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知结构构建视角谈课堂教学的方式和策略
要实现有效教学,从本质上讲应该逐步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所以备课时,教师应研究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应该构建的认知结构之间的差异,研究完成认知结构转化或构建的教学方法;上课时,教师应关注认知结构的构建过程和实际效果,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是否成为学生构建认知结构最有价值的东西;上课后,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的认知结构还有哪些缺陷,反思如何弥补和完善。现以“超重和失重”的新课教学为例,作以下分析。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欲望
超重和失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重要应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超失重现象为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种来自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资源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构建认知结构的热情。本节课我们筛选了众多事例中的两例创设学习情景。
情景一:将医务室的体重计抬进教室,让某一学生称体重,教师设问:他的体重示数一定不变吗?学生顿时雀跃。再让他站在体重计上做下蹲动作,让全体学生观察示数变化(为了便于观察,可用摄像头把体重计刻度盘投影到屏幕上),教师再发问,示数为什么会变化呢?
情景二:将矿泉水瓶下部开一小孔,灌满水,瓶盖不要拧紧,开始用手堵住小孔,让学生观察松手后水流情况。然后教师站在凳子上,让学生观察瓶做自由落体时,水流情况。学生惊讶时,老师又将瓶子上抛,水也没有流出,学生纳闷时,教师又问:这是为什么?
通过这些有趣的生活情景创设和富有挑战性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迫切构建产生这些现象的本质的认知结构。
二、设置程序式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有效地构建认知结构
随着高中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对上述现象有见过,但又说不清为什么的模糊认知结构已初步形成,甚至是不科学的、片面的,需要我们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认知结构。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在思维活动和思维碰撞中自主构建,而不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认知的低效教学。为此我们设计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程序式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
问题1.人站在体重计上为什么会有示数?
目的:引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认知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物体平衡条件得出体重计示数等于物体对称盘的压力。
问题2.一个人的质量是50 kg,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当电梯以1.0 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时体重计的示数是多大?(g取10)
目的:让学生定量计算得出示数为55 kg,大于50kg,初步建立超重概念认知结构。
问题3.若上题中电梯减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仍然为1.0,体重计的读数又是多少?
目的:变化物体运动方向,再让学生计算体重计的读数还是55 kg,得出物体仍然处于超重状态,进一步加深对超重概念的认知。
问题4.上述两个问题中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你能猜想出产生超重现象的条件吗?
目的:让学生通过对比研究,引导学生构建产生超重现象的共同性、规律性的认知结构,然后教师总结:不管向上还是向下运动,只要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物体就处于超重状态,从而构建完整的超重条件认知结构。
问题5.什么情况下体重计的示数小于重力?
目的:让学生通过联想类比的方法,初步建构产生失重现象的条件认知结构。学生基本上都能回答出只要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拓展了新构建的认知结构。然后通过问题6检验学生的猜想。
问题6.若问题2中,电梯是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示数又为多少?
目的:学生通过定量研究,证实和巩固失重概念和规律的认知结构。问题7.在超重、失重现象中物体受到的重力变不变?
目的:教师追问上述学生易错的问题,使超、失重认知结构更加清晰和完备。
问题8.若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a=g,则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怎样?
