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生做采“花”大盗(邱.论文)
教学生做采“花”大盗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和延伸
高中语文组
邱桂英
【内容摘要】新课改体制下的语文教学,对广大师生都提出了更高更强的要求,知识层面广而且深,但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如何做好引路人?这一直是语文界长盛不衰的一个探讨话题。针对这一问题,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应指导学生抓住五个侧面,即主题角度、意象角度、作家角度、文体角度和写作技巧角度,让学生积累和运用,通过活动实践,培养整合意识,进而加以应用,实现三位一体,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语文素养。【关键词】主题角度
意象角度
作家角度
文体角度
写作技巧角度
在学习与工作中,我们经常强调“专心致志”“一心一意”“一心不可二用”,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达到自己的目标。然而,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应该“慢慢走,请欣赏啊”!千万不可错过沿途美丽的风景,即使路边的野花也要采一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水平。至于采什么样的“花”,怎样“采”,且让我传授诸君两招——
一、从主题角度延伸
高二选修课《语言文字应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本模块的选修课怎样上?我们认为应把握好三个意识:第一,应用意识;第二,整合意识;第三,实践意识。这三者,“应用”是第一位的;“整合”是应用的加深和巩固,反过来指导应用;“实践”是为了达到应用的目的,三位一体。记得其中一节“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我以汉语的数词“三”为例开展了一个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和学习汉语中的熟语。
1、先启发提示:“三”是汉民族先民十分推崇的数字。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三”本身是个关键数字,《史记•律书》说:“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古代先民认识一、二不难,因为人的腿有两条,眼睛有两只,耳朵有两片,而“三”必须是“一”加上“二”而成,认识“三”显然是人类思维上的一次飞跃。《易经》的卦辞中用到“三”的地方不少;《诗经》中与“三”有关的词句也很多,如“三岁贯汝”(《魏风•硕鼠》)、“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论语中更有不少含有“三”的名句流传至今,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等等。但我国的古人推崇“三”还不仅仅是因为思维上 1 的成熟,据学者研究,世界上有不少民族对“三”的认识过程同我们有类同之处,但他们的语言中未必如我们一样推崇“三”。中国人推崇“三”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或许是由我们祖先认识世界的特殊的文化视角所致。《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数字“三”在古代先民的文化比附下,成了“天地人之道也”的代名词,人们将“天、地、人”视为宇宙的三个主体。因此“三分”成为了古代先哲的一种基本的划分世界的方法。比如时间可以分为“早、中、晚”,“过去、现在、未来”;空间可以分成“上、中、下”,“左、中、右”,“前、中、后”等等。
2、搜集展示与“三”有关的熟语,并归类:
以“三”来概括事物的词语涉及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制度典章、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历史人物、时令民俗、军事战争等。其中每一类都有带“三”的熟语。
A.制度典章类:“三坟五典”:“三坟”指传说中伏羲、神农、黄帝时代的书;“五典”指传说中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时代的书。这个成语泛指我国古代较早的文献典籍。“连中三元”:科举制度分别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原指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后也可以泛指接连三次获得第一名。
B.伦理道德类:“三纲五常”:“三纲”指我国古代三种主要的道德标准,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五种不变的道德规范,即“仁、义、礼、智、信”。这个成语泛指我国封建社会提倡的主要道德规范。“三从四德”:“三从”是指旧时女子“未嫁从父,已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是封建礼教束缚和压迫妇女的道德规范。
C.宗教信仰类:“三教九流”:“三教”是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是指“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等九种流派。这个成语泛指宗教、学术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种行当或各类人。“三生有幸”:“三生”本是佛教用语,指前生、今生、来生。这个成语比喻幸运到了极点。
