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月10日张远丽浅谈新课改下如何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
摘要:中国学校实行的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了学生整个教育阶段,包括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等。国家之所以坚持不懈搞思想道德教育,在于它不仅事关国家打针方针与思想路线,更在于事关一个人思想性格的塑造。众所周知实行思想道德课教育意义重大,但是教学成果和作用并没有收到应达到的效果,原因是小孩子大孩子都感觉思想品德大而空,没有一点实际作用,更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看别的书籍、听音乐、打瞌睡。面对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职教教师我们该思考些什么呢?是什么造成了思想品德课的窘境?该做些什么使这门课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学生获益良多呢?基于本人学生时代的一些心理特征以及多年的从教经验,我将就这一话题展开陈述,分析当前学生心理以及新课改的本质,我将以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为引子谈一些本人的拙见,希望能对处于困扰期的教育人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教学,方法
一、以往思想道德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落后陈旧。以往的教学仅仅依靠一个讲台、一块黑板、一位老师。老师在台上眉飞色舞的讲,学生在下面混沌的听;老师在前面龙飞凤舞的写,学生在下面奋笔疾书的记笔记,因为中国人强调好记性不如个烂笔头,所以记笔记似乎比听课及思考更重要。老师只是一味的把知识和重点说出来,没有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更没有产生共鸣,对于这样的“一厢情愿”的灌难怪孩子不买账,从未从学生这个课堂教学主体思考过问题。七年级基本上是帮十二三岁的孩子,虽然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青春叛逆且极端,由于心智没有发展成熟所以认识世界的能力较为片面,这就急需老师给予指导和引领,但他们是只对有新鲜感的事物有兴趣,一些腐朽陈旧的对于他们来说都是老古董,不能够吸引他们专心听课认真思考,更不会对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势在必行。
(二)社会广泛轻素质重分数。很多人,包括学生、老师、家长、教育机构统统只片面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不重视学生课堂所得。由此导致老师卖力的在讲台降调课堂重点划重点,学生在课下死记硬背,一切工作以考试分数为中心,坚持灌输坚持背诵不动摇,使很多人包括老师在内都忘记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质,培养一个高分学生容易,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难上加难。
因为思想品德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全社会进行了一次大讨论,骑虎难下的教育人决定实行新课程改革,我们暂不论短期内效果如何,从长远角度看这都是一大进步,随着实践的开展会不断进步和完善。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新课程改革以来有成果也有问题。自国家推行新课改以来小学、中学、高中都进行了革新,新课改教课书内容与时俱进贴近生活,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灵活多变,教学手段上变革。实行一阶段后,从整体上看教学质量还是有一定提高的。但终因难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和目的而显得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教师迫于职称晋升以及奖金的压力,依然使教学为考试服务,以想尽办法提高学生分数来完成教学工作,所以在这一枷锁的牵制下,老师难以放开手脚对学生们进行德育素质教育,对其传授的宝贵人生箴言少之又少。而学生呢?他们也不轻松,现在家庭基本上是一个或两个孩子,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更加迫切,于是周末带孩子进各种补习班的现象很常见,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是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在他们看来只有考高分才有出息,所以给孩子巨大压力,使他们成为了学校机器,高分机器,如果不错根本上加以革新,这样的素质教育从本质上依然是应试教育,依然爱分数胜过爱教育。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成果多方面的入手提高素质教育。二十世纪以来,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深入到世界各地,这不仅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更对人们日常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的教育依托于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应该大力发挥多媒体的功能辅助教学,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开阔其视野。例如可以在讲课使放一些幻灯片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在学生疲惫时放一些与教学有关的音乐和影片欣赏,这轻轻一小步的迈开会成为整个改革的一大步。不能错误的把课堂教学仅仅理解为教室讲学,老师可以根据实际在校园内开展室外课,也可以通过举行小型辩论会,演讲队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总之教学不应当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世界在变如果教学不跟着演变势必会与时代脱轨。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之所以能够流行,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名言警句,还因为它揭示了提高学习的真谛。作为课堂教学的老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利用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的热情,真正让孩子们爱上学习。例如在课堂上留有一定的互动环节,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结合实际把课堂变成生活,使学生学习知识同时体验生活。另外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只有学生接受了你这个人喜欢上了你这个老师,他们在学习时才会主动,在交流中才会更活跃,我们不仅需要做严师更需要和学生做朋友。
三、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方法
(一)课前导入教学吸引学生注意。人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教学这句话同样佷适用。老师若能在每节课开始讲授课本知识之前,以有趣的视频动画或音乐的形式开启前奏,会不会更能使初中生有兴趣听呢,对于孩子的参与欲、求知欲、学习欲都能进行调动。这样的课堂气氛也能显得活泼有趣,当然了不仅可以采用技术手段,也可以以一个小故事和笑话开始呀,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怎会使学生不爱呢。
