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特级教师讲座之一程红兵
语文特级教师讲座之一程红兵:
从修养到课堂
主讲人: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特级教师程红兵
(笔录者:倪孟达)
上篇 课堂
在我们的课堂里,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其一,隔。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其负面作用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制造了某种无形的“隔”。好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如今师生之间的互动隔着一个电脑,电脑作为中介物,阻断了教师与学生的直接交流,同时也淡化了生与生的沟通,这样就使课堂少了点“人脉”,少了点“人情”。
解决之法:化。
电脑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并非是课堂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教学不能围绕课件展开,课件应该自然地“化”在课堂里,是教师组织课堂的一种工具,教师脑子里应该有“物为我用”的意识,而不能“我为物用”。
其二,呆。
教师提问缺乏技巧,缺乏机智,没有对问题进行很好的设计,所提问题不是难倒全班同学,就是能够被异口同声地回答,这样就根本达不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
解决之法:活。
启发式课堂,既要设计好提问的环节,又要在课堂中灵活应对。要做到“活”,既要有所预设,又能根据课堂情境适当进行调整,同时摆脱机械式操作,适度地超越当下,有前瞻性与全局观。
其三,冷。
老师在课堂里冷漠无情,表情呆滞,整个课堂如一潭死水。这种教学是功利性思想对课堂的侵蚀,教师没有感情的付出,仅仅把上课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作为谋生的手段,如同饭庄做行脚客人的生意,“一次性”,不考虑发展。
解决之法:热。
只有真正融入学生当中,热情洋溢地与学生展开交流,才能进入学生的心,才能得到学生的心。
其四,独。
唱独角戏,好像整个舞台就他一人,把学生当作观众,甚至眼中没有观众的存在,一堂课自始至终看着天花板的右上方,直至下课铃声响起,结束表演。
解决之法:和。
要跟学生有所交流,从语言到眼神,到手势,到情感,全方位的交流,才能使课堂拥有生命力。
其五:陈。
内容陈旧,形式陈旧,不管文体,不管今古,一以贯之,坚持一种教学模式。
解决之法:变。
俗话说:各师各法,各马各扎,各庙各菩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所谓名家的教学模式,并不是他的课堂教学的全部,日常课堂不能只是一种模式,每天都要有变化,一成不变不能满足今天学生的需求。
下篇 修养
所谓教师的专业化,就是自身修养的提高。
提高教师的修养,应从如下三方面着眼:
一、知识
1、背景知识。
语文老师应该具备充分的语文以外的知识,这些知识的多寡,关系到语文课堂能否真正成功。好的老师上的课,让学生没有饥饿感。
夏丏尊评价李叔同,说他的国文课、书法课、英文课上得比本专业的老师更吸引学生,而他原本给学生上的是音乐、美术课。
2、本体知识。
即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师对文本的研读应该深入、准确,有深刻的领会,不能懵里懵懂,更不能误读。
当然也不必害怕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哪怕是跟传统观点完全不一致,也应该有更客观、清醒的判断。
(程说“李镇西是个不彻底的革命者。”他举李镇西上《拿来主义》一课为例,当学生对“文化遗产”有不同看法时,因为考虑到要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李提高嗓门把学生的异议压了下去。其实李镇西不需这么做,以他的名气和功底,完全可以随意行止,“怎么上都是合理的”。)
3、条件性知识。
这是课堂教学的外围知识,却又是不可或缺的,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知识。
中学教师的价值体现在课堂上,体现在教学的细枝末节上;他们从事的是比大学教授、研究者更艰苦也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如何在课堂里有效且生动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绝非一件易事,而应是一个技巧性、艺术化的过程。
于漪老师为了让学生明白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在课堂里朗读一篇没有标点的文章,读得上气不接上气,使学生真切体会了那种局促和气闷的感受。
一个外教给中国孩子上英语情境课。他掏出一张照片,跟孩子们说:“This is my first daughter.” 又掏出一张照片,说“This is my second daughter.”当他掏出第三张照片时,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This is my third daughter.”老外摆了摆手说,“No,he is my son.”
