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语文教学的硬件和软件上下真功
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有他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而一种教学风格的形成,虽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诸如专业知识、非专业知识、文化积淀、人生阅历、思想素养、职业精神、天资性格、兴趣爱好,等等,因为这些因素或隐或显地左右着一个人的教学风格的派生,然而,无论何种风格的教师,他们必定在教学的基本素养上,下过扎扎实实的硬功。而打下扎实的教学硬功,对每一位教师来说,这才是最为紧要的。
就语文教师而言,语文教学上的“硬功”不外乎两套功夫——“外功”和“内功”。外功是指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它包括诸多显性的技能因素,它是支撑教学工作的基石,可谓是语文教学的“硬件”;内功是指除技能性教学因素之外各种语文教学涵养的综合表现,它是完成教学工作的支柱,可谓是语文教学的“软件”。我们也只有在“硬件”、“软件”相对齐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才可进而熔铸个人的教学风格。先说“硬件”,也即“外功”,我想,以下八件是必不可少的:
一、要能说一口纯正而流利的普通话,堪为推广普通话的模范;
二、必须掌握至少6000个常用汉字的读音(3500是对学生的教学要求,《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是7000个),包括能够分辨多音字;
三、不写错别字,并有很强的纠正错别字的能力;
四、要有丰富的词汇量,能够见其词,知其义,更会辨析和运用;
五、要具有较强的朗读课文的能力。无论什么文章,语文教师读来,不仅应是字正腔圆,优美动听,还应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处理得恰到好处;
六、要有坚实的记忆储存,熟知习见的唐诗宋词、名篇佳句,要能准确流畅地诵读出来;文史常识、诸子百家,要有广泛地涉猎,要随时能够说得清,道得明;
七、要有过硬的背功,凡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教师要先背出来,不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指名篇),教师也要能背出来,如《孔雀东南飞》、《鸿门宴》、《过秦论》、《荷塘月色》等;
八、语文教师要能写一手好字,首先是粉笔字。字要写得端庄大方,匀称清秀,笔顺要正确。要以正楷字为主,兼写别体;其次是钢笔字。语文教师给学生的作业写批语,字体要工整、规范,要让学生颔首称赞。至于毛笔字,这理当是语文教师的拿手菜,只因现今应用甚少,可忽略不提。
老实说,能有以上八项硬件,已经是很不错的语文教师了,已能站得住课堂了。然而,目睹现在的一些中青年教师(包括一些高级教师),在这八项硬件上,特别是在二、四、六、七这四项上实在是缺欠了。平时不爱查字典,读错了字还浑然不知;不关注文字改革的信息,还把“自作(zuò)自受”读成“自作(zuō)自受”,不知道“装璜”应写成“装潢”等;不能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学生诸如“以致”与“以至”、“必须”与“必需”、“赢利”与“营利”、“省悟”与“醒悟”这类词语的区别;背不出任意一首李商隐的诗、李清照的词(我校在招聘语文教师时曾多次面试过);离开译文就读不懂并不难的古文,其它常识知之甚少,更别说能够说得清、道得明了;要求学生会背的而自己却背不出,更是习以为常了。究其原因,除主观上不努力、不钻研,备课过于依赖教参、练习过于依赖答案外,一是现行的听课研讨太注重对老师的教材处理和课堂活动的分析评价,而对“硬件”出现的问题则视为“小节”而忽略不提,否则不是怕被认为评课没水平,就是怕有“揪小辫子”之嫌疑;二是因现在“二期课改”不重视言语教学,考试也不涉及,所以日常不进行教学使得自己也就没有长进了。
第二篇:9信阳—在“做”上下真功
善做善成
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何平
走红大江南北,香醉四海宾朋,“信阳红”的成功告诉我们——立言立行,善做善成。
