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19-05-15 05:4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比喻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比喻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篇:比喻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比喻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化学学科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化学的概念、原理有些很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人的肉眼无法看到;有些物质的性质也是人们不熟悉的。化学教学若采用适当的比喻,能达到形象生动、便于理解的教学效果,比用多媒体省时省力,所以比喻的技巧仍然有研究的必要。运用比喻的教学技巧,要遵循如下原则:科学性、生动性、教育性、创造性。

化学学科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学生普遍感到化学难学。笔者曾经在高一上学期做过问卷调查,有一项是“你感到哪一科学习吃力”,调查的结果化学紧随数学之后排在第二位。通过了解和分析,化学学科难在如下几方面:化学的概念、原理有些很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人的肉眼无法看到;有些物质人们不熟悉,有些可以通过实验,有些还没有条件能够做到实物观察;知识点多繁杂需要记忆等。

因此,如何在课堂中运用创新思维将抽象的知识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便于学生的想象与理解,降低知识的难度,是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我们体会到,教师若能采用恰当的事物做比喻,对化解知识的困惑、降低理解的难度有一定的效果。

在文学中,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在心理学、认知学中则不尽如此。心理学、认知学认为比喻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人们头脑中相似的表象联想;有其独特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抽象的心理活动,它表现为比喻的思维过程在使用上多次重复的共性和这种共性在人们认识实践过程中向认知深层的定格,有助于人们揭示并认识真理。如果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将微观的、抽象的、深奥的知识,以宏观的、具体的、熟知的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熟悉事物作比喻,借助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上储备的具体形象事物,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将新知识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之中去,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一般的,在以下几方面运用比喻效果较好:

一、在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中运用比喻

有些化学基本概念很抽象,特别难于理解。例如在学习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时候,学生很茫然。此时就可以运用比喻帮助学生理解。一令纸---500张,12克碳原子有6.02×1023 个,作为一堆,称为1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究竟多大呢?6.02×1023 粒米全球60亿人每人每天吃一斤,要吃14万年。曾有学生问我,为什么1摩尔水分子会有2摩尔氢原子?我的解释是这样的:摩尔是计量微观粒子的个数的单位。我们可以把微观粒子放大了来理解。一分子水就好比一粒大豆。1粒大豆有2个豆瓣、一个胚芽,就好比1个水分子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那么,如果有2粒、3粒、4粒„„6.02×1023(1摩尔)粒大豆呢?这样,将抽象的、虚幻的,需要全凭学生去想象的微观粒子比作宏观的,学生可以观察,可以触摸的具体的事物,既方便了老师的讲解,学生理解、接受起来也更容易,而且印象深刻。

在概念教学中运用比喻,可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关系,就好比吃饭饱不饱与吃饭多和少的关系,吃饱的人不一定吃得多,没有吃饱的人不一定吃得少。学生豁然开朗: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把新知识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所联系起来,从而方便他们运用。

二、在化学基本理论教学中运用比喻

基本理论抽象,更易使化学课缺乏趣味性,这时更应有意寻找适当比喻。在讲共价键时,因成键原子间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结构的,则可借喻这是一种“互相帮助,共同稳定”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在配位键的讲解中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助人为乐”的典型,因为这时是富有电子的一方“无偿”地帮助缺电子的一方达到稳定结构,比喻加强了趣味性,也融进了思想品德教育。

在《化学反应与能量》章节,活化能的大小虽然意味着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的难易,却对这个化学反应桥后的能量变化并不产生任何影响,对于这一原理我们可以打这样一个比喻:一个人在办公司时,通常先要从银行贷款,公司启动后,还了贷款(假设不计贷款利息),公司的赢利或亏损通常只表现为收入与支出之差一样。同样,在关于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原理解释时我们可以说:一个孩子(普通分子)想要出门得迈过一个很高的门槛,所以无法通过,这时来了个木匠(催化加)将门槛的高度降低了,孩子就通过了。简单的两句话将两个非常重要的化学原理形象的呈现给学生,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在有机反应原理教学中运用比喻

