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和科技教案范文

时间:2019-05-15 05:22: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和科技教案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和科技教案范文》。

第一篇: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和科技教案范文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和科技

一、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新旧社会的交替,“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学艺术领域硕果累累。

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二为”方向指引下,文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史料分析、情境再现、比较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社业的蓬勃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教学重难点:重点:“双百”方针;“二为”方向;

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中央适时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调动几百万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促进了文化和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

但由于“左”倾错误的持续发展,这一方针 未能坚持执行。“文化大革命”时期,科学文化事业遭受沉重打击。改革开放以后,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才真正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思考: 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哪几个阶段? 讲授新课

一、双百”方针与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1、含义:

艺术领域实行百花齐放;学术领域实行百家争鸣 2、背景:

1)新中国的成立调动了文艺工作者的激情。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逐步展开,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3、意义:

1)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2)吸取了中国历史上学术与文化发展的经验。

3)借鉴了国外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取长补短。4)符合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4、代表作:

文学: 如《红岩》、《红日》、《红旗谱》等。电影和戏剧: 《龙须沟》、《茶馆》、《蔡文姬》、《关汉卿》、《文成公主》等剧目 大型音乐舞蹈诗: 《东方红》、歌剧《洪湖赤卫队》、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受到广泛赞誉,成为这一时期的艺术精品。

二、“十年**”与文化凋零

(一)、“十年**”

1、导火线: 1965年11月,《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

2、二月提纲与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

3、标志:

1966年,中共中央先后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发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二)、文化凋零

1、原因:

1)红卫兵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2)江青等四人帮批判、迫害文艺工作者

2、表现:样板戏流行

三、文化事业的繁荣

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

解科技教育与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

【过程与方法】将理性分析与感性认知相结合,引导学生归纳融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实际,青年学生应积极响应“科教兴国”的伟大号召,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掌握本领,报效祖国。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伟大意义;新时期“依法治教”;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

难点: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教育发展的措施有哪些?取得了哪些成就?“文革”对教育事业有哪些严重冲击和破坏?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 授新

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起

1、背景: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政府的重视。

2、具体措施及作用:

(1)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A、改造旧教育、旧学制,创建新教育管理制度。收回教育主权。B、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内容),提高教育水平,建立人民教育。作用:顺利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2)制定人民教育方针。A、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人民教育的指导方针)

作用: 此方针是新中国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根本的指导作用。

B、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的学校和半工半读的学校)

作用: 为中国普及教育、改变教育脱离生产实际和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贵的指导。(3)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

二、“文化的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左”倾思想指导下的混乱教育)

1、表现;(1)“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使中国基础教育受到巨大冲击。(2)“文革”中的 “教育革命”。(改革学校领导体制、教学体制和高校招生体制)

2、影响:

“文革”十年,教育受严重破坏,濒临崩溃。“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教育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背景: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教育界经过拨乱反正,平反大批冤假错案,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

2、过程:(1)“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战略思想)-----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 A、原因:

①科技是

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新中国科研起步的有关史实,认识党和政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振兴科技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了解“科学技术是

1967年,中国又成功爆炸

(2)意义:①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实践发展的鲜明特点。②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

第二篇: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787年宪法》教案

美国1787年宪法

【课标要求】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课标解读】

知道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原则及其作用,并感受其中“妥协”、“制约与平衡”等人类政治智慧;知道联邦制的权力构建;理解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感悟“民主政治的多样性”。【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分权与制衡”等原则的理解与把握 难点:

1、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制衡”等原则的理解与掌握

2、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民主共和制的比较(学生还未涉及,转化为“民主政治的多样性”处理)

3、感悟美国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人类的政治智慧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多媒体>:图片:200年前的北美VS 200年后的北美

<师>:这个世界上有一片土地,两百年前的这里荒无人烟,野兽出没;两百年后的这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两百年前的这里的标签是:无主地,矿产,殖民地;两百年后这里的标签是:时尚,富饶,民主天堂。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个国家,同这片土地一起完成了这个令人惊异的成长奇迹,在短短的两百余年里,完成了由一个稚嫩的新生国家到一个成熟的超级大国的脱变。星条旗是这个国家的国旗,它所象征自由、民主、法治是这片土地以及这个国家一直所追求和完善的民族精神。它是? <生>:北美及美国

<师>:难以置信,美国这个国家的历史只有短短238年。什么原因造就了美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崛起,这是今天很多人都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有人说优越的地理、有人说丰富的资源、有人说强大的军事...说法林林总总,孰是孰非难以分清。我们来看名人以及美国人自己是怎么说的。

<多媒体>:易中天、《纽约时报》一段评论 <师>:美国人看来,他们获得成功的原因在于什么? <生>:在于长盛不衰的法治及其背后的制度。在于我们所继承的良好的法律与制度体系。<师>:这里的法治及其背后的制度,良好的法律与制度体系指的是什么呢?它又始源于哪里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美国1787年宪法》

<师>:同学们不知道产生了一个疑问了没有,我们这里所学习的是美国的1787年宪法,但是美国这个国家的建立却是在? <生>:1776年

<师>:为什么推动美国走向成功的这部宪法会在建国10多年后才到来呢?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试着将时间往前面推一推,回到美国刚刚建立的时候。

<师>:这是美国《独立宣言》里面的一段节选以及一个建国元勋曾说过的一段话,从这两段文献里同学们能不能够看出美国在独立以后所想要追求的东西呢? <生>:自由和民主,及美好生活

<师>:因为美国独立之前长时间都处于被殖民的状态。于是乎,殖民者踏上这块土地之后,在残酷的殖民压迫之下,向往自由和民主,反对绝对的政府权力,就成了这块土地上人们所追求的主题。鉴于此,美国刚刚独立的时候,选择了怎样的国家体制呢? <生>:“邦联制”。

<师>:何为“邦联”,“邦联”的实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政府组成的国家联合体。因此,就如书上所说,在建国之初的“邦联制”下,美国实质只是一个由13个州结成的松散联盟。在这个联盟里,各州的独立性非常强,而所谓的“中央机构”权力极小。

<师>:这样的设置毫无疑问符合其追求自由民主,反对绝对政府权力的理想所需,似乎美好生活就要到来,似乎联盟即将兴盛。但现实是不是像其所想的样子发展的呢?请同学们观看这样一个视频并结合课本第一子目相关知识来思考这个问题。<多媒体>:视频 <生>:不是

<师>:就如同学们所说,在自由邦联制下,年轻美国的美好日子不但没有到来,反而是面临了很多问题,陷入了窘境。这里的问题具体指哪些问题呢,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请同学们迅速从以下材料去归纳

<生>:

1、贸易问题

2、经济问题

3、安全问题

根源:邦联制下,最高权力机构无权 <师>:怎样能解决困境呢? <多媒体>:华盛顿赞成联邦制的话 <生>:加强中央权力,放弃邦联制

<师>:同学们都知道只需加强中央权力,困境就会迎刃而解。但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做法,却让当时的美国人十分的纠结。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他们反感绝对的政府权力(就如123页资料卡片罗伯逊所述: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现实的窘境又不得不让他们去集权。如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解决美国的困境,但同时又能避免由于中央集权而带来的弊端呢,从而坚持自己的对于民主和自由理想的追求呢?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次会议——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就此出现。会议开始四个月后,足以影响美国整个历史的《1787宪法》得到了通过。通过《1787宪法》,美国人建立起了民主共和制,完美地化解了美国人心里面的矛盾,并且帮助美国人渡过了窘境。那么《1787宪法》是如何化解了美国人心里面的矛盾的呢?下面我们从其内容里去进行探究。<师>:请同学们粗度阅读课本第二个子目(2分钟),了解《1787宪法》的主要内容。<师>:针对在邦联制下中央政府无权的问题,《1787宪法》是怎样解决的? <生>:国家体制上设立联邦体制

