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灯泡亮了》教学反思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灯泡亮了》教学反思 《灯泡亮了》一课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走进电的世界,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对灯泡亮了这一科学现象的探究,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情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本课时我先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迷人的夜景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他们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拆装手电筒开始展开探究,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基本的电器元件及其作用,探究如何组装简单的电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感觉到孩子对科学探究活动有着强烈的兴趣,课堂中有两次活动:手电筒的探究、组装一个完整的电路,在这两次活动中学生的兴趣是一次比一次高,尤其是第二次活动,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看到小灯泡亮起来时,那种发自内心的兴奋从学生的欢呼中表露无疑。灯泡亮了,学生并没有停留在这里,而是在小组内继续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甚至在汇报时,有的学生还想再试一试新的连接方法。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在课堂上表现的很明显。但是在此时身为老师的我却对学生这种浓厚的探究兴趣没有进行合理的引导。从这儿我觉得,身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应该在平时留心学习和积累各种科学知识,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指导和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指导和评价孩子的时候,老师说的话一定要尊重科学的严谨性,对于某些没有定论的问题,不要做肯定性的回答,而应
该是对孩子进行一个探究方向的引导。教师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兴奋点,适时的引导,让孩子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合作、互助、自主的进行探究活动。
从课堂情景来看,学生主动完成了教学任务,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更难能可贵的是孩子抓住课堂上“帮别人做线路”这一情景,生成了“帮别人做事不如教给别人做事方法”这样一个道理:在学生连接电路时,学生的完成速度不一样,有的小组很快让灯泡亮起来,有的还没有找到方法连接,这时先完成小组的同学就自觉的加入到其他小组的活动中,交给他们连接的方法,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同学们很快完成了任务,这样就生成了上面的那个课堂情景。在老师提供的教学材料面前,孩子主动学习的机会与风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组成“电路”的同时,孩子的合作能力与合作愿望进一步得到了张扬,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课堂的结束并不是这类问题的结束,只是给这类问题开了一个好头,留给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空间与机会。
我们并不一味追求课堂的华丽,我们并不刻意炫耀学生的聪慧。三年级的学生毕竟还是初次接触《科学》课,虽然说探究是课堂的核心,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要求的仅仅是经历!就象刘沛生先生所提出的“无须懊悔”,因为我们曾经走过!
虽然室外的太阳算不上精彩,但谁说孩子们的内心的太阳没冉冉升起呢!感谢他们与我一起走过!
第二篇: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灯泡亮了》教学设计
灯泡亮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⑵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连接起来;
⑶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 ⑷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2.过程与方法: ⑴连接简单电路。
⑵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⑶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⑵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⑶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二、教学背景分析
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将要利用一根导线和一个电池来点亮小灯泡,并尝试用更多的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明白建立一个电路,需要电池、导线以及用电器,一个电路的连接要形成一个回路,认识到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么样流动的。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小灯泡的连接方法,认识“回路”。2.教学难点
分析“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发现“点亮”小灯泡的规律,最终认识“回路”。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为每组准备:1只小灯泡,一节1号的干电池,1根导线,实验记录单。
老师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观看大屏幕,看完之后请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1.屏幕出示济宁城市夜景图,让学生欣赏。
欣赏后教师提问:请你说出是什么把城市的夜景装扮的如此美丽?是什么把我们的校园打扮的五颜六色?
学生回答:灯泡。
教师:大家说的非常好,那今天咱们就来学习19课《灯泡亮了》,让我们一起了解有关灯泡的科学认识吧。
(二)探究活动 1.认识小灯泡
⑴谈话:请同学们拿出小灯泡,仔细观察它是什么样的? 要求:要有顺序的观察(按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顺序看)
⑵学生汇报观察结果。⑶教师小结: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小电珠由玻璃泡和金属部分组成,玻璃泡里有一根灯丝连在两根金属柱上,金属部分有螺纹,下面有一个小圆点。但是它的内部我们就看不见了,你想看得更清楚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解剖开的大灯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一根金属柱与金属螺纹相连,另一根金属柱与下面的小圆点相连。
⑷学生分组观察。⑸汇报观察结果:
小电珠的上面是用玻璃泡做的,下面是金属做的,周围有一圈圈的螺纹;最底下还有一个小圆点。小电珠的玻璃泡里面有一根细灯丝。
⑹观看灯泡剖面,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
通过对小灯泡构造的完整认识,为后面“回路”概念的建构起到铺垫作用。
2.“点亮”小灯泡
⑴谈话:认识了小灯泡,你能试着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来“点亮”小灯泡吗?(板图)
要求:实验中我们不可能一次就成功,那我们也应该向科学家那样将一次次不成功的实验过程利用图示记录下来,直到成功了,也将成功的方法记录下来,这样才能便于你的研究与总结。⑵学生实验: ⑶学生汇报:
⑷教师小结:同学们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失败到成功的过程,真正的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时也是这样的。
⑸分析提升:(收集更多的实验记录单)我们来看看大家成功“点亮”小灯泡的方法,你们能肯定这样连接小灯泡都会亮吗?可为什么这几种连接小灯泡都会亮,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⑹小结:我们看到不管是怎样的连接,都必须使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再经过灯丝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通过导线流回电池的负极,形成一条回路,这时小灯泡就亮了。电在电路里流动我们虽然看不到的,但你能想象一下它的流动线路吗?请一个同学上台来用红色粉笔试着画一画。
⑺提问: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最初“点亮”小灯泡时有的不亮呢?像这样当电池两端被导线直接连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小灯泡不亮还会损坏电池电线。像这样的情况称为“断路”。
(三)自由活动
教师提问:了解了电路的组成,那么你认为电从哪里来的呢?