4、经验性知识。
利用自身经验,处理课堂里的突发事件。
老教授在第一堂课里,为了拉近与学生的关系,说:“我是你们老师的老师,你们该叫我什么?——”学生齐声回答:“师爷!”距离无形之中被消弥了。
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在上海采访APEC会议,其时亚洲正爆发金融危机,许多国家货币被迫贬值,人民币也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会议开始前,会场外聚集了众多记者,大家都在等待江泽民主席,希望从他口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消息。但江主席到来之后,昂首挺胸,两眼前视,没有理会两旁的记者。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吴小莉冲江主席喊道:“江主席,昨晚睡得好吗?”江主席转头回答说:“昨晚睡得好。”会议结束后,江主席从里面出来,还是一副拒绝采访的姿态。吴小莉扬了扬手中一张十元的钞票说:“江主席,这十块钱明天还值十元吗?”江泽民回答说:“人民币不贬值。”两句话就达到了采访的目的。
教师应有此智慧,善于从生活中总结出这类经验。
二、能力
这里所谓的能力,特指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实施、评价的能力。
1、开发。
以建平中学为例。
建平中学在各个学科都积极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如语文学科,他们开设了“诸子百家选读”,让学生在中华文化的源头中,亲近民族精神,寻找民族精神之根;“普利策奖新闻作品选”,了解当下的国际时事,以拥有宽广的时代背景,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灵魂”的学生。此外,他们介绍多种文学作品给学生作为选读作品,如《文化苦旅》等。
比照国外的高中教材,如英国,他们就拿莎士比亚作品、狄更斯作品,让学生读、写、再读、再写,是一个完整的文学修习的过程。
钱理群在北大退休后,来到南京师大附中,给高中生开设鲁迅修选课,许多学生坚持听课,收获巨大。
作为一门课程,语文的改革空间非常大。一切优秀的人类文化成果,都能拿来为我所用。所谓语文课程,就是各种各样的名著,单靠语文教材是教不出学生的文化底蕴的。
要想让学生真正获得文化的积累,第一位要素是“读”,使其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伴随以写读书笔记。由表及里,深刻其思想。电影大师爱森斯坦说:“画面把我们带入感情,感情把我们引向思想。”
建平中学的学生一月读一本名著,每周写一篇书评,每月写一篇读书笔记,这都是老师正确引导养成的良好习惯。
程红兵教《我与地坛》,把教材里删去的部分印发给学生,让他们在完整的阅读中提升感悟。
再如数学课程。
数学是培养孩子们思维的体操,本着这样的认识,数学老师积极把身边的资源开发成课程的内容。比如:把上海所有名胜编入教材,学习“情景数学”;把红绿灯的一些规律和运用编入教材,成为“二十一世纪发展的方向”。
2、整合。
怀特海的《教育目的》里说教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这样三种:
有用的而不是僵化的知识;
专门的而不是普通的知识;
整合的而不是分离的知识。
语文课程最明显体现了上述的第三种知识。
程红兵说,当校长最困惑的是什么?做语文老师时,自己的想法一下子就能变成现实,而校长不能,局长更不能。(因此理想的实现有赖于宽容的大环境中个体的不懈努力)
基于“整合”的课程观,建平中学除使用上海的S、H版教材之外,还把人教版教材也发给学生,最大广度地扩大阅读面。
教师可以选择课程(教材),以贯穿自己的理解和思想。
此外,建平中学自己编教材:
如语文学科,阅读部分,分如下几个系列:
成长系列: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养料,选择好文章,回归常态,回归自然,使这种阅读成为常态化、自然化。
文学系列:以散文、诗歌、小说的体例分编,文体分明。以审美鉴赏为主。
文言系列:以史纲为纵线,以文体为横线,结合史纲、文学的内容,给学生以全面的熏陶。
大家系列:选择文学大家、文化大家,培养学生的领袖气质。文学史上称得上大家的,单独拿来重点研究,专题研究,使学生对大家有一种精神膜拜。学校、老师应该负起引领学生精神走向的责任,对大师顶礼膜拜,则会远离庸俗、低俗,给他们一个精神归宿。比如鲁迅、曹雪芹、司马迁等,莎翁、托翁,《圣经》,其他文化经典等等。
知识系列:学习逻辑、修辞、包括语法等知识。
3、实施。
即课堂教学的实施。可以创设各种情境,如“同情心”的情境等。
4、评价。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的发展,促进教学的发展。
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哪怕是只言片语,也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黑格尔,健康状况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大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这是黑格尔从神学院毕业时老师写给他的评语。这段话极其准确地道出黑格尔的性格特点和能力特点,跟他最终成为一个哲学家而非神父,应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因此评价一个学生,应该尽可能客观、公正,更多鼓励,有前瞻性。)
那么评价教师该掌握什么样的标准和尺度呢?
华师大教育系终身教授叶澜提出这样的观点:
扎实:课堂有意义,听与不听不同;
充实:有效率;
丰实:生成性、非预设,能在课堂中有创造;
平实:常态下上课,今天能上,明天也能上,这里能上,那里也能上;
真实:不伪,不假。不十全十美,优点突出,也有缺点。
于漪老师说过这样的话:一辈子教书,一辈子学教书;一辈子上课,上了一辈子遗憾的课。这就是最真实的课。
程红兵提出自己的评课观:
效果:看学生学得怎么样,反过来说就是看教得怎么样。学生的知识能力有啥变化?情感态度有啥变化?举建平中学的郑朝晖老师上《百代书法》为例,整 5 堂课几乎全是他自己在讲,但这堂课的效果非常好,因为学生了解了书法的历史,懂得书法的妙处,学会如何去鉴赏书法艺术,从书法之美中获得人生的感悟。
目标:老师在这堂课里想干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有何依据?(这些依据应该来自教材、学生和教师本身)是否符合课程标准?这种教学是否“去语文化”?这些问题最终落实到教师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上。
过程:教师是怎么做的?怎么教的?做得好不好?老师讲不讲?教师在课堂里起什么作用?