(二)把情景化教学引入课堂。所谓情景化教学是指,在讲授某一课时以这个课为主题创设一个情景,使学生能够进入其中融入其中,给教学知识和生活实际间搭建一个桥梁,从而进行启发性教育。例如在讲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的《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这一单元时,我们不妨先不急于讲如何珍爱生命如何热爱生活,不妨先创设一个关于生命这个话题的情景,从而使学生自己主动地思考,加强对生命这一概念的认识,进而结合书本告诉学生该如何热爱生命。老师可以把最近发生在四川雅安的地震作为视频材料,让学生看到面对天灾英勇无畏的解放军战士,敬业奉献的记者和医护人员,失去家园和亲人的灾民,废墟之中诞下的小生命,诱发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最可爱的人,什么是“最美新娘”,明白了生命的脆弱和转瞬即逝才能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当然需要指出的的是,情景教学在播完视频后并没有结束,老师可以根据已创设好的情境氛围中趁热打铁,让学生谈一下体会和心得,然后老师在进行指导和总结,只有这样的循序渐进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和教育目的,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就是这个道理。
(三)实践教学使学生走出课堂。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的应用可以实实在在使学生感受到触摸到,使原本抽象的知识文字变的形象直观,不能把教学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可以多带学生出去走走锻炼锻炼,不过也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安全合适的地点,安全重于一切。例如在讲授第五课《友情伴我同行 播种友情 让友谊之树常青》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上一堂室外课,让学生们做信任游戏啦,团体互助活动等增进学生之间的信任和友好,是他们互帮互助,交给他们未来社会需要团队合作,任何一项事业的完成靠的都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友情在一个人的生活中至关重要,春季野炊也很好,学生间可以亲自动手互相协作进行准备工作和菜肴的烹饪。友情本就是一种感情,用言语难以传神描摹,通过实实在在地经历才会心领神会,所以这一种教学称得上是入情又入理。
(四)组织课堂活动丰富课堂形式。课堂形式的言传身教早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了,老师也应因时因事而变。例如在讲授第三课《不一样的环境 不一样的“我” 新生活 新起点 新集体 新面貌 新自我 新认识》时,从题目明显可以体会到它突出的是学生自身,因此在教学中务必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了,在这节课学生是担当主角角色的。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内的自我介绍,使每一个学生谈一下在新环境下自己有什么想法,对以后自己有什么新展望,充分让学生自己说自己发言,老师从旁点评就可以了,把课堂回归学生。也可就某一点让学生列举身边的实例做一个专题报告,把课堂变成交流会和报告厅。
结语:素质教学重的是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老师在教学中与其传授他们知识,不妨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全社会应改变对学习的认识,不仅仅把学知识停留在考高分上,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素质培养上,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不断探索,使学习变成一件乐事,造福教育润泽后世。参考文献:
[1] 卢聪.浅论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J].中学教学参考.2010(12)[2] 刘晓阳.初中思想品德课“多边互动式”教学初探[J].新课程学习(下).2011(05)[3] 张宝荣,张旭.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3)[4] 崔秀勇.开放式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1(04)
第二篇:浅谈新课改下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改下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这好比演戏,同一个脚本由不同的演员来演,会产生不同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这取决于演员的艺术造诣和对剧作者意图的领会,课堂教学要在有限的时空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优质高效地达到预定目的,完成预期任务,需要精心细致的设计和周密的安排。面对新课改,特别是《思想品德》教材,许多老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对于新教材,该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找不到感觉,这主要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教学设计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进行构造和选择具体教学方案的过程。这就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合作为导向,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以供共同探讨。
一、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起点
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从老师假想的问题出发.从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之处在于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物的矛盾,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 ,这样才会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学有所思.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⑴以学生的角度来关注社会生活,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或人物与学生共同讨论.⑵对于社会生活有意义的事件有争议的话题,老师应按照学生特点 及教学时间的安排,做一定的改造加工,使之能够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符合,也能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心理发展相符合.⑶赋于学生已有经验和意义.进入初中以前,学生的经验已很丰富,我们要利用这一经验.⑷老师要正确理解自身在思想品德教学及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地位,正确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做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才能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
