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作者背景介绍

时间:2019-05-15 04:23: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作者背景介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作者背景介绍》。

第一篇: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作者背景介绍

浅谈农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古诗教学中作者背景介绍

永州市江华县清塘壮族学校 贝远辉

内容提要:诗言志,古诗是时代的声音,更是融入了一个人对时代的看法与思考有深厚的个人情感.了解作者时代背景对于小学生理解古诗是很有帮助的.背景的介绍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塑造也是有重要作用的,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关键词:农村小学 中高年级古诗 背景介绍

小学三到六年级选了诗词53首,一年级6首:《静夜思》、《画》《春晓》《村居》《所见》《小池》二年级8首:《赠刘景文》《山行》《回乡偶书》《赠汪伦》《草》《望庐山瀑布》《绝句》《宿新市徐公店》三年级8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咏柳》《春日》《乞巧》《嫦娥》四年级10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渔歌子》《乡村四月》《泊船瓜洲》《秋思》《送元二使安西》《游山西村》等,五年级 六首 《牧童》《舟过安仁》《秋思》等,六年级16首为最多。

其中唐诗23首,主要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刘禹锡、贺知章等,宋诗词8首主要作者有苏轼、王安石、杨万里、陆游、辛弃疾、王观、朱熹等。

其它有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曹植的《七步诗》于谦的《石灰呤》龚自珍的《已亥杂诗》这些诗人诗作背景丰富多彩,了解这背后的故事是对学习古诗来说很必要的.一.作者背景介绍的意义

(一)理解作者本身

“诗出于民之性情”每一位诗人都是那个时代的人,如李白的诗是小学阶段选得最多的,唐诗是我们国家文化经济的一个高峰,李白是唐鼎盛时的高峰,了解李白对于了解文化历史是一扇窗.其它诗人也是如此.像<<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天门山》“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等具有典型的李白诗浪漫主义的特点。其次是王维的诗选得较多的如《雨过山村》、《使至塞上》、《山居秋冥》等,他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很平和与宽厂很有惮意,与他的生平是一致的。

(二)了解每首古诗的来历

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会写不同的诗,特别是小学选的送别诗、思乡诗等,像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王维的《送樟州李使君》、《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安石的《泊船爪洲》也可以算是。这些和写景的诗不一样,特别能表达生活情怀。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是四年级下期的,这和他“白发三千丈”、“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是不一样的,没有那种一贯的浪漫主义情怀,就像一个失落孤独的人,但这也是李白。到六年级下册选的都是直接言志的诗了,如曹植的《七步诗》、于谦的《石灰吟》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郑燮的《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些诗的背后也有着诗人的生平故事和他们的人格志向是一致的。

(三)了解历史文化的源流

人创造了历史,历史也创造了个人。了解诗人所在时代背景,对于了解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是必不可少的。律诗在曹魏时形成,小学只选了曹植的一首,笔者认为可以选些曹操的诗让小学生读,唐朝的各大诗人都有,风格各异,以写景的最多。宋朝的苏轼的如《赠刘景文》、《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小池》他两人的多些。明清时期的少了,这有助于小学生初步感性认识我国文化。至少他们知道,唐诗是最多的,知道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诗人。

(四)受到诗人的影响

了解诗人的背景过程也是一个与诗人对话过程,是一个穿越时空的对话。有许多伟大诗人如杜甫、于谦、辛弃疾他们的故事是可以从志向上影响学生的,像王维的淡泊、宁静、白居易的随和、亲切等可以从生活态度生活情趣影响学生,这些初步的朦胧的烙印在学生成长中是深刻的、深远的。

(五)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 民族的东西才是世界的东西,古诗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传也是民族文化的经典,小学开始学习民族的文化精华并热爱他。古诗从小学一到六年级都贯穿的,低年级要求上口就行,中高年级要有初步理解诗意。古诗语言韵律都很优美不论是诗本身和诗背后的故事都能让学生得到正能量。

二.小学对于古诗作者背景资料来源现状(一).来源于教辅资料

笔者所在的县所有小学生都定有一本《小学语文字词句达标训练》,里面有一小段作者背景简介,都是不足百字的内容,绝大部分学生对作者的了解来源于此,也仅此而已。这显然是不够的。

