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案陈惠芳

时间:2019-05-15 04:05: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学教案陈惠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学教案陈惠芳》。

第一篇:国学教案陈惠芳

《周易》选读

肇庆市百花中学

陈惠芳

教学目标:

1.对《周易》有大体了解。2.注意积累《周易》中的名言名句。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搜集整理《易经》里的名言

二、简介《周易》

《周易》,又称《易》,包括经、传两部分。《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中,被誉为诸经之首,三玄之一。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卦辞和爻辞共约5000字,可能是西周初年编定的。它不仅对于了解殷周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生活有极重要的意义,而且保存了一些相当罕见的商周史事材料。《易》的传,包括系辞、说卦等十个部分,旧时称“十翼”,是东周时人们所写的对于《易》经部分的解释。

三、经典诵读: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解释:原指事物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现指在穷困艰难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

3.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赏析:迁善,改过是古人很看重的一种道德修养,属于修身的重要方面。“见善则迁”和“见贤思齐”有着同一目标,都是学习美好品德的人,对于改过,也需要有改正错误的勇气,人不可能没有错,即使圣贤也难免有过失,重要的是能够及时改正。

四、知识链接 认识《周易》的六十四卦

五、作业

读以下《周易》中的名言,揣摩其中所蕴含的道理。1.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2.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为之知。

第二篇:韩芳教案

《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执教者:山西 韩芳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第七组教材的首篇课文,并且是精读课文,具有引领整组课文学习的作用。单元导读中明确提出了本组课文的训练项目:

(一)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这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阅读能力的提高而提出的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训练项目。《语文课程标准》为此在不同学段提出了相应要求,如第三学段提出“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本册第二组和第四组课文也曾提出过此项要求,本组主要承担巩固强化的训练任务。

(二)体会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作为高段语文教学的训练重点,本册第三组课文就提出“要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描写、抒写美好情感的”。本组则承担着在前期训练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充实、加深对这一训练项目的领会与运用。本课主要是通过对老人语言、动作、神情的描写和对海鸥动作的描写写出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真挚的感情。

本课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通过老人对海鸥和海鸥对老人两方面的描写,用几幅动人的画面,抓住细节,传达出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和震撼人心的亲人般的情谊。很多学生养过小动物,对于动物富有灵性的表现有一定的体验积累,同时还学习过几篇反映人与动物深厚情谊的文章,如《珍珠鸟》等,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再加上本文结构清晰、语言浅显、感情真挚,这些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帮助。但由于学生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想让那份震撼人心的情感达到能令学生感同身受的程度,有一定难度。

处于六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对于那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抓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边读边想,提出问题;读文章,想画面;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表达效果等,要在本课教学中更加注重巩固和熟练运用。教师在本课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入情入境地感受人鸥真情。

二、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中展现老人与海鸥深情的画面,抓住海鸥的外在表现体会海鸥的内心世界,深入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亲情。初步揣摩文章的表达方式。

3.懂得动物也是有灵性的,万物都有感知爱的灵性。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感知课文,酝酿人鸥亲情。

1.齐读课题,从课题入手,初步认识到老人与海鸥的特殊关系,为后文的学习营造“意想不到”的氛围。

2.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品味语言,感悟人鸥亲情。

1.人与动物的故事读过很多,但老人与海鸥的故事还是带给了我们一份与众不同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走进课文,默读1——13自然段,用横线画下那些令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2.生自学后交流。

3.为什么海鸥和我们就没有这样的表现,唯独和这位老人这么亲密。再次默读这几段,看看老人的哪些举动打动了海鸥的心,用波浪线画下来,并且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4.生默读思考,圈画批注。

5.交流重点语句。

预设一: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欧送餐,跟海鸥相伴。

(1)指导学生在读中抓住“每天”“步行”“二十余里”“褪色”等词语,感悟老人生活节俭,但却数十年如一日来喂海鸥有多么不容易。

(2)老师补充介绍喂鸥老人生活拮据的故事,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老人对海鸥那份与众不同的爱。

(3)小结:老人无私的付出,一定打动了海鸥的心。

预设二: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

(1)引导学生抓住这段话中最令自己心动的细节,体会老人对海鸥无微不至的照顾。

(2)也许打动海鸥心灵的还有老人的这份细心。正是这份细心的呵护,才换来了海鸥的信任,也才有了这样一幅颇富诗意的画面。指导朗读“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读出老人与海鸥默契、和谐的美。

预设三: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1)理解“亲昵”的意思。

(2)联系生活实际,想想有谁亲昵地跟你说过话。

(3)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也用这样的语气、语言对海鸥们说说话。

(4)小结:这亲昵的语言里全是关爱,海鸥怎能不被打动呢?

