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吸烟男大学生拒绝吸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吸烟男大学生拒绝吸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吸烟男大学生拒绝吸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194名吸烟男大学生进行拒绝吸烟自我效能感、一般基本情况及吸烟情况调查。【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男大学生拒绝吸烟自我效能感的危险因素是授课老师吸烟(OR=25.034),保护因素是年级(OR=0.029)、愿意接受戒烟帮助(OR=0.015)。【结论】高校应明令禁止授课老师在校园吸烟,从低年级开始开展吸烟危害的健康教育课程,为有意愿戒烟的学生提供戒烟帮助,均能有效提高吸烟男大学生拒绝吸烟的能力。
关键词:拒绝吸烟 自我效能感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Th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moking refusal self-efficacy for male college smoking student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smoking refusal self-efficacy for male college smoking students.【Methods】 A systematic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collect the information of smoking self-efficacy, general situation and smoking on 194 smoking male college students.【Results】 the results of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isk factor of smoking refusal self-efficacy was teacher smoking(OR=25.034), while the protective factors were grade(OR=0.029), willing to accept the help to quit(OR=0.015).【Conclus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rohibit teachers smoking in the campus;from low grade to begin the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of smoking is hazardous;offering the help of quit smoking for the will students, all of those can improve the refusal ability for male college smoking students.Key words: Smoking refusal;self-efficacy;Influencing factors 1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A.班杜拉最早于 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自我效能感[1]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拒绝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拒绝能力的信心程度[2]。自我效能的建构成为复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3-4]。国外的许多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越高,复发的可能性也越低,在控烟领域也有相同 1基金项目(南昌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立项文号:洪科发计字【158】号,项目编号:第37项)。
的结论[5]。并且在具体方面的自我效能比一般自我效能发挥着更加有效的作用[6]。Ma HY[7]在2008年对中国七省城市和农村青少年的吸烟危险因素研究中指出“中国吸烟青少年呈上升趋势,并造成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其中低拒绝自我效能的青少年的吸烟危险性比一般青少年高出5-17倍。”同时明确指出“在中国,预防吸烟的干预可能需要把重点放在提高青少年的拒绝自我效能上。”为了解吸烟青少年拒绝吸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对南昌市194名吸烟男大学生进行了吸烟情况及拒绝吸烟自我效能感的调查,为有效帮助男大学生戒烟提供参考依据。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按照年级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某高校男大学生650名进行吸烟调查,其中194名男大学生吸烟,吸烟率为29.85%,吸烟男大学生中大一学生87名,大二学生34名,大三学生28名,大四学生44名。吸烟的筛选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吸烟者的判断标准:到纳入研究时为止吸足了100支烟且最近一个月内仍然吸烟者。
1.2 方法 以自填式结构问卷进行资料收集,由学生本人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填写结束后,由调查员复核调查内容,发现遗漏及时补充。
1.3 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由一般基本情况、吸烟情况及拒绝吸烟自我效能感问卷[8]三部分组成。
拒绝吸烟自我效能感问卷结构包括四个维度:香烟刺激、正面情绪、负面情绪和环境因素,可用于评价男大学生抵抗烟草诱惑能力,预测其复吸可能。该问卷有较高的信度,总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Alpha系数为0.941,四个子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Alpha分别为0.853、0.945、0.948、0.897。
结果变量的测量包括拒绝吸烟和可能吸烟,拒绝吸烟指完全拒绝吸烟,量表总分在20分及以下;可能吸烟量表总分在20分以上。
影响因素:(1)一般基本情况,包括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及学历,家庭经济状况等等。(2)吸烟情况,包括每天吸烟支数,是否意识到吸烟的危害,是否愿意戒烟等等。
1.4统计分析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拒绝吸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因素筛选采用逐步法,检验水准为0.05,所有分析使用SPSS12.0完成。
结果
2.1一般基本情况
共调查194名吸烟男大学生,其中大一学生87名(44.8%),大二学生34名(17.5%),大三学生28名(14.4%),大四学生44名(22.7%);独生子女107名(55.2%),非独生子女87名(44.8%);户籍为农村105人(54.1%),城市89人(45.9%);家庭月收入2000元以下46名(23.7%),2000-3000元44名(22.7%),3000-4000元22名(11.3%),4000-5000元46名(23.7%),5000元以上36名(18.6%);父亲职业为无业、失业人员22名(11.3%),服务者、工人与农民65名(33.5%),普通专业技术人员75名(38.7%),管理人员32名(16.5%);母亲职业为无业、失业人员46名(23.7%),服务者、工人与农民79名(40.7%),普通专业技术人员55名(28.4%),管理人员14名(7.2%);父亲学历为初中毕业及以下67人(34.5%),高中毕业(包括中专)68人(35.1%),大专毕业(职业学校等)26人(13.4%),大学本科及以上33人(17.0%);母亲学历为初中毕业及以下103人(53.1%),高中毕业(包括中专)60人(30.9%),大专毕业(职业学校等)20人(10.3%),大学本科及以上11人(5.7%);父母吸烟的101人(52.1%),兄弟姐妹吸烟的57人(29.4%),朋友吸烟的159人(82.0%),舍友吸烟的67人(34.5%),授课老师吸烟的114人(58.8%)。
2.2吸烟情况
194名吸烟男大学生中每天吸烟1支以下的98人(50.5%),1至10支的82人(42.3%),10支以上的14人(4.2%);15岁之前开始规律吸烟的16人(8.2%),15至18岁的81人(41.8%),18岁以上的97人(50.0%);购买香烟的价格为5元以下的28人(14.4%),5至10元的101人(52.1%),10至15元的37人(19.1%),15元及以上的28人(14.5%);打算1个月内戒烟的90人(46.4%),打算6个月内戒烟的28人(14.4%),不打算戒烟的76人(39.2%);自认为不受烟价影响吸烟的65人(33.5%),有一点影响的107人(55.2%),有较多影响的22人(11.3%);自认为有烟瘾的81人(41.8%),无烟瘾的113人(58.2%);自愿接受戒烟帮助的70人(36.1%),不愿接受帮助的124人(63.9%)。
