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课型内容梳理
主题阅读教学策略课型内容梳理
(一)主题阅读的主要课型
主题阅读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八种课型,分别是: 1.单元导读 2.整体识字 3.自主识字 4.以文带文 5.读写联动 6.自主阅读 7.基础训练 8.展示分享
(二)各课型的主要策略及方法
单元导读课
一、教学流程,大致分两类:
1、单元导语 + 一篇精读文
2、单元导语 + 浏览数篇文章
二、单元导读课的过程分三步 精读篇
1、朗读和背诵“单元导语”。
2、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或背一背)
3、发放“基础训练”试卷。部署单元整体学习任务。浏览篇
1、朗读和背诵“单元导语”。
2、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在默读基础上,说一说,填写对照表。
3、发放“基础训练”试卷。部署单元整体学习任务。
三、处理好三种关系
1、单元导语与课文的关系,是大单元教学法的前提。
2、课文与课文间的关系。从课文题材、结构、写法、语言特色等方面,找课文间相同与不同。
(解决的方法:师举一,生反三。师出示文章分析或简单对比。生仿照、比较其他文章,也可以师把文章完成一半,另一半留给生,逐步让生自主独立完成。)
3、“单元导读”课与其他课型关系。
整体识字课
处理四个关系
1、阅读和识字的关系。先读书,后识字,边读书,边识字,以读书,带识字。
方法:将生字放在编写的短文中,短文多以课文内容缩写,尽可能将全部生字编在一个句子里或一个片断里。
2、“一主”教材和“两翼”教材中识字的关系。“整体识字”只教“人教版”教材生字。“两翼”教材顺其自然,不规定任务。
3、识字和写字关系,要分开处理,多识少写,先识后写。
4、“整体识字”和其他识字教学改革成果的关系。主题阅读识字教学应吸取其他教改成果。
以文带文课
解决三个问题
1、教学内容的组合。以主带翼,以难带易,篇幅互补,长短相宜,以精带略。
2、精读文在何时带出略读文,怎样带出略读文。四种情况:①先学精读文,带出略读文。②略读文开路,精读文登场。③略读文放在精读文中进行教学。④以精读文主线,数次穿插略读文。
3、精读文与略读文内容的取舍。抓住单元主题这根藤,抓住单元专题训练要点,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
读写联动课
分两类:
1、单元阅读教学后的整篇习作。即阅读与作文。
2、阅读中的小练笔,主要形式是写句子、句群、片断。
一、阅读与习作的联系。
1、从读什么联想到写什么,“言之有物”。
2、从读学习写作方法,运用到习作中,“言之有法”。
3、从读移情到写作,“言之有情”
4、从读积累到写作运用,“言之有话”
二、“读写联动”小练笔。从教材中找到“写”的起点,形式主要有:延伸点、拓展点、结合点、发散点、心动点。
自主阅读课
处理六个关系
1、课内读本和课外读物的关系。
2、“自主阅读”与分享展示的关系。
3、“学”与“习”,阅读和批注的关系。
批注式阅读大致分为:画记式、注释式、归纳式、探究式、联想式、质疑式、感想式。
4、自主阅读和相互交流的关系。读相同的文章,交流不同的感受。读不同的文章,从别人那里获得值得阅读的书籍或文章。
5、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激发和阅读习惯养成的关系。
6、老师指导和学生阅读的关系。
基础训练课
处理四个关系
1、内容前置和目标激励的关系。
2、过程落实和分层指导的关系。
3、独立作业和查漏补缺的关系。
4、双基教学和阶段复习的关系。
双基包括:语基(拼音、汉字、词语、句子)阅读和习作。基础训练流程三模块:
1、自主复习
2、统一测试
3、查漏补缺
展示分享课
处理六关系
1、过程结果的关系。
2、“藤”和“瓜”的关系。
3、学生个体和全班整体展示的关系。
4、“展示”和“分享”的关系。
5、学生展示和教师点评的关系。
师点评注意两点:一是对学生展示内容评价,二是对学生表现的欣赏。
6、课前准备和课堂展示的关系。展示分享教学流程三模块: ①整体背诵 ②展示分享 ③表情诵读
第二篇:初探课外阅读指导课型与教学策略
初探课外阅读指导课型与教学策略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芮琼
2011 版新颁《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在教学建议中还提出“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由此可见,课外阅读的指导是语文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课堂是语文教师履行课外阅读指导责任的最重要的场所。如何在语文课中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笔者在听过大量课外阅读指导课后,按阅读指导阶段把课分为三大类,并尝试从中提炼了一些经验策略。读前推荐课
以推荐课外阅读作品(整本书或整套书)为主要目的的课。
一、推荐课的内容选择
“不管大人或小孩,看书是因为喜欢阅读,不是因为看书对我们有好处;乐趣来自于我们阅读的方式和内容使我们思考与感受,如果我们要为孩子推荐作品,相信我们应该基于阅读的层面而推荐读者想要阅读的喜欢阅读的作品。”(【加拿大】培利·诺得曼《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
与“基于阅读层面”相对的另一个概念是“基于功利层面”,为了让学生能应付考试,或为了达到某种功利目的所进行的灌输性阅读,这往往成为阻碍儿童阅读的最大障碍。笔者认为“基于阅读层面”的阅读是阅读能够持续的根本保证,它与“读好书”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好书”之所以好,首先在于要让人能读下去,“能够让人思考与感受”。对于儿童来说,“好书”是能让他们“快乐”并且能获得“思考与感受”的作品,这些作品是能够真正陪伴孩子成长的,是能够成为儿童的朋友的。
那些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优秀作品应该是阅读推荐的首选。中国的《小猪唏哩呼噜》《乌丢丢奇遇》《我要做好孩子》《草房子》、外国的《窗边的小豆豆》《浪漫鼠德佩罗》《喜乐和我》《时代广场的蟋蟀》等,不胜枚举,这些好书,从儿童的视角呈现儿童的生活,于是儿童的生命里多了许多“爱、承担、理解、包容、勇敢”等丰富和积极的情感,有了更多“想象、幽默、理性、规则”等感性、具体的生活智慧,儿童的生命因此生动起来。
课外阅读是个性行为,儿童生活背景、知识背景、性格特征有很大的差异。课外阅读指导推荐不能也不应该要求学生读相同的书。课外阅读推荐就是把儿童带进浩大的宝库,打开一个个看似平常的宝盒,带学生经历一段段神奇的感受,最终还要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儿童。
二、阅读推荐的基本策略
1.设置悬念,激发阅读欲望
儿童天生就充满好奇心,所以设置悬念是很有效的阅读推荐策略。通常有几个设置悬念的切入点。
