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设计方案

时间:2019-05-15 04:16: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设计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设计方案》。

第一篇:《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设计方案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哲学与人生》第三单元的第七课。《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三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这节课侧重点是“如何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着重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因此,本课在本章节和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本课为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知行统一。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 增强学生对知行统一哲学原理的认同,使得中职学生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努力学习,崇尚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运用目标: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重点:1.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难点和关键点:1.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

2.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具备了一定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好本课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学生自身情况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考成绩不够理想,基础知识薄弱,但同学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爱游戏,爱玩爱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做到勇敢地去面对。本课的教学对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勇于实践,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很有帮助。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学习动力。[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德育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采用启发式学习模式,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手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多种资源,采取合作探究、情境讨论、案例教学、漫画分析、设问启发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学环境设计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3分钟)播放歌曲: 《真心英雄》

在我心中 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灿烂星空 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再没有恨 也没有了痛,但愿人间处处都有爱的影踪 用我们的歌 换你真心笑容,祝福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设问:“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失败和挫折,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实现人生的成功呢?

以歌曲为切入点,设置感人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欣赏之余思考歌曲的内涵并讨论问题,归纳出:人生发展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顺心如意,当遭遇失败挫折或陷入低谷时,我们应该像歌曲中表达的那样,客观看待成败,认真总结得失,在此基础上知行统一、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取得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以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30分钟)

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

以小学课本中学过的一个故事引入:某寺庙重修,众僧人划船打捞被洪水冲走的庙门石兽。在庙前的河里找了半天没找到,于是又顺流而下寻出十余里,仍未果。当地一位颇受尊敬的“老学究”恰好经过,他见众僧忙活半天徒劳无获,笑道:石兽掉在河中一定会陷于泥沙之中,而且越陷越深,不可能顺流而下。众僧听后颇为折服,准备下河挖泥。一老河工闻之却不以为然,他建议众僧应该顺流而上再找找,众人皆笑。老河工解释说:流水冲击石兽,会慢慢地在石兽迎水的一面形成沙坑,并逐渐使石兽“倒掷其中”,如此日复一日的反复,必定引导石兽“逆水而上”!众人听了老河工的话,将信将疑,但最后还是按照老河工的方法顺流向上寻找,果不然,僧侣们在河的上游处找到了石兽。

通过师生共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实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发展。

由于该问题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该部分内容以老师讲解为主,充分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

2.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永动机是一类想象中的不需外界输入能源、能量或在仅有一个热源的条件下便能够不断运动并且对外做功的机械。历史上人们曾经热衷于研制各种类型的永动机,其中包括达芬奇、焦耳这样的学术大家,另外包括一些希望以永动机出名和获利的骗子。在热力学体系建立后,人们通过严谨的逻辑证明了永动机是违反热力学基本原理的设想,从此之后就少有永动机的研究者了。

通过典型事例,帮助学生理解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又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有效地指导实践。说明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以此帮助学生明确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同时强调反对两种片面看法,坚持知行统一。3.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利用教材第66页毛泽东的名言及“从输羊血到输人血”事例引导学生认识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老师从事例出发,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讲解,引发推动学生思考、归纳出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从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过程,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同时利用图片形象显示认识发展的过程,加深印象。

4.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以教材第67页漫画及渔夫的故事为背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得出结论。

材料1:教材第67页漫画 问题: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材料2:有个渔夫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称为“渔王”。可是当他年老时却十分苦恼,因为他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糟糕。老渔夫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从孩子小时侯起就手把手地、一点一滴地将所有自己常年积累的经验教给了儿子,可是最终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比不上技术比自己差的那些渔夫的儿子。

问题:渔夫的儿子们为什么技术反而比不上别人?

通过这一组材料,师生共同讨论设置问题,说明不能割裂实践和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要求我们,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提高认识水平。

二、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对实现成功人生具有重要作用

联系学生专业拓展关于能力的知识,引发学生兴趣。

2.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的结合教材第69页“蓝领专家”孔祥瑞事例,阅读材料,思考、讨论。

问题:说说孔祥瑞是如何在知行统一中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

结论: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中不断锻炼提高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做到知行统一,才能不断提高,走向成功。

(三)课堂小结:(2分钟)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反思能力。

(四)课堂探究:(10分钟)

结合课本76页材料大学生“回炉”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近几年,在我国南方某些职业技术学校悄然出现了一些大学生回炉的现象,学有所成的大学生也要回炉,这是为什么?让我们来关注思考:大学生回炉的原因?

在大学生们掀起回炉高潮的同时,各大学校却在积极的搭建平台,鼓励学生融入社会,参与实践,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你有类似的经历吗?

结论: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真正理解书本知识;如果只读书不实践,就有可能出现眼高手低的理想化,片面化的;就会成为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名言:所以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不仅要采蜜,更要学会酿蜜。

(五)布置作业:

每个中职学生几乎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我们看到的通常是这些名人、明星成功时的辉煌,但未必了解他们艰苦奋斗的过去。请认真查找你的偶像的成长资料,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并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他或她取得成功的原因,并说一说从中受到的启发。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努力思考,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并且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帮助他们自信地投入学习,进而自信地步入社会。

选取有说服力又通俗易懂的材料,从分析材料入手,提升哲学理论,再从理论回归到生活实践,指导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找出与生活的契合点,从而掌握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个别内容的节奏把握不到位,可以多留一些空间给学生。还应加大课堂内

容与学生专业的契合度,进一步引起学生们的共鸣。

[板书设计]

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认识指导实践

3.认识不断反复、不断深化 4.实践和认识辩证的统一

二、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1.对实现成功人生具有重要作用

2.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

断提高的

3.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需要做到知行统一

第二篇: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doc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第一课时

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内容的地位】

本课时是第七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的重点内容。就全书来说,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认识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提高人生发展能力要坚持认识与实践相统一,既要重视书本科学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才能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逻辑线索】

