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发现方向变了,左边、右边也变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左右的变化,初步感知左右的相对性,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动手操作,运用左右

同学们都学会了辨别左右。可是,我们的水果宝宝却不会,不知道自己应该站在哪?你们能够帮助他们吗?(生:能。)(播放录音)

我是苹果宝宝,我要站在中间。

我是鸭梨宝宝,我要站在苹果宝宝的左边。我是桃子宝宝,我要站在苹果宝宝的右边。我是西瓜宝宝,我要站在鸭梨宝宝的左边。1.学生根据录音,为水果宝宝排队。2.同桌间互相检查排队是否正确。

3.小组同学,根据宝宝们的位置,一人提问,一人回答,其他同学判断。4.师指生提问、回答,其他同学判断。

下面,请同学们拿自己的任何东西来摆,然后说说他们的位置。5.摆好后,与同桌说说它们的位置。

6.教师指生到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它们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把操作、观察与语言表达紧密的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想怎样摆就怎么摆”,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

律动:巧巧手(一边唱歌,一边整理桌面。)

四、巩固练习

同学们,我们通过做游戏、摆学具,学会了左右的位置关系。可是,王小明同学生病在家,没有学到,哪位同学愿意帮他补习功课呢?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学生,那就让我们一同去王小明家吧!1.(课件演示)王小明家在左边,应该是几号房?

(播放录音)欢迎同学们来我家做客,我在预习功课时,遇到了难题,正想请同学们帮我解答呢?(课件演示)

问题一:小朋友都说自己靠右边走,为什么方向不一样?(生:因为小朋友们的位置不同,所以他们虽然都是靠右边走,但方向却不同。)问题二:从右数大客车是第5辆,一共有几辆车?(生:一共有7辆大客车。)

2.请同学们找找教室中、生活中有那些地方能用到左右?

【设计意图: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看来,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教材中有左右、教室中有左右、游戏中同样有左右。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开动脑筋想出更多、更有趣的有关左右的游戏,下节活动课上我们一起来玩。

教后反思:

本节课我遵循了一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建构新知,并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反思“左右”这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第一,在认识“左右”时,我从学生找自己身体中的左和右的游戏进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学习的过程,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悟,体会到了自己身体上的数学。

第二、借助自己身上的左右手学习新知,学生学习兴趣很浓。

爱动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伸左手、拍右肩等活动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学习自己的左右和物体所处的位置,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三、教学从水果宝宝站队活动中,感受左右,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

第四、在教学左、右相对性时,我巧妙地设疑让学生们判断我举的是不是右手,这样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思考,最后通过我的转身结论得到了验证,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本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课上有些学生是只顾急着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有的在用手比划难以和大家交流。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我们今后还需有意培养其这方面的能力

第五篇:第3节 《机械效率》教案

第3节 《机械效率》教案

【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利用公式η=W有用/W总,进行简单计算。理解机械效率总小于1。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的事例分析,和图片观察。培养学 生的观察,分析,总结,以及下定义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培养学生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观察一些常见机械的机械效率,从而体会提高机械效率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重点】

定义和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等的相关知识。【教学难点】

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和应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2、将重20 N的重物匀速举高2m,人需做多少功?

二、引入新课

师提问:小明家装修房子,需要把这堆沙子从一楼运到三楼,你有哪些方法?同学们思考讨论,看哪一组同学想的办法多?

生发表观点:

1.将沙子装进桶里提上三楼; 2.将沙子装进桶里用动滑轮提上三楼; 3.将沙子装进袋子里用动滑轮提上三楼;

师:我们的目的无非就是把沙子从一楼运上三楼,但是采取不同的方法,各自过程中所做的功是不同的。怎样才能让我们用最少的功达到我们的目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三、新课教学

1、有用功和额外功

如下图所示,将重100N的沙子运到三楼。没层楼高3m

(1)图中三种方法有什么区别?(2)每种方法人需要做几部分功?

(3)哪部分功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做的功?(4)每种方法中,人一共做了多少功?