(1)片断阅读设悬念
用书中的片断设置悬念是最常用的手段。教师可以抓关键情节,也可以抓一些有趣情节出示原文让学生阅读后戛然而止,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如果在阅读片段前教师做适当铺垫,不仅会让学生对书中情节发展的探究欲罢不能,还会增进情感互动。
南京的马莉老师推荐童话《吹小号的天鹅》。书中的路易斯是一只哑巴天鹅,但它非常善良、勇敢、好学、执著,童话故事曲折、动人。老师先介绍了路易斯经历,让学生对这只天鹅产生了同情、敬佩的情感,接着出示了这样一段话:“有一次,路易斯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游到它心爱的塞蕾娜面前,鞠了躬。它的石板照旧挂在它的脖子上。它用嘴叼起石笔,在石板上写上‘我爱你’,把石板给塞蕾娜看。塞蕾娜看了看石板,游过去了。它不会读,虽然它也很喜欢这只脖子上挂着个什么玩意儿的天鹅小伙子的长相,可是它不能对一只不能说句话的天鹅产生兴趣。一只吹号天鹅而不能吹号,依它看来是毫无价值的。”学生阅读这个片断后,立即产生强烈的兴趣。由于孩子对路易斯的同情、敬佩、喜爱,都希望塞蕾娜能爱上路易斯,但它们最后到底是否相爱了呢?这个悬念一定会让孩子们自觉去翻书的。
南京的潘宁老师推荐《外公是棵樱桃树》,出示了我和外公“学爬树采樱桃”“潜泳抓鱼引来救援队”等有趣故事后,出示这样一个片断:“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外公心中竟然有一根刺!这根刺深深刺痛了外公,这根刺也彻底断送了我和外公在一起的日子。”这根刺是什么?孩子们自然去书中找答案。这根刺穿起小说情感线索,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同时体验到复杂的人生、珍贵的情感,产生“思考与感受”。在推荐作品时,有时往往因为小说情节发展慢,或文字多而导致课堂出示片断比较困难,教师则可以通过叙述设置悬念。这种叙述可以是通过片断阅读的串联,也可以是教师组织语言串联。
(2)图片想象激悬念
在儿童作品推荐中运用书中插图激发悬念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特别是在低年段儿童刚刚进入整本书阅读时,往往会一边看文字一边寻找图画的支持,图画能帮助儿童进入阅读情 境,帮助儿童理解文字。
图
(一)是《淘气包埃米尔》的插图。南京的杨树亚老师推荐这本书时,请学生猜测“小女孩怎么会升上了旗杆?”能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会引发学生多少奇思妙想,又会产生多少阅读渴望。图
(二)是《佐贺的超级阿嬷》的插图,南京的孙艳老师请学生猜这位阿嬷腰上拴的绳子后拖着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这做?这超出儿童生活经验的奇特画面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好奇。当学生真的去阅读这本书时,这条线索带着学生走进“二战”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同时,感受苦难中的智慧,体会到爱的伟大,还懂得抗日战争给日本人民也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一个画面一定会久久地留在学生的脑海里,画面所附载的思考和感受也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上。推荐一本书,有时只用一个画面可能就成功了。除了用片断阅读、图片想象设置悬念,还可以利用目录引发悬念。目录是一本书的阅读线索,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资源。有些教师利用目录让学生猜测故事情节也收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很好效果。
2.品味情趣,引发阅读期待
儿童是感性的,具体形象最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也最能激发他的思考。儿童是需要有想象力,有趣味的东西的。
寻找能够引发儿童情感共鸣的切入点:如学校生活场景、温馨的家庭生活。南京的张静老师在执教《那个可爱的小香咕》时,出示了书中这么一段话:“一天,香咕梦见把小饭丢了,找不到了,她急得吸溜吸溜哭起来。香咕哭醒了,一看小饭就在枕头边。她不打算再哭下去,可心里却还是难过:虽然是梦,可小饭总归是丢过一次了,她不想失去它,它老陪着她,已经像她的小妹妹了。香咕把小饭抱紧了,闭上眼睛。她要再做一个梦,如果梦见找到小饭,该多好!”这段话呈现的情景是儿童的生活中常有的,那么简单,那么可爱,自然会引发儿童对香咕和小饭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寻找容易引起儿童愉快情绪的内容作切入点。如杨老师在推荐《淘气包埃米尔》时,从埃米尔的典型方言“我要‘俄的猫子(帽子)’!我要‘俄的墙(枪)’!”入手,学生一边听一边说,乐不可支,一下子就爱上这位淘气、可爱的埃米尔。
3.感受影响,产生阅读向往
阅读期待除了来自于作品本身,有时还源于对作者喜爱,或者对作者、对作品影响力的好奇心。《淘气包埃米尔》是国际安徒生大奖得主林格伦的作品,当老师出示了这样几个数字:“译成88 种文字印了130000000 册摞起来175 个埃菲尔铁塔高、排起来绕地球3 圈”这些数字让学生吃惊不已,阅读向往随敬佩之情由然而生。
《柳林风声》是美国的童话小说,老师推荐时告诉学生美国总统罗斯福一口气把这本书读了三遍。推荐《夏洛的网》时,出示这样的一段话:“在理想的世界里,应该只有两种人存在,一种是读过《夏洛的网》的人,一种是将要读《夏洛的网》的人。”告诉孩子们这是有人对这本书的评价,并告诉孩子们,这本书被誉为“美国最伟大十部儿童文学之首”,这些信息的传递都会让学生对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读后(中)交流指导课
主要针对整本书或某一系列的书,学生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自主阅读后进行课堂交流的课。以期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持续阅读,提升学生阅读品质。
一、明确阅读交流指导课的主要目标
