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闭合圆式课型
闭合圆式课型
□ 侯黎明
上海市金苹果学校的“循环课堂”拥有自主学习、合作展示、复习提升、检测反馈4种课型,这4种课型呈现出闭合圆的态势,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截取、独立成课。
“循环课堂”的几个片段
“循环课堂”是上海市金苹果学校的高效课堂新模式。近几年来,金苹果学校开展了以“颠覆传统课堂,再造学校文化”为核心理念的教育改革。在一节小学五年级语文“重组主题”的公开课上,出现了下面几个片段——
片段一
生1:如果文中的事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又有哪些办法来面对呢?
生2:如果德军闯入我家,我会立刻把情报看一遍,记在脑子里,再把情报烧掉,这样德军就无处可寻了。
生3:如果“大军兵临城下,城内弹尽粮绝”,我会模仿诸葛亮,打开城门,来一个“空城计”。生4:如果是我,我会让士兵夜袭敌军阵营,放火烧了他们的粮草。
片段二
生1:看来,我们想的办法都行不通。《半截蜡烛》中,伯诺德夫人藏情报的地方十分特别,因为“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一曲胡笳救孤城》中,刘琨想出的办法也十分巧妙。两篇文章有个共同点,你觉得他们的办法好在哪里?
生2:能不战而胜。
生3:都是智斗,以智取胜。
生1:大家说得不错。我也有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主人公用智慧与沉着取得了胜利,他们想到了巧妙的办法,战胜了敌人。
师: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战斗的最高境界。
片段三
生1:我们分析一下课文中的主人公是怎样“不战而胜”的。
生2: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不战而胜”。“不战而胜”在字典里的解释是——不经过战斗就获得胜利。
生4:《半截蜡烛》中,杰奎琳以“上楼睡觉”为借口,端走了快要熄灭的蜡烛,保住了情报,更保住了一家三口的性命。这就是“不战而胜”。
生5:我来说《一曲胡笳救孤城》这篇课文。刘琨只吹奏了一支动听的胡笳曲,就勾起了匈奴人的思乡之情,使他们士气大减,连夜撤兵,这不正是“不战而胜”吗?
以上片段都发生在金苹果学校的一节合作展示课上。与常见的高效课堂流程不同,这节合作展示课的时间全部用于展示,而展示的内容,也不是一节课的知识,而是经过了教师的教材整合和结构调整,展示了相关联的许多内容。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整节课上,掌声、笑声、辩论声不断,学校将这种课堂状态,形象地称为“三声有幸”。
“循环课堂”的基本理念
金苹果学校的“循环课堂”,德智相融,充满活力。这样的课堂,既促进了师生的自我建构、他我交融,更能将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融为一体。“循环课堂”的核心,在于“成长为本”、“问题导引”。
为体现“以生为本”的课改理念,学校进行了一场“颠覆性”的革命,首先确立了“以学为先,学导同行”的理念。在观念改变上,开展了多层面、多形式的培训;在空间改变上,学生围坐、前后两大黑板;在流程改变上,将学习前置,先学后导、导学同行、学道贯穿;在行动改变上,教师站位退后,学生抢占黑板主阵地,成为真正意义的课堂主人。
此外,学校强调教师建立基本的课堂理念,它们分别是“三讲”、“六不讲”。
何谓“三讲”?教师要“讲学生不理解的共性问题”,“讲提炼出的重点和难点”,“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概念”。
何谓“六不讲”?学生没有预习,教师不讲;学生没有问题,教师不讲;遇到问题,学生不进行讨论,教师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通过讨论理解的,教师不讲;讲了也没有意义的,教师不讲。
这些基本理念,生动具体地体现了学校以“成长为本”的教育改革思想。
学生需要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如果将“问题导引”引入教育,教育的核心任务就不再是“知识传授”,而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导引”模式突出了导航的引导性、学习的自主性、合作的探究性和展示的充分性。学生学习什么知识、什么时候学、怎么学、学多深,这些都是在问题、项目、任务的驱动下进行的。把握问题的解决,再生成新的问题,就是把握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注重问题的解决,再产生深层次的问题,就是注重学生成长的价值。“循环课堂”的课型流程
为落实“成长为本”和“问题导引”,学校改变了原有的课堂结构,形成了“循环课堂”的4课型流程,即自主学习课、合作展示课、复习提升课、检测反馈课。
自主学习课给予能力支撑。
“问题导引”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学。在课型上,与之相匹配的是自主学习课。
自主学习课上的自主学习是有规划的。教师在安排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时,会整合教材、规划流程,将单元模块式的内容让学生集中学习。在课堂上,教师随时接受学生的咨询并提供帮助,然后对学生所完成的任务进行详细评价。这样的自主学习,确保了每一名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也为后续的小组讨论、合作展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合作展示课激发学习潜力。
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是学习成果最直观的反映,是教师进行学情调查的最直接途径,也是课堂决策的重要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说,展示已经形成了高效课堂的独特文化。展示面向全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凝聚了全体组员的智慧,让学生释放自己、展示自己的同时,也充实、完善了自己。
聚焦黑板,生进师退。学生的每一次展示都要坚持“主题化”原则。首先,组长要依照“学习方案”,对组员布置任务、让他们分工合作。展示开始,全体学生聚焦黑板,生进师退。退在一旁的教师,关注全局,关注展示的内容与进程,做倾听者、指导者、帮助者、评价者。