本课时的核心是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先是点明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只能从社会实践中产生,进而阐述实践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的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最后强调中职学生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既要重视书本科学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才能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本目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而有些学生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存在一些片面看法。一讲实践,往往认为就是单纯的行动;一谈认识,往往又认为是单纯的认知;对于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实践和认识哪个重要,往往有非此即彼或者无法统一的认识和做法。所以,引导学生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做到把实践和认识相结合,做到真正的知行统一,提高人生发展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确处理好读书与实践的关系。本目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时的落脚点。主要引导中职生明确实践在提高人生发展能力中的决定作用,人的认识、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只能从社 会实践中产生。引导学生理解读书是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备的,但又不能仅限于读书,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取得人生的成功。

●学情简要分析

1.从知识基础上说,中职生对本课时有关能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知识,有一些了解。但他们的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理论知识面相对较窄,对这些知识了解较浅,尤其是对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存在理解上的难度。

2.从身心特点上说,中职生具有好奇心,但缺乏主动思考探究的精神,因而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习惯于接受,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都比较弱。

3.从生活经验上说,中职生长期处于家庭和学校的生活之中,与社会接触较少,社会经验严重不足,对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生活方面的了解较少,对理解人生发展能力和必须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缺乏全面和深刻的社会生活方面的体验和认识。

●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

了解实践和认识的含义;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2.情感态度观念

通过教学,增强对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道理的认同,初步形成知行统一观,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努力学习,崇尚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3.运用

列举生活实例,阐明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播放视频《“蓝领专家”孔祥瑞》,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2页“蓝领专家” 孔祥瑞的事例,思考下列问题:

审视“蓝领专家”孔祥瑞的成长历程,说一说他的各种技能是从哪里来的,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设置的问题是引导学生从“蓝领专家”孔祥瑞的成长历程得出,人生发展能力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引思明理】

让学生思考或讨论上述问题,并回答。采用对话教学,生生对话、师生对话。教师总结一:

每个人的能力不同,从而影响了人生的发展。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都不是先天形成的,只能从社会实践中产生。“蓝领专家”的人生历程告诉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能力、锻炼成才。

课件展示:

一、在实践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能力和才干不是天生就有的

(1)每个人的能力不同,从而影响了人生的发展。(2)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只能从社会实践中产生。

(3)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能力、锻炼成才。教师总结二:

1.“蓝领专家”孔祥瑞把工作岗位作为课堂,把生产实践作为教材,把设备故障作为课题,把身边拥有一技之长的工友作为老师,勤奋学习、不断钻研。他所掌握的与设备有关的机械原理、液压、电工、材料等方面的知识和各种技能都是来源于生产实践,都是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增长的,充分反映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孔祥瑞把在生产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产中,指导自己的工作,在实践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逐渐成长为一名专家。这充分反映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3.“蓝领专家”的人生历程告诉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我们要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就必须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又要在实践 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坚持认识与实践相统一。

课件展示: 2.实践出真知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出真知。

(2)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3)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4)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又要在实践中提高认识水平。【体验导行】

让学生联系教材第82页“蓝领专家”孔祥瑞的成长历程和第85页的事例,结合自己的专业和未来人生发展,谈谈自己如何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事例,审视自己,采用对话教学、风暴式教学,通过师生共同讨论设置的问题,使学生理解不能割裂实践和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要求我们,提高自己的人生发展能力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提高认识水平。

教师总结: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中职学生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2)中职生要积极投身实践,努力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3)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就要同劳动群众相结合。

【课后拓展】

依据自己的人生目标,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专业,制定一个读书和实践相结合的计划,并按计划实施。

第二课时

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快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内容的地位】

本课时在上一课时学习实践和认识的统一观点的基础上,进而学习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是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从生活中讲,在上一课时懂得了只有坚持认识与实践相统一才能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进而明确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升华的,只有努力做到知行统一,才能不断追寻成功、真正实现人生的成功。

本课时的核心是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快乐。先是指出成功与失败伴随着人生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然后阐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决定了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升华的。最后强调追寻人生成功必须努力做到知行统一。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这是本课时的哲学观点,中职生受年龄阅历和知识面相对狭窄的影响,往往只会看到过去或者现在人们对事物的实践和认识,不清楚其中的曲折过程。而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发展着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又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表现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所以,引导学生理解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个难点,结合人生发展进行理解也有难度。这是教学难点。

(2)追求人生成功必须努力做到知行统一。这是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也是本课的落脚点。把马克思主义知行统一观与解决人生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掌握此问题,不仅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哲学的作用,更能自觉运用哲学指导行动。同时,如何帮助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失败与成功、如何把知行统一观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有一定难度。

●学情简要分析

1.从知识基础上说,中职生的知识面比较窄,对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缺乏足够的理解能力,在认知上比较片面浅显。

2.从身心特点上说,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虽然学习基础较弱,但具有较高的情商,具备一定的人际沟通意识和能力,兴趣点较广,在某些领域上的知识面也比较开阔,不拘泥于形式。

3.从生活经验上说,学生对失败与成功既有一些了解,也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有所体验,大多数人只是缺乏正确的态度和深刻的认识。另外,对所学的专业有一定的了解和认可,基本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对未来的人生选择有了一定的思考。

(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分析略)

●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理解成功与失败的关系,领会用知行统一的观点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2.情感态度观念:明白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决定了不断提高人生发展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中不断总结升华的;深化成功的内涵,鼓起追求成功的勇气。明确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重要作用,树立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追寻人生成功的观念。

3.运用:列举生活实例,运用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道理,阐明失败与成功是相互转化的;学会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追求成功、实现成功。

●课堂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调查搜集。学生阅读教材,搜集资料、调查、访谈。可以从三类人物来调查搜集,体现全面性。

①根据班级人数,或议题内容的需要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组长一人。组长负责小组内同学的分工与活动的开展和管理。

②搜集:各组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介搜集古今中外成功人士包括自己专业领域成功人士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如何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并分析其中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原因和方法。

③访谈:访谈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请他们谈谈自己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如何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并分析其中失败转化为成 功的原因和方法。

④调查:围绕教材有关在知行统一中追寻人生成功的内容制成调查表,到自己或学校所在的社区、村或者父母、亲戚所在的企业,也可以到街头或者本班及其他班级,进行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并分析其中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原因和方法。【课堂过程】

设计意图:采用“成果展示-----合作研讨----体验践行”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在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中,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探究、讨论,提升思想认识。

导入新课:人生发展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顺心如意,当遭遇失败挫折或陷入低谷时,我们应该客观看待成败,认真总结得失,努力做到知行统一、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取得人生道路上的成功。

