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春《教育学》作业_1

时间:2019-05-15 04:33: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8春《教育学》作业_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8春《教育学》作业_1》。

第一篇:18春《教育学》作业_1

18春《教育学》作业_1

一、单选题

1.(4分)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  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得分: 4 知识点: 9.教学理论与实践,9.3 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2.(4分)根据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可区分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等四种主要类型

    A.普遍型 B.个别型 C.单一型 D.综合型

得分: 4 知识点: 9.教学理论与实践,9.4 教学效率与教学策略

3.(4分)()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  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得分: 4 知识点: 0.绪论

4.(4分)最早使用“人力资本”这一概念的经济学家是美国的()

    A.舒尔茨 B.丹尼森 C.斯特鲁米林 D.鲍尔斯

得分: 4 知识点: 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1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5.(4分)“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

    A.环境决定论 B.教育万能论 C.遗传决定论 D.二因素论

得分: 4 知识点: 3.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3.1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6(4分)()是我国教育民主化运动深入发展的根本保障

    A.发达的生产力 B.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D.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得分: 4 知识点: 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2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7.(4分)采用两难故事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的是()

    A.皮亚杰 B.埃里克森 C.科尔伯格 D.罗杰斯

得分: 4 知识点: 10.学校德育论,10.3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8.(4分)“七艺”是指()

    A.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射箭 B.文法、法律、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C.文法、修辞、演说术、算术、几何、天文、射箭 D.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得分: 4 知识点: 8.课程理论与实践,8.1 课程与课程理论

9.(4分)()是科学界认同和共同遵守的稳定而持久的心理和习惯为倾向性,是科学的人道本质所要求的价值理念、思想品质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

    A.科学知识 B.科学方法 C.科学教育 D.科学精神

得分: 4 知识点: 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3 教育与文化发展

10.(4分)下列有关教育的论述中哪一句出自《学记》()

   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得分: 4 知识点: 0.绪论

二、多选题

1.(4分)下列有关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述正确的有()

  A.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广泛而深刻 B.文化影响着教育的内容   C.文化影响着教育办学理念和风格

D.文化是介于政治、经济和教育之间的一个纽带,起着中介性的作用 

得分: 4 知识点: 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3 教育与文化发展

2.(4分)“泰勒原理”可以概括为()

    A.确定教育目标 B.选择教育经验 C.组织教育经验 D.评价教育计划

得分: 4 知识点: 8.课程理论与实践,8.2 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3.(4分)之所以会出现对课程概念有多种理解的现象是由于()

    A.人们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不同 B.每个人所从事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经验的不同 C.每个人所从事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层次的不同 D.课程本身根本就无法定义

得分: 0 知识点: 8.课程理论与实践,8.1 课程与课程理论

4.(4分)教育目的一旦确定,它对教育实践活动具有()等功能    A.指导 B.调节

C.评估 D.预测  

得分: 4 知识点: 4.教育目的论,4.1 教育目的概述

5.(4分)学生的基本属性有()

    A.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B.学生是有发展需要的人 C.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D.学生是管理的对象

得分: 4 知识点: 6.教师与学生,6.2 学生

三、判断题

1.(4分)教学就是指教师的教(错)

 错误

得分: 4 知识点: 9.教学理论与实践,9.1 教学与教学理论

2.(4分)广义上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 正确

得分: 4 知识点: 8.课程理论与实践,8.1 课程与课程理论

3.(4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 正确

得分: 4 知识点: 4.教育目的论,4.2 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4.(4分)中世纪西方的宗教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僧侣,并向群众宣传教义()

 正确

得分: 4 知识点: 1.教育的产生与历史发展,1.2 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

5.(4分)法国在1882年率先以法令形式把道德课列入学校的正式课程,以解决学科教学与学校德育分裂所带来的问题()

 正确

得分: 4 知识点: 10.学校德育论,10.2 直接的道德教学和间接的道德教育

6.(4分)遗传素质为人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

 正确

得分: 4 知识点: 3.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3.1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7.(4分)制度化的教育:是指教育活动已从社会生产、生活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社会实践活动的形态,它有固定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场所和比较规范的教育内容(错)

 错误

得分: 4 知识点: 5.教育制度论,5.1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8.(4分)定量评价相较于定性评价更为科学(错)

 错误

得分: 4 知识点: 11.教育评价论,11.1 教育评价的一般理论

9.(4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指引起其学习的直接兴趣(错)

