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不求甚解》学案

时间:2019-05-15 05:49: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读书》《不求甚解》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读书》《不求甚解》学案》。

第一篇:《谈读书》《不求甚解》学案

15.《短文两篇》学案

主备人:李 隽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积累背诵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2、积累、感受、体验语言音韵美和形式美,学会读书。

3、掌握运用论据论证论点的方法。【教学重点】

《谈读书》这篇随笔在写作方法上具备的特点及表达效果。【教学难点】

1、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避免望文生义片面理解。

2、探讨《不求甚解》这篇文章的论证思路。【学法导引】

1、《谈读书》文中有不少文言词句,借助诵读,扫除文字障碍,并摘录文中的名言警句,学会运用。

2、《不求甚解》是一篇采用驳论手法的杂文,可以通过编列课文结构提纲的方法,体会作者在批驳中阐明自己观点的思路,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3、由于两篇短文思想内容上都是谈读书的,写法上一是立论,一是驳论,学习时,可以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辨明二者异同,以加深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导学】

1、作者简介: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马南邨(1912--1966),邓拓的笔名,当代作家、杂文家、历史学家、著名新闻工作者,福建闽侯人。主要著作有:文论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杂文集《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以及《邓拓散文》《邓拓诗选》等。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怡情()诘难()()滞碍()吹毛求疵()狡黠()咀嚼()()死抠()豁然()迂腐()

3、解释词义:

味同嚼蜡: 吹毛求疵: 寻章摘句: 不求甚解: 咬文嚼字: 豁然贯通:

【课堂导学】 《谈读书》

1、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2、《谈读书》这篇随笔在写作方法上具备的特点及表达效果。(1)运用比喻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2)运用排比说理,使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来富于气势,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3)运用对比说理,通过从正面和反面对比论说,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

《不求甚解》

1、“不求甚解”是何意?作者是如何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的?

2、请谈谈本文的论证思路。

【课后回顾】

《谈读书》一文,篇幅虽短,却警句迭出,精彩语段纷呈,给读者以深刻的启发,并受到心灵深处的陶冶。文章围绕读书的益处这一中心话题,从谈读书的益处、谈读书的方法、谈“学问改变气质”三个层面展开论述。论述时,重在发表观点,而轻论说的周密性。如本文开头即以高度概括的格言式语句点题:“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至于如何怡情,如何博彩,如何长才,并不进一步加以解释。真正是要言不繁,点到即止,以一当十。

【学后反思】

第二篇:谈读书不求甚解教案

课题

15、短文两篇课时1课型新授教学目标 知识 比较阅读,感知文意,了解立论和驳论的区别; 技能 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富有哲理的句子;态度情感价值观 认识读书益处,学习好的读书方法。重 点 了解立论和驳论的区别。难 点 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理解。关 键 进行比较阅读。课程资源开发及课前准备让学生通过阅读后比较得出新知识,这样培养自学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印象。课件教学流程设计意图课后反思

一、导入新课

⒈导语同学们,俗话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从小到大,我们都……谁能说说你读过哪些书,又有什么收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大作家培根是怎么说的。

(教师设问引疑,以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⒉字词注音:藻饰 诘难 豁然贯通滞碍 傅彩 味同嚼蜡看意思说词语:⑴增添光彩⑵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⑶狡诈。(狡黠)

(识记、理解生字难词,为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二、通读《谈读书》,感知内容。

⒈学生朗读课文⒉思考:课文围绕“读书”这一核心话题谈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训练学生提取课文的主要信息。)

3、学生找出课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积累名言警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点出立论

三、比读《不求甚解》,把握文意。

1、速读课文

2、边读边思考:(1)“不求甚解”在课文中是什么含义?(2)课文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3)作者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比较学习打基础)

四、讨论比较

1、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点出驳论

3、谈收获

(区别立论和驳论,并归纳个人感悟。使学有所得。)

第三篇:九上第15课《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引领式教案

郑州市第八十三中学教案

学科:语文 年级:九 班级: 姓名:

【课 题】短文两篇

【文海拾贝】

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刘向)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

【教学目标】

1、学会并运用文中的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

重点:学会并运用文中的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难点: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考点:准确判断论证方法及作用

易错点:不能用规范性的语言答出论证方法及作用

【问题预设】

论证方法的判断及作用容易出现错误,答题考虑不全面。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课前三件事

旁边的垃圾,文具书籍整齐,课桌凳距离 【导入新课】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尙。有人认为,读图是造成全民族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谈读书。