第一个环节:成果展示

各小组展示自己课前分配的搜集、调查或访谈的成果。第二个环节:合作研讨

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成果,引导学生合作研讨: 1.为什么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呢? 2.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实现人生成功呢? 通过师生探讨,教师最后总结: 1.正确对待失败与成功

(1)成功与失败伴随着人生的发展。(2)成功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1)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2)实践发展永无止境,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也永无止境。

(3)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升华的。

3.追寻人生成功必须努力做到知行统一

(1)正确对待人生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失败,学会让失败变为成功之母。(2)必须终身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3)必须在实践与认识相互作用和统一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快乐。

第三个环节:体验践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的案例,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能够从贴近自己的事例中取得经验与教训。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七部委决定:在全国开展学习10名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先进事迹活动,他们分别是:“铁人式好工人”王为民、“工人专家”李斌、“模具新秀”李凯军、“金牌工人”许振超、“油井女杰”束滨霞、“创新尖兵”罗东元、“焊接巧匠”高凤林、“采机神医”栗俊平、“精准操作手”唐建平、“革新高手”鲁宏勋。

搜集整理他们的事迹,摘录他们的成才感言;选取其中一个写出自己的推介意见和感悟,说明如何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开一次主题班会,并将上述内容呈现在班级板报上。

【课后拓展】

参考本节课所学内容,查找自身在知行统一方面的不足,制定一份合理可行的学习与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

第三篇:哲学与人生教的案第课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第七课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必须做到知行统一。

2.情感态度观念:增强学生对知行统一哲学原理的认同,使得中职学生注重实践,善于总结,努力学习,崇尚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3.运用: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及时总结人生发展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学会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指导,不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2.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教学难点】

1.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2.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教学方法】

事例教学法、设疑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等。【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教师播放歌曲:《从头再来》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日重又走进风雨”。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这首歌曲告诉我们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成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如同歌词中说的那样:“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从头再来”。

问题:

为什么人生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呢? 我们应该怎样提高人生发展能力,实现人生成功呢? 以歌曲为切入点,设置感人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欣赏之余思考歌曲的内涵并讨论问题,归纳出:人生发展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顺心如意,当遭遇失败挫折或陷入低谷时,我们应该像歌曲中表达的那样,客观看待成败,认真总结得失,在此基础上知行统一、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取得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以此导入新课的学习。

学生在歌曲中回味、思考,回答问题。

〈引思明理〉

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板书)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板书)

由于该问题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该部分内容可以教师讲解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容易对实践内涵产生疑惑,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形象图片和生动漫画“白卷”加以讲解。

材料1:一组各种类型实践的图片

问题:结合上述图片反映的内容,谈谈你对“实践出真知”的看法。

材料2:漫画“白卷”

问题:没有做饭的实践,能写好做饭的文章吗? 通过师生共同解读各类型实践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漫画“白卷”,引导学生认识到没有做饭的实践,就写不好做饭的文章。说明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实践的发展推动认识的发展。

学生观看课件图片及漫画,深入思考,探究问题。2.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板书)教师以电磁理论的发现、发展、完善,最终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以对人类社会和生活提供科学指导为例,讲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材料:电磁理论的创立者科学家法拉第、赫兹和麦克斯韦的图片。

人们根据法拉第、赫兹和麦克斯韦等科学家创立的电磁理论发明了无线电报、电话、电视、卫星遥感技术及现代互联网技术等,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又如,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理论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送上了太空,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通过分析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又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有效地指导实践。说明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以此帮助学生明确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学生阅读材料,交流研讨,领悟哲学原理。

3.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板书)师生共同阅读药神李时珍的材料及教材第66页“从输羊血到输人血”事例,帮助学生体会并理解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材料1:《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花费了27年时间才写成的科学巨著。在20多年里,他不但阅读了800多部书籍,积累了上千万字的札记材料,而且历尽千辛万苦,亲自采集药物标本,收集民间单方、验方。全书共收集药物1892种,药方11000多个。52卷的煌煌巨著,就是通过他自己的亲自实践和学习,将这一种种药物、一个个药方积累起来的。因此李时珍被后人尊称为“药神”。

问题:“药神”成功的事例,体现了认识的过程是怎样的? 材料2:教材第66页“从输羊血到输人血”事例

这个事例说明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教师从事例出发,通过对这两个材料的分析、讲解,引发推动学生思考、归纳出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从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过程,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4.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板书)

通过教材第67页漫画及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材料1:教材第67页漫画 问题: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材料2:《史记》记载: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来犯,廉颇为统帅,秦军难以取胜。于是秦王施行了反间计,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却死搬兵书上的条文,结果40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问题:通过赵括熟读兵书却打败仗的事例,说明坚持实践和认识统一的重要性。

通过这一组材料,师生共同讨论设置问题,说明不能割裂实践和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要求我们,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提高认识水平。

二、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板书)

1.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对实现成功人生具有重要作用(板书)教师以齐白石学画的故事入手,由浅入深,讲明哲学道理。材料:齐白石是我国现代书画家和篆刻家。但他原是一位雕花木工,只在余暇学画和篆刻。27岁那年,他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折。1889年春节的一天,当地书画家给齐白石出了个画题让他完成。作完后,附近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又喜结交朋友的秀才胡沁园先生十分惊喜,遂收齐白石为徒。他教齐白石读唐宋诗,并引导他看书。齐白石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常常读到深夜。经过苦读,齐白石背熟了唐诗三百首,还研读了不少古文,浏览了许多古典名著。他作的诗也别具一格,具有唐风宋骨的韵味。胡沁园从“立意”、“用笔”等基本功入手教授齐白石,还把自己珍藏的古今名画借给他观摩。齐白石眼界大开,他揣摩“八大山人”的作品,临摩、领会其用笔之妙,吸取百家之长,绘画技艺突飞猛进,不足一年就掌握了山、水、人、物、花、鸟的基本画法和技巧。

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他苦练书法和刻印。短短几年时间,齐白石在绘画、篆刻、吟诗、书法、装裱等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成为名满天下的书画家。