课堂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有些内容,老师不讲行,则可以不讲;老师不说不行,则非说不可。并非学生动得多的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三、情意
教师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理想、情操和品质。
什么是教师的职业情操?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常说“以天下为己任”,大志向还需要由小细节来支撑。比如中国的留学生与德国老师一起过马路,正值红灯,路上没有其他行人与车辆。老师停下脚步,学生问为何不能走。老师说:“我怕远处大楼里有个孩子会看到我这样做。”这就不单单是慎独的问题,而是一种强烈的自发的操守,只有成年人、名人、政府人员、教师等等有示范意义的人物,或者说所有普通人都能固守这样一种情操,全社会才会你行我效,国民素质才能整体提高。前不久刚结束的台湾大选,人民在选举中对贪腐成风、出口成“脏”的政治人物齐声喊出的一句话是“你们都这样了,我们该怎么教育孩子?”的确是一个沉重的问号。
许多教师都把职业情操理解得过于抽象和朦胧。有一个漂亮的女教师上一堂公开课,精心备课,精心准备了一些漂亮的小五角星,贴在自己漂亮的裙子上,等学生一有良好表现,就贴在他的脑门上,以作奖励。课堂中,许多学生得到了漂亮的五角星。女教师正上得投入,不小心把一枚五角星掉在了地上,被一个男生捡起来。他的脑门上没有五角星,犹豫了半天,他举手报告,说老师的五角星掉了,女教师接过五角星顺手就贴在了自己的裙子上。下课了,又有一个脑门上没有五角星的学生在地上捡到一枚五角星,送到办公室,报告说:“老师,你的五角星掉了。”女教师说,课都上完了,这五角星还有什么用呢,把它扔垃圾桶里吧。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沮丧的案例。
何谓职业品质?
教师应钻研自己的专业,要有学术底蕴。每个老师都是课堂里的有机因子,绝不能把自己当作教室外的无关因子。但生活中常有这样悖谬的例子。王选院士说自己二三十岁时,正走在计算机汉化软件研究的前沿,可人家不承认他,说他 6 是骗子。当他五六十岁时,他远离了这一研究领域,却在三年里一年得到一个院士的头衔,被人称专家,甚至大师。
教师要做的,是每天都要脚踏实地,每天都要积累自己。正如一句话说得好: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学生如此,教师亦如是。
第二篇:程红兵讲座有感
“言有尽,而意无穷”
——听程红兵教授“教师教学执行力”主题讲座有感
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 刘珊珊
听完程红兵教授关于提高教师教学执行力的讲座后,可说是感慨颇多。从备课到上课,再到测试评价,每一点都有让我深思的地方。现就其一处谈点想法。
“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句话在程红兵教授的讲座中被多次提到。程教授认为:教师语言有三重境界,一是想得清楚,说得明白;二是声情并茂,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三即是刚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我们讲课往往是老师说的、做的很多,给学生思考、探讨的很少;我们往往是重了表,而轻了意。实际上,很多时候,是需要让孩子们自己去体会“言外之意”的。要做到这一点,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语言力求生动有趣。
在我看来,教师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要练习自己的口才。口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一个教师,即使做不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最起码要让我们的语言生动有趣,学生才会喜欢我们的课。一个说话没有标点、没有抑扬顿挫、不懂激趣的老师,纵有再高深的知识,也很难让学生喜欢听你的课。所以要想做一名出色的老师,就要想法设法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生动幽默,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达到乐此不疲的境地,就归 功于教师语言趣味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用妙趣横生的语言激发他们,让学习的全程活动生动活泼,必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教学语言的首要前提是动情,然后有趣。趣味性的语言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说话处处皆学问。
除了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外,教师说话应处处皆学问。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讲究艺术,更要注意说话技巧。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声调的变化,发音轻重,速度快慢,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等都要有讲究。同时还要根据教材文本内容的主次,详略,难易程度不同,确定自己相适应的语速语调变化,力争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内容和谐,与教学过程和谐。避免贫乏、呆板、干瘪、枯燥的无色语言,忌讳表达含糊,阐述不明,含混不清,半吞半吐,或者具有语法错误、逻辑错误的毛病语言、无效语言,我们脱口而出的不加考虑的语言正在扼杀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所以,无论是面对什么样的孩子,一定要想好了再说。
三、少说三句话: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
这是从一个调查中得出的结论,中国父母对子女讲得最多的三句话。这三句话确乎是中国式的,它们完全可以涵盖中国的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父母的这种期待自然无可厚非,但这三句话的不断重复会达到怎样的教育效果,究竟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怎样的影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我们现在经常在上课 之前提醒自己:切勿使用语言暴力,就是这个道理。有时候,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就会损伤一个孩子的自尊心。所以,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语言方面对自己的要求一定要严格。