6.师小结:在老人眼里,海鸥还仅仅只是鸟吗?

(三)读写结合,体悟人鸥亲情。

1.师动情地渲染老人去世的消息,引导学生画出最令自己“意想不到”的情景。

2.海鸥不能像人一样说话,它们把自己的心里话都化成了动作,找出文中海鸥的语言。

3.老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动作后面海鸥的语言,体会海鸥悲痛、不舍的心情。

4.动笔将海鸥想对老人所说的话写下来,读给老人听。

(四)总结全文,引发人生思索。

1.故事学到这儿,还觉得老人与海鸥的故事是令人“意想不到”的吗?

2.送给学生本文作者邓启耀的话——“万物都有感知爱的灵性”。

五、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鸥

像亲人一样

万物都有感知爱的灵性

第三篇:党员个人事迹材料(陈惠仪)

优秀党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叫陈惠仪,一九八四年出生,二零零六年参加工作,现任安检护卫部国际中队二分队9班班长,二零零七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自从入党以来,我在工作岗位上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联系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较好的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好评。

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党员形象

党员形象,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岗位形象。一个党员在本职岗位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就为群众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为一名仅有五年党龄的党员,我深刻知道到我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部分或全部的影响到身边同志的工作激情。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平时的工作中,我不断坚持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党的一系列理论来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时时刻刻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珍惜党员的光荣称号,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积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把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树立自我的人格魅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与同事相处时,总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传输给每位同事;在参加组织活动,我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些许的爱心让同事们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

二、勇于开拓创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雷锋同志曾说过“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共产党员就像钉子一样,组织把你安排在任何岗位上都必须永不生锈,闪闪发光。参加工作以来,1

我凭着一颗赤诚的奉献精神,顽强地追求着自己的事业。在工作中,虚心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业务水平。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具体工作相结合,做到了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宗旨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中,我积极学习,自觉查找不足,并虚心接受同志们的批评和帮助,努力改进和提高自己。通过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了党员在思想方面的先进性。

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怎么样,经常地、大量地反映在本职工作上,落实到每一个党员的本职岗位中。我在做好本职业务工作,努力体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同时,把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能力贯穿于具体的日常工作中,切实发挥好党的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展开工作,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三文明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调动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一贯宗旨,作为一名安检工作战线上的共产党人,长期以来我都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我知道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自己所做的这些努力,离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还远远不够。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我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所做的每一件事虽平凡又普通,却要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补短,不断努力,加强学习,加强自身建设,做到廉洁自律。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衡量自己,不仅要做到出全勤,更要做到出全力,让工作着是美丽的这一理念在实践中得到体现,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自己身上得到极致发挥。我会更进一步加强学习,严于律己,时刻牢记党的教导,继续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技能水平,为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优秀共产党员而不懈努力。

第四篇:鱼化石教学设计--陈惠

课题《鱼化石》教学设计

丽泽

陈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朗读诗歌,分析重点语句,准确理解诗的内容。

2、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握“鱼化石”意象的深刻寓义,从而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方法与过程:

1、通过朗读了解诗的情感。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析理解诗的内容,并把握诗歌的意象。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艾青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分析重点语句,准确理解诗的内容。

2、理解并把握“鱼化石”的意象及深刻寓意。教学难点:

1、了解作者写诗时的写作背景,正确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诗人艾青在《失去的岁月》里有这样的诗句:

时间是流动的液体——

用筛子、用网,都打捞不起; 时间不可能变成固体,要成了化石就好了,即使几万年也能在岩层里找见你。

他凝望着一片带有时间印记的化石,上面有凝固的石化了的鱼骨,“那上边不是一条鱼,而是六七条,不是僵死的,而是游动的”。就是这片鱼化石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唱出了生命的赞歌。

二、朗读指导与整体感知 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诗歌,概括诗中每一章节的内容。3.能大体梳理诗人情感变化过程吗?