由于齐白石的不懈努力,不断提升了自己的发展能力,最终使自己从一位普通的雕花木匠转变成名满天下的书画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一谈齐白石学画故事的体会。说明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每个人只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发展能力,勇于实践,踏实肯干,持之以恒,最终就会像齐白石一样取得人生发展道路上的成功。

学生读故事,谈体会,思考哲学道理。

2.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的(板书)

材料1:教材第69页“蓝领专家”孔祥瑞事例

问题:说说孔祥瑞是如何在知行统一中不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

材料2: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是铁路工人的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在火车上卖报度日。爱迪生是一个异常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巧妙机械。他对电器特别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个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他还对新型发电机和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进行试验,唯独白金丝性能良好,但白金价格贵得惊人,必须找到更合适的材料来代替。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最后决定用炭丝来作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的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

问题: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启发我们应该如何提高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

“蓝领专家”孔祥瑞和发明家爱迪生的成功充分表明,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中不断锻炼提高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做到知行统一,才能不断提高,走向成功。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讨论、汇总问题。3.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需要做到知行统一(板书)综合上面李时珍、齐白石、爱迪生、孔祥瑞等成功人士的事例,说明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做到了知行统一的。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要注意知与行不能割裂,知而不行,只说不做,知就会丧失意义;行受知的指导,行而不知,就是盲动,效果势必受影响。

三、成功与失败伴随着人生的发展(板书)1.成功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板书)

教师通过列举一组名人从失败到成功的材料,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失败是人生道路上的常态,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我们要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失败,要明白失败与成功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材料:

蒲松龄—落第—聊斋志异

爱迪生—8000多次的失败—电灯泡 袁隆平—无数次的失败—杂交水稻之父 问题:

1.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在事业成功的道路上经历失败的故事?

2.说一说你自己失败与成功的经历。

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从名人从失败到成功的事例引入话题,启发学生学会辩证看待成功与失败的关系,再由远到近,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失败成功的事例,初步尝试用哲学原理分析解决自身现实问题。

2.对待成功和失败要有正确的态度(板书)

教师先展示一幅漫画,表现人们对待失败的不同态度,通过问题引发学生谈自己对失败的态度;再通过一组名人正确面对失败的名言,帮助学生形成对成功与失败的正确态度。

材料1:漫画——他们这样对待失败 问题:你曾经怎样面对成功与失败? 材料2:

为了追求幸福而努力,为了实现梦想而奋斗,即使失败,也不悔今生。因为我毕竟试过了,行动过了。

——贝多芬

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爱迪生

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苦,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

——佩恩

问题:你将以什么态度对待成功与失败?

通过漫画分析及名言解读,师生共同探讨总结对待失败与成功的正确态度与做法:失败-正视-承认-分析-排除-成功―分析-努力-失败或新的成功……并以: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材料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行,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正确对待人生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失败,学会让失败变为成功之母(板书)

教师选取来自中职学生生活的真实求职案例,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哲学思考来解决现实问题,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不怕挫折,勇于奋斗的精神。

材料:某职业学校两位2006届财会专业技能优秀的毕业生先后去人才市场找工作。

甲同学多次求职遭到失败,但他并不气馁,他认真查找原因、虚心向人请教求职方法与技巧,终于找到了工作。他对待工作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得到了单位认可。

乙同学经历了几次求职失败后,就灰心丧气失去信心,不肯再出来找工作了。他在家终日与电脑为伴,过起了“啃老”的日子。

问题: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怎样对待求职失败?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这个事例与学生息息相关,可以交给学生充分讨论,畅谈己见,教师应注意点拨学生提出的各种不同看法,以切实解决中职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应对失败挫折的方法。

四、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板书)

该部分以前面教学为基础,设计问题由学生做专题讨论,顺势以结构图形式归纳出中职学生在实际学习与生活中如何做到知行统一。

问题:同学们在实际学习与生活中如何做到知行统一?

〈体验导行〉

〈课堂小结〉对照板书总结

利用板书,以对话方式引导学生就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注意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对课堂内容归纳总结,统揽全局,抓住教学主线,帮助学生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学生参与小结,实现对知识的再掌握,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课堂练习〉

运用教材导入部分小陆的事例设计课堂练习,强化学生对哲学理论的认识,理论联系实践,运用哲理分析事例,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

问题:

1.从小陆做市场营销工作成功的经历,谈谈你对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把实践和认识统一起来,做到“知行统一”的理解。

2.结合小陆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在实现成功道路上出现的失败和挫折?

课堂练习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能够从贴近自己的事例中取得经验与教训。在讨论的过程中,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学习小陆的处事态度和品格,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德育渗透。

学生学以致用,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分组交流讨论、分析贴近自己生活的事例,深入思考,强化认识,渗透德育教育。

〈课后作业〉 1.有的同学说自己只要考试成绩高,考上好大学,将来就一定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2.参考本节课所学内容,查找自身在知行统一方面的不足,制订一份合理可行的学习与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

学生通过实践性作业,分层次巩固知识,提高认识。〈教学反思〉

因为哲学问题相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选取大量有说服力又通俗易懂的材料,从分析材料入手,提升哲学理论,再从理论回归到生活实践,指导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找出与生活的契合点,从而掌握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在教法学法上,以事例教学法、设疑探究讨论法为主,用丰富的事例贯穿全课,精心设置问题,步步深入,激趣导学,通过学习事例让学生掌握哲学知识与方法。

整体教学思路清晰,理论与实际契合度高,课堂教学效果好。不足之处在于,教学中使用多个事例,需要教师具备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否则容易使课堂发散,重点难点不突出。

〈板书设计〉

一、坚持实践和认识的统一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

2.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3.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过程 4.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二、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对实现成功人生具有重要作用 2.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是在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锻炼提高的

3.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需要做到知行统一

三、成功与失败伴随着人生的发展 1.成功与失败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2.对待成功和失败要有正确的态度

3.正确对待人生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失败,学会让失败变为成功之母

四、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

1.必须终身勤于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2.必须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 3.必须把学习书本科学知识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4.必须在实践与认识相互作用和统一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快乐

第八课

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明辨是非,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1.认知:了解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理解明辨是非对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的作用。

2.情感态度观念:是非分明,明确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

3.运用: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

2.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难点】

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招揽顾客,使珠宝能畅销起来,他特地用名贵的木料,做成了许多小盒子,并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名贵的木料做成的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珠宝的盒子这么漂亮,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了出来,退还给珠宝商,自己把盒子抱走了。

请同学们考虑:以上故事是哪个成语的来历?它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补充)

这个成语比喻有些人只注重事物的外部现象,不看重其内在的本质。

〈新课讲授〉

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1.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个别多变的东西,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看教材第80页漫画: “我看到了苹果落地,怎么没看到万有引力?”

