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RC串并联网络特性教案(精)
二、RC正弦波振荡器
RC正弦波振荡器分为桥式、移相式和双T电路等类型,这里重点讨论RC桥式振荡器。1.RC串并联电路的选频特性
RC桥式振荡器的核心电路是RC串并联电路,原理电路如图3-1-6所示。R1与C1串联,然后和R2与C2并联回路一起组合构成RC串并联电路,它在RC正弦波振荡器中既作反馈网络,又作选频网络。
+R1Uo.C1+R2C2Uf._ _
图3-1-6 RC串并联电路
在图3-1-6中,R1与C1的串联阻抗Z1R11jC1,R2与C2的并联阻抗
与输入电压U的关系为 Z2R2//[1(jC2)]R2/(1jR2C2),而电路输出电压UOfUZ2R2(1jR2C2)FfUZ1Z2R1(1jC1)R2(1jR2C2)O 1(1C2C1R1R2)j(R1C21C1R2)
(3-1-4)通常取R1=R2=R,C1=C2=C,于是
F13j(00)
(3-1-5)式中,01(RC)是电路的特征角频率。
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为 由式(3-1-4)可知,FF13(00)22
(3-1-6)
Farctg003
(3-1-7)
的频率特性,如图3-1-7所示。由图可知,当根据式(3-1-6)和式(3-1-7)可画出F达到最大,其值为1/3;而当偏离时,F急剧下降。因此,01RC时,F0与URC串联电路具有选频特性。另外,当0时,F0,电路呈现纯阻性,即U0f同相。RC桥式振荡器就是利用RC串并联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在0时的特点,用它既作选频网络,又作反馈网络。
F.φF3 ̄1+90°1ω/ωo1ω/ωo图3-1-7 RC串并联电路的频率特性
-90°
第二篇:电阻串并联教案(优质课)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项目教学案例
姓名:吴春丽
单位:禹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识别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知道串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并能区别生活中的实例。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学生对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重难点】
知道串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并能识别生活中的实际电路。【教学用具】 1.实验模拟电路板 2.电池两节 3.小灯泡两个 4.导线若干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类比法 【教学用时】
2课时 【教学设计】
首先让学生对串并联电路有一个字面上的认识,引出学生容易理解并且在初
中可能接触过的串联电路基本知识,并且进行简单的讲解,让学生利用实验电路板摆出串联电路的模型。
然后通过小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到本节课的重点部分,电阻的并联电路。通过形象的例子,让学生从主观上对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认识,能够很好的解决难点部分的知识传授,进而引入到让学生能够完成实际电路的连接,并能识别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的实际例子。【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答:电源、负载、连接导线、控制和保护装置。
2.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
答:I=U/R(在此要重点强调三个字母代表什么?I、U、R分别代表电流、电压、电阻,此式表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引入教学
拿出准备好的实验电路板和小灯泡等实验用具,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独立的进行实验探究,更好的让学生融入到学习中去。
三、串联电路 1.定义
在电路中,若干个电阻依次连接,中间没有分岔支路的连接方式,叫做电阻的串联。
2.特点
① 电流:不论各电阻的数值是否相等,通过各电阻的电流为同一电流。
即:I=I1=I2
② 电压: 串联电阻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两端的分电压之和。
即:U=U1+U2
③ 电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即:R=R1+R2
④ 分压原理:各电阻上的电压与它们的阻值成正比,即电阻越大分配到的电压越大。
即:U1/U2=R1/R2
四、并联电路(重点)1.定义
将若干个电阻的一端共同连在电路的一点上,把它们的另一端共同连在电路的另一点上的连接方式,叫做并联电路。2.特点
①电压:加在各并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为同一电压,即各并联电阻两端电压相等。
即:U=U1=U2