D.历史人物类:“三皇五帝”:指我国传说中最古老的一些帝王。一般以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为三皇,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这个成语泛指远古时代。“三顾茅庐”:东汉末年,刘备曾三次到诸葛亮隐居的茅屋拜访,请他出来帮助自己争夺天下。后来以此比喻真心诚意地一再邀请。“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儿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迁住处,形容贤母善于教子。
E.时令民俗类:“岁寒三友”:指“松、竹、梅”。松竹经寒冬而不凋,梅则在寒冬开花。“一日三秋”:三秋就是三年。这个成语指过一天就像过三年一样长久难熬,形容人思念心切。
F.军事战争类:“勇冠三军”:古时军队为中军、上军、下军三部分,这里指全军。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某人或某支队伍的勇气、胆量在全军里数第一名。
3、点拨:“三”非三
“三”不一定实指“三”。有的表示的数量比三多,有的表示的数量比三少。
先看两个例子:“三思而后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两个例子中的“三”都是虚数,并不是真的计数。“三思而后行”中的“三”强调要“多思”,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中的“三”则是讽刺“次数少”。
虚化表示多的熟语还有“三人成虎、三缄其口、狡兔三窟、垂涎三尺、日上三竿、举一反三、三令五申、一问三不知”等。虚化表示少的熟语还有:“三寸不烂之舌、三脚猫、三寸金莲、三言两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新官上任三把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等。
再如李煜的《虞美人》中有这么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抓住词眼“愁”,请同学在记忆中搜索有关写愁的诗词名句: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愁的重量
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的长度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辛弃疾《鹧鸪天》)——愁的动感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愁的无绪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愁的形状(或体积)
于是,以一带十,好多名诗名句放电影般得到瞬间回放,一下子重温了一遍。
二、从意象角度延伸
还说李煜的《虞美人》之千古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句用“水”这个意象将万般愁情形象化。鉴赏这首词时,我让大家想一想关于水的一些诗句,大家想得也很全面。热烈讨论后,我们总结出了“水”这个意象的含义:
1、常常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如: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2、流水又象征着韶光飞逝。如: 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李白:古来万事东流水。
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3、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在现代文中,这个方法同样适用。比如讲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围绕母爱这个主题,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我的父亲母亲”的主题演讲。其中一位同学的《妈妈陪我中考》让大家流下了感动的泪水。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们也增强了对亲情和生活的理解。
三、从作家角度延伸。
在学习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的时候,我找了他的《一个人的村庄》、《风中的院门》、《晒晒黄沙梁的太阳》等作品让大家欣赏,在对这些文章的共同解读中初步感受他的生活经历及对人生的独特理解,然后又找了名家对于刘亮程作品的评论来使学生对于作家作品的认识更加清晰化。如:李锐“真是很少读到这么朴素、沉静而又博大、丰富的文字了。我真是很惊讶作者是怎么在黄沙滚滚的旷野里,同时获得了对生命和语言如此深刻的体验。”李陀“刘亮程的才能在于,他好像能把文字放到一条清亮透明的小河里淘洗一番,洗得每个字都干干净净,但洗尽铅华的文字里又有一种厚重。捧在手里掂一掂,每个字都重得好像要脱手。”
仍旧拿李煜《虞美人》的课堂教学举例。在收束课程时,我以“评价李煜(或我看李煜)”为话题,让学生大胆地评价李煜,也给了适当的提示:
(一)从职业上看,他既是国主,又是词人。
(二)李煜与历史上其他亡国之君(如勾践等)比较。
结果学生远远比我实现预设的谈得开放,说得成功,见解到位。如第一个方面,学生结合了写作背景和此人的生平,得出如下看法——
1、李煜是成功的词人(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2、李煜又是失败的政治家(生活奢侈豪华、沉浸于声色犬马、不务正业,从他作品的内容可体现这一方面:他的作品前期主要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后期主要表现他的思乡之情、亡国之恨,而这种“情”,这种“恨”又主要体现在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第二个方面,居然是一位平时“重理轻文”、语文课堂上并不活跃的学生 侃侃而谈——同是亡国之君,他们两人的做法却大相径庭:
勾 践:反省自己,制定策略,卧薪尝胆,东山再起;
李 煜:留念过去,纵情声色,胸无大志,被赐而死。
就其根本原因,勾践还想当国王,李煜选错了职业。这是由人生观的不同造 4 成的。如果是你,你将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观?