<师>:请同学们结合多媒体所列材料和书本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并思考如下问题。<设问>:联邦制和邦联制相比,其中央政府权力有何区别?其中体现了什么原则呢? 答:邦联下美国是一个由主权州构成的国家联盟,中央机构无权;联邦下美国是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集财政、外交、军事等大权于一身。体现了中央集权原则。

<师>:为了避免中央集权后出现“绝对权力”弊端,《1787宪法》在政府的权力构建上是怎样设计的。

<多媒体>:孟德斯鸠:“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师>:三权分立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针对三权分立的具体内容进行小组讨论,指出三权分立的权力构建体现了什么原则,并完成三权分立示意图印证这一原则。<多媒体>:三权分立示意图 <生>:分权与制衡原则 <师>:请绘制示意图予以证明。

<构图、解说>:分权:三权指的是?分别归属于?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归属于总统、国会、联邦法院。制衡: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的立法,且任命大法官。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构成,针对总统否决的议案,可以再议,若3/2赞成即通过,并且还可以弹劾总统,总统任命的大法官也需要国会的批准才能通过。联邦法院:具有司法权,可宣布总统或者国会的立法违宪。

<师>:总统和国会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体现了《1787宪法》在权力归属上的什么原则或精神?

<生>:由选举产生。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自由民主的精神 <多媒体>:展示材料

<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思考:在国会议员的选举及“人口比例”的计算上,出现了什么矛盾 <生>:

在国会代表名额的分配上:大州与小州之间存在矛盾 在黑奴如何计算“联邦比例”上:南方州和北方州存在矛盾

<师>:存在这样的矛盾,实则都是各州之间在维护自己的利益,怎么办呢? <多媒体>: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第二款+“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

<师>:从中可以看出最后矛盾的双方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矛盾双方各自作了妥协从而,平衡了大州和小州的利益,平衡了“南方”和“北方”的利益,使《1787宪法》看起来愈加完美。相信谈到这里同学们也应该能明白为什么子目标题中会给这部宪法冠以“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的头号了吧。

<师>:上述就是《1787宪法》的主要内容,通过《1787宪法》美国建立起了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通过联邦制、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等政治构建,化解了美国人在面对“窘境”寻求突破时所面临的矛盾心态,也为以后美国的腾飞作好了政治的铺垫。这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那么我们该怎么去评价它呢?或许同学们可以用书本124页的这么几句话来形容。

1、进步性:

2、局限性:

<师>:学习历史需要领悟历史的智慧,从《1787宪法》里面,你能领悟到什么智慧呢? <师生>: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艺术、对自由与民主的不懈向往与追求、妥协的艺术 <多媒体>:材料

<师>:除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外,你还知道哪些民主制度呢?这说明了什么 <师生>: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说明了民主政治具有多样性 <结束语>: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作为美利坚民族精神象征的自由女神像,仍然静静地耸立自由岛上,她表达着美国人民争取民主、自由、法治的崇高理想。她见证了美国百年的宪政之路,也目睹了美国从一个边缘小国到成为世界霸主的发展历程。她深邃的目光似乎穿越了时空,悄悄地告诉我们:民主、自由、法治、人权、公平正义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这些具有普世价值的思想和观念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就如《1787年》宪法,它不仅是美国人的精神财富,更是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第三篇:《宋明理学》教案(人民版必修3)

三、宋明理学

【内容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龙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炎祖国文化宝库增益新的内容的人生理想。【本目重点、难点】

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学过程 课前知识提问:

1、魏晋时期直接冲击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念地位的因素有哪些?

2、唐代中后期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主张的是谁?提出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又是谁?

3、“北宋五子”是哪几位?为理学的建立开辟道路的是谁?对理学的创立贡献巨大的是谁?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的是谁?

4、理学的集大成者是谁?他的理学体系包括哪三个组成部分?

5、陆王心学指的是什么?标志着重健儒家理论的任务已经完成的是什么?心学的开创者是谁?他提出的核心命题是什么?心学的集大成者是谁? 新授:

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

1、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讨论后归纳)

①佛教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大力支持和扶持佛教,同时,当时南北对峙,王朝更迭频繁,兵戈不息,剥削残酷,压迫深重,人民要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迎合了这种需要,加上当时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国家户籍,可以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寺院形成了独立的经济力量;加上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我改造,给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各种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机会均等的满足。所有这些导致佛教的盛行。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东汉末期,道教开始主要在受苦受难的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太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军大起义。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在江南江北广大地区仍然继续流传,在上层社会中也拥有不少信徒。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

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

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样论证要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

2、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情况。魏晋时,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先秦西汉的新道家学说即玄学。玄学以精神性的“无”,作为思想体系的核心,强调“以无为本”,认为世间万事万物这些实际存在的“有”,都产生于“无”。体现在政治上,便主张“无为”,认为统治者要无为而治,老百姓也要无为而处。从“无为”出发,为维护封建的纲常名教进行辩解,认为“名教即自然”,封建的尊卑、上下关系合乎自然,生而固有,不能否定。晋朝人葛洪是最早把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的人,他把神仙信仰与儒家思想捏合起来,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否则,虽勤于修炼,也不能成仙。佛教也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特别是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许多佛教徒竭力调和佛、儒两家,“内(儒)外(佛)兼修”,解释戒杀为仁,戒盗为义。儒家注重用世,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佛教则解释为出家不是不问世俗事,而是降魔,统一了出家和入世的关系。

(二)隋唐时期,儒学发展进入一个更辉煌的时期

说明:隋唐时期,在国家分裂了近三百年以后重新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由于统治阶级重视文治的政策,对儒、佛、道三教都予以扶持,儒、佛、道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隋朝比较重视佛教,唐初一度尊道抑佛,佛道之争时有反复。这一时期,儒学进一步发展,同时加紧吸收佛道的某些思想。《五经正义》是唐代颁布的一部官书。五经指五部儒家经典著作,即《诗》(《诗经》)、《书》(《尚书》、《书经》)、《礼》(《礼记》)、《易》(《周易》)、《春秋》。汉武帝时,朝廷正式将这五部书宣布为经典,故称“五经”。《五经正义》引用大量史料诠释典章制度、名器物色,又详于文字训诂,为后人研读经书提供了方便。唐时,儒学的发展还表现在除了中国读书人研习儒学外,儒学还通过留学生扩大了在日本等东亚国家的传播。强调:韩愈、李翱的主张及其作用(三)北宋儒学的复兴运动

1、背景

宋代以接续孔孟道统为己任,打着“辩异端、辟邪说”的旗号,吸取佛道的思想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隋唐五代的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极大破坏,纲常松弛,道德式微,显然不利于大一统政治的稳定和巩固,因此,宋统治者一开始就倡导尊儒读经,宋代的儒学复兴便由此而形成。

2、主张及影响

学习思考:石介的《中国论》说“闻乃有巨人名曰佛,自西来入我国;有庞眉名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老聃是中国人,为什么石介说他“自胡来入我中国”?