学生讨论: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

“苹果落地”是现象,可以通过我们的眼睛观察到。“万有引力”是本质,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2.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两者紧密相联,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现象尽管多种多样、纷繁复杂,但都是由本质决定的,都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比如:我们说班里哪个同学品质不错,往往是通过他的言谈举止表现得出结论的。同样道理,一个人的每一个言行都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表现了他的品质。

3.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它们都是对事物本质的表现,都是客观的。不能把真象当做正确的来认识,也不能把假象当做错误的来认识。

查一查:成语“声东击西 ”指的是什么意思?

“声东击西 ”是说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别,“声东”是假象,“击西”是真象,其本质是迷惑敌人,保存自己。

又如,“欲擒故纵”,“围魏救赵”,“项庄舞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亦同属此理。

(二)现象和本质关系原理的指导意义

1.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它告诉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

生活情境: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落下。这种现象似乎告诉人们太阳在绕着地球转。

请根据我们所学的哲学原理,分析说明这种现象是否正确地反映了本质。

2.现象和本质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表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案例:公元2世纪,天文学家托勒密主张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以及其他天体,都在绕着地球转动。这种错误的宇宙观在欧洲统治了1000多年,直到后来经过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长期观测、研究,写出了《天体运行论》,才第一次透过现象,正确地揭示了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的本质和规律。

二、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一)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否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上

教师过渡: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同样的问题,有人只能看到一些现象却不会把握其实质。而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们能否科学地认识事物、正确地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努力做到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呢?

1.要深入实际,反复实践,全面把握事物的各种现象

现象是入门的先导,认识事物只能从认识它的现象开始。要做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就必须全面地占有丰富的、大量的感性材料,综合事物的各种现象,不能道听途说,不能仅仅看到一些局部的、个别的现象,就轻率地对事物的本质下结论,更不能被事物的假象所蒙蔽。

说一说:常言道“眼见为实”,结合教材第83页案例,小天使亲眼所见的现象是不是真实可靠的?为什么?

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大量的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案例分析: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有一次往东方的一个地方去,半路上看见有两个10岁左右的小孩在路边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于是他就让马车停下来,走到跟前去问他们:“小朋友,你们在争辩什么呢?”

其中一个小孩先说道:“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近一些,中午时离我们远些。”另一个小孩的看法正好相反,他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远些,中午时才近些。”先说的那个小孩反驳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盖,到了中午,就只有盘子那么大了。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而近的东西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自然也有很好的理由,他说:“太阳刚升起来时凉飕飕的,到了中午,却像是火球一样使人热烘烘的。这不正是远的物体感到凉,而近的物体使人觉得热的道理吗?”

两个小孩不约而同地请博学多识的孔子来做“裁判”,判定谁是谁非。可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把能言善辩的孔老先生也难住了,因为当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很难说明俩小孩所执理由的片面性,也就不能判断他们的说法谁是谁非了。

分析思考:究竟什么时候太阳离我们近一些?是不是仅凭我们的眼睛去观察就能得出结论呢?

教师归纳总结:要掌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方法,必须要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一)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是非混杂、鱼目混珠、真假混淆的情况

设置生活中的情境:

(1)上课时,好友小丁邀你去网吧玩游戏。

(2)朋友请你吃糖(实际是软性毒品),并帮他贩卖。

(3)有人向你出售黄色书刊。

(4)为了上网,朋友要你帮忙向低年级同学勒索。

(5)星期六,朋友邀你搓麻将赌博。

(6)有人向你散发“传销”材料,并邀你加入。

(7)一位学生的母亲声泪俱下地对记者说,“网吧是个谜潭,网聊、网恋就像两条毒蛇一样,缠住了我们的孩子。”

(8)一名经常上网的学生王某说:“自己也知道上网不好,花钱费力,可上网有瘾,自己管不住自己,老是想着惦着。”

请学生分析讨论: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同学间的关系?与朋友交往的标准是什么?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对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性?

(二)明辨是非、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只有明辨是非,区分善恶,辨析真假,才能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才能抵制诱惑,扬善抑恶,做一个正直善良、遵纪守法的人。

四、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一)要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透过假象认识真象的自觉性

设置生活中的情境: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的生活。然而一些人却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所谓“科学算命”,利用信息网络传播不健康的内容,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分析说明:

(1)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这种所谓的“科学算命”?

(2)中职生应如何明辨是非,抵制庸俗的、低级的网络诱惑,做到文明上网?

(二)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1.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

名言赏析:

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毛泽东

分析说明:毛泽东的这句话包含有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2.必须学会正确地区分真象和假象,不为假象所迷惑

假象是现象的一种,也是本质的表现,但它却是对本质的歪曲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识别假象,提高透过假象认识本质的自觉性。

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假象,说明把握事物的本质必须识别假象。

3.必须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设置教学情境: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有哪些不良诱惑?我们应如何自觉抵制这些不良诱惑?

