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1教案 《十八岁和其他》 4]
十八岁和其他
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研读,认识理解两代人的矛盾,体会父母之爱,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通过活动体验,能够与父母、师长进行心灵沟通,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进入文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父辈的情感,在阅读体验中认识两代人的生存状态;激发他们的生命活力,完善生命成长的内在需要。
教学课时:二课时。
一、导入:父亲母亲,你们好吗?(配乐《虫儿飞》)
从呱呱落地到牙牙学语,从童年稚气到青春意气,我们一步步走来,跨过了成长历程中的一个个生命驿站。可是,在我们路程的起点上却永远有那么一双眼睛一直关注着我们,就算我们走得再快再远,那爱的目光永远是那么深情。开学了,还是你们提着我的包进校,妈妈铺好我的床,额头渗满汗,爸爸帮不上就走出寝室去,回来是笑嘻嘻地拎着两大袋吃的,下午临走,又说上句“饭要吃饱,别调皮。”“谁
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从身上的一点血一块肉成为心头的丝丝牵挂,这是人间的至情。同学们,你们是否在心中经常说,父亲啊,母亲啊,你们好吗?
今天,我们看一篇一位父亲在长子十八岁生日之际,写给儿子的一封信。杨子先生的《十八岁和其他》。
二、成长的喜悦。(十八岁)
这一部分,作者陈说自己面对孩子十八岁时欣慰而又迷惘的心情,同时表达了希望孩子把父母当朋友的愿望。我们也到了和东东差不多的年龄,我们的父母也在以他们的方式养育着我们,请你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找出你很有感触的句子。
例:
1、想到今天是你十八岁的生日,我有一份“孩子长大了”的欣慰,也有一份似水流年的迷惘。
“欣慰”是因为孩子已经真正长大了,父亲感到由衷的喜悦与感慨,“有了一个可以谈话的朋友”;“似水流年的迷惘”是面对长大了的孩子,父亲十八年里抚养孩子过程中的“焦急忧虑”或“激动喜悦”都逝去了,留给父亲更多的是“无法再把握孩子的惆怅”。
2、“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
作者用诗人的诗句来形容养育孩子的十八年光阴是那么美丽,当自己还沉浸陶醉于养育孩子的巨大幸福之间,猛然间孩子就长大了,真是让父母惊讶感叹光阴如梭。
3、假如人生能够重来一次,我真会情愿溺爱你的!
父亲面对儿子长大的复杂的情感,似乎十八年对儿子还没有爱够亲够,多么想回到儿子幼时啊。这“溺爱”的背后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浓浓血缘深情。
4、有什么事情可以比自己的孩子长大得能够兼为挚友更令人满意开怀的啊!人生如有板知己,应该以自己的孩子为最。是不?
对孩子长大的无比喜悦,对孩子长大的肯定和自豪,宁愿不要其他知己,孩子是父亲的一切,父、子为知己,那是浸润着对孩子所有的爱。
三、揭开两代人的矛盾。
1、父母把我们养大,倾其所有地来爱我们,但两代人的矛盾、争吵总会发生。作者认为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赞成?
1)思想观念的冲突和差异;2)父母的愚昧和落伍;3)年轻人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的急噪;4)不能朋友般的交流沟通。
2、讨论:你在实际生活中遭遇过这样的问题吗,你如何来解决。小结:两代人之间可能都会犯些错误,但很多时候往往是以我们的撒气和父母的妥协来结束矛盾的,只一味要求父母理解自己尊重自己,却很少想到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让人感动一生的爱意更需要我们的理解与尊重。“其实,在这‘两代的矛盾’中,许多做父母的‘错’,都依然是出自于爱——纵使是自以为是的爱。„„你依然不能抹煞它根本的动机——关怀子女的幸福。”用一颗理解的心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两代人的矛盾完全可以化解。“孩子,我真希望你们兄妹,把父母看作可以谈心的知己,让我们共享你们的喜乐,分担你们的烦恼。”
平等——沟通——理解
3、欣赏满文军歌曲《懂你》并阅读歌词。
你静静的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心里多么的爱你!