四、从文体角度延伸
《景泰蓝的制作》是一篇说明文,运用了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做比较、列数字等多种说明方法.在讲到下定义的时候,我把高考中对于下定义的考察链接到这里。如:请给“嫉妒”下一定义。
① 嫉妒是人人都有的。②嫉妒是一种缺陷心理。③嫉妒是不足为奇和无可厚非的。④嫉妒是由于羡慕一种较好的生活,想获得一种较高的地位,或是想得到一种较贵重的东西而产生的。
参考答案:嫉妒是一种人人都有的,不足为奇和无可厚非的,由于羡慕一种较好的生活,想获得一种较高的地位,或是想得到一种较贵重的东西而产生的缺陷心理。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也适应了高考的需要。
五、从写作技巧延伸
在高中语文课程的选修课中,根据《语言文字应用》“应用”、“整合”、“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原则,在教学《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时,我侧重于整合,让学生通过阅读本文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梳理整合,建立一下一些卡片。
1、完成“古今语法演变类型”表
语法演变类型
例
句
句
判断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式
被动句
君幸于赵王。
变
省略句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化
名词用作动词
①衣锦还乡。②沛公军霸上。词
名词用作状语
①风餐露宿。②吾得兄事之。类
意动用法
不远万里。
变
使动用法
①降龙伏虎
②臣活之。化
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你不聪明太厉害了)语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
序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变
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化
介宾短语后置
求救于孙将军。然后用数字概括,“345——3种句式(判断、被动、省略)、4种词类变化(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5种语序变化(主谓倒装、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每一种句式背出
一、两个例句,有助于学生记忆,不容易遗忘。
2、完成“汉语词汇的演变”表——
演变类型
举
例
词义扩大
①晋师济河
②诗三百
词义缩小
①太后之色少解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词义转移
①汪然出涕曰
②江南卑湿,丈夫早夭 感情色彩改变
镇卫四境,为国爪牙
我曾这样导入柳永的《雨霖铃》——
1、传说苏轼曾问一个善于唱歌的幕士:“我词何如柳七(柳永)?”这个人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由此大家可知这两个流派的不同特点。
能让苏轼与之一争高下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哪首词?(生:《雨霖铃》)
2、我们在讲宋词简介的时候说过,宋词可以分为几个流派?(生:两派。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
这样,一开课,我就为本课教学重点、教学目标拉开序幕且定了位。
以上就是我并不太成熟的几点初浅认识,文无定法,教更无定法。只不过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掌握好文本,不妨做一个快乐的采“花”大盗,尽情地采摘路边野花。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第1版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教育部
3.《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浙江省教育厅 4.《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年第4期
陕西师范大学编辑
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出版
5.《语文教学之友》2008年第1期 廊坊师范学院主办
河北省廊坊市出版
第二篇:做幸福教师 教快乐学生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幸福教师 教快乐学生》 幸福是什么?
亲人挚友久别重逢,是幸福的;大病之后初见阳光,是幸福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幸福的······
我继续追寻着,往事一幕幕,浮上心头。
16岁的我背着行囊走进师范。在那里,严谨的校风,严格的训练,让我明白了:教师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1岁的我带着一片热情投身到教育中,自豪地当上了“孩子王”。在六年的教学中,我播洒了爱的教育,收获了爱的回报。
记得两年前,我接了一个新班,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信心十足,暗下决心:要和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不放弃一个孩子。
两周后,我发现了班里有一个小男孩,他总是沉默不语,也不举手。我绞尽脑汁,办法想了一个又一个,却都以失败告终。在一次指导孩子书写时顿悟,原来,是我太性急了。孩子需要的是耐心,成长讲究的是“慢”的艺术。
接下来,我就展开了“慢”攻。课堂上,同学们早已开始了学习活动,他还愣着,我知道他是遇到了困难,我就在他的耳边悄悄告诉他该怎么做,一遍,两遍,直到他完全明白。
还有就是他总是记不住做什么作业,放学后,他也不走,只是站着也不说话。我问他有什么事,他才腼腆地说不知道做什么作业。于是我给他写在本子上。我知道教育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后来,我再布置作业时,先提前小声给他说两遍,再让他大声告诉全班。第二天,他写对了作业,我就高兴地表扬他。慢慢地,他有了自信,课上也敢举手了,作业也每天按时完成。每次看到他的进步,他的笑脸,他的快乐,我都由衷地感受到老师的幸福。
幸福,原来就在这里!