答案提示:石介的说法反映了当时的一些儒学学者有意将在文化渊源上原本属于中原文化的道家之学及道教归于与中原文化有本质区别的蛮夷文化的范畴之内,以贬低道家文化,进一步抬高儒学的地位。

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1、理学产生的背景(了解)

理学的产生,出于儒家学家革除时弊,拯救文化,整顿人心,重树人伦与儒家价值,重建儒学道德形而上学的主观努力。理学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同时,宋朝建立,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在此基础上,科学文化的进步尤其引人

注目。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宋代学者大胆抛弃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敢于疑经改经,相互辩论,相互启发,独立思考,大胆立论,讲注义理,为理学的产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

2、理学的开创者及其主要贡献

3、“二程”及其思想特点和地位

程颢(1032—1085),字伯淳,私谥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字正叔,因居临伊川,后人称为伊川先生。两人为亲兄弟,河南洛阳人。二程,以理学家周敦颐为师,在总结了先秦关于理和道的观念,以及宋初以来思想家关于理的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理”抽象为宇宙的本体,作为哲学最高范畴提出来,构建了一个以理为最高本体的唯心论体系。二程哲学核心是“天理”或“理”。他们认为 “理”不仅总摄天地万物,而且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理”是万物本原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认为在人类社会中,封建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伦理纲常,也是天理的表现,不可违背。在认识论上,二程的“格物致知”并不是指认识客观事物的法则,而是要在人的内心恢复“天理”。二程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抬高到和六经相同的地位。二程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理学。在封建社会后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封建统治者的主流思想。

学习思考:《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载:“(二程)昔见周茂叔(周敦颐),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为什么理学家特别重视“寻找孔颜之乐”?

答案提示:理学家认为天理的核心就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仁的境界。仁者不但能化物于无形,而且能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这应当就是所谓“孔颜之乐”。而传统儒学的核心价值就是仁,这体现在传统儒学家的言行中。

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1、生平

朱熹(1130—1200)为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翁,最后号遁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一生的主要活动为讲学授徒,著书立说。朱熹的著作堪称浩瀚,是中国历史上著作最多的思想家之一。主要著作有《四书集注》《近思录》(与吕祖谦合编)《小学》《童蒙须知》《资治通鉴纲目》等,后人整理汇编有《朱子语类大全》(140卷)《朱文公文集》(100卷)朱熹为二程的四传弟子(理学大师李侗的学生),他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建构起了一套严密的理学思想体系,理或天理是朱熹理学思想的最高哲学范畴。朱熹认为“理”是宇宙天地万物的本原。也是人类社会最高的道德伦理原则。朱熹一生致力于宣扬理学,所建立的庞大而又精深的新理学思想体系,回答了当时所能回答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儒学真正摆脱几百年来佛教与道教的冲击,重新恢复了权威和信心。从元代开始,朱子学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它在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传播到国外,尤其是东亚诸国。

2、理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

3、《四书》及其地位

学习思考: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他生前被官方诬为“伪学”,而在他死后却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为什么? 答案提示:朱熹的思想,与当时官方所尊奉的传统儒家思想不一致,所以被诬为“伪学”;而实际上他对儒学的发挥在本质上进一步适合了君主专制度制度的需要,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他的理学思想逐渐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阅读与思考

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朱熹

你认为朱熹这句话有道理吗?为什么?

解题关键:读懂材料,提取信息,领会含义,客观分析

思路引领: 避免绝对肯定或全盘否定,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尽可能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分析评价。

答案提示:答案一:有道理。动物只有生存的本能,而人是有思维能力的高级动物,能够通过一定的伦理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建立合理的社会规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保证人类社会能够稳定地、有秩序地向前发展。朱熹的“五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的优秀遗产。但也包含了一些诸如男尊女卑、等级观念等封建糟粕。

答案二:没道理。朱熹提出“五伦”观念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它是旧有的封建的伦理道德,是适应旧有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是束缚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其中的男尊女卑、等级观念等封建糟粕,更是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五伦”也并不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能制造工具。但也包含了古代中国人民的一些思想智慧。

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明初,为了强化思想统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创立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

1、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及其主张

2、王阳明心学主要内容

“心即理”。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心”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理”是封建道德,存在于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

思考:王阳明的心学对儒学有什么新的发展? 解题关键:概括王阳明思想的特点

思路引领:和宋代“理学”比较,分析概括明代“心学”的思想特点。

答案提示:①思想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心便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是一种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主张“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发挥了儒家“仁”的思想。

②其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将一切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以后者所代表的道德主体性取代前者的权威。由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阳明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

探究:进行一场课堂讨论,谈谈对宋明理学的评价。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可以各抒己见。(可设计小型的辩论会:《宋明理学的利弊》)

思路引领:(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④宋明理学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因循守旧的观念;④重利轻义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

(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课堂练习:

1、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思路引领:可以分别叙述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也可以综合程朱思想的几个方面。答案提示:(1)二程的思想:①“天理”是万物的本源;②人伦道德、尊卑等级都是“天理”;③“仁”与万物俱生。(2)朱熹的思想:①理气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理先于气而存在。②心性论,心统性情,人们应该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

2、简要说明韩愈思想和宋明理学的关系。

3、课后材料阅读现思考

参看人教版的知识结构

高|考⌒试γ题[库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七教案

专题七

一 物理学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知识与能力】了解经典力学的三大定律、量子理论、相对论等基础知识。牛顿、普朗克、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的主要事迹,学会观察,培养敏锐的洞察力。理解科学进步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提高收集、分析相关资料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科学的方法。全面提高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会运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实验法等来学习了解近代物理学的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科学家为科学进步所作出的努力。学习他们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形成科学的态度。知道在科学的道路上荆棘遍布,增强面对挫折的能力。增强毅力,树立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伽利略对物理学发展的重大贡献;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量子论的诞生;相对论的提出。难点:如何理解物理学各阶段发展的原因? 教学媒体 电子白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观察图像进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牛顿力学体系

1、牛顿力学产生前的学说(1)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亚里士多德的力学观: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会静止。如:“推箱子”的例子

(2)伽利略的贡献——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

2、牛顿力学体系

“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牛顿临终遗言

(1)基本理论(牛顿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2)影响意义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彗星是神秘的,不吉利的灾星,根本不能用科学来说明。牛顿的好友哈雷用牛顿力学算出了1682年出现的彗星的轨道,指出它的回归周期是75—76年,由此预言它将在1758年再次出现。53年以后的1758年(当时哈雷已去世),这颗彗星果然如期出现。哈雷慧星的发现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性。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休谟曾说:“我们被放在这有如戏院的世界上,每个事件的起源和缘由却完全隐瞒不让我们知道,我们既没有足够的智慧预见未来,也没有能力防止那些使我们不断受伤害的不幸事件发生。我们被悬挂在永恒的疑惧之中„„” ——《大国崛起》解说词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之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直到牛顿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大国崛起》解说词

理论的综合:牛顿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合理的说明,从而完成了 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实践的验证: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准确地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和扁平率,正确地解释了潮汐的成因。根据这一定律,人们还发现了海王星、冥王星。