目的: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计算得到f=0,及时归纳出完全失重的概念。为了巩固这一概念的认知结构,可以让学生解释课题引入时留下的问题:为什么矿泉水瓶自由下落或抛出时水不流出的原因,实现认知结构的深化应用。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学生已构建了清晰科学的“超失重”认知结构,为了使其更加稳定和优化,我们还必须让学生通过典型问题的解决,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三、分析典型问题,使学生丰富和拓展认知结构
教师课堂讲解典型问题的目的不只是解决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构建认知结构的角度来讲,讲解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巩固和优化认知结构。选择的问题必须在解决过程中体现可用和可供提取解决一类问题的知识、方法和策略,使之真正纳入其认知结构。有经验的教师总会意识到有些问题适合举例,有些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更好。
问题1.某人在地面上能举起60 kg的物体,若在加速度下降的电梯里能举起80 kg的物体,求电梯的加速度。
目的:让学生认识牛顿第二定律在分析超重、失重问题中的作用,促进牛顿第二定律与超重、失重现象间的联系。引导得出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超失重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使认知结构中的方法部分更加稳定。
问题2.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神舟号飞船内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列哪种仪器仍可正常使用?()
(a)天平(b)弹簧秤
(c)水银温度计(d)秒表
(e)电磁打点计时器(f)水银气压计
目的:增强认知结构中知识联系的紧密性和区分度,使认知结构更丰富。因为有些学生碰到易混淆的实际问题时,认知结构不够清晰,分析建模能力差,找不准方法,此题中仪器能否使用的判断依据是看其工作原理是否受到超重、失重的影响。
四、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检验和巩固认知结构
习题既有巩固的功能,又有丰富和完善认知结构的功能。从建构与优化认知结构的角度,习题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巩固与丰富型习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某一知识点和认知结构的主要内容,丰富认知结构的细节,如典型的情景、细节的把握等;第二类是拓展型习题,这些习题常常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知识点,目的是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第三类是综合型习题,这些习题涉及的知识点多,情景跨度大,过程复杂,物体个数多,数学技巧高,解决这类问题不仅所调用认知结构中知识的数量多、层次高,而且所调用认知结构中知识的“特异性”(只适用于特定况)也明显。
类型一习题:
1.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重是物体受的重力增加了
(b)失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减少了
(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不受重力了
(d)不论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不变的
对认知结构构建作用:巩固对超重、失重与完全失重的理解,使认知结构中的概念更清晰、稳定。
2.质量为m的物体放置在升降机内的台秤上,升降机以加速度a在竖直方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则()(a)升降机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b)台秤示数减少ma(c)升降机一定向上运动
(d)升降机一定做加速运动
对认知结构构建作用:应用认知结构中有关超重、失重的规律,使认知结构中的规律部分更加清晰、稳定。3.质量为60 kg的人站在电梯内的台秤上,电梯从静止开始运动,台秤上的人注意到开始的3s内台秤示数为528 n,接着的8 s内台秤示数为588 n,最后台秤示数增大到678 n,直到静止时台秤又恢复到588 n,试问电梯是上升还是下降?升降的总高度是多少?
对认知结构构建作用:应用认知结构中有关方法,使认知结构中的方法部分更灵活。
类型二习题:
4.一个人站在体重计的测盘上,在人下蹲到静止的过程中,指针示数变化应()
(a)变小,最后等于他所受的重力
(b)变大,最后等于他所受的重力
(c)先变大后变小,最后等于他所受的重力
(d)先变小后变大,最后等于他所受的重力
对认知结构构建作用:分析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建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典型的运动模型。在建模时,要注意分析速度的变化,从而确定加速度的方向,对加速度方向不同的阶段进行分段研究,强化超失重认知结构中的分析方法。5.在原来匀速运动的升降机的水平地板上放一物体,受到一个伸长的弹簧的拉力作用,但仍能保持与升降机相对静止。现突然发现物体被弹簧拉动,则判定升降机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加速上升(b)加速下降
(c)减速上升(d)减速下降
对认知结构构建作用:拓展超重、失重认知结构,加强与其他知识间的联系。
类型三习题:
6.如图1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o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的大小为()
(a)f=mg(b)mg<f<(m+m)g(c)f=(m+m)g(d)f>(m+m)g 对认知结构构建作用:增强认知结构中知识间的联系,能挖掘出题中隐含着的超重现象,能提炼解决本题只需定性分析而不需定量计算和处理多物体问题的方法。