在分析加聚反应的时候可以作这样一个比喻,实际操作:每两个人面对面手拉手,组成一个“乙烯”分子,发生“加聚反应”时则是放开一只手然后与另一组手拉手连接起来。这样全班就形成了一个很长的“人链”。如果更多的人,则会组成更长的链,而乙烯加聚时正象这样,打开一个链后相互连成一个很长的碳链,从而形成了分子量巨大的高分子。将宏观的“人链”来比喻“碳链”,将“手拉手”比喻“共价键”,学生懂得加聚时的关键部位在于双键,而与其余部分无关,加聚反应的实质也牢牢地记在脑中,此时不失时机归纳出口诀:“双键排直线,其它基团拐旁边;双键断一键,半键分别两边展;两边加括号,右下角来将‘n’添”。使通俗易懂的比喻“升华”为理性的认识,让学生在乐学中掌握本领。

再如在高中化学教材《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是非常重要的,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这三种反应类型学生们却经常混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这三个反应类型比喻为日常生活中坐公交车,取代反应就像我们在乘坐公共汽车时,公共汽车上每个人都有座位而且没有空座,你上车,我下车,这时候你仍然有座位;而加成则是车上有空座位,我们上车都有座;消去则是我们全下车,没有上车的。这个形象的比喻把三个反应类型的基本特点全都体现出来,学生很容易理解,并且印象深刻,就不会混淆了。

四、在实验教学中运用比喻

在实验教学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学生最难记住的是实验前应先通氢气后加热,实验后撤下酒精灯时要继续通氢气这一程序,我们就可以比喻说:氢气很辛苦,像很多同学一样早出晚归,而酒精灯很懒惰,总是迟到早退,这样一来就显得生动活泼,学生记忆起来也比较容易!

再如探究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实验,关于等浓度的氯化钠和硫酸镁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原理解释时我们可以说在港口有一艘大船和一艘船,在船速相同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是大船运输的货物多还是小船运送货物多呢?对于浓度大氯化钠溶液导电能力强还是浓度小的氯化钠溶液到电能力强时,我们也可以依此来说,在船速相同的情况下,船越多运输的货物就越多。有这个形象的比喻,学生很自然的理解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是决定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

五、在化学复习课教学中运用比喻

复习课一般容易讲成严肃有余而失去趣味性,学生觉得都明白,容易轻视复习的内容,实际上复习课中也可运用比喻,而且运用比喻比重复概念、理论效果可能要好。

比如:复习弱电解质的概念,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1mol/L的醋酸、盐酸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比较二者的起始速率大小、生成的氢气的多少,可以这样比喻:醋酸就相当于我有1000元钱,其中现金10元,存折里有990元,盐酸相当于我有现金1000元,哪一个付账更快一点?当然是盐酸。但是购买力一样;体积相同、pH均为1的盐酸和醋酸,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比较二者的起始速率大小、生成的氢气的多少,可以这样比喻:醋酸就相当于我有现金10元,存折里有990元,盐酸相当于我有现金10元,开始付账一样快,但是醋酸还可以再提取现金,购买力醋酸强。

比喻是文学修辞中的一种形象修辞法,它利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描绘,说明另外一个事物,这种比喻总包含被比喻的事物称主体,和用来比喻的事物称客体,共两部分构成。实践证明,比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一个恰当的比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方打得好,可以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但比喻不恰当,反而画蛇添足,有碍于知识的理解。所以,运用比喻进行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比喻要有科学性。比喻的主体同客体是互不相同的事物,一般教学中的主体是新知识,是抽象的,而客体是旧知识,是具体的,但是必须具有某些共同的属性或特征。如果没有相似之处,生拉硬拽在一起,客体就不能把主体形容得更加明白。客体不恰当,不准确,是使用比喻最容易产生的毛病。在将电子运动时,笔者曾这样描绘:夏天,一群蚊子(相当于电子)围着灯泡(相当于原子核)乱飞,在灯泡周围出现的几率最多。