4.能画出诗的节奏,用正确的语气、语调读出来吗?

三、品读段落,正确理解诗意。合作讨论(1-5)段:

1.你能找出“鱼”与“鱼化石”究竟有哪些异同吗?

2.鱼改变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作者的猜测有依据吗? 3.你能用重音读出这两者的不同吗?

(提示:找出段落中感染力强修饰语、富有情感色彩的词语)

4、你们能想象一下灾难降临的一刹那间鱼当时的内心感受吗?写出来。学生小组讨论,(痛苦、挣扎„„)并用语言表达。教师范例:

当无边的灾难降临的时候,我的天空是灰暗的,我心里空洞洞的,我感觉到好像全世界都抛弃了我。孤独、寂寞、失落、无助将我压的喘不过气来...我好想逃,逃到另一个世界去,1 可是我无力挣扎。

在漫漫而悠长岁月中,我尝试了所有努力:恨过,哭过,笑过,沮丧过,悲伤过,痛苦过,付出过,到最后还是被抛弃、被埋没。孤独与寂寞折磨着,伤心与难过比任何时候都多!我所剩的只有那些埋藏在心底的、模糊不清的回忆……

四、细读诗歌,体悟诗理

1“鱼化石”为什么能触发诗人的创作灵感?

教师出示链接材料:

艾青,原名蒋海澄,1941年从事文学创作出版的诗集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等。在青年中产生极大的号召力,被誉为“火把诗人”。

(自由的创作期——活着的鱼)

1957年,诗人被无端地打成“右派”,从此便被无情地埋没二十年,不仅不能发表作品,甚至连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都被剥夺了,诗人从社会上消逝了。

(摧残与沉寂期——遭受天灾)

直到1976年复出后,重又执笔,写下《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等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震惊诗坛,享有广泛的声誉。

(复活与高潮期——把能力发挥干净)

相同的经历,不同的表现形式,艾青想表达的,用他自己的话:“没有创作的自由就没有艺术的生命”。诗人复出之后,不能不对这漫长的痛苦生活作深入的思考,他以隐喻的方式写出了自己以及同时代知识分子

2、你认为,诗里的鱼是谁?天灾指什么?

学生回答:鱼就是诗人的化身,天灾指的是作者经历的政治运动。正是基于这种深入的思考,诗人在鱼化石上找到了流溢之口。诗的意象和诗人的思绪相撞击,产生了创作的灵感。著名作家丁玲在看了这首诗后,她说:“这是写艾青自己嘛!”

五、反思自我,畅谈启示

1、我们了解鱼的经历变化,作者从中得出怎样的启示,悟出怎样的道理呢?

生命离不开运动:

这里的运动指自由,没有自由等同于死亡。

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在死亡没有来临之前,把能力发挥干净: 说明要敢于斗争,要敢于抗争,哪怕是死亡。

2、追问:哪个词语能表现作者的心理感受? 凝视:

表明作者是经过沉思,想了很久得到的。这显然是作者对过去的反思。

3、追问:可作者却说:傻瓜也得到教训,傻瓜该如何理解? 傻瓜:头脑有病的人、头脑简单,说明这个教训是显而易见的、不用思考的。也说明这是一个时代的、人人都明白的、大家共同遭遇的命运。

4、这首诗在选人课本后,最后两个分句有改动,比较一下哪个诗句更好?

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

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2

即使死亡,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诗人直率地提醒人们要接受教训,这是许多人以生命作代价换来的教训。同时也是一种战士的情怀,只有敢于抗争,才不会从蹈历史覆辙,因而具有强烈的警策作用。联系前面对于鱼化石的刻画和描写,就可以感到诗人的提醒更强有力了。

3、再次深情地朗读读课文,读出诗人的斗争精神与牺牲精神。

六、借事理,总结全文

这首诗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正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叹。正像诗人自己所说:“这些年变成化石的人太多了。”这就清楚地说明,诗人在写这首诗时,就不是只想着个人的哀怨、个人的命运,而是想着许许多多人的。因而,这首诗的含意就具有了很强的典型意义和概括力,同时,也就能引起许多人的共鸣。