2.3拒绝吸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单因素分析
对拒绝吸烟和不拒绝吸烟男大学生的一般基本情况和吸烟情况的比较发现,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父母职业、父母学历、家庭收入、父母吸烟、兄弟姐妹吸烟、舍友吸烟、授课老师吸烟、每日吸烟支数、香烟价格、烟瘾、烟价、是否打算戒烟、是否愿意接受戒烟帮助对男大学生的拒绝吸烟自我效能感影响较大。见表一。
表一 吸烟男大学生拒绝吸烟自我效能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194)
因素 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独生子女
是
否 家庭月收入
2000元以下
2000-3000元
3000-4000元
4000-5000元
未拒绝吸烟
37.5%(63/168)19%(32/168)16.7%(28/168)26.8%(45/168)
51.8%(87/168)48.2%(81/168)
26.2%(44/168)22%(37/168)13.1%(22/168)19.6%(33/168)
拒绝吸烟
92.3%(24/26)7.7%(2/26)0%(0/26)0%(0/26)
76.9%(20/26)23.1%(6/26)
7.7%(2/26)26.9%(7/26)0%(0/26)50%(13/26)
χ2值
28.036
5.752
15.806
P值
<0.001
0.016
0.003
5000元以上 父亲职业
无业、失业人员
服务者、工人与农民
普通专业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 母亲职业
无业、失业人员
服务者、工人与农民
普通专业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 父亲学历
初中毕业及以下
高中毕业(包括中专)
大专毕业(职业学校等)
大学本科及以上 母亲学历
初中毕业及以下
高中毕业(包括中专)
大专毕业(职业学校等)
大学本科及以上 父母吸烟
是
否 兄弟姐妹吸烟
是
否 舍友吸烟
是
否 授课老师吸烟
是
否 每天的吸烟支数
<1支
1-10支
10支以上 购买香烟的价格
5元以下
5一10元
10一15元
15元及以上 自认为有烟瘾
没有
19%(32/168)
11.9%(20/168)36.3%(61/168)38.1%(64/168)13.7%(23/168)
26.2%(44/168)44.6%(75/168)23.2%(39/168)6%(10/168)
36.3%(61/168)37.5%(63/168)15.5%(26/168)10.7%(18/168)
54.8%(92/168)34.5%(58/168)8.3%(14/168)2.4%(4/168)
56.5%(95/168)43.5%(73/168)
32.7%(55/168)67.3%(113/168)
39.9%(67/168)60.1%(101/168)
54.8%(92/168)45.2%(76/168)
44.0%(74/168)47.6%(80/168)8.3%(14/168)
7.7%(13/168)60.1%(101/168)22.0%(37/168)10.1%(17/168)
51.8%(87/168)
15.4%(4/26)
7.7%(2/26)15.4%(4/26)42.3%(11/26)34.6%(9/26)
7.7%(2/26)15.4%(4/26)61.5%(16/26)15.4%(4/26)
23.1%(6/26)19.2%(5/26)0%(0/26)57.7%(15/26)
42.3%(11/26)7.7%(2/26)23.1%(6/26)26.9%(7/26)
23.1%(6/26)76.9%(20/26)
7.7%(2/26)92.3%(24/26)0%(0/26)100%(26/26)
15.4%(4/26)84.6%(22/26)
92.3%(24/26)7.7%(2/26)0%(0/26)
57.7%(15/168)0%(0/26)0%(0/26)42.3%(11/26)
100%(26/26)
9.375 0.025
22.423 <0.001
36.521 <0.001
34.564 <0.001
10.107 0.001
6.807 0.005
15.839 <0.001
8.281 0.004
21.039 <0.001
76.449 <0.001
21.521
<0.001
有
是否因烟价而减少吸烟
没有
是的,有一点
是的,较多 是否打算戒烟
是的,在1个月以内
是的,在6个月以内
不打算戒烟 是否愿意接受戒烟帮助
是
否
48.2%(81/168)
30.4%(51/168)63.7%(107/168)6.0%(10/168)
39.3%(66/168)16.7%(28/168)44.0%(74/168)
28.6%(48/168)71.4%(120/168)
0%(0/26)
53.8%(14/26)0%(0/26)46.2%(12/26)
92.3%(24/26)0%(0/26)7.7%(2/26)
84.6%(22/26)15.4%(4/26)
52.355
25.574
30.664
<0.001
<0.001
<0.001
2.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吸烟男大学生一般基本情况和吸烟情况对其拒绝吸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对单因素分析出有显著差异的因素,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多次拟合试验后,最终有3个变量进入模型。其中授课老师吸烟是危险因素,年级及是否愿意接受戒烟帮助是保护因素。见表二。
表二 吸烟男大学生拒绝吸烟自我效能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194)
变量 年级 授课老师吸烟 愿意接受戒烟帮助 β值-3.542 3.220-4.215
SE 0.969 0.922 0.890
Wald值 13.363 12.206 22.441
P值 0.000 0.000 0.000
OR值(95%CL)0.029(0.004-0.193)25.034(4.111-152.433)0.015(0.003-0.086)讨论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拒绝吸烟自我效能感与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月收入、父亲职业、母亲职业、父亲学历、母亲学历、父母吸烟、兄弟姐妹吸烟、舍友吸烟、授课老师吸烟、每日吸烟支数、香烟价格、烟瘾、打算戒烟以及愿意接受戒烟帮助等均有关,经对这些相关因素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剔除影响因素后得出如下结论:影响拒绝吸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年级、授课老师吸烟及是否愿意接受戒烟帮助,其中授课老师吸烟是危险因素,年级、及是否愿意接受戒烟帮助是保护因素。
3.1授课老师吸烟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老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的眼里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与中学不同,高校对授课老师在校园内吸烟并无明令禁止,对于大学生来说,授课老师吸烟,传达了对大学生吸烟行为的认可,也让大学生认同了吸烟行为,在本研究能够拒绝吸烟的男大学生中,授课老师吸烟的仅占15.4%,不吸烟的占84.6%,可见授课老师不吸烟,对男大学生的拒绝吸烟有多大的影响意义。因此,高校应明令禁止授课老师在校园吸烟,授课老师也应主动戒烟,为吸烟男大学生拒绝吸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
3.2年级 其中随着年级的上升,拒绝吸烟自我效能感越来越低,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思想状态还停留在中学阶段,而整个社会对中学生吸烟的容忍度是很低的,因而大一吸烟的男学生拒绝吸烟自我效能感最强,能尽量控制自己抽烟,随着年级的增加,大学生部分踏入社会,吸烟作为社交手段的一种为吸烟找到了借口,在本研究中,从大三开始,吸烟男大学生均不能拒绝吸烟。因此,在高校,从低年级开始,开展健康教育课,宣传吸烟危害的知识,对于提高吸烟男大学生的拒绝吸烟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作用。
3.3是否愿意接受戒烟帮助
愿意接受戒烟本就是主观上拒绝吸烟,虽然主观拒绝吸烟并不能保证实际就能做到,然而二者还是有极大的相关性。在本研究能够拒绝吸烟的男大学生中,84.6%的男大学生愿意接受戒烟帮助。因此在社会、高校及家庭中,应创立条件为有意愿戒烟的学生提供戒烟帮助,协助其从主观拒绝吸烟到真正拒绝吸烟。
参考文献