虽然指导阅读大多数是语文教师承担的工作,虽然阅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但阅读的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儿童的精神成长,为儿童的生活服务。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阅读交流指导中,更应该关注阅读内容对孩子精神成长方面的意义。通过指导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丰富儿童情感世界、增进儿童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因此,课外阅读交流课和课内阅读指导课在主要目标上应该有明显的差异。课外阅读交流多属泛读、课内阅读多属精读,课外阅读交流最重要的目的是促使学生能更多获得阅读乐趣,从而能够保持持续阅读的兴趣;课内阅读更多注重阅读策略指导、阅读能力提升、阅读欣赏感悟以及字词句篇等工具性目标的落实。两者是有交叉的,但绝不可相互替代。在我所看到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中,有一些教师用概括大意、语段欣赏、写法手法分析、积累好词好句等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心生厌烦,这样的指导和设置课外阅读指导的初衷南辕北辙,应该引起警惕。
也有一些读后交流课老师认为乐趣就是好玩,从头至尾设计大量无聊的噱头博得孩子一笑,这样也不可取。儿童阅读要使儿童获得乐趣,到底阅读乐趣在哪里?
《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罗列了获得阅读乐趣的途径,“文字本身的乐趣、引发我们情绪的乐趣、引发想象的乐趣、故事的乐趣、重复心安的乐趣、新鲜感的乐趣、为自己找镜子的乐趣、认识文本结构的乐趣、逃避的乐趣、获得认识的乐趣、与其他人讨论对所读文本之回应的乐趣、对我们的回应产生更深层理解的乐趣„„对话的乐趣”,当我们发现阅读会有那么多方面的乐趣时,阅读课的设计就会丰富起来了。
二、课外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基本策略
1.重视儿童阅读回应
首先,儿童对阅读作品的回应反应了儿童的兴趣所在以及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体现自主阅读的本质属性;其次,学生对作品的回应需要与人交流、需要得到重视与反馈,并因此获得深层次的阅读乐趣;再者,对学生自主感悟的回应的重视,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基础,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领的抓手。因此,在课外阅读交流课中,给学生最大的自主表达空间是最重要的教学设计策略,应该尽量减少以教师的所谓正确、全面、深刻理解来替代、淹没学生阅读的真实回应过程,剥夺学生阅读的乐趣。
在此理念下的操作其实并不太复杂,就是把课堂表达的主动权真正地让给学生,让“时间”,让“话题”。
南京徐红飞老师指导学生交流《水浒传》。上课伊始,教师交待了本节课交流任务、背景,只用两分钟时间,老师就坐到了学生中间。接下来,各小组在学生主持人的组织下,轮番上场,有的小组专门讨论“人物外号”,有小组专门讨论“兵器”,有小组对“人物性格”感兴趣,还有小组对“地名”感兴趣,有用PPT 展示的,有出题考同学的,有表演的,有朗读的„„学生表现虽然稚嫩,有许多卡壳,也有很多错误,但不管是台上的,台下的,七嘴八舌,兴趣盎然。在遇到学生说不清楚的,老师会问一句,或点拨一下,组织一下,一节课上完了,老师做了一个小结。
这样的课真实地体现了课外阅读交流课的特质。因为给学生时间、空间,学生可以真实表达其对文本的回应,于是促进了课前真实的自主性阅读;课堂中的多角度的交流丰富学生的阅读视角;更多学生的参与营造了良好阅读氛围。教师的指导体现在课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了解、推进,教师对课堂的设计此时无声胜有声。
南京程洁老师在组织学生交流《雨啊,请你到非洲》时,让学生在黑板上自由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写下了诸如“痛心、幸福、害怕、难过、珍惜”等近二十个关键词。教师就请写下这些关键词的学生用“读读议议”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过程。整个教学过程非常简单,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氛围中读自己印象最深的片断,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回应别人的想法,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没有分析、没有说教,有的就是以书的内容为媒介的心的交流。
这两节课设计是简单的,但又是匠心独运的,老师给学生自主回应作品的空间,学生在这个特定的时空里成长。
2.丰富阅读表达方式
儿童的年龄、能力背景、智力倾向等都决定儿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理解方式是多样的。在阅读交流指导中,教师有责任设计多种方式使更多学生从中获得阅读自信力、成功感,从而获得阅读乐趣。阅读的表达方式有很多,常用的有“读后感的交流”“合作擂台”“辩论”“演讲”“合作阅读卡”“戏剧表演”“故事会”“实验、考察”“小报制作”等。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学生情况以及阅读书籍的特点进行选择。
南京陈林静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一个名为《永远的童年》主题阅读,学生在读了《城南旧事》《草原上的小木屋》《好小子———童年故事》一系列的书后,一个班组成若干个团队按要求进行了课前准备,老师在此基础上设计组织了阅读交流指导课。她设计了多种交流方式:(1)“阅读大擂台”,让学生回答一些有关书中的关键细节,在活动中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匠心,领悟要关注关键细节的阅读策略。
(2)“辨论”。老师设计辩题是《城南旧事》中的“疯子疯不疯?”,让学生按团队分成支持“疯”“不疯”两大阵营展开辩论。最后,教师站在两大阵营中间,用辩证观进行陈述:疯子既疯又不疯,当我们用自己体贴之心走进人物的内心的时候,我们就多了一份理解和爱心。接下来,老师再抛出一个辩题———“书中的小偷坏不坏?”,仍然让团队间辩论,聪明的学生们也学着老师辩证地分析问题了。
(3)“博文欣赏”,老师选取一些优秀阅读感言让学生读一读,鼓励学生写下读后感。
(4)“团队阅读特色展示”,有展示自己收集的相关电影、歌曲的,有展示自己比较阅读的体会的,有朗读相关诗歌的。
(5)“自制记忆书”,在一张小“足迹卡”上写下自己在这阶段阅读中最想说的话。这张“足迹卡”将伴随孩子读书的时光,几年以后,当他们把自己的阅读“足迹卡”串起来时,这不就是他们自己的精神成长的轨迹吗?这值得珍藏一辈子!
3.发挥教师引领作用
教师指导全班学生所进行的共同阅读,应与儿童纯粹地自主阅读、与亲子阅读有所不同。教师做为专业人员,应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欣赏获得新的发现,产生再次阅读的兴趣。在阅读交流中,教师应该关注
学生的读书策略的使用,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判断与思辨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儿童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
