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联想记忆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专题
联想记忆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2014-07-04 查阅次数:270次 发布人:admin 更多 1
联想记忆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学生记不住单词的原因分析,提出联想记忆法的概念,并进一步阐述了谐音、韵律、流程、象形、接近和故事等这六种联想记忆法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既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感受联想英语的灵活实用和趣味性,从而增强记忆效果,为解决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记不住”的难题帮助提供,为中学英语教师在英语基础教学方面提供参考。关键词:词汇教学;多向思考;联想记忆 1.引言
对中国学生来说,英语是所有科目中比较难学的一门,而单词是英语学习中最基本的要素。要是单词不过关,所呈现在学生眼前的不论是简单的对话还是小短文——简直就是“天书”一份。很多学生总是抱怨“单词记不住”,从而影响了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讨厌学习。可见,掌握有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减少遗忘,已成为英语词汇初级教学中普遍的重难点问题。那么,如何将词汇剖析与充分挖掘学生的大脑皮层潜力相结合,扩大对词汇量的积累,并增强记忆效果呢?人们常用的英语记忆方法有五大类:构词记忆法、协同记忆法、分类记忆法、阅读记忆法和循环记忆法。这五种常用的记忆法无疑都是有效的,各有所长,但各有不足。其中构词法背单词可能是人们采用较多的方法。这种方法比死记硬背要科学得多,效率也高得多。但是这些方法比较适合于成年人,对于少年初学英语者,学习英语的畏途依然存在。近十几年来,人们在学习英语的方法上有了显著的变化,不再是传统的方式一统天下,而是出现了根据人脑记忆的规律来学习的方式。如陆康生提出用汉语拼音作为形象代码来解决英语的字形和词义的形象代码法,(美)戴维思“音义串联法”,江博《激情联想英语学习法》,宋宜昌《风暴谜式英语单词记忆法》等等。他们的方法各有千秋,都有一定的实际效果。不难看出,他们都倡导通过联想来记忆单词的方法。这种生动灵活的记忆法,容易操作,易学易用,可以增强学习兴趣,适合于少年英语初学者。本文就是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学英语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认为“联想记忆法”应该渗透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它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记不住”的难题。2.联想记忆法的概念
联想,就是当人脑接受某一刺激时,浮现出与该刺激有关的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即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过程。“联想记忆法就是利用反向或多向思考的方法,从问题、事物的一个方面,联想到它的反面或另一方面”[1]。简单地说,利用联想来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叫做联想记忆法。它不仅有助于掌握知识,还能开阔思路、增强理解、提高记忆,是学习英语的一种有效方法。
“有的研究者认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2]。例如,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提取失败的现象表明:如果没有关于某一件事的记忆,即使给了很多的提取线索也想不起来;同样,如果没有适当的提取线索,人们也无法想起曾经记住的信息。因此,在记忆一个词汇的同时,尽量联想记住单词的其他线索,如词形、词音、词义、词组和语境等,这会帮助人们在使用时想起这个词。学会多方面的联想记忆就是掌握多方位的提取线索。联想记忆犹如一个个钓钩一般,能把记忆着的事物钩钓出来。“联想是上帝赋予你的最有力的记忆武器,善于利用它,会让你感受到记忆背后的美丽天堂”[3]。七、八年级的中学生往往还未完全脱离好动、好玩的本性。他们喜欢热闹、新鲜的事物,而对严肃性的理论知识不很感兴趣。然而联想记忆单词,诸如许多无法利用词根词缀来记忆的英语单词大都可以借助奇特联想记忆法来记。尽管有时候它显得荒唐可笑和牵强附会,联想记忆单词的新颖奇妙变化却可以大大提升记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联想英语的灵活实用,又趣味盎然,大脑中的一种荷尔蒙便会上升,这种荷尔蒙又有强化记忆的作用。3.联想记忆法的运用
根据不同的联想方式,联想记忆法主要有谐音联想记忆法、韵律联想记忆法、流程联想记忆法、象形联想记忆法、接近联想记忆法和故事联想记忆法。下面就具体阐述这六种联想记忆法贯穿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3.1 谐音联想记忆法 英文读音有时能同汉语谐音词所表达的意思有趣地联系一起,从而在学习后的大脑中留下难忘而永久的记忆。利用这种英汉谐音联想记忆单词的方法称为谐音联想记忆法。有经验的英语老师常会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在检查中往往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单词旁边用铅笔标上稀奇古怪的汉字,比如good“古的”,nice“乃死”等等。这种情景下,老师千万别讥讽或指责他们。由于学生缺乏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他们只是简单地借助汉语的读音凑合着记忆英语单词的发音。要是老师们能主动地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积累的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各自展开联想的翅膀,那么一定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达到“记中乐,乐中记”的艺术效果。美国记忆大师哈里默莱曾说:“记忆的基本法则是把新的信息联想于已知事物”。请看下面的例子: shine /∫ain/ 发光;光泽。联想:“闪啊”就是发光、有光泽的嘛。fish /fi∫/ 鱼。联想:吃鱼“费事”。