 错误

得分: 4 知识点: 7.学习理论与实践,7.3 学习的心理条件

10.(4分)一个人只有具备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才能勤学苦练,以苦为乐()

 正确

得分: 4 知识点: 7.学习理论与实践,7.3 学习的心理条件

第二篇:2014年春西南大学教育学作业1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其目的是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质量。

2、教育测量:教育测量指用一组测试题(测验)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或实际情境,从而收集数据资料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3、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4、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不断自我完善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现代教育评价的本质特征,是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而教育价值观则是教育评价思想的核心,对教育评价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是实施素质教育评价的思想基础。

5、非指导性教学法是美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是由他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过来的,该教学法根本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

6、在我国,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等。通常我们所讲的“课程”是广义上的课程,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理解“课程”概念需要准确地把握其所包含的三层意思:(1)课程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 社会实践活动。(3)课程还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 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7、特朗普制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教育学教 授劳伊德·特朗普创立。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 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计算课时的单位。

8、《大教学论》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教育理论方面的代表作。《大教学论》是近代以来第一部教育学著作。它大体可分为五个组成部分: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学制系统及课程论、实现教育改革计划的呼吁,奠定了近代以来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9、课堂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实现教育目标,师生通过互动协调课堂中的人与事、时间、空间等各种因素以确保课堂活动顺利开展的过程。

10、活动课程是指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 列的活动组成的课程。作为课程类型,活动课程始于20世纪初,其代表人物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基本特点是:强调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养成。局限性:课程内容往往没有严格的计划性;不易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简答题

1、答:教育目的具有三大功能:

1、导向功能,作为整体活动方向的教育目的因此是教育活动的灵魂;

2、调控功能;

3、评价功能,是整合所有具体的教育评价标准的精神内核,也是教育评价的最高准则。

2、答:班主任教育机智是指班主任在日常教育实践中,面对突发情况,能够透过纷繁的表面现象抓住关键环节,正确而迅速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结起来,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是其综合运用各种教育能力达到娴熟地步的表现,是智慧、理智、胆识和意志四者的独特结合和巧妙运用。

二是是对平时积累的教育经验深思熟虑的结果。如果没有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的长期而深刻的了解,如果没有把握所带班级学生的心理脉搏,班主任就不可能当机立断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

三是是其职业的特殊要求。一个班主任必须具有高度健康而稳定的情绪,他应当有能力把自己个人不健康的情绪消除在情感之外,他必须高度重视自己言行的后果。因而,讲求“教育分寸”并做到恰如其分,是教育机智能否得以有效发挥的关键。

3、答: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教育本质的看法,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2)在课程方面,杜威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提出了”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习的课程理论。为了使教学适合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杜威主张教材心理化。(3)在教学方法方面,杜威非常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他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他所强调的思维方法也叫思维五步法或探究五步法。杜威所强调的从做中学的方法具有鲜明的启发教学的特点:首先,注重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其次,注重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再次,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4)在道德教育理论方面,道德教育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杜威把学生素质的养成视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他主张用新个人主义替代旧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一致。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杜威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主张道德教育必须给儿童提供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5)在教育目的方面,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他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在他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这就是杜威最著名的教育目的论。

4、答: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 “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具体界定。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两个

层次上谈论人的全面发展的。其一,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其二,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5、答:

1、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是国家实行的一项基本的教育制度。

3、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

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6、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6、答:

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2、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

3、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

4、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和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7、答:教育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与其他学科一样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萌发到确立学科意识再到系统发展的较长时期,主要分作三个阶段:

1、前学科阶段: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经验的总结与积累。早期的教育学家根据其教育实践,从不同层面进行论述,提出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这些思想散见于哲学的、伦理的、政治的论著和学说中,尚未能构成完整的、系统的体系;

2、教育学学科的独立阶段:在文艺复兴运动后的近代欧洲是教育学理论产生发展和不断完成的阶段。这一阶段发展起来的教育学理论可称为经典教育学理论;

3、教育学的系统化阶段:19世纪以来,教育学在发展中形成了很多派别,经历了新的分化和改组出现了新的特点:表现出强烈的跨学科特点、研究的细化、研究的多元化。

8、答:人们从教育的历史事实、现实存在中抽象出诸多教育属性。第一、教育的永恒性。第二、教育的生产性。第三、教育的历史性。第四、教育的继承性。第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第六、教育的长期性。第七、教育的民族性。此外,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9、答:

1、基本要素不可或缺。

2、要素之间协调互补。

3、各要素组织有序。

4、各要素的质与量的统一。

10、答: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使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一种必然。

第二,教育的广泛普及和普及年限的逐步延长。现代生产不仅要求培养各种专门人才,而且要求每个劳动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科学技术越发展,对劳动者教育程度的要求越高。

第三,教育形式多样化。现代教育已摆脱传统的单一普通学校教育的局面,种类繁多的教育形式应运而生。

第四,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不论是出于人生价值的满足,还是迫于工作的需要,终身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

第五,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的现代化。追求教育与时代的同步适应是各国教育的共同目标,只有同步适应的教育才能使教育更好地促进社

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

第六,现代教育追求通才教育和全面教育。通才教育即专业面要宽,专业基础知识要广博。全面教育即能够全面掌握现代生产或现代管理的原理和工作技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三、论述题:

答:教学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教学中心地位的确立不是一句空话,它有实际的含义,可以根据以下几点看出来:党政领导是否重视教学工作,经常研究教学工作,并能深入教学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是否正确处理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对教学的经费投入是否处于优先地位,并有稳定的来源;各职能部门是否都能围绕育人进行工作,并能主动为教学服务;学校的各项政策和规定是否都能体现对教学的重视;在对教师的考核中,是否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育人工作是否已成为学校的舆论中心等。以上工作关键在于落实。

第三篇:2014年春西南大学教育学作业1完整版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其目的是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质量。

2、教育测量:教育测量指用一组测试题(测验)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或实际情境,从而收集数据资料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3、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4、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不断自我完善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现代教育评价的本质特征,是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而教育价值观则是教育评价思想的核心,对教育评价起着决定性作用。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是实施素质教育评价的思想基础。

5、非指导性教学法是美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是由他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过来的,该教学法根本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

6、在我国,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等。通常我们所讲的“课程”是广义上的课程,即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理解“课程”概念需要准确地把握其所包含的三层意思:(1)课程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2)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 社会实践活动。(3)课程还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 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程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7、特朗普制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教育学教 授劳伊德·特朗普创立。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 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计算课时的单位。

8、《大教学论》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教育理论方面的代表作。《大教学论》是近代以来第一部教育学著作。它大体可分为五个组成部分: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学制系统及课程论、实现教育改革计划的呼吁,奠定了近代以来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

9、课堂管理是指为了有效实现教育目标,师生通过互动协调课堂中的人与事、时间、空间等各种因素以确保课堂活动顺利开展的过程。

10、活动课程是指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 列的活动组成的课程。作为课程类型,活动课程始于20世纪初,其代表人物为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基本特点是:强调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养成。局限性:课程内容往往没有严格的计划性;不易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简答题

1、答:教育目的具有三大功能:

1、导向功能,作为整体活动方向的教育目的因此是教育活动的灵魂;

2、调控功能;

3、评价功能,是整合所有具体的教育评价标准的精神内核,也是教育评价的最高准则。

2、答:班主任教育机智是指班主任在日常教育实践中,面对突发情况,能够透过纷繁的表面现象抓住关键环节,正确而迅速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结起来,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是其综合运用各种教育能力达到娴熟地步的表现,是智慧、理智、胆识和意志四者的独特结合和巧妙运用。

二是是对平时积累的教育经验深思熟虑的结果。如果没有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的长期而深刻的了解,如果没有把握所带班级学生的心理脉搏,班主任就不可能当机立断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

三是是其职业的特殊要求。一个班主任必须具有高度健康而稳定的情绪,他应当有能力把自己个人不健康的情绪消除在情感之外,他必须高度重视自己言行的后果。因而,讲求“教育分寸”并做到恰如其分,是教育机智能否得以有效发挥的关键。

3、答: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教育本质的看法,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2)在课程方面,杜威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提出了”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习的课程理论。为了使教学适合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杜威主张教材心理化。(3)在教学方法方面,杜威非常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他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他所强调的思维方法也叫思维五步法或探究五步法。杜威所强调的从做中学的方法具有鲜明的启发教学的特点:首先,注重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其次,注重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再次,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4)在道德教育理论方面,道德教育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杜威把学生素质的养成视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他主张用新个人主义替代旧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一致。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杜威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主张道德教育必须给儿童提供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5)在教育目的方面,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他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在他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这就是杜威最著名的教育目的论。

4、答: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 “人的全面发展”概念的具体界定。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两个

