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药理学教学机制革新

时间:2019-05-15 05:54: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院药理学教学机制革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院药理学教学机制革新》。

第一篇:学院药理学教学机制革新

学院药理学教学机制革新

药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许多基本理论、药物作用的原理均来自实验,并不断通过实验得到验证。因此,药理学的实验教学是药理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手段,改革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方法与内容,使之适应现代大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1]。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创新教育的阻滞非常明显。一是长期的被动状态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得不到调动,学生主体性精神和主动性弱化,严重影响创新人格的形成。二是一味地强化学生的吸纳接受能力,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进取的精神,创新所需要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因没有开发训练而日渐萎缩[2]。而民族地区医学院校普遍存在资源短缺、投入严重不足及生源质量不高等问题。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从2005年开始在药学专科班、护理专科班及高级助产士班开展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

1.1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实验阶段如掌握实验设计原则、动物选择、编号、捉拿及给药、模型制作、统计处理等,掌握药物溶液的配制、药物剂量的换算、动物常用给药方法,掌握动物的麻醉、手术、取血、处死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等,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1.2综合性药理学实验阶段包括药物急性毒性的测定、有机磷农药中毒及解救、药物对兔血压的影响、临床病例用药讨论等,进一步强化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方法,着重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最后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实验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学习环境,教师的角色不是指示者而是引导者、协助者,为学生提供资源,就学生的推理过程进行提问和启发,对学生的认知做出经常性反馈,鼓励他们对信息的批判性评价,帮助学生在问题讨论中协调、整合基本知识与实际技能等。有机磷中毒及解救、药物对血压的影响的实验操作完成后,每次课专门安排1次针对该实验的讨论课,特别强调学生发言只是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不要求观点是对的,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才让学生讨论观点的对错。通过讨论课的开展,不仅节约实验经费的开支,而且改善了部分来自偏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专业方面交流的不足,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1.3探索创新性实验阶段

1.3.1准备阶段(用课余时间完成)给学生提供的实验内容及要求,让学生通过查找文献确定题目。(上网查CNKI中国期刊网、维普期刊网、超星电子图书、PubMedline外文医学期刊、万方数据、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pringerlink外文期刊等)。

1.3.2实验设计(1)实验目的:实验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意义;(2)材料和方法:包括实验动物、仪器、器械、生理溶液、药物和实验步骤;(3)结果:包括预期结果和实验中可能碰到的困难,克服的办法;(4)实验的安排:其中,特别要注意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注意对照组的设置,可能使用的统计学处理方法(对照、随机、重复)。

1.3.3开题报告实验设计经带教老师审核后,做预实验,写出小结。开放实验室做正式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1.3.4论文撰写每位学生都要按《中国药理学通报》的论文格式写一篇论文,同组的论文,结果以前部分可以相同,结果可自行整理,讨论和结论可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1.3.5答辩由班干部主持,各组代表报告实验内容。(1)题目;(2)作者、组别;(3)前言:研究目的意义;(4)材料和方法:使用的动物、麻醉方法、仪器、步骤、观察指标和记录方法;(5)结果:以图、表、文字说明;(6)讨论:分析结果能说明的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需要解决;(7)结论;(8)参考文献。教师及其他同学提问,实验者答辩,最后教师总结。

1.3.6进行问卷调查(1)药理实验的教学应如何改革;(2)实验教学过程中哪些阶段对自己帮助较大;(3)开展探索性实验有哪些好处;(4)在探索性实验过程中哪些阶段自己收获较大;(5)综合方面;(6)你认为本学期的探索性实验有何不足之处,应如何改进。

1.3.7学生成绩的评定根据学生药理学理论笔试的成绩、平时成绩、探索创新性实验成绩以及实验考核(理论和操作)成绩综合评定学生本门课程的总成绩。另外,开题报告结束后,选择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设计书,完善后鼓励学生申报学院学生科研基金,以获得资助或立项,开放实验室在课余时间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2、学生对开展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反馈意见

绝大部分学生要求增加探索性实验,而且在具体实施过程知道自己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的不足;大部分学生觉得通过开展探索性实验,能培养创新意识与多种能力,能使思维更加活跃,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使动手机会增多,学到课本外知识及实际工作经验,增进对科学研究的认识;绝大部分学生觉得探索性实验阶段对自己帮助较大。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探索性实验在培养多方面能力与综合素质方面效果很好,觉得开展探索性实验很有必要,觉得参加探索性实验收获比较大。

3、教师对开展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体会

3.1教师在业务上必须再学习是搞好教改,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探索性实验阶段,教师对探索性实验的内容要进行全面深入了解,尤其是学生自选题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必须再学习,拓宽及加深业务知识。

3.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教研室科研项目的子课题,如给学生进行芒果苷的药效研究,可通过学生实验课研究,有些可获得比较完整和可靠的资料,得出确切结论;有些则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和思路,经进一步研究取得预期成果。这既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又节约了科研经费和时间,取得教学科研双丰收。

3.3建立一套对学生学习成绩客观评价体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学生理论笔试、探索性实验的成绩和平时成绩等对药理学的学习进行综合的评价。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各项考核的评分细则,统一评分标准,使教师在考核学生成绩时既有章可循,又使该评分标准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考核真正做到准确、客观、公正,尽量减少人为误差。经过这一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班的开展且不断完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如何将这一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更进一步完善,使其在学科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贡献,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将是以后努力的方向。

第二篇:药理学教学总结

药理学教学总结

------李达

药理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其内容具有系统性不强、知识点零碎、复杂抽象、理论性强、涉及学科面广等特点;再加上开设这门课程时学生还没有接触临床的专业课知识,理论与实际脱节;所以学生普遍反映难学难记且易混淆,是公认的最难学科目之一。本人从事药理学教学工作多年,深受学生好评。现就自己在药理学教学实践中几点心得进行浅述,以与同行共勉。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药理学是一门桥梁性学科,既与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基础课有着广泛的联系,还与内科学、外科学、精神病学密切相关。所以就要求药理学教师既要多翻阅基础医学资料,又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有临床工作经验者为最佳。满腔的热情和高昂的激情这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基本条件。如果教师讲课时缺乏激情,如同老和尚念经,学生对药理学也不会有兴趣,更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 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 3.1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可以将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相对系统化,便于牢固掌握、记忆。本人在实践教学中主要对每个系统进行总结,即将该系统的主要内容罗列,并将重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药物列在主要内容之后,这样就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该系统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此方法在历届学生教学评价中均得到好评。归纳总结也可以在其他知识层面应用,比如对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3.2 比较法

