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心设置教学情境
精心设置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地理兴趣
【摘要】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设置具有启发性、探索性、能吸引学生眼球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别开生面的多媒体教学情境、探索性极强的问题情境、以及不同情境下的角色扮演法、极具匠心安排的实验等等,都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业水平和学科素养的目的。【关键字】 创设情境 问题情境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创设情境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渐进教学佳境之中,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标下的地理课堂,一改传统地理课堂的模式,是开放的、活跃的。不同情境的设定,可使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轻松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一、利用诗词、音乐等创设魅力情境
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过:有两种力量对于有文化的人最有帮助,就是科学和艺术。在地理教学中,选择合适的诗歌和音乐,确实能达到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课上,可以采用古诗《惠崇春江晚景》,并配以古典乐曲《高山流水》来引入新课学习。在讲解地理环境的垂直差异性时,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引入垂直地域的差异性,抽象的理论概念就会变的直观起来。又比如,在上区域地理《中东》一课时,用《春江花月夜》做背景音乐,播放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圣城麦加的自然风光和朝圣队伍等图片,学生的注意力就马上被吸引过来,并且充满对这片古老而神奇土地的向往,就达到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这种以诗歌和音乐创设情境的方法,往往能够创设美好的意境,吸引学生去探求其中丰富得知识。
二、巧设问题,创设探究情境
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学情境模式中最为常见的手段和方式。这里的问题一定要学生能起“疑”。“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设法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疑的动因和兴趣。
如在进行大气运动内容的教学时,可设置这样一个以故事为背景的问题情境:1944年冬,美国西部地冻天寒、大雪飞扬,而在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的茂密丛林中,突然烈火熊熊,美国官方接二连三收到林火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接连不断的大火和爆炸声,闹得旧金山居民惶惶不安,商店关门、工厂停产,交通中断,更为严重的是,建在华盛顿州的绝密原子弹工厂也面临天火威胁,美国朝野一片恐慌,迅速组织大规模调查。12月,美国海军巡逻舰队偶然在海面上发现一白色漂浮物,经检验为氢气球残片,而后人们发现西部林区及村镇的树梢上到处挂有气球皮。美国人很快查明,这些装有燃烧弹的气球来自日本。日本的氢气球怎么漂洋过海到了美国?绘声绘色讲故事的同时,屏幕上显示出一幅太平洋两岸的地图,多个汽球移动并爆炸的动画。这个问题可很快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这样一个悬念,整个学习活动就成了从生疑到解疑的过程,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高,学习效率也高。
三、联系生活,唤起学习激情
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去发现和矫正错误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改变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我们不禁要问,生活材料哪里来?
1、源于生活常识。比如在讲述气温与生活的关系时,我展示了世界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下人们的生活状况。并提问人体最适合的温度究竟是多少?22摄氏度,人类最早就起源22摄氏度等温线附近的地方。
2、源于实事热点。当今的时事热点也是创设学习情境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讲解《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时,就可以关注全球气候变暖。结合资料,绘制一幅当年的气温曲线与多年平均值的比较图。提问学生当年与多年平均相比有什么不同?变化什么时候?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达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目的。
四、运用各种游戏,创设广泛参与情境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世界知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指出:“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动力”。游戏教学是“寓教于乐”的具体体现。既适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多变的天气》这一节课上,可以采用你来比我来猜的小游戏,两个学生配合,一个学生来描述这两个天气符号,背对屏幕的学生再二十秒内来猜是什么符号,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就能提升学习地理的兴趣。在讲解《中国的行政区划》时,就可以做中国的拼图游戏,在其中记忆中国的省区的大致位置,省级行政中心和各省的简称等等。
五、实验活动,创设一个经典重现的课堂情境
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课堂气氛,尽可能地将一些课本的文字语言转化为各种演示实验,同时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转变变为学生的小组实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地理课的兴趣。
在讲解水土流失课题时,就可以设计个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关系实验,来演示降水量、降水强度,坡度等的不同和水土流失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充分说明植被对保持水土的重要性,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在环保理念上也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在实际的教学中,创设地理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新课改为我们地理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探索空间,更给我们地理教师提供了一个多彩的展示平台。完美教学情境的建构是门艺术。他需要教师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新的教学改革理念的深刻理解,而非声、光、电等先进教学手段的简单应用。让我们的学生在合适的教学情境中愉快地学习地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置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设置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引导熏陶学生是必不可少的,更是成功的开始。教学情境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或营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深切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迅速而有效地理解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语文课亦应重视运用教学情境,依据“文章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展现多层次、多形态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感觉。