二、设计要讲究教法,灵活运用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要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运用有效载体,通过谈话、情境体验、小组讨论等,体现教学方法的层次多样性和形式灵活性。教师既要熟练掌握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更要根据学科特点,实施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层发展的学习策略。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做到注重过程教学,发展学生潜能。如我在上《学会拒绝不良诱惑》的教学中,我摆脱了过去讲道理举例子的教法,根据学生的实际,从体验入手,强化反思,以此提高学生的认识,于是我安排了以下活动:热身体验:全休起立,双手前伸握拳,大姆指向内握紧,持续3分钟,坚持不住可以坐下.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为什么不能坚持下来?在学习方面有没有类似方面?然后以此为基础,再来探究防范措施.在个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注重了学生的体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加深了学生的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切实有效。
三、设计要借助情感,以情促知。
孔子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观点,情感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当客观事物符合主体需要时,就产生满意、愉快、渴望、欢乐等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创设给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条件。把教学活动变成一种充满乐趣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之乐、认知之乐、发展之乐,以真切的情感调动学生参与认知的主动性。在教《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我组织讲故事,知伟人的活动,请同学们“讲一讲、知名人”经受挫折的故事.当一小组一位上台讲张海迪故事时,因为有点口吃,开始不敢讲,我和学生及时鼓掌,使他终于上台演讲,接着我以自身经历现身说法,打动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达到情感共鸣,真正实现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教育原则.四、设计要抓住课眼,画龙点睛。
课眼就是能深入浅出地把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表达清楚。在课堂实际教学中,面对不同的学生,重点、难点也会有所变化。教材是新课标的重要载体,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教学中如果过分拘泥于教材,如只把着眼点放在理顺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上,这会使上课产生沉闷的气氛。事实上,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根据重点,可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有所加工。同样的教材内容,同样的学生基础,由于教师对教材的不同处理,教学效果就不一样。画龙点睛的教学环节,能开发学生智力,使课具备生动性、形象性。例在《自觉磨砺意志》的教学中,我始终以培养学生坚强意志为重点,通过小组讨论、小品表演、个人演讲形式,多次重复这一重点.最终攻克难点,突出重点。因此有课眼的课是一堂上活的课,教师应依据多变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的教学对象,灵活设计教学环节。
五、设计要有新意,要有高潮。
导入要引人入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一定要先声夺人,组织好一堂课的开端,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如我在《感悟青春》教学中,一边伴随着神秘的富有童趣的音乐,一边用简短的几句话引入:青春的你们充满了活力和希望,青春的你们也有太多的迷惘和彷徨,青春的你们是一个个的迷,就让老师走进你们的心灵,一起来感悟青春,打开青春的密码,走出青春的误区吧。然后让学生一个一个的来打开四个青春密码。通过 这一设计使思品课教育更富有感染力,让教学活动变成一种充满乐趣的活动。
途中要有高潮。在课堂教学中要能调节学生情绪,动静交替,运用评价,激励向上,形成高潮。在优美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积极思维,尽情进行审美想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男女同学友谊》教学中,我播放阿牛的flsh歌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让学生边唱歌边扮演角色,入情入境。使同学对友谊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层层深入。同时形成了课的高潮“快乐”。
六、设计要精选资料,活用教具
课堂资料要精心选择,不能任意堆积,在精选资料时,里要注意以下原则:首先,博览精选,厚积薄发。教师应是一个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爱好广泛的复合型人才。他既应精通本学科的业务知识,还要掌握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使教师在选用资料和举例时信手拈来灵活运用。其次,消化吸收,贵在创新。对教辅资料既不能机械照搬,更不能喧宾夺主,而应将其作为开拓思路的工具,依据教材内容灵活选择,科学渗透。重在消化吸收,贵在用活创新。再次,引入教学资料的内容应该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和教改方向。对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有积极作用。避免陈腐、消极、过时、无用的内容重复再现.如我在《感悟青春》一课教学中,对整个教学资料进行精心组织。根据青春误读中父母与子女、青春期男女同学的关系、青春期生理特征的变化及“酷”的认识的需要,我精心设计和组织了《海底总动员》马琳父子上学时对话的动画剪辑、、相声小品《班级动物园》、乔丹、裴勇俊、费俊龙、聂海胜的图片、配乐诗朗诵《畅想未来》等。
根据资料,科学选择教具。要使一堂课鲜活起来,教师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备课中挖掘和发挥不同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的协作互补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优化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教学改革和学生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空间。
六、设计要培养能力,提倡合作。