第二、比喻要有生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北京大学教授傅鹰,在讲饱和溶液时,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这就好比吃饺子,吃了二十个在肚子里,吃了三十个就上了食管,吃了四十个就挤到嘴巴了,再就装不下了,这就是饱和。”接着他特意打了个饱嗝,学生们哈哈大笑起来,从这具体形象的比喻中懂得了饱和的含义,经久不忘。科学家这种高超的教学艺术是值得我们深刻学习的。

第三、比喻要有时代性。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变化,学生接触的事物也在变化,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寻找学生熟悉的例子作比喻,摒弃学生陌生的例子,做到常教常新。在书写化合物电子式时对学生说:离子化合物中的成键电子是“私有制”归阴离子所有,因此用“篱笆”(括号)围住,同时标出“贫富”(失,得电子数目——电荷数);共价化合物中的成键电子是“股份”制企业,双方投资、共同管理。这样学生容易理解。

比喻是化学教学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能力的需要,我们只有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注意积累,好的比方才能信手拈来,课堂气氛才会更活跃,教学质量才会更好,学生才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化学,认识化学,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比喻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比喻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比喻教学法在声乐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了比喻教学法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教育学基础,探讨了比喻教学法在声乐教学各方面的运用。

关键词:比喻教学法生理心理学原理教育学基础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声乐是以人体歌唱器官为“乐器”,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歌声的音乐艺术。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声乐教学艺术也逐渐演进和成熟起来,逐渐创立了流派众多的声乐教学理论,产生了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其中,比喻教学法由于极富启发性而深受声乐教师的青睐,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尤为广泛。

一、比喻教学法的生理心理学原理

俄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认为: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是与大脑皮层的反射作用和高级神经活动分不开的。而歌唱技能的形成,正是由于在反复的练习中,大脑皮层经常接受到按一定顺序出现的刺激物的作用,因而形成某种与之相应的暂时联系系统,即动力定型。声乐教学的过程,正是经过系统规范的长时间的训练,使一系列歌唱动作能按一定的顺序自动地得到实现。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练声的首要目的就在于使内耳熟悉他想发出的声音,然后体验并逐步发出近似想象的声音。比喻教学法正是基于语言思维对于中枢神经的有机调控之上,通过教师简洁、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描述,凭借“表象与联想”的高级神经活动,间接地控制、调整歌唱器官的运动,使优美地“演奏”自身“乐器”成为可能。

二、比喻教学法的教育学基础

声乐教学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应用科学,又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思维劳动。声乐教学法的客观主体和研究对象是人,因此,在实施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紧紧抓住人类富于创造性思维的特点,运用科学的方法,准确明了的教学语言和欣赏学生的亲切教学态度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声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师循序渐进的指导下,使学生潜在的优秀演唱素质得以充分的挖掘并运用于实践。

在声乐教学中,抽象的声音概念,歌唱感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声音又是具体的。把抽象的声音概念,歌唱感觉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声音,仅靠讲解和训练是不能奏效的。实践证明单纯的技巧训练和反复的说教灌输等教学方法,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产生厌倦情绪和逆反心理,这对学好声乐这门课程是极不利的。比喻教学法就是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运用各种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声乐理论和声音概念变得直观具体,引导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易于“感觉”和“认识”到正确的声音概念和歌唱状态。

三、比喻教学法在声乐教学各方面的运用

(一)在呼吸方面

用示范和启发式语言教学,达到强调气息支持和正确起音,连贯歌唱的目的,是17、18世纪欧洲美声学派主要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当时的声乐教学中很少用生理学来解释呼吸的具体方法,但是却善于用形象化的语言、比拟、暗示来达到所预期的目的。比如要求学生象“闻鲜花”,象“雄鹰展翅飞翔”那样的呼吸,气息的控制应像小提琴演奏中运弓那样平稳、流畅、抑扬、自如。还让学生体会哈哈大笑、咳嗽时的腹部感觉,或者模仿狗喘气时的腹部动作等。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常把气息的控制比喻成骑马,时而快,时而慢,既要让“马儿跑”,又不能“信马由缰”,失去控制,唱高音时犹如“纵马越山涧”,既要充满勇气,又要沉着冷静,准备充分。而气息连贯与流畅,更像是游泳样,身体要放松,没有多余的劲儿,这样才能使喉咙完全贴在气息的支点上自如歌唱。无数教学实践证明,用形象比喻的方式训练出来的声音比较自然,而且容易使气息与发声,与歌曲的情感内容,与舒适自如的演唱心理相结合,能较好地培养声情并茂的演唱状态。

