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学应如何走出
语文教学应如何走出“模式化”的复制和僵化
美国教育家埃根所说:“教学中不存在一种可以适应于所有教学的模式或结构。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有不同的教学策略相适应,世界不存在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所谓语文教学模式化,指的正是在传统教学中”把适应于个别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推而广之变成了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不仅扼杀了教学模式自身的意义,而且极大地消解了人自身的丰富内涵。由此将学生培养成模式化的人。
“模式”就相当于“砖架”,用这个“砖架”既可以做出“好砖”,也可以做出次品,关键在于做砖人的灵活运用。也可以这样说:教学模式是“教学有法”的具体体现,没有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纷繁多样的教学模式反映了教无定法。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模式“贵在得法”,应活学活用,切忌死套某一种模式。说白了,模式就是教学方法。但要把“模式”固化为“模式化”,那就是认识上的错误。近三年以来各地大兴“模式化教学建构之风”,一时间,“模式化教学”可谓大行其道。为此语文教学创新过程中,各地都亮出了许多雅致漂亮的名词。有些学校甚至不考虑学科性质的不同,一味的要求教师套用统一模式。使得一部分教师教学十多年竟然不知如何上语文课为好。
我不是要一味的去“棒杀”模式化教学,当然在课改尝试的过程中,也有突破和创新,也有成功的“模式化教学典范”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等。教育和课堂应该是沉下心来研究的,它不是“搞运动”,教育是不可复制的。“东施效颦”的结果是可笑的。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语文?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什么?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在哪里?
现在学生上课只会学套话,作文东拼西凑,很大程度我认为是所谓的“模式化”教学制造起了语文的“新八股”。相信大家都还记得美国语文教学《灰姑娘的故事》,这堂课也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思索。
当我们的孩子对守时的概念还不刻骨铭心的时候,美国教师的这种潜移默化让我们释怀:其实有一种教诲可以是幽默。不经意间的守时教育,与那些疾风暴雨般的训斥效果哪个更好,不言自明;得体的妆扮的重要性,在孩子们会意的笑声中得到了认同。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学生的精神养成和培育方面看:真实地面对,没有半点做作。这是另一种价值观,一种对爱的另类的诠释,一种不矫情的演绎,让孩子对爱的理解升华,直至升华成一种博大的胸襟。今天的中国,离婚不是一个新鲜事,后妈并不少见,他们不是不好,只是有时不够好,而做到体谅和理解,是我们许多孩子将来幸福的前提。这里没有对爱的批评,没有对爱的任意曲解,一切在平淡中升华。而所有学科最好的教学就是人文的阳光撒满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允许存在差异,允许张扬个性,这应该是今天社会我们追求的教学理念。
最后从课堂的教学艺术气氛来看:美国的《灰姑娘的故事》课堂教学,有疑问:善于在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有惊讶:善于在学生迷茫时释疑,轻轻点拨后茅塞顿开。有猜想:通过猜想,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求职的心理定势。有笑声:课堂生动有趣,幽默诙谐。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教师处处给学生留下“空白”,让学生联想,透过有限去展望无限。
同样是一篇《灰姑娘》,中美教学模式的差异,体现出教育观念的不同。
中国版的“灰姑娘”,更多的是把语文课当作“语言训练”课,训练学生的文字技能。
而美国的阅读教学,更强调品行教育,挖掘其中蕴含的意志品质,传授价值观和处世之道。
语文教学不能过度追求和框定“标准答案”,而失却了“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魅力。文学作品的写作与阅读,都是主观的感悟过程。
教学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正确认识”教学模式”与“教学模式化”的不同。在语文教学创新过程中,我们需要有像北京人大附中的王君老师那样善于咬文嚼字,推敲生成语言,在语言玩味中绽放语文异彩的教师;更需要有像余映潮那样教学思路清晰,板块分明,懂得选点突破,重锤敲击的教师„„还需要„„但我们应清楚:教育创新不是搞运动,没有任何教育理念的支撑,自己添几个雅俗的名词;比如“八学四环节”“三段五套路”“快餐教学”等等就想登堂入室,这不是教学得法的体现,更又有悖“教学模式”。这是理念认识上的误区,把“模式”固化为了“模式化”。语文教师必须尽快走出“模式化”的复制和僵化里,要不真成了“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了 语文教学应如何走出“模式化”的复制和僵化
美国教育家埃根所说:“教学中不存在一种可以适应于所有教学的模式或结构。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有不同的教学策略相适应,世界不存在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所谓语文教学模式化,指的正是在传统教学中”把适应于个别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推而广之变成了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不仅扼杀了教学模式自身的意义,而且极大地消解了人自身的丰富内涵。由此将学生培养成模式化的人。
“模式”就相当于“砖架”,用这个“砖架”既可以做出“好砖”,也可以做出次品,关键在于做砖人的灵活运用。也可以这样说:教学模式是“教学有法”的具体体现,没有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纷繁多样的教学模式反映了教无定法。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模式“贵在得法”,应活学活用,切忌死套某一种模式。说白了,模式就是教学方法。但要把“模式”固化为“模式化”,那就是认识上的错误。近三年以来各地大兴“模式化教学建构之风”,一时间,“模式化教学”可谓大行其道。为此语文教学创新过程中,各地都亮出了许多雅致漂亮的名词。有些学校甚至不考虑学科性质的不同,一味的要求教师套用统一模式。使得一部分教师教学十多年竟然不知如何上语文课为好。
我不是要一味的去“棒杀”模式化教学,当然在课改尝试的过程中,也有突破和创新,也有成功的“模式化教学典范”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等。教育和课堂应该是沉下心来研究的,它不是“搞运动”,教育是不可复制的。“东施效颦”的结果是可笑的。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语文?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什么?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在哪里?