②电流: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并联电阻电流之和。
即:I=I1+I2 本部分的讲解可以给学生用不同颜色的线来画出电流流向,很形象的就可以看出总的电流分成了两部分,从而很容易理解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也可以把电流比喻成河流的主干道和分支,让学生从感性上学习知识,避免公式推导的复杂。(如右图所示)
③电阻:电路的总电阻R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之和。可通过推导得出
即:1/R并=1/R1+1/R2 也可以让同学们联想学过的知识: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把几个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所以几个导体串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串联导体的电阻都小。
④分流原理:各电阻上的电流与它们的阻值成反比,电阻越大分配到的电流越小。
即:I1/I2=R2/R1
(难点解决措施:在此部分讲解中,可以给学生举以形象的例子,例如把电流比喻成水流,把电阻比喻成河道的砖瓦石块和管径,砖瓦石块多电阻就大,阻力大流过的水流就小。引出电阻越大的支路,所分配到的电流就越小。)
五、课堂小结
利用图表类比法让学生对所学的串并联电路进行比较理解。
本节小结串联电路II I1I2并联电路I1电路图电流电压电阻电压与电流分配关系I2I = I1=I2U =U1+U2I =I1+I2U =U1=U21/R并=1/R1+1/R2I1/I2=R2/R1 R =R1+R2U1/U2=R1/R
2六、课堂练习与讨论
1.让学生会画基本的串并联电路图。
2.利用学习的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举例说明生活中一些串并联电路的实例。(例如:节日里的小彩灯,教室里的日光灯、家用电器的连接等等)。
七、提高部分
让学生能用已有的实验器材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并能在实验室通过实验的方式验证串并联电路中的特点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八、作业安排
1.课后习题2.2;
2.实践作业:在实验室进行串并联电路特点的验证。【教学反思】
我们经常提到一句话,“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我的这节课开始以提出实验要求,并让学生展开探究学习,最后让学生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完成实验目标,前后形成一条鲜明的线索,形成一种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从而实现了教好学生的愿望,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本节课中,我已经努力提供了实验探究教学的有利条件,为学生提供了一条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这样也更有利于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
第三篇:科学小制作教案:串并联电路
科学小制作二:串并联电路
一、课时:2课时(一次课,每次2小时)
二、教学目的:初步了解电压、电流及电路的概念,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及二者之间的异同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掌握安全用电知识。
三、制作过程:
1、准备材料:干电池两节(1号或5号)、导线若干、3V小电珠两个、铁钉、小木棍、塑料棒、胶带
2、制作电源:将两节电池正负对接,用一张纸卷紧并用胶带粘牢,两头接上导线并用胶带固定。
3、给两个电珠分别焊接导线(请老师帮助)
4、将两个电珠首尾相接并与电源连接形成一个回路,即串联电路。摘掉一个电珠,另一个也灭了。
并联电路
5、将两个电珠并起来与电源连接形成一个回路,即并联电路。两个电珠互不影响。
6、在电路中分别连接铁钉、小木棍和塑料棒,观察电珠的亮或灭,认识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7、用铁丝或铁片设计一个开关。
第四篇:串并联电路的判断 教案(教师版)
一对一个性化教育口碑品牌
学生姓名 [徐佳宝] 学科 [物理] 教师姓名 [程小可] 课时 [
Tel0371—68888095/68888905
一对一个性化教育口碑品牌
[例4]
[例5]
[例6]
[例7]
Tel0371—68888095/68888905
一对一个性化教育口碑品牌
题型
二、开关改变电路的连接方式
[例1]如图所示电路中(1)当只闭合开关S1时,灯L1、L2、L3是怎样联接的?(2)当S1、S2闭合时,电流通过哪几只灯?是怎样联接的?(3)当S1、S3闭合时,电流通过哪几只灯?是怎样联接的?(4)当S1、S2.、S3都闭合时,电流通过哪几只灯?是怎样联接的?
[例2]图中,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通过灯,它们是 联.当S1、S2闭合时,电流通过灯。当S1、S3闭合时,电流通过灯。当S1、S2、S3都闭合时,电流通过灯,它们是 联.