在药理学教学实践中,运用比较法能系统地理清概念的脉络,便于记忆。不同章节,但有一定共同点的药物,例如: 镇痛药和解热镇痛药,可以从概念,镇痛的部位和性质,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等方面横向比较学习。同样可以把解热镇痛药和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的解热机制、特点做一比较。同一系统的药物,例如: 吗啡、甲基吗啡(可待因),和哌替啶,可以根据各药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构特性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纵向比较,由主到次,由浅入深,对比学习记忆。3.3 理论联系实际

《药理学》 不同于 《临床药理学》 ,是以基础理论为主的一门课,教材中基本没有临床病例,是大家公认的枯燥难学的课程。本人曾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把个人的临床经历讲给学生,不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深入理解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关系。比如在讲到 “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时,本人把在临床工作中抢救经验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 “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 的多发性、抢救要领都有了深刻了解。3.4 贯通式授课法

传统的药理学授课方式是分步骤进行,即按照体内过程→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顺序进行讲解。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内容打破这种顺序,采用贯通式方法,即把与某一个知识点相关的内容全部讲完,比如在讲到硝酸甘油扩张血管作用时,按照下列顺序讲解: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药理作用)→治疗高血压(临床应用)→引起低血压(不良反应),这样就是零碎的知识点具有连贯性,学生听起来也比较轻松。当后面有重复时就可以一带而过。3.5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当今是一个信息时代,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资源为教学服务,比如把吗啡成瘾的实验视频和癫痫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视频放给学生看,使学生产生直观的感性认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听课情绪。其他资源比如动画的应用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6 板书图解法

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已经普及,板书也离我们渐行渐远。其实板书具有多媒体不可取代的优点,板书直观、清晰,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过程中,适当板书会取得良好效果,比如在总论部分,学生对于 “药物经过5个半衰期基本消除”和 “恒量给药,经过5个半衰期药物达到稳态浓度” 这两句话很难理解,这时如果老师在黑板上给予计算和画图,则显得浅显易通,非常直观。再如抗帕金森病药,学生对于运动神经元的支配和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难以理解,如果利用板书画图,就比较直观,讲解比较轻松,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适当转换课堂教学语言由于药理学涉及相关学科的内容较多,学生对药理学的学习,一是有畏难情绪,二是觉得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尽可能用通俗简洁、生动趣味的语言替换原本枯燥

乏味的专业术语和逻辑关系,增强学生的情感,驱除疲劳,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默契和友谊。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如何把课讲得生动有趣,条理清楚。同时,药理学是一门前沿学科,知识更新换代比较快,所以教师要不懈努力,在教学手段和内容方面跟上时代的步伐。

2015年1月11日星期日

李达

第三篇:地方农业科技革新人才集聚机制探讨论文

一、概念的界定及辽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现状

全省有省级、市(地区)级农业科研机构111个,从事农业科技活动的科研人员2800余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约占50个百分点,大中专约占40个百分点。此外辽宁省有从事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高校三所,农业中专学校6所以及省市县三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农业科技创新及培养了农业科技人才做出了贡献。总体来说,辽宁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情况显现出数量偏低,高学历人员所占比重过小,大中专学历所占比例较大的现象。此外,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科技投入、教育投入匮乏等原因导致的农业科技工作人员工作条件差、待遇低,优秀人才流失严重也是不争的事实。近年辽宁省落实中央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战略部署,把农业科技工作纳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全过程,着力推进以公共财政为投入主体、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为创新主体、农技推广单位为成果转化主体、广大农民为受益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建设,促进了辽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随着辽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提升辽宁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辽宁省农村工作提供持续的科技支撑,就成了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

二、影响辽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因素

(一)经济环境因素

经济因素是决定人才集聚的最重要的因素。首先,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其活跃的经济发展动力,将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科技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为人才发展提供更适宜的环境和发展前景。其次,一个地区的经济向前迈进的过程通常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集聚的过程一般会伴随着人才的集聚。由于产业集聚而会产生更多的工作机会,吸引大批的科技创新人员充实到新兴产业当中,进而实现人才集聚。再次,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相应地,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往往会有较高的发展水平,会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向本地区集聚。

(二)政策制度因素

制度也是一种生产力。不同制度安排下的经济绩效是不一样的。有效的制度能促进经济发展,而不利的制度阻碍经济发展。在人才集聚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制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政策制度得力,科技创新人才加速集聚。政策制度僵化陈旧,将会成为人才向本地区集聚的重重阻碍。一个地区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或是激励科技创新的人才激励政策,或是鼓励人才流动的人事管理制度等等,都将对科技人才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作用。

(三)个人发展前景因素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必定要考虑自身利益与发展前景等因素。当这些因素达到自身的心理预期的时候,就会做出流动的选择。所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个人成长前景也是影响人才集聚的因素。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提供足够合适的条件以吸引人才的集聚。

1、个人的收入前景

经济人的基本特征是每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已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在选择时候,必定要考虑未来的经济收入。一般情况下,只有当经济收入会增加,物质生活条件会改善的时候,才会诱使人才做出流动的选择。科技创新人才的个人收入前景是人才集聚最原始的动力,也是决定人才集聚的最基本条件。

2、个人的福利保障

福利待遇是单位在工资奖金等劳动报酬之外给予员工的报酬,也是薪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在一个单位,就会享受到本单位给予员工的各种资源和保障,一个良好的福利待遇体制能够增加员工对单位的依恋情感,从而增加单位对人员的凝聚力。选择一个单位,就代表拥有了单位所提供的福利保障,离开一个单位,就失去了这部分福利与保障。所以,福利待遇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流动的机会成本,也是科技创新人才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3、个人价值的实现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的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对于科技创新人才来说,其拥有高水平的知识、素质及能力,会更希望可以施展自身的才华,做出一番事业。实现自身个人价值的需求可能反而会比收入或福利待遇更加重要。甚至为了个人价值的实现,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物质待遇层次的需求。科技管理部门应更加重视给予科技创新人才施展才华的机会,为他们创造科研创新平台,帮助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实现其作为科研创新人才的价值,从而进一步为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人文环境因素

每个地区都有一定的地区人文特色,包括科技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民俗文化背景、社会价值观导向等等。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该地区的人文环境因素是否契合人才自身的文化品味与价值取向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由于科技创新人才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对文化环境的要求要更高一些。因此,文化设施齐全、文化氛围浓厚、教育发达、具有良好人文环境的地区更容易受科技创新人才的青睐。

三、促进辽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的对策

(一)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在市场中流动,人才的集聚活动固然受市场的调节作用。但仅仅依赖市场的调节作用,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动力以吸引人才向本地区集聚。地方政府由于其管理地位及职能,在教育投入、科研投资、政策制定等各方面的权力,使得政府部门有能力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本地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因此,地方政府应在人才集聚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服务,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服务,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在本地区的集聚创造有利条件。

(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创造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