(二)来源于影视作品

如唐宋诗人中的名家都有影视作品,如CCTV的百家讲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的《诗仙李白》中评说李白与他的诗,正是盛唐气象最典型的人格与艺术象征。李白不仅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民间知名度最高的古代诗人。他的诗妇孺皆知,老少咸宜。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等,语言清新明畅,情感强烈执著!千百年来,正是这些言浅意深的杰作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培育着我们对祖国、亲人、朋友,对自然山川的深情厚意。李白不仅是唐朝、唐诗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莫砺峰的〈评说白居易〉《飘然李白》、电视剧《苏东坡》、大型记录片〈苏东坡〉等,影视里不是很真实,经过了艺术的创造,对小学生来说是很有兴趣的。

(三)来源于网络搜索

有少部分学生家里是有网络的,这些学生也能用搜索工具进行查找记录。如百度百科。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都 有一部手机,也可以上网查阅的,笔者是支持学生上网学习的,互联网已成为当今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四)文学书籍作品

有很多介绍诗人逸事的故事书籍和民间故事书如《唐才子传》,学校图书室和各村的图书室里也都能借阅到如《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

三.作者背景资料介绍的方式方法

(一)学生知无不言

对于农村中小学生来说大部分对古诗作者是知之甚少的,有知道的就在课堂上让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是一个学生与学生交流的过程,对认识印象更为深刻。比如笔者在要求学生说说苏轼的生平时就有学生拿《百家讲坛》中听到的来分享,这是非常值得赞赏的。学而知之。

(二)老师言生不知

对于学生不知道的老师也应广泛地查阅资料,讲一些给学生听,可以集中讲也可以分散在课文中讲。该讲还是要讲的,自学毕竟是一小部分,给正面的引导和评价。如历史上对诗人的评价像林语堂评苏东坡: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都可以和学生交流的。

(三)学生自觉主动了解

主动学习才是内动力,提起学生的兴趣是动力之源。诗人精彩的人生、古诗优美的韵律和意境都是兴趣的来源。这个环节上,老师的讲是最重要的。现在了解的渠道五花八门,经常性地语文活动设置,让学生有一个交流的平台,是可以立竿见影的。

四.作者背景资料介绍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一)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人生观的影响 小学生年龄小爱模仿,了解诗人有过程也是模仿的过程,润物无声。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那温馨的故人情,朴素的物景正如小学生那纯朴的亦子之情。如白居易“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的淡泊悠闲,还比如贺知章的《咏柳》那纯粹的对春天美景的爱,这与小学生的纯粹的心灵是一致的。情感价值观自然地蕴含其中,对学生有个初步的启发。

(二)对古诗文本理解的影响

对古诗文本的理解是要了解背景的,也许某天在相似的背景下,学生会不由得取得与诗人的共鸣,不由自主地吟诵他小学学习的一首古诗来。如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孟郊的《游子呤》的感恩等等。能够有这样的效果那么就成功了。

(三)对学生学习兴趣与欲望的影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诗读得多了背得多了,偶尔有表现的机会就会大大地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就会主动的去学更多的古诗,自觉地传承民族的文化。

总的来说作者背景介绍对于学习古诗意义是重要的。在教学实践中多方面去挖掘这部分资料,充分发挥作者背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莫砺锋.莫砺峰评说白居易 出 版 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I S B N :9787539633077(2)康震 康震评李白 东方出版社 2006.6 ISBN: 7-5060-2698-8(3)胡德才 阅读经典 巴蜀出版社 ISBN:9787806598535(4)欧阳修 《定风雅颂解》

第二篇:雾都孤儿作者及背景介绍

《雾都孤儿》文章简介

是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38年出版的写实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

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主人公奥立弗在孤儿院长大,经历学徒生涯,艰苦逃难,误入贼窝,又被迫与狠毒的凶徒为伍,历尽无数辛酸,最后在善良人的帮助下,查明身世并获得了幸福。如同狄更斯的其他小说,本书揭露许多当时的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以及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本书曾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及舞台剧。世界知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于2005年也曾将此书拍成电影。

