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三趣曲”

时间:2019-05-13 05:54: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三趣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三趣曲”》。

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三趣曲”

古诗教学“三趣曲”

古诗词是我国瑰丽的文化遗产,它语言简洁优美,情感真切丰富,节奏明快而有乐感,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何穿越几百上千年的时空隧道,去感知那个时代、那些诗人呢?这也是广大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中通常遇到的难题。

在常规的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教师一般都是通过“学生读——教师讲——逐句翻译——背诵默写”这样一个比较固定的教学模式来展开教学的。我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太重功利性,先是过分地关注诗词中字词的理解,再将教师单一的情感体验强加给学生,忽略了对古诗词的节奏、音韵和意境的领悟和欣赏,丧失了学生对诗词内容的多样性的理解。致课堂干涩,教师教得乏味,学生学得枯燥。

古诗词究竟应该怎样教呢?虽然“教无定法”,但经过自己数十年的教学及研究实践,结合不少教学大腕的各种教学理论,我觉得古诗词教学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即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为什么要教?要教给学生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我认为在古诗词教学中贯穿“三个基本”,就能解决这三个问题。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三趣曲”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

一、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采取“引趣”之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二、课中“持趣”

古诗距离现在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多数初中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不由得会淡化,他们的大脑皮层会进入暂时抑制状态。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笔者设计道: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根据《钱塘湖春行》的内容拍摄西湖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如果指导细一点,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哪些景,什么样的人,等等。”)待学生各抒己见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西湖风景录像供学生借鉴。再如教学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当学生弄清颔联和颈联的禅意后,他们学诗热情有所回落,这时可设置配音乐这一环节,以延续学生的兴趣。课文“持趣”的方法是很多的,教师只要能够合理运用,就能使学生的学诗兴趣保持下去,从而以饱满的情绪投入新的学习。

三、课末“增趣”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初中生毕竟不是成年人,抽象思维尚不成熟,重感性轻理性特点明显。学习古诗,教师不妨抓住这一特点,运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采取演小品(多用于写人类的)、编故事(多用于叙事类的)、打擂台(多用于哲理性的)、改原作(多用于抒情性的)、拼字词(多用于绘景类的)等手段,再次掀起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在距离下课十来分钟时,可征得学生同意,引导全体学生根据诗的内容恰当地布置场景,并邀请一位女生和一位男生,分别扮演母亲与游子,像演小品一样演《游子吟》。这样一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对该诗的理解,还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又如教学王维的《渭城曲》,就可引导学生做“考官”,采用两种方法让其他学生“考试”,一种是拼字法,一种是嵌字法,学生的激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再如教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根据它抒情性较强的特点,可引导学生改编原诗,使之成为抒情性较强的记叙文。

课末“增趣”主要是为了使古诗的课堂教学趋于完美,并将有限的课堂古诗资源延伸到无限的课外学习活动中去,所以不宜轻视。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只要能根据诗歌固有的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和自身教学能力等因素,合理运用教学形式和手段,一定会走出古诗教学的被动局面,使之充满生机。

第二篇:古诗教学“三趣曲”

古诗教学“三趣曲”

【摘要】“三趣曲”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采取“引趣”之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持趣”之法维持学生的兴趣;“增趣”之法掀起教学小高潮

【关键词】引趣 持趣 增趣

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经过而余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三趣曲”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

1课堂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没有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绝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采取“引趣”之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2课中“持趣”

古诗距离现在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多数小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会淡化。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笔者设计道: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根据《钱塘湖春行》的内容拍摄西湖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如果指导细一点,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哪些景,什么样的人,等等。”)等学生各抒己见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西湖风景录像供学生借鉴。

课文“持趣”的方法是很多的,教师只要能够合理运用,就能使学生的学诗兴趣保持下去,从而以饱满的情绪投入新的学习。

3课堂末“增趣”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小学生毕竟不是成年人,抽象思维尚不成熟,重感性轻理性特点明显。学习古诗,教师不妨抓住这一特点,运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采取演小品(多用于写人类的)、编故事(多用于叙事类的)、打擂台(多用于哲理性的)、改原作(多用于抒情性的)等手段,再次掀起教学小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在距离下课十来分钟时,可征得学生同意,引导全体学生根据诗的内容恰当地布置场景,并邀请一位女生和一位男生,分别扮演母亲与游子,像演小品一样演《游子吟》。这样一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对该诗的理解,还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