在前面所述的《水浒》阅读指导中,徐老师的引领智慧藏在课前对学生兴趣的了解中,藏在对学生出问题后的点拨中。陈老师《永远的童年》中处处体现了她的指导,在阅读擂台赛她让学生体验关键细节的阅读策略,在辩论中让学生学会珍视自己的阅读角度,更学会辩证也看待问题,在博文欣赏中用学生的具体案例巧妙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赏析等。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课中的指导作用是融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润物无声。
第三篇:水浒传内容梳理
《水浒传》内容梳理
东京有一个浪荡子弟名叫__________,因踢得一脚好球,被____________看中,提升为殿帅府太尉。他上任的第一天,就整治因病未到的教头王进,逼得王进逃离东京来到华阴史家村,被__________收留,拜为师父。_________(绰号)与少华山的头领结交为友,华阴知县知道此事后,诬陷其私通草寇,_________只得烧了史家庄。
史进离开华阴途渭州,结识了提辖________,二人来到酒楼饮酒,忽然隔壁传来啼哭声。________得知金氏父女系受当地恶欺凌,仗义赠银,主动找上门去,三拳打死________。后辗转去_________文殊院出家,起法名为“________________”。他不守清规,醉打山门,长老命他往东京_____________看守菜园,他力伏众泼皮,倒拔______________,艺惊_______(绰号),与___________(姓名)结为兄弟。
当朝权臣高太尉之子高衙内,觊觎林妻貌美,设计陷害林冲,诬其“带刀”进入“_______”,将其刺配___________,其妻又被高衙内逼死。林冲在充军途中,被两公差百般折磨,至______又奉高俅之意要下毒手,幸________赶来救护。林冲只沧州后,高俅又派人来追杀,火烧________,欲置林冲于死地。风雪之夜,躲在_________中的林冲无意间得知真相,忍无可忍,杀死_____________,被逼上__________。
梁山大头目王伦,心胸狭窄,嫉妒林冲,要他下山打劫。林冲下山等了三天,才见有一人经过此地。此人乃__________(绰号)杨志,林冲同他拼杀多时,未见胜负。王伦劝住二人,邀杨志上山。杨志不愿入伙,下山去了东京。
杨志在东京投靠无门,只好卖_________,凑一点盘缠。泼皮牛二无理取闹,欲夺宝刀,被杨志杀死。杨志充军大名府留守司。留守蔡京女婿梁中书看中了杨志的武艺,要杨志护送价值10万贯钱的_________到东京为蔡京祝寿。此事被______________(绰号和人名)打听到后,劝________劫下这不义之财,___________请__________(绰号和人名)想办法。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八人扮作贩枣商人和卖酒的,在__________投下了蒙汗药劫取这批财物。杨志醒来,发现财物被劫,知道大祸临头,便去青州____________做了强盗。
梁中书告知蔡京生辰纲被劫,蔡京下令济州府捉拿贼人。济州府尹查知是_________等人所为,带人到郓城县捉拿晁盖。县中押司_________(绰号)_________(姓名)是晁盖好友,闻讯后冒死送信。晁盖烧了自己的庄园,率众投奔梁山泊。
王伦存心刁难,不肯收留。_______大怒,杀了王伦,推举_______为梁山泊首领,重整山寨。之后,______派______带上书信、金银去答谢_____.退了金银,回了书信。谁知书信被侍妾发现百般要挟。________一怒之下,杀死了_________。知县差朱仝、雷横捉拿宋江,他们确有意将宋江放走,让宋江躲进柴进庄上。宋江在那是遇见了逃难到此的________,二人拜为兄弟。
武松回清河县,路过_________打虎,在阳谷县,因兄长被害,斗杀________、血刃___________,刺配孟州。至孟州结识施恩。施恩受当地恶霸
欺侮,祖业被抢,善待武松,想武松之手复仇。果然武松酒醉后痛打___________,复夺___________,与张都监等人勾结,计陷武松,刺配恩州,并欲中途下毒手。武松在断锁开枷,杀了公差,有至________杀了蒋门神等仇人,在________武松遇夫妻帮助,又化妆成__________(带发出家的游方僧人)模样,往________落草,从此的绰号“__________”。路过_________杀死王道人,白虎山再遇宋江。
宋江是去投奔________的,但一到清风寨就以私通草寇之名被捉,_________也因此受到牵连。宋江刺配江州,在__________醉酒后,写咏怀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诗句暴露了_____________被陷入狱。梁山好汉和李逵等人劫法场,救出宋江。宋江几经周折上了梁山。并接父亲到梁山。
___________(绰号)李逵也接母亲上山,行至途中,遇__________打劫。背母上路。一日,行至__________,为母取水,老母丧于虎口,李逵力杀_________。
前来投梁山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祝家庄酒店欺侮,双方打了起来。晁盖、宋江发兵二打____________,取胜后,附近与之结盟的李家庄、扈家庄都投降了梁山泊。梁山泊威名远扬,四处好汉纷纷投奔。
李逵下山来到柴进庄上,正遇上柴进收到叔父寄来的信,说高俅叔伯兄弟高廉的妻舅殷天锡要夺占柴家的花园。于是柴进同李逵火速赶往,李逵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死殷天锡。知府高廉点兵捉拿,柴进被擒,李逵逃回山寨报信,晁盖令宋江________________,杀了高廉,救了____________。
朝廷派____________前往剿捕,_________令__________三路围剿梁山。其大败后逃往青州,又去为慕容知府攻打__________________的起义军效力。__________聚合三山人马,往梁山泊救援。宋江率军与三山义军共同攻打青州,________投降,慕容知府被杀,三山头领一起投奔了梁山泊
凌州曾头市普家五虎拦截投奔梁山泊的好汉,并恶语中伤梁山泊。晁盖大怒,亲自攻打曾头市。在战斗中,________被毒箭射中,回山寨身亡。_______被推为山寨之主,改聚义厅为__________。
宋江知道北京大名府_________武艺超群,棍棒天下无双,想请他上山入伙,共报大仇。于是宋江派军师_______去京都,扮作算命先生将其骗至梁山泊,_______不肯入伙下山。
卢俊义回到家时,管家与卢妻勾搭成奸设下埋伏,将卢俊义捆送到梁中书处判了死刑。行刑那天,梁山泊好汉_____________劫法场,但因单枪匹马,寡不敌众,二人被擒。宋江发兵攻打北京。梁中书向太师蔡京告急,蔡京采纳了_________所献围魏救赵之坟,率领1500人马直攻梁山泊。宋江闻讯,退后回山,以计俘获________,击溃了官军。随即宋江任命_________为先锋再次攻打北京城,次年元宵攻破北京。__________________被救出。