(二)在发声方面

20世纪著名声乐教育家凯萨里在《声音的科学和感觉》中提出了“音柱”学说,把歌唱从起音到共鸣都作出了形象的比喻,他主张在起音时,声带的感觉犹如飞机降落地面似地、柔和而又迅速地在气息上有一个向下又向前的滑翔着陆的动作,同时他又强调:只要心中这样想就可以了,生理上自然会自动地调整,千万不要故意去使劲,以致夸张过分,成为喉音。

沈湘教授在阐述歌唱发声的共鸣原理时,用“吹小号”的形象比喻将这一理论说得通俗易懂。他还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用“心理表象”的方法,去想象胸腔是个“口小、颈细、肚大的空瓶子”,歌唱时要想像“贴着咽壁吹瓶口”,这些完全是高级神经系统的形象思维活动产生出来的精神力量,而生理上的力量微乎其微,这样就可以使高音的演唱变得轻松又省力。

说到气息与声音的辩证关系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比喻:气息就像是一根“绳子”,而声音就像是“珠子”,气息的连贯是声音连贯的前提,这就像用绳子串起珠子一样;气息就好比是铁轨,声音就像行进的火车,声音不能与气息脱节,犹如火车不能脱轨一样;歌唱时的喉头位置就好象是钟摆一样,既要保持松弛的闭合状态,又要在气息的流动中自然碰响,气息连贯流动是主,声门适度闭合为辅,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总之,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既亲切,又不能“有字无声”,太“开”太“白”。美声唱法的咬字要领是“子前母后”即子音要靠前,母音则相对地说来靠后。各种母音的声区和共鸣位置的统一,乃是声音连贯的基础,而子音是破坏声音的连贯性的,所以子音要发得迅速而果断,发出后要立即迅速退回到母音的发声部位上来,形象地说,要像手指碰到热烙铁那样赶快缩回来,这样才能做到既“字正”而又“腔圆”。

我国传统唱论就曾用“字是骨头韵是肉”来比喻歌唱时吐字和归韵的辩证关系,而且将咬字的技巧形象地比喻为:“字在嘴里的劲头要像大猫叼小猫一样”,明确指出既要吐字准确清晰,又不能将字咬死,破坏了气息的连贯和声音的圆润。

我认为,歌唱的气息、声音和语言的关系就像是水,船和乘客一样,水动舟行――气声协调,船载客至――声字相谐,气,声宇三者应统一于歌唱的整体中,不能分割,脱节。除此之外,在教学实践中,我常用“有的放矢”来启发学生在念字时要将所有的字都要像射箭样集中于“靶心”的焦点之上,密集的语言就像是连珠箭一样准确而又集中,从而达到清晰而又连贯的语言效果。

总之,复杂多变的声乐技巧,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抽象的感觉。在声乐教学中,就是要通过敏锐的观察,运用科学而充满智慧的教学方法,使抽象的声音概念“形象化”,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将自觉的创造性思维贯穿于声乐学习的全程,使声乐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比喻教学法并不是万能的,由于它是建立在个人的主观感受之上的心理想象,所以难免会陷入形而上学的“唯心”误区,使教学目标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教师在运用比喻教学法时,绝不能仅凭自己的“想当然”,必须抱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再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最后形成准确无误的文学语言。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比喻教学法并不是孤立地运用于声乐教学中,它往往和其他教学法交织在一起,灵活运用,优势互补。

第三篇: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摘要】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现代化教学方式,也是未来教育技术的新趋向,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丰富性、趣味性等特点。长期以来,我们的化学教学一直在以“粉笔+谈话+试验”的方式进行。学生的参与感不强,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掌握一些多媒体的应用技巧,使化学教学变得活泼起来,让化学教学不再乏味、枯燥,让学生由怕学变为爱学。但是,如何才能利用网络的便利把多媒体白板课件合理地应用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呢?这就是当代化学教师需要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教育 多媒体教学 化学 计算机 白板 学习兴趣

