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法语教学的课程改革尝试(5篇)

时间:2019-05-15 05:32: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法语教学的课程改革尝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法语教学的课程改革尝试》。

第一篇:初中法语教学的课程改革尝试

初中法语教学的课程改革尝试

摘 要:随着全球一体化、对外贸易日益频繁,第二外语学习需求的增加,法语成为几乎所有开设多外语课程中学的必选语种。如何打破现有教材限制、调整课程结构,深化法语课堂改革,建立高效课堂模式,已成为现今中学法语学科教师必须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初中法语;课程改革;设计尝试

一、初中法语课堂现状

1.教材现状

随着年代久远的教材信息过时,更新落后,当出现更新,更优质的教材时,教材的更换便成为常事和必须。然而正如人无完人,每一套教材都有其优缺点。以几本全国外国语中学法语学科正在普遍使用的教材为例:

北外《法语》:语法结构清晰,配套练习充足。但非法语原版教材,内容与信息较陈旧过时,且没有针对学生考级相应练习。

《走遍法国》:原版引进教材,含DVD教学视频;其内容连贯,文化涉及丰富,如电影般生动有趣。但也存在内容与信息较陈旧过时的问题,且入门难度较大;教材主角为成年人,内容与中学生相关度低。

《Alterego》:原版教材;吻合“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能力量化标准,利于学生考级;口语与写作板块设计优势尤其突出,从范例、指导至练习,体系完善,高效实用。但该教材无入门语音教学部分,且全法语教材对初学者难度较大。

目前我校初中阶段法语教学使用的教材为《你好!法语》为原版引进教材,内容贴合中学生日常,生动有趣,实用性强;信息新,与时俱进,贴合当下流行语、热门话题。但是听力部分稍弱,词汇量偏小,文化涉及不足且写作与口语指导欠缺。

如何在教学中打破教材限制、弥补教材本身的缺陷、巧妙高效而不突兀地将听力、词汇、文化与写作和口语指导融入该教材中使用,全面培养学生语言技能?这需要任课教师根据本班情况,推进课程改革,制定属于自己的课程设计。

2.课堂现状

因中学法语课程开设时间较英语短,开设学校也有限,经验积累与交流不足,加之教材的更换,如何建立成熟的法语课堂教学模式一直处于探索尝试中。现今的法语课堂教学模式存在两个倾向:

其一、模仿英语课堂。英语与法语有着相似之处,英语教学模式成熟,成为法语课堂的现成范本。然而过度的模仿,或者不经加工的模仿,往往效果不尽如人意。

其二、依赖教师用书。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对教材的使用以及课堂环节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教材的不足,在教师用书上并没有相应的弥补设计。

3.学生现状

(1)能力发展不均衡

根据外语学科《课程标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运用。而中学法语教学中,学生常出现这四种能力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学生需要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并具备“多元文化意识”与“双语思维能力”,仅靠教材的固有设计,难以得到有效培养。

(2)语言等级考试要求

由法国国民教育部颁发、面向外国人的法语语言水平官方认证文凭DELF-DALF,已成为我校法语学生的考级必选。该考试按照《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框架》的指导原则,注重对语言交际能力(Compétence communicative)的评估,对听力理解、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及口语表达四种能力进行测试。这就要求法语的课程设计必须涵盖这四个方面的能力训练,并且在课程设计上考虑学生的考级需求。

二、课程设计尝试

1.教材?x择

语言学习的目标是语言本身,而非教材,教材作为一种学习材料,要为学习目标服务。

准确的发音,恰当的语调是成功地进行语言交际的基础。评价一套教材是否适合,首先要考察该教材语音语调是否纯正,语言是否地道。

其次,教材是语言的“骨架”,专门负责搭建最基本的骨架支撑,在内容上必须涵盖语音、词汇、语法与文化四大板块。

同时,交际功能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参考《初中英语教学大纲》:“初中英语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教材选择上,应考察教材设计是否以有效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Compétence communicative):听力理解、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及口语表达为教学目标。

此外,还应对比教材的出版时间,信息、内容、词汇是否及时更新,做到与时俱进;教材是否考虑到中法文化差异,适合中国中学生使用等方面。

2.课堂设计

杜绝教材绑架课堂。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教材是课堂的材料支撑,而不是课堂的教学目标。