一、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的指教师依文绘图用线条色彩组成的图画,把课文语言文字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万言,尺幅览千里的效果。俗话说,书画同源。其实,文画亦同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示了文与画之间的联系。当人们用文字来状物、叙事、写人、绘景、表情达意时,总是有“境”的。胸有成竹“竹”就是“画”。用图画再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课文情境,可以傅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面线条、色彩、明暗、浓淡、深浅、主次中迅速地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将课文中所描写的生活运用图画再现出来,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将会增进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理解,丰富他们的想象,启迪思维,拓展思想,诱发灵感。同时,对写作也大有裨益,如状物写生、借物抒情等。如教《中国石拱桥》时,我依据课文的介绍,将赵州桥用图画再现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赵州桥的样貌;然后再画出卢沟桥,两相比较,从而简洁明了地把握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使整个教学轻松自然。
二、实物演示情境
实物演示情境是指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让书本知识与实际事物、现象联系起来,营造富有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帮助学生明事理、增进实感体验,激发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可分以下几类:
1、实物类。常指自然物、模型、标本等,通过这些具体形象的实物,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形象感,激发他们的无限情思。
2、实验类。指导学生做实验,在说明文教学中常使用。
3、劳动类。指导学生有意识地从事某项劳动,然后要求学生写作,如煮饭、炒菜、收割、运转。
4、活动类。指导学生参加文体活动,课外活动、然后指导学生作文,如打球、跳舞、欣赏音乐、诗歌朗诵、知识竞赛等。
5、旅游类。指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游览名胜古迹,进行走访调查,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表达。
总之,“百闻不如一见”。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它借助具体可感的形态,使学生迅速感知,获得真切表象,激发强烈的求知欲,进而认识、理解、记忆、联想等,达到教学目标。
三、利用音乐渲染情境 19世纪著名的文学家雨果认为“开启人类智慧的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文字,一把是数字,一把是音符”。
音乐是非象性的艺术,让人在欣赏时,能产生一系列丰富多变的心理活动。因为音乐是以在时间上流动的间响为物质手段,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构成听觉形象,直接抒发感情、反映社会的表演艺术。所以音乐特别能激荡人的心灵,抚慰人的灵魂,用来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渲染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因此语文教学中亦毫不例外地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在教朱自清的《春》时,我选用一小段小桥流水般的轻缓柔美的古筝乐曲伴学,使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感受一种江南春天中的柔和细美的景象,从而为打开篇课文的宝库大门而取得了一把重要的钥匙。
当然,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选不选音乐,选什么音乐,是有讲究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音乐要与教学内容统一。因为播放音乐的目的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不是仅仅为了让学生“乐一乐”,愉快一番,然后便能很认真地学飞语文。如果不注意与教学内容统一,容易适得其反,往往会将学生的情绪和心向误导到学习内容之外去。
四、运用语言美化情境
语言是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媒介之一,不管课堂教学步入怎样的现代化,用语言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计划时所使用的语言。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语言的美化,所谓课堂教学语言的美化,所谓课堂教学语言的美化指的是为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而精心设计的语言。美化课堂 教学语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了美化教学语言,教师不仅要有标准的语音,更应充分运用各种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和句式,同时注意语调、语速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调,在抑扬顿挫间为我们描摹语文中的大千世界、五光十色及各种“文章”情境,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讲授《雨中登泰山》时,我精心设了一段导言: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孕育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民族自豪感就会充溢心头。那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手捧日之姿的泰山,就是这样的一座山!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它、赞美它!五岳独尊嘛!杜甫的五律《望岳》就是其中之一,诗中那“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是令人神往的。只有攀登到顶,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今天,我们学习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请作者为向导,带领我们去攀登那高耸雄伟的泰山吧!