leave /liv/ 离开。联想:“离吾”不就是离开? pay /pei/ 付款。联想:付钱了就是“陪”本哪。
black /blæk/ 黑的。联想:什么东西“不让看”?黑的。teach /ti: t∫/ 教。联想:“提示”就是教。think /θiηk/ 思考。联想:想就要“深刻”。
door /dɔ:/ 门。联想:“咚!咚!”敲门声就在门上呀。play /plei/ 玩。联想:只要一玩就“不累”。give /giv/ 给。联想:“给吾”就是给。hair /heə/ 头发。联想:头发真“黑阿”。
mess /mes/ 凌乱。联想:思维凌乱才“梦死”。
stand /stæd/站;坚持。联想:坚持在站在一旁“死等”。
pour /pɔ:/ 倾泻; 倒 联想:“泼”的一声当然是倒东西了嘛。
运用谐音联想,很轻松地记下了这些枯燥的单词。这种方法不同于纯粹将nice记成“乃死”,全凭读音相似,硬找中文来凑合记读音,而是综合了单词的意义和读音,是一种高效的记忆方式。“不是所有的方法都是好方法,能记住单词就是好方法。先设法记住单词,然后再去深究准确性,也是一种权宜之计吧”[4]。3.2 韵律联想记忆法
韵律联想记忆法也叫做节拍联想记忆法。我们知道“节奏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时获得提示”[5]。就像中文押韵一样,英文也可以。受过学前教育的五、六岁小孩,英文单词一个也不会拼写,却能一口气背出三、四首英文儿歌。显而易见,儿歌具有浓厚的音乐节奏感,唱起来朗朗上口自然便于记忆。听听下面这首诗歌:
“A, A, A.Go and play.E, E, E.Come with me.I, I, I.Don’t be shy.O, O, O.Let us go.U, U, U.You look cute.” [6] 学生们都喜欢唱这首诗歌。虽然他们才刚学会26个字母,但是通过诵唱的方式就很容易地记住了五个元音字母,又极为自然地啃下生词:go、play、shy、look 和cute。
再比如,当教会学生48个英语语音音素后,老师可以借助韵律联想法来组编一些句子让学生诵记:(1)A fat cat has a bad apple on his hat.(2)The kite will be mine when the time gets to nine.(3)Our brown cow outside the house sounds like a mouse.(4)She, he and me meet under the tree.Speak Chinese, eat the meat and see three sheep sleeping.大家见过摘葡萄, 都是一串一串地摘,如果一粒一粒地摘,既费事,又掉粒。根据韵律联想记忆单词就像摘葡萄一样,抓住词的某一共同发音,领会它们的词义,组编一句或一组特定意义的内容,这样既好读又好记,同时也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感。韵律联想法不同于张思中的集中识词法:“每组集中的单词是按重读音节元音读音规则编排的……排列顺序从单音节到双音节再到多音节,体现了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由浅到深的梯度 ”[7]。通过韵律联想法串起来的句子不仅要考虑单词之间是否有相同的音素,还要考虑组成的句子有没有特定的意义。学生对越是滑稽的、不合常理的意义越感兴趣和便于理解记忆。3.3 流程联想记忆法
日常生活都有一个流程:起床、刷牙、吃早饭……等。这种日常生活的固定模式让人很容易从起床联想到刷牙,联想到吃早饭等等。所以“若是记忆的事物有流程可循,或是我们可以创造出类似流程的联想,就能产生牢而不破的记忆链,可以从头记到尾,自然也能从尾记到头” [8]。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英语上册的第四单元后,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流程联想记忆法记住该话题中的重点词汇:先由起床get up,联想到穿衣服put on,接着联想到整理床铺make the bed,然后依次联想到刷牙wash teeth,吃早饭have breakfast,去上学go to school,到达学校get to school,开始上课start school,吃午饭have lunch,回家go home,吃晚饭have supper,做作业do homework,去睡觉go to bed等等。
这是横向的流程联想,有点类似记流水帐。也可以纵向展开流程联想记忆。例如由start school(开始上课)联想到所要上的科目名称,如:Chinese(语文)、English(英语)、math(数学)、history(历史)、politics(政治)、physics(物理)、chemistry(化学)、biology(生物)、geography(地理)、P.E.(体育)、class meeting(班会)等等。再如由play sports(进行体育运动)联想到喜欢进行的体育运动名称,如swimming(游泳)、skiing(滑雪)、roller skating(滑旱冰)、diving(跳水)、rafting(漂流)、surfing(冲浪),以及球类的有football(足球)、basketball(篮球)、volleyball(排球)、tennis(网球)、table tennis(乒乓球)等。这种流程联想记忆法在复习时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4 象形联想记忆法
汉字中的象形字是指把字画成像所代表的东西的样子,如“山”字,其原形就像一座山。在英语单词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对单词的一些字母的形状进行“象形化”的联想来帮助学生记忆或者区分易混淆的单词。换句话说,为了给“死”的单词以“活”的形象或特点,使他们更深刻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试看以下几例:(1)poor 可怜的;贫穷
字母“oo”想象成数字“0”,指代“空无一物”;“r”像根草。联想记忆:阿P家里空无一物,而且屋顶上都长了草,你说“可怜”不可怜,“贫穷”不贫穷?(2)turn 转弯;翻转;转变;旋转
把字母“u”想象成一个杯子,“n”就是倒过来的杯子了。那么你看到杯子里(u)的草(r)不都“翻转”(n)过来了吗?