一堂课的课堂设计,应先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材内容,确定教材使用的方式,明确教师作用。以《你好!法语》A2第9课为例,教学设计如下(仅展示整体结构与课堂活动第1、2步):

3.“一主多辅”教材体系

教材是语言学习的“骨架”,想语言丰满,有血肉,学生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则需要在主教材之外辅以多样化教学资源,即“一主多辅”的教材体系。

(1)“主”教材选择

我校选择了《你好!法语》这套原版引进教材。该套教材优点突出:语音语调纯正,语言地道;各个单元以不同的交际主题为总线,涵盖语音、词汇、语法与文化知识;整套教材分级明确,以“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的能力量化标准为指导,从听力理解、阅读理解、书面表达及口语表达四个方面全面提升语言能力。此外,该教材在原版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改编”,充分考虑到了中国学习者的学习习惯,信息新,话题新,与时俱进,贴合当下流行语和热门话题;且贴近学生生活,实用性较强,生动有趣,符合中学生心理。

(2)辅助教材选择

为弥补主教材词汇贫乏、听力量不足、阅读板块设计薄弱,文化部分涉及偏窄的问题,辅助教材设计如下:

阅读与词汇板块:辅助《轻松阅读学法语》A1~A2,该书故事性强,内含悬疑、探险、搞笑等元素,有效吸引学生兴趣。设置为课后阅读任务,每周20分钟课堂分享。

听力板块:选用《循序渐进法语听力》初级,该书以主题为单元,配合相应口语话题,对听力有针对性提高作用。每周一次早自习15分钟定时听力。

视频听力与词汇积累板块:配合动画片“L’ne Trotro”。其内容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非常受学生喜欢。每周一集(4~5分钟),每集设置5个左右问题。

文化、词汇、阅读、听力板块:向学生推荐各类APP软件如“每日法语听力”、“法语助手”;众多的法语微信公众号如法国高等教育署、法盟,还有大量法语学习网站等。学生可以及时跟进与法国或法语有关的热点新闻;学习网络词、新词、流行语;了解法国文化、风土人情、电影、音乐、小说。网络资源使用方便、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文化知识,寓教于乐。设置为课后任务,全班进行分组,两周一次主题介绍。

4.评估体系设计

引入《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框架》下法语等级考试DELF-DALF语言能力量化评估表,对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进行实时师生评价与学生互评。以口头表达语言能力量化评估表为例(满分10分):

(1)Capacité à réagir à des questions/réponses(对问题/回答作出回应的能力)(6分)

―capacité à demander/donner des renseignements(询问/给出信息的能力)(3分)

―capacité à argumenter des explications(给出解释的能力)(3分)

(2)Compétences linguistiques(语言能力)(3分)

―morphosyntaxe(句法)(1分)

―lexique adapté(词汇)(1分)

―correction phonétique(语音)(1分)

(3)Capacité à interagir(交谈能力)(1分)

该评估表具有三大特?c:

第一,重点侧重对语言交际能力(Compétence communicative)的评估,分值占比60%。

第二,对传统外语教学重点:语法、句型、词汇的弱化,分值仅占比20%。

第三,语音、交谈能力分别占比10%,被列入评估条目。

以DELF-DALF语言能力量化评估表为语言能力评估标准,既吻合等级考试的要求,又与外语教学大纲制定的教学目标一致。评估表中的细化条目,为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的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也为学生的语言输出起到指导性作用,让语言回归其最重要的本质性交际功能。

三、结语

在深化法语课程改革中,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在教学资源选用、教学课堂设计、教学评估体系制定上做出有针对性的改革与尝试,能有效弥补现有教材、课堂和学生能力的上不足。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又建立了深度高效的现代化课堂,有利于满足学生考级需求,全面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提升“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119-139.[2]施丽华.构建着眼未来发展的英语课堂教学[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4,(1).[3]龚亚夫.英语教学的价值与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J].外国语,2014(11):18.作者简介:

李晨霞(1987―),女,汉,四川乐山,中学二级教师,本科,成都外国语学校,研究方向:课程改革。

第二篇:初中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材料

初中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材料

西华县叶埠口乡第一初级中学 张玉芳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结合自己进行初中语文课程改革教学的实际,谈谈对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粗略的看法。