现在学生上课只会学套话,作文东拼西凑,很大程度我认为是所谓的“模式化”教学制造起了语文的“新八股”。相信大家都还记得美国语文教学《灰姑娘的故事》,这堂课也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思索。
当我们的孩子对守时的概念还不刻骨铭心的时候,美国教师的这种潜移默化让我们释怀:其实有一种教诲可以是幽默。不经意间的守时教育,与那些疾风暴雨般的训斥效果哪个更好,不言自明;得体的妆扮的重要性,在孩子们会意的笑声中得到了认同。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学生的精神养成和培育方面看:真实地面对,没有半点做作。这是另一种价值观,一种对爱的另类的诠释,一种不矫情的演绎,让孩子对爱的理解升华,直至升华成一种博大的胸襟。今天的中国,离婚不是一个新鲜事,后妈并不少见,他们不是不好,只是有时不够好,而做到体谅和理解,是我们许多孩子将来幸福的前提。这里没有对爱的批评,没有对爱的任意曲解,一切在平淡中升华。而所有学科最好的教学就是人文的阳光撒满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允许存在差异,允许张扬个性,这应该是今天社会我们追求的教学理念。
最后从课堂的教学艺术气氛来看:美国的《灰姑娘的故事》课堂教学,有疑问:善于在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有惊讶:善于在学生迷茫时释疑,轻轻点拨后茅塞顿开。有猜想:通过猜想,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求职的心理定势。有笑声:课堂生动有趣,幽默诙谐。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教师处处给学生留下“空白”,让学生联想,透过有限去展望无限。
同样是一篇《灰姑娘》,中美教学模式的差异,体现出教育观念的不同。中国版的“灰姑娘”,更多的是把语文课当作“语言训练”课,训练学生的文字技能。
而美国的阅读教学,更强调品行教育,挖掘其中蕴含的意志品质,传授价值观和处世之道。
语文教学不能过度追求和框定“标准答案”,而失却了“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魅力。文学作品的写作与阅读,都是主观的感悟过程。教学需要沉下心来研究。正确认识”教学模式”与“教学模式化”的不同。在语文教学创新过程中,我们需要有像北京人大附中的王君老师那样善于咬文嚼字,推敲生成语言,在语言玩味中绽放语文异彩的教师;更需要有像余映潮那样教学思路清晰,板块分明,懂得选点突破,重锤敲击的教师„„还需要„„但我们应清楚:教育创新不是搞运动,没有任何教育理念的支撑,自己添几个雅俗的名词;比如“八学四环节”“三段五套路”“快餐教学”等等就想登堂入室,这不是教学得法的体现,更又有悖“教学模式”。这是理念认识上的误区,把“模式”固化为了“模式化”。语文教师必须尽快走出“模式化”的复制和僵化里,要不真成了“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了。
第二篇:语文教学应走出多媒体技术使用的误区
语文教学应走出多媒体技术使用的误区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正以令人惊喜的速度走进课堂。但是,毕竟这是一种新型的手段,运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认为以视听可以代替想象、朗读,多媒体可以取代传统教育媒体,忽略语文学科的文学性,缺少参与,不利于师生情感交流。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误区 对策
多媒体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它和“信息高速公路”一起,改变着当今的世界。教育的发展鲜明的证明了这一观点: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人类将要迎接一次比印刷术、电话和电视更大的技术革命”(美国苹果公司总裁斯卡利语)。多媒体技术一进入课堂,便以其集成性、控制性、多元化、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它具有突破时空,增加范围,扩大容量的特点,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并借助形、色、声、情的神奇配合,不仅为教师提供直观、形象、高效率的教学手段,也同样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智力培养、素质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径。从教学方式或手段来看,它有别于传统教学。它可以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并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直接受到美感熏陶,以期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因此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它通过文本、图象、动画、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情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推广和普及已是大势所趋,不少地方发展得轰轰烈烈。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在课件制作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已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误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关注并积极投入到这一新生事物中来。共谋良策,趋利避害,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认为以视听可以代替想象、朗读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 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反而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比如上《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对圆明园的辉煌景观的描写,正是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好时机。可有了多媒体,圆明园的图片一展示,使学生的想象反而受到局限。此外,有了多媒体,教师课堂上的范读是几乎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声情并茂的课文录音。这对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究竟是利还是弊呢?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读书声也越来越稀少,以前的那种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代教育手段,还要不要花费课堂时间让学生去读?答案应该是不容置疑的。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教学活动的进行,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都能有全面的发展,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
二、认为多媒体可以取代传统教育媒体
传统教育媒体主要指非放映性视觉媒体,如教科书、黑板、实物、模型等。现代教育媒体的出现是否表现传统媒体可以取消呢?我听过一些公开课,发现在一些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的课本竟一次也没有打开过,课文内容全在投影屏幕上。有的老师不论是出示几个词句,还是一个小练习,都要使用投影片,把小黑板,活动黑板弃之不顾。笔者认为,这种“喜新厌旧”的做法是不当的。更有甚者,有的老师还步入用电教媒体代替板书。代替实验的误区。板书是老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是老师根据教学过程的进展逐步“板演”的,是根据老师所传授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而进行的。一般,主体板书一直保留至本节结束。可见,板书不是几张灯片可分割完成的。而用电脑动画来代替实验操作同样不可龋如一位教师在教《乌鸦喝水》时,使用了多媒体动画,演示乌鸦把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的过程。结果,许多学生注意力集中到乌鸦的神态动作上,并且由于制作技术原因,动画中瓶子里的水是升得比较快的,学生对“一颗一颗”、“渐渐”等重点词的理解,体会并不深。另一位老师在同一课的教学中,使用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准备了瓶子、石子做实验,还请学生上台动手试一试,并提醒学生观察瓶子中的水,放进一颗石子是看不出水明显升高的,让学生了解到乌鸦的耐心,对渐渐升高有感性的认识。
三、忽略语文学科的文学性,不顾文学作品自身的特性,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图像泛滥严重破坏了文学的美感。