[1]A•班杜拉.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缪小春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3-162.[2]耿柳娜,韩丹.吸毒人员毒品拒绝自我效能感问卷的初步编制.中国特殊教育,2008,11:76-79.[3]Marlatt, G.A.Cue exposure and relapse pre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ddictive behaviors.Addictive Behaveiors, 1990, 15:395-399.[4]Velicer, W.F., Diclemente,C.C., Ross J.S., et al.Relapse situations and self-efficacy: an integrative model.Addictive Behaviors, 1990, 15:271-283.[5]Lyn Lawrance.Validation of a self-efficacy scale to predict adolescent smoking Health Educ.Res.(1989)4(3): 351-360.[6]Tian P.S.Oei, Ph.D.A Comparison of General Self-Efficacy and Drinking Refusal Self-Efficacy in Predicting Drinking Behavior.Am J Drug Alcohol Abuse.2007;33(6):833-41.[7] Ma HY,Unger JB,Chou CP,et al.Risk factors for adolescent smoking in urban and rural China: Findings from the China seven cities study.ADDICTIVE BEHAVIORS, 2008;33(8): 1081.[8]朱晓琳,范义兵,熊志伟.吸烟男大学生拒绝吸烟自我效能感问卷的初步编制.职业与健康,2013,29(9):1051-1053.
第二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要: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关系到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有效性最为关键的因素,在大力推行高等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成为推动教学改革顺利开展的关键要素。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评价教师素质和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会对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教师效能感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中国论文网 /7/view-12977850.htm
关键词:教师 教学效能感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001-02
近年来,高校教学改革在不断推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都逐渐被应用到教学当中,这些教学改革尝试是否能够取得效果,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来自于教师教学的效能感。教师效能感是关系到教师能力和素质提升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智力作用的重要因素,探究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提升措施,对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涵义和特点
(一)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涵义
教学效能感概念是从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中发展和演化出来的,简单地说,教师教学的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能够指导、影响学生更好参与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自信心,是一种教师自身对自身能力、素质、水平的信念,根据看待
效能感出发点的不同,教师教学效能感一般分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教师一般教学效能感和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其中,一般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于“教”与“学”关系、学生参与教育意义等相关教学活动问题的见解和看法,而个人教学效能感则是指教师对自身形成的、关于具体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认可和评价。从效能感的形成来看,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在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得到的经验和主观判断,也就是说,效能感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一定的经验或者是信息所产生和形成的。
(二)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的效能感具有一定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性特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方面是指教师的效能感养成和提升都是从教学实践中形成、总结出来的。另一个方面是指教师教学的效能感会对教学活动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教
学实践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对教师推动教学改革意愿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其次,教师教学效能感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这种持续性特点是指教学效能感会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努力程度以及教学态度等产生持续的影响,效能感高的教师更愿意在教学上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努力,更加深入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改革推进等工作中。另外,教师教学效能感还能够对教师的教学热情、工作态度、与学生交流的情绪情感等产生积极影响,具有一定的情感性。
二、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主要因素
(一)教师本身的个体特征因素
学历、教学经验、教学实践能力、教学态度等教师本身的个体特征因素会对教师教学效能感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学历因素方面,高学历的大学教师相对接受了更加系统的高等教育,具有比较系统全面的知识构架体系、掌握了更加
丰富的知识和交流互动方法,有利于高效能感的形成。从教学经验来看,教龄是教学经验形成的关键要素,刚刚进入教师行业的新教师在效能感方面往往要低于教龄长的资深大学教师,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学经验的丰富,教师在课堂控制、自我调适等方面的能力都要高于新教师,相应的,教学效能感也较高。而教学能力则能够对教师教学效能感产生直接影响,课堂控制能力强,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交流,游刃有余地开展课堂教学,这些都能够不断地增强教师教学效能感。
(二)高校的教学环境因素
高校教学氛围、为教师提供的发展培训机会等教学环境因素也对教师教学效能感产生影响。各个高校的教学氛围环境是不同的,有的高校注重教学,强调人才培养是学校发展的重点和根本,教师对学生的成才产生直接影响,在这种教学环境氛围下,教师自身也会自觉地强化教学信念,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
深入、积极地分析和解决,有利于教学效能感的提升。有的高校则比较重视科研活动,在这种教学环境氛围下,教师的精力大都放在科研活动当中,对教学活动敷衍了事,无法有效提升教学效能感。如果高校能够为教师提供多种多样的培训、创设更好的发展机会,则会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起到明显的强化作用。
(三)社会环境要素的影响
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社会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社会上对教师地位的尊重程度,社会认可、尊重高校教师的职业,使得高校教师拥有了更高的社会地位,得到更为广泛的尊重,这对教师自信心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学效能感也能够得到强化。但是如果社会上认可“读书无用”的错误认识、贬低教师的作用和贡献,则会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自信和尊严产生打击,教学效能会明显下降。
