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绘本阅读中促进小班幼儿的社会情感发展
在绘本阅读中促进小班幼儿的社会情感发展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和态度是个体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小班孩子在社会情感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孩子长时间的依恋家长经常会哭,在园焦虑情绪较为严重。有的小朋友在吃点心时总是会悄悄地乘同伴没有发现将完整的饼干先拿回来,那 “碎饼干”就留给其他人,自私心强烈。还有的孩子占有欲望强烈,喜欢的玩具总是不肯让给别人,甚至有的孩子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她就不理会老师的话语,活动中我行我素,集体规则仿佛与她无关。种种行为细节之处可见孩子情感也存有一定的消极因素。而绘本,是由图画文本和文字文本共同构成的一种书籍形式,它注重视觉传达效果的基础上强调主题内容的表现,容易让小班的幼儿接受。每个绘本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幼儿通过阅读不仅能获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领略童话王国的神秘和精彩,也会体验与绘本的情感交融,从中享受故事给他们带来的情感、想象、表达等多方面的愉悦体验。因此在小班的绘本教学中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积极的社会情感发展。以下谈谈我的一些个人体会:
一、选择能引起幼儿情感共鸣的绘本
根据幼儿的实际年龄特征,选择能引起幼儿情感共鸣的,能给幼儿正确的情感引导的绘本进行阅读。如在小班上学期幼儿刚入园,不能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自理能力差,我们选择了日本佐佐木洋子的《小熊宝宝绘本》系列丛书,里面的内容不仅有贴近小班幼儿生活的《尿床了》、《我会穿短裤》、《睡觉》、《午饭》;有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大声回答“哎”》、《排好队一个接一个》、《收起来》;还有情感方面的图书《过生日》、《好朋友》等。图书中的卡通形象是幼儿很熟悉的而且非常喜欢的小熊、小兔、小猴、小老鼠、小猪等动物,书中画面清晰、情节简单且富有童趣;小班幼儿在翻阅图书的过程中一下子就明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小熊”发生的故事是他们每天的生活中都在进行的,能引起幼儿积极的情感共鸣,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同时也给他们正确的引导。
二、注重情感经验积累
幼儿阅读活动是一种伴随着特有的情感体验的理解活动。首先,幼儿阅读是一种凭借思维来理解各种信息符号的心理过程。如果说感知各种信息符号只是阅读的手段,那么理解才是幼儿阅读的本质。做好幼儿在阅读前期的情感积累,避免因幼儿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而阻碍阅读活动的开展。首先教师应从图画的美术语言和绘本的文字语言中分析绘本的情感基调,创设条件让幼儿感受绘本的人物情感。这是进行绘本教学必须做的前期准备工作。
例如小班绘本《小兔乐乐》讲述了一个伙伴间友爱互助的故事。故事中小兔乐乐和小兔菲菲之间的同分享、互帮助的情节,能给予幼儿很好的榜样作用。如今的幼儿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不懂的与人分享,独占玩具的现象在小班频繁出现。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我们首先要让幼儿体验合作、相互帮助带来的愉快的情绪体验。我们组织了两两合作的体育游戏“有趣的绳子游戏”幼儿两两一组自由组合,每组一跟跳绳。将跳绳两头系起来,套在一名幼儿的胸前,从腋下绕至身后,另一名幼儿双手分别抓住绳子的两头。这样,抓着绳子的幼儿即是赶车人,另一幼儿当小车,赶起来小车来,两名幼儿自由跑动,体验合作的乐趣。另外,还鼓励幼儿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感受分享的乐趣。通过前期的情感体验,幼儿容易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当我们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就水到渠成了。在《小兔乐乐》的教学中,当老师提出:小兔乐乐拔了一颗大萝卜,这时候遇到了小兔菲菲,他会这么做呢?小朋友们就马上想到请小兔菲菲一起吃萝卜。所以说,前期的情感体验、知识储备有利于幼儿理解作品。
三、创设游戏情景,体验作品情感
绘本作品的情感基调很清晰,这正是选择绘本进行教学的原因之一。小班幼儿的思维又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他们很难出别人的角度(观点)去看待问题。如果单靠书画面的阅读,他们只是知道这个绘本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很难理解主人公的情感体验。于是我们想到利用游戏的情景,让幼儿参与绘本中,主动的感受作品的情绪体验,而且游戏又是幼儿园教学中最具魅力的活动,能够激发小班幼儿的阅读兴趣。在绘本《星星警察》教学中,我们设置了夜晚森林的场景,让小朋友当森林中的小动物,都睡着了,这时一只小老鼠贼头贼脑的出来了,小朋友们一看就知道这只老鼠要出来偷东西了,当“小老鼠”偷了“小公鸡”的“米”时,小朋友们很着急,特别是“小老鼠”还得意的唱歌,“小动物们”都气坏了,纷纷说到:要赶走小老鼠,要叫警察叔叔来抓老鼠„„。在随后的阅读活动中幼儿的情绪很高涨,对作品所表达的爱憎情感体验特别深刻,很好地促进幼儿积极的社会情感发展。