一.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

在化学课上往往出现: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玩得津津有味这种情况。许多教师感到无可适从。常见的化学教学学生所见的只是教师、黑板和几个简单的教具,实施“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形式只是一味地读、听录音、听写、背诵、检查等一系列环节,使学习人与人进行交流的工具─语言,成了枯燥的苦学。而现在,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这个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教学形式多样化,摆脱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

(一)多媒体化学教学能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

特别是在听力和阅读课堂,多媒体使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实现了声音、文字、图像等方面的多通道、多元化。教师可以自行编辑制作比较适合我国国情及学生具体情况的其他视听材料。这种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化学教学能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增加课堂信息量,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

在拥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课室,教师通过计算机幻灯、实物投影等手段代替传统的板书,既节省了时间,又加大了单位时间的授课信息。从实际情况来看,多媒体化学教学不仅能保证教学大纲的贯彻实施,而且带动了教育思想的改革和教学观念的更新。

(三)促进思维,培养能力

在化学多媒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软件中形象生动的实时动画、严谨准确的授课和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图文并茂、栩栩如生,使学生因此由被动学习者变成了始终保持高度学习兴趣的主动参与者,寓教于乐得以落到实处,学习的成功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

利用多媒体白板的绘画、挎贝影像画面、视频、发声等功能,可以向学生展现全新的视听效果,把教材中的情景内容以更生动的形式展现于眼前,又或是把事件的整个起始、发生、发展乃至结果整过程一一再现。从而加深学生的认识理解,让学生投入当时的情景,有肋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创造思维及分析判断能力。

二.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缺点

当然,多媒体与传统化学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拾遗补缺、协调发展的关系。认为多媒体技术可以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片面追求感官效果,以致于一些本来可以说几句话说清楚的问题,也要动用大量复杂的多媒体形式来表现,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而一个好的课件,应该是经过细心设计,富有艺术性的作品,应该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结构、教学思想,而不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把全部的操练材料、问题和答案都输入到计算机,就是多媒体教学了,这样的话,不但起不到应有效果,反而可能还会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了。下面来说说多媒体教学的不足之处。

(一)机械地操作课件,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多媒体课件容量大,这是它的一个优点,不能让这个优点成为缺点。由于课堂容量大,教师往往成了课堂上的“放映员”,他们的工作变成了把整堂课“放映”给学生们看。这样一来,教师成了课件的操作者,学生则成了课件的观众。课件代替了教师的板书,课文录音代替了学生朗读课文,这已经成了多媒体课上经常出现的情景。教师不像是“主导”,学生也不像是“主体”。这就阻碍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二)滥用多媒体,效果不显见。

现在有许多教师认为只要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一定可以把课上好,只有使用多媒体教学才能把课上好,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只有在上课时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这节课才算有新意、有创新。我们都知道一种东西如果用得太多就会“滥”多媒体也是一样,决不能以它代替教师的一切工作。而且“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多媒体手段也并非无所不能。

三、如何更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化学教学

(一)课件制作不应粗制滥造

多媒体课件的主要特点就是它是一个教学辅助工具,而不是成为取代教师教学的工具。如果教师只是想把课本上的东西展示给学生看,去制作课件的话,那大可不必。一个精美的课件要耗费教师很多时间,况且,如果把过多时间用于制作课件上而忽略了对教材的研究,导致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那就损兵折将了。

(二)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教师“主导者”的角色即使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也是如此。他们贯穿于整个课堂,他们的作用不容忽视。主导者如何能让主体者更乐于学习,我想他们之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大多数教师进行多媒体白板教学时,知识机械性得点点鼠标而已,缺少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这就导致了“学生学而不实,教师授而不深。”好的课件设计能让课堂课堂变得生机勃勃,但是无论如何它也不可能像一个教师那样,能从学生的语言,手势和表情中及时获得信息。