五、分析评价问题,努力完善和优化认知结构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每次练习之后没有信息反馈,学生就无法使正确的理解、分析、推断得到强化或者使错误的认识得到矫正。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是作业讲评,讲评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并解决学生认知结构的缺陷,从而加以弥补完善。对学生产生的错误可从现象的把握是否正确,概念的理解是否到位,规律的掌握是否牢固,方法与策略应用是否得当,模型区分是否明确等角度进行分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于共性的问题,如学生缺少解决问题的相应方法和策略,除了讲授这些方法和策略之外,教师还应该布置针对性问题让学生再次练习。对于个性问题,教师必须个别指导,因为不同的学生建构的认知结构是不同的:有的学生认知结构不够丰富,细节上经常出问题;有的学生认知结构联系不够紧密,知识不会迁移;有的学生认知结构区分度不够,碰到相类似的问题容易混淆;有的学生虽然求解过程正确,但所用的方法不太合理等,教师要通过比较,展示学生形成的良好认知结构的范例,只有让学生意识到确实是自己认知结构上的问题才导致了错误,他们才会改变“能力不行”的自我评价,进而致力于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步到位的做法常常使绝大多数学生成为学习的失败者。教师要立足于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的物理教学目标落实在本质上、源头上,即构建和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这样的教学才会真正回归到以学生为本,以发展能力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篇: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严泽铭
(南通市第二中学,江苏 南通 226000)
[摘 要]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结构是以灌输知识为目的,以教师的讲授为核心来设计和安排的,这种刻板的程式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那么,在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下,如何就课堂教学结构作相应的的调整,本文试图作一探索。
[关键词] 政治;课堂环节;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489(2007)01-0117-01
一、优化导入,激发兴趣
⒈用热点导入。热点之所以“热”,一是因为它是新发生的重大事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二是由于它是大是大非、令社会关注的一些问题,以它创设的情境导入新课较易引起学生兴趣,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特色。
⒉用疑点导入。实践证明,疑点、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究新知识的认知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并能让学生从思想上明辨是非,摆正观点。
⒊用材料导入。材料不仅源于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从社会生活中搜集。一个寓言故事、一篇文章、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则笑话都可以成为绝好的材料,经过处理加工、去粗存精,并赋予材料以新的生命力和针对性,为我所用。以其形式新颖、语言幽默和形象生动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优化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⒈鼓励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创设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大胆发言、积极思维。尤其倡导对教师观点的合理“反叛”,引
发师生之间的争鸣,培养学生“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求索精神。
例如:在“一国两制”的教学中,分析台湾问题时,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剖析了李登辉“两国论”的实质和危害性,大部分学生对此问题都达成了共识,然而,有个学生沉着地亮出了异议:“我们为什么不能象印尼的东帝汶,通过全民公决的方式来解决台湾的归属问题呢?”,一石击起千层浪,立即引起了同学的议论。这时老师首先表扬了他敢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然后又从更高更远的角度与同学共同探讨这个问题,令学生心悦诚服。这个同学的思维得到了鼓励,从此他对政治课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也经常提出一些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学生的探索精神得到了发展。
⒉设疑引思。设疑引思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作用。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学生没能提出而又是
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是在重点、难点、社会热点和思维盲点处提出问题。这类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具有思考的价值,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升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三、优化小结,激发热情
课堂小结是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收尾阶段,是教师富有艺术性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完善、精要的“小结”,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让学生达到前后浑然一体的美妙境界,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
⒈优化教师“结束语”
好的结束语可以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带着继续探索的心理走出课堂,它要求精粹而又便于记忆,概括教学内容的要领,形成新的学习动机。比如,在讲完“价值规律的作用”后,做了如下的小结: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像一根“指挥棒”,调节着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像一根“鞭子”,鞭策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和管理,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像一只“筛子”,促使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棒
子”、“鞭子”、“筛子”这六个字生动地概括了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精粹而便于记忆,使学生终身难忘。