它钻在孩子们认真的作业本上,躲在孩子们童稚的问候中,亮在家长感激的笑容里,汇聚在大家赞许的目光中。
我真正明白了: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幸福!我珍惜现在的幸福,拥有了阳光般的心态,我的心灵也开出了芬香的花朵,芬芳了学生,也芬芳了自己。
师者,一生有爱,一生为孩子,幸福像花儿般绽放!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您的聆听!
第三篇:我教学生做阅读的主人
我教学生做阅读的主人
广汉市向阳学校杨国苹
教师是孩子学习的领路人,孩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应该从阅读开始。孩子在入学以后最重要的技巧是阅读,阅读兴趣的浓淡,阅读能力的强弱是孩子入学以后学习成绩优劣的先决条件。教师的教学能否取得成功,阅读指导是重要的一环。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掌握足够的阅读能力,那么他后续的学习一定隐患重重,会爬更多的坡,翻更多的坎,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很不幸的是有的孩子在爬坡上坎的过程中早就累得精疲力竭,不得不放弃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可能早地让学生接触阅读材料,有目的的培养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种终身学习的好方法。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身。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具有的阅读能力。如何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破解这个课题,很多教师作了不同的尝试,各有心得体会,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通过学习他们的经验,我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也作了小小的探索,摸索了一点儿自己感受到的在培养学生阅读方面的体会,仅供交流,如能抛砖引玉,那就是作了点小小的贡献了。
一、吊足胃口,培养兴趣。
儿童的课外阅读就应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从听故事、读故事,说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阅读材料比老师会说话,教师不要怕书本抢了自己的风头,教师的高明之处就是善于把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方向引向书本。教师下的功夫应该在“导”上,适可而止的引导最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推荐阅读材料,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对孩子们而言,能够从小就体味到读书是一桩快乐的事情,从而终生享受书籍所带来的无穷乐趣,也许就是社会、学校与家长所共同给予他们的最好的童年礼物。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向学生推荐书籍,就像给孩子介绍新朋友,每天都有新的收获,难道不是一种乐趣吗?“喜新厌旧”几乎是人类的通病,但是,在学习活动中,“喜新厌旧”不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吗?