诚然,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真切化及便捷化方面绝非传统教学方式可比。但是文学最重要的载体是语言文字,最讲究的是意象,意象是作家的感知、情感和理智等因素所构成的经验世界的再现,而这一再现便是通过语言文字体现的,读者正是通过语言文字进入情感和生命体验,从而产生共鸣,这就形成了文学意象的丰富性、复杂性、深邃性。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意象正是因为读者心理体验的不同发散,而呈现出五彩纷呈的景象。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最容易忽略的便是文学性,往往会简单地以媒体直观形象取代文学意象。如一教师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一文时,为帮助学生理解“春草图”,特意截取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画面上小草青翠欲滴,惹人喜爱,学生固然为春草的美丽而感叹,可朱自清先生语言的优美又岂是一个简单的画面所能体现出来的呢?如“嫩嫩的,绿绿的,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就值得好好品味,“嫩嫩的,绿绿的”刻画出了小草的油绿可爱,“偷偷地”写出了小草的俏皮情态,“钻”写出了小草矢志向上的力量,而这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信息是无法在画面中体现出来的,春草的意象美正是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的,如果不引导学生去品味这种意象美,岂不是与语文教学的要求背道而驰了吗?再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一句“杨花落尽子规啼”便奠定了全诗的格调,设若不懂杨花的飘零,子规啼血的典故,纵使真的恰好截取了“杨花飘,子规啼”的画面,恐怕也无学生能产生共鸣,有悲凄的体味吧?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都是富有弹性和张力的。就如我们生活中常说的“你是个东西”和“你不是个东西”都是骂人一样,文学作品的语言为学生的想象和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如果引导学生进入意象品味,即使不借助于媒体形象,学生的感受和理解也将会是深刻难忘的,而且内涵也更为丰富。如《红楼梦》中黛玉在
临死前说:“宝玉,你,你好……”,省略号中省略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是对宝玉的指责、痛斥,还是牵挂、留念?我想,即令是曹雪芹再生,也无法一一说清其中情感的复杂,仅靠一两个多媒体画面又如何体会得了呢?
四、缺少参与,不利于师生情感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外,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这种情感的交流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有语言手势、肌体动作以及神态等等。传统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授课情况改变教法、思路甚至内容,其灵活性有目共睹,而现在的多媒体一旦设计好了程序就不能随便改变,教师成了“播映员”,主观能动性大大降低,更有的教师因为初学,操作起来手忙脚乱,与学生的交流也就“省”了。缺少了教师的热情参与,既不利于学生阅读,又增加了学生视觉上的负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很不利。在课堂上,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多媒体的操作,而弱化了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培养的信息反馈;学生关注的是屏幕上所演示的内容,教师只是一个多媒体的操作者。其实,有些教学内容用传统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师的喜、怒、哀、乐及情绪、情感对学生的情绪、情感的形成具有示范作用,有利于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有利于师生产生感情共鸣。
从当前教育线上使用多媒体的现状来看,我们很有必要深刻思考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多媒体在语文教学坐标中找准位置。因此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我们应该更努力地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点,扬长避短,真正发挥其优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整改。
一、各取所需,物尽其用。
在大力使用多媒体的同时,其他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能一概否定。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录音机的播音功能及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许多优点也不是多媒体所能完全替代的,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特点选好用足合适的多媒体。
1、用在疑难处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人工操作和现场条件的限制,有些知识的理解、难点的突破用投影、学具操作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利用多媒体来演示,把课文内容变为直观、形象的画面就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如教《麻雀》一文,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同时也能领悟到爱的伟大、文中深藏的哲理内蕴,我设计了这样的画面:在一阵狂风中,一只小麻雀从摇摆的树枝上掉到了地上,这时一条狗跑了过来,对着小麻雀看了看,贪婪地张开大嘴。突然,一只老麻雀快速冲下来,挡在狗的前面,不停地扇动着翅膀,保护着小麻雀。在生动形象的动感画面显现的同时配以恰当的解说,不但使学生获得审美上的愉悦,而且加深了对文章中心、文章哲理的理解。
2、用在“不可言传”处
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对课文情境的体会“妙不可言”,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时语言显得苍白无力,传统的“教育者——教育对象”模式遇到了挑战。这时,必须采取“教育者——教育媒体——教育对象”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方能把不能言明的“妙处”通过电化教学传达给学生。在《北京立交桥》一文的教学中,学习“川流不息”一词,学生缺乏感性认识,难以把握,尽管老师说破嘴皮,学生也难以找到那种境地、那种感觉。有了电化教学,教师用自制课件一展示,学生就会一目了然,他们如同站在北京的立交桥上,各种车辆在桥上桥下来来往往。不用教师只言片语,难点便可迎刃而解,深刻把握。
3、用在激发灵感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导学生打开说话的天窗。如:让学生通过听录制的各种声音,展开想象,将周围环境、人物、事物联系起来编故事;看课件展示故事的情节,想象故事的开头,或交代故事的结尾,逆向推想故事的起因和经过;看配乐录像,引导学生观察人物或动物的动作、表情并进行描述。例如,在教学《骆驼和羊》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看动画课件,引导学生观察骆驼和羊去找老牛评理时,老牛说它们两个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没有看到自己的短处时,骆驼和羊会怎么想,鼓励学生发言,使之更深刻
地理解课文。
二、以生为主,优化设计。
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课件结构上尽可能地使用多元化的超级链接,将教学过程变“线性结构”为“网络结构”,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可逆性,使课件的流程能根据教学实际随时调取,同时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条件允许的话,还可增加课件的智能化。
三、素材共享,优势互补
教师要克服畏难心理,积极参加计算机学习。这种学习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说,并不需要掌握太多的理论,而应该把重心放在具体操作上,力求掌握几种常用的多媒体软件。课件制作难在无素材,因此平时应注意素材的积累,发现相关的素材应及时分门别类的加以保存,同时还要打破学科的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只要合适,就要为我所用。为制作出既生动精美,又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情况的课件,教师还必须与专业多媒件制作人员紧密配合。一个提供教学素材、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一个提供技术支撑。现有的课件,虽说有时并不适用,但可以利用抓图、抓动画等软件,截取其中所需要部分,重新组合加工,提高多媒体的使用价值。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一柄双刃剑,它走进我们的课堂,带给我们的冲击和震撼是前所未有的,它大大活跃了语文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但是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它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关键在于,我们利用它,不能把它神秘化,看成一剂良药,夸大它的作用,也不应排斥它,拒之门外。在教改浪潮中,要改,更要继承,传统教学并非一无是处,我们不应该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我们应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只有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我们才能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实现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达到培养大批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人才的目的”。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和存在的不足,不去拒绝,不赶时髦,而是