(3)hear 听到;审讯
字母“h”想象成有一把椅子,试想:把耳朵(ear)放在椅子(h)上,显然是“听”的很清楚了。(4)high 高的,高级的
“i”指“我”,字母“g”想象为一块大石头,我(i)本来站在椅子(h)上,够不着,再搬块大石头(g)来垫,这下就“高的 ”多了。(5)rabbit 兔子
把字母“bb”想象作兔子的大耳朵。请猜一动物:它(it)有对大耳朵(bb)(作手势),爱(i)吃草(r)。“兔子”你一定脱口而出。
(6)call 打电话;叫唤 tall 高的;夸大的;过分的
区别:call中的“c”想象为一个电话筒,自然是跟说话有关的意思;而tall中的“t”想象为一把伞,把所有的(all)东西都放在伞(t)上面了,太“高”了,也太“过分”了呀。(7)see 看见;观看 sea 海洋
see中的“ee”像不像一双眼睛?这样一想,see和sea就不容易混淆了吧。(8)moon 月亮 noon 正午的
字母“n”像扇门,“m”像两扇合在一起的门。一般来说,在夜里才会把一扇门(n)看成两扇门(m)。这样一联想,moon与noon就牢牢地区别记忆住了。3.5 接近联想记忆法
所谓接近联想法,即“由一事物想到在时间或空间上与之接近的另一事物的联想记忆法” [9]。例如由“冬天到了”想到“春天还会远吗”,这是时间上的接近联想。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空间上的接近联想。学英文词汇也可以这样联想。例如学习英语单词head就可联想到表示身体部位名称的许多单词,从hair、eye、ear、nose、mouth、lip、tooth、chest到arm、hand、leg、foot等等,这样从头到脚一个个地联想,便可记住一大串。再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单词family tree时,从grandparents联想到grandfather、grandmother、parents、father、mother、daughter、son,再到uncle、aunt、cousin等等,家庭成员的关系就一目了然了。3.6 故事联想记忆法 故事联想记忆法即是将某一阶段内所学习的单词或固定表达通过联想,按照不限定的顺序连成线,并赋予情节,成为一个个小故事。这种方法是对所学知识(词汇、语法、固定句型等)的有效复习、巩固以及对联想思维的培养。看下面由学生(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编成的故事:
I go to school from Monday to Friday.I study math, politics, English, art, geography, biology, science, P.E, and some other subjects.History is my favorite subject.It’s easy and interesting.I can learn a lot from the past.I also like reading newspapers and outdoor activity.But I don’t like drawing.I think it’s difficult and boring.All of the subjects are useful.I must work hard.I wish I could write storybooks one day.此外,大部分学生擅长的是以关键词为线索,结合汉语的表达而成的小故事。请看下面另一学生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词后,通过联想编造成的小故事:
我happily(愉快地)spend(度过)了一个vacation(假期),我不是像used to do(过去常常)那样keep(饲养)一些以wild(野生的)菜为食的insects(昆虫),而是在Internet(互联网)上meet(认识)了一位叫sky(天空)的lovely(可爱的)女孩。她hobby(业余爱好)是paint(绘画)。她dream(梦想)当一名artist(艺术家)。她interested in(感兴趣的)是painting(水彩画)。而且她对pond(池塘)也进行survey(调查),她说那是nature(自然的)color(色彩)。但是她家里nobody(没有人)支持她。我feel(感到)pity(遗憾)。于是我把myself(我自己)在网上download(下载)和collect(收集)的valuable(有价值的)comic(连环画)与她share(分享),并鼓励她go on(继续)画,她感到happiness(幸福)。sometimes(有时),我边listen to(听)pop music(流行音乐)边跟她chat(聊天)。我们聊daily(日常的)knowledge(知识)。她never(从来)不会unfriendly(不友好的)。我为set up(建立)such(这样的)friendship(友谊)而每天都have a good time(过得开心)。
实践证明,通过编故事背单词,既培养了发散型的思维,又记住了单词,还练习了口语。这样一举两得的方法,何乐而不为呢? 4.结语
如果说前面所讲的具体记忆方法属于战术技巧,那么,背单词还必须把握的战略方针是及时复习,战胜遗忘。著名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在刚刚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就开始发生,而且遗忘得多,以后遗忘发展的速度就变慢了” [10]。这就意味着越是新背诵的单词,对它的复习密度就应该越大,而这时复习也最有效最容易。另外,单词越熟悉,遗忘越慢,这意味着对于已经复习过几遍的单词,复习的时间间隔可以延长。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及时复习,并正确分配好复习时间。要求学生在学习后当天中午(约4小时)、晚上睡前(约12小时)、次日早自习(约24小时)、本周星期日(约7天),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单词复习。学生普遍反映花费时间少,收效却很大,真有事半功倍之感。因为丰富、夸张的联想往往会令人印象深刻,所造成的联结也就会非常紧密,遗忘起来就会越慢。可见,联想与记忆是成正比的。
综上所述,学习英语词汇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地对词形、词音、词义、词组或语境等展开多角度的、有意识的联想,来达到加深大脑刺激的效果。同时还应该有步骤地进行复习,真正做到一次记忆,终身受用,让“死”的单词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展开你联想的翅膀,用你的激情和毅力去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夺取英语学习的成功吧!参考文献
[1]孟宁.学生最新超常记忆法.海潮出版社,2011年第206页.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8页.
[3]江博.激情联想英语学习法.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1年第14页. [4]丁晓山.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大众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148页. [5]戴维思.这样的学习最有效.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96页.
[6]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编著,七年级英语.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上册第16页. [7]何镃基.英语学科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新模式.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91页. [8] 同[5]第93页.
[9]晨曦.天骄之路.线装书局,2004年第201页. [10]同[2]第234页.
第二篇:英语词汇趣味记忆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词汇趣味记忆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 掌握英语词汇是初学英语必须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初级中学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容易产生单词记忆的困难和恐惧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采取趣味记忆单语的办法,能克服英文单词记忆枯燥并容易忘记的弊端,增加学生记忆的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英语词汇 趣味记忆法 中学英语教学 运用
中学是学生积累英语单词、掌握英语基础语法的关键时期。然而,由于学生受母语的影响,部分学生总是感觉单词难记,记了容易忘记。是否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呢?英语单词趣味记忆法是解决学习枯燥、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的有效办法。
一、中学生的特点和趣味记忆法的内涵
中学生在小学学过一些简单的单词,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词汇量非常有限,随着学习量的增加,一般中学生容易产生对单词记忆的畏难情绪。而词汇是学好英语的重要要素之一。如果词汇掌握得好,词汇掌握得越丰富、越牢固,学生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就越灵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极大的增强。如果词汇掌握不好,就更谈不上熟练地运用英语交流了。