三、创造阅读条件,深化阅读兴趣。
做好家长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家庭提升家庭软实力,让更多孩子的家庭拥有藏书。平时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流,在合作交流中既培养品德,又陶冶情操,还能学习更多的知识,不知不觉孩子就得到了发展。可以这样说,每一个成功孩子的背后,必定有一个或大或小的藏书室。要让家长明白,没有藏书的孩子成功的可能性为零。
四、开展阅读比赛,调动阅读兴趣。
比赛是最有激情的学习,因为比赛,学生有更高的追逐阅读材料的兴趣。时不时的利用活动课开展阅读比赛,让学生既可以单干,也可以组成小集体,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简单的比赛中升化阅读。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的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总阅读量的四五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一个人拥有的词汇量和他的智商成正比。大量阅读是提高孩子能力,发展孩子智力的重要途径。在人类知识的传递中,书籍总是起着巨大的作用,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而言,书籍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
五、提出阅读目标,强化阅读热情。
注意提高和保持孩子读书的热情。除了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加以控制外,我们一般不过分地约束。当孩子有了自己的阅读爱好后,不要试图强行改变,否则会适得其反。可以给点建设性意见供孩子参考。罗森韦格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
六、师生共读,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七、师生共读,做阅读的主人。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在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选择的同时,更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发现,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深入理解和体验,让他们有所感悟和思考,让他们独立发挥,发展个性,做“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大量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打开了另一扇丰富多彩的认知世界之窗,随着他们阅读量的增大,他们的语文素养也会得到较大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得到无限的发展,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就不用操心了。
第四篇:做诚信学生,创诚信校园论文
做诚信学生,创诚信校园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全新时期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大学生的诚信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关键词】诚信校园 诚信学生
一、引言
众所周知,虽然学校每次考试前都大力宣传诚信考试、杜绝作弊;虽然每次考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都要学生签订考试诚信承诺书,但每次考试都会有学生铤而走险,哪怕明知等待他们的是开除学籍。
当然,作弊只是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中的一个,但如今,在社会弘扬“构建和谐社会”;在学校建设“做诚信学生,创诚信校园”的今天,我们大学生的诚信现状确实令人担忧,作为一名大学生,下面我就诚信问题谈谈个人的想法。
二、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和地位
和谐的基础是诚信,诚信是立人的根基,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它对于塑造人的思想信仰和人格,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社会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
和谐校园就是要以校园为载体,在诚信的基础上使大学校园内各个方面、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而对于校园来说,大学生是主体,从而使大学生的诚信度决定着整个校园的和谐度。所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做诚信学生,创诚信校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更是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性工作。
三、大学生诚信现状
当前大学生诚信危机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考试作弊现象严重(2)恶意拖欠学校的学费(3)故意拖欠甚至不偿还国家助学贷款(4)作业和论文抄袭现象严重(5)求职简历不真,夸大太多(6)和用人单位达成协议时,随意违约(7)网络欺骗(8)友情淡化,缺少积极向上的信任。
四、针对现状对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分析
1.缺少诚信约束机制
我国现行的诚信教育基本都是通过说教,而具体约束和惩罚机制很少。诚信基本只是作为一种道德规范, 而非法律规范。人们往往将诚信建立在个人素质和道德良心的基础上,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和惩罚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不但得不到惩罚还可能从中受益,诚信者的利益不但得不到有效保障还有可能造成损失,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并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2.当代社会大环境影响
当代大学生生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这经济转型时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尚不健全、不完善,公民的道德观念淡漠,法律意识不强,信用基础比较薄弱,致使失信浊流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泛滥成灾。而此时,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社会上些失信道德行为的影响和误导。