以教学效果为准绳,扬长避短,勇于实践,实实在在为学生负责,为学生一生负责。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何克抗、张文兰、余胜泉:《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项目实施目标与策略》
3、张效民、禹明:《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教学案例》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4、韩绍祥、魏国栋:《试教通讯》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2003年
5、杨鼎夫:《语文课程标准导读与中小学案例评析》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3年
第三篇:让语文教学走出“课堂”
让语文教学走出“课堂”
四川省剑阁县闻溪小学校 王小元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课堂为教学的主阵地,教师不离三尺讲台;学生则被尘封有形的教室之中;很难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因此,为挖掘学生固有的天赋,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应该多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得到补充。
首先,转变教育观念。
我们要明确教育、学习的目的,要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我们就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变学生为考试而学习;为增长知识、提高素质而学习;变学生的厌学为乐学;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根据课内知识去搜集资料,拓展视野,补充课文,使课文的内涵更丰富,学生的视野更开阔,这样,课文就“只是一个例子”,学生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获得超文本的信息量,把“课本”读厚了.使这些受教育者成为真正的教育实践者。
其次,让教师走下讲台。
毋庸置疑,课内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内,但课内不是教师“一统天下”,课内也不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更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点。课堂好比“加油站”,让学生带着加好的“油”再到生活中去检验和运用,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经验走进课堂,又带着良好的习惯方法走向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要立足生活,立足实践,把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从封闭的学校课堂走向开放的
社会课堂;从枯燥的课堂学习走向生动的生活学习中去。
再次,让学生走出教材。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把语文仅当作一种知识,年复一年,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不厌其烦地灌输。课文的例子作用失去了,一篇篇生动的课文被人为他肢解了。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尤其注意的是要考虑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好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即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教师在指导学生选读的时候,选文要“取法乎上”,经典的、时代的、都要典范,文质兼美;对最能体现汉语特点,汉语规律的诗、词、曲、赋和散文等,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对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时事美文、文学精品、科普读物要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读。力求使学生做到通古知今、融会贯通、化而能用。苏轼诗《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的意境很容易理解,如果以此来比语文学习的话,那么一般的教师只能让学生了解山的大貌,知道山上的一草一木,领略不到其中的奥妙,带进去很难将学生带出来,而高明一点的教师却既能带进又能带出,还能从这山望到那山,从而领略到无尽的美景。教师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应该注重学生摄取教材外广博知识。
其四,让学生走进生活。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一本开放的大书,任何有心的人都能在他那里学到终生受益的东西。在教学中,我竭力引导学生睁开双眼,用心感受,要他们“两耳多闻窗外事,一心要读有用书”,多从生活中吸收信息充实自己,多启发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开阔视野,丰富人生阅历。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边有广告牌;买东西,有附带的说明书……”刘国正先生也说:“解决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人们都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提出向四十分钟要效益。但年复一年,收效不明显。原因何在?看法不同。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语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背诵一个又一个的概念和论断,要求一字不改;学习一个又一个的方式和方法,要求如法施行。教学远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变成空洞乏味的东西。学生不能生动活泼地学习,大大减损了学习语文的效果。要改变这种状况,须大力提倡课堂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只有这样,学习起来才欲罢不能。”
如我在教学一年级教材的课文《自选商场》,教学时我发现自选商场对于大多数农村小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东西,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为更好的完成教学,我把这节课安排在了周五,在教学生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让学生认识了九种商品的名称后,并没有急于教学后面的课文,而是开展了一课内小活动,要求学生“把你最想买的东西写在时老师发给的小卡片上”,写好后,老师布置家庭作业“要
求双休日家长陪同自己到市镇上的大型超市去购买,然后带到班级进行展示”。周一,一走进课堂,不少孩子们的桌子上都摆着各式各样的东西,同学们在高兴的交谈着自己双休日的所见所闻,我发现课本中的知识就在学生的交谈中了,没去羡慕之余认真地听着,读课文时,我从学生自信而欢快的语气中就知道此时教师再教课文已是多余的了。此时,我抓住机会,让学生出示自己购买的东西,并让他们把从中认识的字展示出来,教大家认读,我发现此时大家学的特别认真,效果就显而易见了。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大课本中学习,并给他们展示交流的机会,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教师何乐而为呢? 其五,让学生走进自然。
我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体味、比较、分析、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如果说生活是一本大书,那大自然就是一本大百科全书,因此在课堂之余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去探索课本以外的东西。
走出“课堂”应该是学生变客观接受为主观感受。学生被封闭在课堂,封闭在校园,束缚了他们天性的发挥。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有哪一个是封闭在校园里而成名的?李白游历了大江南北,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杜甫更有“造化钟神秀,一览众山小”的杰作;王勃在十几岁就写出了气势磅礴的《藤王阁序》;夏明翰也只有十几岁便高喊出“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悲歌。这样的例子的确不胜枚举,然而我们的教师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张扬着自己的口舌,耗费了学生的青春。难道我们不应该走出现时教育的误区,还学生一片亮丽的天空吗?禁锢学生思维,让学生随老师的思维而变,没有自己的个性,将使学生一生碌碌无为,这就是应试教育的悲哀。
教学《秋天的图画》一课,我没有局限于课本几句优美的话语,也没有满足课件中的几幅图画,因为秋天的美不仅有丰收的田野,还有“南归的大雁”、“枯黄的小草”、“飘落的黄叶”、“中秋的圆月”、因此我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一切,还可发告诉学生秋天在美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烦恼。用心去描绘大自然。于是就有了学生由衷的赞美“渐渐变黄的小草,随风飘落的黄叶,好像在告诉我们—-秋天来了”“炎热的夏天终于过去了,一场秋雨一场寒,我爱你秋天,谢谢你给我带来凉爽”……试问这样的描述难道不比格式化的“秋天真美,我爱秋天”的课后感更优美,更感人吗?