⒉让学生作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上完一课内容之后,让学生对课堂的知识要点和讲授内容思考几分钟,然后指定一名或几名同学走上讲台,当一回“准老师”作简要的复述。这种做法促使学生积极动脑,由老师“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效果。如讲完高一“国家的宏观调控”后,老师让学生作总结复述。一个同学总结为:市场对资源起基础性的作用,但由于不是万能的,而且具有自身的弱点和缺陷,所以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因而,可以用一句顺口溜“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⒊联系社会热点,学以致用
时政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对时政课的学习不能单纯为记忆而记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认识,理解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比如,在学完了“国家宏观调控”后,提出: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民卖粮难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市场经济具有盲目性、滞后性的结论,并且让学生提出解决的方法如:价格政策、行政手段等。又如,学完市场经济的特征后,联系地方保护主义,红头文件等。由于事例大多数从学生身边、电视和报纸上获得,学生非常感兴趣。
第三篇: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例谈
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例谈
摘要: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策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加渗透,循环推进。最重要的是开放不等于自流,要体现有效。课堂上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积极协作、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积极、更生动、更丰富、更有效。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教学过程的优化,并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核心的、动态的、开放的教学形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积极协作、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积极、更生动、更丰富、更有效。
一、由“单一引入”开放为“情境互动”
数学问题的引入有着丰富的内含,应避免“单一”引入的方式,创设生动、直观的活动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
师:同学们,黑板上有两幅画还没来得及擦掉,我想请两位同学每人擦一幅,比一比看谁先擦完。(课前老师先在黑板上画出面积差距比较大的两幅图画。)
结果是擦面积比较小的同学先擦完,老师宣布该同学获得胜利。学生七嘴八舌争论不休。
师:你们对刚才的比赛结果有什么意见吗? 生:不公平,两幅图画不一样大。
师:我还真忽略了这一点,两幅画的大小不同,对比赛结果有影响?有什么影响,你能分析一下吗?
又如:教学《认识几十几》时,模仿幸运52猜价格的形式,进行数学游戏活动。
师:老师心里有个两位数,你们能猜出是多少吗?生:70。师:大了。生 :66。师:大了。生:49。师:小了。„„
二、由“文本描述”开放为“生活实践”
以文本形式呈现的学习内容,是为教学提供的一条线索。实际教学中应不拘泥于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改编,以便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
例如:教学《小数加减法》
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手中的小票反映出来的信息吗?(课前安排学生收集自家超市购物小票)
生:介绍所购物品的名称,单价,购买的日期等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一枝钢笔和一本笔记本共用多少钱? 生2:一盒牙膏比一块香皂多用多少钱? „„
师:你能通过计算得出上述问题的答案吗?
这样既培养学生收集信息、阅读理解信息的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问题与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
又如:教学简便计算320-98 教师描述购物场景:小丽带320元钱去超市买一件上衣,上衣标价为98元,小丽会怎么付钱?
生1:直接付98元。
生2:小丽付100元,让售货员找零。师:售货员应该找回多少钱给小丽? 生:找回2元 钱。
师:小丽钱包里的钱数是怎么变化的?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320-98=320-100+2=220+2=222元。
三、由“忠实执行”开放为“精彩生成”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进行之前的一种预设,不可能把教学中出现的情况一一预测正确。教师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智慧生成,创生出新方案。
例如:教学《加减法简便计算》
3475-1999 =3475-2000+1 =1476
师:这道题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1999看成2000,多减1,要加1。
师:你能想出相似的式子吗? 生:1111-303。教师板书:1111-303 板书好之后,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妙。这题与所教的例题:-1999是有区别的,学生会受其影响,形成定势。但又马上一想,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生成点吗?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独立完成1111-303。请一生板演。学生很快就完成了,板演是这样的: 1111-303 =1111-300+3 =814 师:你在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生1:我先把303看成是300,多减3要加3,结果就是814。生2:我觉得应该等于808。
“是808!”、“是814。”教室里一片争论。师:你们自己能想办法证明一下吗?”
3475
生3:是808!我是竖式计算算出来的。师: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吗?
生4:我是这样想的。1111-303,先减300,比原先303少减3,所以还要再减3。”式子是这样的:
1111-303 =1111-300-3 =808 师:为什么两道题的简便计算方法不太一样?