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做人,做事,做文章,做生意……“做”,现实中无处不在;“做”,与我们如影随形。“做”,方可彰显生命意义;“做”,才能造就人间奇迹。
做同样的事情,运作有高下,效果大不同。浮光掠影之人,浅尝辄止,效果平平,可能贻误良机;不得要领之人,方法不对,劳而无功,乃至南辕北辙;善做敢干之人,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势必推动全局。
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在做。只有扎扎实实做,勤勤恳恳做,遵循规律做,开拓创新做,求实求效做,才能做细、做深、做透、做大、做强、做优。
善做善成,就要科学谋划做。志存高远,深思熟虑,谋定而动,把目标定准,把规划落实。
善做善成,就要尽心尽责做。心随责走,责随职走,权高责重,不放松要求,不马虎行事。
善做善成,就要持之以恒做。坚定方向,坚持不懈,坚守待成,有耐心做实,有决心做成。
只说不做,嘴上功夫,只有说到做到,说好做好,才是实功夫、硬功夫、真功夫。“信念”的《在“做”上下真功》,以生动的实践,印证了一个常谈常新的道理:成功不凭想象,只能靠我们的聪慧、毅力、勤劳去实现。
加快领导方式转变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十八谈· 信阳篇
2011年5月20日 河南日报
在“做”上下真功
□信 念
(一)人言为信,日升成阳,大别淮水育茶乡。
千百年来,信阳人与茶结缘,因茶而做,日复一日地用心种茶、采茶、做茶,靠勤劳和执著,把毛尖茶做成了最美最靓的城市名片。
斗转星移,春去秋来,变换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念。
(二)2009年12月27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信阳调研时指出,信阳应该加大夏秋茶的采摘力度,尝试开发新的茶叶产品,增加群众收入,可以开展红茶加工,而且可以命名为信阳红。
书记一番点题,信阳人像做学问一样认真学习、锐意创新、潜
心实干。经过106天的日夜攻坚和无数次的反复试验,信阳红终于横空出世。
(三)信阳红的诞生,是敢做的经典,她打破了人们思想的误区,创造了高纬度生产红茶的纪录。
信阳红的诞生,是会做的结晶,她突破了传统的禁区,改写了河南不产红茶的历史。
信阳红的诞生,是做好的见证,她冲破了发展的盲区,信阳茶农因加工红茶每亩增收2000多元。
信阳红的诞生,无可争辩地印证了:只要我们把科学的理念转化为务实的行动,扎扎实实地去做,孜孜不倦地去做,满怀激情地去做,小茶叶能做成大产业,小茶叶能做好大民生,小茶叶能做出大文章。
(四)为什么千百年来,我们守着一座座茶山,一片片茶园,一棵棵“摇钱树”,却没有想过开发红茶或其他品种?
信阳红收获的不仅仅是做的果实,还有深深的反思。
曾几何时,我们热衷于以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贯彻文件,会没少开,文没少发,事没落实,说了没做,真做的氛围不浓;
曾几何时,我们陶醉于青山绿水,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便利的交通,捧着“金饭碗”讨饭吃,谈起优势头头是道,转化优势却不见真招,说得多做得少,想做的欲望不强;
曾几何时,我们留恋于老区、苏区的“红帽子”,向上要资金、要政策、要项目,不善于找市场,想做的事没做成,会做的办法不多;
曾几何时,我们习惯算小账,不会算大账、算长远账,习惯找红头文件,不善变通,该做的没做到位,敢做的勇气不足;
曾几何时,我们满足于过得去,工作标准不高,农业没有催生出大的龙头企业,工业一直是一块没能拉长的短板,中心城市带动乏力,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比较靠后,人均生产总值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70%,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30%。
(五)凡此种种,无不与我们的思想观念有关,无不与我们动手去做有关,无不与我们的发展方式转变有关,说到底,还是做得不具体、不深入、不彻底。
面对改革发展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滚滚浪潮,尤其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嘹亮号角,信阳到底应该怎么做?