一、课程改革从转变观念做起

课程所需理论和观念应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在教学中应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应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联系起来,把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重视学生实践,既生动活泼又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教学,进而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程改革中应转教师的观念。教师的观念转变主要表现在怎样对待“教”与“学”的关系上,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重视学生的“学”,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而不重在教师的“教”。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教法改革,以实际行动来推动课程改革。

二、课程改革应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进行初中语文课程改革,也需要合适的条件。影响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软环境”——教学评估评价机制课程改革能不能顺利开展,课程改革能不能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关键就在于教学评估评价机制。因为教学评估评价机制是课程改革的指挥棒。不仅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靠教学评估评价机制为导向,而且课程改革的成果也需要教学评估评价机制来验证。没有新的灵活开放的教学评估评价机制,课程改革的实施将很可能只是将传统教学换了包装——穿着新鞋走老路;没有新的教学评估评价机制,人们就会用旧的传统的评估评价机制去衡量、去评价课程改革的成果,最终会使课程改革半途而废,不了了之。可见,教学评估评价机制这“软环境”在课程改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课程改革要有恰当的措施

1、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这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前提。特别是重视学生个性评价导向,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多种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怎样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呢?

首先,应改变传统的评价机制,由单一的“分数制”变为对多种学习习惯和多种学习能力的综合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由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按一定比例来共同组成。自我评价占30%—40%,小组评价占50%—60%,教师评价占10%—20%。从而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其次,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就是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的评价表。要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学习能力的发展情况、学习后的收获、学习中的问题等记下来,每月评价一次,记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通过每学月的评价,学生既可认识到自己学习上的新收获,又可认识到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也便于学生及时改正缺点,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再次就是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学习本来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应该有自主精神,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让学生死记硬背,一点不顾及学生的感受,这只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扼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尊重学生,就是要在学习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尊重学生,就是要学会欣赏学生、肯定学生的进步,容忍学生的缺点,不歧视差生,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让学生爱学、乐学。

2、创设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寻求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程改革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改革,是教法更新的改革。课程标准突出了教与学之间“学”的重要性,突出了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传统教学是不能体现这些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寻求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建构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我在大量借鉴别人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就摸索出了语文教学的几种教学模式。在上教学课时,就采用一种“问题式教学模式”;在上教读课时,就采用一种“读读,议议,读读”的教学模式;对一些文学作品,则采用“读—析—赏—读—练”的教学模式。例如在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课时,我就采用了“读、析、赏、读、练”的教学模式。首先是“读” 读准字音,通读全文,读出文意。其次是“析”,梳理文章,分析文章主题;再就是“赏”,去品赏优美的语段、优美的语句,如品第二段“不必说……色香味比桑椹要好得远。”就分析、品赏这段的层意、写景顺序、写景的角度、用词的准确生动等。如教学《紫藤萝瀑布》这课时,我大胆采用了“问题式教学模式”。该模式注重了学生的“问”,特别是能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通过课前预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课堂上分析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学习过程始终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注重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路,因此学生学习兴趣浓,学习积极性高,从而使课堂始终呈现出“生动、活跃”的气氛,教学效果显著。

当然,只有些新的教学模式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就像催化剂,常能将课堂与课外、教师和学生有机结合起来,好的教学方法既注重个性和共性的结合,又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既注重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结合,又注重了讲练的结合;既注重了教与学的结合,又注重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我在课堂上大胆借鉴蒋海澄,于漪等优秀教师倡导的“点拔法”,特别注重对学生在分析问题、研讨问题的“点”和“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本人让学生先听贝多芬的钢琴曲《命运》,再让学生谈听音乐后的感受,特别是去感悟《命运》所表现出的“贝多芬”,去追求学习感受贝多芬与不幸命运抗争所表现的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仅靠教几堂课,还需要通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多种语文能力。语文活动的目的重在从朗读、听说和写作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如可通过“每日一词,每日一句格言”活动,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可通过“每日一读”或“接力朗读”等朗读形式来强化学生的朗读能力;可通过“每月一事,一人,一景”的写作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能力;还可通过“当一名小记者”、朗读比赛、讲故事、书法比赛、辩论赛等一系列活动,作为课堂补充,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第三篇:初中课程改革研讨会开幕词