层次上谈论人的全面发展的。其一,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其二,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5、答:

1、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是国家实行的一项基本的教育制度。

3、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

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6、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6、答:

1、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2、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

3、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性;

4、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和死记,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7、答:教育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与其他学科一样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萌发到确立学科意识再到系统发展的较长时期,主要分作三个阶段:

1、前学科阶段: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经验的总结与积累。早期的教育学家根据其教育实践,从不同层面进行论述,提出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这些思想散见于哲学的、伦理的、政治的论著和学说中,尚未能构成完整的、系统的体系;

2、教育学学科的独立阶段:在文艺复兴运动后的近代欧洲是教育学理论产生发展和不断完成的阶段。这一阶段发展起来的教育学理论可称为经典教育学理论;

3、教育学的系统化阶段:19世纪以来,教育学在发展中形成了很多派别,经历了新的分化和改组出现了新的特点:表现出强烈的跨学科特点、研究的细化、研究的多元化。

8、答:人们从教育的历史事实、现实存在中抽象出诸多教育属性。第一、教育的永恒性。第二、教育的生产性。第三、教育的历史性。第四、教育的继承性。第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第六、教育的长期性。第七、教育的民族性。此外,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9、答:

1、基本要素不可或缺。

2、要素之间协调互补。

3、各要素组织有序。

4、各要素的质与量的统一。

10、答: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使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一种必然。

第二,教育的广泛普及和普及年限的逐步延长。现代生产不仅要求培养各种专门人才,而且要求每个劳动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科学技术越发展,对劳动者教育程度的要求越高。

第三,教育形式多样化。现代教育已摆脱传统的单一普通学校教育的局面,种类繁多的教育形式应运而生。

第四,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不论是出于人生价值的满足,还是迫于工作的需要,终身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

第五,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观念、教师素质的现代化。追求教育与时代的同步适应是各国教育的共同目标,只有同步适应的教育才能使教育更好地促进社

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

第六,现代教育追求通才教育和全面教育。通才教育即专业面要宽,专业基础知识要广博。全面教育即能够全面掌握现代生产或现代管理的原理和工作技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三、论述题:

答:(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教学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作为这个活动的中心并贯穿于这个活动的始终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财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认识和形成能力。教学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居于中心的地位。学校要卓有成效地实施培养目标、造就合格人才,就必须以教学为主,并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安排其它工作,建立学 校的正常秩序。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途的形式,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具体体现在: 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途的形式 教学是一种专门组织起来进行传授知识的活动,因而通过教学能较简捷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精神财富,有力地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使青少年学生的个体发展能在较短时期内达到人类发展的一般水平,从而促进社会的延续和发展。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教学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智育、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按预期的要求发展,因而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第四篇:教育学作业

2012级物理学(师范)一班王慧敏2012213809

是什么束缚了孩子的创造力

——《小孩不笨》观后感

看了《小孩不笨》之后,我有很深的感触,同样是作为学生,我们也有过和他们类似的经历。资源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垃圾放对了地方就是资源,每个孩子都对这世界充满好奇,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现实社会中却缺少有创造力的人才,那么,是什么舒服了孩子的创造力?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发了我们对教育的思考。那教育现状是怎么样的,究竟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育的未来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在很多国家,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受了应试教育,所有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成果的最终展示就是考试分数。“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这种狭隘的教育目标和单一的教育手段指导下,学生的个性发展从小就必然受到忽略,能力就没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小孩不笨》中,家长和老师都聚焦于孩子的分数,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们真正有天分的一面,于是孩子的个性渐渐被填鸭式教育磨灭,最终成为随大流的普通人。

为此,我们不禁会想到,到底当前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真的是人才吗?世界各国公认的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创造力和协作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宽松、民主、自由、丰富多彩的教育氛围。而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封闭禁锢环境中,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失去了发挥自身创造力和学习主动性的权利,所以创新能力不强。在我看来,学生应该有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从玩乐中探索未知世界,学习新的知识。而当今教育却更多是从书上得到知识。所谓的好成绩只是在片面的成绩,这种成绩是老师把一大堆的笔记抄在黑板上,下面的学生只是不断的抄,不断的记,然后不停的补课上补习班而产生出来的。这种好成绩只会大大的降低我们学生的个人创造能力。到了最后,学生只知道书上的知识,不懂得运用到实际中去,创造能力也就渐渐缺失了,社会发展也会因此停滞不前。