我们的教育早就应该面向社会,试想只有区区数十个平方的教室,却“关”着几十个学生,成天没完没了的练习作业,老师反复教教本,老师们,让学生出去走走、看看吧!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走出教室的樊篱,走向更广袤的课堂----生活与大自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的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学习、成长,请相信孩子们的梦想在多远,他们就能走多远。因为时代的发展不需要只会课本知识的“井底之蛙”。
第四篇:走出传统语文教学的误区
教学反思三
走出传统语文教学的误区
五市二中尹庆军
在中学所有学科的教学中,语文是最受指责和抨击的一门学科。很多业内人士为此忧心忡忡,他们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质量深表怀疑的同时,却又难以指明语文教改的切实可行的新方向;教育界人士对传统语文教学也贬多褒少,大加挞伐,认为传统的语文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语文教育只会造就一些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于是,语文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甚至一些语文教育者也跟着鼓噪。似乎传统语文教学真的一无是处,语文老师也真成了不思变通的代名词。
其实,造成语文教学的现状绝非只是老师教法上的问题,过分地指责中小学语文老师的素质低下是轻率的,也是有失公允的。事实上,旧语文教材和现实生活严重脱节,教学观念的陈旧落后,现代中高考指挥棒的语文考纲的误导,怎么不会使语文老师困惑无奈,无所适从呢?语文老师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走出一条顺应潮流的教学新路。
一、挣脱旧的教学镣拷,走出“一心只教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误区。
语文老师能否顺应时代的发展,说到底,还是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旧的观念不转变,新的教学思想就无法浸淫。套用一句话说就是语文老师要做到与时俱进,永远能与时代合拍。据说有的老教师几时年来都机械地抄旧教案上课,内容上不做翻新,甚至闹出父子两代人同听一种讲义的笑话。有的老师仅凭旧经验上课,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思想僵化,教学过程机械,如此教学,又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呢?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作为一个有创新精神的语文教师,他是不会囿于常法的。敢对传统说不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而不敢跃雷池一步的循规蹈矩的老师是无法传承创新意识的。
教师要打破沉闷的缺乏生气的传统教学法,对传统的教育观进行彻底的否定,要勇敢的摒弃传统教法的束缚。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彻底地更新教育观念,明白“教是为了不教”的最浅显的教学原则,大胆的发动学生自己破疑。不必事事庖代,要明白知识的传授永远不如技能的传授的道理,真正地做到授之以渔。其次,教师要研究教材和学生,吃透两头,教材中哪些是最应该讲的又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用什么方法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尝试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破疑。同时教师还要克服教材本身的束缚,因时制宜,大胆取舍,不求面面俱到,万无一失;但求一点突破,学有所获。要及时了解语文教学动态,针对学生的实际开展研究性教学,利用活动课来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提高语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知识广博一些,要成为一个杂家。上课时能旁征博引增强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语文老师更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让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生活。语文老师要改变“一支粉笔,两本教材”打天下的局面。如果你无法给学生许
多新的知识或喂饱他们,你最终将失去上帝—我们的学生,他们可以去上网络学校,去寻找适合他们的名师,低劣的教学手段必然会被时代淘汰,低劣无能的教师也不可避免被淘汰的命运。内容的单调,气氛的枯燥,方法的古板都会成为语文课的硬伤。传统的教学不注重研究学生的做法应及时得到校正。所以,每个教师都要与时俱进,要掌握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服务教学。我们只有熟练地驾驭它,才能胜任二十一世纪的教学。那种只抱着教学参考书布道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二、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走出只向课堂摄取信息的误区。
知识比重却不尽相同。语文学科课外获取的知识量更是随时代发展不断扩大。因此,必须让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走出只向课堂摄取信息的区。语文老师不能把自己当成传授“固有知识”的机器而应该侧重向学生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这就是授之以渔。我们由于条件所限,可能“捕到的鱼”总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呢,谁都知道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但要给学生一桶水呢?我们未必有千万桶水啊。可见,教师不仅要克服知识贫乏造成的尴尬,不断地充实自己,教师更应改变角色,宁可做一个牧羊人,把学生引向知识的原野,也不能只做一个割草人,因为你很可能满足不现代的学生。笔者在教学中按以下方法操作,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重视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延伸
语文课本的文章,我们只能把它当成一个例子,教师讲课时,不能眼光只盯住课内,要注意以篇引类,拓宽语文的空间。我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每一单元课文时,注重的应该是交给学生学习这一类文章的方法。让学生能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延伸,这样,有了老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能有的放矢而不至于盲目。新的语文教材把研究性学习引进到教学中,就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做法的校正,我们不能轻视学生的创造力,因为研究学问也并非高级知识分子的专利,要真正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推行素质教育。当然,课本是我们教学的依据,我们不能抛开课本谈拓宽,那是本末倒置。只有课内知识夯实了,才能使研究性教学向纵深发展。
(二)、采用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名篇名著。
为了改变许多学生阅读面狭窄的现状,我们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中学生应该涉猎的名著名篇。比如:曹雪芹《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钱钟书的《围城》、巴金的《家》,鲁迅的《呐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托尔斯泰的《复活》、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泰戈尔的《泰戈尔诗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以及我国古代许多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当然学生们一次读完,是不可能的。而且,高中生课业负担过重。不读,却是语文学习的一大忌。为了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更上一个台阶,我们应该把合作探究法引到名著的阅读中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网络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矿山,要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网络攫取具有时代性的知识。事实上,网络上有大量的电子书籍和文章,如果学生有了一定的过滤能力,是咳以引导他们去涉猎的。宽带拉近了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文学的距离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现代文明的成果呢?