写作背景

雾都孤儿产生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是英国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时段。初期,英国面临着飞速的经济发展及严重的社会问题。大工业革命高潮迭起,各种科技发明与技术创新为国家经济带来新生力量。但在这繁荣与财富下掩盖的是工人阶级的贫困与不幸,为了谋生连妇女和儿童都要受雇到艰险肮脏的工厂矿山去卖苦力。狄更斯广泛描写了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生活,揭露了资产阶级金钱世界的种种罪恶《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第一部动人的社会小说。这时他虽然还没有认识到社会罪恶的根源,但通过孤儿奥列佛的遭遇揭开了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哀苦无告的生活画面。作者简介

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约翰·赫芬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著名小说家,一位杰出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者,作品至今依然盛行,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狄更斯1812年出生于英国朴次茅斯,是海军职员约翰·狄更斯和伊丽莎白·巴洛所生的第二个孩子。狄更斯5岁时全家就迁居占松(Chatham),10岁时又搬到康登镇(Camden Town)。

小时候狄更斯曾经在一所私立学校接受过一段时间的教育,但是12岁时,父亲就因债务问题而入狱,狄更斯也因此被送到鞋油场当学徒,每天工作10个小时。或许是由于这段经历,使得狄更斯的作品更关注底层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 不过后来由于父亲继承了一笔遗产而令家庭经济状况有所好转,狄更斯也才有

机会重新回到学校。狄更斯并没有接受很多的正规教育,基本上是靠自学成才。某

种程度上雾都孤儿的遭遇正是狄更斯生活的一部分缩影。

• 狄更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后世奉为“召唤人们回到欢笑和仁爱中来的明灯”。《雾都孤儿》是他第一部伟大的社会小说,它描写了善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赞扬了人们天性中的正直和善良,也揭露抨击了当时英国慈善机构的虚伪和治安警察的专横。同时,作品又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充满着人道主义的情怀。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

第1章 古诗教学轻与重

中国作为诗的国度,不仅诗歌创作名家辈出,诗歌作品更是精彩纷呈。学习这些作品不仅可以使我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还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但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来讲,随着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比重的增加,教学倾向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分配却越来越小,而是更多趋向于读懂、背会,具体体现为一“重”一“轻”。1.1 小学古诗教学之重

既然作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而且还被收录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那么它一定能在好多意义层面上起到教化小学生的作用,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标准和道德标准。对小学生而言,美丑、善恶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观念,他们仅仅是借助于事物表面来进行判断评价,并不能认清事物内在的价值,而通过对古诗的学习刚好弥补了这一漏洞。所以古诗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就入选的古诗来说,大都是历朝名人脍炙人口之作,而且这些作品都是要求学生所背诵的。这其中,有描写祖国秀丽河山的,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都是极好的美育教材;也是表明应珍惜劳动人民成果的,如,李绅的《悯农》《锄禾》这都是很好的德育教材;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陆游的《示儿》这些都是进行爱国教育的好教材;还有抓住事物特征写状物的,描写深厚友情的等等。但是这些在课本中占相当地位的古诗,在课堂学习中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学习效果。1.2 小学古诗教学之轻

在传统的诗歌教学课堂中,诗歌的教学往往是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注释、讲解,最多配以幻灯片等教材来辅助教学,学生记了、背了,但却不能真正意义上体会“古诗”。首先,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其意境,很多诗歌学生可以背得像顺口溜一样,但诗歌的内容并没有触动他,并没有真正在情感上与作者达到共鸣;其次,学生只是把词句读通了、读懂了,知道了作者所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却不能够体会诗中作者所描绘的形象。对意境和形象的模糊性导致学生无法理解作者情感。这样,就无法体会诗歌所体现的音乐美,这就像周而复

始的恶循环一样不仅学生听的枯燥,老师讲的也会乏味。最后,导致的结果便是学生只背不想,教师开始填鸭式串讲。久而久之,便忽略了古诗的内在含义以及古诗教学的意义。不重视学生的审美与道德观念的培养,不注重学生想像能力的培养和教师对文化知识的传授,使得古诗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地位连下几个台阶,古诗教学开始变得无足轻重。