三、教师效能感对教学产生的影响
分析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是导致教师教学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不同的,同时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不同,在教�W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是有所区别的。具体来说,如果一个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较差,那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尤其是在遇到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不耐烦、不细心等问题,能够应付了事的绝对不会费心费力去解决,在教学方面和面对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热情不够。而且效能感低的教师并不愿意主动地去探究教学教育方式方法的革新,因此教师效能感低的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一般都比较单一。如果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较高,在教学过程中会主动亲近学生,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同时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育教学活动内容,积极创新和研究教学策略的改进,教学模式多变。另外,效能感高的教师还会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培训和自我培训的过程当中,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对学生成才的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业产生直接的影响。实际上,有关机构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学生的学业成绩会呈现出正比例相关的关系。这一方面是由于效能感高的教师自身教学能力水平高,而且更愿意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优化和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调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另一方面,效能感高的教师更加容易接受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拓展教育教学的新知识,而这些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我们也看到,教师拥有良好的效能感,自身的素质能力、个人魅力会不断增加,而这也会为学生成才树立一个榜样力量,从而对学生的个体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
四、提升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上文分析可知,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对教育教学活动本身、学生成长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因此,在分析影响高校教师的效能感相关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效能感的意义和内涵,提出强化高校教师效能感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一)高校教师要进行自我提升和发展
根据上文分析可知,教师自身的个体特征素质会对教学效能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效能感,高校教师必须重视自我能力、素质的提升,更好地发展自我。首先,高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和能力相关技能掌握以及
与学生沟通交流技巧等,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其次,高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经验总结,要不断尝试新技术、新方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注重经验借鉴,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另外,高校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体系,从而达到教学效能感强化的目的。
(二)高校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
首先,高校要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给予足够的认识,要从校园文化建设、教学环境风气等方面作出积极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从而对全体教师革新精神进行有效激发,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当中,提升教学效能感。其次,高校要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对培训方式进行创新。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录像、教学实际观摩等方式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另一方面,要做好新教师的培训工作,多为新教师创设参与
教学实践和学生管理的机会,成功培养新教师的教学经验。另外,要加强新教师与资深教师的交流,通过经验分享、策略探究和技术辅导等多个层面的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三)坚持正确的社会导向
社会各界要对高校学校管理和教学活动推进等给予大力的基础,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驳斥“读书无用”,充分发挥“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其次,要制定有利于高校发展、教师管理发展的规范和制度,例如减少高校相关的行政审批,为高校自主发展提供大力的相关的资源支持等。
五、结语
教师教学效能感关系到教学活动开展的效果和质量,会对教学改革的推进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影响到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情感,因此必须对教师效能感的内涵和特点进行充分的认知,基于教师自身因素、高校教学环境因素和社会
影响因素等教学效能感要素,从教师自身、高校教学环境和社会氛围等方面采取措施,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效能感,为教学活动的高效、有效开展和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奠定良好的智力基础。
第三篇:吸烟与环境影响
二年级(上)健康教育
吸烟与健康影响
大湾明德小学二年级:丁德凌
教学目标:
1、体会吸烟和吸二手烟都有害健康。
2、知道吸烟会造成环境污染
3、树立不吸烟、远离香烟、宣传吸烟的危害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体会吸烟和吸二手烟都有害健康。
2、知道吸烟会造成环境污染
3、树立不吸烟、远离香烟、宣传吸烟的危害的意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香烟盒图片)师:同学们,这些是什么? 生:烟。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吸烟的人,你知道吸烟的人,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健康,而且也危害了周围的人和家庭成员的健康。吸烟的人为什么会影响别人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吸烟与环境的想象。
二、体会香烟在我国的基本情况。
1、师:说一说,你的父母和亲戚中有人吸烟吗?如果有,请想一想他们每天大概抽多少支、抽调什么品牌的烟、他们现在的健康状况怎样?
2、师:看一看,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
(导:吸烟对健康有害,吸烟越多,病情越严重;吸烟越久,病情越严重。
3、师白:我国烟草的产量和销售量居世界首位。我国吸烟的人有320000000多人,占世界吸烟人口的四分之一。不少青少年也染上了烟瘾。
三、体会吸烟的危害。
1、(出示图)比一比。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两幅图,有什么区别? 生:……
师:你感受了到了什么?