五、借助“蒙太奇”联想情境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是构成和装配的意思。后用于电影,意为电影镜头的剪辑和组接。在创设语文教学情境中,借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将复杂多变的教学内容剪辑和组接,加强所教内容的感染力、震撼力。在《白毛女》里,一边是杨白劳一家穷困过年,一边是地主黄世仁家张灯结彩、大酒大肉过年,两相剪、组接,一经对比,更突出地主鱼肉百姓的本质。
从上所见,不难看出语文的教学情境设置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共 鸣,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愿更多的教师一起关注、重视语文的情境设置,创出一片更大的天地。
第三篇:问题情境的设置
问 题 情 境 的 设 置
——谈 初 中 数 学 解 题 课 教 学 广州七中
杜厚生 2001年5月
在数学教学的五种课型(概念课、命题课、解题课、复习课、测验讲评课)中,解题课的地位相当突出。广义地说,解题贯穿于数学教与学的全过程,狭义地说,凡是需要经过计算(代数计算、几何计算、三角计算等)的数学教学,全都属于数学解题课的教学。所以,应当重视解题课的研究,它是数学教研的重点。
老师怎样上好解题课?学生怎样掌握解题方法?早在二千多年前,柏拉图就提出了问-答教学法,通过问答或对话,引导学生思维向深层发展。当代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的著名著作《怎样解题》一书的中心是“怎样解题表”,表中提出了38个问题,指导解题的思维活动。1900年,在迎接新世纪的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希尔伯特用他著名的23个问题,展开了20世纪数学发展的前景。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至于课堂教学,更有人说:“一个好的、恰当的、尝试性的问题,几乎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小组在《数学通报》99年第四期发表的《关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的初步设想》中提出了我国21世纪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新的数学课程应力求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叙述模式,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重要的现代数学观念和数学的思想方法,使学生在朴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运用,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强化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行为是教师首先应予肯定的,至于回答的正确与否是第二位的,是可以经由学生集体讨论逐步澄清的。”这就是说,将要出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把“问题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成为课堂教学的规定模式之一。(据2001年3月6日羊城晚报的报道, 教育部在武汉召开的国家课程标准改革征求意见会传出信息:国家课程标准框架已经基本确定。今后课程标准将代替教学大纲,预计明年九月,在各省市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启动课程改革实验。2005年开始在全国逐步推行。)本文是对解题课中问题情境设置的一点探讨,内容只涉及现行初中数学教材。
一.“问题情境”教学方法的缘起
学科教学是一个大系统, 影响这个系统的因素很多, 相关的教育理论也层出不穷, “有多少个教育家, 就有多少种理论.”但对我国目前的教育影响最大的, 首先是夸美纽斯的班级教育制, 其次是苏联的凯洛夫教育学.1953年5月, 北师大教育系学生在实习期间举行了一次语文观摩课, 课文是初中语文课的《红领巾》, 按当时在京的苏联教育家普希金的指导, 实施了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法”,听课的人数是学生的三倍。在当时没有一种方法能象“红领巾教学法”那样广为流传,整整影响了几代人,学生看见老师这么教,自己当了老师也这么教。实际上,凯洛夫教学法仍是今天中国绝大多数学校的主要教学模式。凯洛夫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为中心,教科书为中心,将学生放在被动受教的地位,忽视了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七十年代,苏联教师沙塔洛夫的《3分是怎样消灭的》一书中提到当时调查的一个事实:每个学生一天在学校的六节课中,平均只有两分钟的口头表达时间,每节课只有20秒钟!(如果统计一下我们今天的教学情况,恐怕也只有这个程度。)但在全世界,教育理论在七八十年代以来却精彩纷呈。1989年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关于全球数学教育者共同关心的十七个问题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问题解决与高层次的思维应当成为数学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替换了传统的数学教育目标:“把数学作为学科来学习。”这是一种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与凯洛夫相反,美国的杜威提出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做”的主人,在课堂教学这条船上,教师是舵手,由学生们努力把船划向前。他首先提出了学习过程中思维的五个步骤:1.疑难的情境;2.提出问题; 3.提出假设; 4.推理; 5.验证。在这里,问题情境是思维的第一步。1977年,上海青浦县顾泠沅数学教改试验小组提出了全程为十年的教改计划:尝试回授-反馈调节教学模式,模式中的第一个程序,就是“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此外,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特级教师李吉林提出了情境教学模式。
思维由问题开始。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才有思维的积极活动,而一个问题有两个以上的选择,就产生了情境。所以,问题情境教学法是数学教育中启发数学思维活动的有效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日益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掌握,在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活动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以至写进了21世纪的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今天,我们应当认真地检讨自己,是否还热衷于滔滔不绝的讲授?正象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语文教师黄玉峰所说:“我上《阿房宫赋》时,讲得慷慨激昂,眉飞色舞,同行都说好。”唯独该校的数学特级教师曾容却批评道:“到底你是演员,还是学生是演员?到底是你的话精彩,还是杜牧的文章精彩?45分钟,学生记住了几句文章?”真是一针见血。我们不妨问问自己,在我们的数学课上到底谁是主体?一节课上,学生尝到了多少成功的喜悦?
