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激情绽放语文课堂的精彩1
用激情绽放语文课堂的精彩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可见语文课程的教学决不能停留在工具性层面上,它除了以知教人,以理服人之外,还需要以情感人。这就要我们的语文教学紧扣情感之弦,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深厚的情感体验,以饱满的情绪,昂扬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更要有激发学生情感的手段和艺术,让课堂飞扬激情,绽放精彩,使学生在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中受到美的陶冶、情感的升华。
【关键词】 文本教学 语文课堂 点燃激情 绽放精彩
【正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内容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但是在长期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会经常感觉到有的老师上课,虽然声音响亮、字正腔圆,内容科学准确、条理明晰、板书规范,但学生却是一双双冷漠的眼睛,一张张板着的面孔,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佳。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很多教师往往会埋怨学生的不是,却不知道是自己的身上出了问题。而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老师上课缺乏激情。那怎样才能做到用心且富有激情地上好语文课,让语文课堂教学绽放精彩呢?本文就语文课堂上,如何点燃激情,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点燃课堂激情,教师本人应该“语文化”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种思想影响着另一种思想”,李镇西也认为:“一个教师要以自己对所教学科的态度去影响学生,用发自内心肺腑的职业情感去感染学生对学科 知识的热爱。”语文教师当然不一定是诗人,但他应该具备诗人的气质;语文教师也不一定是作家,但他应该拥有作家的情怀。我们不是给学生讲语文,也不是带着学生学语文,而是用自己的语文气质感染学生--对任何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来说,他讲《母亲的恩情》,他就是孟郊;他讲《梅南芳学艺》,他就是梅南芳;他讲《蜗牛的奖杯》,他就是那只得意的蜗牛……因此,只有教师本人 “语文化”,才能自然而然地去“化”学生,这样才能达到师生情感合一,点燃课堂激情。老师游离于课文情感之外,没有了激情,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2013年四月份,我有幸观摩了我县城关小学的教学开放周活动,总的来说,每一位老师始终能和学生一起共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但有比较就有长短,其中有位青年女老师的《第三只眼睛看世界--学写儿童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通过呈现不同形式的儿童诗,用自己发自内心的儿童语调将学生带入了儿童的世界里,潜移默化的让学生体会到儿童诗的写法,在此基础上播放各种景象的课件和学生一起沉浸其中进行创作。当学生作品新鲜出炉并诵读出来时,在场的每一个老师都情不自禁的鼓起了掌,整个课堂气氛热烈,激情迸发。我在听另一个老师讲析《蚁国英雄》一文时,老师不断地去分析课文的内容:这句话是什么什么意思,又表现了什么什么……其效果可想而知。课堂上激不起学生的热情,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自己没有读进文本,语言的平白,情感的淡漠,学生就好像在了解一个故事。这样的课文,如果说教师缺少了情感基调,怎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激情呢?
此时,我不由得想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北京清华大学附小窦桂梅老师执教的《难忘的一课》,就是一堂“充满激情”的课。
当完成了对课文重点的研读后,在悠扬婉转的《思乡曲》中,师生共同深情朗诵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四韵》--
“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看得出,此时此刻,同学们的心已经沸腾,还有什么话能足以表达我们那份心情呢?只有那一句--
生:(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放声朗诵,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吧!
(学生再读)
师:下面,请大家拿起笔,再写一写这句话,并将这句话永远地镌刻在你心灵的深处。(师生共同写话,教师用红笔)
生:(一个个凝神静气地、庄严地、神圣地、含着热泪写这句话)
师:想读就读吧!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语气虽然不同,但感受和认识是一样的深刻!
师:(激情地)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相信你一定记住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但惟独不能选择的是自己的母亲、自己的祖国。或许有一天,你身在国外,请你也别忘了今天的这堂课,更不能忘了这堂课里你记住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们大家再读这句话吧!