七、诗意拓展,作业布置:

1、读完诗歌你的启示是什么? 用诗的语言表达。

2、随笔:发挥想象力,把《鱼化石》扩写成记叙文《鱼的故事》,扩展诗的容量

第五篇: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

[日期:2011-12-12]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国学教案

第一周:《大学》之道。

教学内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所讲的故事,能背诵主要句段。

2、借助译文,了解《大学》之道的大体内容,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学》,相信你能从中受到启迪。

二、学生自学,感悟文意。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3、通过读译文了解其内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讨论交流,理解文意

1、小组讨论交流:

说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意思。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全班交流:

四、联系自己,指导行为。

1、通过这个小故事我知道了什么?

2、今后我会如何做?

五、总结背诵。

学生反复诵读,达到背诵。

第二周:大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教学内容:《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所讲的故事,能背诵主要句段。

2、借助译文,了解《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的大体内容,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

3、感悟文中所讲的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相信你能从中受到启迪。

二、学生自学,感悟文意。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3、通过读译文了解其内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讨论交流,理解文意

1、小组讨论交流:

说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个小故事的意思。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全班交流:

四、联系自己,指导行为。

1、通过这个小故事我知道了什么?

2、今后我会如何做?

五、总结背诵。

学生反复诵读,达到背诵。

第三周:大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教学内容:《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所讲的故事,能背诵主要句段。

2、借助译文,了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大体内容,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相信你能从中受到启迪。

二、学生自学,感悟文意。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3、通过读译文了解其内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讨论交流,理解文意

1、小组讨论交流:

说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意思。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全班交流:

四、联系自己,指导行为。

1、通过这个小故事我知道了什么?

2、今后我会如何做?

五、总结背诵。

学生反复诵读,达到背诵。

第四周:中庸《诚之者,人之道也》 教学内容:《诚之者,人之道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所讲的故事,能背诵主要句段。

2、借助译文,了解《诚之者,人之道也》的大体内容,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

3、感悟文中所讲的做人要诚实。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诚之者,人之道也》,相信你能从中受到启迪。

二、学生自学,感悟文意。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3、通过读译文了解其内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讨论交流,理解文意

1、小组讨论交流:

说说《诚之者,人之道也》这个小故事的意思。

《诚之者,人之道也》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全班交流:

四、联系自己,指导行为。

1、通过这个小故事我知道了什么?

2、今后我会如何做?

五、总结背诵。

学生反复诵读,达到背诵。

第五周:中庸《道不远人》 教学内容:孔子《道不远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所讲的故事,能背诵主要句段。

2、借助译文,了解《道不远人》的大体内容,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

3、感悟文中所讲的如果人坚守的道离大家很远,那就不能称为道了,并能指导自己的行为。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孔子的《道不远人》,相信你能从中受到启迪。

二、学生自学,感悟文意。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3、通过读译文了解其内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讨论交流,理解文意

1、小组讨论交流:

说说《道不远人》这个小故事的意思。

《道不远人》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全班交流:

四、联系自己,指导行为。

1、通过这个小故事我知道了什么?

2、今后我会如何做?

五、总结背诵。

学生反复诵读,达到背诵。

第六周:中庸《兄弟既翕 》 教学内容:兄弟既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所讲的故事,能背诵主要句段。

2、借助译文,了解《兄弟既翕》的大体内容,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

3、感悟文中所讲的“兄弟互敬又互爱,和睦相处乐无穷。好好对待家中人,妻子儿女都幸福。”

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平时我们应该怎样和家人相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兄弟既翕》,相信你能从中受到启迪。

二、学生自学,感悟文意。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3、通过读译文了解其内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讨论交流,理解文意

1、小组讨论交流:

说说《兄弟既翕》这个小故事的意思。

《兄弟既翕》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全班交流:

四、联系自己,指导行为。

1、通过这个小故事我知道了什么?

2、今后我会如何做?