四、情感迁移,回归生活
早期阅读与幼儿的学习、游戏、生活有机融合,让每个幼儿在丰富的“阅读”中,“能说会道、能想会做”、习惯养成、人格健全、生命质量得以提升。让幼儿在富有童趣,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将故事里的情感迁移到自身,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是我们绘本阅读情感教育的根本目的。在绘本《最好吃的蛋糕》讲述了一个关于表达爱的教育,故事中鼠妈妈过生日,小老鼠三兄弟的钱只够买一个大饼,他们把舍不得吃的奶糖、红肠和花制作了个蛋糕,妈妈说这是最好吃的蛋糕。在这个教学活动之后,我们注重情感经验的迁移,我们请孩
子们回家了解妈妈的生日是什么时候,组织亲子活动“送给妈妈的手提包”。将作品中的情感经验迁移到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
让小班幼儿在绘本情境中体验积极的社会情感,在生生互动、师幼互动中梳理这些情感,以建立积极良好的情感态度。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小班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还可以促进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发展。这将是孩子们终身受益的。
第二篇:绘本在小班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绘本在小班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绘本,有着无穷的魅力,绘本中蕴藏着很多可借鉴的教学资源。它给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带来无限的生机。如何应用绘本开展小班美术教育活动?文章主要从教师如何选择绘本,如何巧妙应用绘本中的有价值的资源,又如何运用绘本中的画面内容设计美术系列活动进行论述。希望通过实践和探究的,使得小班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关键词:绘本;小班幼儿;美术;应用
绘本一般是采用图画和简单的文字,叙述一个故事,绘本中每个画面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艺术性,它给幼儿园美术教学带来无限的生机。如何利用绘本来开展小班美术教育活动,从而调动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创作热情呢?我园小班通过一学年进行“绘本在小班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的课题实践研究,尝试利用绘本开展小班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充分应用绘本中的美术教育价值,引导幼儿欣赏绘本的色彩之美,激发幼儿创作的热情。
一、精心选择适宜的绘本,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
1.选择能吸引幼儿的绘本。小班的孩子,对一切事物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对图案和色彩的敏感比成年人更加敏感。在小班的绘本教学中我发现,绘本中各种色彩艳丽的画面,特别能引起幼儿兴趣。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色彩鲜艳、画面简单的绘本提供给孩子阅读。如《好饿的毛毛虫》是一本很有创意深受小班幼儿喜爱的绘本。该绘本画面简单、色彩鲜艳、层次分明,设计的人物形态可爱,充满艺术感。当孩子们翻开书页时,就好像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无限生机的大森林,独特绘画风格和丰富美丽的色彩把孩子带进童话王国里,一下子就让孩子们爱上这本绘本。
2.选择想象力丰富的绘本。一本富于想象的绘本更能调动满足小班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比如《爱吃水果的牛》是一本富有趣味性和想象力的绘本,故事讲述了一头爱吃水果的牛是怎样把主人和邻居的感冒治好的小故事。绘本以简单的画风和漫画的形式,让这本绘本给孩子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简洁抽象的线条构成的画面简单易懂,只要教师稍作启发提示,孩子们就完全可以根据这些绘本画面自己讲出一个情节重叠、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而最具有想象力是这头牛会挤出各种水果味的牛奶,画面形象生动、充满童趣、乐趣。绘本图画中创意深深吸引着孩子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无限乐趣和想象空间。
3.选择具有美术元素的绘本。选择绘本时我们不但要考虑是否具有美术教育元素,还要考虑到是否能有效地利用这些美术元素。如:绘本《小黑鱼》就是一本包含各种美术元素的绘本,绘本中使用了印章画和水彩拓印画等方法,表现了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给我们带来美不胜收的视觉效果。有效利用绘本中的美术元素,通过欣赏绘本画面,从而有效引发孩子们大胆联想,让孩子通过看看、想想、说说、画画、印印的过程中表达自己对绘本的认知和情感,并乐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和创作。