花静静地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
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颜,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
花静静地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
多想告诉你,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
唱得多好啊,我们对父母的理解感动不能仅体现在心头和口头,更要拿出勇气付出行动。
四、从读书苦乐理解父亲至爱。
1、阅读文本,父亲对儿子的读书是怎样的感情?
明确:同情理解又不能不鼓励鞭策,在读书苦中找寻读书乐。
2、讨论:你能接受父亲这样的建议吗,你体悟过读书的“乐”吗? 明确:父亲以平等的态度向孩子倾诉发自内心最真挚的建议,以感性的文字表达了理性的观点,这样的教诲,做子女的当然乐于接受。
五、走进青春,感悟青春。
1、阅读文本,划出父亲对孩子的期望。
“我不想向你说教,只是希望你不要想得太复杂,太现实。青春是可爱的,希望你保持纯真,永远有一棵赤子之心,人生就会满足、快
乐。”
“劝君惜取少年时,孩子,多珍重!”
父亲规劝孩子珍惜青春的大好时光,永远保持一棵赤子之心,让自己的人生之路充满快乐,让自己的青春之梦充满阳光。
2、“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
讨论:花季雨季的同学们你们用什么来比喻自己的青春呢,你们有怎样的雄心和梦想呢?
小结: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怀揣着梦想步入高一级学堂,父母其实与我们在一道行走,我们的父母与我们一道走了十八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对父母的感恩要付之行动,多理解父母,多做点家务,少让父母接送,理解适度接受父母的爱。“亲恩应该报,应该惜取孝道。”
3、欣赏歌曲《念亲恩》
长夜空虚使我怀旧事,明月朗相对念母亲,父母亲爱心,柔善像碧月,怀念怎不悲莫禁。
长夜空虚枕冷夜半泣,遥路远碧海示我心,父母亲爱心,柔善像碧月,常在心里问何日报。
亲恩应该报,应该惜取孝道,惟独我离别,无法慰亲旁,轻弹曲韵梦中送。
第二篇:【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1教案 《赤壁赋》 2]
赤壁赋 苏轼
[ 教学目标 ] • 知识目标:、学习本文生动形象、准确优美的语言以及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学习本文主要以对话形式开展议论的写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能力 • 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精神。• 美育目标
培养学生欣赏优美语言艺术的能力。
[ 学法指导 ] • 学法指要、有关实词、虚词的用法不必像上语法课那样细讲。主要让学生体会情此力矩所表现的美妙意境和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旷达情怀。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简要交代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全文的感
情基调,认识、分析主客观两种思想的差异,以及作者思想上的局限性。• 重点、难点
本文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主客问答两个段落。• 师生互动设计
• 学生阅读课文,向老师提出疑难问题; • 教师指导学生集体讨论 • 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 • 如何看待失意?
• 苏轼提出的寻快乐的良方对现代人是否可行?
[ 复习旧课 ] 《故乡的榕树》一文的写作特点?