初中课程改革研讨会开幕词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筹备已久的“初中课程改革研讨会”,在这里举行。首先我代表市教科所,对远道而来一直关心支持我市教育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与会的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为本次活动作课的教师及他们的单位和指导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形势下,我们在这里召开初中课程改革研讨会,主题是面对课程改革,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不是某一个教师闭关修炼就能完成的,也不是某一个学校或地区单打独拼就能胜任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改革,因此更需要交流合作,更需要共同推进和协同作战。举办这次活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给大家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学习的机会。这次研讨会的召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会是一次成功的学术交流会,成为我市初中教科研工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必将对我们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使我市初中教师的自身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为教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必将揭开我市课程改革工作的新篇章,为我市初中教学质量的再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自2001年秋,以“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下,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展开。给肩负

课程改革实施的广大学校和教师,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一方面,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变化,广大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在实施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依据教育规律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使教育教学水平获得不断地提升,并对教育教学产生更加深刻的见解,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我们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市初中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确立了“能力为本”的人才观,坚持了全面素质和个性发展的质量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实现了“五个转变”:由知识本位向方法本位转变;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课程内容以应试为主向体现内容的现代化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评价体系的重结果轻过程向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相统一转变。另一方面,随着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育方式的创新,广大教师不断研究新情况、新变化、新内容,边实践边研究边探索。各学校通过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学习、工作创设良好的环境。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面对知识更新加快、知识衰变周期进一步缩短的情况,终身学习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有必要。作为人类基础工程的奠基者,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学习,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充实新知识,教师进行终身学习的精神也是教师道德人格的体现。

今天,你们克服困难,甘愿牺牲自己的周末休息时间,选择了学习和研讨,很好地把握了深造自己、提高知识、修养和才华的机会。这是各位高尚职业道德的充分体现,也是各位之所以能够献身教育的立教之本。

同志们,今后,我们将会乘着课程改革的东风,以此次研讨会为新的起点。这个起点,会让我们更加走进新课程,从而有机会和成功握手,这个起点,会让你们创造崭新的自我,让执着的追求书写永久的伟岸。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第四篇:教学课程改革总结

教学改革总结

2010年初,中央召开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并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对做好新时期高技能人才工作,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和统筹安排。这个大背景为技工院校培养高级人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技工院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课程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技能人才规模化培养。下面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围绕着三大主题进行改革实践。

一、调整教学计划,加强技能培养

教学计划是技校组织和实施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我校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应根据各系部自己的实际情况,对现行教学计划进行修改、补充、调整,以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要。

1、调整课程设置,突出综合应用。

技校培养目标是合格的中级技术工人。因此,课程设置不能与大中院校相比,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应根据市场需求、行业特点、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设置,以学生掌握较高的操作技能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为主,突出技能训练。以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本领为出发点,对原来教学计划中不实用的课程可简化,而对于行业的新产品、新工艺,可增设产品介绍课。如我校开设的汽车维修检测类课程,计算机绘图类课程等,使汽车类专业的学生成为用人单位需要的智能型、复合型的中级技术工人。

2、优化教材,优化教学。

在教材建设方面,为了突出技校教育的特征,贴近学生的实际,我们选择了技校优秀教材。首先,选用符合本专业实际的优秀中职中专教材;其次,若无中职优秀教材,则选用优秀的本科教材,由任课教师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并根据实际情况印制讲义;再次,本校教师自编的校本教材。这样不仅有效地应用于教学,而且为编写教材奠定了基础。

3、加强教学设施,突出技能训练。

技校是以培养掌握技能的中级技术工人为目的,要突出技能训练,我们利用校内实训场地根据专业的性质特点对学生进行模拟演练,通过地区特点和专业特

点进行校外实训,大力发展校企联合,实现工学结合。在实习教学投入上加大力度,如多媒体教室、改善实习环境等等。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教学质量