师点拨:图中三种方法是有区别的,第一种情况人用桶提沙子上三楼,第二种情况是人用动滑轮将桶与沙子提到三楼,第三种情况是人用动滑轮将口袋与沙子提到三楼。

将学生分为三组,每一个小组研究其中的一种情况,将各自小组分析结果展示出来。(提示:三种方法的目的均是把沙子运到三楼。在此过程中沙子升高的距离是两层楼的高度即6m)

学生讨论、展示分析结果:

第一组:第一种情况人用桶提沙子走上三楼,客服自身重力做功、将桶提到三楼做功、将沙子提到三楼做功;这种情况下做的功:

W1=G人h+G桶h+G沙h=(400N+20N+100N)×6m=3120J 第二组:第二种情况是人用动滑轮将桶与沙子提到三楼,将动滑轮提到三楼做功、将桶提到三楼做功、将沙子提到三楼做功;这种情况下做的功:

W2=G动h+G桶h+G沙h=(10N+20N+100N)×6m=780J 第三组:第三种情况是人用动滑轮将口袋与沙子提到三楼,将动滑轮提到三楼做功、将口袋提到三楼做功、将沙子提到三楼做功;这种情况下做的功:

W3=G动h+G袋h+G沙h=(10N+5N+100N)=690J 师点评各组情况。讲解:其实我们的纯目的“将沙子运上三楼”需要需做多少功呢?

生回答:W= G沙h=100N×6m=600J 师讲解:这个600J的功是人们为了达到目的,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做的功,称为有用功(W有)。除了这600J之外,上面的三种情况中,我们都多做了一些功。这些功是人们为了达到目的时不需要但又不得不额外做的功,称为额外功(W额)。

(1)有用功:使用机械时,机械对物体做的功。

(2)额外功:使用机械时,客服机械自身重力和机械间的摩擦所做的功。

人们达到一定目的过程中,实际做的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这个功叫做总功W总。

(3)总功:使用机械时,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人们总共做的功)W总=W有+W额

2、机械效率

师引导学生分析上面的四个数据,由三个小组分别找出各自情况下的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第一组:有用功是600J,额外功是2520J,总功是3120J; 第二组:有用功是600J,额外功是180J,总功是780J; 第三组:有用功是600J,额外功是90J,总功是690J.师:如果让大家来选择,你会采取哪种方法将沙子运上三楼呢?为什么呢?(第三种情况;因为可以少做额外功。)

师:如果我们在选择某一简单机械完成相同的功,大家将会选择什么情况的机械呢?(要选择少做额外功的机械)

师:这应该是反映机械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物理学中将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字母η表示。

即: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

由定义得公式: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η表示机械效率。

 W有W总师强调:

(1)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它只有大小,没有单位。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②机械效率是标志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机械效率越高,这个机械的性能越好。

(2)机械效率由有用功和总功两个因素决定,分析机械效率高低时不能只考虑一个因素。①当总功一定时,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②当有用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总功越少,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③当额外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总功越多,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

3、例题讲解

起重机把质量为0.5t的重物匀速提升3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是3.4×104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g取10N/kg。

由一名学生来演算,其他学生自己演算。要求解题规范化。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给出了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大家完成课后练习,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机械效率的意义,学会机械效率的计算。五.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88页第1、2题 六.板书设计

下载10.09.07 高二生物《第5章第3节》word格式文档
下载10.09.07 高二生物《第5章第3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二生物

    2011-2012年第一学期高二生物实验总结 高二年级生物实验教学工作开展基本顺利,但由于受器材等条件的限制有一部分实验无法正常进行,只按计划完成部分实验,本学期共做了3个实验,......

    第3节_安全用电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2.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安全用电原则.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观察和网上收集资......

    第3节科学观察 教案

    科学观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观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有计划的细致观察是观察的基础。 2、 知道要排除环境对观察的影响,消除感官的错觉。 3、 知道通过仪器来扩展观......

    第4章第3节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 同步练习 (2012·利川一中测试)2012年世界湿地日主题:湿地与旅游。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读下图回......

    第3节能量守恒定律说课

    第3节 能量守恒定律 说课稿 沈天留 本节课的设计,教材继续沿用了前几节的课程模式,先由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研究问题,然后用实验加以证实,让学生接受这个物理事实.接着再从理论上......

    第3节 电磁铁的应用

    第3节 电磁铁的应用 主备:曹丙林 【学习目标】 1 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2 能用电磁继电器设计简单、实用的控制电路。 【学习重点】 1. 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及其应......

    第3节《重力》教学设计

    第七章第3节《重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重力及重力产生的原因。 2.了解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 3.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第3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第3节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1.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A.《论语》中有这样两句话:“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