二、巧妙利用绘本中有价值的资源,为美术教学活动增色添彩
1.利用儿童绘本中情感教育价值,激发幼儿自由想象。幼儿绘画有时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有了情感才能充分激发绘画创作的欲望。如在《小黑鱼》美术活动中,我们以故事引入,让先幼儿感受到小黑鱼孤单无助的心情,再迁移幼儿的经验:小鱼该怎样合作来对付敌人呢?让孩子们展开想象来创作。在这样的情感氛围中,孩子们都能大胆表达了自己对绘本故事内容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创作的强烈愿望。
2.利用绘本中的色彩教育价值,培养幼儿的美感。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感觉,蕴藏着不同的情感语言,丰富的色彩更唤起了孩子情感的共鸣。如:《好饿的毛毛虫》、《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大鱼和小鱼》等绘本中等都蕴藏着许多丰富的色彩搭配技巧。巧妙地利用绘本中色彩,通过观察欣赏、分享交流,逐渐培养孩子形成对颜色的敏锐感觉和美感。
三、灵活运用绘本中的画面内容,设计美术系列活动
1.寻找独特的画面进行欣赏。根据小班幼儿审美特点选择造型独特、色彩鲜艳、构图简单的画面,引导幼儿进行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一些简单易懂的美术专业语言,引导孩子们自主地去观察、发现、对比、欣赏,并与同伴分享交流。比如绘本《好饿的毛毛虫》中的毛毛虫身上的那些色块不是画的,也不是用手撕的,而是剪的,不规则的毛边,五颜六色的色块,这样独特的形象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特别是绘本中毛毛虫吃完各种食物前后的画面非常适合让幼儿进行对比欣赏。
2.寻找喜欢的形象进行涂色绘画。孩子们喜欢的形象往往是绘本中形象可爱的正面人物和色彩鲜艳具有美感的物品。如:《爱吃水果的牛》中的各种水果,《小黑鱼》中美丽的大鱼和小鱼,《变色龙》中色彩斑斓的变色龙、《逃家小兔》中的小兔等。我们可以把这些形象作为小班幼儿涂色练习,让孩子们体验涂色的乐趣,同时也引发孩子们对绘本故事内容的回忆,不知不觉中孩子们掌握涂色的技能,并表达了自己的绘本内容的认识和情感。
3.寻找有价值的画面内容进行联想。如:绘本《小黑鱼》中,让幼儿思考:大怪鱼来了小黑鱼怎么办?小鱼们要怎样才能变成大鱼?小鱼和大鱼要怎样才能打败大怪鱼?从而有效引发孩子们大胆联想,并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鼓励他们用各种形体动作、印画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和创作小鱼变大鱼的场面。
4.寻找与幼儿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画面进行创作。如在绘本《抱抱》中,在阅读幼儿绘本后,我让每个孩子回忆讲述爸爸、妈妈平常是如何爱自己的,引发密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着“抱抱”的亲情,让幼儿结合自己讲述自己和爸爸、妈妈的故事,并把自己的爸爸、妈妈画出来,一幅幅佳作跃然纸上。通过实践和研究,我发现绘本给小班美术教育带来全新的生命力,绘本内容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更容易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能很好地调动他们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把绘本自然巧妙地应用到小班美术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美术教学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了,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了,幼儿的作品也更有想象力和创造性了。
四、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1、让幼儿充满绘画过程的情感体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艺术领域的目标中指出: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教师在绘画教学过程中,应改变过去只讲“形”,不讲“神”;只重“像”,不重“美”的状况。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一幅好的幼儿绘画作品,应是孩子心灵的真实写照;反映幼儿个性和童趣的作品,才是最美的作品。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用“心”去参与,才会真正感受到美术活动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教师要支持幼儿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绘画过程中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兴趣的培养,个性的张扬,让孩子在绘画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不管幼儿选择的是亮色还是暗色,都是幼儿内心情感的流露,或是对美的一种独特感悟,我们都没有任何理由去责备他们。我们要做的是每次绘画时给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营造温暖快乐的气氛,关注幼儿在创作中的情感和态度倾向,适时地引导鼓励,由此达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2、让幼儿选择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