课堂末“增趣”主要是为了使古诗的课堂教学趋于完美,并将有限的课堂古诗资源延伸到无限的课外学习活动中去,所以不宜轻视。

第三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三趣”课堂艺术

所属学科:文科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三趣”

花垣凉水井学校 曹秀萍

就课堂教学的形式而言,老师们要千方百计发展自己的长处、个性。有的老师擅长讲,他讲的课好中差学生都非常愿意听,兴趣浓、注意力好,边听边理解记忆,入耳入心,学生考试成绩好,即证明这位老师的“讲”是成功的。有老师擅长写,字写的漂亮,还会绘画,板书设计吸引人,也有的老师不善讲、不善写。但他善于个别辅导。无论教什么班级,好、中、差学生一经他辅导,都学有动力,学有目标,学有方法,学有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兴趣是学习的主动力,是变厌学为乐学的关键。

一、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悬念,就是给人们的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念和挂念。它具有很大的诱惑力。在教学中,教师技巧设悬念,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使教学平淡处起波澜,平坦处见突兀,这就凝聚着教师的热情和创造性劳动。例如:教学《岳飞》一上课老师提问与之有关的故事,从“岳母刺字”到“周侗授枪”等。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像岳飞这样把民族利益放在首位,誓死保卫民族,而且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 非凡的人格魅力的英雄还有很多,从而又引入听力材料《孙子兵法》拓展学生思路,激发学生读书的浓厚兴趣。

二、创情境,学生学有“情趣”

情趣,就是即有情又有趣。而教学的情趣,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是激发兴趣的催化剂。如选择一些饶有情趣的读物,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将抽象的知识如年代、人名、地域等编成快板、山歌等随口演唱形式休闲记忆;对要识记的动手临摹、描影、自配说明词或注解;模仿“开心词典”,“天天向上”这些娱乐和智慧的节目;充分利用多媒体幻灯、影视碟像、电脑等现代化辅助手段让语文知识鲜活起来;将语文与其他学科横向联系,唐诗宋词、书法绘图与美术、音乐的作品赏析并举;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册诗词五首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课时,先放一曲港台明星徐小凤的《明月千里寄相思》月色蒙蒙照四周,天边新月如钩,人隔千里路悠悠,未曾遥问,心已愁……把学生的思愁撩拔出来,接着用幻灯片展示一幅图片画面,再打上字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限。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反复体味诗歌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那一轮明月,勾起人们心中多少往事,引发人们多少暇想!就让那洒进窗口的几缕月光,托起我们想像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吧。

三、刻意求新,学生学有“乐趣”

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刻意求新知、求新意、求新解、探求新的知识领域,永远保持一种内心的求新诱惑力。

语文教学内容的创新,决定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

在教《骆驼寻宝记》一文时,把这堂课换成一节别开生面的生物party,让学生自制动物面具,自配语言,自编自导自演一出戏。

第一片段:故事一开头,老师用极简单的语言概括地写出了禽兽国的各种动物急切地要去寻宝的情景。听说是“无价之宝”,所以引得“飞禽走兽们个个跃跃欲试,火烧火燎地要去寻宝。”但“宝藏”又非常的“遥远”。动物们“狂奔乱窜”、“像疯子一样”,纷纷踏上寻宝之路。

麻雀、斑鸠、白鹅、鸭子、鸡等小动物“开了小差”;金钱豹和大灰狼相互“撕咬”,两败俱伤,无心寻宝;狮子和老虎因“各怀私心”而“准备恶斗一场”,最后因看见各自的孩子正友好相处而感到惭愧,“低下头,掉转身往回走了……”