[例3]如图所示,当S1,S2断开时,能亮的灯是______,它们是_______联的。当S1,S2闭合时,能亮的灯是______,它们是______联的。当S1闭合、S2断开时,能亮的灯是______。
当S1,S2断开时,电流从正极流出经过L1再经过L3流回负极,因此L1,L3亮,是串联的。当S1,S2闭合时,L1被短路,电流从正极流出经过S1后分为两路,分别经过L2和L3再合为一路流回负极,因此L2,L3亮,是并联的。当S1闭合,S2断开时,L1被短路,L2是开路,因此只有L3亮。
L1,L3,串;L2,L3,并;L3。
[例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灯L1、L2串联,应闭合开关 _,断开开关 _ ;要使灯L1、L2并联,则应闭合开关 ___ ;开关 ___ 不能同时闭合,否则会造成电源短路。
[例5]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只闭合S3时,能亮的灯是______,它们是______联的。闭合S1和S2时,能亮的灯是______,它们是______联的。如只要L1亮,应闭合______,断开______。同时闭合______是不允许的。
Tel0371—68888095/68888905
一对一个性化教育口碑品牌
.L1、L2,串,L1、L2,并,S1,S2,S3,S1、S2、S3 [例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要L1、L2串联,则须闭合开关______,断开开关_____;若要使L1和L2并联,则须闭合______,断开_______;若同时闭合S1和S2,此时电路将______。
[例7]小华和几位同学在学校实验室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关于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你认为正确的是()
A.A1的示数变大,A2的示数不变
B.A1的示数变小,A2的示数变大
C.A1的示数变大,A2的示数变小
D.A1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变大
考点: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并联电路的特点是两用电器互不影响,以及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之和.解答:解:开关的断开和闭合使电路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当开关断开时,只有L1一盏灯,当开关闭合时,电路为两灯并联,干路电流增大,但对原来的灯L1不影响.所以A1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变大.
题型
三、判断电表的类型
[例1]如图所示,已知两只灯泡L1和L2是串联的,则在①、②和③三个电表中(电流表或电压表)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电流表,②和③是电压表; B.①和③是电压表,②是电流表;
C.①和②是电流表,③是电压表; D.①②和③都是电流表
[例2]几位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当他们闭合开关后,两个灯泡均正常发光,下面的几种说法中,你认为4
Tel0371—68888095/68888905
一对一个性化教育口碑品牌
正确的是
A.表1、2、3均是电压表
B.表1、2、3均是电流表
C.表1、3是电流表,表2是电压表
D.表1、3是电压表,表2是电流表
题型
四、根据要求设计电路
[例1]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都要安装照明灯和换气扇。使用时,有时需要各自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它们同时工作。评价如图所示的电路,你认为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例2]居民楼的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造成很大浪费。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若将这两种开关配合使用,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聪明”。“聪明”的电路图中的()。
[例3]某种电脑键盘清洁器有两个开关,开关S1只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L,开关S2只控制吸尘用的电动机M。在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D
开关S1只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L,开关S2只控制吸尘用的电动机M。两用电器都能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因此,两个用电器应该是并联的,它们都有自己的开关来控制,符号上述要求的电路只有D。答案:D [例4]中考期间某考场保密室有两把不同的钥匙,分别由两名保密工作人员保管,只有当两把钥匙都插入钥匙5
Tel0371—68888095/68888905
一对一个性化教育口碑品牌
孔(相当于闭合开关)电动门才会打开,单独使用某一把钥匙不能使门打开.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A
[例5]为了生活方便,卧室里的同一个照明灯通常用两个开关控制.一个安装在进门处,另一个在床头附近,操作任意一个开关均可以开灯、关灯。下面四幅图是小明用电池作为电源设计的四个电路模型,能满足要求的是(其中A图中的Sl、S2及C图中的S1为单刀双掷开关)()A
[例6]小红发现教室里的一个开关可以同时控制两盏灯。图2中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A
[例7]为了节能、方便,有的楼道照明灯使用声、光控开关,其原理是:光控开关在黑暗时闭合,声控开关在有声音时闭合。下面能实现只在黑暗且有声音时灯才亮的电路原理图是()
[例8]家用电吹风由电动机和电热丝等组成.为了保证电吹风的安全使用,要求:电动机不工作时,电热丝不能发热:电热丝不发热时,电动机仍能工作.下列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题型
五、动态电路中电表示数的变化
[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的示数将________,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示数的比值将________。(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Tel0371—68888095/68888905
一对一个性化教育口碑品牌
变小、变大
[例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的示数___________,电压表V1的示数___________,电压表V2的示数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变大、变大、变小
[例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l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自b向a端移动,V1的示数将
,V2的示数与V1的示数的比值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变大、变小
[例4]如图所示,当滑片向左移动时,各表的变化情况如何?