质疑对抗,大胆表达。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勇于质疑可以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会学习,这是实现课堂质量的重要途径。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教师的巧妙引导。教师应该“设疑激趣”,让学生关注知识的生长点与能力的提升点,让他们能够在质疑中提高、在对抗中升华。精心点拨,突重破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要求教师时刻聚焦黑板,关注展示和质疑的学生。教师既要引导巧妙,又要点拨到位。对于疑难的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帮助他们将知识“形成网”、“织成块”,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复习提升课提高课堂效益。
复习提升课是对所学知识的再次回顾、总结和提升。教师应该做到:精讲、少讲,把问题交给学生;增加容量、思维量、训练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益。学校为复习提升课制定了流程:概括导入、展示目标——梳理知识、构建框架——自主复习、落实双基——达标练习、提升能力。这几个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巩固课堂知识。
检测反馈课保证目标达成。在检测反馈课上,教师会结合学情,尽可能将检测的内容和形式,做到精练、有趣、实用,并将固定练习和随机练习相结合、个人练习和小组参与相结合,设计出对子法、小组检测法、限时训练法等多种检测方案。
以上4种课型呈现的是一个闭合圆的态势。对于一个课题的学习,不管需要几个课时,原则上都要经过这些环节点。教师可以根据课时量的需要,灵活截取、独立成课,但必须与下一节课无缝对接。学生通过自学、对学、群学、合作探究、展示质疑、总结反思、检测训练等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则负责观察、引导、点评等工作。由于“循环课堂”对学生的每一步学习都有组织、时间、空间上的保障,因此,确定了“成长为本”和“问题导引”的理念,也就保障了学生学习目标的顺利达成。
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他们的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课堂自然也就是高效的。学生真正享有了成长权、选择权、表达权、展示权,并在享有的过程中,孕育未来,走向未来。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金苹果学校)
第二篇:育才中学学案式教案复习课型
八年级英语(下)九单元复习导学案
一、课前任务检测
汉译英
1中国以外____________ 2著名人物_____________ 3乘船游览 ____________
4提高英语___________
5一年到头_____________ 6在东南亚____________
7靠近赤道___________ 8白天期间 ____________ 9事实上 _____________
10说英语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11最重要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去海南最好的时间-______________13一个更自然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_
14一个度假的好地方_______________ 15在同一个地方结束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中任务辨析
Task1
have been to、have gone to与 have been in
I _______ never ______ ____ England.我去过英国。---现在我(在;不在)英国
A:Where is Li Ping ? B:He
____
-______
____ Shanghai.他已经去了上 海。---表明他(在;不在)这儿
I ______
_____
____ this school for eight years.我在这所学校八年了 My mother _____ ____ ___Qindao twice.结论:have been to 意为“曾经去过某地”,表示曾经到过某地,现在已_____那里了。
强调去过或没去过或去过______次。have gone to意为“到某地去了”表示已经(去 过;去往)某地,现在人可能在去的途中或已经在那里了,着重指现在人(在;不在)说话的地点。have been in 意为____________, 表示一直呆在那里。
Task2 since与for She has been a teacher since five years ago.(同义句改写)She has been a teacher _______________.Have you studied in Yu Cai Middle School for more than two years ?(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时态常常以since+___时间或for+____时间作为时间状语,如需互换,只需要在since+___时间后加上______。
Task3 neither与either A:I don`t like the shirt.B:Me ______.==___ ___ I.(我也不)They can`t skate.______ _____ we.==We can`t skate, _____.(我们也不会)I`m not strong.____ _____ he.== He isn`t strong,______._____ he ____ I ____ a student.(他和我都不是学生。)_____ of the twin brothers ___ hamburgers.(那对双胞兄弟都不喜欢汉堡包。)
结论:英语中表示后者与前者否定情况相同,“也不……”时,常用neither引起的倒装
句。形式为______ +_____/系动词/情态动词+______。与之相对应的肯定结构有
Me,____.或___+______/系动词/情态动词+_____。另外,如题5)当neither ___+复数名词做主语时,表达的意思为“两者都不”,其谓语动词用(单数;复数)形式。还应当注意neither …nor…的句型结构,它的句意为__________,当它并列主语时,请注意题4),后边的谓语动词应该遵循____原则。
6)There are many flowers on _______ side of the road.马路两边有许多花。7)______ you _____ he is going to win.要么你赢,要么他赢。8)________ of the two ways is Ok.两种方法都对。