三、语文老师要走出只追求形式的华而不实的教学误区。
语文教改应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路子。语文老师不能只去追求形式而不求效果的花里胡哨的做法,这种务虚的教法是行不通的,必然会贻误学生。教学是实实在在的事,来不得任何的弄虚作假。教师要在认真钻研教纲的基础上,认真研究阅读,口语交际和作文等专项研究,要博采众长。事实上,我们当代也涌现出多少语文教育家,有很多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大师。像魏书生,钱梦龙,余漪张富等,都是在教改上很有建树的名家。我们要避免固步自封,虚心的借鉴别人成功经验,使自己也能在教学上形成独特的风格。不管哪种教法,都必须符合我们的实际,我们既不能好高骛远,又不能裹足不前。
专家认为,课堂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对话、交往的舞台,是引导、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场所;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是探究知识的场所,是教师智慧充分展现的那么怎样的老师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呢?从我们每学期两次的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中可以在听课中我发现,有的课,特别是语文课、语文公开课,那动人的情节、华美的辞章、丰富的想象,总会让教师有一种不吐不快,不痛快淋漓地发挥一番不过瘾的冲动,因此,旧的教师身份—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就促使教师把学生投之九霄云外,天马行空,在学生面前扮演一番渊博的师长角色,尽展自己的风采,迷惑了纯真的学生,甚至蒙蔽了听课的领导。殊不知,课后一调查,学生除了认为老师课堂很精彩,他们却一无所获。因为这博古通今,口若悬河的永远是老师自己,再精彩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能力,它除了赢得了学生一片叫好声与佩服倾慕之外,并不能表示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又那里谈得上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依托呢?可怜我们有的教书匠还沉迷于自己的“成功”课堂,而沾沾自喜呢。
在新形势下,教师有必要重新认识“师者,所以传递授业解惑也。”因为,这使教师习惯于在学生面前扮演渊博的师长角色,尽展“师者”之风采,却浑然不顾课堂的效益。特别是语文教师,那课文中生动的情节总会让一些教师产生不吐不快的冲动,但这博古通今、天马行空的永远是老师自己,再精彩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能力,它除了赢得学生佩服的眼光之外,实际上,学生什么也没得到。往往听了这样的课后,私下了解学生,反映都不尽人意。但,目前的课堂教学仍存在着片面理解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现象所以,很多老师对课堂还是拿捏不准,怕放而乱,收而死,因而,学生的分组只是走过场,没有真正发挥合作学习。还有就是有的老师本身素质不高,在教学中没能很好的抓住有利的教学机会,不能给予适时的启发,使得很好的教学机遇一晃而过。更为致命的是:在热热闹闹的教改中丢失了教学的最基本的东西—基础知识的传授,形成了课
堂掌声热烈,热闹非凡,知识却掌握不牢固。没有应有的知识基础,哪里还谈得上发展能力呢?
总之,我们要走出教育体制的误区,更新教育观念,求实务新,与现代教学技术接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的教育竞
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篇:走出生成误区 有效教学语文
走出生成误区 有效教学语文
响水中心小学 董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叶澜教授也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为此,笔者深感在新课程背景下,及时走出生成误区,进行有效教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成教学”最终目的是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使学生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的新型语文课堂。生成教学一定程度上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但与此同时,让人忧心的是,语文课堂生成教学也出现了新的问题,走进了新的误区。因此,我们应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建构,既要有课前的巧妙预设,也要有课堂的精彩生成,不遗余力地去演绎精彩的教学篇章,去关注这共同的生命历程,去焕发这激情的生命活力。
一、误区
(一)重生成,轻预设
如今不少语文老师都能够多样化地解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积极调用各种教学方法,在基于教材的前提下大胆而又不失科学地跳出教材教语文,让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生成问题并解决问题。传统教学重预设而轻生成;在新课程理念的驱动下,却又有不少语文老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他们只重视生成,而忽视甚至轻视预设,更有甚者,视生成和预设为水火不相融。
其实预设和生成应该是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和谐统一体。所谓“预设”就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有计划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程序,“生成”则是在教学程序实施过程中由师生互动、生本互动、生生互动而引发出来的新问题、新情况。预设和生成之于课堂教学,犹如翅膀左翼和右翼之于鸟儿,缺一不可: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精彩;在预设的基础上生成、发展,在生成的过程中提升预设的层次、水平。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生成,课堂就像断线的风筝,任意东西;就像脱缰的野马,不辨南北。当然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无效的、机械的预设,课堂就像一潭死水,呆板、死气沉沉。
语文老师强调生成、重视生成、实现有效生成,不但没有错,而且值得大力提倡。但是我们倡导生成,并不等于抛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彩生成的背后一定要有精当的预设。合理的、高质量的、丰富的、开放的、具有弹性的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作用的可靠保证,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教学过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教学活动有序地展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重课堂生成,轻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数不少的语文老师都能够放下“权威”的架子,和学生平等地对话,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设问题生成的情境,促进问题的有效生成。任何一个值得思考、研究、探索的地方都是问题的生成点,不少语文老师能够鼓励学生在学生质疑问难处、学生理解出错处、知识拓展迁移处、文章留白探究处等多样化地生成问题。这种重课堂生成的现象是可喜可贺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语文老师注重课后反思:生成教学是否是动态的、开放的、民主的、充满灵性和人文性的?生成的问题是否扣住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有无意义和价值、能否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教者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敏锐地、及时地捕捉新信息,把学生生成的新问题,把学生获得的独特的体验、感悟、见解等,作为新的教学资源(课程资源),灵活地加以开发和利用?有没有扼杀学生生成的积极性?有没有浇灭学生生成中的创造性火花?有没有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而解决生成出的新问题?