生:(铿锵有力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师:读得太好了!同学们,咱们今天上得不是普通的语文课,而是一堂人生感悟课,因此,这也就称得上是--
生:难忘的一课!(教师在课题后加上感叹号,在全场掌声结束教学)
教学中,处处闪现诗意,处处充满灵性,处处涌动激情。教师把文本所蕴涵的情感进行了恰到好处的加工、提炼,收到了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并育的效果。可以想见,课虽然结束了,但孩子们在经历了这样一次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后,在那颗被点燃、升腾的心灵的深处,一定已经烙上了鲜红的“中国印”。
课堂上,浓浓情感就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之间的桥,唯有情感撞击,方有心灵对话,它将带给师生同品共享的无尽愉悦和曼妙丰盈的心路历程。一句话,情感而富有激情的课堂,需要教师本身“语文化”。
二、点燃课堂激情,课件辅助需要“实用化”
语文课需要激情,但是值得思考的是我们应当怎样让课堂充满激情?当前有不少年青老师为了展现课堂教学激情,明显存在着一种误区,就是绞尽脑汁花大量时间去制作所谓“音像效果极佳”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时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让课件取代学生阅读,整个 课堂被精彩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占据着。但我们不要忘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只是起着引导、辅助作用,我们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阅读中去,而并非教师一腔热情地表演。
在学习《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时,一位老师费了很大的功夫制作了一份精美的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上观看了电影《惊涛骇浪》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看到了洪水咆哮的宏大场面以及解放军抗洪抢险的英勇场景。咆哮的洪水,震撼的响声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点燃了学生的激情。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老师并没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归到文本,回归到语言文字当中,学生并没有从语言文字中体味到场面的紧迫和解放军战士的大无畏。
在今年学校的“青年教师课堂评优”活动中,我校的一位老师在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就有效合理的使用了教学课件,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她在师生读通、读懂、读美文本的基础上,将师生和文本之间共同演绎生成的体验性的情感,通过最后课件播放《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关于这首词的视频,让课堂达到了高潮,将师生之间,生本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和智慧在最后交流碰撞,师生激情澎湃。
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语言本身就是生命之声,语文活动就是生命的体现,语文不应是虚无飘渺的,不是多媒体的整堂展示,而是充满生命的活力,是师生思想的互动。理想的语文课是学生想其所想,思其所思,畅所欲言,是紧扣语言的特征,师生互动的心灵交流。”因此语文课需要激情,它能有效地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但是,我们在运用中一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杜绝盲目性,想方设法增强它的适用性。
三、点燃课堂激情,文本解读允许“多元化”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变“一元解读”为“多元解读”,允许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价值取向,对同一篇文章,同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让学生在多元解读的过程中将热情、激情、真情在课堂相互碰撞,掀动学生情感的涟漪,使他们置身于充满浓烈气氛的情境中,受到感染,激发激情。
一直以来,我都是这么做的,并为如此做法而让我的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而快乐着!如在教学《九色鹿》一课时,对于文中人物的解读,同学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个畅所欲言。关于国王,有的学生说他善恶分明,知错能改,是个好人。而有的同学却说他为皇后 的一个梦,劳民伤财,滥杀野生动物,不好……课堂处处闪耀着思想的灵光。