_______与________一道领兵攻打_________,杀了曾家五虎,回山祭奠晁盖之灵。
此时,梁山泊大小头领正好一百零八位,排定了“三十六________,七十二_______”的座次。众人汇聚忠义堂,_______坐了第一把交椅,力气了“______________”的杏黄旗。
山寨兴旺之后,宋江有了“望天王降诏早招安”的打算,____________________(三人)都坚决反对。
梁山泊的壮大震惊了朝野,徽宗派人前往招安,________接过招安诏书,一把撕得粉碎。朝廷又派________攻打梁山泊。山寨十面埋伏,挫败了其两次进攻。又调遣十节度兵力来攻梁山泊。宋江三败________,并将他活捉上山,以礼相待,要_______转达渴望朝廷招安之意。高俅去后,宋江又派______________去京,通过________求得徽宗下诏,没过几天,殿前太尉宿元景上山来宣读诏书,宋江领着众山好汉接受了招安,打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旗帜,到东京接受徽宗检阅。
梁山泊义军接受招安后,正遇____________侵犯,宋江受诏______几经征战,始得凯旋;回到京师,徽宗下诏,令宋江去平定______。在此过程中,义军损失惨重,虽然最后大功告成,但却阵亡72条好汉。回军途中,_________在杭州六和寺坐化(和尚盘膝打坐安然而死),残废的______就在这里出了家。离开杭州后,_______瘫痪,扬雄、时迁、杨志病死,燕青又悄然离去。到了苏州,李俊、童威、童猛又离去。等到大军回京驻扎陈桥驿站时,只剩下20余名头领。4大奸臣待宋江等封官之后,他们设计用水银害了_______,用毒药掺入御酒药死了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在蓼儿洼自缢身亡........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在悲剧中结束。
第四篇:“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梳理
“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梳理
[理论解析]
构成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几何体系与构成数学科学体系的几何知识是有区别的。虽然,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内容知识点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但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公理化体系,仅属于经验几何或实验几何的范畴。这些内容是建立在小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基础之上的,小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是通过操作、实验而获得的,即使简单的几何推理也以操作为基础。例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不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是通过割补法的操作方式获得并被大家理解。小学生的几何思维具有具体性和抽象性相结合的特点,所以,“经验”是儿童关于“图形与几何”学习的起点,“操作”是儿童构建空间表象的主要形式。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教学策略一: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呈现现实情景 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给“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现实的有趣的素材。几何教学的过程就是把各种对象由具体的事物变成抽象的几何体进行研究。学生理解几何知识时,须要把几何体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经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来实现,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需要感性直观材料的支持。
(一)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与其他数学内容相比,“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更容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教学可以设置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日常经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认识简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初步认识一些特殊图形的特征及性质,学会运用测量、计算、实际操作、图形变换、代数化以及推理等手段,解释和处理一些基本的空间与图形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通过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辨认方向,动手操作,想象,描述和表示,分析和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应用中体验
小学生对图形与空间方面的内容已有一定的认识,利用几何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让数学回归生活,使学生获得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如在学习了“圆的认识”后,可以组织学生对“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生活问题作深入探究。在实际应用中,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所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教学策略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几何特征