英语单词与汉字有很大的差别,汉字记笔顺、结构,而英语单词则要记字母拼写;词的拼写又与读音有密切联系,这就说明了英语单词有其音、形、义、性等多方面的联系。如果一味死记硬背,学生由于记不住,会增加畏难情绪,容易丧失信心。趣味记忆法就是在教学上找出英语单词易于记忆的规律,增加词汇的趣味性,促使学生产生联想,使学生从死记硬背后的烦恼中解脱出来,进入轻松形象的趣味记忆,把学生从“好奇”引导到“好学”上,使学生学习英语有一种自我追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兴趣和动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英语词汇趣味记忆法的方法
记忆是人们对经验反映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识记的方法很重要,它直接影响着遗忘的过程。通过无意义识记(即死记硬背)得来的东西容易忘掉,而通过趣味记忆得来的东西则能保持长久。由此可见,影响识记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趣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记忆的特点来讲解单词。
1.找出每个单词的规律,编写成故事。
在教授学生单词时,教师可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与单词联系起来,采取直观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形象记忆。比如:“街道”(street),如果要学生死记硬背是很难记的,记了也容易忘记。那么它与我们生活有什么联系呢?“S”像弯弯的街道,“tree”的中文意思是树,“T”像电线杆。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教学生记这个单词:弯弯的街道上栽了树,旁边有电线杆。这样这个单词就很容易记住了,而且不易忘记。又如:“美国人”(American)。“A”可以看作是个山尖,“me”是“我”的意思,“can”是“能够”的意思。可以这样记忆:一个美国人,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吹嘘说,我什么都能。再如:“商业”(business),“bus”是公共汽车,“in”是在什么地方,“e”的汉语拼音是鹅的第一个字母,“ss”像两条蛇。我们可以教学生这样记:在公共汽车里,有一只鹅和两条蛇谈生意,这就是商业。这样一下就记住了。
2.找出单词的规律,编写成口诀。
以下是一组单词:rim:边缘,brim:边缘,grim:恐怖的,trim:修剪整齐,prim:呆板的,prose:单调、散文,plight:困境。但这组单词可以用一组口诀记忆:只有rim是边缘,前面加b还是边缘,前面加鬼(g)真恐怖,前面加t才修剪整齐,前面加p真呆板,扑(p)到玫瑰(rose)前真单调,扑(p)灭灯光陷入困境。
3.将一组单词的内在联系,编写成故事。
如故事911三步曲。单词:clash:撞击,crash:(飞机)坠毁、(轮船)失事,smash:粉碎、击碎,ash:废墟、灰烬,ashamed:羞愧的,cash:现金。对这一组单词,可用以下故事记忆:恐怖分子驾驶飞机撞(clash)到世贸大楼,飞机失事(crash),余波把大楼击碎(smash),整个世贸大楼变成废墟(ash),小布什感到很羞愧(ashamed),需要花很多现金(cash)来恢复美国经济。
以上仅仅是举例说明。所有单词都可想办法编写成趣味故事记忆。这样就化繁为简,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形势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无论怎样,始终词不离语,语不离句,句不离篇。只要给单词注入新的生命力,学生便能学得活、记得牢。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要促进学生熟练地记住英语单词,有赖于英语教学方法的改变,有赖于趣味教学法的广泛应用。
三、运用趣味记忆法教学的注意事项
1.口诀编排要科学合理。
英语单词的口诀要科学编排,适合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把口诀与理解结合起来,不能单打一。故事编排也要科学,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2.课外活动要生动有趣。
结合英语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充分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会话交流,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时,教师应当特别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依据现有水平开展各种用英语交流的趣味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愉悦。
3.课件设计要富于联想。
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的联想。例如在制作课件“Where are you from?”时,我设计了“See the World”板块,在这一板块中,课件呈现了世界各国的风景,让学生用英语说出每个国家的名字并简单地叙述该国的风土人情。学生在这一课件呈现的课堂活动中,既复习了已有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又拓展了思维。
第三篇:情景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情景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章彩云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摘 要] 情景语境制约着词语意义的理解,由情景语境的差异必然导致词汇特定内涵的不同。英语词汇教学必须和一定的情景语境结合起来,充分考虑特定词背后能影响词义的各种情景因素,使该词在一定语境中的确切含义得到定位。[关键词]情景语境;词汇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916(2004)01-0000-02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Context to the Vocabulary Teaching
Zhang Caiyun
(Xinyang Teachers’ College Henan
Xinyang 464000)
Abstract: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is restricted by situational context.The connotation can’t be determined without the help of the context.Therefore, vocabulary teaching should be integrated with context which can often exercise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meaning of words than we realize.The paper has expounded the application of stylistic context and emotional context to the vocabulary teaching.Key Words: situational context;vocabulary teaching;application
词语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语境制约的,没有语境的帮助,词语的真正内涵就难以确定。多少年来,我国的英语词汇教学在很多情况下忽视了词的一定的语言环境,往往是孤立地教词,以致造成学生的词汇学习因缺乏语境意识而思维简单,方法单一。结果,许多学生学习英语,尽管已经掌握了一些语法规则,并且“记住”了一定量的词汇,却不能准确把握词的具体意义,有的学生甚至写不出正确的句子,更不用说得体地运用英语去表情达意进行交际了。关于语境的运用,在我们的英语词汇教学中具体的情形很多,本文欲拟就情景语境的运用作以探讨。
一
言语行为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发生的,情景语境就是指言语行为发生的实际情景。具体说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言语活动的风格。包括参与者双方的年龄、性格、身份、职业、修养、处境、人格、观念、社会地位、思想倾向等及其相互关系;二是言语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三是言语活动的正式程度。如语体差异、情感差异等;四是言语活动的范围和主题。言语活动的范围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艺、日常生活等领域。以上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词的选择和词义的定位,是词汇教学中必须重视的。
在词汇教学中,情景语境对词义的暗示作用是相当大的。在许多语言场合下,隐藏在词背后的因素非常丰富,它们直接影响着词义的理解,要想能准确地把握词的内涵,1 就需要结合一定的语言情景。这正如评价一位作家,要想对他做出科学的正确的评价,就必须去熟识他的作品,与他的作品结合起来。情景语境在词义理解中的作用,其道理亦然。[1]如: I haven’t got a knife.这句话至少有四种解释:①我在一家餐馆里就餐,发现餐桌上没有刀,于是请服务员送一把菜刀。(表示一种请求);②我没有刀。(表示一种简单的陈述);③你问我借刀,但我没有带。(表示一种歉意);④你做了坏事,我非常气愤。如果有刀在身边,就不客气了。(表示一种威胁)如果语境明确,这句话的理解应该是不成问题的。[2] 一般来说,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词语的义项往往受到规定,只显示出一个含义,这是因为具体的语言情景把多义词的其他讲不通的含义都排除了。不过,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多义词的两个不同义项在句中都讲得通,这样一来,就产生了歧义。例如:①She was driv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road.②He is a poor mechanic.①句的right作“正确”解,还是“右边”解?②句中的poor是“贫穷的”还是“拙劣的”?当句子提供的上下文线索不够清晰时,就会使词语产生多种解释,从而出现歧义。再如:The oil is running out.句中的oil可能指食用油、润肤油、润滑油甚至可指汽油。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脱离语境,断章取义,有些词的理解甚至可能和作者传递的信息截然相反。例如:Some chicken,some neck!这是二战初期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的一句名言。[3]如果离开当时的背景,割断特定的上文,很难领会言者的真意。原来他是针对希特勒的叫嚣:In three weeks England will have her neck wrung like a chicken.做出的响亮地回答。它传递的信息隐藏在语境的深层次上,即表明了丘吉尔的决心。可见,语言情境作为补充信息的载体,它提供了确切理解语言的基础。