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我问学生喜不喜欢狐狸?班级大部分学生说狐狸是个很狡猾的坏东西,借助老虎的微风吓唬百兽。可是有个学生却说:“我觉得狐狸很聪明,肯动脑筋,我们应该像狐狸学习。”说完孩子得意地看了看其他学生,其他同学也送出了赞赏的掌声,课堂气氛热烈。就在这时,我突然又故作深思状抛出了一句话:“狐狸手段高明,可行为好像挺狡猾的,我们能像狐狸学吗?”稍稍的安静后,班级又开始热闹起来,学生的激情再一次被点燃。有几个孩子不服气,有的站起来,有的朝着刚才那位学生,争着抢着对我说:“老师,狐狸是狡猾,它就是个坏东西嘛,为什么要学习它?” 当下课铃声响起的那一瞬,我发现了学生的眼光中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和话语,于是,我知道了,今天的这节课不仅学生理解了文本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激情已经喷发。
四、点燃课堂激情,遇到问题不能“情绪化”
语文教学是受教材、学生制约的情感交流过程,语文教师更必须具有高超的情绪自我调控能力。如果在课堂上学生稍有一点做的不好,就生气、甚至发火。这样做一次也许有点效果,但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越来越疏远你,甚至和你产生对立的情绪,课堂气氛沉闷,效率极低,而你呢,越来越生气,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反之,孩子有了一点的进步,就加以表扬,想法设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培养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课堂的气氛就会越来越活跃,你也会充满激情,课堂的效率也就会越来越高,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比如很多老师在板书的时候会出现错别字。这时候,学生也许会发现,发现后他们就会哈哈大笑。老师很纳闷,笑啥呢?学生纯属无意,这时候,有的老师也许认为学生有意为之,因此而大发雷霆,弄得学生对你是一肚子意见,课堂就此陷入沉闷。如果这时候,我们灵活一点说道:“我知道大家笑啥,可又一位同学不知道,人家为啥笑,我们来问一问他”,当然提问可能知道的学生。这时候,你可以说:“我就是考考大家而已,大家很认真,值得表扬”。这样,学生就很佩服你!不同的处理方法,截然不同的效果。
有一次我高兴地拿着教案和U盘准备到教室上《“黑板”跑了》这一节课时,没想到因为上一节是体育课,教室里乱得像一锅粥,预备铃早已响过,教室里还是闹哄哄的。此时,我精心准备好了一段开场白绝对是没人欣赏了。这时候,如果大发雷霆一下,当然可以立竿见 影,但这样做,未免冷漠生硬,而且也破坏了课堂气氛。我不愿这样做,我一声不吭地走到黑板前,大大地写下了“跑”字,本来嘈杂的教室顿时静了下来,同学们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黑板上。上课的气氛已经具备,于是我开始发问:“哪些东西会跑呢?”同学们七嘴八舌,纷纷举手说着各种各样的动物等,我微笑着轻轻拍着黑板说:“他会跑吗?”。学生异口同声说“不会?”,“可是,有一个人却说黑板跑了,你们知道是谁吗?”有几个反应快的同学马上说:“安培”。“对了,可是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说黑板跑了吗?”,同学们都用好奇、期待的目光注视着我,我就说:“要想知道答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4课《“黑板”跑了》。”
就这样,我以“静”制“动”,排除了纷繁的干扰和各种心理余波,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引到课文上,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避免了对学生的“大吼、大叫”,给自己和学生都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情景。
五、点燃课堂激情,语言表达要有“感染力”
“言为心声”,语言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老师的教学过程蕴含丰富的情感,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就是语言。课堂上,教师如能将知识内容化为亲切的语言,表达时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就能感染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语文教学中,将感人的故事配上教师动情的讲述导入新课,会激发学生盎然的兴趣;教师将诗歌表现的思想内化为自身的情感,融入诗人悲喜的情怀进行朗诵,学生受到如亲临现场的情感熏陶,有利于透彻地理解诗歌。一些语文课缺少激情,主要是由于教师语言平淡给人形成的印象。课上总是一个腔调,一个语速,没有节奏,没有重音,没有起伏,学生听着很容易恹恹欲睡。我们应该练好普通话,从基本功练起,增强口头表达的感染力,力争让自己的语言做到有声有色。就拿表扬学生来说,说话的语气不同,收到的效果就不一样。一个学生很有感情地朗读完了一段课文,老师平淡地说:“读得不错,给他鼓鼓掌。”接着是一阵稀里哗啦的掌声。这时的掌声给人一种走过场的感觉,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只能是在例行公事。如果老师在学生读完之后,充满激动地说:“你读得太好了,同学们,让我们为他的精彩而鼓掌!”这样一来,老师的情绪会迅速地传染给学生,响起的掌声一定非常热烈,接着老师再问:“还有谁能像他这样接着读?”你再看课堂上,小手林立,学生的朗读激情一下子调动起来了。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恐怕课堂也是这样,教师上课的激情就是那山中“仙”、水中“龙”。教师只有满怀对教育的热爱,充满了上课的激情,才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努力演奏出一个又一个动人的难忘的乐章,用激情绽放出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彩!