预设和生成是否有机融合、相辅相成?有没有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目标?当生成的问题偏离了预设的“轨道”时,教者有没有渊博的知识、睿智的思想、敏捷的思维、应变的技巧,有没有因势利导(有时要把学生引领到预设的“轨道”上;有时要跟着学生的思路走,鼓励继续生成,制造新问题的“生长点”,为新的生成提供空间。因为偏离“轨道”的生成有好坏、利弊、对错、良莠之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没有根据生成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心理特点、情感需求、知识需要,及时作出富有创意的、科学合理的调整和改进?另外课后语文老师还要反思并记录生成性教学中出现的灵感与困惑、经验与教训、得与失、学生的独特见解和精彩回答,这些都是今后教师可利用的宝贵的教学资源,能够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后反思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化为“研究型”的必由之路,这种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解决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
(三)重赏识激励,轻科学评价
学生文化知识日益丰富,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不断提高,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独具个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些文章的主题、一些问题的答案等等确实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需要学生多元化的分析和个性化的解读。这两点原因决定了语文课堂上学生必然会生成许多问题。语文老师肯定学生打破陈规、勇于怀疑、敢于争辩的精神,尊重学生学习、探究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化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这本没有错。但有许多语文老师因答案的主观性而忽视了答案的科学性,不能很好地把握住分寸和度,对学生的回答,不问青红皂白,一概作出“你真棒”、“你的回答太好了,太棒了”、“你的回答太精彩了,太有创意了”之类的褒扬,就有过空或过头的嫌疑,因为无原则的赏识、不辨是非的激励只会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更有甚者,少数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未置可否,根本不作任何评价,学生一头雾水。毕竟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观点和感受是有正误之分、优劣之别的。有时学生在课堂上“生成”出来的所谓的问题和知识,其实是幼稚的、肤浅的,甚至是片面的、错误的。因此,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应作出科学的评价,评价应充分发挥诊断和激励的双重功能。
(四)重学生的主体性,轻教师的主导性
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在愉悦心境下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证。在现行的语文课堂生成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都能摈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努力改变“权威式”或“真理式”的师长形象,树立民主的教学意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浓厚的民主氛围中自主地探究、创造性地生成、愉快地学习。但是我们同时又很遗憾地看到,现在所谓的语文课堂“生成教学”变得杂乱无序,教师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生成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学生自由读的机会,给予学生自由说的权利,给予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给予学生自由讨论、合作探究的平台的同时,却又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把课堂变成了一个纯讨论、纯表演的场所。教师退居一旁,成了多媒体的操纵者,成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点名者,成了学生表演的旁观者。甚而至于极少数老师被学生生成的问题所牵制的现象还时有出现。学生主体性的放大、教师主导性的缺失,导致了生成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这样的语文课堂表面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实质上陷入了无政府状态,学生放任自流、信马由缰,教学无章可循、不可调控。这种貌似热闹、实为“放羊”的生成教学,忽略了文化知识的传授、学生素养的养成,冲淡了课堂教学的语文因素,弱化了教学效果,学生课上学得热热闹,学习效果却一团糟。在生成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应该是“导演”,是生成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调控者、评判者。语文教师的主要责任不是“教学生学”,而是“领学生学”;语文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学会了”,而更要重视引导学生“会学了”。在追求生成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握时机、适时引领、科学调控,并要增强引领、调控的有效性,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另外语文课堂生成教学还出现了刻意生成、作秀生成、虚假生成、负面生成、无序生成等“非理性”的倾向,因篇幅限制,这里不作详论。
二、策略
(一)把握平衡,为生成保驾护航
1、放大生成,在探究中把握平衡
教师要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瞬间。对生成作放大性处理前,既要正确把握有没有作放大处理的必要,也要巧妙设计探究的方向和深度,使生成的放大处理有理、有节、更有效。当对生成作放大性处理时,我们有必要依照预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去研读去探究,在灵动的生成中预设,在即兴的预设中生成。在新的知识、新的想象、新的情感中把握住这种综合的、最佳的动态平衡,酝酿新的突破。
2、延缓生成,在搁置中把握平衡
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适度,要讲究效率,不能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从这一层面上讲,生成有时需要延缓,需要在搁置中把握平衡。曾听过某老师执教《自己动手术》一课。这篇课文讲的是抗战时期,陈毅的腿受伤并且化脓了,为了不惊动大家,他把大腿绑在树上,自己用手挤压伤口,疼得脸色发白„„课堂上,学生被陈毅同志英勇无畏的精神深深感动。当该教师正进一步引导学生向陈毅学习时,一位学生却说:“我曾经听医生说过,挤压化脓的伤口是不科学的,这样挤压会把细菌和脓毒挤入血管。陈毅这样做是不对的。”对于这种与众不同的见解,该教师先予以肯定,随后又因势利导告诉学生:陈毅这种做法虽然不科学,但这是由于当时战争环境所迫。如果条件允许,任何勇敢的行为都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我很欣赏该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他没有盲目引导学生挑战教材,而是在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保护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进行正面引导、延缓生成,在搁置中把握平衡,使教学因生成的搁浅而更加科学高效。
3、缩小生成,在回归中把握平衡