二.什么是恰当的问题
针对一种情境,可以提出不止一个问题,有些问题是恰当的,有些问题是不恰当的。福尔摩斯面对一个犯罪嫌疑人,他可以问自己:“他是罪犯吗?”,也可以问:“他有不在现场的证据吗?”第一个问题是不恰当的,它不具备可操作性。第二个问题是恰当的,它为下一步行动指出了方向。解题课教学过程中,下列问题是恰当的。
1.符合思维规律的问题是恰当的。在数学学习中,迁移理论、信息理论、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等关于思维规律的理论,是每一个教师都应当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的。其中“建构主义的崛起是八、九十年代最引人注目的事件”,1989年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文献中,关于全球数学教育界最关心的十七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指出:“刚诞生的认识建构主义对数学教师很有用”,建构主义的核心便是:“知识是由认识主体自己建构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教学目标是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并且不能对其作简单化处理。而认知理论认为,新知识被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扩大了它的内容,这一过程称为同化。当新知识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知识与之联系,就要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改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叫做顺应。初中学生开始学习代数,基本上是通过顺应来学习的。
在数学解题课中,运用思维规律,结合初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而提出的问题是恰当的。例如初中几何讲角度的四则运算时,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会立即联想起时分秒的运算,应先问对时分秒怎么做加减乘除,再问对度分秒怎么做加减乘除,这个顺序不应该颠倒,否则就不符合认知理论。又如几何入门难的问题,历来没有很好解决,其源盖在于教材的安排。根据记忆理论,人的短期记忆的容量是5-7个信息块,超过了就造成记忆的困难,电话号码升为八位后,大部分人都不能听一次就准确复述,而七位号码时复述没有困难。翻开初一几何课本,头三周的教材中,几乎每一节课的概念、定义、规定等信息块都超过七个,学生普遍记不住,对信息的敏感度降低,同时,枯燥的内容也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2.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是恰当的。这里指的是过深的问题不恰当,学生不熟悉的问题不恰当。初中生的知识面不广,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且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通过模仿和反复训练、机械记忆完成,对初中的学习要求还不适应,因此,教学中不宜提出过深的问题。如几何课本中勾股定理的证明通过拚图来完成,教材的立意是好的,既有爱国主义教育,又能动手试做,但实际上这种证明方法并不成功。思路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这样证?试试看将几块板子交给学生,没有几个人能将所需图形拚出来。别说学生记不住,老师都难以独立地重新完成整个证明过程。其实在学习了相似形后,用射影定理证明勾股定理是轻松自然,水到渠成的。又如实际情境的引进,实际问题的提出,教材很注意这一点。但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学生之间差距极大,某些看似实际的问题,对一些学生并不实际。初一讲方程时用天平来 讲等量关系,别说农村的孩子,就是城市的孩子,又有几个见过天平?谁又知道砝码是什么东西?讲统计时,举的例子常提科学实验,学生们有几个做过系统的科学实验?农村讲稻谷,城市讲购物,引进的情境应从学生感兴趣的、有经历的事物出发,比如讲等式性质的时候,不讲天平,可以这样讲:“刘国樑和孔令辉有同样多的钱,但刘国樑买了三个乒乓球后,剩下两元,而孔令辉买了两个乒乓球后,剩下三元,问一个乒乓球多少钱,他们原有多少钱?你能列出方程吗?”然后用两边同减两个乒乓球,再同减两元的方法讲等式性质,学生听了亲切得多。
3.没有歧义的问题是恰当的。教学中最不恰当的问题是:“对不对?”“是不是?”,成了口头禅更是教师的大忌。回答这样的问题,初一学生一般会吵吵嚷嚷,两方互不相让,还要老师费神维持纪律。数学解题课时间有限,每节课有规定的学习任务,由不得师生间天马行空地自由讨论,数学解题通常有明确的思路和步骤,提问时,应紧扣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明确地发问。但“这道题怎么解?”“有没有更好的解法?”这类问题指向性不强,可改为:“根据已知条件,观察一下已知数的特点,能不能找到更好的解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哪几种解法?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解最合理?”