【主要参考文献】
1、左均华;《阅读与鉴赏(中期)》;河北深出版总社;2011年12期
2、孙玉芹;《教师应慎思而后言》;宁夏教育;2011年04期
3、陈锦才;《窦桂梅、孙剑锋、王崧舟的结课煽情》;教师文集;2008年02期
4、章 敏;《浅议个性化阅读教学》;(出自《教师》);2011年29期
5、陈金虎;《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真正动起来》;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09期
6、张向阳;《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农家科技;2011年S2期
7、刘玉新;《老师,请不要生气》;湖北教育(教学版);2005年10期
8、谢雾;《新课改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变革趋势;新课程(上)》;2011年03期
9、王玲;《让兴趣照亮语文课堂教学》;快乐阅读;2011年22期
第二篇:白板互动,绽放语文课堂精彩
电教论文
白板互动——语文课堂精彩绽放
内容提要:本文着力探讨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主要通过正确处理好运用多媒体与教材的关系、与教师的关系、与学生的关系、面向多数与个别指导的关系,强调通过利用“电子白板的交互性”的特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创设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形象;教材处理;交互性;角色转换;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多媒体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它集图象、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以直观、生动、高效的特点,多角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电子白板技术迅速地渗透到教育各个领域,将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做成课件,使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学生的直观感觉,成为丰富语文课堂的重要教学手段,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一、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好语文,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其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并且会主动探究,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这就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手段,使学生通过电脑、网络,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如我在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在导入课文、朗读指导时,利用“电子笔”轻轻一点直接导出图片, 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苏州园林的美丽画面,学生一下子就体会到了苏州园林 “完美的图画”的特点,被带入学习情境之中。然后选择了几处有特色的景点,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等视频让学生欣赏,同时配古典音乐朗诵课文,让学生在欣赏视频的过程中聆听课文范读,捕捉每一个“图画美”。这样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语文课堂,学生岂能不喜欢?
二、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引导想象,激活思维。
当代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交互式白板是引导学生想象,激活思维的一种很好手段,它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听材料,使学生能更直观、更真切地感受事物,把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起到了“百闻不如一见”的良好效果。这样,既丰富了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又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如在学习《春》这一课时,先让学生欣赏几首关于春天的乐曲,如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等,在播放乐曲的过程中,学生朗读课文,在优美的旋律中细细品味文章中绮丽的意境。然后,利用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一组春天的图画,在视觉上给学生予以冲击,接下来学生讲解课文,教师用电子白板演示比较有立体感的描写性语言,如:山水花鸟、小草果树、蜜蜂蝴蝶、和风细雨等景物,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美丽景色的语句,小组感悟交流作者描写的五个画面,感受春的气息。这样借助电子白板,化抽象的景色为具体的美景,展开合理的想象,使学生有更深刻的感受,并进一步去理解课文,理解作者的感情,理解春的美。最后让学生利用电子白板的绘画功能把心中美好的春天,以图画的形式展现给大家。整堂课学生读读、说说、画画,把听说读写的训练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既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又巧妙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突破难点,理解释疑。
各种感觉器官的并用,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交互式电子白板对声音、文字、图象及动画的处理已经达到了比较完整的地步,它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视觉和听觉形象,那鲜活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了学生的感知,使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印象,有效地提高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度。在教学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再现课文中描述的情景,能很好地突破难点,加深理解。在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先由学生小组交流找出课文难点,为了让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形象起来,我特地做了课件。桃花林中的草美花繁“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安宁的社会环境。“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些语句辅以画面想象,辅以音乐品味,辅以声色影,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兴趣高涨,背诵的任务轻而易举就完成了。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本文难点主题: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社会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陶渊明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解决了这个难点,不仅帮助学生扫清了学习的障碍,而且引起学生产