2、读一读。
(1)、吸烟者喷吐的烟雾中有2000多种有害物质,其中40多种是致癌物。
(2)、全世界每年有300万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每十秒钟就有一人因吸烟死亡。
(3)、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肺癌是由于吸烟引起的。
(4)、成人吸入50毫克尼姑丁即可致死,1支烟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只老鼠,20支烟的尼古丁能 毒死一头牛。
1、师:听了这些,你想说什么?
四、认识吸烟影响环境,危害他人。
1、说一说:同学们都知道,吸烟危害吸烟者自身的健康,那他对周围不吸烟的人有什么伤害?(导:污染空气,被迫吸二手烟)
2、了解吸烟对环境的影响有多大。
师:看一看并讨论,你明白了什么?
3、反馈。
(吸烟严重的影响空气环境。)
4、看一看、想一想。(出示课件)
师:他们各自在干什么? 生:……
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引导:妈妈和女儿气愤的要求爸爸在抽油烟机下面抽烟。因为抽油烟机能将爸爸吐出的烟雾吸走,不让爸爸吐出的烟雾污染室内的空气。)
5师:生活中,哪些地方哪些时候我们被迫吸收二手烟? 生:……
6、反馈: 和亲戚聚餐的时候、和爸爸看电视的时候、坐公交车的时候、在候车室等车的时候……
7、师:在这么多地方我们都被迫吸食二手烟,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烦恼、苦恼、无奈……
五、认识吸食二手烟对少年儿童的危害。(出示图片)
师:二手烟危害污染空气环境,尤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健康造成威胁。我们正处于发育阶段,内脏器官没有发育完全,神经系统脆弱,对各种有害物质很敏感。长期在烟雾环境中生活,就容易患呼吸道疾病,损伤大脑,甚至诱发癌症。特别是肺癌,据统计,有很多患肺癌的人不是吸烟者,却是被迫吸烟者。
六、抵制吸烟行为、拒绝香烟、远离香烟。
1、师:吸烟和被迫吸烟这样威胁我们的空气环境,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该怎么做呢?
2、讨论。
3、反馈:
(1)、说服我们的家人和亲戚戒烟。(2)、我们自己做到不吸烟、远离香烟。(3)、积极宣传吸烟的危害。
七、诵读儿歌。香烟是个坏东西,伤害他人又害己。百病缠身难逃脱,空气污染最容易。为了别人为自己,不吸烟来好空气。
八、总结。
师:是啊,吸烟严重污染空气,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一个清新、洁净的公共环境。我们一起宣誓:
远离香烟,拒绝香烟,我不吸烟。
第四篇:中职生写作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中职生写作自我效能感的研究
莫金莲
写作是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综合训练。作文作为一项复杂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写作过程必定要受到自我效能机制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的写作自我效能感较低,中职生,就更低了。增强学生在作文学习方面的自我效能感,消除学生写作前的消极退避行为,引导学生学会调控心理,对于写好作文来说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力图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教师通过提升中职生写作的自我效能感来提高其积极性,应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一、自我效能感的内涵浅析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于《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最早提出的。他指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其基本特征是强调主体因素对学习的必要性及其对人性潜能发挥的决定性。它直接影响到个体在执行这一活动的动力心理过程中兴趣、动机、自信、自尊等非智力因素的功能发挥,对调节人的行为有着重要作用。
在写作中,那些对自己写作有信心的学生比没有信心的学生更能坚持、越肯付出努力。教师在传授知识和写作策略的同时,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效能,非常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二、中职生写作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
要有效地引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必须先分析好学生作文的现状。因笔者在中职学校任教,其探讨对象是中职生。
目前的中职生的作文现状主要表现是:
1.结构零散,语言拖沓,错字连篇。
许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作时,不打草稿,不列提纲,拿起作文本就动笔,结果导致丢三落四——猪八戒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语言拖沓,错字连篇的情况常在。据统计,在一次作文训练中,我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上交的92篇作文,没有出现一个错别字的作文寥寥无几,出现三、四个错别字的占45%,更有甚者在短短600字的作文中错字别字以及错用的标点符号竟达30多处。
2.缺乏创意,人云亦云。
在学生的习作中,总能看到千篇一律的开头、结尾,甚至文章的事例也大致相同。比如,学生们在写《难忘的一件事》时,学生在文中所提及的难忘之事大都是自己生病发烧,父母连夜把自己送去医院。诸如此类内容陈旧而又大同小异的作文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学生中流传着一句时髦的口头禅:“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学生烦,老师累,没有实效,以至于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学生一旦上作文便无精打采,或者怕上作文课,怕写作文,甚至厌恶作文;或是无话可说,作文模式化,行文内容空洞、干涩,其结果是扼杀了兴趣,泯灭了灵性,熄灭了灵感。如此状况,已成为一个比较严重而又普遍的问题。
台湾学者吴锦钗先生认为影响学生作文的心理因素主要有:“自认厌恶写作;自认是逃避者或拖延者,不肯下笔书写;对写作有高度的焦虑和烦恼;不耐烦于花长时间写作;苛求十全十美,1不允许自己有错误;害怕被批评、被评鉴;缺乏写作技巧。”显然,吴先生分析的多因
素中包含着自我效能感。
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自我效能”的开发,将有利于推进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此,本文试探提升中职生的写作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
三、提升写作自我效能感的有效策略
(一)优化作文教学策略,提升中职生写作自我效能感
1.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更多地写作成功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的“效果律”中这样说过,要既重视成功的强化作用,也重视失败的强化作用。因为品味了成功的学生,会以更高的热情去追求成功;尝试了失败的学生,一般不会再保持原有的热情。而在作文教学中,失败的人数、次数往往高于成功的。失败的体验多了,成功的体验少了,自然导致写作自我效能感偏低。失败越多,就越不想写,如此恶性循环,最终使学生讨厌作文,不想写作。对中职生而言,初中时,只有少部分语文成绩较好,而绝大部分学生体验作文成功的经验比较少,因而就不能增强写作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理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写作自我效能感是建立在以往写作经验的基础之上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指出:亲身体验的成败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自我效能水平,教师应当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更多地写作成功体验,就应该在日常的写作学习和生活中让他(她)们多体验成功。