说一说,课前你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学生介绍后,老师出示课件。
课件:各种发电设备,那么有什么用处呢?伏特电池。
(四)拓展活动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奇特的电池,来看一看,(用东西将水果遮住,等灯光发亮后,去掉遮挡物)
想不想做一个?请大家参考P77内容。自己做一个水果电池。
六、板书设计 19 灯泡亮了 短路 断路
七、教后反思
《灯泡亮了》教学反思
课堂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科学探究过程更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整个课堂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全班所有学生都投入了学习活动,都动手做了实验,在实验中认真观察、研究,并有一定的收获。完成了学习目标,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成功之处
1.材料准备要充分。本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非常重要,这是上好这节课的前提。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进行了充分的材料准备,准备导线、开关、电池,并且针对教学内容中的实验要求,把每一组准备的实验材料亲自实验一番,并且保证每组材料的数量充足。由于材料准备充分,学生在课堂上才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分工明确,提高课堂效率。科学实验教学主张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所以,教学中我把全班同学分成8个小组,每6人一个小组,组内分工明确,有小组长、记录员、观察员等,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分工合作,提高了课堂效率。如:在连一连让小灯泡亮起来这个环节中,组内制订实验方案后,组长领取实验材料,组员合作连接电路,观察员仔细观察并记下连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员画出电路图,这样分工明确,基本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提高了课堂探究效率。
3.实验过程教师对实验进行恰当的指导和引领。通过让学生观察幻灯片,大致描述电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让学生观察灯泡的结构,观察电池盒、电池和开关的特点,认识到一个完整的电路包括电池(电源)、开关、小灯泡(用电器)、导线四部分,并了解到各部分起到的作用。这些对学生最终理解电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是很有帮助的。在实验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启发指导,起到了组织者、引领者、合作伙伴的作用,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方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成就感不断增强。
二、不足之处
1.在连接电路的实验过程中,有一个小组始终没有让小灯泡亮起来,在其它小组接二连三“亮了、亮了“的欢呼声中,这个小组的同学就有些手忙脚乱了,没有认真检查线路接头、检查小灯泡、电池是否有电等,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给他们适时而 合理的指导,而是安排他们课后继续研究,使这个小组的同学没有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失望情绪一直蔓延到下课,影响到课堂效率。
2.在连接电路的实验过程中,要求记录员画出电路图,本来我认为学生会连接电路,画电路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其实不然,让三年级的孩子自己根据电路,画出电路图其实很难,由于课前在备学生方面不够充分,在这一知识点浪费了过多的时间,效果也不是很好。
在今后的科学教学中,要为学生尽可能提供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空间,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习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得 能力和科学素养。
第三篇: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灯泡亮了》教学片断及反思
关注课堂生成,体验探究乐趣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灯泡亮了》教学片断及反思 《灯泡亮了》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也是学生学习电学知识的第一课,虽然只是用电池与基本器件连接成简单电路,进行电学的初始研究和学习,却为学生打开了新的领域之门,为其以后学习研究电学打下基础。我在授课时主要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回忆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第二是玩一玩带电的玩具(拆装简单电器);三是让学生用电池、导线、灯泡等基本电路元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这是本课的研究重点);第三把开关加进简单电路中,让学生意识到电路是否工作取决于电路的通畅性,培养深入探究的能力。
结果我在课堂上出现了以下情况: 教学片断:(第三个环节的情景)
师:看完老师的演示,你们想不想让小灯泡亮起来呢? 生:(高兴地)想!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些材料。(组长领材料)
师:拿到后,同学们好好观察它们,一会儿,请你们介绍。(学生观察)
生:小灯泡里有灯丝,上面是玻璃的,下面是金属的,螺旋状的。生:电池有正极、负极。生:导线里有细细的铜丝。„„
师:你们能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吗?想想办法,把它画在记录纸上。师:你的办法行不行呢?我们来验证一下。老师出示要求(略)学生分组动手。
(出乎我的预料,很多小组没有使灯泡亮起来。)师:你成功了吗?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师用视频展示台讨论。
师:我们首先请成功的同学介绍经验。
生:我们用两根导线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导线再分别连在小灯泡的底部和侧面。小灯泡亮了。
生: 我们就用一根导线就让小灯泡亮了。把小灯泡的底部放在正极上,用一根导线连接电池的负极和灯泡的侧面。师:你们真了不起!你知道它为什么亮吗? 生不好意思地摇摇头。
师: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也可以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谁来介绍。生:我们用两根导线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后,都连接在了灯泡的底部。灯泡没亮。
生:我们也失败了。我们用两根导线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后,都连接在了灯泡的侧面。
师:这些方法都用导线连接了电池与灯泡,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呢?问题可能出现在哪儿呢?