◆ 不良诱惑(略)

◆ 认清不良诱惑的危害

(1)损害人的身体,毒害人的心灵,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使人不思进取,放弃美好追求,影响个人进步和发展。

(3)使人无视法律的尊严,损害他人和社会,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技巧

(1)避开诱因。把引起诱因的实物收藏起来,避开诱因;多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主动地避开诱因。

(2)学会拒绝。婉言谢绝来自朋友的邀请,提高自制力。

(3)联想后果。遭遇不良诱惑时,想象不能抵制不良诱惑可能带来的恶果,以提醒自己远离不良诱惑。

(4)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兴趣爱好,才不会觉得空虚、无聊,才会脱离低级趣味,远离不良诱惑。

(5)专时专用。将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进行周密合理的安排,专时专用,使自己的生活有序、充实,从而增强抵抗力。

(6)请人监督。请同学、朋友、老师和家长等监督自己的行为。在他们的不断鼓励、鞭策下,战胜不良诱惑。

(7)请学生自己写一句拒绝“黄、赌、毒、网瘾”和“传销”等不良诱惑的警示语。如:怯懦的人被不良诱惑征服,弱智的人沦为不良诱惑的奴隶。勇敢的人敢于战胜不良诱惑,聪明的人总能想出各种办法抗拒不良诱惑,等等。

◆ 拒绝不良诱惑,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避免其对自己的伤害。

4.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案例分析:

古堡擒凶

在印度的塔尔沙漠,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古堡。近百年来,这座古堡不断发生商人和马队遭难的事件。凶手是谁?法医验尸,竟找不到任何伤迹,无奈,只好禁止在此地住宿。著名探险家乔治无视警告,夜宿古堡,亦遭不幸。人们“谈堡色变”,百思不得其解,连警方也束手无策。于是贴出布告用一万卢比重金招贤。

几年后,来了位叫比特利克的老人声称能破此案。他买了一个大铁箱,一只猴子,一副渔网。在乔治遇难的大厅里,他给猴子注射了麻醉药,放进张开的渔网内,自己钻进了大铁箱,手里紧握渔网。午夜,一团黑影从堡顶飞下,扑向猴子,一声惨叫,令人毛骨悚然,比特利克却不慌不忙地收紧了渔网,说:“凶手在此!”网内竟是一种奇怪的红蝙蝠。原来,它长着像刚针一样的嘴,扎入人脑,专吮脑汁,致人死亡。一位老人怎么如此神通广大?这个比特利克原来是剑桥大学生物学教授汤恩·维尔特。他观察研究红蝙蝠已有20多年的历史。难怪他胸有成竹,一举揭开古堡百年之谜。

请问:你认为汤恩·维尔特之所以能揭开古堡百年之谜的原因是什么?

〈课堂小结〉

在这一课里,我们学习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关系,掌握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明确了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否透过现象看本质上。另外,我们还学会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识别假象,明辨是非,在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1.事物的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2.现象表现本质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

3.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不为假象所迷惑

板书设计:

透过现象

认识本质

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明辨是非是做人的基本条件

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

1.人的认识能力的高低突出表现在能否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上

2.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需要掌握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方法

1.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是非混杂、鱼目混珠、真假混淆的情况

2.明辨是非、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1.要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透过假象认识真象的自觉性

2.学会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识别假象,明辨是非

3.学会把现象作为认识入门的向导

第四篇:知行统一——《实践论》读书笔记

知行统一

——《实践论》读书笔记

知与行,是中国哲学重要的一对范畴。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认为客体要顺应主体,知是科学知识,行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然而,“知行合一”中,“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行关系,指的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这只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在《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中,毛泽东辩证地概括了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深刻论证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基于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认识的过程是从前入深的,包括三个阶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革命实践。三个阶段相互联系,知行统一。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前两个阶段,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推移是认识从低级向高级深化的过程。虽然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但是二者都是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的。任何知识都离不开“行”,都是在“行”中获得。“不如虎穴,焉得虎子。”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在《实践论》中,毛泽东通过对“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的论述,再次指出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而且是基于社会实践,而不是凭空捏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三者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相互衔接、相互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是建立在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面临了一系列不同的矛盾和问题,在解决这些新矛盾新问题中,党和领导人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然而,“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的后遗症还很严重,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还未走上正确的轨道,百废待兴。此时,邓小平同志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行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中,邓小平的思想从经验逐步发展成为理论,最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并将理论不断深化发展。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以及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离不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实践,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同的历史时期铸造了不同的认识和理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实践是基础。“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行”是“知”的前提,“知”、“行”二者,辩证统一。“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革命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三个阶段,从这句话也能看出,这是毛泽东最为侧重的一个方面。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能动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在从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这一个巨大飞跃。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没有了实践,认识并未能够完成,没有了实践,认识的正确性就无法得到检验。认识是从实践开始的,就必须回归实践。无法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的认识,只是高谈阔论,并没有实在的意义。同时,许多的理论并不是完全正确的,这需要实践的检验和纠正错误。经受了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真理,才能正确地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知行统一,一旦知行分割,“行”便会是盲目的。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斯大林说过,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教条主义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曾给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危害。教条主义即本本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教条主义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1931~1934年,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使中国革命在军事上处处失败,节节失利;大搞宗派斗争.更是为整个中国民主革命埋下了冒险主义、"左"倾主义的思想祸根。这直接使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并使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而毛泽东的《实践论》,正是为了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条主义不从实际出发,否认实践的重要性,对革命的危害是无法估量的。

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1871年3月18日凌晨,法国巴黎政府军企图夺取蒙马特尔高地和梭蒙高地时,巴黎人民奋起反击,临时政府总理狼狈逃离。不久,巴黎人民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巴黎公社。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攻占。历时两个月的巴黎公社并不是什么有计划行动的产物,也决非得力于什么个人或具有明确纲领的组织的领导。缺乏一个科学的理论来指导革命是巴黎公社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巴黎公社成立后并没有没收法兰西银行的资金,反而让凡尔赛政府获得这笔巨额的支持,从而对巴黎公社进行反扑。巴黎人民的革命斗争很大程度上是历史偶然的产物,并没有科学的理论支持,从而导致很多行动是盲目的。实践必须以革命理论作为指南,不可蛮横盲干。

值得注意的是,右倾机会主义、“左”翼空谈主义是知与行的分割,而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知行统一,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在实践中发展和真理。在新时期,毛泽东的知行统一观依旧指导着政党、社会建设的发展。正确处理知与行的关系,是政党如何永葆生机不可忽视的重点。

第五篇:立德树人 知行统一

“立德树人 知行合一”

——厦门市人民小学班级管理、沟通协调、危机处理案例分析

姓名:

1.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叶圣陶

用班级管理中的一个取得实效的实例简要阐述你在这方面的做法。

答: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关键在于了解孩子。任何教育都应以了解教育对象为前提。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善于与孩子沟通,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平心静气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