结论:either 表示___者中的任何一个,作主语时,如题8)谓语动词用_____数形式; 也可以用作_____词,如题6)置于____数名词之前。either …or…结构意为 ___________,当并列主语时,如题7)要考虑谓语动词_______原则。
Task4
关于“population”
The population ____this city ___about 500,000.=This city has a population of about 500,000.2)______the population of China?=How large is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中国的人口是多少? 3)_________ the population in the city ____workers.这个城市 三分之二的人口是工人。4)The population of Shanghai is _____than that in Datong.上海的人口多于大同。=Datong has a_____population than Shanghai.结论:population 意为____,为集体名词,被看作一个整体。在句中作主语时,如
题1)后面的谓语动词用_____数形式。当表示一个城市、地区或______的人口时,如题1)用以下两种结构,即“The population of+某地+be+数词”以及 “某地 has +a population of +数词”意为“有多少人口”。如题4)
a large /small population 意为“人口___/____”。问“有多少人口”时如题2)应用 ______或________提问。population 前有_____或百分数修饰时,用于指具体人数,作主语时,如题3)其后的谓语动词用______数形式。
Task5
关于完成时中的延续动词与非延续动词
改错:
1)She has borrowed this book for two month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I have bought the eggs since two days ag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ave you started learning English for two year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r Wan joined the Party since 5 years ag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His grandmother has died for one yea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在现在完成时态中,当谓语动词为____________动词时,不能与for 和
since 构成的短语连用,___________动词是指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能;不能)持续,是短暂的,瞬间完成的。如:________,come,arrive,get,go, leave,______,________,_________,begin, _________,finish等等。许多________ 动词可以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__________动词来表示。如:_____/come 对应be in someplace;_______对应be in /be a member of; __________对应keep; ____对应be dead;_____/start对应be on;finish对应be over;____/go对应be away
三、课中巩固训练:
同学们,请根据本节内容自编题目,题型设置为选择或填空,每小组设计2道题
Test
Paper
1)We have two TV sets ,but ______works well.A.any
B.both
C.either
D.neither 2)I haven`t cleaned the desk.___________________ A.Neither did he.B.Neither have he.C.Neither has he.D.Either has he.3)I __________Shanghai three times.It is a beautiful city.A.have gone to
B.have been to
C.have been in
D.went to 4)---Would you like to tell your trouble to your mother or your father?-----___________.I usually keep it deep in my heart.A.Either
B.Neither
C.Both
D.None 5)The population of my city is becoming __________.A.larger and larger
B.more and more C.fewer and fewer
D.less and less 6)-----Li Yuchun sings quite well.I like her very much.-------____________________!A.So am I.B.So I do.C.So do I.D.So like I.7)---I`ll return the book to Helen, but I can`t find her anywhere.-----She ____________the teachers` office.You can find her there.A.has been to
B.has gone to
C.has left
D.went to 8)I could speak _____ Japanese _______Chinese, so I had to talk to him in English.A.not only ;but also B.both;and C.neither;nor D.either;or 9)_______ is the population of Shanxi Province ? A.How many B.How much
C.Which
D.What 10)----Here`s coffee and tea.You may have _______.A.either
B.one
C.each
D.it 11)How long have you _____________the radio? A.bought
B.borrowed
C.had
D.lent 12)Mr li ________England.He _______London for two weeks.A.has been to;has been to B.has gone to;has been in