第二片段,骆驼出场,“一瘸一拐的”,鹦鹉笑他是“又傻又瘸的家伙”,不配和自己一同去寻宝。骆驼正是凭着这股执着的“傻劲”,瘸着腿,忍着痛,不顾路途的遥远和艰险,闯过——“冷水滩”、“冰凌湖”、“热水洞”、“夹偏谷”。特别闯“夹偏谷”时他以“最大的耐性”,“不顾头皮破,肩骨伤,腿脚流血”,强行穿过“夹偏谷”,终于来到珍宝关。得到了仙女的“微笑”和“问候”。最终骆驼没有向仙女要珍珠玛瑙,而是要了胡杨、沙枣、罗布麻、沙芦草、芨芨草、梭梭草等,这些适于生 长在沙漠中的植物……

课堂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

有人说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现代的学生知识面广,懂得东西很多,教师要想吸引学生的目光,必须有更广阔的知识面较高的文化素养,要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连接课堂内外,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从培养激发兴趣出发,创设语文听说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充沛的精力,做到“课开始,趣即生,课进行,趣更深;课尾声,趣犹存”。

第四篇:古诗教学“四步曲”

古诗教学“四步曲”

关王庙中心校 太尔凹小学 石秀珍

古诗词是祖国文化遗产的精髓,它意境深远,内涵深刻,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哲理,它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在进行古诗教学时,我是这样做的:

一、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韵律美

古诗对仗工整、平仄有律,具有独特的节奏美和音律美。朗读古诗是感受古诗、鉴赏古诗、体会意境情感的第一步,它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领悟那些只可意会的丰富内涵。对于不同的诗歌选择不同的有效的诵读形式,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登鹳雀楼》时,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找诗中互相对应的字眼,学生很快找到了:“白日”对“黄河”,“依”对“入”,“山”对“海”,他们还知道了这些字眼像对联一样词性相对,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容易记忆。

二、品词赏句,体味诗歌的语言美

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诗多为名篇,在这些诗句中诗人用词精妙。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认真揣摩、品味那些关键字词,通过赏析这些字词,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全诗的情感或意境有准确的感悟。

三、激趣联想,领悟诗歌的内涵美

古诗词语言凝练、蕴含丰富,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发挥

无穷的想象,不仅要读懂古诗词的表层意思,更要读懂它的言外之意。丰富的想象、联想是鉴赏诗句的重要方法,边读边想象,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触其物,以此种形式激发孩子对诗歌的喜爱。

四、多样整合,享受诗歌的运用美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将古诗词教学渗透到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如每节语文课前3~5分钟,安排孩子们诵读古诗,每日评选“最佳诵读小明星”;每周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词,进行古诗配画并展示评奖;每月将孩子学习古诗词的收获汇报给家长。

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亲近了古诗词,就会去感受,去发现,去运用了古诗词。所以,只要我们重视古诗词的教学,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喜欢古诗词,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

第五篇:古诗教学六部曲

古诗教学六部曲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它具有鲜明的节奏,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强烈的感情,丰富的内涵。寥寥数字,单单几行就勾画出优美的意境。我们常用诗意来形容最美的境界。小学阶段每一学期都要学习几首古诗词。诗词是美的,学诗词,背诗词也应该是诗意的。可是我们的学生却不喜欢诗词。因为以往的古诗词教学往往只注重讲解字词、顺诗意,把诗词中优美的意境分析得支离破碎,学生根本体会不到诗词独有的韵味美与意境美。有些老师为了图简省,很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把这个诗意背下来,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相当大的负担,而且同时也破坏了他们对诗歌这样一种美的理解。如何让孩子喜欢上诗词,我们的诗词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知背景,解题意

古诗词产生的年代久远,古代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生产方式和交通工具跟现代都不一样。作者的社会经历、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也不同于现代人。要准确地把握作品及人物情感必须知道写作背景。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及作者的情感背景。比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与汪伦之间有什么深情厚谊,他们之间的文坛佳话,教师可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背景。再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可以让学生展示资料或老师讲解的方式介绍李清照的早年生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为学生更好地体验人物情感打下基础。题目一般诗词的题眼,是诗词的主要内容。如:《别董大》就是诗人送别董大。《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题目就点明了时间、地点、事件。理解题目就能把握诗词的主要内容。