[ 教学步骤 ] • 导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人们旅游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呢?留影纪念。而古人也喜欢出游,尤其是文人墨客,他们出游时最喜欢做什么呢?吟诗作赋。譬如今天要学的散文,就是苏轼所写的一篇文章,虽说游的是假赤壁,写出来的却是好文章,题为《前赤壁赋》。
(二)写作此文的原因
这篇赋写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1082)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被贬的起因,是谏官李定、舒禀、何正臣等人从苏轼的诗作里摘出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名,告发他反对新法,结果苏轼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作者因内心愤慨不平,借助诗文以抒发感慨。赋中所流露的“人生无常”的悲哀和旷达心情,就是这种复杂感情的表现。
作者是元丰三所(1080)春到黄州的。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曾先后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漫游,写下了《赤壁赋》(后人叫《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里所说的赤壁,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周瑜破曹兵的赤避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
(三)课文解析
• 正音及解词
属(zh ǚ):劝请。舷(xi á n)
窈窕(y ǎ oti ǎ o)指女子步行舒缓的样子。
少(sh ǎ o)焉:不多一会儿。酾(sh ī)又读(sh ā i):斟酒。
冯(p í ng)虚:冯,通“凭”。凌空之意。
倚歌而和(h è)之:按照歌曲的节拍,同声应和。
嫋嫋(ni ǎ o)形容声音悠长婉转。嫠(l í)妇:寡妇。
愀(qi ǎ o)然:忧愁的样子。缪(li á o):通“缭”,盘绕。
舳(zh ú)舻(l ú):舳,船尾;舻,船首。
槊(shu ò):长矛。糜(m í):鹿的一种。
扁(pi ā n)舟:小船。渚(zh ǔ)水中小块土地。
• 内容及结构
《前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它写的是秋夜泛舟游赤避的情景。文章通过物描写和主客对答,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受挫后的惆怅苦闷和抑郁心情,同时也显示出作者自我解脱的旷达胸襟。
全文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从篇首至“羽化而登仙”)写作者与客人月夜泛舟的情形和飘飘欲仙的欢快心情。
文章开头紧扣题目,仅 20 字就点明了出游的时间、地点、人物、方式,言简意赅。接着便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明丽如画、恬静优美的环境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描绘了初秋时节江上的自然风光,衬托出游人平静爽快的心境。“举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显示出作者对明月的喜爱。作者与客人乘坐在小船上,微风拂面,举杯共酌,一时雅兴大发,朗诵起描写明月的诗歌来。从游人这些活动里,逼真地写出了封建社会人士大夫特有的兴致和雅怀。“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两句是写月出的情景。作者突出地写了月出时的动态。“徘徊”一词,用拟人化的手法,使月亮也具有了感情色彩。你看那月亮像游人一样陶醉在良辰美景之中,不愿离去,以致缓缓而行。这就委婉地折射出了游人的意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写月下景色。白茫茫的露气像轻纱一样笼罩着江面,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月光映照着辽阔的江水,水光远接天边,水天连成一片,呈现出极其优美的景致。作者与客人在这样美的江面上怡然自乐,乘坐一叶扁舟,尽
兴漫游,任船随水飘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浩浩荡荡,凌空驾风,任意翱翔,不知要飘到什么地方;又好像离开人世而超然独立,像飞到仙境一样。浩荡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一齐浮现在人们眼前,泛舟而游之乐深深感染着读者。
本段重点表现漫游之乐。表现的手法极其巧妙,全段不曾出现一个“乐”字,但字里行间充满乐的气氛,使人们具体形象地感受到乐在其中。
第二部分(从“于是饮酒乐甚”至“泣孤舟之嫠妇”)写由乐转悲的感情变化,表达了作者惆怅失意之情。
本部分以“饮酒乐甚”开头,承接上段,把游人之乐推向一个高潮。在“乐甚”情况下,自然是“扣舷而歌”了。作者在政治上屡屡受挫,长期郁结心头的苦闷在酒的刺激下,也要有所流露。这就是“饮酒当歌”。借歌唱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桂掉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歌词用的是骚体诗,文字优美,思绪缠绵,含义深刻。以“桂棹”、“兰桨”喻自己的品质高洁,用“溯流光”喻百折不挠、决不向恶势力屈服的性格,以“望美人”来表达自己朝夕所思慕的人(及终生所追求的理想)。在此氛围中,接着又写客人依
着歌声伴奏起凄凉的洞箫来,“其声呜呜然”,好象哀怨,好象爱慕,好像哭泣,好像申诉,余音缭绕,经久不绝。郁闷凄凉的箫声,使潜伏在深渊中的蛟龙舞动起来,使孤舟上的寡妇哭泣落泪。作者一连用了 5 个比喻,两个夸张,把失意哀伤之情引向深入。
第三部分(从“苏子愀然”至“托遗响于悲风”)写作者内心的苦闷,道出了悲的原因。