C.has been to;has been in D.has gone to;has been to 13)---Is Runyang Bridge open to the public yet?---Yes.It _______ for almost one and a half months.A.has opened B.has being opened C.has been open D.was open 14)My aunt has lived in Beijing _______1995.A.since
B.for
C.in
D.to 15)Neither he nor I____ right.A.are B.am not C.am D don`t
第三篇:三种课型
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三种课型的操作方法
一、新授课
新授课就是教学新内容、新知识的课,是基本课型之一。在正常的教学进度中,新授课占课时总数的70%以上。学生学习新知识,主要通过新授课。新授课的质量从根本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质量。
(一)认识三个问题
1、新授课的特点是“新”
这就要求我们,要研究新方法、讲出新味道、保证新收获。在教学对象不变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同是语文课,面对议论文、记叙文、古诗文的不同文体,教学方法应该有别;同是数学课,面对概念、公式、例题的不同形态,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味道”指的是知识给人带来的美感。语文课,要讲出它的语言美、音韵美、形象美、情感美、哲理美、生活美等;数学课,要讲出它的简单美、对称美、整齐美、和谐美、奇异美等。新收获就是新进步。学生有无新进步,是可以通过观察、反馈等手段加以验证的。
2、新授课联着旧知识
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指导学生温习旧知识,消除拦路虎。知识的新旧是相对而言的。在知识的链条中,已学的知识为旧知识,未学的知识为新。在严密的学科体系中,知识的链条是互相扣合衔接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不可或断。所以,一切新知都以旧知为基础。在新授课中,第一个环节就是复习旧知,但仅仅靠这个环节还不知以修补断缺的知识链条。要真正消除拦路虎,需要做较多的工作——包括课下辅导、集中补课、同学互助等。
3、新知识不都是难知识
这就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切忌照本宣科、主次不分。新授课的内容不都是“全新”的。因为不管哪一学科,学生都不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因为新知识以旧知识为背景,是能够超前学习或通过迅速扫描而粗知一恶二的。所以当讲授新内容时,有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已经并不“新鲜”了。“新鲜”的地方,一是他们自学时没有弄懂的知识,二是理解错误或不到位的知识。在新授课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这些“新鲜”知识并将其作为教学重点认真对待,这样才有可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二)抓住一个关键
在新知教学过程中,关键之处是什么?就是对知识的当堂理解。当堂理解不到位必然导致不能当堂巩固,不能当堂巩固又必然导致不能阶段巩固——由堂堂欠账导致周周欠账、月月欠账和年年欠账。所以当堂理解应该成为新知教学的核心任务。
1、当堂理解的策略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应针对他们在特定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学习内容理解所应该和可能达到的标准。究竟某一种知识需要强化多少次学生才能到达应有理解水平,需要认真研究,做到心中有数。
2、当堂理解的标准(1)初步理解
相当于布鲁姆认知目标中的“识记”。一是“识”:知道客观事物是什么或叫什么,即辨认、识别以确定事物的名称;一是“记”,即巩固在大脑中,能准确地回忆和提取。文字、符合、词语的学习主要是到达这种理解。具体标准如下: ①能背诵、能默写 ②能描述、能说明;
③能确认、能识别、能选择、能提起。(2)深入理解
相当于布鲁姆认知目标中的“领会”。知道客观事物的为什么,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联系,把握材料的意义和中心思想。概念、原理、法则等的学习必须到达此种理解。具体标准如下:
①能复述、能变换、能分解、能压缩、能扩展; ②能理解、能运演、能比较;
③能举例、能阐发、能分析、能概括; ④能类比、能推论、能引伸;
⑤能联系、能贯通、能探幽、能发微。
3、理解标准的使用
以上列举的各项理解指标,同时也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考评标准,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例如,“能复述”是一个标准。作为教学目标,它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准确复述某一内容;作为教学方法,是在具体 教学实践中,针对某一内容的教学由学生复述一番;作为考评的标准,是通过口头复述或书面复述的反馈检测来了解学生理解的情况。
从当堂理解的角度说,作为教学方法,这些理解标准为我们进行有效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有效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学习,达到应有的理解程度,从而使所学知识保持较高水平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清晰性。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选择不同的教法,从多角度、多侧面强化其认识。有了这些方法,我们就可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三)复习课的方法
1、系统复习法
系统复习法就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复习的方法,它依据教材呈现的知识体系循序进行。
(1)导学式
教师先提出要求,然后师生共同回顾,接着选择典型例题讲解或组织研讨。这种复习方法适合于对难度较小或大家比较熟悉的知识的复习。因为,“师生共同回顾”实际上就是引导和启发学生群答,而群答就可能滥竽充数者,所以一定要是连薄弱学生都能明确理解和会员的知识才宜使用此法。
(2)自主式