四、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批出来的。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批出来的。当家长的和当老师的要有善于表扬的心态,舍得夸孩子,特别是感觉孩子缺点很多的家长,很多时候需要带着放大镜寻找孩子的优点加以表扬、加以鼓励,让孩子从你这儿得到一种信心,得到一种关爱,得到一种被关心、被肯定的感觉,他的责任感就焕发出来了,于是他的学习就会有突破的,甚至创造奇迹。所以当家长的和当老师的要舍得去表扬孩子,以这样一种心态你会突然发现孩子身上有许多优点,值得你去表扬。
我特别喜欢的一个作家叫郑渊洁,他是一个很特别的家长,因为不满学校的教育,在孩子上初中的时候,主动让孩子退学,回家自己给孩子编教材,亲自教自己的孩子。学的都是实用的知识,所以他的孩子18岁的时候就用自己承接网站设计维护所得的报酬给自己买了辆奥迪A6轿车。这是非学校教育成功的特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关键在于做师长的是否善于发现
五、用睿智的语言培养出高能力的学生。
要做最成功的教师,最需要注意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循循善诱的方式,加上幽默睿智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我们要力求 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青出于蓝而且要胜于蓝。现在老师的角色首先是教练,教出比自己水平更高的学生才是出色的老师。刘易斯的教练肯定跑不过刘易斯,刘翔的教练肯定跑不过刘翔,但是刘易斯、刘翔都离不开教练。老师就是要用独特的语言点燃学生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冲击力,让学生朝着成才的方向一直走下去。
其实,想要锤炼好自己的语言,要做的可不仅仅是这些,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及时反思,不断提高,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愿与同行共勉之。
第三篇:程红兵教学课例
程红兵教学课例:《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知识的一个重点,即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达中心思想的。从而让学生学会一点鉴赏小说的方法。学习重点:情节。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一课时,45分钟。
一、运用故事导入课文
试图达到两个效果:活跃课堂气氛;引出本课的教学目的和学习重点。
师:这里说一个父亲和儿子的故事。一天父亲看到儿子手里拿着一张通知书,便一把夺了过来,翻开一看,上面有老师的批语:“该生在课堂上射弹弓,往同学口袋里装毛毛虫„„请家长来谈谈。”父亲看罢火冒三丈,抄起棍子要打,(教师顿了一下,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说是打好,还是不打好?(学生小声议论,七嘴八舌,多数人认为不打好)对,打了就没戏啦,故事缺乏变化,不新奇。只听儿子说:“爸爸,你可别打我,该打的是你,这张通知单是刚从你的箱子里翻出来的,这上面说的是你的表现。”父亲愕然。(同学笑)由此看出小说故事是很讲究情节布局的,请大家看226页(初中《语文》第五册)这里提到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认识这个特征是我们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所在,学习重点也在这里,通过情节看人物,通过情节看主题。
二、分析情节 l.分析情节构成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用简洁的话把各部分内容概述出来。明确开端:菲利普一家盼于勒归来;发展:菲利普夫妇赞美于勒;高潮:菲利普夫妇见到于勒后的表现;结局:菲利普夫妇领着一家人躲开于勒。(教师板书情节构成,板书附后)在学生分析情节各部分内容的同时,教师穿插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师:在情节的开端与发展之间,作者用插叙交待了菲一家盼于勒回来的原因,原因是什么?于勒又是怎样离家的? 生:盼于勒的原因是:于勒来信说他发财了,要赔偿菲利普的损失。于勒离家不是自愿的,是被赶走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被赶走的? 生:从课文中“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一句可知,特别是“送上”“打发”两词。
师:情节发展部分也写了盼于勒,这部分盼于勒与情节开端部分写盼于勒有何不同?大家看课文比较一下。
生:发展部分增加了一些内容。师:增加了什么内容? 生:母亲常常赞美于勒,他们一家人好像看见于勒。
师:于勒明明远在天边,然而此时菲利普一家人却觉得他近在眼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幻觉般地出现这样一种情景:“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看手帕喊着:喂,菲利普”!天涯如咫尺,说明了什么? 生:十年过去,这家人盼于勒更加热切了,他们由希望变成渴望。
师:由此可知发展部分与开端部分有程度不同,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这和下文有什么联系? 生:这样写与下文形成了对比。师:对,由希望变渴望,由盼望到热切盼望,作者不断升温的目的在于为下文的降温作准备,使之形成反差,由希望的天堂坠入失望颓丧的深渊。反差巨大,对比强烈,读者感受也就更深了。师:见到于勒以后,菲利普夫妇有何表现? 生:开始恐慌,继而菲利普太大破口大骂,与先前的赞美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领着一家人避开于勒。
师:结局“一片紫色的阴影”这一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什么心理? 生:烘托了这一家人阴郁颓丧的心理。这恰与刚出游时的人物心情形成对照。刚出游时,“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人们的心情是快活而骄傲的。2.通过情节看主题