第2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古诗教学

基于对以上古诗教学情况分析,特制定如下教学策略。2.1 利用学生主体性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册课本中古诗数量并不多,而且其篇幅短小并配有古色古香或豪迈山水的背景画。有的意境深远,有的明丽清亮。例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文中就有这样一幅插图:空寂、苍翠的深林中,有穿古衣的长者与童子,有围着篱笆的茅草屋还有家犬,那曲曲折折得山路在隐约中不知道通向那深山老林的哪一处。这些都会吸引学生的眼球,看到这些,他们一定会去翻阅古诗。再相比较课文而言,因为它的短小,学生们还是愿意读的。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易于背诵,在这样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去朗诵,有些好诗在孩提时代学生已会背诵,教师应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积累加以引导并激活兴趣。朗诵不仅能再现诗歌所描绘的图景,而且还能体会诗的情感,增强教育成果。因此在古诗教学中,采取范读、独自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从而,也就能更好地体会古诗的意义与感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时只需为学生准备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们在这之中去读去诵,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2 激发学生独立性

就古诗而言,相比较古文还是容易被学生接受的,但它毕竟也是古代人用古代语言写成的,比起现代语言又较为难接受。许多诗词的意义并不能被学生理解,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这些生词与字,教师则需引导学生选择对应古诗的正确解释。当然,在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还存在着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的意义来进行分析解释。例如:杜牧《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在诗句中是“因为”的意思,这与今义完全不同;李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的“空”是“天空”的意思。在教学中和同学讲清这些古今异义的字词与一字多义的现象,才能正确理解诗歌的意思。如果说想要更深层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仅仅靠这些是不够的。这时就有必要去了解作者的生平与诗歌创作时的社会背景。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融入”当时的社会中,“亲身”去体验作者当时的心情,为学生与作者思想感情的融合提供一个有利的台阶。而这些材料的收集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知比教师倾盆大雨式的讲解效果要明显许多。不仅有利于学生记忆而且能让学生保持不同的见解与体会。但既使是这样也应根据学情来决定。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独立性也待培养,所以教师的主导性还是占一定地位。而对高年级学生来说,这一点则可以完全得以发挥。2.3 尊重学生独特性

现代小学生学习古诗,朗读和背诵固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最难的应该是领悟诗中所表露的情感和所描绘的意境。如果教师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只会抑制甚至扼杀学生的想像力。而对每首诗歌不同的学生又有着不同的想象思维,就像一个原点可以散发出无数条射线。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这就表明,阅读是反映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感悟能力和知识基础让学生大胆想象,做到“只求心有所得,不求千人一面”。所以古诗教学为学生创造的是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的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古诗表意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对古诗所描绘的形象大都是见过的,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根据诗意把大脑记忆中的各种意象场景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新的画面。这样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诗意,也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思考理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借助注释和诗歌语言显示出来的系统具体可感性,便可大体理解,而且这种理解便于交流。而诗歌的内在情咸却在诗人寥寥数语的字里行间被体现出来,它并无正误之分。它的这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意境美的最好表达方式便是——通过学生独特的思维想像方式出现在其脑海中,使之成为一种可知可感的画面。诗歌中的文字活了,学生眼前浮现出空灵高远的意

境,内心逐渐与诗人相通融,诗歌学习才真正成为学生心灵的吟唱。2.4 引导学生体验性

课本中所选古诗都富有语句整齐、节奏鲜明、押韵顺口等特点,而这些特点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已有所体会,但这些体会仅仅是停留在这些特点的表层——好读易背。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些是不够的。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基础上重视朗读才可以不断升华学生的体会,这就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引导朗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感情朗读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指导学生确定诗文的感情基调。例如:李白的赠友之作《赠汪伦》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充满愉快感激之情,而同是写好友别离之情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感情却不同于前者,后者流露的却是黯然惜别之意。前者可以读得高昂轻快,后者应读得低沉迂缓。然后指评处理重音与节奏,在学生理解作者创作情感和诗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学习这些便容易一些。其次言简意赅作为古诗的另一个特点来说,一定比古文好懂,但理解程度上要难于白话文、书面语。虽然三者难易程度不同,但它们之间却有着相通的地方——修辞手法的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多种不同手法,不但生动的再现了艺术美、社会美和大自然的美,更加体现了古诗语言凝炼富有哲理性的特点。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诗句读起来总是令人回味无穷。只有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并随着人生经验与阅历的不断充实,对它们的理解才会不断加深。

第3章 古诗教学之宗

总之,不论古诗教学方式策略如何改变,但“外变不离其宗”——诵、读,这两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正如朱熹所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所以教师能做的就是不断探究、革新古诗教学的方法、策略,以充分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实现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根本上的转变——由最初的记会写会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古诗的学习中体验丰富的人生。