所以,要确定一词语的确切意义,不仅要考虑到言辞语境,还必须考虑到言辞外语境。要看说话人是谁,是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对谁说的,他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可以说撇开具体的语言情境,孤立地看一个词,即使运用得再漂亮,再出奇,也没有什么审美价值。
二
在英语学习中,影响学生学习词汇的情景语境有两个重要方面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即语体情景和情感情景。1.语体情景
语体情景指语言使用场合的正式程度及说话双方之间的相互关系。英语中有的词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有的词只适用于特定的场合。可以应用于各种场合或文体的词具有中性的文体意义;只适用于特定的场合的词就有特定的文体意义,如有的只用于庄重严肃的场合,有的只用于通俗的口语中。观察下列各句:①When his dad died,Peter had to get another job.②After his father’s death, Peter had to change his job.③On the decease of his father, Mr.Brown was obliged to seek alterative employment.以上三句话的含义大致相同,但却用于不同的场合,句①用于闲谈之中,较随便;句②用于一般文章中,属中性文体正 2 式英语;句③非常正式,一般出现在正式报告中。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告诉学生词的使用场合。如 “父亲”的一组词:daddy、father和male parent的使用场合决不可混淆,否则就会闹笑话。daddy是非正式的口语体词,用在家庭内部,主要是儿童用语;male parent书卷气十足,可以算作专门术语,在日常生活中决不能用,而father一词在文体上则是中性的。
再比较下面两个句子:①Pass me the salt.②I’d like a little salt,please.这两个句子虽然都表示相同的内容,但语言组织不同,语气不同,这样便可看出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关系不同:句①直截了当,显然是对自己的亲人或故友讲的;句②则更正式、更礼貌,像是说话人在别处做客。
以上例句说明选词不仅要注意词的使用场合,而且应考虑到交谈双方的地位、身份和关系。下面是几个用词不当的例子[4]:① Hi!(一学生向一位初次见面的老师致意)②When she saw her mother,she announced her love for Jim.③The father denounced his son as a lazy-bones.在①句中“Hi”显然是过于随便的字眼,对初次见面的老师来说是失敬的,可能引起对方的不悦;句②和句③中的“announced”和“denounced”与前一句相反,是过于正式的词汇。因此,依据词的文体意义搞清一个词的适用场合就显得意义重大了。
我们在不同的语篇中要注意使用不同范畴的词,选词要适合叙述者的主题、听众及讲述的目的。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同义词在文体意义上的差别。有的学生往往喜欢用“大词”,他们以为大词用得越多,越能显示出自己英语水平高。这些倾向都是教师应该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的,必要时给予一些文体方面的知识,使学生逐渐学会区别、把握文体,以免因用词不当而影响了文体的统一性。2.情感情景
情感情景指语言交际在一定场合使用下的情感倾向。从情感情景来看,词语有褒义、贬义和中性之分,有的是肯定或赞扬,带有喜悦的感情;有的是否定或贬斥,带有憎恶的感情;有的无所谓褒贬。因此,词的情感意义是通过词的褒贬意义来体现的。那么,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选用词语时一定要着眼于它的感情色彩是否与具体的情感情景相协调。英语里有很多这样的词。如:dislike, brave, courage, diligent, kind„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同一个词在汉语里是褒义词,到了英语里却可能是贬义词。所以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介绍词汇的情感意义,以免造成误解。如:在中西两种文化中young和old的感情色彩是不同的。在中国文化中young总是和“没经验的”联系在一起的,如说年轻人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old则时常和“成熟的”,“经验丰富的”联系在一起。如俗语“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姜还是老的辣”等。但在西方文化中young是和“灵巧的”,“精力旺盛的”,“富有创造性的”联系在一起的。old是和“传统的”,“老朽的”,“无用的”联系在一起。[5] 再如:ambition一词在中国词典里意味着野心,但在美国词典中含有进取心的意思。还有在中西文化里“狗”的意义相差甚远。“狗”一词在中国人看来总是贬义的,汉语中 3 常用“癞皮狗”、“狗东西”、“丧家犬”、“狗改不了吃屎”、“走狗”等来形容所厌恶的人。但是英美国家的人对狗的看法与我们截然不同,他们认为狗是“Man’s best friend”(人之良友),他们喜欢狗的某些品质,如忠诚、可靠、勇敢、聪明,所以“dog”在英语中往往含有褒情善意。如:①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时)②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③to work like a dog(拼命地工作)④a lucky dog(幸运儿)⑤a top dog(位居要津)
所以,我们在词汇教学中,是一定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的。如在讲peasant(农民)一词时,告诉学生汉语中的“农民”所指的概念是统一的,指的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没有贬义;而在英语中指的是收入低下、没有受过教育、不懂礼貌、举止粗鲁的人,是封建生产关系所束缚的农业生产者,含有贬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封建的生产关系已为资本主义的农业关系所取代,现在英语中表示“农民”时用farmer来代替peasant。farmer指那些拥有自己的农场或租赁农场的人;peasant通常指雇佣农。[6]发达国家的农民通常在英语中称为farmer,而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则被称为peasant。这就要求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其所指的民族文化范畴,对一些“貌合神离”的“假朋友”从文化的角度进行特殊的处理,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有些词在一定的语境中,感情色彩相当浓厚,需要读者细心体会,才能把握语言的真正含义和情韵氛围。如:It was clear to me that we were soul-mates when it came to reducing government and expanding economic opportunity.(显而易见,涉及到减少政府干预和扩大经济机会的问题,我们俩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这是里根获悉撒切尔夫人下野后,回忆两人间的融洽合作关系时说的话。表述观点一致,亲密无间,为什么不说“We were intimate associates”或“We always saw eye to eye”,而说 “We were soul-mates?”笔者揣测,里根是为了更有人情味而选用此词。铁娘子引退,需要老朋友在感情上的慰藉。soul这个词感情色彩很浓(full of emotional warmth), soul-mate指 a person temperamentally suited to another , 强调双方是意气相投的知音。因此soul-mate用于慰问的情景,具有特定的温馨色彩。
语调和声调在表达情感意义时也是相当重要的。在听力教材和试题中,常常会有一类题目,需要听者根据语调和声调揣摩说话者的态度和话语意义,如大学听力教材中有一段这样的听力材料: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 falling down , falling down;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 my fair lady.说话者用三种语气讲了这段话,表达了高兴、伤心和惊诧三种不同的情感意义。因此,可以说理解情感意义有时也必须考虑语音语境。
总之,词的情感色彩影响着一定语境下的语言交际及交际质量。在词汇教学中,要让学生弄清词在特定的情感情景下具有的不同情感倾向,以便正确运用好这一类词。[致谢] 谨以此文向我的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维友教授致敬!