3.家庭教育不到位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根深蒂固的。比如:有些家长为了能让小孩拿到助学金或者国家助学贷款等,就开一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贫困证明,而这就会给子女带来一种不诚信就能得到好处的感觉,从而影响子女的诚信品质的形成。
4.高校诚信教育有待加强
主要表现在:一是重视不够。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德育工作依然是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二是方法简单。主要表现为:在教育内容上过于理论化,不能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教育方法上“说教”和“形式主义”现象严重,重灌输、轻实践;在教育的实效性上,对问题研究不够深入,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在诚信教育的手段上,高校不但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教育功能,反而使网络成为失信的重要场所。
五、引导诚信回归,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1.建立诚信评估机制和奖惩制度, 完善约束体制
实践证明,诚信道德的养成,仅仅靠说教和环境的熏陶是不够的,必须有完善的信用体系和相应的奖惩制度作保证。高校在开学初,为学生建立学籍卡的时候就应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信用档案,详细记录个人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信用记录以及奖惩状况,并依据个人档案作为学生评奖评优、入党、升学就业、发放助学贷款等的一个重要指标,这样定能促进学生诚信习惯养成,有助于在校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最终带动整个校园的诚信氛围的营造。
2.充分发挥教师的楷模作用
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应该起到模范作用,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一方面应当是学识渊博的人,另一方面应当是高尚诚实的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诚信品德,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课堂上的讲师,实践上的工程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教师的诚信道德修养水平是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根本。
3.创设诚信环境,做到环境育人
和谐校园的建设最终是体现整个校园的风气上,所以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赖于整个校园风气的根本好转。因此,我们应该在全校园营造诚信氛围,充分发挥校园舆论作用,在坚持诚信教育的同时结合诚信宣传,全校可以通过校报、学校网站、宣传橱窗等各种媒体大宣传力度。同时也对同学们身边的种种不诚信行为,加大宣传,利用舆论作用,使同学们感到不诚信是一种可耻的,并且是害人害己的行为,最终也必将得到应有的惩罚。
六、结束语
做诚信学生,创诚信校园并不能是一纸空谈,虽然这项工作并不是立竿见影,但却是一劳永逸的事。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把诚信落实到具体学习、生活和各种实践中,通过各种诚信活动,来完善诚信评估机制,创造诚信校园环境,从而引导学生诚信回归,为建设和谐校园奠定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教单词做游戏寓教于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教单词做游戏寓教于乐小学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玩,不愿把更多的精力花 费在记单词上,因此,几乎所有的小学生一提起英语单词,就感到很头痛。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教学方法,充分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单词教学贯穿到娱乐之中,使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每个人的学习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一、英语单词教学的五个步骤
1.让学生仔细听单词的读音。教师可放录音给他们听,使学生从听觉上正确地感受某个单词的读音。
2.让学生看所学单词所代表的事物之形状。因为小学英语中,大部分单词是表示具体的事物,抽象的甚少。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实物、卡片或了了几笔的简笔画,把要学的单词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一种直观感 受。如学习用品、交通工具、动物等单词,可以用实物或玩具进行直观教学。象sun,moon,star等单词,教师可 用简笔画帮助教学,既生动,又形象。
3.让学生拼读单词。教师把所学单词书写在黑板上或卡片上,让学生拼读,掌握单词是由哪些字母组合而 成的。
4.让学生想其读音和构成。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训练,所学单词的读音和构成已基本上在学生大脑中形成。这时要求学生想一想所学单词读音和字母组合,主要是加深印象,让学生记牢。5.让学生说出和写出单词,目的是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拿出实物或卡片,要求学生正确拼读出来,并能在三线本上写出来。如教师 拿出苹果,学生观其形,就拼写出a-p-p-l-e
附图{图}。
以上五个步骤,缺一不可,只有通过听、看、读、说、写的练习,才算系统地完成了一个新单词的教学。
二、教单词与做游戏相结合,寓单词教学于娱乐之中