在作文教学中,要使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的、近期的、挑战性的要求。对全班学生可提出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基础目标涵盖作文的基本要求,如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清晰等,这是所有学生都应达到的共性要求;发展目标蕴涵对学生作文的发展期待,包括富有文采、生动形象、思想深刻、富有个性等。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先提出基础目标要求,使其不断获得阶段性的成功,增强自我效能感水平,促使他(她)们向更高、更富有挑战性的发展性写作目标前进,形成良性循环。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应鼓励他(她)们力争达到发展性目标,如果还是用低目标要求,他(她)们可能会感到被“轻视”,容易打击他(她)们的写作积极性。
作为教师,我们应尽力为学生创设取得成功的机会,如通过“小步子”、“低起点”、“低标准”等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现实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临界点上体验成功,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积极性。每一点一滴的成功体验都将为开启学生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内驱力增添动力因素。
2.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榜样示范
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或示范者)的观察而习得的,是靠榜样的影响,并通过他(她)们的信息机能来引起学习。这是一种替代优化策略,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
其一,教师要以强烈的教学效能感影响学生。
人们把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这种主观判断称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个体能力的自我评价一定程度上受那些被个体认为是重要他人或权威人物的观点的影响。对于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而言,教师是学生的重要他(她)人之一。因此,教师对学生写作结果的言语反馈,尤其是在课堂上这一环境下,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鼓励的还是批1林崇德.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175-176.评的,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对学生写作的自我效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对学生的文章给予积极的、鼓励的、肯定的评价反馈,可提高学生的写作自我效能。
在课堂教学中,效能感高的教师注意对全班学生的指导,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作品,做专题课件,渐而形成论文,发表于杂志上,对学生的说服力更强。此外,有条件的话,教师将自己现在的作文与过去的作文(或是自己当时读高中写的作文)加以比较,让学生发现教师自己成长中的进步。也可以是教师帮助指出学生文章的进步之处,以及须改进的地方,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写作的进步。
其二,让学生在同辈的替代性经验中增强写作自我效能感。
这就是通过观察学习能力相近者的写作进步行为来获得自信心。名家作品,普高学生习作,离我们中职生的距离远了些,不易为中职生所接受;同辈的榜样的成功经验往往更利于个体自我效能的提升。一般来说,当一个学生看到与自己写作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写作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假定给一名写作成绩居中的学生树立榜样,最好是把榜样定位在写作能力一度也居中而近来进步比较明显的学生,这样易使其接受,让他(她)感觉自己也是完全有条件有能力通过努力争取进步。同校的师兄师姐的佳作,尤其是获奖作品,也能促进我们中职生写作的原动力。
就具体地操作而言,教师可以将来自学生的佳作加以展示,尤其是来自同级甚至是同班学生的榜样示范,展示的作品可以是审题、立意、结构、表达等方面比较优秀的一类作文,也可以是二类文章中的优秀段落或是闪光之处。作品可以是教师挑选出来,也可以由学生互批讨论推荐来的。这些作品贴近学生实际的榜样,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写作的自我效能。
其三,指导学生以自我为参照标准,从自身的进步中增加写作的自我效能感。
学生的写作自我效能感不仅受到外部强化的影响,还受到自我强化的作用。正如班杜拉所说:“在个体化班级结构里进行自我比较,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一些写作中下水平的学生,如果常以写作优秀的同学去对比,会觉得自己怎么总不如别人强,再怎么努力也没有别人的好,这样,只会越比较自信心越低,越比较越失去写作发挥的动力。倘若引导他(她)们同自己的以往相比,个人的进步会使他(她)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二)优化作文评价策略,提升中职生写作自我效能感
1.优化写作评价标准
写作,是学生语文素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目标的总目标对于习作的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课程目标在阶段目标部分,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第二、三学段都称为“习作”,第四学段才称为“写作”,以上各个学段对写作的要求,其称呼让我们不难看出:写作的难度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写作之目标是有层次差异性的。
对于中职生,大都惧怕写作。中职生在初中时都是处于中等水平,从心理上来说,他(她)们没有形成很强的自尊和自信;从行为习惯上说,进入中职后,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也愿意凭自己的努力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改变学习落后的局面。针对此种情况,写作评价应当变相对评价标准为绝对评价标准。写作中运用绝对评价,给中职生以满分鼓励,将有助于提高写作效能感。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平时学生作文很少满分。这种评价标准也就是相对评价。但仔细想想这种相对评价标准是最不可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的。倘若我们用的是绝对评价,也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常模来评定学生每次的作文成绩,只要学生的实践水平达到“常模”,就达到了标准,就可以获得高分。教学中经常提的一句话是“跳一跳摘葡萄”,即