在课堂教学的每个基本步骤中应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自己讨论,设计要面向全体,提倡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量能促进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的形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合作学习中要树立课堂教学交往观,教学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实现的.例:在上《我们小康了吗》的教学中,我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又将学生分成几组合作学习,进行正方反辩论的形式展开竞赛。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都希望自己组的同学赢,结果辩论起来相当热烈。集体主义情感和群体性的爱能使他们主动学习,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能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激励他们成为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学设计应更多地注重学生在课堂内的合作练习。
第三篇:浅谈新课改下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改下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设计
面对新课改,特别是《思想品德》教材,许多老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和手段,对于新教材,该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找不到感觉,这主要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教学设计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合作为导向,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以供共同探讨。
一、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起点
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教材或从老师假想的问题出发.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⑴以学生的角度来关注社会生活,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或人物与学生共同讨论.⑵对于社会生活有意义的事件有争议的话题,老师应按照学生特点 及教学时间的安排,做一定的改造加工,使之能够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符合,也能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心理发展相符合.⑶赋于学生已有经验和意义.进入初中以前,学生的经验已很丰富,我们要利用这一经验.⑷老师要正确理解自身在思想品德教学及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地位,正确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做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才能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
二、设计要讲究教法,灵活运用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要根据教材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运用有效载体,通过谈话、情境体验、小组讨论等,体现教学方法的层次多样性和形式灵活性。教师既要熟练掌握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更要根据学科特点,实施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分层发展的学习策略。如我在上《学会拒绝不良诱惑》的教学中,我摆脱了过去讲道理举例子的教法,根据学生的实际,从体验入手,强化反思,以此提高学生的认识,于是我安排了以下活动:热身体验:全休起立,双手前伸握拳,大姆指向内握紧,持续3分钟,坚持不住可以坐下.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为什么不能坚持下来?在学习方面有没有类似方面?然后以此为基础,再来探究防范措施.在个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注重了学生的体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加深了学生的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切实有效。
三、设计要借助情感,以情促知。
孔子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观点,情感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当客观事物符合主体需要时,就产生满意、愉快、渴望、欢乐等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创设给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条件。把教学活动变成一种充满乐趣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之乐、认知之乐、发展之乐,以真切的情感调动学生参与认知的主动性。在教《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我组织讲故事,知伟人的活动,请同学们“讲一讲、知名人”经受挫折的故事.当一小组一位上台讲张海迪故事时,因为有点口吃,开始不敢讲,我和学生及时鼓掌,使他终于上台演讲,接着我以自身经历现身说法,打动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达到情感共鸣,真正实现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教育原则.四、设计要抓住课眼,画龙点睛。
课眼就是能深入浅出地把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表达清楚。在课堂实际教学中,面对不同的学生,重点、难点也会有所变化。教材是新课标的重要载体,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教学中如果过分拘泥于教材,如只把着眼点放在理顺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上,这会使上课产生沉闷的气氛。事实上,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根据重点,可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有所加工。同样的教材内容,同样的学生基础,由于教师对教材的不同处理,教学效果就不一样。画龙点睛的教学环节,能开发学生智力,使课具备生动性、形象性。例在《自觉磨砺意志》的教学中,我始终以培养学生坚强意志为重点,通过小组讨论、小品表演、个人演讲形式,多次重复这一重点.最终攻克难点,突出重点。因此有课眼的课是一堂上活的课,教师应依据多变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的教学对象,灵活设计教学环节。
五、设计要有新意,要有高潮。