教师用一副对联概括课文前后两大部分内容: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教师将对联板书)师:当初盼于勒时,明明远在天边,却如近在眼前;见到于勒时,明明近在眼前,却如远在天边。本是同根生,相逢就是不相认,这都是因为什么?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请同学给上面对联拟一个横批。
生: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横批“金钱世界”。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这篇小说的主题。(学生沉默思考,教师启发)小说主题是深刻的还是肤浅的? 生:深刻的。
师:何以见得?(学生沉思,教师再次启发)小说是不是就家庭写家庭? 生:不是,小说写的是一个家庭,但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问题。师:对,从一个细胞反映了整个机体的情况。以小见大,可见其深刻性。小说还有一个细节,嫁不出去的二姑娘终于嫁出去了,也是因为钱,这一细节增加了小说主题的典型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到:“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样的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马、恩的这一思想观点在小说中也得以反映。3.通过情节看人物
首先明确小说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师:通过情节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联系情节来说。
生:盼于勒是因为菲夫妇要用他的钱为自己谋利,赶他走,是因为怕他连累自已,说明菲利普夫妇非常自私。盼于勒、赞于勒是图于勒有钱,赶他走、骂他、躲避他是因为他分文不值,由此可见菲利普夫妇非常贪。当日思夜盼的富翁于勒变成穷水手于勒时,菲利普夫妇却恨之入骨,避之唯恐不及,翻脸不认人,可见他俩非常冷酷。
三、分析小说运用其它手段刻画人物
师:小说通过神情、动作、言谈、心理描写刻画人物也很成功。先看牡蛎一例。作者写太太们吃牡蛎的动作过程是为了烘托表现谁的心理? 生:为了表现烘托菲利普的心理。师:“托、伸、动、吸、扔、”一连串的动作描写非常细致,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太太们吃牡蛎的过程,这个过程打动了菲利普;在他看来非常文雅、高贵、令他抨然心动,于是这位穷酸的父亲也很想“高贵”一回,(学生笑)接下来人物对话侧重表现谁? 生:侧重表现菲利普太太。
师:菲利普太太的一番话非常“精彩”,谁能分析一下这番话在她来讲起到什么作用?(学生沉默、思考、教师启发)我们改一下她的话,让她这样说:“吃,我们都去吃,吃他个痛快。”这样好不好? 生:这样不好,菲利普太太舍不得花钱。师:我们再这样改一下:“吃什么吃,你有几个钱好吃,别打肿脸充胖子!”这样好吗? 生:不好,这样丢面子,而且女婿在跟前
师:同学们再比较一下课文是怎么说的,她这番话作用何在? 生:既维护了小资产阶级的面子,又省下了两个人的钱。
师:说得好,菲利普一时昏了头,而菲利普太太则保持清醒的头脑,她此时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要说不吃,明显丢面子;要说吃,又怕花钱,很快想出了一石双鸟的办法。整个吃牡蛎的细节可以看出人物什么性格特征? 生:爱慕虚荣、庸俗。
师:作者刻画了两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事实上菲夫妇二人同中有异,还有各自不同的个性,这一点提请同学们课后思考。小说对若瑟夫虽着墨不多,但也个性鲜明。(请一同学读课文202页第5、6自然段)若瑟夫细致观察于勒,目光饱含怜悯之意,内心充满叔侄亲情,给小费则直接表现出对叔叔的同情,若瑟夫是一个怎样的人?写他,对主人公菲利普夫妇有何作用? 生:若瑟夫是一个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善良可爱的孩子。若瑟夫恰与菲利普夫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师:对,孩子是纯真的,大人是世故的;孩子是诚实的,大人是虚伪的;孩子是善良的,大人是势利的;孩子是慷慨的,大人是刻薄的。在若瑟夫身上寄予了作者的希望和理想。
四、解题
师:小说为何以于勒为题
生:于勒是线索人物,是情节发展不可缺少的人物;正是对待于勒的前后不同态度,充分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
师:标题在“于勒”之前加上“我的叔叔”,这又是为什么? 生:反映了“我”——若瑟夫对待于勒的态度,“我”仍把于勒看成自己的亲叔叔,道出了孩子的心声,由此看出作者的希望所在。
五、评价小说情节
师:课文前面已有评价,情节曲折,构思巧妙。曲折体现在哪里? 生:由盼而赶,由赞而骂,最后避开。
师:故事不长却也跌宕起落。小说情节惟波澜起伏,曲折多变,才能曲径通幽,引人入胜,使人产生目不暇接的美感。构思巧妙主要体现在何处? 生:主要体现在高潮、结局上。
师:何以见得?(学生沉默、思考,教师启发)这里假设两种情况,同学们和原作比较一下。第一种:顺势正向发展。菲一家在船上正好碰上衣锦还乡的于勒,菲赶紧上前,紧紧拥抱于勒,眼泪纵横,菲利普太太在一旁大唱赞歌:“好心的于勒,你可真算得上一个有办法的人。” 生:这样安排不好,原因是:〈1〉情节缺乏变化;〈2〉不能形成对比,削弱了人物性格,人物的本质不能充分暴露;〈3〉从而消弱了主题。
师:第二种安排,于勒此时已成为海盗,看到兄嫂在船上。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手起刀落,结果了他们两人„„(学生笑)生:这样安排也不好,虽在意料之外,但不在情理之中。而且主题也乱了。
师:而原作构思巧妙,妙就妙在:情节安排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当时法国小资产阶级日趋贫困,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富于勒变成穷于勒有必然性。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归纳一下,判断小说情节安排如何,应从那些方面考虑? 生:〈1〉生动性,要曲折多变,才能扣人心弦;〈2〉合理性,要合乎生活逻辑,真实可信;〈3〉有利于表现人物、表现主题。
六、巩固成果,开拓想象