生学习的新异感,很轻松地识记下这篇古文。
四、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情境,培养审美。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创设和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帮助学生由抽象变为具体,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把握,从而培养审美情趣。如《斑羚飞渡》一课中最激动人心的场景,老斑羚要用自己的身体为小斑羚做踏板,这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飞渡,是课文中最关键的情节。为了很好地展现这一情景,我特地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制作Flash课件,动画式展示了斑羚飞渡这悲壮的一幕。小斑羚踏在老羚羊背上顺利飞渡之时,正是老斑羚跌落深谷的那一刻,小斑羚连续不断的成功飞渡伴随着老斑羚令人心碎的咩咩声,令学生惋惜不已,他们的心灵为老斑羚们无私的牺牲精神所震撼,从而激起了他们对生命礼赞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激发是单纯用口头语言描述所难以得到的。让学生深刻地感悟到斑羚种族的伟大,从而激起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五、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评改练笔,便捷直观。
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或平时练笔时,学生可以将想说的话直接以电子稿形式输入,然后投影到电子白板上,把任何一位学生的文本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练笔的评改和被评改当中来,如在学习《三峡》后,让学生每人当回小导游,写一篇导游词,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展示,然后由学生评价,推荐优秀练笔,对于有失误的练笔学生集思广益当场修改。传统的评价一般只局限于教师,另外,课上时间有限,只有少数人能有机会读范文,发表自己的见解。其实每个人都有得到别人评价的渴望,如果该学生能接收各方面的建议、赞扬、批评„„,就将获得类同于“发表”的成就感,从而激发更大的写作热情。
总之,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现代化教学中的应用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的推广应用,深化了学生的情感活动,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师教得生动活泼,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功能。
第三篇:电子白板教学_电子白板绽放语文课堂精彩
电子白板教学_电子白板绽放语文课堂精彩
语文课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内容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单凭教师讲授,很难吸引学生。《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多媒体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它集图象、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以直观、生动、高效的特点,多角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电子白板技术迅速地渗透到教育各个领域,将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做成课件,使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学生的直观感觉,成为丰富语文课堂的重要教学手段,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一、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好语文,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其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并且会主动探究,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这就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手段,使学生通过电脑、网络,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如我在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在导入课文、朗读指导时,利用“电子笔”轻轻一点直接导出图片,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苏州园林的美丽画面,学生一下子就体会到了苏州园林“完美的图画”的特点,被带入学习情境之中。然后选择了几处有特色的景点,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等视频让学生欣赏,同时配古典音乐朗诵课文,让学生在欣赏视频的过程中聆听课文范读,捕捉每一个“图画美”。这样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语文课堂,学生岂能不喜欢?
二、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引导想象,激活思维。
当代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激活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交互式白板是引导学生想象,激活思维的一种很好手段,它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听材料,使学生能更直观、更真切地感受事物,把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变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起到了“百闻不如一见”的良好效果。这样,既丰富了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又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如在学习《春》这一课时,先让学生欣赏几首关于春天的乐曲,如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等,在播放乐曲的过程中,学生朗读课文,在优美的旋律中细细品味文章中绮丽的意境。然后,利用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一组春天的图画,在视觉上给学生予以冲击,接下来学生讲解课文,教师用电子白板演示比较有立体感的描写性语言,如:山水花鸟、小草果树、蜜蜂蝴蝶、和风细雨等景物,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美丽景色的语句,小组感悟交流作者描写的五个画面,感受春的气息。这样借助电子白板,化抽象的景色为具体的美景,展开合理的想象,使学生有更深刻的感受,并进一步去理解课文,理解作者的感情,理解春的美。最后让学生利用电子白板的绘画功能把心中美好的春天,以图画的形式展现给大家。整堂课学生读读、说说、画画,把听说读写的训练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既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又巧妙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突破难点,理解释疑。