教师先提出要求,然后学生独立学习、合作探究,最后测试、反馈、点拨。这种方法适合对难度较大的知识的复习,但必须指导、组织和管理到位,不得放任自流。独立学习到什么程度才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到什么程度才进行反馈,都要认真对待。同时还要注意:
测试要定时定量,反馈要全面准确,点拨要精要得体。(3)纲要式
指导学生把知识概括成纲要、表格、图示、口诀等,以加强理解和记忆。这种方法适合系统归纳、总结式复习和对重点知识的强化复习。具体的编写绘制工作,可在统一指导下由全体学生集体操作,也可以独立或分组进行。集体操作的方式,有利于集中智慧,加深印象,但不利于人人参与;独立于分组的方式,有利于人人参与,但还需及时全面反馈了解,并加以认定。
(4)竞赛式
学生竞选章节主持人,然后组织全班同学竞猜、竞答、争论、研讨等。这种方法比较有趣味,易于调动学生热情,可以一用。但要注意:第一,要有具体的操作规则和激励措施;第二,对学生主持人设计的试题,要进行适当的审查;第三,要合理调控,准确评价,及时点拨。
(5)训练式
按课本结构,设计系列试题,以做题的方式进行复习强化。这种复习方法,以训练带动复习,适合于在系统复习之后进行。
(6)自测式
引导和启发学生出题互测。可有几种变式:一人出题全班作答,或几人出题全班作答,或我出你答或我们出你们答等。
(7)资料式
针对重点内容,指导学生编写复习资料,并进行验收、评比。这种方法比较适合高年级的学生。编写的过程也是研究攻关的过程。编写时要立足教材,博取多家,认真比较,择其精华。
【二】复习课基本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抓好“复习课”教法的探索。为此,通过认真分析总结,我们认为以下的“六步”基本模式比较符合复习课的基本结构。
1、出示复习目标。教师明确告知学生本节课复习的内容和要达成的目标。目标要简洁,可检测,切忌空泛。
2、回顾梳理知识。可以通过问、说、练等多种形式来回顾梳理、归纳整合知识点,给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要点体系。此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回顾梳理、归纳整合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切忌教师一讲到底,上成新授课。
3、明确考点考试。简洁明了地告诉学生考试的核心知识点以及命题的角度和方式,特别要做好“一题多变”的工作。
4、经典试题示例。通过经典的试题教给学生答题的思路、角度和规范。
5、当堂巩固训练。针对目标和考点,采取多种命题样式当堂训练,并当堂反馈。此环节至少安排20分钟,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完成情况,将巡视中发现的典型的问题及时评讲到位,做到堂堂清。
6、及时拾遗补缺。针对训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辅导、补缺,特别是要注重个别辅导(此环节可以延伸到课外)。同时通过作业进行强化巩固,作业的设计既重点突出本节课的要求,又兼顾整个考试内容的核心知识点,做到反复滚动训练。
(二)讲评课的基本要求
1、基本情况介绍
介绍与本次考试有关的情况,让学生对次考试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这是讲评课不可或缺的内容。介绍情况就是概略地评,应在对试题正式讲评之前集中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试题情况介绍
包括试题数量、内容范围、试题难度等。对于试题难度,除了说明预设的难度以外,更重要的是统计出每道题的错误率,作为具体讲评的起点。
(2)考试结果概述
包括年级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班级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
(3)存在问题说明
主要指出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答题规范与技巧、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对于一般性问题,扼要说明即可,对于比较重要的问题,可以展开剖析,重锤敲打。
(4)“亮点学生”名单
包括:总分班级前几名,单项班级前几名;总分进步较大者,单项进步较大者。获取这些信息,需要做认真细致的调查工作,备课时将学生的姓名写在教案上,上课时给予赞许或表扬。
2、信息采集方法(1)全面统计法
可借助电脑进行操作。其优点是:范围广、数据准、效率高;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了解不具体。
(2)抽样调查法
在自己执教的班级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试卷,进行逐项调查分析,并做好记录。其优点是:了解一手材料,有助于评讲时有的放矢;不足之处是,不够精确,劳神费时。
(3)两者结合法
兼用全面统计法和抽样调查法。对于精确度要求比较高的项目,如年级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班级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等,可以借助电脑做精细调查;对于试题难度既可以借助电脑精确分析,也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前者用于了解整体情况,后者用于设计班级讲评教案;“亮点学生名单”必须用定量的方法对学生答卷进行全面了解;对于“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答题规范与技巧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宜利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加以解决。
(三)讲评课的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
要在统计的基础上有重点地讲评,根据试题的错误率分为不讲、略讲、详讲的等不同类型,以区别对待;不能不分主次地从头讲到尾。
2、主体性原则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深入思考、积极讨论、认真发表、大胆质疑、细心运作等;不能不组织、不发动、不指导、不管理、不反馈,老师一讲到底。
3、理据性原则
要结合教材信息、题干信息、材料信息等提取知识、剖析试题、组织答案,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教材、理解教材,有效地识别信息、提取信息、迁移知识;不能离开教材考纲和题干材料等泛泛而谈。(理据性原则也叫“充足理由”原则)
4、类化性原则