几何第一册第1.3节练习中有一道作业题:“什么是两角的和、差?什么是一个角的两倍?什么是一个角的二分之一?”这也是一个指向不明确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生作业有三种不同的答案。第一种,照抄上百字的课文,从图形叠合的角度说明;第二种,用“两个角的度数的和,叫做两个角的和。”从度量的角度说明;第三种:∠1+∠2叫做两个角的和,从符号使用的角度说明。那么,教材的本意是什么呢?如果是第一种,可以改为:“你能画一个图说明什么是两个角的和吗?”如果要求不止一种回答,可以改为:“用两种方法说明什么是两个角的和。”
4.顺理成章、不失时机的问题是恰当的。解题课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探索的机会和时间,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提出适当的问题加以引导。美国林格伦著的《课堂教育学》被誉为“第一流的教科书”而被众多院校所采用。书中有一段描写很细致:老师要求学生布雷德阅读一篇文章,并指出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布雷德说文章中没有写出来。另一个女孩玛丽安娜要求告诉他答案,老师说只可以提示。于是玛丽安娜说,你可以找到线索。布雷德不明白,玛丽安娜又说,比如一年中什么季节会发生什么?布雷德还是有困难。玛丽安娜又说:比如冬天会出现什么?布雷德说:会有雪和雪橇,但这里并没有写雪,啊,我想我明白了,叶子从树上长出来,小鸟从南方飞回来了,这是春天!这是一个逐步引导的例子。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描述了一个坏问题:将“你知道一个与此有关的问题吗?”改为“你能用勾股定理吗?”对此,波利亚说:“我们的动机可能是极好的,但是这种提问大概是极坏的”然后他列举了三大理由去反对这种极坏的提问。而我们的老师却经常在课堂上大量提出这种强制性的问题,象一个汽车教练员,总忍不住在复杂路段伸出手去控制方向盘,代替学员的驾驶。
5.风趣的问题是恰当的。风趣幽默的教师特别受学生的欢迎,而风趣的问题,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他给枯燥的课堂气氛带来了一些轻松。在科学史上、数学史上既有教育意义又轻松幽默故事、言论比比皆是。如中国的“白马非马”、“百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历物十事”、“辩者二十一事”、“勾三股四弦五黄方二”,国外的芝洛三辩、无理数的发现、笛卡尔发明直角坐标系、高斯的故事、数学的三次危机、理发师悖论、非欧几何的发现等等,这些材料不仅在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好奇心时立竿见影,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极好题材。这方面运用得非常成功的一个典型就是史蒂芬·霍金写的《时间简史》,一本叙述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当代天文学最新成就的著作。由一个困在轮椅上多年、全身萎缩、生活不能自理、不会说话的伟大科学家写出来而成为畅销书。他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说:“现代科学变得如此之技术化,以至于只有极少数专家掌握解释这些问题所用到的数学。不过关于宇宙的起源和命运的基本概念则可以离开数学,以一种没有受过训练的人也能理解的形式来加以陈述。为此我决定一个方程也不用。然而,在最后我确实用了一个方程,即著名的爱因斯坦方程E=mc2, 我希望这个方程不会吓跑一半我的潜在读者。”就是这样一本通俗易懂的书,让霍金学说的读者群扩大了上万倍,也让霍金得到了足够的版税,供他女儿上大学。我们的教科书则以大量的科学的、严谨的表达式催眠了我们的学生。我有时想,如果我们的几何教材换一种形式,用欧几里德和芝洛辩论与对话的形式来写,恐怕学生学起来要有趣得多。在学习完几何第一册第一章上复习课的时候,需要对“基本元素、基本概念、公 理、定理”这几个概念作一个说明,我用一个故事引入:“国王知道阿凡提很有智慧,决定考一考他。阿凡提去见国王,国王正在吃面包,于是国王问:什么是面包?阿凡提回答:面包是粮食。问:什么是粮食?答:粮食是人的食物。问:什么是食物?答:食物是可以吃的东西?再问:什么是东西?阿凡提想了半天,只好说:没有什么东西不是东西?就连不是东西也是东西。”这个故事里,就包含了分类、基本概念、派生概念、内涵与外延等逻辑学的概念。再来问学生,我们学过的知识中,哪些是“东西”,那些不是“东西”,学生兴致勃勃。
三.怎样提出问题情境?