生:是不是我们的电池没电或者灯泡坏了? 师:都是新的,应该没有问题。不信可以验证一下。(学生用亮的方法连接一下,小灯泡亮了。)
师:为什么同样的电池、小灯泡,不同的连接方法,结果却不同呢? 生:没亮的小灯泡没通上电,灯丝不发光。师:可是,灯泡与电池之间不是用导线连接着吗? 生:可是发光的是灯丝呀!生:导线不是要连接灯泡与电池,重要的是连接电池与灯泡中的灯丝。师:是不是像你们猜想的这样呢?(出示灯泡的剖面图)
师指导学生认识灯泡的各个部位。
师:什么使灯泡亮了?(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清晰地看到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向灯泡,经过灯丝回到负极。)师:现在你能说出灯泡不亮的原因吗?
生:虽然导线连接了电池与灯泡,可是只连了一个触点上,电流没有经过灯丝就流回负极了。
师:对。所以时间长一点,就会发热,这是一种短路现象。在用电中,是非常危险的,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师:这样的连接方法为什么亮呢?(一根导线让灯泡亮的连接方法)生:虽然少了一根导线,但是电池与灯泡的两个触点连接上了,这是最重要的。电流经过了灯丝,灯泡亮了。
师小结:连接灯泡的导线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经过灯丝,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就会亮起来。(老师边小结边连接板书上的电池和灯泡)„„
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状态是我经过试上后才呈现出来的。在初备课时,我认为让孩子使小灯泡亮起来,是非常容易的,轻轻松松就能把这节课解决了。可是当我真正走进课堂时,出现了许多我没有预料到的新变化、新问题。许多孩子根本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操作时手忙脚乱,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课堂上乱糟糟的一片。为了完成教案上预定的课堂任务,我坚定不移地按教案往下上。上这堂课时,我信心十足,课上孩子实验却不理想,问题出在哪儿呢?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教学中,要善于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平时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未连接好的电子玩具,没有实践经验。其次,学生对灯泡的内部结构不清楚。
课后我在对教案的修改中,我深刻体会到:要重视将学生真实的状态呈现在课堂上,不回避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我要充分让学生尝试、摸索、思考,让学生“卷入”到探究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我应该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有差异。在宽松的民主氛围中,学生主动探索。也就是在孩子“使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中,很多孩子原以为很简单,但却失败了;有小部分孩子成功了,但使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却不一样。
这说明学生个体产生了知识经验的冲突,学生共同体中产生了差异,我不要把这些作为课堂上的绊脚石,而是应把它作为宝贵的资源加以利用。我及时抓住了学生的这些失败、不同,通过引导唤醒孩子进行深入探究的激情。学生形成了“小灯泡为什么不亮”、“小灯泡为什么这样连就亮”的心理需要,此时,我再一次通过课件让孩子了解灯泡的内部结构,灯泡亮的原因。再反思失败,学生就学习得更深入。整个过程,跌宕起伏,可以说课堂的生成与教案设计有差异,但也有精彩。
想想学生科学课的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甚至是从错误、差异开始的。在这节课中,通过深入实际分析学生的前概念,寻找“认知冲突”的点,以此作为下面环节的起点。经过我的不打断引导,层层点拨,课堂上呈现了抑扬顿挫的节奏,激起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的兴趣。其实学生错了、有了差异,课堂上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才能生成。
第四篇: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灯泡亮了》教案(
11、灯泡亮了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
2.能用电路符号画简单的电路图。
3、能用导线、灯泡、开关、电池等设计简单的电路并进行实验。
4、体验与他人合作的愉快和共同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组装简单的电路,画电路图。教学难点:画电路图。
三、教具准备:
学生:手电筒、电池1个、导线若干、小灯泡1个、开关一个、灯座1个、电池盒。(以上材料每小组一套)
教师:课件、手电筒、电池、导线、小灯泡、电池盒、开关、灯座。
四、新授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老师请大家行先看一段相声,这是相声大师侯宝林代表作《醉鬼》,这里有一件家用电器,大家注意看看是什么?还能发现什么? 使用PPT课件,把需要呈现的内容给学生展示出来。
2、讲述:手电筒在过去电力不足的情况下起倒了很好的作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教师出示手电筒)这个小小的手电筒中还蕴藏着很多的科学呢!(教师边演示边讲述)你看,它可以根据我的需要亮或者灭。
3、提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4、讲述:大家可以把你的手电筒拆开看一看。
(出示手电筒)谁能让手电筒的小灯泡亮起来?学生试一试。其它同学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5、.提出研究问题。
看到灯泡亮了,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吗? 手电筒有几部分组成?