一阵呜咽悲凉的箫声之后,引起了作者强烈反响。从作者“愀然”的面部表情里,可以看出作者已被那悲凉的箫声深深打动。接着是“正襟危坐”的端庄举止,惊异之下的发问,自然地引出了客人的回答,以此作为对立面,便于表达作者苦闷、矛盾的心情。这样来写,不仅为行文的过渡很好地创造气氛,而且也为下文突现文章的意义起了促进作用。作者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描绘赤壁一带的山川景色,追忆当年曹操的英雄气概,连用两个带有启示性的发问,不仅使行文泛起波澜,更重要的是引起人们怀古之情。当年不可一世的曹操,亲率几十万大军,就是在这赤壁之下惨败的。像曹操这样的英雄人物转眼间就消失了,何况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呢?我们在江边打鱼砍柴,以鱼虾麋鹿为伴,像朝生夕死的蜉蝣一样短暂,像沧海里的一粒小米
一样渺小。因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幻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可是作者这种愿望是不能实现的空想,所以才把悲伤寄托在悲凉的萧声里。
在这一段里,作者通过吊古伤今,处处表达了一个“悲”字:凭吊英雄人物,自己感到悲;哀叹人生短促,自己感到悲;幻想无法实现,自己感到悲。作者层次清楚地道出了悲的三个原因。
第四部分(从“苏子曰”至“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通过回答客人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显示出作者的胸怀和随遇而安的乐观态度。
本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文章的主旨所在。本部分三层,步步深入地进行议论,阐明了自己对人生和宇宙万物的看法以及应抱的处世态度。第一层,作者即景生情,就眼前的水和月作比,发出议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作者认为,若以不变的观点看事物,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的。既然客观世界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又何必去羡慕滔滔长江的无穷尽呢?何必自寻苦恼去哀叹人生的短暂呢?由此,作者的忧愁得
到解脱。这番含有哲学意味的议论,说得多么旷达超脱!可使人们的胸怀开阔,从人生无常的苦恼中解脱出来。当然,作者受时代的限制,其“变”与“不变”的观点,不是唯物的,是老庄哲学中虚无主义思想的表现,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第二层,作者进而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的观点加以论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而莫取。”在这里表现了作者自己洁身自爱的高尚品质。假如不是属于自己所有,即使一丝一毫也不能强取。
第三层,主客认识有了飞跃,思想上的也矛盾也解决了,出路在哪里呢?这就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大自然所给予的美景,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尽宝藏,是永远享受不完的。只有忘怀得失,才能知足常乐,这是作者解脱苦闷的对症良药。
第五部分(从“客喜而笑”至结束)写主客得到解脱的喜悦。
主人(作者)的一番议论说服了同游的客人,从他们饮酒作乐、醉于
山水的一系列动作中,具体地勾画出这些文人雅士洒脱的精神气质,酩酊大醉之后的精神状态,以及泛舟夜游,陶醉在山水风月之中的欢快心情。这段舟中尽心饮酒的结尾,与开头泛舟饮酒遥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显得紧凑。综合全文,作者写作此赋 , 旨在展示对被贬的不满和与现实抗衡的心迹,以旷达乐观的态度表明自己决不妥协
(四)《前赤壁赋》的艺术特色、多种表现方法综合运用
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巧妙结合,使客观的生活图景和主观的思想感情和谐地统一起来,创造出一种抒情意味极浓的清新自然的艺术境界。赋中先通对对清风的徐来,水波的不兴,明月的升起,大江的辽阔等叙写和描绘,寓情于景,渗透了欢快之情,达到了“飘飘乎”“羽化而登仙”的程度,可见乐到了极点。接着,叙写了对思慕之人的怀念,描绘了阵阵悲凉的箫声,传出了不可言状的哀伤。以主客对答的形式揭示了哀伤的原因,最后集中进行仪论,从哲理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及宇宙的看法,从思想上得到了解脱。
作者根据所见所闻和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不断变换表现手法,把写
景、叙事、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得十分巧妙、自然,创造出具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意境,产生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材料安排上,结构严谨,过渡自然。
作者把组成文章的材料,即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感情的线索,有机地组合成文。不管是事件的叙述,景物的描写,还是感情的抒发,或对人生的的议论,都是以作者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为基点来构思全篇的:先写泛舟夜游,饱赏秋景,是乐;次写吟诗听箫,吊古伤今,由乐转悲;再写悲中求解,自我安慰;最后写转忧为喜,开怀畅饮,以致酩酊大醉。整篇文章的感情线索是“乐 ─悲─喜”,其间过渡自然,联系紧密,天衣无缝。、语言形象生动,准确优美。
作者用词造句准确优美,对文字的锤炼达到了炉火纯表的地步。如开头一段写景,好词比比皆是。以“清”形容风的清爽宜人,用“徐”描绘清风的微微吹拂,用“不兴”描绘水波的平静。眼前这幅安谧宁静的画面,使人感到舒适畅快、爽然无比。写月用“徘徊”一词,既写出了月亮升起时的真实情况,又赋予月亮以人感情。“白露横江”、“水
光接天”的“白”、“横”、“接”,写出了江面上白茫茫的雾气和月光下水天相接的情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用“纵”、“凌”,二字描绘小舟在宽阔的江面上自如地随意荡漾的动态。
[ 相关知识 ]