难道我们的教育就这样一直延续下去吗?教育到底是为了分数还是为了能力的培养?这样的问题答案不言而喻。教育理念的转变,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不仅关系孩子的学业和将来就业,而且直接关乎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虽然我们天天说要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可是,看看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无不是只重视升学率,重视考上名校的人数。于是我们作为学生的只能整天埋头于书堆,试卷堆之中,做题、做题、还是做题。

就算是大学的教育也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的问题。在某些方面大学本科教育和高中教育没有区别,我们很多学生都戏称大学只是高中的延续。比如说大

一、大二的课程中很多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背知识点,在考试当中超越知识点的个人发挥一律被考试判为错。在这样的高等教育当中,我们怎么能够培养有独立见解、有创新意识甚至有独立人格的人才呢?

当前的教育问题是不可回避的,作为师范生的我们应该担起教育改革的重任,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材施教,让每个同学的个性能够更好地发展,而不是一味地责怪学生,把资源放对位置,才能散发出光芒。

第五篇:学前教育学 作业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前教育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

A.示范法B.范例法C.观察法D.参观法

2.在有关邻居关系的故事中,某教师让儿童对邻居王阿姨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问:“王阿姨心里怎么想的?有什么感觉?”该教师运用了移情法中的()训练技术。

A.认知提示B.情绪追忆C.巩固深化D.情境表演

3.教师通过利用良好的班级气氛,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安全感的平等发展的集体,让儿童深入其中,从而培养儿童关爱、互助等良好品质,该教师运用了()

A.直观形象法B.参观法C.环境体验法D.演示法

4.幼儿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

A.中期目标B.近期目标C.远期目标D.活动目标

5.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午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D.实践性原则

6.为托儿所婴儿选择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描述是()

A.婴儿玩具应高档化

B.废旧材料如空纸盒、碎花布等不适合作为托儿所婴儿游戏材料

C.应根据婴儿年龄特点选择玩具

D.给婴儿选择的玩具越小越好

7.对待3岁前婴儿“口吃”现象()

A.这是学话初期常见的正常现象不必紧张B.应强迫孩子再说一遍

C.应反复练习加以矫正D.应进行心理治疗

8.目前,我国幼儿园办园形式更加灵活,提供节假日临时收托孩子服务,早晚接送孩子服务,根据家长需要安排教师上下班时间等,主要是为了()

A.幼儿园创收B.补偿教育C.增加幼儿园知名度D.服务社会

9.对于入园初期适应困难的孩子,幼儿园教师可以()

A.要求幼儿严守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按时入园离园

B.允许他们上半天,如中午午饭后由家长接回,再逐渐延长在园时间

C.多批评爱哭闹的孩子

D.通知家长接回孩子

10.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A.出生的第一年B.3-4岁C.5-6岁D.6-10岁

11.“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B.自然环境C.社会环境和教育D.生理成熟

12.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是()

A.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

B.提出了“社会本位论”的儿童观

C.提出了“白板说”

D.为儿童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13.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按顺序依次是()

A.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

14.“儿童中心论”的倡导者是()

A.蒙台梭利B.杜威C.维果斯基D.加德纳

15.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人是()

A.裴斯泰洛齐B.福禄培尔C.卢梭D.洛克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简述幼儿教师劳动的特点。

2、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试述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危害。

2、结合实例说明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

下载18春《教育学》作业_1word格式文档
下载18春《教育学》作业_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等教育学作业

    1、谈谈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答: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

    《学前教育学》作业

    《学前教育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

    《教育学》作业5篇

    教育的浮躁与趋利倾向 专业:1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姓名:许玲 学号:12209060 一、教育的浮躁现象 教育的大跃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本科竞相办“研究性大学”。......

    高等教育学作业

    《高等教育学》作业——作为新教师,你认为你面临的挑战与困惑有哪些?你将如何面对和克服这些挑战与困惑?在克服这些挑战与困惑的过程中,你希望能获得哪些方面的帮助与支持?(300-50......

    教育学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

    教育学平时作业

    教育学平时作业(3) 一、名词解释 1、课程:课程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课程是指课业及进程,是学校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它包括学校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活......

    职业教育学 作业

    能力本位课程模式:此模式强调以能力作为课程开发的中心,以能力为主线设计课程。所传授的知识是为能力培训服务的,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此模式对学生的评价以获取从事某种职......

    教育学考核作业

    《教育学》期末作业考核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认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基本走向?答:目标是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