各种感觉器官的并用,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交互式电子白板对声音、文字、图象及动画的处理已经达到了比较完整的地步,它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视觉和听觉形象,那鲜活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了学生的感知,使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印象,有效地提高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度。在教学中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再现课文中描述的情景,能很好地突破难点,加深理解。在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先由学生小组交流找出课文难点,为了让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形象起来,我特地做了课件。桃花林中的草美花繁“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安宁的社会环境“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些语句辅以画面想象,辅以音乐品味,辅以声色影,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兴趣高涨,背诵的任务轻而易举就完成了。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本文难点主题: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社会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陶渊明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解决了这个难点,不仅帮助学生扫清了学习的障碍,而且引起学生产生学习的新异感,很轻松地识记下这篇古文。
四、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情境,培养审美。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创设和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帮助学生由抽象变为具体,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把握,从而培养审美情趣。如《斑羚飞渡》一课中最激动人心的场景,老斑羚要用自己的身体为小斑羚做踏板,这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飞渡,是课文中最关键的情节。为了很好地展现这一情景,我特地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制作Flash课件,动画式展示了斑羚飞渡这悲壮的一幕。小斑羚踏在老羚羊背上顺利飞渡之时,正是老斑羚跌落深谷的那一刻,小斑羚连续不断的成功飞渡伴随着老斑羚令人心碎的咩咩声,令学生惋惜不已,他们的心灵为老斑羚们无私的牺牲精神所震撼,从而激起了他们对生命礼赞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激发是单纯用口头语言描述所难以得到的。让学生深刻地感悟到斑羚种族的伟大,从而激起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五、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评改练笔,便捷直观。
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或平时练笔时,学生可以将想说的话直接以电子稿形式输入,然后投影到电子白板上,把任何一位学生的文本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练笔的评改和被评改当中来,如在学习《三峡》后,让学生每人当回小导游,写一篇导游词,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展示,然后由学生评价,推荐优秀练笔,对于有失误的练笔学生集思广益当场修改。传统的评价一般只局限于教师,另外,课上时间有限,只有少数人能有机会读范文,发表自己的见解。其实每个人都有得到别人评价的渴望,如果该学生能接收各方面的建议、赞扬、批评…,就将获得类同于“发表”的成就感,从而激发更大的写作热情。
总之,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现代化教学中的应用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的推广应用,深化了学生的情感活动,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师教得生动活泼,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功能
文章转自:qynong.com清华同方光敏电子白板
第四篇:捕捉细节,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捕捉细节,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平川中心学校 邬小平
【内容摘要】 人们向来关注细节。的确,细节决定本质。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 ;看似简单,简单中孕育深刻。关注教学细节可以提升教学机智,提高教学品质,关注细节是名师课堂教学的共同特点,也是他们成就精彩课堂的关键。
【关键词】 捕捉细节 精彩课堂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细节虽小,却能以小见大。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细节,往往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曾经在何其芳的《一夜的工作》中看到这样一个细节:何其芳起身时,把转椅碰歪了,周总理走过去把它扶正。这个“细节”何其“细”呀!但它告诉我们的东西却很多,不但令何其芳难忘,也让每个读者难忘。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最打动人的、最让人难忘的是细节。课堂上,最让人感动、最值得回味的也是细节,而不是也不可能是课的全部,我们可以多借鉴名师课堂上的最亮点,也就是“特写镜头”,看个仔细,弄个明白,品个透彻,从而让这些经典细节所体现出来的教育理念、教学艺术、人格魅力,融入每个读者心中,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我认为:“不看别人的课,就上不好自己的课”,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引发了一些语文教育思考:
[1]
一、关注新课精彩导入,激“趣”。
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的乐章序曲。开始的情境创设的好,就会引人入胜,燃起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新课的导入可以创设悬念,紧扣学生心弦,造成求知若渴的状态,有时可以把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还可以用故事或猜谜等形式开讲。不论是以“情”、以“境”、以“疑”、以“趣”来开讲,都是为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学习知识的欲望。例如:我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上课伊始,用多媒体播放下雪时的雪景,教师深情并茂的介绍:冬天是一位魔术师,北风“呼”的一吹,湖面一下子变成了大玻璃,北风“呼”的一吹,满天飘起了雪花。早晨起床,我推开窗户一看,哇,树啊,房子啊,全白了。原来是:—— 生:下雪啦!