提供一个类似本文情节安排的小说故事,省去高潮和结局,要求学生补出,进一步体会情节要求。师:下面说一个父亲和女儿的故事;一个爱花的父亲托人花两三百元钱买了两个名贵的花种,当他正把晶莹的种子下到两只精致的花盆里的时候,五岁的女儿沁沁跑了过来,嚷着也要种花。父亲想:这样名贵的花种怎么能让小孩糟塌? 女儿一看父亲不肯,便撅起小嘴,掉下了眼泪。父亲灵机一动,叫女儿去拿一只空盆来,自己找了两个酷似花种的石子,极认真地放在盆里,女儿高兴地亲着父亲的脖子,拿着小铲,小心地培上土,浇了水,土里埋进了一个小小的欺骗。沁沁有了一盆自己的花:尽管还没出芽,没长叶,没开花,但她相信一切都会有的,她觉得很了不起,逢人便讲。每天学着父亲的样,给花浇水,把花盆搬到太阳底下,埋上几粒化肥。夜里,所有的梦都是花,红的,黄的,蓝的,好香,好香。这时候父亲觉得办了一件蠢事。一段时间以后,女儿问父亲;“爸爸,你那盆早就出芽了,我的怎么还不出芽呢?”父亲说:“这盆不要了,我们换一盆。”沁沁不干,依然学着大人的样子做着一切。故事讲到这里,高潮和结局请同学们给补出。既要在意料之外,又要在情理之中。(学生思索,教师提示)石头本来不能开花,意料之外,花得开,问题是怎么开法。生:父亲买了花种,重新种在女儿的花盆里。师:这是背着女儿做的,还是当着女儿面做的? 生:背着女儿做的。师:父亲本来就是因为欺骗了女儿而感到懊悔,现在难道会用欺骗的手段讨得女儿的欢心吗? 生:父亲当初拿的两个酷似花种的石头,本来就是花种。
师:这位同学心地颇为善良,但是可以肯定,那不是种子,而的确是石头。
生:父亲把真相告诉了女儿,重新买了花种种上。另一学生:不好,不新颖,而且父亲肯定会想到,如果说出真相,女儿心理会受到伤害。
师:同学们都是从人为的角度来设想考虑,总有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现在能不能换一换思维的方向,撇开人为的角度。生:是鸟儿叼来的种子。师:很有可能。
另一学生:是风儿吹来的种子。
师:什么样的花种随风飘散,能很快长出芽来? 生:蒲公英。
师:很好。请听小说原作的高潮和结局。(教师充满深情地读到)忽然,一个春雨过后的早晨,沁沁高兴地向全家宣布:花出芽了,我种的花出芽了!父亲不信,到阳台上一看,果然,一粒小小的嫩芽顶着雨珠,羞涩地低着头,身子又细又白。父亲研究了许久,好几天以后才发现那是一株蒲公英。像是为了报答沁沁的真诚和劳动,蒲公英长得好快,风儿吹过,雨儿洒过,霞光染过,终于抽出了一朵小花,淡黄的泛着柔嫩的微光,招来一只蜂儿,嗡嗡地歌唱,纯真快活的沁沁绽开了如花的笑脸(学生沉浸在小说那如诗一般的境界之中)。师:下课。
第四篇:听程红兵老师报告有感
听程红兵教授报告有感
新城小学 丁华娟
在学校领导的指导、要求下,我利用课余时间聆听了原上海建平中学校长、著名特级教师,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程红兵教授《学校的教学领导》的精彩报告,亲身感受了名师的风采,感慨万千。
程教授虽然是中学特级教师,一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但他的讲座还是非常贴近我们小学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的,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案例信手拈来;虽然他的报告主要是站在学校教学管理者的角度,但对我们小学基层普通教师还是极具教育启发性的。
听了程教授的报告,我对他的一些论述甚感受益匪浅。一、一堂好课的标准:五个“实”,即扎实的课(有意义的课)、充实的课(有效率的课)、丰实的课(有生成性的课)、平实的课(常态下的课)、真实的课(有缺憾的课或有待充实的课)。如果我们的课能够真正做到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有常态、有遗憾,那么这样的课才是有血有肉的,才是真实可信的,才是效果长远的。对比自己的课,距离甚远,心中倍感惭愧。
二、教师备课时必须做到的几个“有”: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这几个“有”很好地概括了作为一个教师在备课时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需要达到的要求。对照这些要求我觉得自己还需加倍努力,逐步完善自我。
三、课堂“三声”。即“掌声”:教师深刻与精辟的讲解,使学生豁然开朗、顿悟;“笑声”:教师教学语言生动幽默,学生学习兴趣才会浓厚;“辩论声”亦即学生自主与探究的积极参与,教学效率最高时是师生辩论时。我们课堂上的笑声倒是不时出现,辩论声也时有发生,但真正发自学生自觉的掌声,那真是太难了。我们知道,只有由衷地打动学生、和学生产生共鸣、并语言思辨精到,才有可能做到,这样的掌声、笑声和辩论声自我感觉实在是难以达到这种境界。
四、教学内容处理。学生已经懂的我们只需检查就行;学生不懂但他们自己看教材可以懂的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加以概括与提炼即可;学生不懂、看教材也不懂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与交流来弄懂;如果讨论与交流还弄不懂的话,那老师就必须进行讲授
与阐明。这需要我们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结合本班情况处理好教学内容。使教学效率最大化。
五、教师语言三境界:第一、想得清楚,说得明白,使学生听得懂,说得出;第二、声情并茂,传神动听,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第三、话语有限,其意无穷,使学生充分想象,思也无涯。教师语言做到如此境界并非易事,特别是第三境界,我们农村小学的学生思维敏捷的学生为数甚少,如果教师的语言能让他们思而无涯,那真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
六、教学方式主要有三,即传授、训练、研究。这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有选择地使用,有的教学内容该选用讲授进行知识的传授,有的教学内容需进行操练,有的教学内容则需创建学习环境,利于知识的构建。这些教学技能都绝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即可唾手可得的。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与探讨中不断自我完善。
七、测试后的讲评。测试之后,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每个问题。既要讲答案,又要讲问题;既要讲问题,又要讲原因;既要讲原因,又要讲规律;既要讲规律,又要讲方法;既要讲大家,又要讲个别;还要讲清楚以后如何改进。
八、评语“三忌”。即一忌公式化,德智体美,优点缺点希望;二忌脸谱化,千人一面,没有个性;三忌公文化,语言冷漠,“该生如何”。“三宜”即一宜面对学生,如同促膝谈心;二宜有针对性,写入内心;三宜语言活泼,激励感染。如果每次评语都做到这“三忌” “三宜”那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几个方面将会达到他个人的顶峰。
在报告中,程教授还主张把课堂适当地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但该讲的还必须讲,该还的必须还。课堂就是要求听、说、讲、做,到什么环节都要充分给予时间进行活动。这些都引起我的无限思考,在自己的课堂中我是否利用了每一时刻进行充分的听、说、讲、做了呢?