要重点讲思路、讲意图、讲方法、讲规律、讲技巧,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设计,善于读文读图读表,善于组文绘图制表,让学生感到真切、印象深刻、心领神会、触类旁通。
5、强化性原则
要进行有效的横向比较、纵向贯通、深层挖掘、精细剖析或变式训练,以拓宽视野、深化理解、促其顿悟、固其技能;不能搞简单重复。
6、巩固性原则
要重视和加强课堂小结的设计、组织和指导,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纠错反思、总结经验、交流感受,确保人人有收获、个个能提高;不能讲完就结束。
7、灵活性原则
讲评试题是讲评课的主要任务。但要做到一题一法,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教法;不能用一种方法讲到底。
(四)讲评课的基本方法
1、简单点评法 简要陈述试题的考点、思路或答案等,目的主要在于确认其正确性。对于一些难度不大、学生出错较少的试题可用此法。
2、变换思考法
对某些难度不大的试题,在进行讲评后再进行临时变换,指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思考探究,以检查其理解的深度与广度。
3、重做反思法
对某些试题在讲评之前,老师先做一些铺垫性指导、启发工作,让学生重做一遍,然后再行反馈和总结。
4、局部探究法
对于一些有特殊步骤或难点、疑点的试题,老师可先撇开部分步骤,做局部讲解或提示,然后让学生重新思考或运作。
5、分步探究法
对于某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试题,从审题到做题将其分解为系列小问题,引导学生一个个地解决。
6、循环讲解法
对于某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试题或步骤,实行老师、学生轮流讲解的方法:老师详讲——同桌对讲——全班选讲。
7、群体诊断法
老师说明学生常犯的错误,或学生自己说明错处,全班学生为其分析原因,寻求解决办法。
8、发散反思法
一题多想——想运用的知识、变换的方式或新的设计角度等;一题多解——寻求多种解法,鉴别最佳解法;归类思考——为试题所用的知识归类,为解题思路和方法归类等。
9、畅谈交流法
指导学生谈体会、谈经验、谈教训等,进行深度总结,将讲评的成果化为学生的内在收获,使学生人人有提高,个个得进步。
【三】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
试卷讲评教学是综合因素互动的特殊教学现象,涉及师生、生生之间的综合互动。只要有教学就必然会有考试,有考试就必然会有反思———试卷讲评。可见,试卷讲评是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做好测试后讲评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知识能力水平,通过讲评要使学生能够做到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弥补缺陷,以此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试卷讲评的原则: 1.时效性:
考后及时总结、反思是提高效率的重要因素。
学生完成一份语文试卷经历了从识记理解到鉴赏评价表达的复杂的思维过程,他们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效如何是非常关注的,但是常听到有些老师抱怨自己的学生只重分数不重反思太过功利,其实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是试卷讲评和结果反馈的相对滞后。有的老师由于改卷的难度大或者备课任务繁重而把试卷发放和讲评安排在考试过后一个星期甚至更后,而此时学生解题时产生的思维火花早已消失尽,能够刺激学生的也就只剩下分数了。因此,应及时将考试的结果和答案反馈给学生。
2.实效性:
做好每次考试的分数统计工作,是上好讲评课的前提条件。
为了追踪,学生掌握每个知识点的进展情况,作一份详细的得分统计表是有必要的。统计表可按照试卷结构来进行设计,如语文;A卷:语音、字形、句子衔接、成语运用、节奏划分、课内文言文、默写、议论文阅读、作文。B卷:诗歌鉴赏、课外文言文、名著阅读、散文阅读、语言运用等各项。每次考试过后由学生自己将得分情况分项填好,教师再加以整理统计出各项的平均分及得分率,并掌握最高分、最低分以及进步情况。这样做如果形成了习惯的话工作量并不会很大,却对于讲评课确定难点重点以及学生了解自己知识点掌握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有很重要的作用。
3.突出重难点,讲评课不能面面俱到:
(1)知道学生在公布答案之前做好试卷分析,答错的题目进行更正,答对的题目也应理清解题的思路。一般来说,语音、字形、默写等识记类的题目由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比老师在课堂花几分钟匆匆带过的效果好的多。每次讲评安排几道题目由学生来介绍解题思路,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使讲评更贴近学生的心理。
(2)每次试卷讲评都应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答题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两个重点采用专题式的奖品模式,宜精讲不宜多讲
4.举一反三,总结规律:
就考试来说,考查点是相对稳定,但命题人却可以随意变化题意、角度,在设计题目的条件、问题的设问方式上推陈出新,让应试者眼花缭乱,防不胜防。因为变换情景,学生很可能会由于思维的定势造成失分,因此善于分析和应变最为关键。所以每道题按原题讲完后,教师要把原题进行变化,同学生一起进行解题小结和反思,即对某个知识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发散延伸,引发设题解题的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教师还要善于将试卷分类,总结答题方法与技巧,并教会学生进行比较性小结归纳。
5.突出学生主体,重在点拨
赞可夫曾说:“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地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所以试卷讲评课同样要体现“教师是引导,学生是主体”的原则,不能上成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群言堂。要给予学生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允许学生对试题“评价”做出“反评价”,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得到相互启迪,使整个讲评过程学生情绪亢奋,容易接受大量的有关知识及解题的信息,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步骤(课前准备)