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是吸引人才集聚的重要因素。辽宁省是农业大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辽宁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一五”期间是辽宁省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辽宁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5%。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0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00多元。表明辽宁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是较高的。但是当前辽宁省的农业生产仍以大农业种植业为主,牧、副、渔业发展相对不足,农业经营大多数仍是粗放型经营,农业产业结构仍有较大的升级空间。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大量高新技术的应用,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广阔的施展机会,将会需要大批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充实到新兴产业当中,必然会带来人才的集聚。而人才的集聚也必然会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起到良性循环的作用。

(三)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内部发展环境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在庞大的人才市场中,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为人才提供有利的空间,将人才吸纳到我省。人事管理部门尤其需要做好人才引进的工作,建立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相联系的信息渠道,为人才与单位之间建立好桥梁,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效益,展示我省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吸引力。政府部门要广开纳贤之路,发掘和大胆使用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网罗更多高素质高质量的科技人才,为我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提供智力支持。此外,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发挥人才的效用。政府部门应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创造适合的发展空间和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提拱公平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完善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为人才的发展创造有序的竞争环境。

(四)加强教育培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

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需要不断培养、锻炼才能打造而成。政府部门应为人才的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科研平台,促成重大项目的合作,加速造就一批战略性研究专家、学科带头人和科技推广骨干。加强青年创新人才的培训,提升科技人才的素质。对于县乡级学历稍低的农业科技人才,要加强教育培训,通过在职教育、学习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及技术水平,最大化发挥其在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不能仅仅依赖引进,自主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也是作为农业大省需长远考虑的任务。因此,政府部门应通过加强对我省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提升农村地区师资素质、转变农村教育观念等,提升农民运用科学技术的意识,打造重科学重知识的文化氛围,培养优秀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服务。

第四篇:《药理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药理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

(2006年4月26日)

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机制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药理学作为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与药学的桥梁学科,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

根据五制本科临床医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教学强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同时介绍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与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包括学习能力、科学分析综合能力及科学思维方法和初步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强基础与临床联系,指导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合理用药以防治疾病,为培养高质量的临床医生奠定基础。1.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1)掌握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禁忌症。

(2)熟悉药物的理化特性与生物活性,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过程以及对人体和药效的影响。(3)了解新药研制和开发、基因治疗等知识内容。2.基本能力的培养

(1)自学能力的培养:课堂讲授重点和难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突出讲课的层次和思路,阐述药理作用及机制,结合实际病例引导学生将理论和临床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

(3)专业外语:要求学生掌握药理学主要专业英文词汇和常用药名。

3.创新能力的培养

及时把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引入到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思考和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

4.参考学时

理论课教学90学时。

实验教学课50学时。实验课教学与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组成实验生理科学课程,仍由本课程教师负责实验教学。5.推荐教材

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药理学》,颜光美主编,2004年8月第一版

二、教学大纲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绪论

目的要求:掌握药物的本质、研究的主要内容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了解药理学的学科任务和在医学中的地位,药理学发展史。

课程内容:药理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范围,和相邻学科的关系。药物的基本特性、药物与毒物及食物的关系。药理学的发展历程。

教学时间:1学时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目的要求: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效应,药物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量效关系,药理作用机制,受体的性质和特性,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熟悉构效关系,跨膜信息转导与细胞内信使

教学内容:药物的分子特性、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效应动力学,量效关系,效应强度与最大效能,质反应与量反应、半数有效量,治疗指数与安全范围,剂量在安全用药中的重要性。药物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受体、配体,药物和受体相互作用动力学,解离常数、亲和力和内在活性,激动药、部分激动药、竞争性阻断药和非竞争性阻断药,拮抗参数pA。受体类型和第二信使,受体的调节。

2教学时间:4学时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目的要求:掌握药物在体内的过程,药物消除动力学规律,药动学基本参数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熟悉连续多次用药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以及在设计给药剂量的意义。了解房室模型,药动学参数的计算。

课程内容: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吸收、转运的基本规律。离子障,给药途径、首关消除。药物的分布,和血浆蛋白结合、再分布、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生物转化,生物转化类型、肝微粒体酶、酶诱导和抑制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药物排泄及影响

因素,肝肠循环。时量关系,峰值浓度,达峰时间,曲线下面积,生物利用度,药物消除动力学规律,零级动力学和一级动力学概念和参数,消除速率常数、药物消除半衰期、清除率、肝提取率、灌注限制性清除和能力限制性清除,表观分布容积。连续多次用药的血药浓度变化规律,稳态血药浓度、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浓度时间、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药动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房室概念。

教学时间:4学时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目的要求:了解对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物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和危害,滥用药物的危害及合理用药原则。

教学内容: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教学时间:1学时

第五章 新药研究

目的要求:了解新药的开发和研究。

教学内容:新药的发现,开发研究,及其不良反应的检测等。教学时间:辅导自学1学时

第六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目的要求:复习传出神经系统递质和受体,乙酰胆碱(ACh)和去甲肾上腺素(NA)的生物合成、储存、释放和作用消除。掌握传出神经系统受体的命名和分型;本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基本药理作用及药物分类依据。

教学内容: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ACh和NA的生物合成,储存,释放和作用消除,突触前受体与突触后受体、α、α、β、β、M、M及N、N等受体亚型;受体和递质相互作

121

2用,受体后信息转导,与离子通道及第二信使 cAMP、Ca`、IP、cGMP联系,32+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作用,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及药物分类。

教学时间:2学时

第七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

目的要求:掌握 ACh 的药理作用,常用M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对眼作用及治疗青光眼应用。熟悉其它胆碱受体激动药。了解N胆碱受体激动药烟碱的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ACh的M样和N样效应,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在眼科的应用和不良反应。教学时间:2学时

第八章 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目的要求:熟悉抗胆碱酯酶药分类,新斯的明作用和临床应用,有机磷酸酯类中毒机理及毒理作用。掌握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治疗原则及胆碱酯酶复活药的作用原理及应用、不良反应。教学内容:胆碱酯酶的分类及抗胆碱酯酶药的作用机制。胆碱酯酶作用和分布,抗胆碱酯酶药分类和作用原理,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其它抗胆碱酯酶药。有机磷酸酯类的毒理作用,中毒表现和中毒的治疗原则和防治。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氯磷定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教学时间:2学时

第九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

目的要求:掌握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熟悉其它M胆碱受体阻断药。了解神经节阻断药的药理作用。掌握去极化型和非去极化型肌松药。

教学内容: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对心血管、平滑肌、腺体、眼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症及急性中毒的解救,其它M胆碱受体阻断药的特点。N胆碱受体阻断药神经节阻断药作用,除极化型肌松药(琥珀胆碱)与非除极化型肌松药(筒箭毒碱和袢库溴胺类)主要不良反应。