导入要引人入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一定要先声夺人,组织好一堂课的开端,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如我在《感悟青春》教学中,一边伴随着神秘的富有童趣的音乐,一边用简短的几句话引入:青春的你们充满了活力和希望,青春的你们也有太多的迷惘和彷徨,青春的你们是一个个的迷,就让老师走进你们的心灵,一起来感悟青春,打开青春的密码,走出青春的误区吧。然后让学生一个一个的来打开四个青春密码。通过 这一设计使思品课教育更富有感染力,让教学活动变成一种充满乐趣的活动。途中要有高潮。在课堂教学中要能调节学生情绪,动静交替,运用评价,激励向上,形成高潮。在优美和谐的氛围中让学生积极思维,尽情进行审美想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男女同学友谊》教学中,我播放阿牛的flash歌曲《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让学生边唱歌边扮演角色,入情入境。使同学对友谊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层层深入。同时形成了课的高潮“快乐”。
六、设计要精选资料,活用教具
课堂资料要精心选择,不能任意堆积,在精选资料时,里要注意以下原则:首先,博览精选,厚积薄发。教师应是一个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爱好广泛的复合型人才。他既应精通本学科的业务知识,还要掌握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使教师在选用资料和举例时信手拈来灵活运用。其次,消化吸收,贵在创新。对教辅资料既不能机械照搬,更不能喧宾夺主,而应将其作为开拓思路的工具,依据教材内容灵活选择,科学渗透。重在消化吸收,贵在用活创新。再次,引入教学资料的内容应该与时俱进,符合时代潮流和教改方向。对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有积极作用。避免陈腐、消极、过时、无用的内容重复再现.如我在《感悟青春》一课教学中,对整个教学资料进行精心组织。根据青春误读中父母与子女、青春期男女同学的关系、青春期生理特征的变化及“酷”的认识的需要,我精心设计和组织了《海底总动员》马琳父子上学时对话的动画剪辑、、相声小品《班级动物园》、乔丹、裴勇俊、费俊龙、聂海胜的图片、配乐诗朗诵《畅想未来》等。
七、设置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练习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如今思想政治课的考试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不仅要在学科内进行综合,而且要进行跨学科的综合。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练习过程中精心设置练习题使学生在做练习题中进行多元思维,从而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在练习中设置一些开发性题型,题目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突出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自由发挥,为学生的独特创意提供机会。比如在引用了一则“见危不救”的材料后,设题:目前国家对“见危不救” 或“见死不救”尚无法律规定,请你就这方面的立法发表个人看法。要求学生做答时不拘一格,但要言之有理。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点燃了学生心灵中创造的火花,进一步推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其次,题目涉及的材料也要体现新意,所选材料要尽量与现代前沿科技和时事热点紧密相连。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语言的特性及运用
单位:山东省潍坊青州庙子初级中学
张 华
杨花真
联系电话:0536-3781047
第四篇: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板栗镇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模式
一、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通常以简化的标准样式表达出来。掌握了教学模式,就是掌握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观念和原理,就不会在学习别人经验时,仅仅停留在一招一式的模仿上,就会抓住其精髓,在运用时举一反三。
在新课改背景下,思想品德课无论是课标、教材、评价等方面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模式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结合本校教学实践,初步形成本校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称之为“感悟-导行”模式。这就是从感知具体事物(事例)入手,领悟道德知识,通过内化,形成道德动机,并通过对行为方式的指导,帮助学生深化道德认识,提高行为能力。这一教学模式的学习图式是:感知材料→领悟道理→化为行动
从这一图式中可以看出:首先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听讲、阅读、观察等方式感知材料(课本中的实例、故事及直观材料等),在感知的过程中受到情感上的感染,运用归纳思维,从大量的生动具体材料中归纳出道理,从而达到领悟道德知识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主要是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力的训练,从而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这一教学模式的建立符合儿童思想道德的形成规律,在思想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几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其中一定的道德认识是前提,形成道德行为是出发点和归宿,道德情感是促进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动力和纽带,而道德意志则是保证。在“感悟-导行”教学模式中,正是从激发情感入手,以领悟道德认识为核心,并以指导道德行为为归宿,比较答合知、情、意、相应发展的理论,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两次飞跃的理论。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结构
思想品德课“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基本环节。第一环节:动机产生--通过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学习动机。
第二环节:感悟归纳--通过阅读课本,感知材料,启发思考,让学生领悟道理,并归纳出道德认识,掌握教学重点。
第三环节:演绎深化--通过联系实际,举一反三,印证所学的知识道理,深化道德认识。
第四环节:操作延伸--在提高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观点来评价具体行为或现象,以提高其道德评价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通过练习来提高其道德评价能力,并向课外延伸,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思想品德课“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可用以下图式来表示:
教学目标
教师:
激发动机
→ 启发感染 →
引导举例 → 指导操作
↓