第四篇:《结交》古诗赏析及作作者介绍

说起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作品,很多人想到的就是《游子吟》、《结爱》、《杏殇》等,今天小编分享一首孟郊《结交》供大家赏析.原文

铸镜须青铜,青铜易磨拭。

结交远小人,小人难姑息。

铸镜图鉴微,结交图相依。

凡铜不可照,小人多是非。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5),唐代著名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少年时期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仕历简单,清寒终身,为人耿介倔强,死后曾由郑余庆买棺殓葬。故诗也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孟郊现存诗歌574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第五篇:农村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

农村小学古诗教学之我见

扶绥县渠黎镇中心小学:刘王胜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

篇(段)。在课标的后面还附录了80首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这些推荐篇目中可

以看出,学习诗歌文学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

【关键词】农村小学 古诗 教学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古诗可以说是这灿烂文化的夜空中一颗最耀眼的星星,也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个象征。诗文作品博大精深,它蕴藏着先人的智慧和理想,传承着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所以,对于古诗的教学我们从小学就开始了,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却往往是一味的由老师去讲解,很少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加上农村小学使用多媒体的条件不成熟,如不精心教学,学生就觉得古诗平淡无味,设有学习古诗的兴趣。那么,怎样进行小学古诗教学呢?在实践中,我想谈一下我对于古诗教学的几点拙见。

一.了解历史背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是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诗人以及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例如,我在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先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李白和汪伦这两个人,以及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诗人及写作背景,也能直接引导学生对诗词的大概理解。

二.理解诗词主题。理解古诗题目的意思及主题。有些古诗的题目包含了古诗内容,语句精简,意揽全文。从理解古诗的题目入手,分析全文大意。

三.解释关键词。在教学中解释关键字句,以字达词,以词通句,梳理句意,理解全文。教学时要教会学生“释、变、异、换、猜”的学习方法来理解字词的意思。

(一)释:即注释。这是学习古诗文的常用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时时提醒学生利用这一学习方法,直译古诗句。

(二)变:是注意汉语古今变化的字。如“还”和“回”,“舟”和“船”。(三)异:是古今异义的字。如“但”是“只”的意思,“走”是“跑”的意思。

(四)换:是古今词的对换,即把单音节词换成多音节词。

(五)猜: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测古诗中词语的含义。如《清平乐村居》这首词,理解“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卧”时,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测其含义,有的说是“躺”,有的说是“趴”,大家争论不休。于是,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辩论,结果是既可解释为“躺”,也可解释为“趴”,两个意思都表现了儿童天真、顽皮的天性。

四.品味诗词意境。在明白了字词的意义之后,即可串字连释,品味诗意。在教学时要教会学生用“调”、“补”的学习方法来理解古诗的意思。“调”是调换古诗句子中词语的顺序,有的古诗句往往为了照顾韵律而颠倒词序,如孟浩然《春晓》中的“处处闻啼鸟”,“啼鸟”是“鸟啼”的倒置,这些字词需要调

换才能正确直译。“补”是补充,即在直译古诗遇到意义跳跃性大、意义含蓄时,就需要教会学生补充意思,补充含义。在使用“补”法时不要死板,要灵活运用,只要学生直译的内容与古诗原意基本相符就可以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五.启发想象思维,开拓意境。在古诗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古代诗歌是文学作品中色彩鲜艳,香气浓郁的花朵,是诗人用涌泉一般的激情浇灌而成的,那些脍炙人口的佳句名诗意境深远,无不寓含着诗人心灵深处的情感。什么是“意境”?境,就是诗中所描述的具体情景,生活画面;意,就是诗人通过这个生活画面所体现的思想感情等。把跳跃的感情连缀起来,把省略的语气补充起来,这样,才能领会诗人的情感,进入诗的意境。如教学《所见》,最后启发学生想象:牧童想捉知了结局如何呢?我便启发学生想象,牧童是怎样走近蝉的?怎样捕捉?捉到了没有?若捉到了会怎么样?若没有捉到呢?可能是垂头丧气,边走边留心察看树上有没有蝉鸣;也可能牧童惋惜片刻,又笑而向前,进入“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的意境,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诗的内容的理解。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开拓意境呢?