[参考文献] [1]张维友.英语词汇教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17.[2]白解红.语境与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4):21.[3]李丽生.试论语境对修辞的制约[J].山东外语教学,1998,(4):18-19,20.[4]钱兆明.环境与语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1981,(1):53.[5]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8:56.[6]张国扬、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66.收稿日期:2003-12-15 作者简介:章彩云(1968-),女,信阳市人,信阳师范学院大外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第四篇:联想与想象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联想与想象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宋淑莲 [内容]
作文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的灵活与否,往往是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而思维活动的灵活与否主要取决于能否掌握并运用联想与想象。
什么是联想与想象?联想就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想象是人们在原有感情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因此,只让学生了解抽象的概念,是远远不够的,具体怎么操作,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要想学会联想与想象,就必须掌握联想与想象的方法。
联想的方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
1.类似联想。就是类比事物之间在本质上具有某种相似点,通过类似联想,可以由小及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高中语文第一册巴金的散文《灯》,作者由深夜燃着的灯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为触发点,展开联想:由眼前的灯,想到了欧洲古代传说——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同时又想到了希腊古代传说中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还想到了一位投河遇救的友人看到了陌生人家的灯光,由此改变了他的生活态度,由绝望、悲观,变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以上两种灯光的相似点,就是灯光能给人以温暖、光明、力量和希望。无论是生活中的灯光,还是人生意义上的灯光,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种联想在文章中运用得比较普遍。通过引导学生掌握类似联想,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写作中,能把文章的思想内涵表现得更深邃,意境更广阔。
2.对比联想。即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联结在一起,以表达鲜明的爱憎之情。高中语文第二册唐tāo@①的《琐忆》一文,在表现鲁迅关怀鼓励青年时的一段对话,用的就是对比联想的方法。有些青年遇上夸夸其谈的学者,立刻便被吓倒,自惭浅薄,鲁迅便鼓励他们说:“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他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小溪和烂泥塘,文学青年和夸夸其谈的学者,恰是对立鲜明的比照,通过这种对比联想,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事物本质的意义,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感情,因此,文章也就有了较强的说服力。
3.因果联想。即对事物由因求果或由果溯因的一种联想方法。高中语文第一册壶井荣的《蒲公英》一文,作者由蒲公英的遭遇联想到“蒲公英的儿子”的遭遇,用的就是因果联想的方法。蒲公英之“所以才变成了像趴在地上的姿势”,是“只为长在路旁,被践踏、被蹂躏”的结果,因而联想到蒲公英儿子刚来家时的情景。“他初来时,万分沮丧,没有一点精神”,是因为他在战争中失去了双亲,“被夺去了抚养他的大地”。作者通过因果、类比联想、强烈地控诉了侵略战争给日本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突出了反战主题,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联想是写好作文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若联想恰当、准确,就会使满文生色。但仅有联想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想象的手法。想象可以使思维无拘无束,任意驰骋;可以通过加工、组合,创造出新的意象。如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一文(高中语文第一册),描述儿时和小伙伴们爬上驼背榕树,把中空的那段凹槽当作一条“船”,以竹竿当桨七上八落地划起来,明知这条“船”不会前进一步,还是认真地、起劲地划着。在儿时的梦里,它会顺着溪流把孩子们带到秧苗青青的田野上,绕过燃烧着火红杜鹃的山坡,穿过飘着芬芳的小白花的橘树林,到大江大海里去,到很远很美丽的地方去„„。这些丰富、浪漫、多姿多彩的想象,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寄托了作者无限的情思,加浓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由此可见,悠远的遐想,合理的想象,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深化文章的主题。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神思》篇里概括得尤为形象,“文之思也,其神远点。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联想和想象各具风采,在运用中又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雨中登泰山》的作者李健吾,描写的别具一格的泰山上的景物,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对泰山千姿百态的松树、奇形怪状的山石和变幻莫测的云海都作了细致而传神的描写。作者看到松树扎根在悬崖绝壁的隙缝中,枝干屈曲盘旋,就联想到了盘龙柱,以奇特的想象、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松树的形态,“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看到松树在“半空展开枝叶”,就联想到天空中的物象,于是想象泰山之松“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和清风白云游戏”。同时还赋予松树人的思想感情,给予松树人的性格情趣。“有的松树望穿秋水”,“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支开墨绿大伞”,“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一副潇洒模样”。上述描写维妙维肖,形神兼备,读者仿佛已身置其中,进入了一个崇高、威严、空灵而极富感情色彩的人间仙境。
结合优秀范文的讲解,把联想与想象的方法教给学生,使之运用到作文中去,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还应将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这一点更为重要。
笔者曾给高一学生布置一篇作文,专门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作文题目是《某年后的母校》,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记叙文。学生在写作中,的确展开了联想和想象,结果是五花八门,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手法很不成熟。有的夸张过分,令人生疑,有的不敢大胆想象,没有写出学校的变化;有的写得太笼统,不具体,而且还未想到“点子”上。想象很不成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时间期限太短,不便于展开联想和想象,不便于描述学校将会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其次,学校的变化只给人一个笼统的印象:高级的教学楼和宽阔的操场,至于如何“高级”,如何“宽阔”,读者不得而知。这是由于缺乏具体细致的联想和想象所致。针对上述现象,笔者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首先要确定时间,时间太短,不便于联想和想象,时间太长,又脱离现实,不太合理,所以,时间最好限定在既便于展开联想和想象,又合情合理的时期。其次,要从目前学校的现状出发,推想到二三十年后所发生的变化,想象要大胆,要带有理想色彩,可以在意料之外,但要在情理之中。再次,可以运用对比联想,写出一个“变”字。