教学时间:3学时

第十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目的要求:了解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构效关系, 按照受体选择性分类,α受体激动药、αβ受体激动药、β受体激动药,掌握各代表药的作用与应用。

教学内容: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α1和α2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激动β

1、α及多巴胺受体(多巴胺),β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药理作用、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其它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特点,教学时间:3学时

第十一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目的要求:熟悉α、β受体阻断后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掌握α、β受体阻断药按受体亚型分

类及代表药的作用与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α受体阻断药:短效类(酚妥拉明)和长效类(酚苄明),α1受体特异性阻断药(哌唑嗪)、α2受体特异性阻断药(育亨宾)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β受体阻断药,构效关系,药理作用及分类,代表药(普萘洛尔)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其它β受体阻断药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教学时间:3学时

第十二章 局部麻醉药

目的要求:掌握常用局部麻醉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优缺点。熟悉局麻药的给药方法。教学内容:局部麻醉药的药理作用及机制,吸收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作用,中毒的处理原则。局部麻醉药的给药方法。

教学时间:1学时

第十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目的要求:复习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及递质、受体、神经通路;掌握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特点及药物分类、作用原理、代表药和主要药理作用或应用,熟悉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治疗相关的递质和受体。

教学内容: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学基础;递质及受体(包括Ach、NA、DA、5-HT、GABA、Gly、H及阿片受体)、神经通路及其生理功能、病理改变;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按作用于各种受体或细胞膜分类、作用原理、代表药和主要药理作用或应用。

教学时间:1学时

第十四章 全身麻醉药

目的要求:了解全身麻醉药脂溶性与麻醉作用关系,掌握常用全身麻醉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优缺点,了解各种复合麻醉用药的概念。

教学内容:吸入全麻药的作用机制、麻醉分期、最小肺泡浓度、血/气分布系数、脑/血分布系数与麻醉作用强度和麻醉分期关系。乙醚、氟烷、恩氟烷、异氟烷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优缺点。静脉全麻药,硫喷妥钠、氯胺酮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复合麻醉的概念。

教学时间:1学时

第十五章 镇静催眠药

目的要求:掌握常用的苯二氮卓类和巴比妥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了解水合氯醛等其它镇静催眠药的作用。

教学内容:苯二氮卓类的药理作用、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和所属代表性药物。巴比妥类药物分类,中枢抑制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其它的镇静催眠药的药理作用特点及不良反应。

教学时间:2学时

第十六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目的要求:掌握抗癫痫药的分类、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禁忌症。教学内容:癫痫的临床分型,抗癫痫药作用机制,治疗大发作的药物、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和治疗小发作的药物: 苯妥英钠, 卡马西平,苯巴比妥、扑米酮、乙琥胺、丙戊酸钠和近年发现的新型抗癫痫药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使用抗癫痫药物的注意事项。

教学时间:2学时

第十七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目的要求:了解帕金森病的黑质纹状体的多巴胺缺乏学说, 掌握抗帕金森药的分类、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熟悉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药物及分类,了解药物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左旋多巴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体内过程,和多巴脱羧酶抑制药合用依据,不良反应。α甲基多巴肼、金刚烷胺、溴隐亭等在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胆碱受体阻断药苯海索和卡马特灵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主要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胆碱酯酶抑制药、M受体激动药的治疗作用及不良反应。

教学时间:3学时

第十八章 抗精神失常药

目的要求:掌握抗精神失常药分类及代表药的药理。

教学内容:抗精神病药物分类,基本化学结构,多巴胺受体的分型,多巴胺通路。氯丙嗪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体内过程、临床应用、急性中毒和禁忌症。其它抗精神病药特点。抗抑郁药米帕明的药理作用、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其它抗抑郁药特点。抗躁狂症药:碳酸锂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教学时间:2学时

第十九章 镇痛药

目的要求:熟悉镇痛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掌握阿片受体的分类及作用于亚型药物的作用,认识镇痛药和其它成瘾性药物滥用的危害性。

教学内容:阿片生物碱、吗啡化学结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阿片受体亚型、分布和特性、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成瘾危害性、急性中毒及禁忌症。其它阿片受体激动药和阻断药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纳洛酮的临床应用。癌痛的镇痛治疗,药物滥用和控制。

教学时间:2学时

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药

目的要求:掌握解热镇痛抗炎药的概念、药理作用的共性、药物的分类。了解抗痛风药。教学内容:退热、止痛、抗风湿的通性与作用机制;非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药和特异性环氧合酶抑制药,阿司匹林的化学结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其它解热镇痛抗炎药和应用注意。痛风的代谢原因和抗痛风药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教学时间:2学时

第二十一章 离子通道概论及钙通道阻滞药

目的要求:复习细胞膜离子通道,熟悉心肌细胞离子通道及相关离子对心肌生理活动的影响,掌握作用于钠、钾、钙离子通道的代表性药物、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了解离子通道药的临床评价。

教学内容: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分类、分子结构及门控机制。作用于钠、钾、钙离子通道的代表性药物、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Ca的生理意义,钙通道类型与分子结构, 钙通道阻滞药按化学结构和选择性分类,钙通道阻滞药的药理作用、体内过程和临床应用。常用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和的药理作用与特点、作用原理、适应症及不良反应;其它钙通道阻滞药药理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和评价。

教学时间:3学时

第二十二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理

目的要求:复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掌握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掌握常用ACEI及其特点,掌握常用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拮抗药。

12+

教学内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与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的比较。ACEI代表药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拮抗药氯沙坦等的作用特点。

1教学时间:2学时

第二十三章 抗高血压药

目的要求:熟悉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危害;掌握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其代表药的药理作用、抗高血压特点、适应症及主要不良反应,抗高血压药物的选用原则。

教学内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与危害。抗高血压药分类,利尿药、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药、β受体阻断药、Ca通道阻滞药、交感神经抑制药和其它扩张血管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抗高血压药选用原则和临床评价。

教学时间:2学时

第二十四章 抗心律失常药

目的要求:了解正常心肌电生理与心律失常原因,抗心律失常药的电生理作用,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及电生理依据。掌握代表药的电生理作用与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正常心肌电生理概念:膜电位、快、慢反应细胞电活动,离子通道,有效不应期、膜反应性、传导性、心律失常电生理机制。抗心律失常药的电生理作用,抗心律失常药按电生理作用分类;IA、IB、IC、II、III和IV类的代表药的电生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教学时间:2学时

第二十五章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目的要求:了解心力衰竭的基本病理生理,熟悉抗慢性心力衰竭药物分类,掌握强心苷的药理作用与强心机制、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了解抗慢性心力衰竭药物的选药原则。