生5:例题的减数1999比2000小,而我们这题的减数303比300大。师:是不一样,那在简便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生6:把减数1999看成2000时,多减了1所以要加1;把减数303看成300时,少减了3所以还要再减去3。
四、由“一问一答”开放为“自问自探”
课堂上常出现“一问一答”型师生交流方式,枯燥而低效,只有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探索,才能让学生学习更生动有效。
例如:教学《整数加减法》
师:观察主题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出示鱼缸图)生:红金鱼24条,黑金鱼10条,黄金鱼6条。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红金鱼和黄金鱼一共多少条? 生2: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多少条? 生3:三种金鱼一共多少条?
生4:哪种金鱼最多?比最少的多多少? „„
师:你能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吗?学生分别列式解决。又如:教学《比例》单元中的一道练习题
教师出示:建筑工人用2份水泥、3份沙子和5份石子配制混凝土。师:根据上述条件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生1:水泥份数与沙子份数的比是2:3。生2:沙子占石子的五分之三。
师:你能补充了一个条件来进行计算吗?
生3:要配制6000千克这种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千克?
生4:有60吨沙子,需要配多少吨水泥? 生5:有30吨石子,配用多少吨沙子?
生6:有石子、水泥、沙子各30吨,能正好全部配用完吗?如果水泥正好用完,沙子够不够?
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比教材中出现的问题更全面,更贴近学生生活实践。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高、思考也更深入。
五、由“学科分隔”开放为“课程整合”
把各学科进行综合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使数学学习更丰富多彩。
例如:教学《复习数的整除》
师:谁来说说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特点?
生: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是奇数。只有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因数的数是合数。
师:2既是什么数,又是什么数? 生:2既质数又是偶数。
师:你还能用学过的关联词造句吗? 生1: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生2:一个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生3:1是奇数但不是质数。
在复习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同时,又巩固了对“既是„又是„、既不是„又不是„、是„不是„、不是„就是„”等关联词的理解。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策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加渗透,循环推进。最重要的是开放不等于自流,要体现有效。因为开放,所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比预先设计的问题更难把握,这对于
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对话”引领学生走向一个新的开放。
第四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谈大学生就业问题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论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谈大学生就业问题
———以景德镇为例
调查小组人员:
08陶设七班:范伶俐、蔡丽珠、何熙
08陶设八班:肖莉、陈靖捷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电话询问等
调查人物:在校大学生、鹏辉建陶欧阳经理、艾军老师、焦化集团农化方经理等 调查地点: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工艺职业美院、鹏辉建陶等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步伐,高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是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是一种常态现象。但如果大学毕业生群体失业基数过大,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大学生作为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重视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和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的必然选择。由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涉及到毕业生的心态和谐,涉及到校园、社会、家庭的和谐,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的问题刻不容缓。要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政府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不断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管理和服务措施,可以通过力所能及地扶持和引导本地的企业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引导毕业生以创业取代就业,鼓励大学生到欠发达地区就业等,缓和就业困局。与此同时,改变长期以来普遍存在在于本地应届毕业生身上的非理性的择业观显得同样重要。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社会和谐