1、课前要求学生按照自己考卷情况,认真填写得分统计表。
2、教师统计分析答题情况。
3、老师研读试卷,吃透试题内容,把握命题的立意,感受整个试题的难度。
4、确定讲评的目标和重点。一堂课突出解决两三个问题,重点讲解那些技巧性强、典型性强的试题。如果平时讲课中有漏掉的知识点,这时是最好的补漏机会。
(课堂讲授)
1、介绍题型和出题特点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从命题意图、试卷特点(题型、难度、知识点、能力点)学生得失分情况等角度作简要评价,以求“心中有数,目中有人”。
2、准确、全面、及时地获取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确定矫正内容。①
全班出错率较高、得分率较低的题目及相对应的知识点。②
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和综合性的题目。③
在以往教学中已多次接触,多次矫正,但学生仍未掌握的难点。④
关系到后继学习的重点知识,重点技能。⑤
平时教学中疏忽的“教学盲区”。
3、分析、讲解(1)讲错例。
教师要引导出错的学生说出出现错误时的心理,以暴露隐藏在学生思维深处的错因,进行答卷失误分析,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2)讲思路
讲试题题型的特点和解题的思路。要引导学生思考试题在考查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解题突破口在哪?用什么方法解题最好。
(3)讲方法
抓住典型题目,讲基本解题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突破已有思维定势,敏锐抓住试题本质,排除干扰,速解、巧解,得出结论,解题要既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
(4)规律
即归类讲解,对某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总结出相对固定的解题规律,规范解题格式,真正使学生分析一道题,明白一个道理;纠正一道错题,会解一类题。
(5)讲变化
讲评中不能就题论题,要借题发挥,善于将原题进行变形,对某知识点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和不同的起点进行提问。如可以对习题的提问方式和题型进行改变(改一改);对习题所含的知识内容扩大使用范围(扩一扩);从某一原题衍生出许多新题目(变一变).4、课堂小结
总之,一节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需要教师精心准备,要能在抓住典型、择其要点、精讲精析的同时,延伸发散,创新思维,归结技巧,才能达到真正提高试卷讲评课效率的目的。
第四篇:强化课型创新
强化课型创新,优化教材处理,简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诗化教学语言,美化教学手段。
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
1.定位准确。
映潮所进行的课堂教学艺术研究,是着眼于服务广大基层教师的。他说过:“多年来,我所面对的、所接触的,是大面积的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有个性的教学风格、教学经验、教法设计不能解决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温饱’,所以我更注重研究大众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力图找到一些具有共性的、一般的语文教师都能接受的教学经验,力图为提高大面积的语文教学水平做一些教学艺术的普及工作。”他还说过:“我认为,让艺术的教学设计走进千万个普通语文教师的课堂,是语文教学改革所要达到的一个基本境界。这个境界的实现,主要靠语文教师自己的努力和语文教学科研的导向。”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像他这样服务方向明确的研究工作,还真不多。
2.提炼精细。
近年来,映潮不仅对数百节课进行了研究与评析,而且还对所提炼出来的基本规律进行了教学实践,所以,他的研究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他提出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诵读、品析、运用、积累”的四要素,他总结的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目标明确、课型新颖、思路清晰、提问精粹、品读细腻、活动充分、评点精美、积累丰富”的32字口诀,他推介的“一词经纬式、一线串珠式、选点突破式、多角反复式、板块并列式、美文助读式、读写结合式、一次多篇式”等八种教学设计思路,他提出的教材处理“简化、优化、美化”的三种基本手法,他主张的“课堂教学的高层次境界是学生活动充分”等等。总体风格是线条简单、明晰生动,是大众化的带有一定艺术性的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能够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和运用。
3.积淀丰厚。
与其他名师相比,映潮同志精美生动的课堂教学被人们发现得较晚,也没有多少媒体对其进行有力度的宣传,这恰恰给映潮以充分的思考与时间,让他能够锲而不舍地有条有理地进行自己的探索,因而理论的丰富、资料的积累与教学经验的积淀都非常厚实。除了前面所介绍的种种教学设计的理念,他这种厚实的积淀还表现在:他连续12年带领弟子进行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共作了近150场关于课程、教材、教法与教学设计的报告,在他的九百余篇各类教学论文中,有近二百篇是关于课堂教学艺术的。他还有大量的教学设计方案,仅2000年以来,就有《故乡》、《马说》、《回忆我的母亲》、《曹刿论战》、《满井游记》等几十篇的创新教学设计发表。