教学内容: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药物的分类,强心苷类作用机制、药理作用、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和防治。利尿药、非强心甙类强心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及血管扩张药、β受体阻断药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和临床评价。

教学时间:3学时

第二十六章 抗心绞痛药

2+目的要求:了解决定心肌供氧及氧耗的主要因素、心绞痛发生的病理生理及心绞痛的临床分型,熟悉抗心绞痛药的分类,掌握各类药的抗心绞痛作用、作用机制、适应症及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影响心肌供氧及氧耗的因素,心绞痛的临床分型,抗心绞痛药分类,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药及钙通道阻滞药;硝酸甘油、普萘洛尔、和钙通道阻滞药的抗心绞痛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β-受体阻断药合用硝酸甘油的优点与理论根据。Na/H交换抑制药、特异性减慢心率药和其它血管扩张药的临床应用评价。

教学时间:2学时

第二十七章 调血脂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目的要求:了解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药理作用、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掌握HMG-CoA还原酶抑制药的临床地位。

教学内容:高脂蛋白血症分型,调血脂药、抗氧化药、多烯脂肪酸类、保护动脉内皮药的代表药的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HMG-CoA还原酶抑制药。

教学时间:1学时

第二十八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目的要求:复习尿液生成机制,熟悉利尿药和渗透性利尿药的作用部位,掌握利尿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了解脱水药及临床应用。教学内容:肾小管转运机制,碳酸酐酶抑制药、Na-K-2Cl协转运抑制药(呋塞米)、Na-Cl

+

+

+

-+

-++协转运抑制药(氢氯噻嗪)、阻断肾小管上皮Na通道药(阿米洛利)、盐皮质激素受体阻断药(螺内酯)的药理作用、作用部位、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临床评价。渗透性利尿药。

教学时间:1学时

第二十九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目的要求:掌握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纤维蛋白溶解药、促凝血药和止血药、抗贫血药及止血药、造血细胞因子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了解血容量扩张剂。

教学内容:血液凝固机制,抗凝血药:肝素:来源与化学,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鱼精蛋白的对抗作用。香豆素类:双香豆素、华法林和新抗凝的抗凝机制,作用与肝素异同,临床应用,药物相互作用。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前

列环素、噻氯匹啶的抗血小板药理作用与应用。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尿激酶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因子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促凝血药: 维生素K制剂,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纤维蛋白溶解抑制剂氨甲苯酸与氨甲环酸,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抗贫血药:铁制剂,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与制剂选择、不良反应。叶酸药理作用、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红细胞生成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作用和临床应用。血容量扩张剂:右旋糖酐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教学时间:2学时

第三十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目的要求:掌握常用平喘药、镇咳药及祛痰药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平喘药:支气管哮喘为气道反应性增高的炎症。平喘药分类,拟肾上腺素药、茶碱类作用、M胆碱受体阻断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肥大细胞膜稳定药,代表药的平喘作用和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镇咳药和祛痰药。

教学时间:1.5学时

第三十一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目的要求:熟悉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分类、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了解助消化药、止吐药、泻药、止泻药及利胆药和胆石溶解药的临床应用与用药注意事项。教学内容:抗消化性溃疡药,抗酸药、H受体阻断药、M 受体阻断药、胃壁细胞氢泵抑制药、2胃泌素受体阻断药、粘膜保护药和抗幽门螺旋菌药的代表药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助消化药、止吐药、泻药、止泻药及利胆药和胆石溶解药的临床应用。

教学时间:1.5学时

第三十二章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抑制药

目的要求:熟悉各种子宫兴奋药和子宫抑制药的作用特点,剂量及子宫功能状态对其作的影响,临床应用与用药注意。

教学内容:缩宫素来源与化学,药理作用、药效与剂量关系,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垂体后叶素、前列腺素、麦角生物碱对子宫的作用、临床应用及用药注意,子宫平滑肌抑制药。

教学时间:1学时

第三十三章 影响自身活性物质的药物

目的要求:熟悉组胺的生理作用、组胺受体亚型的分类。掌握组胺H受体与H受体阻断药的药

12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了解其它药物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组胺受体阻断药 组胺的生理作用、组胺受体亚型分布及中介效应,组胺释放与过敏反应及胃酸分泌的关系。H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体内过程和不良反应。H受体阻断

12药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

其它药物的作用及临床应用。教学时间:1学时

第三十四章 性激素类药和避孕药

目的要求:熟悉性激素的临床应用。了解避孕药。

教学内容:雌激素化学、分泌的调节,作用机制、体内过程、生理和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应用注意。抗雌激素类药的临床应用。孕激素类药:来源、分类、体内过程、生理和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雄激素类药:来源、体内过程、生理和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禁忌症及应用注意。同化激素的临床应用。避孕药。

教学时间:1学时。自学避孕药

第三十五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目的要求:掌握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效应及其治疗作用、作用机制、适应症与禁忌症、不良反应与用药注意。

教学内容:化学结构和构效关系,糖皮质激素和制剂的生理效应和药理作用、抗炎作用机制、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症,用法与疗程。促皮质素、皮质激素抑制药和盐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与应用。

教学时间:2学时

第三十六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目的要求:熟悉抗甲状腺药的作用特点、原理、应用、毒性及应用注意。

教学内容: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储存、分泌与调节、药理作用、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抗甲状腺药硫脲类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碘及碘化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放射性碘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甲状旁腺激素和调

节钙代谢药。教学时间:1学时

第三十七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

目的要求:了解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与糖尿病的病理生理。熟悉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的作用、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胰岛素的体内过程和制剂、药理作用、胰岛素受体, 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口服降血糖药:磺酰脲类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体内过程。双胍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胰岛素增敏药、α-葡萄糖甙酶抑制药。

教学时间:2学时

第三十八章 抗骨质疏松的药物

目的要求:了解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熟悉影响骨质吸收、形成以及骨化促进药的作用与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骨吸收抑制药双膦酸盐类、骨形成促进药氟制剂及骨矿化促进药钙制剂和维生素D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教学时间:1学时

第三十九章 抗菌药物概论

目的要求:认识机体、病原体、抗菌药三者之间的关系,熟悉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及抗药性产生途径,为临床合理用药打下理论基础。了解抗生素的分类发展及其在临床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内容:机体、病原体、抗菌药之间相互关系,抗菌药在防治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抗菌谱、抗菌活性、抑菌药、杀菌药、化疗指数、抗菌药的后作用和化学治疗等概念。抗菌药的作用机制,细菌的耐药性的产生机制,抗菌素的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的联合应用。肝肾功能损害的抗菌药的应用。

教学时间:1学时

第四十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目的要求:掌握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机制、耐药性及机制、适应症、体内过程及不良反应。

内容:

青霉素类:青霉素基本结构、理化性质、抗菌作用,抗菌谱、抗菌机制,细菌耐药机制、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半合成耐酸、耐酶和广谱青霉素类的代表药抗菌作用、体内过程、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

头孢菌素类:基本化学结构、优点,一、二、三、四代头孢菌素代表药、抗菌作用、体内过程、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非典型β-内酰胺抗生素、单环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药。

教学时间:3学时

第四十一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目的要求:掌握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多肽类抗生素的抗菌谱、抗菌机制、耐药性及机制、适应症、体内过程及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代表药红霉素的抗菌谱、抗菌作用,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其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林可霉素类。

教学时间:2学时

第四十二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目的要求:掌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菌谱、抗菌机制、耐药性及机制、适应症、体内过程及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氨基苷类抗生素的共性,代表药的抗菌谱、抗菌作用、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多粘菌素体内过程、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教学时间:2学时

第四十三章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抗生素

目的要求:掌握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抗菌谱、抗菌机制、耐药性及机制、适应症、体内过程及不良反应。教学内容:四环素类代表药的抗菌作用、抗菌机制、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氯霉素抗菌作用及机制、体内过程、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

教学时间:1学时

第四十四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目的要求:掌握喹诺酮类,磺胺类和硝基呋喃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喹诺酮类的化学结构、抗菌作用机制、细菌耐药机制、药理学共性,一、二、三代喹诺酮类的代表药抗菌作用与临床应用,应用注意事项。磺胺类药结构和分类、抗菌谱、抗菌作用机制,与甲氧苄啶合用的药理学依据。硝基呋喃类。

教学时间:2学时

第四十五章 抗结核病

目的要求:熟悉抗结核药的分类,异烟阱、利福平、乙胺丁醇的抗菌机制、耐药性、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掌握抗结核药的应用原则,了解第二线抗结核药。

教学内容:第一线和第二线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的化学结构、抗结核菌作用、抗药性、体内过程、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其它抗结核药。抗结核药的治疗原则。

教学时间:1学时

第四十六章 抗真菌药

目的要求:熟悉抗真菌药的分类,掌握灰黄霉素、两性霉素、制霉菌素及咪唑类和氟胞嘧啶等抗真菌药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抗真菌药的分类,抗真菌抗生素和咪唑类抗真菌药。代表药的抗真菌作用与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教学时间:1学时

第四十七章 抗病毒药

目的要求:了解抗病毒药概况和抗HIV药的研究进展,熟悉抗病毒药的分类。

教学内容:抗病毒药的作用部位,核苷类、非核苷类和抗病毒生物制剂,代表药的的抗病毒药的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抗HIV药的研究进展。

教学时间:1学时

第四十八章 抗寄生虫药

目的要求:掌握阿米巴病合理选药原则。熟悉常用的抗阿米巴病药、抗疟药、抗血吸虫药和抗肠虫药的药理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合理选药原则。

教学内容:

抗阿米巴药: 抗阿米巴药的分类:用于治疗肠内阿米巴病药和用于治疗肠外阿米巴病药药,或可用于治疗肠内、外阿米巴病药。代表药的药理作用、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抗疟药:疟原虫的生活史,各类抗疟药的作用环节、疟原虫的耐药性,抗疟药的作用分类。各代表药的抗疟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临床应应用及耐药性。

抗血吸虫药:吡喹酮药理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抗肠蠕虫药:抗肠蠕虫药的抗虫谱、抗虫特点及不良反应。代表药甲苯达唑等,驱绦虫药氯硝柳胺。抗肠蠕虫药选药原则。抗丝虫病药乙胺嗪。抗黑热病药

教学时间:3学时

第四十九章 抗恶性肿瘤药物

目的要求:认识抗恶性肿瘤药的作用点;从细胞增殖动力学的角度熟悉各类药的药理作用,适应症及不良反应。掌握常用的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细胞增殖动力学概念和抗恶性肿瘤药分类,抗药性与多药抗药性,抗恶性肿瘤药物与细胞程序死亡,抗恶性肿瘤药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与分类,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教学时间:2学时

第五十章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目的要求:从机体免疫系统的构成及其免疫功能,了解免疫抑制药及免疫增强药的作用原理、作用、主要适应症及不良反应。熟悉常用的免疫抑制药及免疫增强药。

教学内容:机体的特异行免疫过程,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作用部位、适应症及共同的不良反应。免疫抑制药:环孢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抗代谢药,抗淋巴球蛋白和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体。免疫增强药:免疫佐剂、免疫细胞因子、左旋咪唑、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转移因子和胸腺素等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教学时间:2学时

第五十一章 基因药物与基因治疗

目的要求:了解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 基因转移的技术、基因治疗的应用和展望。教学时间:2学时,自学

第二章 疾 病 概 论

一、掌握健康的概念,疾病发生的原因、条件和诱因,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传统死亡和脑死亡的标志及判定标准。

二、熟悉健康、疾病、死亡、脑死亡的概念。

三、了解传统死亡的观念。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 了解水、钠的正常代谢,熟悉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

2. 掌握低钠血症中的低渗性脱水、高钠血症中的高渗性脱水的概念及对机体的影响(注意脱水的部位,细胞内外液的变化特点,机体的调节,循环和神经系统的症状)。3. 熟悉各类脱水的病因,了解水中毒,细胞水肿对脑的影响。了解各类脱水的治疗原则。4. 掌握水肿的概念,水肿的发病机制,了解水肿的特点和对机体的影响。5. 了解正常钾代谢,掌握高低钾的概念。

6. 熟悉钾代谢紊乱的常见原因,对机体的影响(尤其是对神经肌肉和心脏),反常性酸性尿的产生及与低钾碱中毒的关系。7. 了解钾代谢紊乱的治疗原则。8. 了解镁的代谢特点,熟悉高低镁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了解镁代谢紊乱的治疗原则。9. 了解钙磷的代谢特点,熟悉钙磷代谢紊乱的常见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了解钙磷代谢紊乱的治疗原则。酸碱平衡紊乱 掌握:

酸碱平衡常用指标(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碱剩余、缓冲碱和阴离子间隙)的正常值与意义 四种单纯性酸碱紊乱的概念

四种酸碱紊乱的病因、主要指标变化、机体的代偿调节和对机体的影响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熟悉: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四种酸碱紊乱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了解:

酸碱的概念、了解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因和特点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缺氧

掌握缺氧的概念和常用的血氧指标

掌握缺氧的分类、各种类型缺氧的发生机制及血氧变化特点。

掌握缺氧时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和组织细胞对缺氧的代偿和失代偿反应。熟悉各种类型缺氧的原因。