五、总结背诵。

把你知道的古今中外《兄弟既翕》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学生反复诵读,达到背诵。

第七周:中庸《天下之达道五》 教学内容:孔子《天下之达道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所讲的故事,能背诵主要句段。

2、借助译文,了解《天下之达道五》的大体内容,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

3、感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孔子的《天下之达道五》,相信你能从中受到启迪。

二、学生自学,感悟文意。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3、通过读译文了解其内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讨论交流,理解文意

1、小组讨论交流:

说说《天下之达道五》这个小故事的意思。

《天下之达道五》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全班交流:

四、联系自己,指导行为。

1、通过这个小故事我知道了什么?

2、今后我会如何做?

五、总结背诵。

学生反复诵读,达到背诵。

第八周:中庸《好学近乎知》 教学内容:孔子《好学近乎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所讲的故事,能背诵主要句段。

2、借助译文,了解《好学近乎知》的大体内容,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

3、感悟文中所讲的修身的道理。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平时,如何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树立一个良好的道德规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孔子的《好学近乎知》,相信你能从中受到教育。

二、学生自学,感悟文意。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3、通过读译文了解其内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讨论交流,理解文意

1、小组讨论交流:

说说《好学近乎知》这个小故事的意思。

《好学近乎知》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全班交流:

四、联系自己,指导行为。

1、通过这个小故事我知道了什么?

2、今后我会如何做?

五、总结背诵。

平时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树立一个良好的道德规范。学生反复诵读,达到背诵。

第九周: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教学内容: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所讲的故事,能背诵主要句段。

2、借助译文,了解《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的大体内容,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

3、感悟文中所讲的道理,平时做事情预先是否做好准备。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当你平时做任何事预先是否做好准备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相信你能从中受到启迪。

二、学生自学,感悟文意。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3、通过读译文了解其内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讨论交流,理解文意

1、小组讨论交流:

说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这个小故事的意思。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全班交流:

四、联系自己,指导行为。

1、通过这个小故事我知道了什么?

2、今后我会如何做?

五、总结背诵。

学生反复诵读,达到背诵。

第十周: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教学内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所讲的故事,能背诵主要句段。

2、借助译文,了解《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的大体内容,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

3、感悟文中所讲的“学了,就尽力去学,不到融会贯通,不停止学习。” 教学方式:朗读、讨论、交流、背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平时的学习中,你下了多大的功夫呢?你是否会坚持到底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相信你能从中受到启迪。

二、学生自学,感悟文意。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出示译文: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3、通过读译文了解其内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讨论交流,理解文意

1、小组讨论交流:

说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这个小故事的意思。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全班交流:

四、联系自己,指导行为。

1、通过这个小故事我知道了什么?

2、今后我会如何做?

五、总结背诵。

学了,就尽力去学,不到融会贯通,不停止学习。学生反复诵读,达到背诵。

下载国学教案陈惠芳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学教案陈惠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学教案

    14 昔仲尼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令”字,了解字义。认读生字:“橐”“蒲”“囊”“辍”等字。 3.学生能够简单了解故事内容,仲尼拜师、......

    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 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仇海蓉 教材分析: 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是一首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描写的是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写出了祖国山河的壮......

    国学教案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论语》,积累其中的经典语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二、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力求达到......

    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 教学内容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教学目标 1、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2、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1、 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教......

    国学教案

    序号课时授课内容 1 第1课时 人之初——名俱扬 2 第2课时 养不教——习礼仪 3 第3课时 香九龄——千而万 4 第4课时第5课时第6课时第7课时第8课时第9课时第10课时第11课时第......

    国学教案

    国学--弟子规《拒收坩鲊》教案设计 二年五班-------黄丹 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知识点让学生明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恶 小而为之”的做事原则 2.学会自主的小组合作学习3.......

    小学国学经典教育工作总结 (呼金芳)

    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学科:国学经典 题目:小学国学经典教育工作总结 作者: 呼金芳 单位:蒙城县乐土镇李大寨小学 小学国学经典教学工作总结 乐土镇李大寨小学 呼金芳 国学经典是......

    黄芳理论课教案

    湖南师范大学体院学院理论课教案 授课班级:高一年级 授课教师:黄芳 课的内容: 篮球的概述和比赛规则 课的任务: 1,了解篮球的起源和发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篮球比赛的基本规则 3,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