由于有了针对性的引导,使许多同学思维开阔,联想丰富,想象大胆,出人意料,但又合情合理。文章新意迭出,悬念不断,引人入胜。引导学生运用合理想象与联想收到了奇效。
综上所述,联想和想象在作文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熟练地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就会使文章生动形象、丰满活泼、感人至深;如果缺乏联想和想象,或想象不当,那么,文章必然苍白干瘪,死水一潭。读起来也就会味同嚼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联想与想象的教学指导,教给学生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这样,才会启开灵活思维的闸门,令滚滚才思流于笔端,才会出现一篇篇品味高雅、文采精美的佳作。
(责任编辑 方建春)
第五篇:浅谈游戏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游戏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王薇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很重要的一环。英语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石。然而英语词汇学习却是英语学习者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小学英语的词汇阵容虽不算庞大但词性相对单一,略显枯燥。这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有很大的冲突,而游戏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是可以广泛应用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游戏;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教学要注意结合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要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得当的英语小游戏,虽然只占课堂教学的短短几分钟,却能利用游戏有意无意的特性,增加词汇学习的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词汇教学的特点,根据教材英语课堂上抽出一定的时间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教学游戏,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游戏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1.1游戏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1.1.1 游戏的开展应有一定的目的性。
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它教学要求。如,在学习表示颜色的英语单词时,我设计了幸运大转盘的游戏:做一个活动的转盘,上面有十种颜色,教师问:What colour? Can you guess?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猜红色,有的猜绿色,有的猜黑色,有的猜蓝色;最后教师转动转盘,猜对的学生可以加分或者得到小贴纸。这种游戏目的性很强,学生的参与面也很广。
1.1.2 游戏应有一定的启发性。
开展游戏是为了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但也应该在游戏中注意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如,在黑板上画出几个抽象的图形让学生猜。T: What's this in English? 学生有的把圆形猜成一个球,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个钟等;有的把方形猜成一本书,一幅地图,一扇窗户等。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所学的词语来表达。这样的游戏学生喜欢玩,而且可以常玩常新。1.1.3 游戏应有一定的层次性。
层次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目标的定位要有层次,既包括为掌握语言形式而设计的、具有机械和意义操练性质的游戏,又包括着眼于语言内容的、具有交际意义的游戏,这些游戏操练活动在一节课中要从低级向高级有序安排;层次性的另一个方面是指同一个游戏或同一节课中不同游戏内容难度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参与。对那些后进生,游戏时可从适当给他们提示,启发并鼓励他们在游戏中获胜,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则要让游戏有一定的难度。1.1.4 游戏的形式应多样化。
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后就没有新鲜感了。所以要不断设计新游戏,不断翻新游戏。
1.1.5 游戏的开展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灵活性就是指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适度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中要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之间的关系。1.2 游戏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法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 游戏应该简短、易玩,而且规则容易说明。游戏活动的开展也应有一定的程序。
1.2.1明确游戏规则。
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是游戏成功的关键一步。教师可以用双语(母语加上英语)说明游戏的规则, 必要时应给予学生玩法的示范。可以是教师一人示范, 也可以师生合作, 或者让一组能力较强的学生作示范尽量使全体学生都明白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1.2.2 教给学生在游戏中要使用的关键词汇、句子, 包括他们用来组织自己活动的语言。学生必须懂得如何用英语询问信息、发指令、表达自己的处境等等。1.2.3 确定游戏的组织形式。
游戏的组织结构有全班、小组、小对子等方式。全班活动要求以整个班级为单位, 在全班开展游戏, 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有重要作用。其缺点是每次游戏参与的人较少, 而观看的人较多。对于人数很多的班级来说, 小组结构最有利于调控游戏进程。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中指定一个小组长,也可以由小组成员选举小组长。最后, 教师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清楚自己该做什么。1.3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游戏
小学生爱玩, 爱唱, 爱画,爱游戏, 对英语学习充满好奇心。如果词汇教学枯燥无味, 势必会挫伤孩子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小学英语教师可根据孩子的天性, 设计形式多样的游戏去进行词汇教学。下面介绍几种专门为词汇训练而设计的游戏。
1.3.1 形象刺激类游戏
这类游戏主要靠形象来刺激学生进行记忆。游戏方法多以看图、摸物、听声等为主。相对比较适合小学低年级英语词汇教学。当然,经过适当的改进,也可用于中高年级的英语词汇教学。
看图猜词写单词
这是训练学生认读单词能力的游戏,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逐个出示一些单词卡片或图片,学生们举手抢答,教师让最先举手的学生读出该单词并说出其中的意思,或将图片上的单词读出来、拼出来,读对、说对、拼对的给该组记10分,得分最多的组为优胜。以每一纵行为一组进行竞赛,教师先出示一些单词的图片,然后收起来,再从中抽出一张放在身后,由每组的第一名学生轮流猜,可以问:“Is it a plane(bus, bike)?”回答:Yes it is.或No,It isn’t.等。哪个组猜对了就给记10分,然后接着往下猜,第一排的学生猜过后第二排接着猜,最后得分最多的组为优胜。做这个游戏时,还可以找一位学生来主持,由他让学生们猜。
缺了什么
