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数学活动:10以内的加减法(数的运算)
大班数学活动:10以内的加减法(数的运算)
【活动目标】
1.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了解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 【活动准备】
材料投放:写有5以内加减法算式的桃子卡片若干(大约是幼儿人数的两倍),图片(图上有2个小西瓜、4个大西瓜),贴有数字1~8的篮子,若干组数量在10以内的实物,记录纸,电话玩具(1~9的按键被10以内的加减算式代替),笔,骰子两个。【活动过程】
一、游戏“桃子找家”,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
(一)师:果园丰收了,我们一起去果园帮忙采摘水果吧!瞧,这么多的桃子散落在地上,请小朋友们根据桃子上的加法或减法算式,算出得数,然后把桃子放进贴有数字的篮子里。
(二)幼儿自选桃子放进篮子里,同时鼓励幼儿互相检查、纠错。
二、学习看图列算式,初步感知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有6个西瓜(2个小的、4个大的)。
师:果园的叔叔阿姨请我们吃西瓜。看,有几个西瓜?这些西瓜有什么不同?叔叔阿姨要考考我们,你们能根据这些西瓜列出算式吗?能列出几道算式?
(二)三四个幼儿组成小组,分小组讨论,每组一张记录纸,将列出的算式记录下来,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三)师幼分享与梳理。
1.师:你们列出了几道算式?这些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还能列出不一样的算式吗? 2.鼓励幼儿介绍本组列出的算式;引导幼儿说明算式表示的意思。例如:“2+4=6”,表示2个小西瓜和4个大西瓜,合起来一共是6个西瓜。当有幼儿列出“4+2=6”时,引导幼儿说出两道算式的异同,复习加法交换律.3.当有幼儿列出“6-2=4”“6-4=2”时,请幼儿说说算式中每个数字和 引导幼儿发现加法算式中的三个数将位置变一变,可以列出减法算式,即得数减去加号两边其中一个数,会等于另一个数。
三、分组操作活动,学习列式并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一)第一组“超市统计员”:提供若干组数量在10以内的实物,引导幼儿根据物品特征,在记录纸上列出4道加减法算式并计算。
(二)第二组“破译电话号码”:提供电话玩具(1~9的按键被10以内的加减算式代替)记录纸、笔,引导幼儿算一算电话拨号键上的算式,按算式的顺序填在记录表的格子里并填上答案,电话号码就被破译了
(三)第三组“骰子游戏”:两人一组游戏。引导一个幼儿同时掷两个骰子,另一个幼儿根据掷出的两个点数列出4道算式,并记录下来。如掷出的两个点数合起来超过10则重新掷骰子。掷骰子的幼儿检查,然后互换角色继续游戏。
(四)第四组:提供操作材料《小鸟找家》,引导幼儿沿着得数是6的路走迷宫,帮助小鸟找到家。【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将分组操作材料投放到数学区,支持有兴趣的幼儿继续练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第二篇:大班数学教案:7以内的加减运算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7以内的加减运算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加减,并进行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法算式及其含义的理解。
3、爱动脑筋,能积极参与加减运算活动。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加减算式
2、教具图片一张《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教师:小猴们旅行回来了,我们去看看它们吧。
1.出示图片:小猴在哪里?它们都在干什么?
请幼儿说一说每个小猴子的位置,以及它们正在做什么?
如:1只小猴子,6只大猴子„„„
2.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
引导幼儿列加法或减法算式,并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如:1+6=7表示1只小猴子和6只大猴子合起来是7只猴子。
再如:7—1=6表示7只猴子中,有一只小猴子剩下的都是大猴子。
3.继续引发幼儿的思考:你还能列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算式吗?
二、幼儿操作活动。
1.看图按特征标记列算式。请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实物有多少?
它们的颜色和其它特征是怎样的?