(一)关于散文赋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体。赋本是汉代流行的文学体裁,它始于战国,盛行于汉,到唐宋而衰微,元明清则趋于消亡。赋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句子以四言六言为主,讲求文采,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张手法。汉代以后,赋分别向骈文和散文两个方向发展。前者便出现了骈赋和律赋,注重对偶工整和平仄协调,对押韵也有严格要求;后者便发展为文赋,不讲求骈偶和音律,句式可长可短,押韵也较自由。
文赋兼有诗歌和散文的一些特点,不受骈赋、律赋那些框框的限制,较多地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前赤壁赋》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之作。
(二)关于乌台诗案
乌台,汉书《朱博传》记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数千栖居其上,因称御史台为“乌台”。
元丰二年,(1079)七月二十八日,御史台的官吏奉命从汴京赶到湖州衙门,当场逮捕了苏轼,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从六月以来,权监察御史里行(权,代理;里行,见习)何正臣、舒亶(d ǎ n),国子博士(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的官员)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曾先后 4 次上述弹劾苏轼。他们摘出苏轼的一些诗文认为是“讥讽文字”,“愚弄朝廷”,“指斥乘舆”(皇帝的代称)。“无尊君之意,亏大忠之节”。宋神宗随即下令御史台审理。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乌台诗案。
[ 解题指导 ] 基础训练
三、1 .从“泛”字我们好像看到了小船漂浮在江面上,自由自在的样子。.“徘徊”一词用的是拟人手法,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缓缓升起的动态,更重要的是,“徘徊”一词还透露出了作者对月夜美景的眷恋之
情。.白茫茫的雾气“横”在水面上,是从近处看;月光下三水光遥“接”天边,是往远处望。一“横”一“接”,就像中国画的大写意,准确、简洁而又传神地描绘出一个静谧的夜景。.从“纵”字我们又好像看到了小船已经放开,毫无拘束地冲向前去;“凌”字又让我们体会小船在波峰浪尖飞快掠过的动态,衬托了愉快的心情。
四、翻译下列句子,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 引得潜藏在深涧里的蛟龙起舞,惹得独守在空船上的寡妇抽泣。“舞”“泣”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 “使„„起舞”“使„„哭泣”
• 何况我和您像渔人和樵夫一样,生活在江湖与山野之间。“渔、樵”本为名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打鱼、砍樵”。
• 同鱼虾做伴侣,跟麋鹿交朋友。“侣”“友”原为名词,这里是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 小结 ]
《前赤壁赋》是苏轼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它写的是秋夜泛舟游赤避的情景。文章通过物描写和主客对答,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受挫后的惆怅苦闷和抑郁心情,同时也显示出作者自我解脱的旷达胸襟。
[ 作业 ]
P171 三、四
第三篇:【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1教案 苏轼 前赤壁赋 1]
前赤壁赋
相关知识精讲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二十一岁中进士。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沿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贬惠州、儋州。大赦北还,病死常州,葬于河南郏县,追谥文忠公。在任地方长官期间,他关心民众疾苦,做了许多利民的好事,深受民众拥戴。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为著名画家,工枯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2.整体感知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遭到迫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一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
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
3.鉴赏要点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赋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散文的笔法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4.乌台诗案
(苏轼)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舒、何正臣摭其表①语,并媒孽所为诗以为讪②谤,逮赴台狱③,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十月)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宋史》本传)
【注】①指《湖州谢上表》“不能追陪新进”等语。②指“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舜无术”“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等指谪新法诗句。③即御史台监狱。因周遭遍植柏树,上栖乌鸦数干,俗称乌台、柏台。
5.文章体裁
作者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赋的写作方法,而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中来了。借用这种方法,作者把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古