这是训练学生记忆力的游戏。教师出示一些实物,放在讲台上,让上来猜的学生先看半分钟,然后背向讲台面向学生站立,再让另一位学生上来取走一样东西。然后说:“Pease guess What is missing?”猜的学生要在10秒钟内用英语把缺的东西说出来。猜袋中物 教师从书包中拿出一件东西放入一只不透明的袋子里,由每组的第一名学生轮流猜,可以问:“Is it a banana(an apple, orange)?”猜对了为优胜。听声猜物
每一排为一组,全班分成若干组,教师分别发给每一组最后一排的学生一张纸,上面写个单词。在教师说开始后,最后一排的学生即用耳语把纸上的单词告诉前面的学生,这位学生再把听到的单词告诉前面的学生…这样依次进行下去。最后,第一排的学生把所传的单词写到黑板上,传得最快,最准的组获胜。
换宝
教师准备好一些单词卡片(有的写中文,有的写英词)和图画。将卡片和图画放入一只不透明的袋子里。游戏开始教师说,袋子里装的是许多宝物,让学生们轮流上来摸宝,如果摸到的是写有英文的卡片,则要英译汉;如果是中文,则要汉译英并拼读出来;如果是图片,则要看图说英语。
听单词做动作
这是训练学生听单词并快速作出反应的游戏,在学了单词nose, ear, eye, leg, hand, arm, finger等单词后,教师可快速说出这些单词,学生听到指令便用手触摸这个部位,最快最准的获胜,当学生做得非常熟悉后,还可以增加难度,可要求学生听到哪个单词不许摸哪个部位,如教师说“nose”,学生不可以摸鼻子,但可以摸眼睛,耳朵,嘴等其它部位,这个游戏可以用竞赛的形式进行,每组抽一名学生到前面作动作,做错了就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一人或两人为优胜。这个游戏的玩法与“摸鼻子差不多,在学了run, walk, sit, stand, swim, skate, play football, play basketball等动词和动词词组后,教师可快速说出这些动词或词组,学生听到便做动作,最快最准的获胜,这个游戏同样可以用竞赛的形式进行,每组抽一名学生到前面做动作,做错了就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一人或两人为优胜。
1.3.2 抽象记忆
这类游戏只要用于练习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相对于形象刺激难度较大。相对适合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词汇教学。
拼单词对抗赛
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对抗赛在两个小组中进行,在教师宣布游戏开始后,第一组的第一名学生立即用中文说出一个单词(如:自行车),第一组的第二名学生应立即将这个单词说出来,说错或不能迅速说出单词的记负分,最后哪组扣分最少为优胜。
反义词(同义词,对应词)拔河赛
首先要做一“拔河绳”,方法是在投影仪或磁性黑板上画一横线,中间位置画一竖线作为“界河”,左右划五个小格最外边的两个小格作为“界河线”。将一只棋子放在中心线上作为绳的中心,若没有磁性黑板,可以在黑板上横挂一绳子,绳子中间挂一红纸环作为绳的中心。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队,由其中两队进行拔河,游戏开始,甲队的第一人说出一个词,乙队的第一个人应立即说出其反义词(同义词或对应词),要是他说对了,棋子(或红纸环)要向甲方移动一格,要是他说不出或说错了,棋子(或红纸环)要向乙方移动一格,然后乙队的第一个人说一个词,由甲队的第二人说出其反义词(同义词或对应词),当棋子移动了五格,到达乙方界河边时,甲方胜利了。名词复数拔河赛
这个游戏的玩法和上一个游戏差不多,只是甲队第一个人说一个单词后,乙队的第一个人要说出并拼出这个单词的复数形式,胜负的确定也和上面的游戏一样。
二、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1 游戏有助于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在英语教学初期, 学生往往不同程度地出现不敢开口的现象, 犹犹豫豫怕讲错。游戏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 使他们在游戏中不会感到有任何压力。成功了, 会产生自豪感, 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没成功, 也由于是在做游戏, 不会产生失败感, 反而会产生一种动力—希望下次成功。如“ 传话”游戏, 即教师把要说的话用英语悄悄告诉各排的第一位学生, 然后由前至后进行传话, 最后反馈评比, 这种游戏使每位学生都有开口的机会, 可以消除一些学生的胆怯心理, 大胆说英语。又如做“ 交换角色”的游戏, 即让某个学生当老师, 老师当学生。这种游戏使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 课堂气氛和谐融洽。这样, 学生所学的口语在游戏中得到巩固并创造了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健康、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2.2 游戏能提离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时间总是有限的,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 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小学生好奇好动, 无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 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欢乐的游戏中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 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巩固所学知识,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当学生学了苹果、柠檬、桃等一些水果名称单词后, 可以用单词卡片进行游戏, 抽出一张卡片, 让学生猜是哪种水果, 如果学生猜错了, 教师说“下次加油” , 然后继续, 如果学生猜对了, 可以奖励一些小星星、小红花之类的奖品。这样将儿童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活动之后的愉快的游戏当中, 能最有效利用教学时间进行学习, 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 记得牢。
2.3 游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把学生直接吸引到语言活动中来,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等能力。如“ 答非所问” 游戏, 教师先出示若干句子,然后教师读出一个答句。学生找出不能用这个答句来回答的问句, 并读出这个问句, 长此以往, 就培养了学生的听力能力和反应能力。
总之, 在教学中, 教师应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变学生“ 被动接受” 为“ 主动学习” , 同时, 教师应不断收集游戏, 不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设计、翻新游戏。在设计游戏时要注意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在游戏中要表扬先进, 鼓励进步, 体高学生学习自信心, 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英语词汇教学中游戏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1、游戏的开展应有明确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愉悦身心,更多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形成一定的语言技能,最终形成初步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所以游戏应与词汇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为教学内容而服务。
2、游戏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趣味性,形式应多样性,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就没有新鲜感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设计新游戏,不断翻新游戏的做法,有助于调动各种水平的学生的积极性并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特点。
3、游戏的时间不宜过长,应动静结合,注意到课堂纪律,伴有教师及时的鼓励评价,提出努力方向,发挥游戏的导向作用。
四、结论
学生是100%喜欢做游戏的,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游戏,使我们的学生认为英语不再是难学的学科,大大减轻他们学习的负担,真正保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枯燥的英语词汇学习具有活泼性,生动性和主动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