二、量子力学

19世纪末,面对经典物理学近乎完美的发展,有的物理学家表示:“19世纪已经将物理大厦全部建成,今后物理学家只是修饰和完美这座大厦。”

量子论确实深奥难懂,甚至连量子论奠基人之一的玻尔都说:“如果谁不为量子论而感到困惑,那他就是没有理解量子论。”

1、背景

经典物理学是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低速运动的物体为研究对象的,一旦进入光速运动时,经典物理学的某些结论就变得不准确

2、量子理论(诞生、发展、意义)量子力学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改变了近代物理学中的传统观念,使物理学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

今天,我们的现代文明,从电脑,电视,手机到核能,航天,生物技术,几乎没有哪个领域不依赖于量子论。

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也许全世界只有几十个人能完全理解他的真谛,但这并不能掩盖相对论对人类生活的巨大改变。

关于相对论,有人说:这个形式简洁优美的理论蕴藏了太多令人惊讶的内容,100年来,人们时时从中悟出宇宙层出不穷的奥秘,直到今天,这里还有很多内容没有被我们悟透。„„

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比喻。

为了对这一深奥的理论做通俗的说明,爱因斯坦曾经风趣地对一名男青年说:“我打个比方,比如你屁股坐在火炉上烤和坐在公园柳荫下与女士谈情说爱,那么,同样的时间你觉得哪一个更长?”男青年说:“当然坐在火炉上烤的时间觉得长久。”爱因斯坦说:“这就是我的相对论内容。”

1、狭义相对论

(1)提出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的基础:相对性原理 光速不变原理

(2)主要内容 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的运动有关,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3)意义

否认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继承和发展了牛顿力学;奠定了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

2、广义相对论

(1)提出 1916年,爱因斯坦又建立了广义相对论。(2)主要内容

广义相对论认为,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不是平坦的,而是弯曲的,空间的结构取决于物质的质量及其分布情况,空间弯曲的程度体现为引力场强度。

(3)广义相对论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联系的重要思想。

3、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

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但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牛顿力学是相对论的一种特例(物体低速运动状态),包括在相对论体系中。

4、相对论建立的意义

相对论的现实意义举例——相对论能修正GPS(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也已普及化了,许多城市的公共汽车、出租车上都安装了它。早期的GPS接收器确定物体位置的误差是在15米范围内,这个误差可以用爱因斯坦相对论来修正。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建立,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它不仅揭示了空间、时间的可变性,时空的变化和时空结构同物质的运动和状态密不可分。这种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的形成,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量子论的形成标志着人类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结合形成原子核物理学,指导制造原子弹、氢弹和建立核电站。量子力学还为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和激光技术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课堂小结 物理学的发展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创新,实践出真知„„

板书设计

一、牛顿力学体系

1、牛顿力学产生前的学说

2、牛顿力学体系

二、量子力学

1、背景

2、量子理论(诞生、发展、意义)

三、相对论

1、狭义相对论

2、广义相对论

3、相对论与牛顿力学的关系:

4、相对论建立的意义

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二、追寻生命的起源

课程标准: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人类对生命起源认识的几种观点。掌握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并认识其根源,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认识世界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案完成课前预习,培养预习的习惯和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就教学重难点问题展开讨论,合作探究,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理解生物学的巨大进步,了解进化论带来的世界性影响,树立继承和发展科学的信念。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勇气,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化论确立的历史条件、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难点:分析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教学媒体 电子白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幻灯片 女蜗补天设问:同学们,生命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思考作答,引入新课。)授新

一、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

主要观点:神创说;天外胚种论;自然发生说;化学进化说等。思考:中世纪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学说是什么?为什么?

(学说:神创说,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至高无上的创世神创造的。

原因:生产力落后,对自然界的认识非常有限;生物知识缺乏;统治阶级巩固统治的需要,宣扬神秘主义,推行愚民政策;宗教盛行,推行精神独裁。)

无论是天外胚种论还是自然发生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展示幻灯片)就是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且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也就是说这二种学说的依据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请同学们先阅读学案,简单了解一下这个跟林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伟大科学家的生平。然后通过教材,思考一下,达尔文进化论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提出的?进化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主要观点有哪些?

二、达尔文的进化论 展示幻灯片:达尔文

情境一:曾经挑战宗教权威的哥白尼、布鲁诺,他们的命运如何?(生前受迫害,死后留芳名。)

设问:为什么达尔文挑战宗教权威却获得了巨大的“生前名”呢?(时代不同了)

(一)历史条件:

请同学们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分析进化论产生的历史条件:(1)社会环境:

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 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2)科学基础: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物学知识的积累。(3)自身实践:

达尔文的科学探索。

(引导学生归纳教材第二目: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

1.林耐制定动植物分类法 2.哈维建立血液循环理论 3.施莱登、施旺共创细胞学说 4.巴斯德奠定微生物学的基础

5.拉马克提出初步的进化论思想(奠定基础)

(投影显示六个科学家的头像和生卒年份。)

(二)确立标志:1859年《物种起源》的发表

情景二:1859年11月24日清晨,雾霭中,伦敦几家书店的门口人声鼎沸,人们争先恐后地排队购买刚出版的新书——《物种起源》。初版1250本书在发行的当天就被销售一空。„„书中的观点震撼了世界,动摇了禁锢人们思想许多个世纪的特创论。

设问:《物种起源》一书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热情?什么观点震撼了世界?(书中阐述的观点极大地冲击了特创论,生物进化论的提出震撼了全世界。)

(三)主要观点:

进化论主要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是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界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以长颈鹿为例,向同学们介绍进化论的内涵。)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殖);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生存斗争);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遗传变异);颈长的 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者生存)。

设问:结合上述背景材料和教材有关达尔文科学探索过程的资料,达尔文的科学探索过程给了我们哪些启发?

(达尔文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在达尔文的自传中,他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爱好科学──不厌深思──勤勉观察和收集资料──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

(四)发展和完善:赫胥黎发展进化论 情景三:人类起源大论战

1860年的英国牛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刚刚在上一年出版并引起广泛的注意和争论,学术界内部亦有分歧。达尔文主义的著名斗士赫胥黎坚定地捍卫进化论,遭到牛津大主教威尔伯福斯的讥讽,他责问道:我要请问一下坐在我的旁边,在我讲完以后会把我撕得粉碎的赫胥黎教授,请问“与猴子发生关系的是你祖父这一方,还是你祖母这一方?”面对这恶意中伤,赫胥黎从容不迫地先从科学事实方面进行驳斥,然后说:“我过去说过,现在再说一次,一个人没有理由因为猴子作他祖父而感到羞耻。在我的回忆中叫我感到羞耻的倒是这样一种人:他惯于信口雌黄,并且不满足于他自己活动范围里的那些令人怀疑的成就,却要粗暴地干涉他根本不理解的科学问题。所以他只能避开辩论的焦点,而用花言巧语和诡辩的辞令来转移听众的注意力,企图煽动一部分听众的宗教偏见来压倒别人。这才是真正的羞耻啊!”