班级中的张同学上课经常走神或者小动作不断(比如在手上涂涂画画等),通过电话访问和和孩子的父母亲沟通,发现孩子的父母的教育理念完全不同,母亲支持类似“自由民主教育”,父亲则认为应严格对待,但是孩子的各方面教育主要由母亲负责,在了解相关情况后,在班级进行鼓励,发动班级其他同学对他进行监督,以一周为单位,及时表扬,由此取得一定效果。

通过良好习惯,孩子的听课效率有所提升,习惯可以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在有意识的训练中来形成,不允许也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地形成,这是学习习惯与一般习惯的根本区别。因为,相对于其它习惯而言,不良学习习惯形成以后,要改变它将是十分困难的,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2.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哪怕是很小的、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 [苏]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班级,班干部是否得力,直接关系到班级工作的成效及良好班风的形成。就班干部培养方面,你是否从日复一日的班级工作中学会去思考并有所发现,最后在你的努力下班干部朝着你预期的目标去努力?结合实例,谈谈你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

答: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是实施班级管理的关键力量。正确地选择、使用、培养班干部,可以使他们健康成长起来,促进班集体的巩固和发展。

我初当班主任时,不知如何选班干部,对学生也不太了解,于是只好通过翻档案任命了一个班长,后来发现这个同学没有魄力,组织能力一般,缺乏主见,工作不够大胆,被同学称为“老好人”。到了第二个学期,我便采取了“选举制”和“任命制”:由全班同学提名选举,班主任根据实际情况等进行调整。

实行“专制管理”:什么事都过问,什么事都亲自处理,结果是很不理想,自己很辛苦,班级却出不了什么成果。后来,我对班委会采取权力下放的政策。我将每个班干部的职责概述出来,印发给班干部及全班同学,每个班干部按自己的职责去工作,全班同学对他们进行监督。班主任不在,班长得代理班主任工作。

由于分工明确,少有扯皮、踢皮球的现象。班主任还要给班干部讲如何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如何锻炼自己的能力、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班干部有了成绩班主任要及时地、公开地表扬,表扬的作用往往是意想不到的。有时班干部为了班级的事情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天,班主任的一句表扬的话就会使他们无怨无悔。

3.“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陶行知

体育课上,A跑步得力第一名,爱管闲事的B就当众嘲笑他有什么了不起,A觉得很没有面子,当场就去踢打了B,最后两败俱伤。作为班主任,你怎么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4.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让它如何发光.(苏格拉底)

C不仅是班级的后进生,每次考试都不及格,而且还是一个爱打架的孩子,班级所有的活动都没人愿意与他同组,作为班主任,谈谈你的做法。答:

1、成绩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寻找孩子的闪光点

2、发动班级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公开表扬他

3、私下与孩子谈话,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寻找原因

4、给予孩子表现的机会,及时表扬

5、恩威并施

5.一个人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洛克

A从某超市拿了零食未付钱想开溜,被当场捉住。接到超市的投诉,你该如何处理此事?

答:

1、及时了解情况,调取监控,避免误会孩子,伤害孩子的人格尊严

2、马上通知家长,协助处理

3、从保护未成年人出发,与超市进行沟通

4、帮助孩子认识到自身错误,并家校协作,及时矫正

5、在班级开展“诚实”教育,班会上进行与“偷窃”相关主题班会

6、学生爱讲话的现象十分普遍,教师以一转向黑板板书,教室中就响起细小如蜜蜂叫唤般的“嗡嗡”声,可当教师迅速转身查看时,一个个又坐得中规中矩,脸上挂着不可捉摸的诡笑。为此,不少老师装备了“扩音器”,加大嗓门来上课,而事实上,在使用扩音器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多话现象并未好转,一旦教师停止借助扩音器时,就需要用更大的声音来上课,否则部分学生会“听而不闻”,造成课堂秩序必须依赖高分贝,高分贝又对课堂教学产生干扰的恶性循环。对此,请谈谈你的想法和做法。

答:

1、明确老师的要求和课堂规则,学会察言观色(对口令)

2、树立榜样

3、小组评比,适当采用奖惩方法

4、对老师的要求:

全面观察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孩子保持一定距离

7听写时,听课时很安静,一旦缴交本子或拿出新的玩具,学生便如解禁了一般,或口中念念有词,或飞速打开课本校对,或急切与同桌、前后桌讨论,课堂秩序瞬间失衡,变得十分嘈杂。教师或用教鞭,或书本敲大桌子,高喊安静但收效甚微,仅有部乖巧学生“识趣”,个把学生依然“不识好歹”我行我素。对此,你有什么妙招分享?

答:

1、追求技巧,科学管理。在教学中明确学习规则和活动规则,科学的组织活动。

2、运用多种方法,灵活处理课堂。面对个性各异的学生,要控制好课堂纪律,轻松驾驭课堂,掌握方法好重要。

3、小组评比,适时奖惩

4、树立榜样

5、利用孩子的同理心,将心比心

8.破窗效应是指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次课上,教师播放视频,感受课文描绘的美景。正当学生都沉浸其中时,一声惊叫忽然让全班的注意力都转移过去。原来是一个调皮的学生惹了一个乖巧的孩子,此时,教师应该怎么做?

9.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斥止了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里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更惊疑了,他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说完,就走出了校长室。看到“四个糖果的故事”感到陶老先生的伟大在平常之处。发现学生时间及时制止,王友在校长室等着挨训说明学校对孩子的养成教育到位,第一块糖果以奖励获得了王友的认同,第二块糖果奖励的具体,王友更惊疑了,之后经过调查之后的第三颗糖果更是使王友流着泪后悔,第四块糖果讲出了陶老先生对王友的期待。陶先生在处理学生问题中渗透了什么样的理念,结合你的工作实际,谈谈你的见解。

10.陶行知在实施德育时,极力提倡学生自治,他说:“学生自治是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从学校这方面说,就是“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大家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 经实践表明,这种放手让学生自治的管理方法,更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师生之间也会建立起一种信任。学生的智慧会被激发,在教育中让他们享受成功,享受快乐,那才是当今社会教育的一种高境界。请问你平时是如何培养班干部管理班级,有哪些好的措施分享。

11.“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斯基

案例:班里掀起一股“植物大战僵尸”的热潮,课间十分钟,男同学扮演着僵尸的角色,四处追跑。僵尸的音乐、僵尸的语言、僵尸的动作成了学生们课堂上竞相引用的素材。回家路上还购买僵尸卡片、玩具,还互相攀比。有的学生课余时间连玩数十个小时游戏不停手。游戏世界中那种泄愤般的疯狂的破坏欲,渐渐影响到孩子们日常的言行举止和待人接物了。他们发作业本时,不再是走到对方桌前轻拿轻放,而是像投弹似的四处乱扔;扔垃圾时,不再是一个低头弯腰的动作,而非要把各种垃圾撕成条、攒成团,投到垃圾桶里。他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似乎也不再是小打小闹,有时候下手之重,仿佛不知道别人也会疼。不仅如此,孩子们还喜欢《愤怒的小鸟》《大鱼吃小鱼》《我的世界》《部落联盟》„„每款游戏似乎都是一个发泄的工具。对此,作为班主任,我们怎么着手教育呢?