我们对现实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其所处方位的感知,对物体三视图的初步认识,以及对平面图形的研究,都需要观察,因此,观察是学生获得空间与图形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学中要组织多种多样的观察活动,如一年级辨认图形的观察活动(辨认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选定参照物辨认方向等),对演示实验或操作的观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实验),对实物、模型的观察(认识长方体时,按照面、棱、顶点的顺序让学生一一观察,利用实验或演示发现棱与面,面与面,以及面、棱、顶点之间的关系,这样,有关长方体的空间观念就比较容易形成)。
教学策略三:动手操作,突出探究性活动,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多种分析器官共同活动。具体做法:
(一)提供“玩”和“做”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心理学研究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教学中,可以把课本中的一些新知识转化成“玩耍”活动,创设这样的情境以适应和满足儿童的天性。“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学生可以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体验学习的一种方式。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观察圆柱体的模型,先看整体,再分析圆柱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拿一张长方形的硬纸卷成筒,即为圆柱的侧面,再把侧面展开。这样反复两次,让学生在操作中观察、思考展开的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什么,宽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它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高。”最后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个过程中,每名学生都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推理的数学活动,并最终通过相互合作交流得出了结论。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都得到了和谐发展。
(二)操作中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探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探究活动的基础。探究总是与问题联结在一起,问题既是探究的起点,又是探究的动力,问题是驱动探究活动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问题的引导下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比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手段,给出正方形、长方形“草地”,根据情境提问,计算“草地”的面积,在学生解决问题后,教师适时地将图形转化为一个平行四边形“草地”,并设置这样的问题:“你能算出草地的面积吗?”“你能自己找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这两个问题的指向不在公式的本身,而在于发现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思考方法。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就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又如,一名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①上课伊始,教师出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提问:怎样量出圆的周长?(化曲为直法)②出示一个硬纸板圆,怎样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呢?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滚动法)③怎样量出我们学校圆形花坛的周长?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测绳法)④教师把一个带线的小球在空中转一圈,怎样量出小球转动的轨迹所形成的圆周长?还能用刚才所讲的一些方法吗?⑤揭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这里,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又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由疑问———讨论———解疑———疑问„„在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维,激发起探究的欲望。
(三)设计活动使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思维从动作开始,儿童可以理解的首先是自己的动作。”通过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使他们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动手操作过程是学习知识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课堂上创设能让学生参与操作的环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就会在“动”中感知,在“动”中领悟,在“动”中探究。“空间与图形”中有大量便于学生进行操作的内容,如用搭积木、折叠、剪贴等方式,理解空间图形、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等。例如,一位名师在教“长方体体积计算”时,先让学生将12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长方体,试试看有几种不同的排法,然后让学生叙述操作顺序,填写操作的数据,即小正方体的总个数、每排个数、排数、层数分别是多少,最后,根据表中数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得出小正方体的总个数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的关系,进而推出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谓水到渠成。