P左移→R2↓→R总↓→I↑→A表↑;因为V1表示测量滑动变阻器R2的电压,因此与电流表相反变化,因此V1↓;因为V2表测量的是定值电阻R1的电压,V2↑。
[例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的示数将___________,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示数的比值将___________。(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Tel0371—68888095/68888905
一对一个性化教育口碑品牌
变小、变大;(提示:电压表V1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的是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滑片向右移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电流变小,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例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1的示数将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压表V2的示数的比值将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变大、不变;(提示:电压表V1电压表V2测量的均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例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A(提示:电压表V1测量的是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它的变化与电流变化是相同的;而变阻器按照题意,它的阻值是变小的,因此电流变大,电压变大)题型
六、画等效电路图 [例1]
[例2]
Tel0371—68888095/68888905
一对一个性化教育口碑品牌
Tel0371—68888095/68888905
第五篇:系统特性教案
第2、3课时系统的基本特性
一、教科书分析
这一节课讲系统的基本特性,是下一节“系统分析方法”的基础,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在理解前面系统的概念的基础上,再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可以深入理解系统的本质特性: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和适应性,其中整体性是重点。掌握系统的整体性后,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适应性就容易理解了。
二、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知道了系统的概念,但对系统还是缺乏深入的理解,更不知道如何分析系统问题,为此就有进一步学习的需要。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系统的认识有较大的提高,理解万事万物的相关和变化,学会用整体、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系统的基本特性。
2.会用系统的基本特性分析、解释身边的系统问题,并联系实际,拓展知识。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系统的基本特性;教学难点是利用系统的基本特性解释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拓展知识。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这节课偏重理论知识,涉及较多抽象概念,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所以在选取案例时应考虑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难度要适中。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系统含义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归纳出系统的基本特性。这样做不仅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为了使学生准确地把握系统的特性,教师还可以采用正反对比的事例来强化概念的清晰度。
六、课前准备
展天通用技术结构套件、相关的资料图片、制作PPT课件。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自行车结构的认识学习了系统的概念,并用我们的结构套件制作了自行车耳朵模型,这节课我们继续完成我们的模型,来学习的新的内容,系统的特性。
提问:系统都有哪些共性(展示不同类型的自行车)?(能被称为系统的东西都有它们共同的特征),那么经过大家的预习,系统到底有哪些特性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系统都具有的基本特性包括: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环境 适应性„„
【学生活动】下面留给大家10分钟时间,大家完成我们自行车模型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思考,自行车作为一个系统,他应该具有刚才所说的五个特性,大家拿着模型,结合生活在的自行车,说说这些特性是怎样在自行车上体现的?(小组活动,一组请一位代表发言)
2.系统的基本特性。(学生活动完毕请小组代表回答)(1)系统的整体性。
教师提示:拿出一堆分散的结构零件,提问,自行车是由结构件组成的,那么这堆零件算是一辆自行车么? 学生:„„
【教师总结】自行车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整体,它内部的各个零件不是简单地放在一 起,而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结构高精度地组合起来,相互配合,就产生了一种新的功能.而且这种新功能是组成系统之后的独特的整体功能,是单个零件所不具备的。提问:大家考察一下周围的系统是否也是如此。(房屋建筑所用的水泥沙子)
【案例分析】老师改卷子问题?怎样改卷子更快?