12.“我们越是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思想感情,就越体会到这样一条真理: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损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斯基

案例1:一天下午,当我走进班级时,忽然发现在学生中有一双敌视我的眼睛。正眼望去,那位学生歪着头,眼睛斜盯着我,眼睛里充满敌意,仿佛与我有血海深仇。我假装没看见,对全班同学说道:“请同学们坐好,我们马上要上课了。”其他同学都坐好了,只有他还是依然我行我素,我火上心头,处于理智,轻声地对他说:“某某,请你坐好。”可他还是没有反应,我重复了三次,可他丝毫没有改变,在他的眼神中又增添了几分得意„„一节课下来,我的头脑中始终闪现着他那可怕的眼神。终于,下课铃响了,所有的学生陆续走出了教室,我快步走到他的身边,可是他看着我,眼里却噙满了泪花。我拉着他的手说:“老师对你今天的表现很伤心,如果老师做错了什么,请用适当的方式告诉我,我会尽力地采取补救的措施,你能和我聊聊吗?”我的话音刚落,只见他哭得更委屈了,“都是你,在我背后跟妈妈说我坏话!你是一个伪君子!”他大声的嚷道,于是便消失在我的视野中。事后,我认真地回忆起他的话语,忽然间,我想起来上周上课时,他表现不是很好,下课后我找他谈了话,没想到又遇到他的妈妈,我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他妈妈,妈妈可能批评了他,也许正因为这个他才怀恨在心,对我充满敌意。为了证实我的推断,私下我询问了他的妈妈,果然如此。

案例2:一次上课铃响了。我又开始了例行的“监督”工作,同学们都很快地跑回教室。过了一会儿,上课的老师也进了教室,第二遍铃响过后,我的目光刚要移开,突然看见我班颇为顽皮的男同学××跑进教室。我当时就想:“这小子肯定是课间跑操场上玩去了,才会上课迟到!这是我亲眼所见,准没错!”一下课,我就走进教室,把他叫到讲台前,严厉地批评他上课迟到。平日里大大咧咧的他这下可急了,我分明看见眼泪在他眼圈里转。“您冤枉人,我根本没玩,下课,同学们围着李 老师问问题,然后李老师又叫我帮她把作业本抱办公室去,这才晚的!”我的脑中“轰”的一下,是呀,我怎么忘了,为了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我和李老师商量好 让他当数学课代表的呀!我知道错怪了他,连忙道歉。他却气乎乎地走了,以后几天都不怎么理我。

如何让学生心悦诚服,重塑我们老师的人格魅力,请选择其中一个案例,谈自己面对学生信任危机如何化险?

13.“只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兴趣”——苏霍姆林斯基

案例:班上有个学生叫徐伟,胖乎乎的,善解人意,是个挺可爱的男孩。可是在学习方面他给人的感觉就没那么好了,上课时思想老是不能集中,做作业时动作很慢,老是磨蹭磨蹭,而且不肯动脑筋,回家作业质量不高,考试畏难。学习主动性不强,但自尊心又强,不容易接受批评。

帮助孩子创造超越自己的机会,是一种高超的教育智慧,请你谈谈你的教育做法,以及如何与科任老师配合制定适合的计划,真正实现孩子的自我超越。

14.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沟通的妙处正在于此。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精神状态尤为重要。如何让家长成为你的重要盟友,唱好教育中的合唱和伴奏。在你的班级中,家长类型分为哪几种,面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家长,你的沟通方式和技巧?

15.“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学生的自我成长市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些什么呢?在班级管理中,是一味的包办代替还是给予方法的指导?之前学习了胡建华老师的班干部管理和班主任的日计划安排,请你谈谈你的借鉴以及本班管理班干部的做法

下载《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设计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正视问题 知行统一

    正视问题 知行统一 着力形成“五大优良作风” ——全县教育系统管理干部思想作风整顿活动个人剖析材料 新店小学 侯宇祥 根据县教育局工作部署,7月10日开始将利用今后一段时......

    知行统一 勇于担当

    知行统一 勇于担当 (面对面·核心价值观·校训) 校训是一所大学传统与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凝练表达,是大学文化的支柱与灵魂,也是培育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载体。记者对话......

    论述知行统一原则

    论述知行统一原则。★★★★☆ 答: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伦理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 炼,将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

    2016考研政治知识点:知行合一与知行统一

    http://www.xiexiebang.com/kaoyan 2016考研政治知识点:知行合一与知行统一 2016考研考生要想在考试中脱颖而出,除了掌握知识点之外,还需要足够细心,特别需要注意题中用词是否严......

    大学生如何做到文明知行统一

    大学生如何做到文明知行统一 一、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 “文明”与“和谐”这两个词我们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经常接触到,对广大同学来说也并不陌生。但是每天许多不文明的现象仍......

    凤台小学知行统一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凤台小学知行统一课程开发与实施总结 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和优良个性。“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

    不动产统一登记设计方案

    东坡区不动产统一登记方案设计 目录 摘要 一. 设计背景 二. 不动产统一登记目标和原则 1. 不动产统一登记的目标 2. 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原则 三. 不动产统一登记设计方案 1.什么是......

    知行统一 描绘“兴采”新风采

    知行统一 描绘“兴采”新风采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关键在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始终坚持“做我所说,说我所做”,达到“知行统一”的境界。兴隆台采油厂党委贯彻公司党委关于企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