投影显示:赫胥黎(1825——1895)

设问:赫胥黎认为真正羞耻的是什么事情?(没有科学的态度和精神)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使人猿同祖论进一步得到确立,促进了进化论的传播。

(五)进化论的社会影响:

(引导学生从进化论对宗教神学、自然科学和对中国的影响三方面归纳。)1.挑战了封建神学,否定了神创说,促进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2.把发展变化思想引入生物界,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3.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产生巨大震动。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和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引导学生联系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回顾严复与《天演论》,新文化运动与进化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危机。中国爱国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纷纷著书翻译,积极宣传和介绍进化论思想。他们高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以期唤醒国人。他们还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三、科学与宗教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的分歧:

(一)根本分歧:生命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还是上帝创造的产物? 同学们,为什么科学与在宗教在生命起源问题的认识上会有这么大的分歧呢?请大家展开讨论,3分钟后,各组推选一个代表准备接受提问。

(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提问并总结回答的结果。)

(二)根源:生产力的发展情况;人们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科学与宗教在认识论上的差异。

(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宗教神学还备受推崇。科学与宗教的认识分歧实质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三)科学与宗教的斗争

情景四:材料1 197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教育部竟明文规定,中学生物学课本除进化论外,必须还有神创论的内容,而且两者的页数要各占一半。在田纳西州,进化论被禁止讲授;南加罗来纳州,官方教科书上竟然不准提“进化”的术语和“达尔文”的名字。材料2 在美国,1981年阿肯色州通过一个法案,“公立学校可以用教进化论同样时间教创造论”。1982年美国自由公民联盟控告阿肯色州政府违宪,闹到最后,1987年7月19日美国高等法院7∶2票反对教创造论。

材料三 2007-05-05南方都市报报道:3日晚,美国共和党10名总统竞选人齐聚里根总统图书馆,举行首轮集体电视辩论。10人中有3人不认同进化论,而倾向于“智能设计论”。这种理论由宗教保守派推出,宣称生命由某种超级智慧设计,并非源于物种进化。

设问:以上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科学与宗教的斗争还将继续,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

四、质疑进化论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14知识链接:进化论还无法解决的三个理论问题。结合学案所提供的材料文章:“进化论,一个错误的信仰?”)问:为什么许多科学家为进化论奋斗几十年,越研究越发现进化的飘渺?是不是进化论错了?

(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权威,挑战权威,发散思维。)

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近代生命科学的主要成果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生命的起源是什么?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解释了这个问题,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和接受。然而,时至今日,科学与宗教关于生命起源的争论尚未停止,而且还将继续下去。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一争论?进化论到底需不需要完善和修改?希望大家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努力寻找答案。板书设计

一、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

主要观点:神创说;天外胚种论;自然发生说;化学进化说等。

二、达尔文的进化论

三、科学与宗教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的分歧:

布置作业:探究学习课题主题:进化论对神学的影响

探究方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教科书内容,收集相关资料。

课后反思

三、人类文明的引擎

内容标准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识记瓦特研制成功“万能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理解“蒸汽时代”概念。识记电力的发现与发展,电进入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理解“电气时代”的概念。识记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使人们的生活更加 丰富多彩。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过程与方法】可收集历代科学家对电探索的音像资料,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是几国几代科学家努力探索的结果,激发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用情景再现和问题探究的方法,感受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用情景再现和问题探究的方法,感受电力的发现与发展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结果,树立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观念。用历史比较和问题探究的方法,感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工业机器和动力的发明应用的学习,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难点:理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社会需求发展的结果,是人类文明不断积淀的结果。

教学过程

导入科教兴国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专题四的学习,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1988年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根据预习可以看出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引擎。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了三次工业革命中,该节介绍的主要是有关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授新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教师指导学生回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期 ㈡瓦特改良蒸汽机 ⒈背景

⑴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对动力的需要)①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人力“珍妮机” ②1771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 ③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 ④1785年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织布机 ⑵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①(法)巴本发明带有活塞的实验型汽缸,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②(英)塞维利发明蒸汽泵,无法普及

③纽可门等人研制大气活塞式蒸汽机,只能用于矿山抽水。

3、瓦特改良蒸汽机

⑴发明:1769—1782年完成蒸汽机的改良 材料一:恩格斯说:“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人们,谁也没有料到,他们所创造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会使全世界的社会状况革命化„„” 材料二:“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⑵意义:① 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万能的原动力”。②推动工厂的建立,人类跨入“蒸汽时代”。③推动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1803年(美)富尔顿制成汽船;1814年(英)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④机器制造业的诞生

蒸汽机的出现和传动结构的改进,使生产部门对车床需求的数量和种类激增,手工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需要。

A、1794年(英)莫兹利发明移动刀架,1797年制成带有移动刀架和导轨系统的车床。B、19世纪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过渡】第一次工业革命突出的是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那么科学,特别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对人类文明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㈡电力的发明和使用

1、发明: ⑴1831年(英)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原理 ⑵1838年(俄)雅可比制成实用电动机 ⑶1867年(德)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⑷873年(比)格拉姆制成最早具有商品价值的直流电动机 ⑸1882年(美)爱迪生创建第一个发电站

2、影响:推动电力工业和电气设备工业的迅速发展 ㈢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1、发明: ⑴18世纪80年代前期,(德)卡尔·本茨、戴姆勒各自制成汽油内燃机。⑵1887年狄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

2、影响: ⑴推动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 ⑵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㈣化学工业的建立 ⑴无机化学工业 ⑵有机化学工业

⑶1887年(瑞)诺贝尔发明无烟炸药

三、两次科技革命的历史作用

材料一 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煤产量1770年为260万吨,1840年增至3000万吨

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一切工具的改进,由于交通运输的及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融进文明了。„„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材料三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192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达到77%。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电车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方便的出行服务,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电还走进了千家万户,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吸尘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家务劳动,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1.积极: 经济: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政治:确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世界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社会生活:城市兴起,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材料1 “1830—1848年英国的新兴城市,天空被烟雾笼罩,脸色苍白的人匆匆穿行于乌烟瘴气之中,连外国游客都为此感到担忧”。——《革命的年代:1789—1848》

资料2:庞大的机器一刻不停地转,这位工人弯着腰,以固定的方式用扳手拧紧螺母。他实际上变成了一个零件,失去了自己的思维。虽然创造的财富增加了,工人们却失去了手工业时代曾经有过的自由。

资料3:大多数人认为,蒸汽等科学技术的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恩格斯也说:“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人们,谁也没有料到,他们所创造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会使全世界的社会状况革命化„„”但是,也有人对上述观点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蒸汽机发明后带来的工业高速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后果。

消极:带来殖民侵略、环境污染、贫富悬殊、人际关系冷漠等社会问题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时代”

1、电脑与网络技术发明和发展(1)电子计算机的研制:

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至今,电子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第五代新型计算机正在研制之中。

(2)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电子计算机不仅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如数据处理、设计实验、自动控制、经营管理、信息传播、情报检索、通讯联络、教学 科研等方面。

2、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

“信息高速公路”

互联网使地球村成为真正的现实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有何认识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要重视科技,正确利用科技。通过诺贝尔的事迹可以联系当今的比尔盖茨,得出科学创业的认识。

板书设计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期 ㈡瓦特改良蒸汽机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㈡电力的发明和使用

三、两次科技革命的历史作用 1.积极: 2.消极:

四、代信息技术与“信息时代”

1、电脑与网络技术发明和发展

2、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四、向“距离”挑战

课标要求了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发明的概况;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感受信息时代带来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加深对“科学发展和人文关怀并重”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通讯、信息等领域的重大发明。了解汽车、飞机、电报、电话、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过程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贡献。能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科学与技术之间,发现与发明之间的关系。知道科技进步的积极作用,同时了解科技带来的消极影响。