4.勇于创新。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与推进上,映潮同志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创新者。首先,他有明确的课型创新意识,有在进入新时期之后深入探索的自觉性。他提出了“课型创新”的新理念并以朗读教学为主要内容进行了教读课、品读课、辨读课、说读课、演读课、联读课等新课型的探究。其次,他创造了“板块式教学思路”,他的学术报告《板块式阅读教学设计的六种思路》在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上受到欢迎。在这样一种教学创意下,教学结构呈“板块”状而又灵活多姿,组合丰富,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时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板块式思路,可以使教学结构更加清晰,使教学程式更加有序,使教学内容更加优化,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对于传统的教学结构而言,板块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创新,是很有力的挑战。再次,他多角度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中活动,在他的课堂上,语言积累活动、有表情诵读活动、分层评说活动、反复品读活动、智能练习活动、课文集美活动、读写结合活动、妙点揣摩活动、探求感悟活动、思绪放飞活动等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语文实践活动都能有机地得到安排,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编辑本段科研成果
从事课堂教学艺术研究、专题研究、教学论文写作研究、试题研究、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研究5个方面研究20余年,培养了一大批课堂教学能手、写作能手、试题研究专家、文学社团优秀辅导教师。勤奋地展示着自己高超的论文写作艺术,著述丰富。到目前为止,已发表大小各类教学文章1200余篇,出版《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中考作文技法》、《怎样学语文》、《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听余映潮老师讲课》共5本专著。
编辑本段主持课题
“板块式教学思路”
“板块式思路”也可叫做“分步组合式思路”,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板块”,即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这是一种大众化的实用的而且具有一定艺术性的教学设计思路。
板块式教学结构呈“板块”状而又组合丰富,灵活多姿,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它主要用于一节课的教学,使这节课布局完美、内容厚实;它也可以用到一个教学步骤之中,使这个教学步骤显得丰满细腻;还可以用到单元的综合学习活动之中,使这种活动的教学层次清楚而内含丰富。总之,对于传统的教学结构而言,板块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创新与突破。
这种教学设计具有如下明显的特点:
1.教学过程中的“板块”显现得比较鲜明。
2.每个教学“板块”各自合理地占有一定的时间。
3.每个教学“板块”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一个教学问题。
4.各个教学“板块”之间大致上呈现出一种由浅入深、由感知到品评、创造的逻辑顺序。
5.“板块”的“任务”表现在两个方面。有时它们明确地表现出教学活动的目的,有时它们明确地表现出教学活动的内容。
6.一节课或一篇课文,如果用“板块式思路”来安排教学,一般由三至六个“板块”进行结构;超过六个“板块”则会显得力不从心,匆匆带过。
另外,就教学的有序性而言,“板块式思路”还表现出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课堂教学清晰的教学层次表现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即由浅入深地、由易到难地、由知识到能力地向前推进。第二,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构成完整的教学板块,即“一块一块地来落实”,将全课的教学板块连缀起来看,呈现出一种层进式的教学造型。此类教学设计,不管是三步、四层,还是五块、六点,都显现出鲜明的“分层推进”的特点,都显得步履扎实,思路清晰。
编辑本段教育名言
强化课型创新,优化教材处理,简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诗化教学语言,美化教学手段
第五篇:什么是课型
什么是课型? 所谓课型,一般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换个角度来说,课型就是由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一种课堂教学结构。有讲析课型、讨论课型、活动课型,有文学作品课型、文言文课型等;
以教学任务作为课的分类基点,课可划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等,统称单一课。
以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作为分类基点,课可划分为讲授课、讨论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实践或实习课、参观或见习课等。
以按活动方式来进行命名,如赛读课、活动课、说话课、写作课、评讲课等。.教读课——教给学生的朗读方法,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2.析读课——通过“朗读”对课文进行文意、文理分析;3.品读课——就是赏析式地读,是朗读教学中的一种“美读”的方式;4.研读课——就是要研究、体会为什么要这样朗读;5.辨读课——在辨析之中朗读,主要用于文言文字词教学;6.理读课——在朗读训练中进行语言板块的积累指导;7.练读课——既进行朗读训练,也进行有关字词句段的练习;8.评读课——对课文进行评点,边评点边朗读;9.说读课——说说读读,读读说说,边说边读,边读边说;10.写读课——朗读中学写,写中有朗读;11.听读课——重点突出配乐诵读;12.背读课——指导学生读好、背好课文;13.演读课——用组织表演的方式进行朗读教学;14.想读课——在朗读教学中激发学生想象,训练想象能力和朗读能力;15.助读课——让学生在有关教学资料的帮助下学习朗读,进行阅读;16.联读课——也叫“扩读课”,就是将主题相近的课内外文章合在一起进行朗读教学;17.比读课——将能够进行比较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朗读教学。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又创新了几种新的课型: 其中解疑存疑、自悟互教、讨论合作型课堂的导创优势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