时下又将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我们组织了此项调查,由此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以便为学校提供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资料与对策依据,也使在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大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抽样调查,预计完成100份问卷,回收了88份,其中合格82份,合格率为96.4%。样本中男、女分别占38%和62%。文科生21人,理科生30人,其他体、美学生31人。对此次调查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以下是调查结果及分析总结
一、就业形势分析
1.金融危机下大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但半数以上认为就业前景较为乐观
2.大学生在提升自身素质上已从传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向相关工作经验或实习
3.被调查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周围的毕业生就业率普遍低于70%,大薪酬的期
望也普遍降低
二、就业倾向分析
1.大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大多集中在国企及政府部门,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或东南沿海城市,总体趋向稳定
2.大多数大学生想过自主创业,但资金和经验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瓶颈
3.半数以上的大学生愿意参加苏北志愿者服务计划及报考村官
4.大多数大学生的择业观是先就业后择业,超过半数的认为专业对口对未来选择工作比较重要
三、就业工作指导
1.在校期间对大学生工作影响最大的教学环节是社会实践
2.对今后就业最为重要的素质和能力培养还是社会交际能力,最需要的就业指导是就业面试的指导
3.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
4.54.3%的大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持基本满意的态度
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持基本满意态度的占54.3%;有相当一部分认为不太满意,占27.3%。这表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
5.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人才招聘会
6.大学生希望企业人士、成功的校友来学校做就业报告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和在校期间应为就业做何准备
总结
从调查访问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在不容忽视的就业压力下,绝大部分的应届毕业生依然自视过高。具体表现在:他们不愿意接受政府提供的技能培训,缺乏自我增值、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意识;不愿意参加就业交流会,不乐于接受别人的建议;盲目地要求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却忽略了自己在专业领域中并不十分“专业”的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并不了解市场的实际情况,而且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由于机会成本(大学期间放弃就业机会而失去的收入加上在校学习期间付出的所有花费)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在求职时对月薪有自己的心理价格。两者之间的差异日益增大,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匹配率低的原因之一„„在众多问题都突出的现阶段,应届毕业生在就业的道路上难免举步为艰。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影响北滘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1、重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与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大学生充分就业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实现了充分就业的社会。大学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生就业既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大学生自身和谐发展和充分就业,是整个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不好,科教兴国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难以实现。
从长远看,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但立足于人的能动性来看,自然对人的限制有着绝对而最终不可逾越的界限,换句话说,人对自然的保护和改造都是有限的,人与人关系的调整和优化则是无限的。因此,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全面和谐的社会发展中,人与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时又是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产物。
大学生受过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是整个社会中充满活力、富于创造性的群体,是党和国家宝贵的高层次的人才资源,他们大部分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能够融入自然、融入社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近几年,北滘镇每年有数千名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求职业,大学生就业工作做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本镇的社会稳定,更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它更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政治问题,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就业是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工程,其最终输出的产品——大学毕业生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和骨干力量。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就是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他们的需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去学习、去实践,文明生活、健康成才。