“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则自然也。”大史学家司马光对“做”的诠释,无疑为我们怎么去做开启了一扇智慧之门。
作之不止,作之不变,自然之法,成事之道,君子之风。想做不犹豫,真做不空谈,会做不盲从,做好不懈怠,信阳要跨越发展、后发赶超,必须在“做”上下真功。
(六)想做,就要认认真真地做。
想做是一种动力,认真是一种态度。孔子倡导“事思敬”,即做
事要敬业、要严肃、要认真。信阳红的诞生,就是因为我们想做在前、真做在后的结晶。
想做,就要敢于超越前人。长期以来,信阳偏居一隅,很多人不敢奢望当先进,更没想过争排头兵。如今,面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机遇、新挑战,是自甘落后,无所作为,还是沉着冷静,从容应对?信阳人选择的是在沉默后奋起,在清醒中进取。
以新型工业化打造区域增长极,以新型城镇化构筑战略支撑点,以新型产业化放大改革试验区,我们庄重地立下誓言:立足于做,认准于真,一往无前,永不放弃。
(七)真做,就要踏踏实实地做。
真做是一种品质,踏实是一种作风。说一千遍是个零,做一件是个一。如果说信阳这几年有新发展、大变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始终坚持“五禁止”、“十不准”,说了就算,定了就干,一点一滴做出来的。“禁酒令”不是我们的原创,但信阳做的真切,办的较真;经营城市不是我们的发明,但真做实做,八年磨剑,我们有了信阳新区的大气、大美、大模样。
真做,就要立足实际、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妄想、不虚谈、不作秀,咬定目标,坚定前行。在今后五年里,力争再有2至3家企业上市;实施好“华英农业富民”计划,2至3年内再造一个“华英”。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指标赶上全省平均水平。
真做,就要该出手时就出手,敢趟改革的“深水区”,敢闯发展的“无人区”,敢破经验的“权威区”。继续无怨无悔地深化农村改革试验,力争早日扛回国家级牌子,为农村改革发展趟出更多的路子。
(八)会做,就要持之以恒地做。
会做是一种本领,坚持是一种境界。有了这种本领和境界,就能为“做好”破题。“六城联创”之初,部分干群存在畏难情绪,市级领导带头干,当“路长”、当“园长”、当“场长”,以自身行动感动大家、引领大家,攻下了一城又一城。开发羊山新区没有钱,我们向市场要钱,靠点子生金,做活了要素市场,做来了建设资金。经过市场运作,新增城区面积3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再造了一座信阳城。
会做,就要善于发现优势、利用优势,放大优势。我们将化信阳的生态优势为经济发展强势,让特色更特、优势更优。探索打造新型工业经济谷、绿色农业生产谷、宜居宜业健康谷、休闲度假旅游谷、民生和谐幸福谷,把信阳建设成为鄂豫皖区域生态经济谷。
人贵有恒,恒则事成。我们要继续实施干部选拔任用“五个常态化”,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变“闭门选官”为“开门纳贤”,激活干部一池春水。选派优秀干部担任“双薄弱村”第一书记,让干部沉下去抓民生抓发展。更加坚定地推行信访“四家工作法”,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之事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倾情打造群众信访之家。
(九)做好,就要求实求效地做。
做好是一种信念,求效是一种追求,也是做的真谛和灵魂。我们靠落实“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法,建设工业城电子工业园,先栽梧桐树,再引金凤凰,引来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企业入驻,把招商引资做出了实效。我们积极推行新农保,建起了一座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全市已有4个县、1个市辖区、6个市管管理区、开发区推行了新农保,覆盖农村人口200多万。今年要实现全覆盖,力争让全市人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做好靠环境。我们将继续开展“六城联创”,实施浉河治理,持之以恒地落实“五禁止”、“十不准”、“一周办结制”,把环境做美、做优,扫净庭院迎宾朋。通过彻底地做,坚决地做,营造一个靓丽的信阳、好客的信阳、开放的信阳,充分汇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让信阳成为投资的热土,创业的福地,宜居的天堂。
做好要看标准。高标准是最大的节约,低标准是最大的浪费。鸡公山文化旅游试验区建设,我们定位为高端开发,大手笔谋划,高标准运作,围绕港中旅项目打造国际山地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围绕上海文广项目打造鸡公山国际影视文化基地,围绕志高集团项目建设中部动漫产业园,把鸡公山做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精品,抢占现代旅游市场的制高点。
(十)“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坚守说了就做、做就做好的信念,830万信阳人一定能够梦想成真。
第三篇:学校建设硬件和软件
学校建设软件比硬件重要
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所说的学校建设中的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高职、高专和大学等一系列关于教育方面的学校建设.而硬件与软件是近年出现的一对新名词。根据教育部2号文件中的解释:所谓学校建设中的硬件指的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所形成的物化环境,它包括:校舍、教学设施、设备,教学楼等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物质。软件是指与硬件相对的管理工作的人和相应的管理措施、相关的资料。它包括:师资的素质、教育系统、文化氛围、管理过程中的资料建设等一系列管理中的内在要素。
1938年,在那个历史动荡风雨飘摇的年代中,北大、清华、南开组成了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其师资精英荟萃,人才济济,当时的联大在“学生宿舍全是茅草房,教室、办公室、学校的图书馆,都被日本飞机炸毁”等硬件设施及其恶劣的情况下,正是因为有了梅贻琦、蒋梦麟等数十位诲人不倦的学术大师,在师资力量和优秀的教育系统等软件设施十分充足的情况下,才谱写了当时联大弦歌不断的华美乐章。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学校建设软件比硬件重要,但是需要明确的是今天我们判断何者更重要的标准在于: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哪一个更有利于学校的建设、管理和发展,哪一个更有助于学生在学校达到求学目,同时也使学校的建设管理达到最优化。
首先从判断一个学校的建学目的来看,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改革工程”中的解释: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这就在一个硬性指标上突出了学校建设的意义在于人才教育培养,突出了一所学校本质核心的共同属性是在于教育。
其次从学校的教学功能来看,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关键全在于有没有好老师,有没有好的软件设施。当然,我们并不否认硬件在学校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但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2号文件中的解释却说:硬件设施能满足学生的基本要求即可,可对于软件的需求里面却不断的提到“进步、促进、创新、发展”等字句,可见在学校建设中更多的还是软件在发生作用。