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了。这在前赋表现尤为突出。它先由眼前景引出遗世独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箫,转到乐极生悲,产生对英雄业迹的感叹和人生短暂的悲哀,又由此推宕开去,以达观的态度自我宽慰,确具行云流水之妙。
(马积高《赋史》)
基础演练与综合应用
一、基础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壬()戌举酒属()客扣舷()
酾()洒横槊()扁()舟
匏()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举酒属客通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
(3)举匏樽以相属通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3)倚歌而和之()
(4)不绝如缕()
(5)苏子愀然()
(6)正襟危坐()
(7)山川相缪()
(8)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4.根据已提供的句子,写出与其相衔接连贯的文句。
(1)清风徐来。
(2),凌万顷之茫然。
(3),望美人兮天一方。
(4)其声呜呜然,,不绝如缕。
(5),抱明月而长终。
(6)相与枕藉乎舟中。
5.根据下列要求,请从文中找出句子。
(1)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写景的句子。
a.b.c.(2)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的文句。
(3)表达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的文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
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从此段中分别找出写景、议论和抒情的句段。
(1)写景:
(2)议论:
(3)抒情:
2.本段大肆渲染古人曹操“一世之雄”,其用意是什么?
3.从本段中分别找出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句。
(1)判断句:
(2)被动句:
(3)宾语前置句:
知识拓展与发散思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节选自苏轼的《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
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节选自苏轼的《后赤壁赋》)
1.比较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两文所写的景物相同的有:
(2)借助景物,两文所表达的相同的情感是()
A.悲 B.乐 C.悲乐交加
(3)皆游于赤壁之下,而游的方式(位置)不同:
《赤壁赋》:
《后赤壁赋》:
(4)所写的季节不同(从文中找出词语填写)。
《赤壁赋》:
《后赤壁赋》:
(5)摘出两文描写月的佳句。
《赤壁赋》:
《后赤壁赋》:
2.根据文意,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徘徊于斗牛之间()我有斗酒()
(2)纵一苇之所如()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3)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23.前赤壁赋
基础演练与综合应用
一、1.rénzhǔxiánshīshuòpiānpáojíjiè
2.(1)属、嘱(2)冯、凭(3)属、嘱
3.(1)阴历每月十五日(2)冯通“凭”,乘(3)同声相应,唱和(4)细丝(5)容色改变的样子(6)端坐(7)缭、盘绕(8)宝藏
4.(1)水波不兴(2)纵一苇之所如(3)渺渺兮予怀(4)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5)挟飞仙以遨游(6)不知东方之既白
5.(1)a.清风徐来,水波不兴b.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c.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其声呜呜然„„泣孤舟之嫠妇。(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二、1.(1)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
(2)由“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
(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由“固一世之雄”引出“而今安在哉”这一议论句,以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3.(1)固一世之雄也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而今安在哉
知识拓展与发散思维
1.(1)客、歌、风、月、酒、肴
(2)B(3)泛舟,举上
(4)七月既望(秋),十月之望,霜露既降
(5)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月白风清,山高月小
2.(1)星宿名酒器
(2)往、像(3)过了已经
第四篇:【河东教育】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1教案 师说 优质 第三课时]
师说
第二课时
一、学生诵读第2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2、本段主要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二、研读第2段。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中心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分论点)