1、教师的师德建设,加强教师的素质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技工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技工学校的教师与普通学校的教师完全不同,一个合格的技校教师,既要具备理论知识,又要掌握技能操作。理论教师应能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并能掌握一个工种的操作技能。为了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我校分期分批地把教师送到高等职业师范院校或有关院校进修,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定期或轮流到工厂去参加生产活动,学习生产中的工艺技术,以丰富教学内容。总之,技校应紧紧围绕专业设置,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有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操作的教师队伍。

2、教学质量管理

通过全面检查制度才能实现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实时的跟踪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教学准备情况、检查教学进度、检查教师教案、检查性听课、召集教师和学生代表座谈会了解评教评学意见、检查教学计划执行及完成情况、试卷分析等。教学检查的形式分为日常教学检查、定期教学检查(包括期初教学准备工作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教学工作检查)以及专项教学工作检查。

3、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合理的、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竞争意识,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教师自主学习的意识,刺激教师综合实力的提高。因此,我校师资的整体教学质量也会相应的提高。

三、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去年经常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召开了教师的教学经验交流会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学生中开展多种竞赛,形成争先氛围,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和奋力拼搏的激情。1)、定期举办文体比赛。通过文艺汇演、学生运动会等活动,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校的组织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2)、开展

技能比赛。通过各种比赛,提高学生操作水平,形成学生学技术的良好氛围;3)、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比赛。通过琴、棋、书、画等第二课堂活动的比赛,活跃了学校气氛,陶冶了学生情操,让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让学校的学习生活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回忆。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校必须抓住机遇,切实抓好教学改革,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中级技术工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全方位提高技工学校的竞争力。

第五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实践心得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实践心得

永年中学易 小 玲

课程改革时至今日,课堂教学中的那种枯燥说教模式早就被贬为落伍之列。再也没有听到“政治课嘛,给学生指一指,让学生背一背就行了„„。”因为大家都已领教了近几年考查学生的模式,可以说是划时代的变革:客观题少了,主观分析题多了,空谈理论的少了,能实际应用的多了„„显而易见,其宗旨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那么新课标下的课我们该怎么上?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急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站在时代的前沿,伴随课改浪潮的风起云涌,去探求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在这方面我们谁也不能等闲视之,袖手旁观,在与同行教师的不断探索中,我们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方法。

一、注重课堂导入技能

一堂课如何开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好的导入能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第一锤就能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激起他们思想的浪花,像磁石一样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这就为上好这一堂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就要求我们有一定的导入技能,不过不同的教师运用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讲述故事导入新课,由身边的人和事导入新课,提问设疑导入新课等,也可根据课堂产生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即兴导入,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导入新课,这种导入一定要有针对性、启发性,且还应具有趣味性和艺术性,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总之,精彩的导入似火,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似石,能激发学生智慧的浪花。

二、教学过程中应重理论联系实际

要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把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事例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们所分析的问题使人感觉到“有血有肉”,合理而不空洞,实在而不漂浮,经过分析后,都觉得是这么回事,由此使学生因“信服”而“接受”,否则的话,就如“空中楼阁”,使人摸不着边际,学生难以信服接受就会产生厌倦心理。当然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积累丰富的典型事例,使得教学更有说服力。

三、让学生参入到教学中来,广开言路,开拓视野

“师父领进门,修行靠自身。”教学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不应总要求学生只能这样不能那样,唠叨个没完,教师把自己累得不行,可收效甚微。让学生参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是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渠道了解其他信息,关心国际国内时事,拓宽知识面,开拓视野,只有贴近生活的脉博,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才会在任何时候都立于不败之地。

四、及时反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要重视对学生评价的反馈,不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和方法,评价结果都应及时反馈给学生。这里面既包括每一次的测验,每一次作业,乃至每一次课堂发言,都应及时把你的评价反馈给学生,使他们能及时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以便改正和发扬,把握好“这一评价反馈时机,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

五、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知识的学习本身并不是目的,学会运用它,并用它来启迪智慧,塑造性格,是知识学习的重要方面。如果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而学习知识,仅仅强调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和贮存,那么,学生学到的知识可能不少,但却偏离了开设思想品德课的初衷。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能避免人们价值观的失落与道德的沦丧,我们要把学生教成什么样的人,思想品德课在这里就扮演着塑造心灵,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角色。“传道、授业、解惑”在这里就是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道,授予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之业,解学生成长过程中有关“人生观、价值观”之惑。对于中学生来讲,要使学生在生活中具有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作为德育工作实施者的主要责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搞好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六、言传身教,注重自身修养