四.总结

总之,多媒体的出现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多媒体逐渐普及的今天,我们还是要对传统教育不离不弃。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和使用,目的是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与传统教育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决不能认为传统教育会影响教学效率,而用多媒体课件取而代之,成为点击鼠标的“机器人”。只要我们能够摆正学生――教师――多媒体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地位,恰当使用多媒体,就会让课堂教学进行的更精彩。

【参考文献】

[1]化学教学论文多媒体让学化学快乐起来

[2]赵惠芳著,1999年,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上海教育》第1期。

第四篇:浅谈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多媒体手段在教育教学中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应用,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工具作为化学教学辅助手段,可以创设情境、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具体化,大大增加课容量,提高课堂效率,而且通过多媒体教育使用欢快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图形、图像、生动形象的动画以及配音,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并能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教育。

【关键词】:多媒体 化学 运用 兴趣 效率

近年来,随着我市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政府向广大农村中小学投入了大量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通了校园网,建造了多媒体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为学校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实现义务教育资源共享创造了有利条.现代化教学媒体已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化学教学中,所讲授的化学知识用电教手段阐释,为传统的教学注入了一种活性催化剂,可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技术服务于教学主要有以下优点:

1、多媒体能制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和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爱伊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兴趣的培养。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生动地调动学生的各种学习兴趣。新课开始,用多媒体课件呈现鲜明形象的画面,真实生动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迅速进入教学情境中去,所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欲望,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入状态。

在教学 “燃烧和灭火”时,用几张代表性图片:做饭、取暖、炼铁、火炬„„或一段视频:燃烧的用途等引入课题,学生联想生活中燃烧现象,继而提出问题:物质燃烧到底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经过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得出燃烧的条件后,PPT展示上海11、15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大火的图片场景,提出新问题:灭火的方法和原理?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认识到火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放映一段火灾逃生的视频,让学生从中找出片中都采取了哪些逃生的办法。让学生亲历其中,得到体验,便于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教学“温室效应”时,不是直接、枯燥无味的讲温室效应的产生、危害、防治措施,而是借助多媒体课件插入图片、声音、视频等,将形象生动的图片:茂密的森林、生机勃勃的地球、土地沙漠化、森林被销毁,婉转动听的声音:地球之声,学生身临其境的视频:温室效应所造成的后果,渲染气氛,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接受“刺激”调动每一根神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多媒体教学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样。在初中化学教材

中,有部分内容涉及到微观世界,这些内容学生看不见、摸不着,内容比较枯燥、抽象,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直观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微观现象,模拟化学变化过程,提供形象、生动、直观、快速等一般难以观察到的现象,有效的突破了化学教学中微观教学的难点,促进学生对微观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分子原子教学中“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将氧化汞分子的分解过程制作成动画,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氧化汞分子。我用两个大小不同的球分别表示汞原子和氧原子,两个大小不同的球挨在一起表示一个氧化汞分子。加热后氧化汞分子分为两种不同的原子——汞原子和氧原子,而后无数个汞原子聚在一起构成汞这种物质,氧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这样,学生既理解分子由原子构成,又理解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而原子本身并没有变化,也理解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通过计算机动画把微观世界宏观化、形象化,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3、多媒体教学可以和实验教学有机结合,更好地为化学教育服务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所以我认为应力争做好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对于那些现象不易观察清楚,危险性较大,难于操作的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展示这些实验就可

以弥补这一不足。

还有利用录像,使学生实验操作准确、规范,增强实验的安全性。化学实验的药品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对实验的操作步骤,操作规程要求较高,一旦有误,不仅不能正常进行实验,严重的还会出现意外事故虽然老师在演示时一再强调,但还是有学生听而不见。

今年初中毕业与升学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列入中考范围,一共有六个考题,分别有二氧化碳的制取和验满,区分矿泉水和纯净水,用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等,每个实验有的要写实验报告时间都为十分钟。如何在短时间达到对这些实验的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达到万无一失?除了做相应的讲解外,我提前用一定时间将这些实验自己标准的做一遍,并录制下实验的整个过程,以备学生参考及以后教学时使用。