(过渡语)请同学们齐读教学目标(板书课题)(过渡语)下面请完成知识铺垫部分

【知识铺垫】

1、走近作者。

《谈读书》的作者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的体裁。

2、给下列粗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藻()饰 狡黠()狂wàng()自大 huò()然贯通 傅cǎi()文cǎi()liàn()达 提liàn()【操作步骤】学生自主学习-争抢演板—学生评改—点评—合作交流—问题展示-解答与引领

郑州市第八十三中学教案

【教材解读】

(过渡语)知识铺垫部分完成的很好,下面我们进行教材解读的第一部分

一、自主学习《谈读书》,解答下列问题

1、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2、如何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含义?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

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生动深刻,通俗易懂。

3、作者介绍了哪些读书的方法?谈谈你的看法。

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局限于文字推求。②对不同的书,要不同的读。

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4、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结合自身的例子来谈。

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怡情、傅彩和长才。

5、本文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有哪些?分析其作用

6、拓展延伸: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方法趣事吗?(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卡莱尔)(2)名人读书的趣事:

郑州市第八十三中学教案

韦编三绝、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鲁迅嚼辣椒驱寒

【操作】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问题展示----解答引领

二、自主学习《不求甚解》(过渡语)“谈读书”告诉了我们要读书的问题,下面我们进行怎么读书的问题。1、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盲目的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

2、文章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那他的有怎样的态度;并指出“不求甚解”的那两层含义?

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都读懂;第二,读书方法:不固执一点,而要了解大意。

3、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作者持什么态度?他举了什么例子?

赞同提倡。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

4、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

“不求甚解”不是读书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

5、本文运用了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有哪些?分析其作用

【操作】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问题展示----解答引领

【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2、你有什么收获或疑问

【课堂作业】

(过渡语)下面让我们来检测一下本节课的内容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味同jiáo()là()咬文嚼()字 吹毛求疵()..开卷()有益 诘难()()滞()碍 zǎo()饰 ....

2、请默写两则有关“读书”的名言。

3、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写出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竿充数”辩

(提示: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入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

【操作】独立完成--教师批改---组长批改----展示优秀作业----解答引领

【板书设计】

郑州市第八十三中学教案

课题:谈读书

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第一层: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阐述读书的方法:仔细推敲细思、不同的书,不同的读、“3结合” 第三层: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课题:不求甚解

分析陶渊明读书态度,指明“不求甚解”含义

树立靶子

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表明态度

全面解释“不求甚解”

【问题积累】

【教学反思】

强调书必须反复读

第四篇:谈生命学案

《谈生命》学案

授课人:季桂扣2010-10-14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命的本质,培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2、品析、探究含蓄深沉的语言

3、体会文中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

课前预习:

1、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云翳()巉岩()羞怯()憩息()....

枭鸟()荫庇()芳馨()朔风().....

2、收集的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至少两句)

3、简介作者

课堂思考:

一、作者为什么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

1.“一江春水”在奔流入海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体验?

2.这些体验与人的生命历程有何相似之处?

3.同样,你从对一棵小树的描写中联想到人的生命过程或状态了吗?你属于哪个季节呢?

4.从“一江春水”、“一棵小树”的经历中,我们领悟到了哪些道理?

二、作者从这两个比喻悟出了怎样的生命本质和规律?请在文中找出这位世纪老人的肺腑之言。

1.品味关键语句,理解其深层含意。

2.作者对生命的本质和规律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

练习巩固: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7题。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地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啊!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地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他的叶子,由浓绿到绯红,秋阳下他又有一番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

1.冰心老人把生命比作“一棵小树”,从全文来看,二者之间有什么相同点?

2.你对“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这句话怎样理解?请简要回答。

3.请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选文的第一句“生命又像„„破壳出来”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二)生命的化妆

①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②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③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的微笑。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凸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或年龄的。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④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它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⑤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下功夫!”我感叹地说。

⑥“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⑦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我为了这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到惭愧。

⑧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深刻体悟: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⑨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4.通读全文回答,什么是“生命的化妆”?

5.化妆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6.拙劣的化妆与拙劣的文章有什么相似之处?

7.文章最后一句中“这个道理”指的是什么?

第五篇:《谈 生 命》学案

《谈 生 命》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

1.学生能积累词语,做到会读会写会用,能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规律的认识。

能力目标 :

1.学生能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学生能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形象美、情感美、语言美。情感目标 :

1.学生能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豁达乐观地对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乐和痛苦。教学重点:

1.学生能发挥合理的的联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鲜活的形象。教学难点 :

1.学生能揣摩文章重要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蕴 教学方法 : 1.朗读法 2.品读法 3.延伸拓展法

一、导入语:

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这段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可以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使我们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对我们有怎样的教育意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生命有关的文章,冰心的《谈生命》,来感受生命的“流动”和 “生长”。【自学探究】

二、在朗读中初识“生命”

1.掌握下列生字词: 云翳()巉岩()羞怯()丛莽()休憩()骄奢()清吟().......枭鸟()荫庇()芳馨()怡()悦 挟()卷 心魂惊骇()......一泻()千里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讨论解疑】

三.合作探究,欣赏形象美:

探究“一江春水”部分

1.一江春水”经历了哪些生命过程的体验?(可用文中的关键语句回答)

2.这些体验有无先后顺序?与生命过程有何相似之处?