1.善用教材。现行中学数学教材与问题情境教学法是有矛盾的。现行教材基本是叙述式、演绎式、学科式的。与之对应的,是问题情境式、归纳式、实用式的。许多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指出,数学具有两重性:数学内容的形式性和数学发现的经验性。波利亚说:“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德式的严谨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象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北京有的老师指出:“当前我国的数学教育现状令人担忧,数学教学活动中,往往只强调形式化的逻辑推导,重视数学的形式化的结果,对数学发现过程的展示和直观性数学背景注意较少。于是,在学生的眼里,数学成了枯燥无味的公式和结论的堆积,充满灵感和生机勃勃的数学丧失了它的本来面目。特别是在各种考试的压力之下,这种对数学的人为扭曲达到了空前的地步。”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无视教材的权威性,但作为第一线的教师,我们有权在不改变教学要求的前提下,使课堂增加一点活泼和趣味,把学生充分调动起来。其实,教材也很重视情境设置,在每个新知识引进时,都会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提出问题,我们应当重视这些实例,不该跳过去。当然,如果有更好的例子也不妨作些替换。至于课文中大量的结论、方法、步骤、课堂练习、习题,决不是一个教师可以轻易替换的,有心也无力,我们没有这么多的精力和时间,但将叙述性稍作变通,改为提问式,将教师主讲的时间减少些,使学生议论的时间增加些,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将成功的喜悦留给学生,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需要我们改变教育观念和习惯做法。如果有人按照问题情境教学法将教材做一个大改革,那将是学生的福音,也是教师的福音。
2.解题阶段的激趣与钩沉。进入新单元的第一课往往不好讲。对新知识的学习,学生经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或漫不经心,或分心走神。能不能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关键之处在于能否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合并同类项的时候,教材用了一个买本子多少钱的例,画了一个线段示意图引进,对学生的刺激实在太弱。我把引进问题改成:“三只猫加两只狗等于多少?”,学生笑了,说:“加不起来。”我再问:“那么三只狗加两只狗等于多少?”学生说:“等于五只狗。”这里就包含了不是同类项不能相加,同类项相加只要把系数相加两个概念。但刺激还不够,在写下了3c+2d(其中c是cat,d是dog)后,我又说:“可是我昨天问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三只猫加两只狗等于多少,她说你这都不懂?等于5只猫!我问为什么不是5只狗?她说她怕狗。”学生大笑。我问学生:“我说加不起来,她说,你太笨,还是去问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吧。你们能不能帮我说服她,为什么三只猫加两只狗加不起来?”在这节课的末尾,我又问:“三只苹果加两个男孩(3a+2b)等于多少?”有些学生说:“等于2b”,“为什么?”“因为男孩把苹果吃掉了。”在笑声中下课。
3.自上而下的指导和循序渐进的启发。与传统教学常采取“自下而上”的教学设计不同,建构主义教学观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即教师首先提出整体性的教学任务,选择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真实问题,并提供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相关工具;学生则要自己尝试着将整体任务分解成子任务,自己发现完成各级任务所需的相应知识技能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或小组讨论,使问题得到解决,完成学习任务。例如解二元一次方程祖,教材是按小步子分解、从简单到复杂来介绍代入消元法的,即分两种情况介绍:①有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是正负1;②没有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是正负1,分两节课学习代入消元法。按照自上而下的观点,是可以反过来做的,即先讨论3x2y12xy1这类方程的解法,再将这类方
2x3y53x2y54 程作为特例处理。甚至,只学习加减消元法,将代入消元法作为附带方法来介绍也未尝不可,因为两种方法本质是一样的,而加减法更简便且不容易出错。又如一元一次不等式,从探讨与方程的区别入手,寻找不等式的解法,然后再建立不等式的性质,这样的教法也自有它的合理性,即重现了数学问题发生与解决的真实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过程,体味自己发现的乐趣。但无论采取什么教法,都应当循序渐
xy3①进地提出问题,不要超越学生的思维进程。例如在学习三元一次方程组yz5② 时,学生找
zx4③到了两种不同的解法后,老师都会介绍(①+②+③)÷2得:
xyz6 ④,然后用④分别减去各方程的简便解法。但这个方程怎么来的?学生除了惊讶之外还能学到什么?在课堂上,我是这样问的:“这个方程看起来这么简单,是不是有更简单的方法呢?”学生考虑后说:“如果能一次消掉两个元就好了。”顺着这条思路,学生提出来的解法出乎我的意外,用①-②-③立即得到-2z=-6,即z=3,这比我希望学生得到的结果还要好。同时,又有学生提出,课本26页的例题xyz26①②也可以用③-②-①立即得到-y=-9,即y=9比课本使用的方法简便的多了!这就是xy12xzy18③一个合理的问题的例子。又如解完二元一次方程组xy7时,应该再问学生:你能一眼看出它的结
xy12果吗?学生很容易看出x=3且y=4,和x=4且y=3两组解,但有些老师不同意这样看,他们说:“不能没有过程,考试要扣分的。”但在“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的初步设想”中,已经明确提出:“进一步培养数感,减少繁杂的计算,加强估算,强调算法多样化。”不久的将来,老师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学生:“即使高考,也允许观察出来的结果!”荷兰数学教育家、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主席弗兰登塔尔认为:“学数学需要独立思考,而思考需要实践的辅助。数学课程应当首先让学生知道他们面对的内容是什么,给学生留出可以思考和可以动手操作的空间。如果内容象天外来客般无法琢磨,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做和怎样思考,就会感到茫然和无能为力。”
数学解题课中,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兴奋剂,也是促进数学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只有学生真正学会了学习,素质教育才不是一句空话。但提出好的问题情境,是对每一个教师的考验,什么时候感到困难了,翻一翻波利亚的《怎样解题》吧,那里有最好的示范,能给我们许多启示。
第四篇:《圆的面积》的教学设计中的情境设置
我谈《圆的面积》的教学设计中的情境设置
翻开手中的数学书,看到《圆的面积》一课时,我犯难了!让学生死记住公式不难,怎样让孩子理清公式的由来,学会推导的方法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让孩子乐学、爱学、学有所获呢?在教学中,我针对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巧妙的设置了合理的教学情境,变书本上的知识为孩子身边的知识,让单调的例题“活”起来。我惊奇的发现,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孩子们在游戏、玩耍、实践操作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自身能力,让我深深体会到:巧妙设置教学情境益处多!
一、情境巧导入,激发求知欲望
儿童的特点就是好玩、好动、喜欢听故事,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先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一只小山羊在绿草地上吃草,小主人明明为了防止小山羊乱跑,就用一根绳子把它栓在木桩上。小山羊围绕木桩欢快地跑了一圈。听完故事,你能提哪些数学问题?“小山羊一共跑了多少米?”“小山羊跑出了一个什么图形,面积有多大?”……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揭示出课题,同学们个个兴趣高涨,纷纷跃跃欲试,想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二、情境巧布置,引导主动探究,领悟学习方法
故事生动有趣,但不够形象直观,于是我又安排学生在教室里做围绕“木桩”转圈的游戏,让孩子们充分理解题意,融入情境中。孩子们明确了这节课要学习《圆的面积》,那么,回忆一下,我们 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呢?学生边回忆,边出示已经准备好的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让孩子们置身于图形之中。我们是怎样得出他们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呢?让孩子们选自己喜欢的图形小组里说一说。这样既巧妙的复习了旧知识,也为今天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我顺势接着提问,那今天我们可以把圆转换成以前的哪些图形来研究它的面积呢?随着一连串的问题的提出,孩子们积极主动的开动脑筋,想法大胆、新奇。我对孩子们的敢想加以赞扬,顺势引导孩子们动手实践验证自己的想法。孩子们个个兴趣高涨,积极主动的借助身边的图形、工具,去剪,去拼,通过小组合作、同桌交流等多种渠道去探究新知。出乎我意料的是,孩子们打破了将圆转换成长方形来计算面积的单一思维方式,还发明了转化成三角形、梯形来计算圆面积的方法。虽然其间有些想法不够成熟,甚至还犯了错误,但我感到欣慰,因为我看到了希望……在整个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孩子们是真正的主体,他们亲身经历了猜想—实践—结论的过程,深切地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只要运用恰当的方法,积极主动探究,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情境延伸,让学生爱上思考
课后,我留下了二个问题:
1、如绳子长5米,小羊会跑多少米,又能吃到多大面积的草呢?