目标必须是经过一定的努力才可达到的,它的达成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能有效地提高自我效能感,激发其潜在的学习原动力,并有可能在写作活动中持之以恒,进而达到最终目标的实现。
写作除了作为考试内容外,老师们还应举行作文比赛和随笔展示,每个作文的分数都应被记录在档案中作为该门课程分数的一部分。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在每次作文得到一个好分数非常有价值的。采取“百字新事”来进行训练,可以让语言积累、语感培养与思维发展直接源于生活,要求学生用百字左右的篇幅记录当天发生在身边的,或当天听过、读过、看过的新闻,做到语言精炼、流畅。百字新事与写作日记有着区别,不求长,不求多,唯求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写”方面。作文训练应当经历“掌握作文特点—掌握写作方法—不断在练习中提高作文能力”三阶段。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优化写作评价标准,建立科学的绝对评价机制,是提升写作自我效能感有效的途径。
2.改革写作评价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性最深刻的禀赋就是赏识的渴望。”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采用固定、简单的评语模式,诸如“句子通顺,条理清楚,结构完整,中心明确„„”,这种评语是无关痛痒的话,多篇文章都通用。很多学生拿到作文看一下分数便放置一旁。学生作文久练无长进,严重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作为教师,特别是我们中职的语文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亮点”。
23在作文评价上,须变终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以正面肯定、鼓励提高、激励赏识为
原则,写得好的地方要充分肯定,存在的问题要提出积极的改进意见。
作文实行最低限度批改原则。最低限度批改,顾名思义,就是把作文的批改降到最少。如果不给学生的作文进行任何反馈,那么学生的写作动机就激发不起来,因为学生没法知道自己在写作方面进步的情况,从而也就无从知道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但是,过度的批改却又大大降低学生的写作动机。海兰德就曾经说过:“显然,太多的红墨水是令人灰心丧气的。
4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到处都是用红墨水纠正过的痕迹,他们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尊重学
生的劳动成果,最好是本着“能不改则尽量不改”的原则。对自我效能感弱的学生来说,让他(她)们经常获得成就体验尤为重要。
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在作文当中所取得的进步,并及时给予表扬。当某位学生写出一篇非常超群的作文,教师最好能够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进行朗读。这样,一来能够激励这位写出好文章的同学,二来也可以让其他同学从中能够学到一些写作技巧,从中受到鼓励。另外,改革写作评价手段,还可以尽量通过各种媒介和途径,扩大学生作文的读者群,建立多元性的作文评价反馈系统,使学生的写作效能感在多元、及时的反馈中得到强化。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和心理学修养,对学生作文效能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教师不再仅仅“讲经说道”,而且要从“经师”变为“人师”。作文教学的“主体性”强度高,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等有相当的了解和把握,这对学生写作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较好的帮助。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在作文教学中,通过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该论文发表于2012年5月第3期总第96期《作文教学研究》P65-68)参考资料:
[1]莫书武,王珍源.增强自我效能感 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J].语文学刊,2009(7).2
3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后的终结评价, 是对教学目标达到程度的检验和判断。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是两个常用的评价概念。最先由斯卡里温(Michael Scriven)提出。
4转引自刘洋,刘凤.自我效能感理论在作文反馈上的应用[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131.[2]郭淑莲,周平湘.中学生作文自我效能感的养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7).[3]董农美.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写作自我效能感[J].职业教育研究,2004(12).
第五篇:“拒绝吸烟”主题班会(共)
“拒绝吸烟”主题班会
班会目标:吸烟有害,拒绝吸烟,劝阻吸烟,共创无烟校园。
准备工作:先让同学们搜集、调查吸烟的有关材料,包括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吸烟的状况?我们学校吸烟的状况如何?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吸烟者的心理是什么?吸烟对人身体的危害是什么?如何戒烟?
班会时间:4月21日
主持人:班主任---周郭峰
地点:208教室
班会程序:
一、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吸烟的状况如何?我们学校吸烟的状况如何?
主持人: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吸烟的现状究竟如何,下面请调查小组向大家介绍他们的调查结果。
[学生发言]我们通过上网查询了解到:目前我国学生吸烟率为26.5%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对天津、山东、重庆、广东4个省市的200所中学的21957名13岁~18岁的中学生进行了青少年与烟草使用状况的调查,结果是:现在我国中学生初次吸烟的年龄是10.7岁,比六七十年代的调查结果早了2.3岁。中国20%以上的初中生尝试过吸烟,其中32.5%的男生和13%的女生尝试过吸烟,总吸烟率为26.5%,其中超过一半的学生说他们在1周内至少有1天会吸烟。
主持人:我们学校吸烟的状况如何?
[学生发言]我们学校的学生吸引率为27%,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女生吸烟的现象,咱们学校的男生,吸烟比例比较大,经调查:男生吸烟的时间是:下课时间、吃饭时间、午休时间、晚休时间,还有放假时间;吸烟地点是:在教室,在宿
舍,在厕所,在餐厅,在校外。吸烟厉害学生几乎每节课下来都要到厕所吸一根,一天一包,花费在十元以上。有的学生为了吸烟在家里偷钱,向朋友借钱。给学校、家庭、自己造成了很大伤害。
二、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吸烟者的心理是什么?
主持人: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
[学生发言]中山大学教育学院的张建奇副教授认为学生吸烟多为心理因素所致。一方面,当前未成年人接受信息面广,可塑性强,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响,电视、电影等音像制品中出现主人公吸烟镜头的频率非常高,模仿心理使他们很容易将看到的影像作为平时行为的标准。另一方面,渴望独立、早日成熟的心态也使得孩子们以吸烟的方式证明自己已长大成人,加之逆反心理的驱动使得在校生吸烟的比率不降反升。
主持人:吸烟者的心理是什么?