报告中,程教授提到过中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82岁高龄时说的一句话:“我当了一辈子的教师,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我上了一辈子的课,我上了一辈于令人遗憾的课。”这话让我感同身受,也让我切实体会到名师名家的风范,同时也时刻提醒着我:不管是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我要永远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在知识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的现代,我们唯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才能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不至于被抛在最末尾。
第五篇:程红兵老师讲课
特级教师程红兵《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包括怎么称呼他,怎么说他的。生:“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是全家的恐怖”,“花花公子”。
师:“花花公子”是对于勒的评价吗?
生:不是。花花公子是说有钱人家的子弟,而于勒家不是,于勒家比较穷。
师:对,请继续找。
生:坏蛋、流氓、无赖。
师:这是直接指于勒吗?
生:不是,这是就一般情况说的,但实际上暗指于勒。还有“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他可真算得上一个有办法的人”,“这个小子”,“他是个法国老流氓”,“这个家伙”,“这个贼”,“那个讨饭的”,“这个流氓”。师:很好,这个同学找了很多,还有没有?
生:“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师:对,这几句话很重要。现在我把同学们找的主要的板书在黑板上。
板书:
全家唯一的希望
全家的恐怖(坏蛋、流氓、无赖)
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
这个家伙这个贼、这个流氓
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请同学们把这些评价分分类,分类的标准是哪些话是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说的,并说说是什么情况,他们对于勒又采取了什么态度。请按时间顺序说。
生:“分文不值的于勒”,“全家的恐怖”是在同一种情况下说的,因为于勒把自己应得的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师:对,占了钱。他们对于勒采取什么态度?
生:把他赶走了。
师:你怎么知道是赶走的?
生:课文用“打发”一词,可知是把于勒赶走的。
师:下面依次有哪些话是在同一情况下说的?
生:“全家唯一的希望”,“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是在他们接到于勒两封信以后说的。师:信中哪些话导致他们这么说?
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发了财……一起快活地过日子。”
师:于是这一家人每到星期日干什么?
生:到海边的栈桥上等于勒回来。
师:这位同学说“等于勒回来”,这个“等”字用得好不好?请说说道理。
生:不好,“等”字不能说明这一家人此时热切盼望于勒回来的心情
。师:你认为应该用什么词?
生:应该用“盼”字。
师:很好,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盼”字,文章哪些细节体现了“盼”字?
生:“父亲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师:于勒在不在这只船上?
生:不在。
师:你怎么知道?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竟”表示意外,父亲希望于勒能出乎意料地来到身边,表现了他急切盼望的心情。师:说得好。真是望眼欲穿,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刻相见。还有什么细节体现“盼”?
生:“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师:这句话是体现“盼”吗?
生:这句话主要体现这家人高兴、得意,还有几分骄傲的心情,把信给别人看,为了炫耀。师:还有什么细节体现“盼”?
生:“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
师:很好,10年时间丝毫没有减少他们的希望,反而增加了。还有吗?
生:“对于勒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这笔毫无着落的钱竟然列入了他们的开支计划,可以看出他们急切盼望于勒回来的心情。
师:这位同学分析在理。文中还有一个细节充分体现了急切盼望的心情。请同学们认真看。生:“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师:他们真的看到了吗?
生:没看到,是他们脑海中出现的幻觉,人到了急切的程度才会出现幻觉。
师:说得好,这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再看其他几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生:最后几句话是在见到于勒时说的,当他们发现于勒是一个穷水手时,菲利浦夫妇就大骂于勒是贼是流氓。
师:是当面骂的吗?
生:不是,是背着于勒骂的。
师:为什么要背着?
生:生怕于勒重新拖累他们,同时也生怕好不容易找到的女婿知道这件事,因为这位女婿是冲着于勒那封发财的信才下决心求婚的。
师:后来这一家人又怎样了?
生:为了避开于勒,他们改乘另外一条船
。师:我们把情节理一下,请看板书:
赔钱……盼
占钱………赶
有钱……赞
没钱………骂 避
从以上板书可以看出,小说情节不长却也曲折起伏,特别是后面情节的安排,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如果我们把课文分成两大部分的话,应该分在哪里?