一所学校如果拥有有高大的建筑,漂亮的校舍,大的教育规模,及所谓硬件方面的优越性,当然更好,但是如果一所学校只有这些,是不是显得太过于苍白,缺少了灵魂,缺少了生机呢?而拥有软件设备则不然:在师资软件方面,学校老师拥有更多的学术信息,具备更多的学术能力。他们是一所学校的绝对中坚力量,拥有强大师资的学校教学软件才能完美的推动一所学校科研的突破力,发展力和创新力。才能成就一所学校的学术之大。
拥有一流的硬件设备,三流的科研队伍,这样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面对社会竞争力、职场淘汰力、攻击力,真的能够很好的适应吗?真的能够很好的生存发展下去吗?这就需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学校建设软件比硬件重要”
我的陈词完毕,谢谢大家。
第四篇:高效课堂-信息技术教学的软件和硬件
高效课堂-信息技术教学的软件和硬件
[摘要] 高效课堂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的课程,本文提出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来打造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做到让信息技术服务于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关键词] 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教学
初中 “软”环境 “硬”环境
高效课堂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潮流,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给予革新、提升和深化。为了进一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德兴市教育局把2010年确定为“高效课堂建设年”,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随着这股高效课堂改革之风袭卷开来,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从事教学十一年,也积极投入到“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中去。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的课程,随着信息技术学科的开设,大家都深知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每个人学习和认知的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由此可见,打造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课堂是当务之急。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提高课堂效率,在和谐的环境与氛围中构建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课堂是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共同探讨的课题。下面我将从“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打造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课堂。
一、打造“软”环境,提高课堂效率
(一)、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是主要考试科目,是副课,许多学生和家长不是很重视,在学生眼里,信息技术课就是他们玩游戏、上网冲浪的时刻,在他们的心中,或许想当然地就有这样的一个等式,那就是“信息技术课=上网+玩游戏”。这个等式显然是不成立的,上网和玩游戏只是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一些形式而已。初中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知识来创新学习、辅助学习的能力。要想实现这个教学目标,首先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他们能够在快乐中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要让学生明确,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终生有用的基本能力之一。
(二)、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新课改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为落实新课改的培育目标,信息技术教学必须转变观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课是必修课,管理上要正规起来,一旦教学管理层面不重视,学生就很容易把它当作休闲课、玩耍课,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也变得很难了。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各门学科教育共同努力的结果,各科学科的教学内容可以不一样,但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一点上不存在差别。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多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创新授课模式,活用教学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兴趣的信息资源,再现真实的情景,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良好氛围中自主、积极地学习,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眼界,增强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比如:在教学《Excel2003的函数计算》一节时,以“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求一组考试成绩数据的总分、平均分为开始来导入新课,师生之间开展计算竞赛,使学生亲身体验电脑计算的奇特,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和老师竞赛时的演示去自主探索利用电子表格进行公式计算的方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教无定法,但教定要有法”。这是各科教学必须遵守的一个通用原则。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能力,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Excel2003的公式》一课,课程的要求是让学生懂得利用Excel2003的公式计算日常工作的各种报表,教育学生要公正、准确地做好各种报表;不要弄虚作假,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使学生逐渐体会到“学有所用”的快乐。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演示和讲授相结合的方法,中间穿插任务驱动、赏识教育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发现的乐趣。