3.从中你领悟到什么道理?

4.从一江春水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生命怎样的规律?

请仿照这部分探究“一棵小树”部分:

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一棵树”?树的一生中有怎样的经历?

2.小树是如何度过生命的每一个阶段的?这与人生有着怎样的联系?

3.通过“一棵小树”的经历,使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四.齐读最后一层,鉴赏语言美,哲理美 :

1.找出最能表达课文主题的思想的是哪一句或哪几句?

2.你从课文中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规律又是什么?

3.你能仿照下句写句话吗?你能说出这句话中包含这什么哲理吗?

“愿你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反馈练习】 五.拓展延伸

作者说,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总是相生相成的。请联系自己的体验和对生命的认识,以“生命,苦耶?乐耶?”为话题说一段话,表达自己的人生信念。

六.达标检测

(一):

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的摆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歌唱,他会听到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到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繁茂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重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重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它说“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课件)

1.对“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揭示出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才能体现。B.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C.成了死湖和空壳,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不必遗憾。

D.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才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长青。2.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把生命比做一江春水,描绘出奔流入海的壮观画面,豪放中又不失浪漫。

B、生命的历程应当有欢乐和痛苦,这样才能使人走向成熟。

C、作品结尾暗示人们,生活中有很多不幸和痛苦,它为编织美丽的人生创设了机遇。

D、我们个人的生命是渺小卑微的,因而也是痛苦和美丽的。

3.怎样理解: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怎样理解“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达标检测

(二):阅读并完成文后问题。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1)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2)台历上的冬天正一步步深入,而我的身体却迟钝了对季节的反应。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眼下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3)回忆中的寒冷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4)江汉平原的冬天,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在冰上行走。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烂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5)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6)那时候难得看上一场电影,而且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露天电影。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电影,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逼人。风一丝不苟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这点寒冷算什么?

(7)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振奋的状态,使我们更能承受人生的风霜雨雪。

(8)现在却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还不知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9)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景色?

(10)不仅仅是孩子们。

(11)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衣、食、住、行,还有我们的思想。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我不知道这样会有什么好结果。

(12)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13)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选自《散文选刊》,文章有改动)

11.第(3)段中“异乎寻常的味道”体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

12.作者认为,现在的孩子们“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会造成什么后果?(3分)

13.请任选一句,品味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3分)(1)风一丝不苟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2)瞧,都立春了,雪还不知在哪里开小差。

14.结合全文,谈谈对“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这句话的理解。(3分)

15.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写出你读了本文的感想。(4分)

下载《谈读书》《不求甚解》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读书》《不求甚解》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谈骨气 导学案

    《谈骨气》教学设计 丰宁三中 韩德凤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所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所以重点应让学生掌握学习议论文的一般方法,本着重过程与方法的理念,我首先布置学生课前搜......

    《谈读书》导学案

    《谈读书》导学案 中学导学案 年 级: 九年级语文 使用时间:XX、12、 题1谈 读 书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清作者的论述思路;了解作者介绍的读书方法及读书的作用、意义;2......

    谈中国诗学案

    内黄一中分校2013级高二语文组学案 课型:新授课序号:4 主备人:刘青姣 复备人:尹静莉 姓名: 班级:时间:2014年月 日 星期_ 高二语文第五册学案《谈中国诗》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钱钟......

    谈骨气导学案5篇

    谈骨气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淫( 囚( ┌ 骨│ └ ┌ 宁│ └ 二、词 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使他迷惑。 贫贱不能移:贫贱不能使他动摇。 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

    《谈中国诗》导学案

    高二语文《谈中国诗》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 二、能力目标 1、熟知中国诗歌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2、......

    谈中国诗导学案

    《谈中国诗》导学案 设计人:刘增杰 使用时间:2012.09 班名: 组 名: 姓 名: 【学习目标】 1、概括各段大意和文章中心。 2、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 【学习重点】分析中国诗歌和......

    谈导学案的设计

    谈导学案的设计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全程引领”是我校在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个全新理念的课题。课堂要打破教师的“教”,变为学生的“学”。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是......

    谈中国诗导学案

    高二语文20161007 小组号 姓名班级编制:梁金萍审核:范小开 《谈中国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钱钟书及其作品。 2.了解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的异同,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3.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