所谓缩小,即是对生成进行有价值的控制和调整,避轻就重,避虚就实,小处着眼,大处着想,在回归中把握平衡。听《狐狸和乌鸦》一课的教学时,有的孩子生成出了这样的资源:“当我们想要别人的东西时,就说好话夸他,他一定会把东西交给我们。”面对这样的误解,需要教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正确引导,而似乎新理念告诉了该年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致使出现这样的生成时,学生却得到了老师大肆的表扬。此时,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对生成性问题的科学建构吗?其实,教学目标只是一个行为的起点,我们在课堂行进中,有必要缩小生成,如果教师只想迎合学生的生成,甚至是几乎荒谬的想法,心中早已遗忘了教学目标,其引导必就找不到一个有效的平衡点,进而导致语言文字的感悟和人文情怀的失衡。所以,把握生成的平衡,我们还是有必要回到原点,去照应预设的教学目标,在有目标、有方向的正确引导中对生成作有效点化,不断地丰富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平衡中的超越,为生成保驾护航。
(二)多元对话,为生成插翅添翼
1、平等对话,把文本读“活”
有人说:“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这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读书要把书看成动态的,有灵性的东西。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敞开的文本,一个个有灵性的生命,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去进行平等的交流的心灵对话,要真心实意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才能把文本读“活”。
2、深层对话,把文本读“透”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自己的魅力: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深层地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要让学生独立、充分、深入与文本对话,让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主动参与中,在个性化的感悟中理解文本、学习语文,在独具魅力的对话中把文本读“透”。
例如,在教学《孔子游春》一课时,教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借助问题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的对话: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这是与文本的初次对话,目的在与读通读正确;接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孔子的初步了解,在学生对课文的字、词、句子有了一定的理解,这是与文本二度对话;再让学生根据这些理解,再读课文质疑,这是学生与文本的三度对话。学生在与文本无数次的对话中真正走进了文本,融入了文本,在这中间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对文本有了更透彻的解读。他们在教师引领下,在与文本的深层对话中知识、技能目标自然达成,过程与方法潜移默化,情感自然萌发,价值观得到提升和重构,实现了对文本和人生更深意义上的思考。
3、开放对话,把文本读“新”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独白,而应该是师生、生生之间自然、开放、智慧的对话。在教学《郑成功》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运用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读感受最深的语段,展开充分自主的学习。有的同学通过朗读来领悟;有的同学将描写精彩的段落背了下来;有的同学借助收集到的有关郑成功的资料学习课文;有的同学则通过对课文的领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与文本、同学、老师展开对话;还有的同学则以写诗句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学文后的感受„„由此我们感到,教学过程作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开放过程,需要我们“顺乎其天性”,让学生耳听、眼看、口诵、脑想„„“全频道”地参与,开放立体地感悟,为他们开辟一片超脱于文本的创造天地。
(三)赏识评价,为生成推波助澜
1、扩大优点,抓准缺点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把优点说充分,这就合理地满足了人的赞誉需要。这种需要能促其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使其乐于接受善意的批评,再加上缺点抓得准,自然让人心悦诚服。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还需要讲究一定的策略,看不足用“凹透镜”,缩小缺点;看优点用“凸透镜”,放大优点。尤其是对待不足既不能漠视不理,也不能斤斤计较,要在学生不足的背后赏识“亮点”:朗读欠流畅,但声音蛮响亮;说话不完整,但思路挺独特;字迹稍潦草,但内容最真实„„
2、点出特色,指明方向
点出特色,可以对当事学生产生特殊的激励作用,由此培养成就动机;点出特色,还可唤起其他学生特别的注意,使他们产生学习效仿的心理。当然,我们更要积极为学生指明方向:如对优秀生,在作出赏识的同时提出新的进取目标:“你的体会真深刻!再读读还有什么想法?”;对一般的学生,在表扬的同时融进学习方法的指导:“讲得真好!抓住重点词再想想,还能读懂什么?”;对学生较困难的学生,在鼓励的同时激励兴趣:“这不,你也能读好!坚持下去,你肯定能行!”如果我们的评价都能如此,那么,当学生们因成就而产生满足感之后,就会朝着目标奋勇向前。学生就会个性鲜活,我们的课堂也将个性飞扬„„
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教师心中要有一团火,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朝气蓬勃,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只有燃烧自己,才能在学生心中点燃理想之火。”(于漪语)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又积极的作用,它的导向、激励、调节等功能的有效发挥最终影响学生学习行为与结果。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要感情真挚用心去激活学生的“心眼”。
曾闻这样一个例子:学生在以《我不期望回报》为题的仿写中说:“如果祖国是雄鸡,我愿意是一粒米。”一位老师打上冷冰冰的不及格;另一位老师却说:“听!这是多么无私的奉献,这就叫深深的爱与浓浓的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产生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的确,在课堂上教师的鼓励和期待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的首肯和赞许会开启学生心智的闸门;教师的莞尔一笑会坚定学生求索的信心;教师的风趣和幽默会留给学生睿智和风范„„赏识的话语激活了思维、激情的评价喷发了启迪、碰撞,只有为生成推波助澜,才会有语文课堂的灵性闪光。
(四)拓展想像,为生成扬帆远航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若能抓住学生想像力丰富的特点,依据教材所提供的某一支点作为启发想像的拓展点,激活学生的想像,放飞学生的体验,定能较好地为生成扬帆,助生成远航。
如教学《咏柳》这首诗时,我先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插图,展开想像: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面对这样的景色,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由柳树联想到春天来了,人们趁着这美好的春光乘着马车到郊外尽情地游玩。再如教学《凡卡》,抓住凡卡的内心世界,启发想像信寄出以后的情况„„在教学中教师不断激活学生的想像,无疑是在想象的拓展中为生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总之,巧妙预设课堂,才能促进精彩生成。过“左”或过“右”的做法都将会给课程改革带来致命的创伤。语文教师只有让预设与生成和谐相生,课堂教学才会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别开生面的提问、妙语连珠的讲解、开心自如的迁移、机智幽默的旁逸,才会令这师生同享共筑的生命历程,携手共创的人生体验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走出生成误区,有效教学语文,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闪耀出思想、精神、生命的光辉,才会迎来“有心栽花”的繁花似锦,“无意插柳”的岸柳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