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又是怎样展开论证的? 这段文字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今之众人 古之圣人 圣益圣,愚益愚 疑问语气 为子择师 自身耻师 小学而大遗 肯定语气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讽刺语气
3、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做父亲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评对象究意是谁?请说明理由。主要的批判对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从行文的语气看,本段结尾对士大夫之族不仅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一种鄙夷和蔑视的态度。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劳动群众聪明,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这类人的特殊心态,也是门第观念很深的反映,而门第观念跟以“道”为师的正确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
4、词句辨析。
师道者不传也久矣(风尚)吾师道也(道理)师道之不复(风尚)惑而不从师(老师)吾师道也(学习)
师道之不复(从师)不耻相师(学习)
5、古今异义词辨析。古:一般的人 众人 今:许多人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小学
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6、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三、学生诵读本段,要注意读出几种不同的语气。
第五篇:【河东教育】2014年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2 教案4鸟啼3]
鸟啼 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大自然中存在的生命意义。
2、体会劳沦斯对生与死的思考。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在《我的邻居胡蜂》中,我们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今天我们体会一下大自然中存在的生命意义——《鸟啼》(板书)。
2、作者简介:
课本上的注释,教师补充:劳伦斯·大卫·赫伯特(1885-1930),英国作家。生在诺丁汉郡一个矿工家庭,曾在诺丁汉大学学习师范教育。当过会计、职员、教师,曾在英国各地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漂泊十余年,广泛接触了社会。1909年开始发表诗歌。1911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白孔雀》。成名作是长篇小说《儿子和情人》(1913),带有自传性质,描写矿工家庭的困苦生活,但用母爱和性爱的冲突来解释主人公波尔·莫莱的矛盾心理。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分析与对社会矛盾的揭示纠纠缠在一起,是劳伦斯创伤的突出特点。这一特点在长篇小说《虹》(1915)、《恰特莱夫人的情人》(1928)中更加鲜明。他的作品还有长篇小说《迷途的姑娘》(1920)、《恋爱中的女人》(1921)、《亚伦的藜杖》(1922)、《袋鼠》(1923)、《羽蛇》(1926),短篇小说集《英国,我的英国》(1922)等
蛰伏
3、重点词语: 田凫 跌宕 慰藉 攫住
海蜇
4、文本研习:①在预习的基础上课文划分层次(提问3-4名同学)
明确:全文共15段,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5自然段)主要写严寒过后,春天来临,鸟儿的啼鸣。
第二部分:(6—15自然段)侧重写鸟二啼鸣给人类的启示,写“我们”的思考。
5、难点分析:①文章开始于对鸟儿死亡场景的描写,让人倍感凄凉,然而在天气转暖之后,鸟儿不停地啼鸣,呼告了一个春天新世界的到来,显示了一种生命本身的张力。作者笔下的小鸟充满了生命的冲动。
②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划出文中表现鸟啼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明确:鸟啼是新生命的象征,象征着严寒过后新生命的到来。
③课文第一部分除了描写鸟啼,还写到了鸟尸,在文中划出描写鸟尸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明确:鸟尸是死亡的象征。
④分析描写“鸟啼”和“鸟尸”的句子的作用。
明确:“鸟啼”象征新生命,“鸟尸”象征死亡,两者在文中起到了 强烈的对比效果,肯定了生命冲动力量的不可阻挡。
⑤象征着新生命的“鸟啼”给了人类很多启示,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表现受到启示的句子,明确:第7段中“冬天走开了,不管怎样,我们的心会放出歌声。”第9段“无论人们情愿与否,„„那就是新的天堂和新的大地”第12段,第15段“谁
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呢„„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等等。
⑥通过这些启示,劳伦斯做了什么样思考?(总结一下)
明确: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生的,或者是为着死的,非此即彼,在本质上不可兼得;同时,他也肯定了生命的价值,春天必然会来临,谁也无法阻挡生命的冲动,无法阻挡我们对于新生命、新世界的渴望与追求。
穿插:劳伦斯是一位性格十分复杂,内心充满苦闷,对现代工业文明持批判和否定态度,致力于揭示人性中的本能力量,对人性能够得到充分的自由发挥怀着憧憬的作家。他的散文是一个孤独者在他那个喧哗年代和骚动的文化氛围中发出的生的感叹。他曾说过,我的文章是写给50年后的人看的。
作业布置:完成《学习与评价》上的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