2、将绳子加长为原来的2倍,那么羊能吃到草的面积也是原来的2倍吗?此时,孩子们都感到课已尽,而思未止,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乐于解决问题,爱上学习。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受教育者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其心智结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结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巧妙设置了合适的学习情境:巧导入、巧布置、巧延伸。学习孩子们身边的知识,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动手完成学生感兴趣的操作,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确有“学有所获”的感受。
第五篇:精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习主动性
精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学习主动性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朱绍禹先生曾经指出:“教师的基本作用在于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这既要靠教师的知识经验,还要靠他们的艺术和品格;而表明良好的学习情境的标志是,使学生有广泛的思考自由。”这种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情境,一种融入了情感的情境。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它既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又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真正的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我做了以下的几点尝试:
一、创设巧妙问题,引领学习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告诉我们,问题是学习的起点,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老师巧妙的提问,可以以问促读,以读促思,从而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学习。例如我校一位教师在教《北京的春节》时,考虑到孩子们对新年总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在教学伊始就设计了“大家一起说新年”的环节,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在中国传统节日中,过年是最隆重最热闹的,大家喜欢过年吗?你觉得过年最快乐的事是什么?然后让学生畅谈自己过年时的趣事、体会,以此营造出一个学生熟悉又倍感亲切的情境来,顺利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这种导入设计就好比平静的湖面上投下的一枚石子,一下就打开学生们的话匣子,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创设有效问题也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如:我在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二部分时,让学生默读课文后,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有的学生就提出“为什么作者成年后,越来越体会到了儿时是幸运的?”及“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等许多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我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势利导,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积极、主动地研读课文,取得明显的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创设问题情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解疑,主动学习和探索。
二、开展学习竞赛,激励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在教学实践中,我对这一点深有体会,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有着争当第一的好胜心,利用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将竞赛机制引进课堂教学,创设朗读比赛、写字比赛等情境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主动性。如我在教文言文《伯牙绝弦》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流水朗读比赛。小组同学一人一句依次朗读课文,哪个小组读书时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的学生最多,哪个小组就是优胜组。朗读比赛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自由准备阶段,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准备,全情投入,因为大家都想为小组争光。最终大家不仅读的起劲,而且听者也特别认真,通过评比,选出全班的“朗读小组”,从此,同学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更浓了。除小组竞赛外,教师还可以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个人之间的竞赛,让学生在一种紧张又愉悦的竞赛情境中快乐学习。
因此,我认为在课堂上,每一次的竞赛既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创设竞赛情境不失为一个理想的方法。
三、参与角色扮演,体验学习
所谓角色扮演是指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一定的角色,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尝试扮演文中的角色,站在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想。通过心理位置的转换,学生可以很快地理解了课文,将教材内容表象化。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情节跌宕的课文,再加上小学生表现欲强,如果合理组织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如我在教《狼牙山五壮士》时,我问学生:“五位战士明明知道棋盘陀是一条死亡之路,为什么还偏偏选了这条绝路?”很多学生的回答都是:“如果不这样做,会让敌人发现我军大部队的方向,就不能完成任务。”等等,这些回答都从课文大意去理解,反而文中一系列表示战士们动作、神态的词语没有找不出,我想这可能是学生并未真正体会的原因。于是我找了几名学生分角色来表演这一情节,并由我伴读课文。课文读完,情节表演也紧随结束。通过表演,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斩钉截铁、走”等词语,还体会到五位壮士将敌人引上了绝路这种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适当的在教学时穿插情节表演,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主动性,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因此,适当应用角色扮演,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单方面的被动接受,而是在扮演和观看表演的过程中,主动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从角色扮演的活动中获得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四、借助多媒体,主动学习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如果教师善于运用直观形象的电教手段教学,就可以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虚实结合、多角度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刺激,为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优越的条件。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多动脑、动手去制作课件,给学生创设“看”、“听”……的机会。如在教《 地震中的父与子》 时,我校的一位老师为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利用多媒体播放汶川地震的影片,学生观看后潸然泪下,不仅使学生感受到影片中地震的震撼力,更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父亲在危急时刻奋不顾身救儿子所包含的强烈的爱。这又正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情景教学正是在潜移默化中突破了这一难点。又如前不久,我在教口语交际课《春天里的发现》时,由于今年的春天姗姗来迟,虽然课前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但春天的迹象并不明显,怎样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呢?课堂上,我让学生先谈谈自己的发现,而后利用多媒体播放桃花、樱花盛开及小草发芽的图片,并配上黄莺歌唱,蝴蝶在油菜花丛中翩翩飞舞的动态美,学生一下子被带到了多姿多彩的春天,学习兴趣异常浓厚,进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愉悦的情景中,人的智力能得到充分展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对所授内容产生相当浓厚的兴趣,更积极主动地入情入境。
创设课堂教学的情境除了上述的问题情境、竞赛情境、角色情境、多媒体情境以外,还有想象情境、评价情境等。总之,教师应该积极动脑,通过多种途径精心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为学习语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