熟悉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及氧中毒。了解吸氧治疗的基本原则。

发热

1、掌握:发热、过热的定义,发热的机制。

2、熟悉: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种类,发热的时相。

3、了解:发热激活物、中枢发热介质的种类,发热对机体的影响,发热的防治原则。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1、掌握常见的受体水平或G蛋白信号通路异常与疾病的联系(如霍乱等)

2、熟悉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通路。

3、了解信号转导异常的原因。

4、了解以信号转导系统为靶点的生物疗法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与疾病

1、掌握细胞凋亡的概念、生物学意义

2、掌握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

3、熟悉细胞凋亡的过程及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差别

4、熟悉细胞凋亡的主要形态学、生物化学变化

5、熟悉细胞凋亡的相关因素(诱导性因素、抑制性因素)、熟悉细胞凋

亡主要的相关基因(Bcl-

2、p53)

6、了解细胞凋亡与常见疾病或病理过程的关系

7、了解细胞凋亡在疾病防治中的意义

第十章 应激

1、掌握:应激、全身适应综合征(GAS)的概念,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2、熟悉:应激原的概念,应激时神经-体液反应,应激对各器官系统的影响。

3、了解:应激原种类,应激的基本表现,应激对各器官系统的影响,应激相关疾病,应激的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十一章 DIC 1.掌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

2.掌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机制

3.熟悉 DIC 的影响因素

4.熟悉 DIC时机体变化

5.了解凝血与抗凝

了解DIC的病因,分期,分型及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第十二章 休克

掌握:

休克的概念

休克的发展过程和发病机制 休克时细胞损伤和代谢障碍

多系统器官衰竭的概念,多系统器官衰竭的发生机制

熟悉:

熟悉血管活性胺、调节肽变化,熟悉炎症介质与SIRS

休克的防治原则

了解:

1.休克的病因和分类

2.多系统器官衰竭时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代谢变化

1. 掌握多器官功能不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混合性拮抗反应综合征、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细菌移位的概念。

2. 掌握MODS 的发病类型和发病机制。

3. 熟悉各种炎症因子在MODS的作用。

4、了解MODS的原因及分型、MODS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和防治原则。

第十三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6、熟悉氧自由基,活性氧,PH反常,氧反常和心肌顿抑的概念

7、熟悉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8、熟悉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自由基的损伤作用

9、熟悉中性粒细胞聚集的原因和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中的作用

11、了解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高能磷酸化合物减少的原因

12、了解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13、了解正常时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过程

14、了解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掌握缺血-再灌注损伤,钙超负荷和自由基的概念 2.掌握钙超负荷的发生机制

3.掌握钙超负荷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4.掌握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生成增多的机制

第十四章 心功能不全

1、掌握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的概念

2、掌握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3、熟悉心力衰竭的原因、诱因

4、熟悉心力衰竭的代偿方式及其意义

5、熟悉心力衰竭时代谢机能的变化

6、了解心力衰竭的分类、防治原则

第十五章 肺功能不全

1、掌握以下概念:呼吸衰竭(I, II)、静脉血掺杂(功能性分流)、死腔样通气、真性分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性脑病、肺源性心脏病.2、掌握呼吸衰竭的发生机制及血气变化特点。

3、掌握ARDS的发生机制。

4、掌握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

5、掌握呼吸衰竭时主要的代谢功能变化。

6、熟悉慢性阻塞性肺病导致呼衰的机制

7、了解呼吸衰竭的病因

8、了解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及给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第十六章 肝功能不全

5、肝功能不全,肝功能衰竭和肝肾综合征的概念

6、熟悉肝性脑病时血氨增高的原因

7、熟悉肝性脑病发生机制中的GABA学说

8、熟悉肝肾综合征的发生机制

9、了解肝脏疾病的常见原因和机制

10、了解肝性脑病的分类和分期

11、了解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其它神经毒质的作用

12、了解肝性脑病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掌握肝性脑病和假性神经递质的概念 2.掌握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氨中毒学说 3.掌握肝性脑病机制中的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 4.掌握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

第十七章 肾功能不全

1、掌握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的发生机制,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的代谢紊乱。

2、掌握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的概念,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

3、熟悉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与类型、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经过、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4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分期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4、了解防治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基础。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防治慢性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五篇:教学机制

激励机制在教学中的作用

代明琦

摘要: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当前初中地理教学面临的普遍困境,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在于合理而有效的激励。总结提炼同行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将激励教学法运用于自己的初中地理日常教学,通过兴趣激励、言语激励、体态激励、竞争激励,评价激励不仅提高了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和动机,而且关注了学生兴趣、自信心和毅力等非智力方面素质的培育。

关键词:激励教学法;初中地理;实践运用

新课改强调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要落实这些,兴趣很关键。如何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真正高效地学会应有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探索好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在多年教学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我深感运用“激励教学法”组织教学效果显著。所谓激励教学法,是在教学中借助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诱发学生的学习的行为,并朝着期望的目标努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激励本质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而激励教学法的妙处就在于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在激励中学习,在激励中成长”的课堂教育环境,不断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不断尝试体验和挑战困难,不同程度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不断提升、品尝一进步与成功的喜悦。

一、兴趣激励

1、“情境”激趣。这里说的情境激趣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活动把教材的内容激活,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如我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课前导入设置情境:以歌曲导入,创设趣味情境;以时事导入,创设社会情境;以史实导入,创设历史情境;以古诗导入,创设文化情境;课中互动创设情境:利用地图创设活动情境;利用教室事物创设形象情境;利用角色创设生活情境;利用其他学科知识创设情境;利用练习题来创设情境;课后探究创设情境等。例如在学习我国的季风气候时,引用孔明借东风火烧赤壁的故事,从而引出了季风的学习;在进行“等高线”教学时,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切土豆’的活动……”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形式多样的导入情境,为课程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因此教师应该要善于设计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状态,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获得知识。

2、“活动”激趣。“活动”激趣是教师借助各种教学活动鼓舞学生参与学习。地理学科的许多知识只有在学生活动过之后才会映像深刻,产生真知。地理教师要能够做到在熟知教材了解学情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教学活动形式,开展课堂抢答、分组比赛、学生讲课、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站、办地理小报、地理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如在《河流与湖泊》的学习中,开展“围湖造田利与弊”辩论赛,我先将学生分组,分组时采取学生自愿组合与教师适当调整相结合,力求做到正反方均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准备双方都收集了相关资料,不时看到他们相互间的交流,辩论时首先正方主发言面面俱到旁征博引说出围湖造田的诸多好处如增加粮食生产,造房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等做了精彩陈述;反方主辩列举了围湖造田的弊端可谓针针见血。然后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展开激烈辩论,并上升到科学发展观,人地和谐。同时,根据地理这一学科特点,也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利用乡土地理调查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和变化,也有助于加深其它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的理解。每当在活动中,看着几个原本总是感觉自卑的孩子,现在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我更深切地意识到:没有不愿意学习的学生,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要能钻研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每个孩子都能学好。