师: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多美呀!我们不禁再说一次:下雪啦!师:谁能把高兴的心情读出来?(生读,再老师范读)
师:实在是太高兴了,连说了两个:下雪啦!让我们把这两个“下雪啦!”连起来读。(生兴趣盎然读)师: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小朋友们读出了自己心中的一本书,你们真棒!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活跃了,课堂也就活跃了,上课一开始就由多媒体播放雪景,加上教师入情入境的介绍下雪时的情景,抓住契机,指导朗读:下雪啦,下雪啦!课堂的活跃气氛自然而然地营造出来了。让学生寓教于乐,笑颜顿开,形成了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创造了一个欢快的起点。
[2]
二、抓住课堂精彩展开,激“活”。
有效的课堂展开应当起于疑,序以疑。中国教育家朱熹曾说过: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起于疑,起于学生质疑,让疑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序于疑,让疑问成为课堂天然的主线。课堂教学的展开,关键在于教师如何通过质疑这一环节,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让学生的质疑导引着课堂走向深入?如何导引着学生后继的课堂学习?课堂在学生的不经意间精彩展开,在融洽、愉悦的课堂课堂气氛中,领着孩子们进入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3]
以探究学习为目的的有趣而快乐的课堂学习。在“实”与“活”的相融、相趣中赢得满堂喝彩,赢得高潮涌动。例如: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中,师:让我们记住,荷塘因为有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才变得那么生动,活泼,快乐而又美好,让我们再读一遍课题——(生读课题)教师在黑板上板画一柄荷叶。
师:孩子们,这是一张怎样的荷叶?(生:这是一张绿油油的荷叶、圆圆的荷叶、大大的荷叶、惹人喜爱的荷叶„„)师:这片荷叶长到了你的心里,小朋友们喜欢它,让我们带着喜欢的心情读。(屛示: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生1读:(师评价:老师听出来了,又圆又绿。谁看到的荷叶比它还圆,还绿?)生2读:(师评价:多投入呀,带着喜欢一块儿读。)
师:这又圆又绿的荷叶令人喜欢,作家胡木仁写的《荷叶圆圆》,用了一个圆不够,还用了两个圆呢!这些都是因为有许多圆圆的,绿绿的荷叶,再读读这句话: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师:让我们读得再圆一点,再绿一些。
师:我们喜欢荷叶,在荷塘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小顽皮,它们也和荷叶成了朋友,它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在朗读中才能体会情境,才能领悟真情,才能产生共鸣。指导朗读:荷叶圆圆的,绿绿的。通过把荷叶板画于黑板,进行顺利展开,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跟着老师的指引融入课文,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每一个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思考。新课的展开,平淡而不平庸,简约而不简单。记得年逾花甲的于永正老师被称作“派往儿童精神世界的天使”,他的课堂教学以“爱”为立足点,以“情”为纽带,以“趣”为氛围,以“美”为手段,着眼“新”、“活”、“实”,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来组织一浪高过一浪的课堂教学高潮。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5]
[4]
三、巧抓课堂精彩生成,促“彩”。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我们应该注重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让我们的课堂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开放与生成。教师应该能及时“抓彩”随机应变,让我们的每一堂课都能上出“意外”,上出“精彩”因此,动态生成是课堂预设的升华,我们的课堂需要动态生成。动态生成的课堂,必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在真实的课堂里,学生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师悉心聆听,倾情奔涌。例如,我学习过一个教学片段《草》一课中,师:有哪位小朋友把“春风吹又生”的诗意画在黑板上。
生1:(上台在黑板上用绿色的粉笔画了茂密的野草)春天一到,在春风的吹拂下,草又长出来了。
生2:老师,我觉得草画得不太恰当,春天刚来,小草才刚刚开始发芽,不可能长得那么高。(老师示意这位学生上台读图画做适当的改动)
生3:我觉得还少了一样东西。师:你觉得少了什么呢?