[学生发言]
1.时髦心理
认为吸烟是一种时髦,不吸烟就会落伍,只有加入吸烟队伍,才能赶上“时代潮流”。
2.好奇心理
青少年好奇心强,许多事都想试一试,体验一下。见别人吞云吐雾,悠游自在样,自己也想体验一下“饭后吸支烟,赛过活神仙”的味道。
3.模仿心理
青少年模仿心理强,见影视剧中正面人物在思考问题、拟定作战计划、制定侦破方案时都在抽烟,自己在模仿抽烟时,心理上使自以为自己也是“英雄人物”。
4.社交心理
“烟酒不分家”、“烟酒铺路”的现象影响着青少年,使他们认为“现在吸烟,是将来社会作准备”。
5.环境心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期与吸烟者接触、交往,自己不吸,岂不“寒酸”?老是抽“伸手牌”香烟,岂不小气?只有自己也吸烟,才能体现出彼此“有数”、“有交情”,才能获得对方信任,才会有“共同语言”。于是,你来我往,学会了吸烟。
6.反抗心理
青少年自我意识强,又处于反抗时期,对家长、老师的训斥不敢当面顶撞,心理抵触无处发泄,情绪委曲无处发泄,便用吸烟来作为一种抗拒手段。
7.将烟作为“工具”
有青少年认为两手空空没事,就吸支烟解无聊,手指夹支烟,感到时髦,有男子汉的气派、风度。上厕所吸烟,是为解“臭气”。考试前吸烟,是借助吸烟来“开夜车”、“兴奋提神”、“活跃思维”。
8.侥幸心理
虽然知道吸烟可致瘾,可许多青少年认为“爸爸、爷爷吸了几十年烟也没得癌,我岂会得!”
因此,针对青少年的吸烟心理活动特点,“有的放矢”帮助他们戒烟很有必要。
三、吸烟对人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主持人:了解了青少年吸烟的现状和心理根源,我们再来看看吸烟,尤其是青少年吸烟的害处。
[学生发言]
吸烟对青少年身体的危害主要有:
1,味觉和嗅觉功能紊乱。
2,消化系统易出现溃疡和功能紊乱。
3,易患口腔癌,食道癌和胃癌,特别易患肺癌。
4,易患高血压和血管硬化,发生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的几率增大。
5,睡眠状况不佳。
主持人:吸烟可以说害人害己,吸烟有时会引起火灾,会给学校、家庭、国家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四、如何戒烟?
主持人:如果有人染上了烟瘾,该如何戒烟呢,大家有没有什么建议?(同学们自由发言)
[学生1发言]戒烟先过心理关(我从网上搜集的)
许多吸烟的学生多次戒烟不成功,便视戒烟为天下第一难事。其实掌握了诀窃,戒烟是可以成功的。我和我的烟民朋友摸索出一套戒烟方法,叫做“走十四字方针过三关”,特向打算戒烟的学生推荐。
“三关”是指认知关、戒烟关、诱惑关,“十四字方针”是指比较、责任、计划、递减、手段、谢绝、抵御。真心要戒烟的朋友首先要过认知关,做两件事:比较吸烟的利与弊,寻找和强化自己的责任心。应该承认部分吸烟者确可从吸烟中获得某种好处。例如有人认为吸烟有助于寻找“灵感”;有人觉得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帮助减轻紧张焦虑情绪;有人可以获得某种快感;有人希望借此解除烦闷和忧愁等。这些好处正是嗜烟和不愿戒烟的理由。几乎无人不知吸烟危害健康,但绝大多数朋友并不知其危害极其严重,以致有一些烟民直到身患重病时才戒烟。戒烟只有愿望和决心还不够,烟草是成瘾性物质,若停止吸烟必然出现躯体和心理戒断反应,戒断反应是戒烟的“拦路虎”。过了认知关,还得为过躯体戒断关做周密的准备。过躯体戒断关须做三件事:订计划,按计划逐步
下台阶(即逐渐减量),早戒烟手段戒替代办法。订计划包括时间(例如两个月或三十月)和目标(例如在两周内闻过躯体依赖关,三个月渡过心理依赖关,最后彻底同烟草告别)。不要奢望一天赶能戒掉烟,面应该用逐步下台阶的方法淡化戒断症状。假如意一天吸一包卷烟,戒烟的第一周每天不超过15支,第二月不超过10支,第三周不超过7支,第五周不超过2支,第六周1支,第七周完全不吸烟。下台阶过程中若出现身体戒断症状(如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易发脾气等),得准备一些适于自己的替代方法,例如食用口香糖、薄荷糖、戒烟糖、戒烟茶等,或口含醋酸银同时吸烟,此时会尝到不愉快的苦涩味道,让你讨厌吸烟。下台阶期间自己必需自觉按计划减少吸烟数量,延长叹烟间隔时间,亲属和朋友也要给于充分支持和帮助。身体戒斩症状一般一周或两周即可消退,更难的是闯过心理戒断关。许多戒烟者就是在心理戒断期间再陷重围的。
要取得戒烟最后的成功,关键在于能否断然远离香烟和成功抗御诱惑。从不吸烟的人闻到烟味就感到厌恶,甚至恶心,而戒烟者则觉得很香,看到别人吸烟,心里也会痒痒的。烟民给他递烟,很可能情不自禁地接过来,以至于首功尽弃。谢绝“盛情”。抗御诱惑才会成功走过心理戒断关。而彻底走过心理戒斩关,才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学生2发言]我听说过一种戒烟方法: 将萝卜洗净切成丝条状,用纱布过滤,挤去苦涩的汁液,加适量白糖,每天清晨吃一小碟这种糖萝卜丝,即会慢慢地达到戒烟目的。
班主任总结:这次班会开得很成功,很有意义。显示出同学们的积极参与性,也显示了全体学生对这次班会的重视。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拒绝吸烟;为了他人的健康,我们劝阻他人吸烟;为了大家的健康,我们携手共创无烟校园,无烟世界。班会到次结束,感谢各位学生的参与,下次班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