因此,重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与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大学生自身和谐发展和充分就业,是整个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从本质上讲,大学生就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大学生的自身和谐发展与充分就业是完全一致的,大学生的自身和谐发展和充分就业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2、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对高校毕业生而言,在他们毕业之际,能有一份让他们学有所用的满意工作,使他们安居乐业,各得其所,消除躁动情绪,就会为全社会的和谐创造气氛和条件,也就是说大学生充分就业会有效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相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就会引发社会上很多的不谐之音。
就业难容易造成大学生心态不和谐。大学生是一群较为敏感的群体,一方面他们思想独立,比起其他的学生群体更具有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他们与阅历丰富的社会人士相比,又是心智尚为成熟的一群,在心理承受能力、遇事理智分析方面还有所欠缺,容易情绪不稳定。因此,在面对巨大的就业困境时,当期望与现实存在天渊之别时,部分心理素质低的毕业生较容易心理挫伤和行为过激。另外,屡试屡败的下场将大大打击他们的自信心,磨灭他们的斗志,不利于健康心态的形成。
大学生就业难影响校园和谐。校园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的主要场所,是推广社会主义和谐文明,坚持“以人为本” 的教育理念的前沿阵地。它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正是受到就业形势的影响,不少高校学生逐渐失去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信心,整日忧心忡忡,淡化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对自己的前途感到绝望。加之上述的大学生自身心态不和谐等因素,直接影响和谐校园的构建。校园暴力赌博、暴力事件屡见不鲜,有些毕业生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对校园稳定构成威胁。
就业难也会导致极少数大学生对政府和社会不满,影响社会和谐。在就业逆境下,毕业生容易产生意志消沉,情绪不稳定等不健康的心态,造成无理地对一些本来并来轻微的社会不良现象夸大,造成社会不安;对于一些政策的颁布也难免有抵触情绪,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对于那些由于就业难而无法维持生计的毕业生,有可能被迫走上犯罪的道路。部分有条件的毕业生为了打破就业困局,可能会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来取得工作,这样可能产生新的“社会隔离”和社会不公,破坏劳动力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理念和氛围。
就业难将会影响家庭和谐。广大的工农家庭都把摆脱贫困落后的希望寄托在他们的子女身上。因此,他们的子女大学毕业,顺利找到工作,对广大的工农家
庭而言都是意义重大的。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受阻,可能直接影响大部分工农家庭的生计问题,使他们终日愁眉苦脸地为温饱而担忧。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 ,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学生为中心 ,积极筹措 ,拓宽就业渠道 ,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对策与建议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近年来本就不大乐观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为了减少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扩大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等共同努力。
1.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2.社会:观念与时俱进,服务细致周到
3.高校:教育改革刻不容缓
4.大学生:自强自立,努力增强综合素质,树立科学就业观
5.用人单位:科学用人,善于成为伯乐
以上就是本次调查的结果以及总结。
第五篇:谈构建和谐政务接待的六个视角 (上)[
谈构建和谐政务接待的六个视角(上)[
随着信息时代全球一体化进程的突飞猛进的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在愈演愈烈的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行业与行业的竞争中,人才,勿庸置疑,成为了世界第一制高点!站在新世纪千年大波荡的起跑线上,阿基米德“当惊世界殊”,这个神奇的“支点”,其中的“内涵”已迅速演变成为掌握知识和秉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接待是政治,接待是城市的名片,在某种意义上,政务接待队伍已成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接待工作者整体素质的高低,将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那么,接待人员应如何在实践中增长自己的才干,成为橇动政务接待工作与时俱进,与城市发展的脉搏相和谐共振的“支点”?
视角一:用智慧接待,善谋全局
接待工作不是全局,却关乎全局,接待工作的全局性还体现在重大接待任务中的涉及全市各系统,诸如参观视察点、医疗、警卫、宾馆、新闻等等对口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上,诸葛亮曾说“奇变莫测,动应多端,转祸为福,临危制胜,此谓之智将。”如何在重大接待任务中做到张弛有度,内调外顺,善用智慧,用哲学的思维谋划全局,是构建和谐接待的第一要素。
用哲学的思维谋划全局就是在接待工作中要处理好重点和整体的关系,在重点工作中求突破。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抓住了根本,抓住了牛鼻子。接待工作面广量大,如果工作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样样抓样样松,甚至打乱仗。