二、探究活动
1、活动一(探究手电筒的秘密):
那么,手电筒的小灯泡究竟是怎么亮起来的?老师也很想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活动:把手电筒拆开看一看。
2、拆开看看是进行科学探究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拆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老师还有几个问题请同学们注意一下,请看: 课件展示: 问题:
①手电筒大体可分为哪几部分? ②这几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每小组都有一张实验记录表,各小组注意分工合作,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及时做好记录,完成表格。探究手电筒的秘密
(1)手电筒大体有几部分组成?(2)各部分有什么作用?(3)生分组活动,师指导。(4)小组交流一下发现的秘密?
(5)通过刚才的活动,知道手电筒大体可分为四部分:能发光的灯泡;供电的电池;控制灯泡亮、灭的开关和导电的外壳与底盖。把这四部分连接起来,灯泡就能亮了吗?
2、活动二(简单电路连接): 认识材料,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
(1)重点讲小灯座、电池夹和开关的功能,小灯座是用来放小灯泡的;电池夹是用来放电池的;开关的功能是控制灯泡的亮和灭,在连接电路之前,要把开关断开,等电路连接好,检查没什么问题后,再把开关合上。在这里,千万要注意不能用导线直接把电池两极连起来。当同一节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电池会很快破损。(2)下面就请同学们共同想办法,用这些材料让你的小灯泡亮起来。看看哪个小组最先让灯泡亮起来。(学生分组活动,师指导)(3)说一下你是怎么连的?
能把自己连接的电路画出来吗?(画电路图)。
(4)老师这里有一种更简便的画法,想看吗?(想)(板画)(师边说边画,最后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一个完整的电路图由几部分组成?
(5)电池是电的一种来源,人们把它叫做电源。灯泡是用电来工作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用电工作的电器呢?凡是用电工作的我们都称它们为用电器。电线又叫导线。看来一个完整的电路是有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四部分组成的。
(6)同学们利用这些简单的材料,发现了使小灯泡发光的秘密。当然使小灯泡发光的方法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在课下继续研究。
3、生活中应用
(1)电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谁能说说在我们的生活哪些地方用到了电? 师出示课件。
(2)电的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划时代的意义。同学们想想,假如现在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谁能说说电从哪里来?生回答。师补充并出示课件。
(3)一是源自电池。(出示课件)这是干电池、太阳能电池、银锌电池、蓄电池。)二是源自发电站。请同学们观看这是水力发电、风力发电,还有太阳能发电和核能发电。(3)同学们知道是谁发明世界上第一个能产生稳定.持续电流的电池吗?(师出示课件:电池的发明)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电池的使用在生活中很普遍,用完的废旧电池会给环境带来很大的污染,回去以后查阅一下有关废旧电池如何处理这方面的资料,我们下节课再一起交流。课件出示
四、评价。
1、讲述:下面请大家根据你们小组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给每一位同学打一个合适的成绩,并讲一讲为什么。别忘了给老师打分呀!