(四)、运用评价激励,培养创新意识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用激励式评价,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习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我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以激励为主,多鼓励,少批评,通过各种活动来增加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由于孩子喜欢听表扬,那老师就不要吝惜你的语言,多给他们一些鼓励的话语,如:“今天你做的最好”,“某某最出色”,“好样的”等。还要注意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因材施教,适当降低操作任务的难度,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功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总之,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让学生想学、乐学、爱学,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打造高效课堂。
二、改善“硬”环境,服务高效课堂 目前,虽然大家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但要让其开展起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硬件设施的不足。比如我校组建的微机室,由于学生多计算机少,上课时经常是两、三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根本无法实现人手一机,部分学生只能“望机兴叹”。信息技术教学很难正常开展,更谈不上去打造高效课堂。要想打造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性,首先要做到人手一机(每台电脑要有显卡、网卡、声卡、硬盘和光驱等配件),由于机房电脑不带声卡,学生经常会抱怨无法播放音频或视频资料;其次,要有投影仪和黑板,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没有投影仪,教师只能通过一张嘴,无法进行准确的演示操作,有的机房甚至连黑板都没有,在上理论课时,教师无法进行板书。
因此,我认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如果要顺利开展,机房硬件环境的改善事在必行,也希望在以后的学校建设中,我们的决策者们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设施的投入,不断改善信息技术教育的“硬”环境,从而解决信息技术教育设施的“温饱”问题。
总而言之,要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真正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性,首先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让他们不是单纯的“玩”,而是带有目的性的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学到计算机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实现信息技术课程开办的目的;二是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多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三是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因素,根据课程本身的特征,充分利用灵活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将学生吸引到有意义的学习上面来;四是在教学过程中多用激励式评价;五是改善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良好的“硬”环境。以上几点是本人归纳的粗略的意见,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要打造成功的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课堂,还有待我们不断去努力,去提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年]35号文,2000.11 2.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项国雄,2008.5
第五篇:移动电源硬件三合一方案和软件三合一方案对比
移动电源硬件三合一方案和软件三合一方案对比
最近遇到不少朋友问及移动电源三合一方案的问题,主要纠结与移动电源三合一方案究竟是否成熟?前期市场风传的三合一移动电源烧机事件,真相如何?
要解答这个问题,其根本是要把三合一移动电源解决方案不稳定的原因弄清楚。实际上移动电源三合一,分为硬件移动电源三合一和软件移动电源三合一两种技术路线。硬件三合一的芯片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发热严重,因为主芯片集成了开关管,而且采用的是非同步整流模式。温度高了以后,各种电压和电流参数发生漂移,恒压不准了,恒流也不准了,可能损坏电池,甚至是烧坏手机。2.受工艺偏差影响,电流和电压参数的离散性天生就大,批量生产时,即使不发热也会有很多不良。3.不可编程,功能固化,参数固化,只能做标准品,而且,如果pcb的寄生电阻过大,连标准品都做不好。由于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硬件三合一从一出来就杯贴上了"山寨"的标签。
软件三合一,由于容易实现同步整流,效率高,发热低,而且功能变化灵活,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但是早期的软件三合一问题更大,因为要依靠adc来检测和控制dc-dc过程,如果不做特别的优化,一个主循环下来10ms很正常。而这个时间段内,如果负载突然接触不良,例如,手机充电插口松动,很可能会导致输出电压瞬间上冲至10v,从而损坏手机。因此,软件三合一必须要解决这个天生的软肋才有出路。为此,各家厂商各显神通,从软件和硬件上进行各种优化,以彻底解决此问题。软件优化主要是把主循环的速度加快,目前,芯海科技提供的解决方案号称主循环小于200us。硬件上,则通过集成专用比较器来实现快速控制,例如,在5.0v进行dc-dc比较,在5.5v进行无条件关闭pwm控制等。
除了这个问题,软件三合一还存在主控制器本身的稳定性问题,例如,死机,复位,esd,eft等。当然这些mcu的顽疾,对于进行正向设计并长期积累的公司来说,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例如,芯海科技的otp系列单片机,抗esd已经大于8kv,抗eft大于4kv。当然,移动电源软件三合一业界闹的最大的烧机事件不得不提一下合泰,他的问题其实是自己胆子太大引起的,在合泰的标准方案上,居然去掉了整流用的肖特基二极管,完全只用pmos管整流。这就会造成在同步整流的死区时间内,电流不得不通过pmos管的寄生二极管输出。要知道,寄生二极管可不是肖特基的,有0.6v的压差啊,死区瞬间电流可达5A,0.6•5=3w,于是,烧机就不奇怪了。
应该说软件三合一在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后,会迅速成为市场主流,并逐渐完成四合一,五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