还有,我将学生实验过程中错误的,不标准的操作也抓拍录制了下来制成课件,通过正误两种演示,让学生分析、观察、判断,从而引导学生找出自身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在实验中做到准确、规范。又因为这些图片或视频片段都源于学生身边的事实,所以更具有说服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学风。又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很大帮助。

4、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递给学生,还能节约传统的板书时间,开阔知识面,增加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多媒

体辅助手段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资料,用一幅幅富有生气,富有规律的图案,结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同时提供多个问题,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极大的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为积极主动学好化学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

比如,我在上氯化钠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讨论氯化钠的用途,利用幻灯片展示一些图片,0.9%的氯化钠注射液,腌制咸菜,精制盐,融化积雪,农业选种等。让学生在观察图片的同时,意识到氯化钠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个时候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原来厨房中的食盐有这么多的用途。老师再多的语言描述都没有一张图片或是一段视频片段的效果好。紧接着我就提出一个问题:我们食用的白花花的盐是从哪里来的呢?怎样从海水中获得食盐呢?学生们讨论后回答。但大多不是亲眼目睹。对于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远离海边没有更深的认识。我又通过大屏幕播放了一段我收集的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存在和海水晒盐的录像让学生从感官上去认识去理解所学的知识。紧接着做完粗盐提纯的实验后留下大部分时间用幻灯片投影练习题加深巩固所学的知识。这节课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了课容量又提高了效率。

再有,每学完一单元后,都要进行阶段复习。复习总结课需要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便学生能通观全局,综合运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复习,能把基础知识点及知识间的联系以网络的形式逐一呈现出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了学

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缩短了时间,开阔了知识面,又增大了练习量。

5、利用多媒体进行情感教育

多媒体教育使用欢快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图形、图像、生动形象的动画以及配音,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独特魅力,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并能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教育。我在课件中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选好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巧妙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如学习“有机合成材料”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让学生切身体会因伟大的祖国取得的举世瞩目成绩产生的自豪感。

再如我在讲授“化石燃料”时用视频渗透情感教育。放映一段视频:煤和石油的形成过程及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和影响。学生了解了我国的资源状况和发展状况,培养了热爱祖国,爱惜能源的情感,热爱大自然,节约能源,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整堂课学生课堂气氛活跃,既顺利的完成了知识目标,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二、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虽然给中学化学的教学带来了很多优势,但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1.上课节奏加快,信息量过大

由于教师可以在课前事先制作好多媒体课件,上课时教师就可以

不用写板书,这直接导致课堂上教师单纯说课的时间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每节课所带来的信息容量,加快课程进度。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短时间内让他们接受大量的信息显得有点力不从心。2.师生之间的互动减少

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教师的手会一直按在鼠标上,一直在进行着下一步的操作。教师这种思维的连贯性导致其很容易忽略对学生情绪、认知以及思维的观察和了解,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减少。

3.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直接影响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决策实施和评价。多媒体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在重视教育技术的同时忽略了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没有把多媒体技术和化学学科特点结合起来。

三、解决多媒体化学教学问题的对策

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使其在目前的条件下发挥更大的优势,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给出几点改进对策。

1.合理地进行多媒体教学

可以每次都抽出一定的时间对课堂习题进行讲解,这样一方面能让学生加强对课堂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同时也适当地减慢了课程的进度。由于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是建立在各种公式和定理上的一门课程,通过对课堂习题的讲解也可以深化学生的记忆。此外,教师在

授课的过程中,也应当加强对前面课程的复习与总结,使学生更好的建立起课程的前后联系。

2.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教学的过程是一种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而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起主导作用,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帮助教师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却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因为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辅导。教师也不能仅仅是一台计算机的操作者,因为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任何一台机器不能够代替的。可以在课件中设计一些与学生互动的部分,通过互动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畅通地交流师生之间的情感。