用哲学的思维谋划全局还要善于处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任何事物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就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能否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坚持原则性”与“掌握灵活性”的和谐共振上。政务接待属于高端接待,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因此,工作中首先要把原则性放在首位不同的来宾有不同的接待标准和接待方法,必须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但死板教条、墨守成规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变性。一方面严格按照接待方案的要求办事,不折不扣地扎好落实,另一方面,根据接待任务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着力提高应变能力。每次接待任务,都要作到想在前,谋在先,切实加强对任务的分析、排查和研究,制定出各种预案。
视角二:用思想接待,以人为本
曾有理论家分析,在未来高层次的区域和组织的竞争中,思想将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卓越的管理者将会越来越弱化其行政管理职能,而趋向在精神上形成巨大的感召力。因为,经营思想才能让区域和组织的竞争变得更具效率和活力,更富有价值和智慧。
政务接待行为是由参与接待任务的几
十、甚至几百个个体人员承担几十个不同类别的工作所完成的群体行为共同组成的,比任何一项工作更体现出群众性和系统性,因此,更具有效率和活力的“和谐接待”行为必然来源于群体思想上的和谐与共鸣。
有了思想上的和谐,这一“上下互动、左右联动、指挥有力、渠道畅通的接待快速反应机制”便会在运转中形成真正的“组织”力量,有了思想和谐作灵魂,有了组织和谐作保证,行动和谐则是必然结果,系统所完成的接待行为必然会更具有活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那么,和谐接待又需要接待人员构建怎样的“和谐”思想呢?思想要有境界。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清代陈伯崖有句至理名言:“人到无求品自高”。这里说的“无求”不是对学问的漫不经心和对事业的不求进取,而是告诫人们要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和低级趣味的困饶,为高尚的事业而奋斗,这是接待人应尊崇的修养境界。接待系统工作标准高、任务重,要求严,吃苦奉献是家常便饭,若不注重加强自我修养,很容易陷入“个人主义”的泥沼,其结果是往往事与愿违。只有对“私心杂念”保持常醒,把日常的具体工作看成“忠心为党,诚心为民”的高尚的事业来做,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创佳境,最大限度实现组织与个体双赢互利、充满活力、富有创造性的辉煌业绩。
思想要有圆融。事物是千差万别的,人的思想更是日趋多元,因此,“和谐”并不是指完全同一,而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要达到“和”,就要学会协调各种利益,综合不同意见,化解复杂矛盾,在“不同”
中追求“和”的境界。接待工作尤其如此,在面对多区域文化、多地区客人、多类型合作者等等“不同”中,接待人员要成为“轴心”,去疏通栓塞,突破瓶颈,破除对立,圆融化解各方矛盾。同时,由于接待任务都是以“短平快” 的形式完成的,彼此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深入交流,善于理解他人固然是优点,但在接待中容易被他人理解是工作的更高境界,因此,接待人员不仅需要具备高层次的沟通交流的艺术,更要具有“圆融”的思想做内核。
视角三:用细心接待,成就完美
重要接待任务方案的和谐完美的完成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有序运转、无缝衔接实现的,所以,从构成要素来看,接待工作都是一件件小事组成的,然而这一件件小事叠加起来却是大事,所以我们说“接待无小事”,小事连着大局,细节连着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如果我们把实施的接待任务看成一种产品,那么这个产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一次性”,即便是再小的瑕疵也是永远无法回炉的,所谓100-1=0。因此,很多单位的工作可能是一俊遮百丑,而接待工作则是一丑遮百俊.所以,实现和谐接待更重要的是要关注细节。强化“细节” 理念。对于接待工作,可以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反映精神面貌,细节体现能力,细节检验工作作风,因为愈是高层次对象的接待,愈是注重对每个细节的精雕玉啄。在重要的外事接待活动中,日里万机的周恩来总理关注的视点会细致到客人所吃饺子的馅的选料上。用细节接待,培树接待主体——接待人员的 “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至关重要。在接待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既要学会用哲学的思维,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把握每一项接待任务的全过程;又要学会用细节的理念,去分解设计整体接待任务中的每一个细微的环节,关注细节。
“未雨绸谋”做预案。接待任务一旦正式运转,接待人员就必须全力以赴,协调八方,既要严格按照既定计划运筹,又要临时应急,因此在接待中要把小事做细、做精、做完善,就必须学会未雨绸谋。对重大接待任务,一般应由牵头部门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协调会,召集相关部门具体负责任务的同志开落实会,认真核查每一个细节,对接每一个环节,确保无缝衔接,有序运转;遇重大任务,都应提前进行模拟演练,对接待任务中涉及的有关部门、医疗、警卫、宾馆、新闻宣传、交通等部门需要预先沟通,协调周全,甚至对于迎送地点、具体时间、联系人员、天气情况、客房的室温水温、床上用品颜色、客人的饮食习惯等都要细致了解并作出相应的周密安排。
“零失误”构建网络系统。和谐接待就要体现和与合只有“合”才能实现真正的 “和”。政务接待是一项需要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才能顺利完成的系统工程,面对突发任务或重大任务中出现突变情况,要求接待人员在短时间内,有时甚至是几分钟内调动各种资源,完成时间、路线、地点、内容的迅速变换,就必须建立并依赖一个上下互动、左右联动、指挥有力、渠道畅通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有临时突发任务或由临时变动,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和机制,快速反应,把指令和信息及时传递下去,做到不误事,不误时,从容应对,万无一失。(作者单位:青岛市委办公厅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