过程与方法运用阅读材料、观察图片、科技片等来了解汽车、飞机、电报、电话、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会收集、整理、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资料,进行相关的判断分析,说明这些发明对历史进程的作用和影响。能运用联系的观点观察问题,了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可以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继续探究试验,了解发明的原理和结构,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组织学生讨论网络出现的进步作用与当今许多青少年迷恋网络带来的社会问题,从而强化对科技进步作用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科技进步与发明对人类历史和现实的巨大作用与影响。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了解发明与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树立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通过学习,了解发明家发明的过程,培养勇于探索,勤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现代交通工具和信息传递技术改变人类的时空观念。

难点:人类时空观念变化与学生自身生活阅历结合。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看一段精彩视频。(播放《丝路》视频)师:刚刚的视频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 生: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师: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各依赖什么交通工具? 生:陆上--骆驼;海上船只。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但是,无论是海上还是陆地,这种交流方便吗?为什么不方便呢?(科技落后,交通不发达)

过渡:人类文明的交流、发展需要“缩短”空间距离。长期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不断地向 “距离”发起挑战,改变这样一种不方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人类是如何向“距离”发起挑战的。请大家把书翻到第七专题第四节。

一、立体交通的诞生

人类挑战距离,离不开交通工具的发明。下面我们一起看两组交通工具的图片,请大家相互交流一下,看一看这两组图片主要有什么区别?(点击幻灯片)——(引导学生从动力、平面到立体方面归纳)

随着汽车、飞机等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人类由平面交通时代进入了立体交通时代。下面就请同学们具体了解这些新交通工具的发明情况。

点击填一填立体交通的诞生图片。要求:当场填写,记忆。问:新交通工具的出现和什么重大发明有关呢?(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后内燃机发明和使用)

下面我们进一步理解知识。(点击有填数字游戏的幻灯片)

二、大洋的电波

(过渡)立体交通大大“缩短”了人类的空间距离,那么,人类在通信方面又是怎样缩短时空距离的呢? 同样,请同学们看两组图片,请大家相互交流一下,比一比古今通信方式各有哪些特点?(边说边点击幻灯片)生:古代(速度慢、距离近、信息量小)

今天(速度快、距离远、信息量大)

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使世界离我们越来越近。下面请同学们具体了解这些新通信工具的发明情况。

点击:填一填“通信技术的发展”。要求:当场填写,记忆。提问一:电报、电话、无线电等发明是主要利用什么原理? 19世纪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波的发现

提问二:无线电通讯技术主要是根据什么理论发明的? 电磁波理论(赫兹)

提问三: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科技成果---安培A、伏特F、瓦特W、焦耳J、帕斯卡P 升华:也就是说,科学家们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勤于实践,不断创新,才取得一系列重大发明的。

三、改变世界的网络

发明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什么呢?(电子计算机)

设问: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如何产生的呢?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呢?我们看一个视频,请大家看的时候注意思考。

点击超链接电子计算机的视频(提问产生的背景、特点)

通过提问,总结得出:科技发明往往是基于社会的某种需求或需要的前提,再经过科学家的艰难探索才得以出现的,而科技发明的出现又反过来推动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那后来计算机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点击幻灯片)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合作探究三个问题。(点击幻灯片)那么,同学们了解互联网吗?点击知识延伸:改变世界的网络

师:说因特网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那么前三个传媒是什么呢? 生:报纸-第一传媒;广播-第二传媒;电视-第三传媒 大家能说一说互联网有哪些功能吗?(学生作答)

很好,可以说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生活,改变了世界。下面我们轻松一下,玩个游戏,请大家积极参与。游戏,师生活动。

进入材料:根据材料及刚才的游戏,谈谈你对网络的认识。

(积极方面---消极方面----、态度)

师:我们来看看政府是如何在这方面进行规范引导的。这是全国青少年上网文明公约,请一起朗读下,要善于,预备起——

点击青少年上网文明公约

链接:积极:互联网给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缩小了全球的空间距离,使全人类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推动了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学习、思维等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消极:导致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各国之间围绕互联网的竞争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虚拟社会对人们生活和学习工作特别是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问:综合网络的利弊,我们对网络应该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

(趋利避害)

总结: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网络。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不能因为它的便利就忽视它的弊端,也不能因为它的弊端就否定它的一切。它是造福于人类,还是危害人类,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利用它。

其实不仅仅是网络,科技发明都是有利也有弊的。(点击本课结构图)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交通和通信方面是不是也是如此呢!(举例说明弊端)

(小结)这说明科技发明总是一把双刃剑。

课堂小结本节课是从哪几个方面讲述人类对距离的挑战的?(交通、通信、网络),取得了哪些成就?人类之所以能向“距离”发起挑战,靠的是什么?(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世界,从此,人们“天涯若比邻”。

板书设计

一、立体交通的诞生

二、大洋的电波

三、改变世界的网络

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第五篇: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复习教案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概述:中国现代史的分期: 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1949—195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反而使这种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

1949—1952巩固政权; 遇。这种惨痛的教训从反面说明了民主和法制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1953—1956三改,向社会主义过程 极端重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政治建设上创新性探索,这表现在1956—1966: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制定颁行了包括新宪法在内的一大批法律文件,1966—1976: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时期 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健全,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1976-1978: 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设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健康发展轨道。1978—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专题的第三目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始终坚专题概述 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挫败了外国势力企图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本专题涉及到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即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阴谋,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二是‚一国两制‛理论的创设,和全国人民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

本专题第一、第二目反映的是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线索,既包含了政‚一国两制‛理论和实践。

治建设的起点和基本内容,也包含了政治建设的曲折、转折及其新的探索与成一个特色: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

两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了道路。五年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继

三个阶段:(1)1949-1956年

民主政治确立与形成时期 承和发展《共同纲领》的基础上,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2)1956-1976年

民主政治曲折发展时期 制度,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3)1976--

民主政治健全完善时期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在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上述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中,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度陷于瘫痪,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而这一时期,许

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知识梳理】 一.新中国的成立 1.背景

⑴军事基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

⑵政治基础: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工作中心的转移。⑶基础组织:

⑷思想和理论基础:七届二中全会 《论人民民主专政》 关于七届二中全会

1949.3历史转折时期 地点:河北省西柏坡村 内容:

①工作中心的转移:农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发展生产为中心。②确定了政治、经济、外交政策。③规定了总任务: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④提出了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问题

2、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1949、9,北平)⑴时间,地点:1949、9 ;北平⑵中心议题:讨论成立新中国 ⑶内容:

①.决定:国名、国旗、国徽、首都、国歌、公元纪年

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诞生了 ②.通过:《共同纲领》(施政纲领,临时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人民民主国家;政权性质:人民民政权);《中国政协组织法》;《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还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②.选举国家领导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⑷地位:暂行人大职权

⑸意义: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成立:开国大典(1949、10、1、下午2时)

①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②开国大典

4、意义:

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建立了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②建成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③为国家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

④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义,进入了历史新纪元。

⑤国际:是继俄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

二、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一届人大召开 1背景: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政权巩固(军事斗争结束),经济恢复,土改完成,三改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大规模展开,推动了国家的政权建设。③1953年,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2召开:时间:1954年9月。地点:北京。3内容:

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⑤人民权利及义务。

⑥规定了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⑦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⑵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大会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⑶体现了两大原则: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

4、意义:

⑴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⑵开创了人民民主新阶段,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⑶宣告了政协代行人大的任务结束。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形成的基础:

①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②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同共筹建新中国的工作。2形成发展过程

①初步形成: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召开: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代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的代表出席大会,表明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可以执行全国人大的职权。②正式确立:1954年一届人大后,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任务结束,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

③新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标志该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④进一步完善

1982年中共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该制度进一步完善。3职能:

⑴1949年——1954年代行位全国人大 ⑵1954年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4特点:

①前提:接受中共的领导;

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思想基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组织基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②目标:以服社会主义事业为目标。

③与中共关系:各党派共同参政,不轮流值政;

④地位:各党派得到宪法的承认保护,享有政治自由、组织独立;法律平等。5作用

①有利于全国人民团结。

②有利于发扬民主,调动各党派参政议政的热情,加快社会主义建设。③有利于政府的科学决策(兼听各种意见)④有利于中共发扬优良传统,克服官僚主义

⑤有利于形成对中共的监督机制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定义: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自治权利。1.原因:

⑴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⑵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⑶各民族发展不平衡; 2.政策形成过程

⑴1949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⑵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⑶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目的: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4基本内容:

⑴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中国范围内的少数民族,以区域为基础,实行自治权;

⑵核心是聚居的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

⑶聚居的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的主体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⑷实行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和中央的统一领导。5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6实施状况 ⑴5个自治区:

①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

②1955.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③1958.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和1958.10宁夏回族自治区; ④1965年西藏自治区;

⑵30个自治州;⑶124个自治县; 6意义

⑴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⑵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⑶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⑷马克思主义关于问题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伟大创造 【疑难解惑】

1.比较《共同纲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同点

性质:都是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不同点

历史条件:前者是国民政府被推翻,新中国即将成立;后者是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国家性质:前者规定国家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后者规定国家性质是社会主国家 原则:共同纲领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新民主义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经济:《共》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宪》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政协与人代会的区别

⑴性质: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不是国家机构;

人代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根关。⑵职能:①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②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及其其它机关行使的职权。

⑶成员的产生方式:①政协委员由协商产生,(由上届委员会商决定)

②人代会代表由选举产生。2.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历史原因:人民代表大会是在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政体,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的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我国国情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许多优越性: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便于集中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既能保证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又有利于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3.正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主权论‛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基础 选民民主选举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前提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的全部国家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 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键 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资产阶级议会制的区别。

(1)阶级本质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资产阶级议会制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产阶级议会制的根本区别。

(2)组织和活动原则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与议行合一原则组织和活动;资产阶级议会制按三权分立原则组织和活动。

(3)政党在政权组织中的活动方式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即中国共产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资产阶级议会制采取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的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区别于西方国家政体的根本点在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本核心是,将人民所拥有的国家权力首先集中到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手中,再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并将国家权力分配给这些国家机关,它们行使各自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中的主要权力和决定性的权力,决定国家或者本区域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并监督由其产生的其他国家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在民主的基础上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是民意代表机

关。而其他国家机关并不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国家机关,而且也不可能都由人民选举产生。这些非民意代表机关当然无法去抗衡人民代表大会,去制约人民代表大会。这样就保证了人民代表大会能够集中行使国家权力,也就保证了人民集中行使国家权力,使得人民代表大会能够运用国家权力集中有效的保证人民意志的实现。

民主集中制原则还可以在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地方根据自己的情况,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进行管理。

6、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民主政治中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全国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作出科学的决策;有利于发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克服官僚主义;有利于形成对共产党的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正建设。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原因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境内各民族汇成了中华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在事实上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旧中国时,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的原因和旧中国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使各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极不平衡;近代以来各民族在为民族解放、社会进步方面共同斗争,建立了荣辱与共的友谊,这样的政治认同就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和社会基础。另外我国各民族之间除了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各有不同,需要政府在这些方面分别照顾各民族的风俗和习惯。

第2课.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及其历史性转折

【知识梳理】

一.良好开端: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56)1背景:

⑴经济:三改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⑵政治: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2内容

⑴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阶级矛盾已不是国内主要矛盾,而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⑵提出主要任务: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七届二中全会也提到)⑶重申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健全法制,⑷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反对官僚主义。

⑸制定了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3意义:见教材

二.重大挫折:‚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966—1976)㈠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

⑴.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55万人)——成为以后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

⑵.1958年大跃进——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人民公社——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⑶.1959年反右倾斗争 ——将阶级斗争引申到党内。

⑷.1960年实行调整(中心)、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962年八千人大会。

㈡‚文革‛发生(1966——1976)1原因

①根本原因: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严重

②毛泽东对国内形势的错误判断,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重要原因(毛是图通过文革夺走资派的权,巩固社会主义的政权))

③林彪、江青等人的利用、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促成因素)

④导火线:1965.11姚文元在文汇报上发表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点名批判北京市副市长吴晗。2过程

⑴全面发动标志:66.5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五一六通知‛和66.8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通过了十六条。(两次会议或两个文件)

⑵成立领导机构:中央文革小组(1966.5.28成立,隶属中央政治局党委;67.2后取代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69年九大后停止了活动。)

⑶红卫兵运动兴起:1966.8.18(八.一八)红卫兵聚集天安门,毛主席第一次接见了红卫兵,先后8次接见,66.11.25是第八次接见。破四旧,大串连 ⑷全面夺权,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上海的一月革命,1967年1月,由张春桥、姚文元策划,以王洪文为首的上海造反派组织冲击中共上海市委,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大权,建立上海革命委员会,毛泽东对此予以支持。接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都被夺权,陷于瘫痪。各‚造反派‛之间为夺权展开激烈斗争,许多地方发生武斗。工厂、学校正常的生产学习停顿下来,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使全国陷入空前的**之中。

⑸1968年成立了革命委员会:政党军合一,是政体建设的一次大倒退。⑹1971.9.13九一三事件,林标集团被粉碎,宣告了文革理论和实践的破产。⑺1976.10粉碎了江青集团,文革结束。(四人帮: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75批林批孔,将矛头对准了周恩来。))3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破坏。

⑴无政府主义泛滥:领导人、名人、学者遭到批斗,抄家迫害(红卫兵)⑵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了保障。——‚刘少奇冤案‛(1969.11 河南开封)⑶非法夺权,党政机构瘫痪,⑷人代会;政协;等遭到破摧残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了。⑸政治体制严重倒退:革命委员会

4.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的,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5.教训:建全民主与法制

三.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1.背景:

⑴文革结束,但左倾错误没有结束; ⑵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① 结果: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 影响:打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束缚,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潮流;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⑶邓小平恢复了工作。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12.18——22)⑴目的:彻底纠正‚左倾错误,拨乱反正。‛ ⑵主题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 ⑶内容:

①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②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④经济政策的拨乱反正: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⑷意义:

①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②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③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政治建设的新时代。

④开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四.新时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完善)

1.健全法律制度 ⑴历史条件:

原因: ‚文革‛的教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人民痛定思痛,深刻认识到,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为全面开展法制建设准备了政治基础。

(2)措施:立法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法律体系的形成:

①党提出法制建设方针: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②从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③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④1997年中共都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任务。⑤1999.3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在立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2.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⑴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⑵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于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进入新时期,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民族工作。1984年,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⑷村民选举制度的推行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同时,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改

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各地

在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创自吉林省的‚海选‛制度。

(二)‚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这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

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全体人民利益的民主,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民主权利,并且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各项事业的权利。

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制定或认可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高度民主和完备法制相统一的国家,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制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与法制化的统一。

‚法治‛是依法治国的简称,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第三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知识梳理】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

1、形成进程:最初提出是针对台湾问题 ①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公开宣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②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③80年代初邓小平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④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这一构想—— ‚一国两制‛构想具有了法律效力

2、‚一国两制‛的内涵:‚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①前提: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主体:社会主义制度

3、‚一国两制‛的意义: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①为实现祖国统一指明了方向;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②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式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港的回归

⑴香港问题的由来

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割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⑵建国初为什么不解决?