↓
↓
↓
主结构:
动机产生 → 感悟归纳 →
演绎深化 → 操作延伸
↑
↑
↑
↑
学生:
产生求知欲→ 阅读思考 →
举一反三 → 初中操作
这个图表的中心部分就是思想品德课“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主结构,共四大环节,上下部分分别表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
1.动机产生阶段:教师激发动机,帮助和促进学生产生对学习新课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即新课的导入。
2.感悟归纳阶段:教师借助具体教材(实例、实物及其他直观材料等),进行情感激发与理性启发,与学生的自学(阅读、思考、议论)相互作用,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感染,在道理上有所领悟,最后归纳出教学要点。
3.演绎深化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广泛举例,用大量实例引证所学的观点和道理,使认识得到巩固和加深。
4.操作延伸阶段:学生按教师提出的行为要求及规范,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操作,主要是行为操练,同时运用所学的观点评析具体的行为和现象。
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边活动原则。
三、相关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一系列引导教师和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去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针,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导学策略
导学策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点在于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包括导入、导读、导思和导行等。
1.导入--运用启发谈话引起学生对学习新课的兴趣和欲望。2.导读--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领悟道理和观点。3.导思--提出各种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来领悟道理和观点。
4.导行--提出行为要求,指导行为方法,组织操作练习,帮助学生把所学的观点向行为习惯转化。
(二)互动策略
整个教学过程应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双边活动过程。
1.认识互动--把教师的讲述、讲话与学生的自学、思考相结合。师生可相互出题,共同讨论,一起探究。
2.信息互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相互交流各自所获得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以丰富教学内容、深化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3.角色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时,避免单纯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倾向,强调师生一起活动。
4.操作互动--在行为操作中,不要只是教师提要求,学生操作,可以师生共同进行操练。(三)参与策略
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应当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并在参与中受到教育,防止少数人参与,多数人旁观的倾向。为达此要求,需采取以下策略。1.给予准备时间。2.营造宽松气氛。3.发挥个性特长。(四)染情策略
情感的感染与道理的领悟是密不可分的。“通情达理”,情感上沟通了,道理也就通达了。“感悟-导行”模式中的“感悟”,正是把感梁与领悟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染情也必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1.拉近距离,将心比心。把学生引入故事,站在故事人物的立场上想问题,体察其心情。
2.价值判断,明辩善恶。提高价值判断,使学生体会到道德行为的高尚和非道德行为带来的恶果,从而向往真善美,憎恨假丑恶。3.教师情真,人格熏陶。教师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四、思想品德课基本教学模式的变式
“感悟-导行”模式是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教学模式,它是教学结构和教学策略,对思想品德的各种类型课文大体上都可以使用。但思想品德课不同类型的课文毕竟有其自身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在教学时也可以对教学结构进行相应的变化,在教学策略上也可有所侧重,这样就形成了基本模式下的若干个变式。(一)变式之一:情境体验教学模式 此变式适用于情感色彩浓、以激发学生某一道德情感为主要任务、在明理和具体导行上相对较弱的课文,情境体验式的教学结构是: 教学目标
教师: 背景提示 → 展示直观材料 → 启发谈话 → 以情引理
↓
↓
↓
↓ 主结构 准备情境 → 进 入情
境
→ 体验情境 → 深化情境
↑
↑
↑
↑ 学生: 向往情境 → 感知直观材料
→ 感受体验想像 →感悟道德认识
从这一结构图中可以看到“准备情境”阶段相当于基本教学模式中的“动机产生”阶段,而从进入情境到深化情境又接近于基本模式中的“感知归纳”“演绎深化”阶段,这说明变式与基本模式之间的联系。而四个环节均围绕情境展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注意情境体验的作用,这是本变式的特点。
情境体验在教学策略上更应注重情境的贯穿、交融和体验。贯穿棗情境的创设都需要凭借一定的媒体(如录音故事、电视录像、图片、实物等),在教学时将该媒体贯穿始终,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达到较好的激情效果。
交融--在情境中师生情感互相影响,在交流中不断加深。体验--让学生站在情境中人物的位置上体验其情感,可收到将心比心的效果。
(二)变式之二:问题辨析教学模式
此变式适用于思辨性较强,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或正确判断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课文。
问题辨析教学模式的教学结构如下:
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问题的研讨辨析可以不是一次实践,而是经过“质疑-解疑-再质疑-再解疑”的几次反复过程,以利于对问题认识的深化和学生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的提高。
教
学
目
标
教师: 设计问题→ 启发提示→ 点拨评论→ 指导归纳扩展思路
↓ ↓
↓
↓
主结构:提出问题→ 探讨问题→ 交流评价→ 归纳延伸
↑
↑
↑
↑
学生: 初步感知→ 思考讨论→ 各抒己见→ 整理观点举一反三
问题辨析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热点讨论、实话实说和正反辩论策略。
热点讨论--选择学生感兴趣和比较关心的问题,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共同探讨。
实话实说--鼓励学生说真话,以便有的放矢地引导。正反辩论--教师根据学生中的实际思想及对同一总是的不同见解,有意识地引导双方通过准备,寻找论据,表述观点,相互辩论,这样既有利于辨明是非,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变式之三:导行训练教学模式