2、学生分组评价。(教师可以参与其中,适当地加入自己的评价)
3、学生公开小组同学的成绩。
(同学自己的评价,可以更符合各位同学的实际水平,更有针对性。)
4、小结:通过大家的评议,我们都知道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希望大家继续监督老师,让我们都一起进步。
第五篇:教案科学三年级灯泡亮了
三年级《科学》-灯泡亮了教案
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11、灯泡亮了
一、学习目标:
1、能用导线、灯泡等材料设计简单的电路进行实验并做实验纪录;能应用已有知识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2、能对电提出想知道的问题;体验与人合作的愉快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能用导线、灯泡、电池等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知道开关的功能。
二、教学重点:能用导线、灯泡、电源、开关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三、教学难点: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
四、教学准备:
教师—电流实验盒、手电筒
学生—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天黑以后我们需要照明工具,很久以前,人们用来照明的工具是火把,煤油灯等,现在我们都在使用电灯,那么有同学知道电灯为什么会亮吗? 学生回答:有电就会亮。
师:对!生活中电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比如,洗衣机、电视机以及电灯都是需要用电的,是不是有电了,灯泡就会亮呢?那么我手中有电池也有灯泡,现在亮了吗?(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师:那么怎样才能使我手中的灯泡亮起来呢?
师:
11、灯泡亮了(出示课题)
(二)探究灯泡变亮的秘密
1.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灯泡为什么会亮?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灯泡发亮的秘密。(出示课件)
2、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中的小手电筒,要想知道手电筒发亮的秘密,最好的办法是我们把手电筒拆开来,仔细研究一下手电筒的构造。
提出问题:
每个小组都有一个手电筒,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拆一拆,看看它有几部分组成,仔细观察你拆下来的每一部分,想一想它们都有什么作用。你们能不能自己发现灯泡亮的秘密?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手电筒里都有些什么东西?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展示并回答,师指导总结,出示课件教学(1)构造:电池、小灯泡、开关、筒
a.(出示课件)指图讲解:这是电池的?(正极)这是电池的?(负极)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电池的正极和手电筒的哪部分连接?负极和手电筒的哪部分连接?
b.小灯泡的构造是怎样的?外面有玻璃罩,金属螺蚊,下面有金属点,通电后会发光发热。c.手电筒上的开关作用可大了(师演示开关)?能控制小灯泡亮灭。d.筒里面的铁片和下面的弹簧就相当于导线。(引出导线)
师:同学们发现手电筒里有这么多东西呀?知道了手电筒的构造,也了解了每个部件的作用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
下面我们把手电筒再组装起来,看哪个小组以最快的速度让灯泡亮起来!(这个小组最先让灯泡亮起来了,真棒!)
2、提问: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到的?
学生展示(还有哪个小组发现别的秘密了?)
(三)连一连,使小灯泡亮起来。(出示课件)
那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呢?下面我们就实际操作一下,让灯泡在我们手中亮起来。要想使小灯泡亮起来,得需要有什么?(电池—电的来源,导线—电行走的路径,灯泡—发光的装置,开关—控制灯泡亮灭的装置)(板书:电源、导线、灯泡、开关)
1、介绍实验材料。(出示开关、电池夹、小灯座)
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做实验用的材料。这是电池夹,安装电池用的,使用时可千万注意正负极的正确安装啊。这是小灯座,安放灯泡的。这是开关,这是导线,连接各部分可全靠它。
2、学生动手操作。
下面就请同学们动手合作把这些材料接一接,连一连,使灯泡亮起来!等灯泡亮了,我们再把整个连接的电路图画在练习纸上。注意画电路图时,为了方便快捷,我们可以用简单符号表示(出示课件:符号)。好,让我们动起来吧。
(教师巡视时,说:大家注意啊,可千万不能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连起来。)
3、汇报展示。
真看出团结的力量大来了,这么快的时间,同学们不但将灯泡连亮了,还画出了电路图。好,请同学们暂时放下手中的实验材料,我们先请连接好的小组给大家展示一下。哪个小组先说说你们是怎样连接的?学生汇报。
(展示电路图)学生分析。
4、提问:有没有小组的灯泡没有亮起来?(如果灯泡没有亮,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分析
5、(出示课件:演示电路图)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灯泡亮的过程。这时候灯泡亮了吗?我把开关合上,小灯泡会亮吗?
6、师:就像同学们上学时走的路一样,电也有它自己的路,而且还有一定的方向,总是从电池的正极出发顺着导线流动,进入小灯泡以后,通过开关、导线回到电池的负极,当这条路是畅通的,小灯泡就会亮起来。灯泡亮了,我们就说这是一个完整的电路。
7、提问:你认为一个完整的电路(边说边板书)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交流。
小结:电池提供电,我们叫它电源,小灯泡通电后才发亮,我们称它为用电器。
所以,(板书)一个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四部分组成。
(四)拓展
我们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电,那它从哪来呢?
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所以,我们不仅要认识电、使用电,更要节约用电。这节课通过同学们动手、动脑,我们揭开了灯泡发亮的秘密,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探究电的秘密,下节课我们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