仅仅凭以上五个步骤的训练教学还不够,因为它们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会使学生感到厌烦,课堂教学 气氛沉闷,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于是,我在教单词时,辅以游戏,主要是测学生的记忆力如何。要 求每个学生自制一朵大红花。教师教每个单词都只用3分钟,那就是让学生听30秒,看30秒,读1分钟,写1分钟。然后就听写所学单词,看谁的记忆力强。教师备有一本记录本,一次通过的,记忆力为100%,誉为“记忆力 强者”,自己拿出大红花戴在胸前。有时教师还可备些小的奖品。3分钟不能通过,再重新背一遍。两次通过者,记忆力为80%,三次以上通过者,记忆力为60%。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个个都争做“记忆力强者 ”。有的同学因记忆力较差,就在教师教新单词前提前预习,做到笨鸟先飞。于是全班记忆单词的能力有了很 大的提高。下面是我在一个班做的实验结果。五年级刚学英语时,全班58人,教一个新单词,一次就通过的,32人,占全班55%;两次通过的,16人;占全班28%;三次以上通过的,10人,占全班17%;到了六年级,同样教 一个新单词,一次通过的,48人,占全班的83%;两次通过的,8人,占全班15%;三次以上通过的,2人,占全 班2%。由此可见,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胜的欲望,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注意关心差生,对他们加以个别辅导
每次单词测试结果,必然会产生个别“记忆力弱者”,他们会有种自卑感。教师应正面引导,对他们要有 耐心,单独地进行补缺补差,同时要求好的同学多多帮助差生,使差生
感受到周围的师生没有瞧不起他们,而 是在关心他们,让他们重新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这样全班就形成了一个你追我赶、互帮互学的良好的英语 学习氛围。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中学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往今来,凡是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笔者通过几年数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双差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有一次,笔者把班上的几个常逃学到街上打电子游戏的学生叫到宿舍,打开电脑,让他们见识“红色警戒”、“沙丘2000”、“星际争霸”等游戏。那令人震憾的32位音效,赏心悦目的3D动画,人性化的交互式操作,让街上游戏厅中的16位甚至8位的游戏望尘莫及。很快地,他们就融入游戏之中。但每每就在他们指挥着千军万马,即将解放全人类,实现心中梦想时,屏幕上却出现了数行的英文提示,这些学生全傻眼了,这时我就在旁边轻描淡写地给予翻译。学生顿悟:下世纪,玩,也要懂英语。事后,我发现英语课上,这几个学生“重新做人”了。
二,巧妙地,用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学英语热情
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让学生迷惑。有鉴于此,教师可编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学英语的热情升温。对初一学生讲“be”的用法,记口诀:I用am,you用are;Is跟着他,她,它。要问复数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又如,Double O的长短音,编“三字经”如下:煮毛木,看了书,脚送[u],立后屋。除之外,读长|u:|.前面7个单词是:cook,wool,woud,look,good,book,foot;接着是2个动词过去式:took(take),stood(stand)并带出另两个过去式mistook,understood;然后是一些“后屋”,classroom,bedroom,meettingroom等等。教师只要常收纳,多积累,勤总结,口诀就会涌涌不断,教学也定会趣味横生。迁移学生的兴趣,正如“四两拨千斤”。对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大有裨益。
三、让学生制作教具,激发学习英语兴趣。
对初学者,直观教学尤其显得重要。由于条件限制,学校缺乏必要的挂图,笔者就发动学生自己动手画。对教学中所要用到的图片,提早一个星期布置下去,要求他们用彩笔画在白色的硬纸片上,在纸片的背面再写上图画所表达的单词及其音标,为了便于以后保存,我对纸片的大小作了统一的规定。一周后,一些“作品”被运用在课堂上。这样,在课外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制作图片,课上他们都期待着自己“作品”的出现。开展画图片活动,其意义已经超出图片的本身,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这种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愿意来上英语课。此外画图片,也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也可让他们先熟悉一下将要教的新课,达到预习的目的,真是一举多得!
四、自编短剧,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习要“学以致用”,而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了英语后,要会开口说英语。为此,每节课,笔者都花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他们自编的课本剧。具体做法如下:上课前,由当天的值日生(两个),先用英语作Duty Report.内容有:星期、日期、出席情况、天气等。(未学到的项目可适当删减)。然后由这两个值日生,或者他们再邀请别的两三个同学一起,表演他们课前已编排好的短剧,剧情可依照已学过的课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创设情景,但是台词必需要运用已学过的类型。之所以这样做,为了复习旧课,而这种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一种创造,是语言的活用,从而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自编自演课本剧,让学生在笑声中复习,巩固旧知识,避免了让学生紧张得窒息的提问复习法,而收效却远远超过后者,这点,笔者深有体会,一些学生毕业后,仍恋恋不忘他们英语课上的五分钟表演。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试得一试。
五、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们可以将日常口头操练用语变化成竞赛用语;问答可以来一个“抢答”;拼读学词,来一个拼“单词大王”竞赛,以及书写比赛,猜谜语大赛,传悄悄话竞赛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因地制宜,诱发学习英语兴趣
长乐是侨乡,近年来出国打工的人猛增。出了国的人,更是深刻地体会到懂英语的好处,由于这些申请出国的人或已经出了国的人,就是学生所熟悉的人,因此他们觉得可信,对英语也有了兴趣,当然笔者也注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告诉他们学英语并不只是为了出国打工,真正的用途是为了让中国走向世界。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