二、自主读,体会节奏美

古诗词语言精练、含蓄、优美。古诗词的诵读讲究韵律,节奏感极强,尤其是格律诗,对仗工整,平仄押韵,节奏分明,读来朗朗上口,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之感。古诗词的节奏,与诗句的字数有密切的关系,汉语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四言诗四个音节一句,五言诗五个音节一句,七言诗七个音节一句,每句的音节是固定的。但一句诗中的几个音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组合着的,一般地说,两个两个地组合在一起,形成节奏。古诗词的格律很严,什么声调的字放在什么位置,哪一句和哪一句要押韵,都有规定,作诗词的人都按照规定去做,这样更能体现节奏美。如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把诗句的节奏感读出来了,诗的音乐美也就基本上读出来了。大声地读,读通,读好,不必要求什么都理解,读到朗朗上口即可。读出节奏才能体会到语言形式的美,诗的音乐美。有了美的享受,学生还能不爱读?

三、合作交流,解疑惑

在自读的基础上可以分组学习。小组里面一块交流,质疑。交流自己已知的,讨论自己不明白的。教师只需要巡视,个别指导。最后抽小组汇报。让学生介绍通过读知道了什么,哪里还不理解。在这里不需要老师的指导,要让学生充分动起来一起交流,一起思考。这既是交流,又是互学的过程。对于生涩的字词学生的确理解不到位,老师要适时引导,指导理解。一般学生都能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想象画面,体会意境

古诗词大都意境优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小学阶段的诗词大都有精美的插图,这些图画准确地描绘了诗中优美的意境。看图画也能帮助理解古诗词。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学生也可以理解古诗词,不过这样的理解是比较单一的,生硬的,是体会不到诗的意境的。如果再加上对诗中描绘图画的理解欣赏,会激发学生更多的联想与想象,此时再来挖掘古诗的诗意,那一定是生动的,丰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只有驱遣想象,才能读出诗词背景,读出作者感受,读出画意真情。

五、入境读,品语言,悟情理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训练重点在朗读指导上,而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应引导学生感受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去表现古诗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入 “ 境 ”。在读中品语言美,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受到美的教育。比如,《渭城曲》一诗中的千古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诵读可以在课中掀起一个诵读高潮,加上背景音乐展示配画,在此意境中诵读,让学生在精彩纷呈之中回味无穷。这对学生是一种美的熏陶,能促使他们进一步体会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情。

六、会延伸,懂迁移

学习古诗词不应单单停留在理解、体验、积累上,更应该在运用在提升上。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美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或仿写。比如,《清平乐》诗词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可以改编成故事,也可以就自己的生活情境仿写。同一主题的古诗词比较异同或同一作者不同时期作品比较。如,《渭城曲》《别董大》同是离别诗,不同的景,不同的情。学习理解古诗词的更高层次是运用,给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学生才能信手拈来,熟练运用。

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其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责编 张敬亚)

下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三趣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三趣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 第1章 古诗教学轻与重 中国作为诗的国度,不仅诗歌创作名家辈出,诗歌作品更是精彩纷呈。学习这些作品不仅可以使我们的情感得到升华,还可以帮助我......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牡丹江市光华小学 谢娜 小学语文教材的体裁是多样的。各种体裁的文章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所以,语文教学既要以一般的教学规律为指导,又要根据不同的体......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雷山县排告完全小学 冷可明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们有的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有的勾画优美迷人的自然......

    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教学

    浅谈小学的古诗教学 梅河口市第二实验小学 杨秀波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虽短,但语言精炼优美,意境深大。古诗教学的每个环节都不脱离语言训练,在语言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情境熏陶......

    古诗教学中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

    浅析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

    浅析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 摘要:不同的老师教学生的方法也不同,近年来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老师不仅要致力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说课稿模版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说课稿模版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XXX》。下面我将分六大板块就本课题进行说课: 板块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XXX》是九年制义务教......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合集五篇)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模式探究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比较特殊的文体,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练、节奏感强、跳跃性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