对教师自身来说,要注重自身修养,这是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人们常说:为人师表。作为教师,你的言行、举止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以整洁、干练、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面对每一位学生,生活中的压力和不顺心都不能带到课堂。任何时候,都应给学生以精神充满、灿烂明朗的形象,给予他们以自信和力量,且不说有家长作风,我们应亲近学生,让学生信任你,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亲其师,信其道”,这话一点也不假,一个学生如果他喜欢你这个人,自然就会喜欢你这门课,学好这门课就不言而喻了。

“路漫漫岂修远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教学的征程中,我们还有很多的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去不断的探索和发掘,为了明天的太阳,教师们将不懈地耕耘.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探索,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是我们的思考和探索。

一、课堂教学生搬硬套

新的教材给思品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生搬硬套。把教材中的案例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而教学的活力来自于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依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课堂教学的重构与创新。

二、刻意追求“师生民主”,导致主次不分

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体现师生民主。可是,不少教师为了展示师生民主气氛,走向了极端。

1、课堂上教师主导作用不突出。教师该讲的不敢多讲,有的学生上课自由过了头,必要的课堂纪律维护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被忽视了。

2、课堂上教师以问代讲。有的教师整节课上反反复复用一些类似“是这样的吗”?“是不是”、“对不对”的简单问题发问不止,缺少信息沟通,学生翻翻教材就能异口同声、准确地响亮回答。课堂上一问一答,学生似乎忙得不亦乐乎,但思维却停留在同一水平上的机械重复。看似师生互动频繁,实则教师用提问方式满堂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师生并没有真正互动起来。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课堂上学生不应当是客人,惟师独尊不可取,惟生独尊同样不可取。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不应当步入“精讲少讲”的误区。该讲的就理直气壮地讲。课堂上,教师不敢讲、泛泛讲、过多讲,都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3、片面理解“合作学习”,形式多于内容。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能简单形式化。合作学习无疑有助于合作交流,但是,教学中如果合作学习目的不明确,过程设计简单,时机把握不好,无论什么问题都采用分组讨论的合作学习方式,导致学生能独立完成时也合作,能够自主时却不让学生独立,有探究欲望时却让小组优秀者代替其他成员的意见,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感觉不到合作中的分工协作,合作学习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这种形式多于内容的合作学习,并非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

这正是我们在今后课堂教学中需要改进的问题。注意到了这些问题比茫然的凭感觉走不知要好上多少倍。起码,说明我们对于教学的思考没有停止,如果再加上我们的积极探索,虚心学习,进步就在我们的脚下了。

下载初中法语教学的课程改革尝试(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法语教学的课程改革尝试(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下面由我针对《唱响自信之歌》一课,谈一谈我的一点课改经验。 1、导入:因为上一节课与新课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一开始就简单的提了一下上......

    初中课程改革展示交流会材料

    扎实推进初中课改工作,不断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朝阳区初中课程改革展示交流会”成功召开2009年4月24日上午,朝阳教委在八十中学初中部组织召开了“朝阳区初中课程改革展示......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 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

    初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海陆的变迁》教学案例分析 一、设计理念 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关键是改变地理的学习方式,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比如读图探......

    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作文教学一般从作文指导入手。然而,面对七年级新生的作文,我陷入沉思。为了省时、高效、大面积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我在研究学生作文心理、分析学生知......

    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新尝试

    初中文言文教学模式新尝试 ——文言文教学“五部曲”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刘厂中学 张汝聪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领域。如何让学生摆......

    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尝试

    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尝试作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这种活动的特征之一,是活动内容必须物化为具体的成果,才能脱离活动主体(学生)而获得独立存在的资格。所以它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很......

    尝试羽化生物教学的新课程改革

    尝试羽化生物教学的新课程改革平昌县云台中学夏军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省的全面实施,全新的教育模式呈现在我省教师面前, 我们正在迎接并享受着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机遇......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模式改革尝试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模式改革尝试 我国的农村小学教育,历来比较薄弱,尤其是作文教学,教师还采用“教师命题——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教学程式。这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