总之,我们要合理的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使一些在课堂上对于用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讲清的化学概念、化学规律的形成过程、复杂的化学反应,利用图片、动画等电子信息技术清楚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师讲清所传授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我们要不断探索,挖掘潜力,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篇: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当今社会,是经济全球化、知识信息化的时代,高中教育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走信息化之路。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交互性的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信息,辅助教学能直观地、生动地展现教学设想,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授课效率,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字:化学教学 多媒体技术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化学领域中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勿庸置疑,这种教育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但由于国内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不太成熟,存在于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好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好课堂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有的在多媒体课件的选题和设计存在科学性和必要性问题;有的不能正确定位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这些是阻碍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下面笔者提出自己的粗浅的想法,与同行交流。

一、多媒体技术的优点。

1、运用多媒体,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0世纪20年代,英国帕尔默(H.E.palmer)、洪贝(A.S.Homby)等人就提出了情景教学法。该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教学过程,而且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学习情景。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大多数课堂只用粉笔、黑板,靠教师一张嘴滔滔不绝地讲,时间长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多媒体课件综合了图像、图形、动画、声音、文本,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2、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必须有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否则就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把课堂演示实验中有毒的、有危险性的实验通过播放录像的形式演示出来,或把物质的微观结构或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些都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研究的方向,多媒体课堂教学决不能只停留于表面,用电脑屏幕代替板书、用录像代替所有课堂演示实验等这些形式都是不可取的。

3、多媒体技术可以辅助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巩固知识,获得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是不能保证让每个学生都能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二是实验现象往往稍纵即逝,不可重现,学生不能抓住其特征或要点;三是实验所观察到的往往只是一些宏观的、表面的现象,其中的微观变化却无法看到,学生就难以根据实验现象掌握反应原理。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增强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二、使用多媒体技术要注意。

1、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不能排斥或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所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当前的教学模式仍不可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作为“辅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有的教师认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每节课必提多媒体,特别是公开课或示范课,好象不用多媒体就不能算是一节好课。这种认识过分强调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不符合学生的的认知规律。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的教学过程的“奢华”,讲究声音、录像、动画和投影,追求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最终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把学生搞得顾此失彼,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每一个教师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是最大的财富,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必须具有科学性。

科学性是自然科学中首先必须具备而且是最重要的一个性质,离开了科学性,也就失去了自然科学立足的根本。因此我们要设计课件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犯科学性错误,否则不但不能起到辅助教学的目的,反而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3、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含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处理好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可见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不能简单地代替传统的传授,仍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突出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只有处理好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定位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4、编制多媒体课件不能刻意追求三维动画。

多媒体课堂辅助教学只能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而服务,不能刻意追求三维动画的演示。当前有一种相当普遍的认识,认为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必须有三维动画,若课件中没有三维动画的演示,则此课件的档次就不高,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因为多媒体课件只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应以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为第一要素,如刻意追求三维动画的演示未免有些舍本逐末,况且三维动画不能替代真实的模型。如在课件中演示乙烯、苯等物质的结构,还不如课堂上直接用它们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教学效果肯定超过三维动画演示的效果。

总之,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认清当前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误区才能使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发展少走歪路,才能真正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下载比喻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比喻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陈颖 摘 要 :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介绍一些化学史的内容,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可......

    比喻推理及其在写作中的运用

    作为推理形式的比喻并非今天才有,早在先秦文献中就已出现。惠施在答复梁王所问时曾说:“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公孙龙子的《迹府》篇......

    化学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化学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 泰兴市姚王初级中学朱红建225402 内容摘要: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意识,有利于学生素质培养和创新意识培养,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但是不......

    小组合作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 作......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林华莉 摘要: 传统教育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在社会创新的大潮下已是愈加明显。教......

    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的运用

    1国内院校化学教育现状 在我国,化学从初中开始学习,高中达到难度的巅峰,在大学还要作为学科基础课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以板书及幻灯片为教学媒介,虽然这样教师与......

    比喻在电子教学中的应用

    比喻在电子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比喻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喻想要说明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的一种手法。在教学中使用可以是学生听得明白,记得清;同时也能......

    关于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的思考[范文]

    关于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萍乡市芦溪县上埠镇中学 杜正瑞 关于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萍乡市芦溪县上埠镇中学 杜正瑞 [内容摘要] 在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