生:从开头到旅行之前为第一部分,从动身旅行到最后为第二部分。
师:我用一幅对联概括两大部分的内容: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这家人盼于勒,盼了十年,希望与日俱增,甚至在脑海中出现了幻觉,明明远在天边,却如近在眼前,把骨肉同胞当成摇钱树,为了用于勒的钱订了上千种计划。一朝相逢,期望中的富翁变成了穷水手于勒,他们失望沮丧,本是同根生,相逢就是不相认,骨肉兄弟如同陌生的路人,前后之间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切因为什么?这幅对联少了一个横批。请同学们来拟。
生:人不如钱。
师:请解释一下。
生:于勒这个人还不如钱重要,盼于勒是假,盼于勒的钱是真
。师:有道理。还可以从这件事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来考虑。
生:“金钱至上”,盼是因为有钱,避是因为没钱,在人们的眼中金钱是至高无上的。
生:“世态炎凉”,开始他们热切盼望于勒,后来发现于勒没钱,就避之唯恐不及,根本没有兄弟亲情。
师:同学们拟得非常好,跟老师想的一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由家庭这个细胞看出社会整个肌体的情况,以小见大,可见其主题是深刻的。现在我们再来作第二次分类,看看我们前面找出的评价分别是谁说的。
生:“全家唯一的希望”,“全家的恐怖”,“分文不值的于勒”,“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这些都是大家的看法。“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这个流氓”,“这个贼”是母亲克拉丽丝说的。“这个家伙”是父亲菲利浦说的。“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是若瑟夫说的。
师:很好。这么归类以后,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同一个人前后态度截然不同,母亲克拉丽丝开始极力夸赞于勒,后面又恶意咒骂于勒。师:由此可以看出人物的什么性格?请谈谈你对克拉丽丝的看法。
生:这个人太无情义,满脑子只有金钱,非常自私、势利,只管自己的得失利害。
师:菲利浦夫妇都是小人物,不是十恶不赦的恶棍、坏蛋,但由于他们对待亲兄弟的态度,我们从心底鄙视他俩的人格。还有什么发现?
生:菲利浦夫妇有些不同,克拉丽丝骂于勒是贼是流氓,菲利浦只说于勒是这个家伙,说明菲是有点同情于勒的。
师:这位同学观察比较细致,但我们看看菲利浦是不是同情于勒?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菲利浦最终没认自己兄弟,本是同根生,相逢就是不相认,由此看出他也是无情的,他也是以金钱为重的,菲与克只是有点程度不同罢了。
师:很好,具体说说。
生:克拉丽丝更泼辣,更冷酷,更有心计,因而她也更令人讨厌。
师:这一家人都是一个态度吗?你们看看还有什么发现?
生:若瑟夫和他的父母不同。
师:好,我们来齐读文章写小若瑟夫的一段话:从“我看了看他的手”———“我的亲叔叔”。
(读略)
师:同学们还没有把文中的感情读出来。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里一共三句话,前二句写谁? 生:写于勒。
师:是谁的目光看于勒?
生:若瑟夫的。
师:我读一下,你们看这目光包含了什么?(师读)生:目光饱含了怜悯之意,对穷困潦倒的于勒充满同情。
师:第三句是写谁的心理活动?
生:若瑟夫的心理活动。
师:“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三个短语同指一个对象,何以要反复?“父亲的弟弟”是针对谁说的?“我的亲叔叔”强调什么?
生:“父亲的弟弟”是针对父母说的,反映了若瑟夫对父母不认兄弟的困惑和不满,“我的亲叔叔”强调一个“亲”字,表明若瑟夫内心充满侄叔亲情。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遍。(生读)
师:这一遍读出了感情。若瑟夫与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对比有何作用?
生:突出了双方的性格。
师:对。孩子是纯真的,大人是世故的;孩子是诚实的,大人是虚伪的;孩子是善良的,大人是势利的;孩子是慷慨的,大人是刻薄的。作者为何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
生:表明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希望人们能像若瑟夫一样,多一点同情,多一点友爱,多一点善良,他希望社会能更好一点。
师:好。下课。
【评析】听程老师上的《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感到很有特色,兹略述于后。
1 精选教学切入口。对于小说的一般教法,或从整理故事情节入手,或始于人物形象分析,而程老师却另辟蹊径,他把菲利浦一家对于勒的不同评价作为切入口。由于菲利浦一家对于于勒发迹和落魄的不同的反应,是作品的主要内容和情节,也最能显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因此,程老师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和讨论,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把握主题,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世态炎凉和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乃至语言文字的全方位理解,进行整体感悟和整体把握,避免了肢解作品的弊端。
2 充分调动语文因素。既然是文以载道,我们当然应当以文明道,那种贴标签,或是不着边际的架空分析,都是不足取的。请看程老师的示范,他抓住一个“盼”字,引导学生联系小说中大量的细节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切地认识到,菲利浦一家企盼于勒回来,决不是什么亲人团聚,而是在他们看来,于勒能带来世上最为宝贵的金钱;程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世态炎凉,又引导学生分析对于勒的不同称呼所包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以小见大,细腻至极。这样的阅读分析,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一体,既使学生掌握了语言文字的表达作用,更使学生受到有益的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