保留香港作为国际通道,以便打破帝国主义对我们的经济封锁,中国没有立即收回。但是,我国政府从来不承认关于香港地区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声明将在适当时机收回香港主权。⑶回归的过程和启示

1982年,邓小平等就香港问题与撒切尔夫人进行会谈。邓小平提出可以用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案解决,否决了英方用主权换治权的提议。

1984年12月9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原则,起草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启示:国家富强是实现统一的有力保障,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可行性。2.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⑴澳门问题的由来

1553年,葡萄牙人租借澳门。⑵回归过程

1987年,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发表。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布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布就职。

(史料链接)何厚铧致辞说:‚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民族团结富强,是中国人民长期不懈的追求。澳门回归,正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进程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步。‛ 3.回归条件

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根本原因)②‚一国两制‛政策的指导(关键)

③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群众基础)

④全民族的共同愿望。

⑤两个《联合声明》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提供法律依据。

4、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史上重大事件

①标志着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②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国际范例。

④开创了港澳发展的新纪元。三.海峡两岸关系 1两岸关系的进展

⑴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

⑵80年代民间交往开始,三通放松:通邮、通航、通商。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⑶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同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两岸分别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⑷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后来虽因台湾地区台独势力使两岸关系陷入严重困难,但两岸民间的交流仍冲破阻力,不断扩大,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关系不断加强。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的呼声日益高涨。

⑸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⑹1995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⑺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中国共产党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对话和谈判,什么都可以谈。中国共产党将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一道,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为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不懈奋斗。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连战。这是60年来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握手。⑻2008年5月26日 吴伯雄 ‚雨过天晴之旅‛

2.对台湾的基本原则:

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的对话和谈判,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最终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3.障碍因素

⑴台湾岛内‚台独‛势力;⑵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疑难解惑】

1、‚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这项方针的内涵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78年底,邓小平首先提出了这一构想。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宣布了这一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中,明确指出台湾在祖国统一后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时,中国政府提出按‚一国两制‛的构想收回香港。12月,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这样,‚一国两制‛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一国两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和平作出的巨大贡献。‚一国两制‛构想的特定涵义主要指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第二,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港澳地区实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各方面有根本的、重大的区别。第三,实行‚一国两制‛,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第四,实行‚一国两制‛有宪法和法律保证,在一些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有较长的时间稳定性。

2、台湾问题和祖国统一的历史与现实联系(1)历史上三次分裂

1624—1662年

荷兰 1895—1945年

日本 1949--

(2)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依据:①公元230年,三国时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水军到达台湾。②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前往台湾。③元朝时曾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岛,从此,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④1661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1683年,清政府进军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⑤1885年,清政府正式将台设为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法律依据:在法律意义上,中国对台湾拥有不容争辩的主权,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国内法来讲: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②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反分裂国家法〉规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决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的神圣职责。从国际法来说:①二战时期,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②在二战即将结束前,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它进一步重申:‚开罗宣言这条件必须实施。‛③〈日本投降条款〉规定:‚兹接受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1945年7月26日的波茨坦公告的条款‛。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已有160多个国家先后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这些国家同中国建交的同时,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如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都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⑤1971年联合国在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也证明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组织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3)新时期我们处理台湾问题的态度

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只有和平与战争两种选择,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3)阻碍祖国最后完成统一大业的因素和推动祖国最后完成统一大业的因素

阻碍因素: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

统一因素:实现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民愿望;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赢得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增强,都为我们的和平统一大业提供了条件。

3、港澳回归的有利条件和历史意义

(1)有利条件: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极大发展,为香港回归创造了有利条件。②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解决香港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③港澳同胞渴望回归。④两个《联合声明》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提供法律依据。

(2)历史意义:①解决了中国对港澳的主权问题。②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贡献。③是中国政府‚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的成功运用。为和平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范例。

4、两岸关系缓和的原因

(1)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而台湾与大陆经济上具有互补性,发展海峡两岸关系,进行经贸往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导。

(4)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促进了海峡两岸的缓和与交流。

5、‚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关系

(1)两者的关系: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2)两者的区别:

①设立的区域不同:特别行政区是在港、澳、台设立的,而民族自治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的。

②自治程度不同:特别行政区有‚高度的自治权‛,民族自治区有‚一定的自治权‛。

③社会制度不同:特别行政区坚持资本主义制度,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④解决的问题不同:特别行政区是为实现中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民族自治区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愿望设立的。

6、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

(1)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核心、最敏感的政治问题。台湾问题本质上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中国的内政,但其形成的背景及后来的发展都与美国有密切关系。

(2)从历史上看,台湾曾是美国在远东地区反共反华的基地。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由于两大阵营对峙,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一直控制和支持台湾与大陆对抗,甚至阻挠新中国统一台湾。

(3)从现实看,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直接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鉴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认识的变化,中、美达成三个联合公报,这成为中美关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美国认为中国对其构成挑战和威胁,因此一方面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利用台湾问题打压和遏制中国。台湾问题便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一张王牌。

7、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利弊因素(1)有利因素:

①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保证。

②结束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③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相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近年来两岸的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及各项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尤其是国民党、亲民党等访问大陆,使台湾人民对大陆的了解逐渐增多。

④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也得到了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⑤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和借鉴。(2)不利因素:

①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形嚣张,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大障碍。

②日本、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不希望中国统一,仍千方百计插手中国内政,支持台湾当局的‚反共拒和‛政策,是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障碍,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下载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和科技教案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和科技教案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外交关系的突破》教案

    外交关系的突破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同时结合《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和重新整合......

    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人民版全套)) (精选)[五篇]

    高中历史教案 必修一(人民版)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通史概要: 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3.2《新文化运动》优质教案

    3-3-2 新文化运动 【课程标准】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学习目标】 ⑴通过对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当时思想界的混乱,新型知......

    2016年新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全套))

    人 民 版 高 中 历 史 必修1 教 案 (全 套)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通史概要: 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民主政治的扩展》教案3(人民版必修1)

    民主政治的扩展 课标要求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法兰西第三......

    高中历史 教案 人民版必修3(共五则范文)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我校属于二级达标学校。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基本适应专题式学习。他们思维较活跃、具备了一定的自学......

    _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教案

    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和了解现代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魅力,使学生对现代艺术的形式感和美感有一定的了解,对学生的学习、创造与探索艺术创造与艺术表......

    高二历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案范文

    高二历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案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学业水平测试说明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了解新中国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