(一)采用“吟诗作画,以画讲诗”的方法去打开学生的心扉。这是因为古代诗歌大多数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并茂的。因此教师可让学生去创造诗中的形象,根据诗中所写的景物,把它画在纸上,再让学生从画中去体会诗人的感情。例如,在教《山行》这首诗时,可先指导学生朗读、吟诵“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两句,然后让学生去描绘秋天的高山,弯曲的石阶小路,白色的浮云,山顶的竹篱茅舍的形象,接着再指导朗读三、四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让学生再在画上画出一片红色的枫林,指导学生去创设诗的情景,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层次井然的古代山水画,之后,在学生吟诗作画的基础上,再启发学生以画讲诗:秋天是萧杀的季节,面对叶枯花谢的残景,历代诗人多是吟诵着悲凉的诗句,但杜牧描绘的秋山霜林和“停车”观赏的情景无不充满着一股蓬勃向上的气息,诗歌写得既清新又富有生气。通过以画讲诗,让学生透过诗中展现的图景,去捉摸诗人的感情脉搏,体会诗人的感情波涛。学生既动脑,又动手,经过吟诗作画,以画讲诗层层深入的过程中,就领会了这首诗的深远意境。

(二)采用运用多媒体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一定的氛围,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在教学《登鹳雀楼》这首诗时,我运用多媒体先让学生观看鹳雀楼以及周围的景象的图片。夕阳西下,波涛滚滚的黄河一望无际,然后让学生想象自己当时就站在那里,就是诗人王之涣,身临其境,看到这么壮美的景象,会说些什么呢?会怎么想呢?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对于有一定描述性,情节性的古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作品所给的内容展开想象,让他们眼前似乎就浮现出一幅幅诗中所描写的画面。例如上面提到的《赠汪伦》一诗,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朗读,然后加上自己的补充,引导

学生想象作品所描写的场景:小船飘荡在水面上,诗人登上了小船就要离去,而好友汪伦却没有来相送。诗人这时不免有点失望。突然,岸边传来熟悉的歌声。诗人惊喜,发出感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也没有汪伦对我的感情深啊!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就不难理解李白与汪伦之间感情之深了。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按照古诗所给定的内容展开想象时,也可以有所生发,有所添加,在想象中增添某些独特的感受。而对于表达的情境不明确的一些古诗,教师则可以以此为引子,引导学生自由想象。例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诗,教师则可以根据这首诗所揭示的道理,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发挥想象,这样就可以加深他们对诗的理解,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六.吟诵优美古诗。小学阶段让学生多吟诵、多学习优秀诗词,既能提高学生理解文字、语句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又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古诗词文化。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如何让学生对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喜欢上它,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去咀嚼、品味这一精神食粮呢?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个教师好好地思考。

总之,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一定要精心准备,仔细研究分析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学会学习,自主创新,让学生能读懂古诗,喜欢古诗,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2011年1月

下载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作者背景介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作者背景介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让农村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信息化

    如何让农村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信息化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金陵寺镇房店小学赵海英 摘要: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农村小学也逐步步入信息化时代,教师的教学模式随着技术的......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策略初探作者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策略 巴图营中心小学:王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

    语文教学中作者价值渗透论文

    关键词:渗透;思想;性格;命运;形象;主旨;语言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文本与作者的关系,不要忽略作者而直击文本内容,否则是对作者的亵渎,还会造成更加不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涵的后......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怎样渗透美育教学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怎样渗透美育教学 【摘 要】古诗词蕴藏着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大的艺术魅力,是我们实施美学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古诗词中的美,培......

    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教学

    浅谈小学的古诗教学 梅河口市第二实验小学 杨秀波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虽短,但语言精炼优美,意境深大。古诗教学的每个环节都不脱离语言训练,在语言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情境熏陶......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虽然新课改下新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也能常见诸于各种级别的色彩斑斓的公开课。但是具体到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当我们常态地去审视当下农村......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语文教学中的困惑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教师的热情都很高涨,个个都气势昂扬,有信心把语文工作做好,但经过几年的探讨,我们这些乡镇的教师对语文课改还属在不适应阶段,在这就谈......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写字教学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写字教学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写字和识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学生既认识所学的生字,又能端正、整洁、整齐地书写出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