本变式适用于行为操练较强,而认知相对较浅的课文。如《爱清洁》《客人到我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等。这些课文侧重于在导行训练中让学生体会道德观点和道德情感,教学模式结构如下:
教
学
目
标
教师:启发行为动机→提出要求→ 示范提示→ 提高要求创设情境→ 树立榜样
↓
↓
↓
↓
↓
主结构:激发动机
→明确要求→ 模仿操作→ 变式操练
→ 总结评价
↑
↑
↑
↑
↑ 学生:产生行为动机→了解要求其→尝试练习→比较思考反复练习→参与评价提高能力
导行操练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多采用示范模仿、创造练习、实际操练和心理疏导等策略。
示范模仿--教师以自己规范的行为方式作示范,或请若干位行为比较规范的学生示范,全体学生模仿练习。但须注意学生模仿练习后要有评价,以便及时肯定正确的,纠正不规范的,让每个学生都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创造练习这是在模仿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行为上“一题多解”,例如,向客人表示礼貌可用哪几种行为方式,让学生分别展示,又如,向别人道歉可用哪几种行为方式,也让学生分别展示,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最正确、合适的行为方式,而不是生搬硬套。
实际操练行为操作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因此操作时就要尽可能采用实地、实物在实际中运用的办法,如在楼梯上操练上下楼梯靠右走,在操场上操练、集合、排队快齐静,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到马路上操练安全过马路。选择实际操练能使学生得到更真实的体验,接触更真实的情况,容易培养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心理疏导--针对学生在行为操作中反映出来的心理障碍加以疏导,使他们心情舒畅地、充满信心地按规范的准则选择和坚持正确的行为。
第五篇: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通常以简化的标准样式表达出来。掌握了教学模式,就是掌握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观念和原理,就不会在学习别人经验时,仅仅停留在一招一式的模仿上,就会抓住其精髓,在运用时举一反三。
在新课改背景下,思想品德课无论是课标、教材、评价等方面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模式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称之为“感悟-导行”模式。这就是从感知具体事物(事例)入手,领悟道德知识,通过内化,形成道德动机,并通过对行为方式的指导,帮助学生深化道德认识,提高行为能力。这一教学模式的学习图式是:感知材料→领悟道理→化为行动
从这一图式中可以看出:首先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听讲、阅读、观察等方式感知材料(课本中的实例、故事及直观材料等),在感知的过程中受到情感上的感染,运用归纳思维,从大量的生动具体材料中归纳出道理,从而达到领悟道德知识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主要是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力的训练,从而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这一教学模式的建立符合儿童思想道德的形成规律,在思想品德结构中,知、情、意、行几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其中一定的道德认识是前提,形成道德行为是出发点和归宿,道德情感是促进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动力和纽带,而道德意志则是保证。在“感悟-导行”教学模式中,正是从激发情感入手,以领悟道德认识为核心,并以指导道德行为为归宿,比较答合知、情、意、相应发展的理论,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两次飞跃的理论。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结构
思想品德课“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基本环节。
第一环节:动机产生--通过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产生学习动机。
第二环节:感悟归纳--通过阅读课本,感知材料,启发思考,让学生领悟道理,并归纳出道德认识,掌握教学重点。
第三环节:演绎深化--通过联系实际,举一反三,印证所学的知识道理,深化道德认识。
第四环节:操作延伸--在提高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观点来评价具体行为或现象,以提高其道德评价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通过练习来提高其道德评价能力,并向课外延伸,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思想品德课“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结构框架,可用以下图式来表示:
教学目标
教师:激发动机→ 启发感染 →引导举例→指导操作
↓↓↓↓主结构:动机产生 →感悟归纳 →演绎深化→操作延伸
↑↑↑↑学生:产生求知欲→阅读思考 →举一反三 →初中操作
这个图表的中心部分就是思想品德课“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主结构,共四大环节,上下部分分别表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
1.动机产生阶段:教师激发动机,帮助和促进学生产生对学习新课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即新课的导入。
2.感悟归纳阶段:教师借助具体教材(实例、实物及其他直观材料等),进行情感激发与理性启发,与学生的自学(阅读、思考、议论)相互作用,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感染,在道理上有所领悟,最后归纳出教学要点。
3.演绎深化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广泛举例,用大量实例引证所学的观点和道理,使认识得到巩固和加深。
4.操作延伸阶段:学生按教师提出的行为要求及规范,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操作,主要是行为操练,同时运用所学的观点评析具体的行为和现象。
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边活动原则。
三、相关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一系列引导教师和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去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针,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导学策略
导学策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点在于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包括导入、导读、导思和导行等。
1.导入--运用启发谈话引起学生对学习新课的兴趣和欲望。