教学策略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容易发现空间与图形中的一些奥秘,经过提炼、合情推理得到数学猜想,然后再通过演绎推理证明猜想的正确性,由此,得到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等。例如,求证“三角形的内角和”,即是通过折、拼、量等实验方法,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一规律,进而提出猜想,再利用已知结论,证实猜想的正确性。可见,几何为学习推理提供了素材,因此,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是几何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学策略五: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数学是一种语言,它能简洁而确切地表达和交流思想。因此,学习中应鼓励儿童用数学的语言对自己的探索过程、思考策略、尝试、计划进行解释或说明。数学语言的交流不仅是让儿童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展现给大家,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在表述的过程中作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水平。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变换、直观思考等手段,只有在大家共同探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不断生成和发展,并得到提升。可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对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的特征是以情景呈现问题,以问题驱动探索,以探索组织学习,以“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教学内容。
五、关注评价的策略
1、评价的激励性;
2、评价的差异性;
3、评价的客观性;
4、评价的延时性。
第五篇:主题阅读展示分享课型
什么是展示分享课型
湖村中心学校 陈显平
展示分享课,就是复习巩固课,在于巩固学习成果,达到有主题的、系统的、相对集中的复习一个单元中“一主两翼”的读背内容。也是整个单元教学的总结,与“单元导读”课首尾照应。
展示分享课的教学目的:总结本单元教学内容,深化单元主题。展示学生在本单元积累的诗词、经典片段,为学生提供展示积累的平台。
展示分享课的教学原则:贯彻“不求知识同一,鼓励自主创新”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我的课堂我做主”。同时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展示分享课型的教学内容:展示分享课是大单元14课时教学的最后一个课时。作为复习课,其展示分享课有其独特性:第一,这个复习可以“一主两翼”的内容(或其他课外阅读内容)为基础;第二,这个复习课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主,学生要有备而来;第三,这个复习课不同于传统的基础训练课,是一大单元主题的分享,是有主题的复习与展示(所以又称主题诗会)。
展示分享课型的课堂结构:展示分享课型的课堂结构,有时类似于班会课,有时类似于基础训练课,有时又类似于一节考试课„„也就是说,展示分享课型课堂结构也因课堂形式的不同而不同。
常用的几种方式有:
单元导读背诵环节+名言分享环节——讲故事环节+情感诵读环节。整体诵读环节+主题分享环节+情感诵读环节。
名言分享环节+名言对应文章阅读环节+自写小诗展示环节。词语归类环节+连词说话环节+课本剧表演环节。„„
“展示分享”课的教学流程,一般分为三个模块:
1、整体背诵(5分钟左右)。全班齐育本单元要求背诵积累的诗词文段和以前积累的诗词歌赋。一方面是检查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是再次复现,与遗忘作斗争,加强记忆,巩固与知。书声琅琅营造课堂气氛。
2、展示分享(30分钟以上)。在单元主题的统领下,全体学生展示个性化的积累和独特的感受。这个环节是重头戏。要放手给学生自主展示,发言面要广,教师适当点评。
3、深化诵读:(5分钟左右)可以全班学生参与,也可以小组表演。可以配乐朗诵,将课堂推向高潮。也可以另外学习新的内容,拓展新的领域。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九州神韵》展示分享课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第六单元的学习结束了,这节课就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展示分享课,首先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我们来感受祖国秀美的山川:(教师根据图片讲解)
群山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仿若人间仙境;湛蓝的天空下层林尽染的秋山,这是只属于秋的绚烂;山绕着水,水绕着山,山和水相依相伴,多么缠绵的画卷;奇峰林立,怪石俊秀;海天相接处,一轮红日跃出海面,霎时间大地阳光灿烂,多么壮观。
师:孩子们,第六单元从一首首诗歌,一篇篇文章中为我们展示了九州神韵,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文中,去感受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二、展示分享:
师:我们依然从单元导读开始,我们来合作读。(师生合作读单元导读)师:好,孩子们,下面我们首先到诗词中去品味蕴藏在其中的九州神韵。我们先来背诵语文书上的两首诗。
(课件:第一章:课内诗词篇)生:集体背诵两首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师:太有韵味了,接下来我们就来分享你最喜欢的诗词,并且说明你为什么最喜欢它。
生:我最喜欢的诗歌是《敕乐歌》中的一句话: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我喜欢这句话的原因是我仿佛看见了草原上的风像梳子一样掠过,草原上的草一起向风的方向倒伏下去。
师:多么辽阔的大草原!
生:我喜欢《西湖留别》中的一句话: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从这句话中我感觉到了作者对西湖的恋恋不舍之情。
师:西湖景色,人间天堂!