【教师解析】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是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简单相加,而是各个要素之间的有序搭配与组织往往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归纳出:系统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各个要素(部分)的简 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这种特性叫系统的 整体性。整体性是每个系统具备的最基本的特性,是系统最主要的特性。
【案例分析】教科书第69页“案例分析:巴尔扎克的塑像”。
【教师总结】罗丹在乎雕像的整体功能,而不是局部的双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考虑问题要有整体意识,要舍得抛弃部分而保存整体。
(2)系统的相关性。
PPT展示变速自行车的齿轮咬合转动的图片,各种齿轮的大小不同,有一定的齿数比。齿轮之间有不同齿数比,使得齿轮的转速有快有慢,最终达到一个变速的效果。看得出自行车的各个零件相互联系密切,而且每个零件的运转又关系到自行车的正常走时。系统中部件和部件有着相互作用或者部件影响整体表现的这种特性就是系统相关性。不仅自行车有相关性,其他系统都有相关性。同学们能否举一些系统相关性的例子? 【学生回答】..„·(学校教学,工厂流水线)
【教师总结】相关性是指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或要素与整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投影展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图片。
请说明系统的相关性。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植物长出的叶和果为昆虫、老鼠提供了食物;昆虫成为鸟的食物源;有 了鸟,才会有鹰和蛇;有了鹰和蛇,鼠类才不会成灾„„如果生物链中的任意一种物种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会联动地导致其他物种变化。
【案例分析】教科书第70页“案例分析:厨具安装”。
(3)系统的目的性。
为什么会有不同功能的自行车? PPT展示不同自行车的图片。
很多系统是人设计的,具备一定的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功能,并体现人的设计 意图。
系统具有某种目的,能实现一定的功能。分析和设计一个系统时,必须先弄清楚 系统的目的,否则就无法构成一个良好、有序的现实系统。当系统存在多个目标时,要 从整体协调的角度出发寻求平衡,获得整体的最佳效果。
【案例分析】1999年,我国开始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2001年与1998年相比,全 国共调减粮田面积1.3亿亩,增加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面积9 000多亩.种植业 开始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协调发展的格局,尤其是蔬菜、水果、花卉的 迅速发展,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结合上面的资料进行分析,作为一个系统,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什 么?是通过哪些途径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我国农业发展在进入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的阶段后.农产品价格 持续低迷,农业生产效益低。为了适应新阶段的变化.我国的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着力调整和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品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目的是提高农业适 应市场的能力和综合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调整途径:迅速发展 优质农产品;畜牧业生产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需要,由偏重数量增长向数量 和质量并重的方向转变;渔业生产结构的调整重点是增加名特优新水产品的养殖面 积和产量。
(4)系统的动态性。,为什么旧自行车更易发现安全质量问题,更需要维护,甚至淘汰? 【学生回答】自行车用了一段时间,零件开始磨损、老化,整个系统的状况发生了变 化.安全性能大大降低,容易出事故。【教师总结】我们身边的事物都在变化之中,老师家里的电脑几年前是新的,现在已 运行不起来了。也报废了。所以任何事物总是变化的,是动态发展的。系统也一样,它们具有动态性:任何系统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运用系统动态 的观点.有助于我们不仅看到系统的现状,还看到系统的发展变化,从而预测系统的 未来,掌握系统发展的规律。
病人从住院到出院这段时间内,医生常常会开不同的药方,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学生回答】病情是动态变化的,开药方要依据病情。
生活中有些事物好像没有变化,是不是有的系统就没有动态性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系统的变化有快有慢,快的今非昔比,慢的几年如一日,就像这个闹 钟,新的时候很好,后来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直到好几年后才发现它走时不准了,因 为里面的零件已慢慢地开始老化。虽然有的系统变化慢,但不等于不变化,只是看不 出来而已,其实万物都是变化的。(5)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一个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通常都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 化会引起系统特性的变化,并相应地引起系统功能和系统内部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变 化。系统只有具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才能保持和恢复系统原有的特性。
【课件展示】不同时期不同的自行车图片
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很重要,企业为什么要根据市场变化来开发新产品?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任何企业都需要了解同行业的经营动向、发展状态以及市场需求等 环境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本企业的经营对策,谋求自身的发展。例如,有些老产 品已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或有新产品淘汰了老产品。企业的经营应该随时 面对行业的变化。开发新技术.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的变化。3.小结。
根据下面的关键词进行知识整理和回顾:整体性、要素、子系统、要素和要素相关、要素和整体相关、目的性、协调、动态变化、适应性。
八、作业设计
学习系统的目的性可以指导我们分析生活学习中碰到的一些棘手的问题,如目前高中阶段有多门课程要学习,任务很紧,该如何协调和安排好各学科的学习时间。
九、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