然后,列出7的第一组加法或减法算式。
2.观察连续的三幅图,讲述图片的含义,列出加减算式。
3.带领幼儿分别打开《幼儿用书》第12、13页,引导幼儿练习7的第二组、第三组加减运算。(也可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活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日常或区域中进行。)
三、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看特征列算式”的活动,鼓励幼儿说出每道算式的意思,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第三篇:1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一年级1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导学设计
主备教师
韩红英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1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做到能正确口算10以内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2.经历自主探索及与他人合作的学习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引导提出问题,初步学会有条理思考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在交流算法过程中,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通过解决问题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学习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2.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学习难点:连加减混合意义和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看一看,好吗? 2.课件出示一:观察图片
图上都有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情境图编一个数学故事,并提出数学问题。(说清楚数量的变化)
学生独立编出后,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小组内的同学听,设计意图:锻炼孩子们的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问题的概括能力 3.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独立完成:原来有4只天鹅,过了一会飞来了()只,又飞走了()只,现在有几只天鹅?
先让学生结合图中的说明,理清思路,再独立思考,怎样才能求出有几只天鹅?让学生在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每组出一名同学汇报本组的意见。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分别列出各种算式。
算法:------------------------------(只)
让学生看算式,每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总结:加减混合运算也是先算前面的(也就是加法在前先算加法,减法在前先算减法)。
课件出示图片二:(天鹅的变化)原来有4只天鹅,过了一会飞来了()只,又飞走了()只,现在有几只天鹅?学生能说出天鹅只数的变化,列出算式。算法 :----------------------------(只)
设计意图: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能有条理的解决问题,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4、还有其他的问题吗?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全都说出来。
小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连加、连减一样,都是从左面开始,分两步计算。
三、训练与总结
1.67页做一做仔细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出图的意思,提出问题,并列算式。
2.练习十五 1、2、3 3.小组内交流,编一个趣味性强的故事,要有数学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1.小结全课: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第四篇:1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1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小猴子学钓鱼”的具体情景,体会1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做到能正确口算10以内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2、经历自主探索及与他人合作的学习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初步学会有条理思考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在交流算法过程中,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通过解决问题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感受算法多样化。教学难点:连加减混合意义和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预习展示
1.谈话: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了花果山,游了水帘洞,看了小猴子跳水,还美美的野餐了一顿,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猴子是怎样钓鱼的呢?好,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去看一看,好吗? 2.学生提出问题。
图上都有什么?他们都在干什么?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情境图编一个数学故事,并提出数学问题。(说清楚数量的变化)
学生独立编出后,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并思考提出的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
现在有几只猴子学钓鱼?现在鱼缸里有几条鱼?
3.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现在有几只猴子学钓鱼?
原来有5只小猴学钓鱼,过了一会走了3只,又跑来了1只,现在有几只小猴学钓鱼?先让学生结合图中的说明,理清思路,再独立思考,怎样才能求出有几只猴子学钓鱼?让学生在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每组选出一名同学汇报本组的意见。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分别列出各种算式。
算法一:5-3+1=3(只)
算法二:5+1-3=3(只)
让学生看算式,每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总结:加减混合运算也是先算前面的(也就是加法在前先算加法,减法在前先算减法)。多说。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鱼缸中鱼的变化)现在鱼缸里还有几条鱼? 知道学生说鱼的只数的变化,列出算式。算法一:3-1+2=4(条)
算法二:3+2-1=4(条)
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能有条理的解决问题,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4、还有其他的问题吗?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全都说出来。教师指着4个算式说:我们今天研究的是“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师小结: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连加、连减一样,都是从左面开始,分两步计算。
三、实际应用,巩固练习
1.59页第1、2题
仔细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出图的意思,提出问题,并列算式。2.第6题小竞赛
(1)讲清要求:小马要从得数是3的石头上过河。比一比看看哪只小羊先过河。
(2)学生比赛,最快的学生给予奖励和表扬。3.第9题
小组内交流,编一个趣味性强的故事,要有数学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评比,解答故事中的问题,教师及时评价。
四、课堂小结:
1.小结全课: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2.集体评价。
第五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加减
活动目标:
1、复习10的加减,能准确、迅速地进行加减运算。
2、能认真观察画面的内容列出算式。
3、体验和同伴在电脑上合作运算的快乐。
活动准备:
已学过10以内的加减法、电脑两人一台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1、开火车复习,教师说算式,幼儿轮流回答。
2、报得数复习,教师出示数卡,幼儿抢答。
二、两人合作电脑答题列算式。
1、教师提要求:注意观察画面的运动,先出现几个,在出现几个,最后列出算式。
2、幼儿两两合作共同来完成作业。(两人要商量,分配谁操作)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小组。
三、活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