3、以“图”激趣。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由于地理研究对象的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象、幻灯片等电教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地理图片是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照片可以充实和简化课本有关内容的文字叙述,能达到以图释文,例如:学生看到“躺在死海水面上的游人”的景观图,会提出疑问“人漂浮在死海水面上为什么不沉?”“死海是怎样形成的?”这些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点燃他们探究问题的智慧之火,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力,使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深刻地“印”在学生的大脑之中。

4、以“情”激趣。在教学中投入教师的情感,就是情感教学,情感关系是师生心理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教学效果有着重大影响。师生之间如果情感冷漠、缺乏沟通,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会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如果教师能热爱自己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循循善诱,就必然能感染学生,课堂外经常找学生谈心、交流思想、以诚相待,帮助学困生摆脱消极、自卑的心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亲身体会到,学生在友好、和悦、轻松、互助合作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才会好,因此教师要懂得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准确地把握自己的角色、努力培养师生间的真挚情感,与学生在情感上相互交融、相互激励,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二、言语激励

现今教育心理学上的一种颇值玩味的名词叫“皮克马利翁效应”,意思是说:老师预言某些学生将出现特殊的好行为时,这些学生便将展露出老师所预言的才华;反之,老师如果预言学生是难雕的朽木,学生的表现必将腐朽不堪。可见,激励的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鼓励和表扬是不断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有一个班被称为所谓的“烂班”,课堂上老师也以批评教育为主,“你们这个班太差了”“上课吵吵吵闹闹像菜市场”,甚至有更尖酸刻薄的语言,虽然老师是想用激将法刺激他们,可这种话听多了,反而让他们感觉自己真的一无是处了,我一直思考如何帮助他们,在教学《中国的行政区划》时,我运用了教学课件,有“听音识省份”“拼图比赛”“省会猜迷”等游戏,学生完成后,配上鼓励性的语言“你真棒”“你完成得真漂亮”“加油哦”等,平时旷课打瞌睡的学生看到这些声情并茂的课件,也有了强烈的欲望参与,我捕捉到这个契机,鼓励他们上台操作,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趁机做总结:“原来你们的脑子都很聪明,只要你们肯用功,就一定会学好的”如一屡久违的春光,受表扬的同学找回了自信,学习的热情被激发了。由此我认识到他们太缺少表扬和鼓励的话语,“良言一句三冬暖”,在而后的教学中我也不吝惜用激励的语言,他们与我的关系更融洽了,也爱上了地理课。言语激励是一种聪明的、巧妙的积极肯定别人的方式,恰当的赞美之词,让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在学习中产生愉悦感,在认知上产生动力。

三、体态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伯特?梅热宾实验表明: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声调+55%的面部表情。可见体语在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应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之外,应走下讲台,到学生当中去,充分发挥表情、眼神、手势的表达功能让学生领会。在讲解的同时,用自己的无声的语言不时刺激学生的视觉系统。比如,当学生回答正确时,用“OK”的夸赞手势;回答欠完整时,用亲切期待的目光注视他,面带微笑以示鼓励;回答错误时,轻轻摇头,并暗示再做尝试;对于那些学困生,做到走下讲台,在他不认真时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膀,让他觉得老师有关注他,心中多一份温暖,多给学生带来信心和潜在的动力,保护了学生的自尊,进而产生乐于表现的欲望。

四、竞争激励

绝大部分中学生有好胜心强、爱炫耀的特点,但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成为成绩好的学生的舞台,对于“观众学生”我适时的加入各种竞赛,给他们提供另外一个舞台,比如,七年级的教学中,我发现由于小学阶段一些学生成绩不好,到了初中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针对这一情况,我在七年级刚教完“地球和地图”时,就举办了制作小地球仪的比赛,这个活动激起了学生极大的热情,特别是平时上课不认真的“学困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了电动的地球仪、地球公转的模型,材料运用上也是五花八门,他们的设计得到到老师同学的充分肯定,我还特别为他们设立了“最具创意奖”、“最佳作品奖”并进行全校的展览,这次活动让同学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极大鼓舞了他们学习地理的热情,让刚上初中的他们有了学习的信心。以动手能力等竞争活动带动学困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实验过程中,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方式。

五、评价激励

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原理就是激发的原理,教育的艺术就是激发的艺术。在我看来,课堂评价就是对激发教育理论的细致入微的实践。灵动有效的课堂评价语,是点燃学生激情的火花,是学生融入课堂生活源源不断的动力。新的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评价理念:“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评价标准要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在地理学习中我会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绘制地图、小模型制作、制作CAI课件),收集、整理资料能力(手抄报或电脑报、填充图册),综合实践能力(撰写小论文、设计问卷调查表、地理演讲)等进行评价,力求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评价机制止,让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为学生的学习成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实践证明,激励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强化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学习动机,提升并保持了他们的学习动力,而且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学生越来越喜欢上地理课了,激励教学法既有效地防止学生两极分化现象,又提高了地理教学的质量,从而将学生引入地理学习的坦途。

下载学院药理学教学机制革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院药理学教学机制革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引言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廿年中,强调刺激——反应,并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即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深化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探索

    多学科渗透的立体式药理学教学研究 成 果 总 结 王金权 雷海瑛 徐 婕 董金玉 马春梅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甘肃平凉 744000) 药理学是医学教育中的桥梁和纽带学科。按高等......

    浅析立体裁剪教学的革新

    浅析立体裁剪教学的革新 内容摘要:近几年,服装企业在招聘毕业生的要求中,在招聘制板师或者设计师时有不少特别要求毕业生具备立体裁剪技能,这反映出一种行业需求趋势,因此加强立......

    寓德育教育于药理学教学中

    寓德育教育于药理学教学中 郭金耀,陈喜珊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河北任丘062552) 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避免德育言之无物、空洞说教,可相互促......

    药理学模拟卷--网络教学2

    药理学 一 名词解释 1. 激动剂:也称完全激动剂,有很大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能与受体结合产生最大效应。 2. 副作用:用药物治疗量后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称副作用。 3.......

    推进学院办学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学院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第一大组丑武江)一、小组问题梳理 1、学院第一产业职教园区理事会,从成立到现在因活动内容少,节目少,园区建设内涵开发不够,大部分......

    推进学院办学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学院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第一大组丑武江) 一、小组问题梳理 1、学院第一产业职教园区理事会,从成立到现在因活动内容少,节目少,园区建设内涵开发不够,大部......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革新探讨论文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由数量增长、规模扩张逐步走向水平提升、质量提高,高校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今年年初教育部出台的新“质量工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