生3:风没有画出来。诗句是“春风吹又生”,春风一吹,小草才生出来的。现在春风都没有吹,草怎么长得那么茂盛呢?
师:可是,这风吹怎么画呢?
生3:(上台,用粉笔勾勒几笔,草微微倾斜)因为风一吹,小草歪歪斜斜,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春风在温柔地吹,小草在茁壮地长。
师:(带头鼓掌)画得多有创意呀!看得出你对诗句的理解是非常到位的,你真是诗人的知音呀。
课堂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学生、书本三者间的互动缺一不可,《草》这一课中,巧妙利用对话,使课堂智慧精彩生成做法喝彩。开始叫学生上黑板画出诗意,这就赋予了学生感知文本的契机,同时也使学生和书本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机调动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生活体验。让同学对黑板上的图提出质疑并作出修改的同时,也使课堂知识在学生脑海中
[6]
得到了开拓和释放。师生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情趣横生的空间里展开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
四、善抓课堂精彩评价,促“悟”。
作为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适当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充满笑声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比如:在教学《棉花姑娘》这课时,师:棉花姑娘急切地盼望着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她请来了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
生:请来了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
师:请你们自读课文的2,3,4自然段,想想动物医生和棉花姑娘说了什么?
师:(示图片:燕子)同学们,热心的燕子飞来了,生病的棉花姑娘会怎样对燕子说这句话,请你试着说一说: 棉花姑娘()地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自由说)生说自己的感受,有(高兴,着急,伤心,难过,开心,有礼貌,痛苦等)
[师:指导学生读出相应的语气,放开声音读这句话,并试着把这句话背下来,有感情地加入动作表情进行表演。] 生:——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师:她的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生:医生来了,能给我治病了,真高兴!(用高兴的语气读棉花姑娘的话)师:老师听出来来了,你看到医生来了,是多么的高兴。
生:虫子咬得我真痛啊,得赶快请医生帮我治病。(用着急的语气读棉花姑娘的话)师:我能体会到你的心情是那样的急切。生:(很有礼貌地读)
师:你真是有礼貌的棉花姑娘呀!生:(伤心欲哭地读)
师:我的心情和你一样,是多么的难过呀。„„
课堂评价心诚意切,充满了智慧和爱,学生在老师一次一次的鼓励声中,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于是“学生争先恐后地站起来读书,课堂上顿时书声琅琅。”为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明白“请别人帮助”要用请求的语气来读,放手让学生自己体会读出棉花姑娘难受,急切的,盼望有人来给她治病的心情,并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情感练习朗读。课堂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老师的指点可以准确认知自己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提高水平,或者了解自己的优势,增加积极性,充分发挥所长,一个好的评价方法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细微之处见匠心。教育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教师敏锐地捕捉课堂教学细节、科学地处理课堂教学细节上。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更多的细节被教师关注,并且认真雕琢这些教学细节,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一定会变得更美丽、更迷人,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就必定盈溢课堂。
参考文献:
[1][6][8] 于永正.名师课堂经典细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 [2] 范书君.毛临宙.横平竖直 写意人生——记窦桂梅[J].吉林教育,2003(4).[3][4][5] 于永正.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7]李建平.孙双金教育教学艺术系列报道.中国教育报,2006-3-28.2006-4-11.2006-5-9.[8]
[7]
第五篇:用精彩导入引领小学语文课堂
用精彩导入引领小学语文课堂
【摘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只要能针对单元的话题的不同,选择运用不同形式的导入方法,便 引领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导入活动
“教学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同时又是一门消除遗憾的超越艺术”。多年来,许多专家一直致力于探究各种能一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寻求各种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途径,提出了诸如五步教学法,整体教学法及任务型教学法等各种课堂教学方法,然而这些教学法都注重知识的传授,语文运用能力的训练,但在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动机的激发方面却提得很少,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觉得语文是重视教育所迫,以至于老师想尽办法去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结果却收效甚微。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应为“引导、激发”学生兴趣入手,从每堂课的“导入”环节就应能深深打动学生,让“导入”成为每堂语文课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