2.导读--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领悟道理和观点。
3.导思--提出各种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来领悟道理和观点。
4.导行--提出行为要求,指导行为方法,组织操作练习,帮助学生把所学的观点向行为习惯转化。
(二)互动策略
整个教学过程应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双边活动过程。
1.认识互动--把教师的讲述、讲话与学生的自学、思考相结合。师生可相互出题,共同讨论,一起探究。
2.信息互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相互交流各自所获得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以丰富教学内容、深化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
3.角色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时,避免单纯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倾向,强调师生一起活动。
4.操作互动--在行为操作中,不要只是教师提要求,学生操作,可以师生共同进行操练。
(三)参与策略
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应当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并在参与中受到教育,防止少数人参与,多数人旁观的倾向。为达此要求,需采取以下策略。
1.给予准备时间。
2.营造宽松气氛。
3.发挥个性特长。
(四)染情策略
情感的感染与道理的领悟是密不可分的。“通情达理”,情感上沟通了,道理也就通达了。“感悟-导行”模式中的“感悟”,正是把感梁与领悟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染情也必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1.拉近距离,将心比心。把学生引入故事,站在故事人物的立场上想问题,体察其心情。
2.价值判断,明辩善恶。提高价值判断,使学生体会到道德行为的高尚和非道德行为带来的恶果,从而向往真善美,憎恨假丑恶。
3.教师情真,人格熏陶。教师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四、思想品德课基本教学模式的变式
“感悟-导行”模式是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教学模式,它是教学结构和教学策略,对思想品德的各种类型课文大体上都可以使用。但思想品德课不同类型的课文毕竟有其自身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在教学时也可以对教学结构进行相应的变化,在教学策略上也可有所侧重,这样就形成了基本模式下的若干个变式。
(一)变式之一:情境体验教学模式
此变式适用于情感色彩浓、以激发学生某一道德情感为主要任务、在明理和具体导行上相对较弱的课文,
情境体验式的教学结构是:
教学目标
教师: 背景提示 → 展示直观材料 → 启发谈话 → 以情引理
↓↓↓↓
主结构 准备情境 → 进 入情境→ 体验情境 → 深化情境
↑↑↑↑
学生: 向往情境 → 感知直观材料→ 感受体验想像→感悟道德认识
从这一结构图中可以看到“准备情境”阶段相当于基本教学模式中的“动机产生”阶段,而从进入情境到深化情境又接近于基本模式中的“感知归纳”“演绎深化”阶段,这说明变式与基本模式之间的联系。而四个环节均围绕情境展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注意情境体验的作用,这是本变式的特点。
情境体验在教学策略上更应注重情境的贯穿、交融和体验。贯穿棗情境的创设都需要凭借一定的媒体(如录音故事、电视录像、图片、实物等),在教学时将该媒体贯穿始终,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达到较好的激情效果。
交融--在情境中师生情感互相影响,在交流中不断加深。
体验--让学生站在情境中人物的位置上体验其情感,可收到将心比心的效果。
(二)变式之二:问题辨析教学模式
此变式适用于思辨性较强,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或正确判断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课文。
问题辨析教学模式的教学结构如下:
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问题的研讨辨析可以不是一次实践,而是经过“质疑-解疑-再质疑-再解疑”的几次反复过程,以利于对问题认识的深化和学生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教师: 设计问题→ 启发提示→ 点拨评论→ 指导归纳扩展思路
↓↓↓↓
主结构:提出问题→ 探讨问题→ 交流评价→ 归纳延伸
↑↑↑↑
学生: 初步感知→ 思考讨论→ 各抒己见→ 整理观点举一反三
问题辨析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热点讨论、实话实说和正反辩论策略。
热点讨论--选择学生感兴趣和比较关心的问题,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共同探讨。实话实说--鼓励学生说真话,以便有的放矢地引导。
正反辩论--教师根据学生中的实际思想及对同一总是的不同见解,有意识地引导双方通过准备,寻找论据,表述观点,相互辩论,这样既有利于辨明是非,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变式之三:导行训练教学模式
本变式适用于行为操练较强,而认知相对较浅的课文。如《爱清洁》《客人到我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等。这些课文侧重于在导行训练中让学生体会道德观点和道德情感,教学模式结构如下:
教学目标
教师:启发行为动机→提出要求→ 示范提示→ 提高要求创设情境→ 树立榜样↓↓↓↓↓
主结构:激发动机→明确要求→ 模仿操作→ 变式操练→总结评价
↑↑↑↑↑
学生:产生行为动机→了解要求其→尝试练习→比较思考反复练习→参与评价提高能力导行操练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多采用示范模仿、创造练习、实际操练和心理疏导等策略。示范模仿--教师以自己规范的行为方式作示范,或请若干位行为比较规范的学生示范,全体学生模仿练习。但须注意学生模仿练习后要有评价,以便及时肯定正确的,纠正不规范的,让每个学生都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创造练习这是在模仿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行为上“一题多解”,例如,向客人表示礼貌可用哪几种行为方式,让学生分别展示,又如,向别人道歉可用哪几种行为方式,也让学生分别展示,这样有利于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最正确、合适的行为方式,而不是生搬硬套。
实际操练行为操作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因此操作时就要尽可能采用实地、实物在实际中运用的办法,如在楼梯上操练上下楼梯靠右走,在操场上操练、集合、排队快齐静,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到马路上操练安全过马路。选择实际操练能使学生得到更真实的体验,接触更真实的情况,容易培养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心理疏导--针对学生在行为操作中反映出来的心理障碍加以疏导,使他们心情舒畅地、充满信心地按规范的准则选择和坚持正确的行为。
发布者:吴平发布时间: 2012-2-4 9: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