生:我最喜欢《游山西村》的一句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你以为前面没有路了,但是前面还是有路的,不要绝望。
师:是啊,这首诗不但告诉了我们这个漂亮的小山村山环水绕,而且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记住(师生和读此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不但蕴藏着美景还蕴藏着人生哲理。
生:我最喜欢《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从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积雪融化的情景。
师:积雪融化,流水潺潺,如诉如歌。
生:我喜欢《山居秋暝》中的一句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因为我似乎看到明亮的月光穿过树梢照射在清澈的泉水上。
师:月光笼罩下朦胧的美。
师:还有的同学想说,时间的关系我们分享到这。有的同学和我说他不只在诗词中品味到了九州神韵,在经典和新语文的其他文章中也找到了祖国的美景,现在我们也来分享。
(第二章 课内散文篇)
生:我喜欢《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三自然段(朗读)。这段话为我们描写了美丽的珊瑚,可爱的海参,龙虾,这里的物产丰富,我多想去看看啊!
师:富饶的西沙群岛是镶嵌在祖国南海的一颗明珠。生:我喜欢《香港,璀璨的明珠》第三自然段(朗读)。香港的美食真多,真好吃。
师:你想吃吗?
生:我喜欢《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四自然段(朗读),这段话告诉我们西沙群岛的鱼很多。
师:是的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师:两个字送给西沙群岛什么? 生齐:富饶。
生:我喜欢《美丽的小兴安岭》第四自然段(朗读),我感受到了,那里不但美丽而且物产丰富。
师:我们家乡群山环绕,每到秋天物产丰富。生:我喜欢《长街灯语》第一自然段(朗读),为我们描绘了北京夜晚灯火灿烂的画面。
师:我发现我们班同学在下面悄悄的看自己的准备的作品,想用自己的方式表示祖国美景,现在是你们的舞台。
(第三章 课外积累和自创篇)
生:我积累的一段话和同学们分享: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春在田间,麦苗泛青,菜花金黄。我感受到春天无处不在,都很美丽。
师:春无处不在,现在是冬天,春天不会远了。
生:我用诗歌的形式体现家乡的美(生朗读自己写的诗歌)。师:家乡四季风景如画。
生:我也用诗歌体现家乡美(朗诵诗歌)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你对家乡深深的爱。哦,把你举过头顶的画给大家看看,你能说说你画了什么吗?
师:你拿到的是照片,请你来介绍吧。生:我的照片是大海,看着大海我的心胸变得很开阔,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我站在海边向远方望去,只见白茫茫一片,大海和天空融为一体,分不清哪是大海哪是天空。
师:辽阔的大海让人的心胸很开阔。你也画了幅画,举起来,介绍一下。生:我来唱歌《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师生一同拍手。掌声热烈。)师:真动听。
师:有的同学没有来得及展示,把我们准备的资料举过头顶,环视一下。我们的祖国秀美可爱,让我们用一首诗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我爱你中国》(集体朗诵)。请同学们接着说,用一句话把你的爱表达出来。
生:我爱你西沙群岛富饶的物产。生:我爱你香港五颜六色的烟火。生:我爱你黄山上奇形怪状的奇石。生:我爱你那犹如巨龙的长城。
生:我爱你小兴安岭又肥又胖的黑熊。(师生都笑了)师:黑熊冬天饿了就会舔自己的熊掌,很可爱。生:爱你海滩上美丽的浪花。生:爱你美丽而富饶的南海。生:爱你那古老的故宫。生:爱你泰山的雄伟。
生:爱你那美丽的三潭映月。
师:是啊,我们的祖国风景如画,一簇簇的美景令我们目不暇接,我们把对祖国的爱汇成深切的呼唤:
生接: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师:让我们把对祖国饱满的爱汇成优美的文字整理到花间集上。这节课的分享在同学们出色的表现中获得了成功,把掌声送给你自己。
下课!
点评:
一、能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该课的最大特点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
学生自主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给学生在本单元的积累创造一个出口,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和分享他人的学习体会和积累所得。教师起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
二、课前准备充分,课堂展示精彩。展示分享课要特别注意的是课前学生各自做准备,不要全班进行排练。课堂不要将学生展示的先后顺序程式化。否则,就会上成表演课,有“假课”之嫌。要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足够的教学机智,顺学而教,以学定教,据学评教,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三、处理好“藤”和“瓜”的关系。就内容来说,展示分享课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指的是学生展示背诵的诗文,朗诵的片断,介绍的个人所得,表面上彼此没有什么联系,各自相对独立。但是“形散而神不散”,所有的内容围绕单元主题“九州神韵”展开的,由爱某处景物,到爱家乡,爱祖国,由点到面,充分体现“以藤串瓜”的教学特色。
四、处理好“展示”和“分享”的关系。展示分享课,展示是基础,分享是关键。学生先展示课内积累,再展示课外所得,温故知新,触类旁通,引领学生从文本走向文化。
五、处理好学生展示和教师点评的关系。展示分享课的难点是教师的点评。教师的点评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展示内容的评价,二是对学生表现的欣赏。教师的点评言简意赅,恰到好处,起到推波助浪,点石成金的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励,师生间产生教学共振,课堂充满诗意,充满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