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有不同的表现欲望。教师要变绘画的设计者、传递者、指挥者、评价者,为孩子绘画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支持性的美术创作环境。不给孩子设样板,定规矩,鼓励孩子创造自己的图式。如在色彩的选择上,有的孩子性格内向,喜欢简单朴素的色彩,表现在画面上的色彩就单纯朴素;又如,同是一个孩子,也许他昨天心情悲伤,今天心情舒畅,这两种情绪下,表现出的色彩也是截然不同的。有次小班幼儿画红萝卜,教师创设了喂小兔子的教学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幼儿创作热情。佳佳小朋友画好了红萝卜轮廓,拿起一支粉红色的油画棒,这时老师马上引导他观察红萝卜的颜色,并拿了一支橘红色的油画棒给他,可是佳佳拒绝了老师的建议,还是拿起粉红色油画棒认真地涂了起来。孩子为了自己的表现去作画,他们就会大胆自然地将自己的情感流露出来。尽管作品幼稚可笑,如颜色与真实的物像不符、房子是透明的,火车飞起来了,但它所反映出的个性是鲜明的。而模仿成人的艺术作品则失去了这些最宝贵的东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幼儿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在幼儿教育中,美术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它是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幼儿美术作品所关注的不应只是作品画面的结果。相反,它所应更多关注幼儿个性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及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目前,在很多教师中仍然存在着绘画教学认识上的误区,如认为绘画技能是第一位的,没有教师的范画和示范,幼儿就不会画,或画不好,还是以画得像不像为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把幼儿的个性和情感发展、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放在了第二位,甚至没有地位可言。这样的绘画教学,不仅使幼儿失去了绘画兴趣,而且影响了幼儿人格的健全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应树立全新的幼儿美术教育理念,使绘画活动成为幼儿喜欢的游戏;成为幼儿对生活的记录;成为幼儿内心情感的倾述;成为幼儿对审美的体验;成为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需要,使幼儿美术活动真正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服务。
第三篇:以绘本教学为载体,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摘要
学前阶段的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塑造幼儿的完整人格,因此,家长及幼儿园都非常注意对幼儿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现在社会中,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有很多途径,其中利用绘本教学对儿童进行情感教育却有着较为有利的条件。绘本是先进的教育观、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的产物,是对孩子阅读习惯培养和进行情感教育的一种重要资源。它贴近幼儿生活经验,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连贯,含有丰富的情感内容。教师可以利用绘本进行教学,增进幼儿的情感体验,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从而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关键词:绘本教学情感教育
目录
一、了解绘本,为情感教育奠定理论基础„„„„„„„„„„„„„„„„4
(一)什么是绘本„„„„„„„„„„„„„„„„„„„„„„„„4
(二)绘本的意义„„„„„„„„„„„„„„„„„„„„„„„„4
(三)绘本中情感的归类„„„„„„„„„„„„„„„„„„„„„4
(四)绘本对儿童的情感教育的价值„„„„„„„„„„„„„„„„5
二、创设环境,促进情感的发展„„„„„„„„„„„„„„„„„„„5
(一)创设教学“硬”环境„„„„„„„„„„„„„„„„„„„„5
1、创设幼儿园绘本大环境,拓展情感教育„„„„„„„„„„„„5
2、丰富班级主题墙,深化情感教育„„„„„„„„„„„„„„„5
3、美化区域环境,升华情感教育„„„„„„„„„„„„„„„„5
三、利用绘本教学,加深幼儿情感„„„„„„„„„„„„„„„„„„„5
(一)情感的体验方式„„„„„„„„„„„„„„„„„„„„„„6
1、情景教学法,引发情感体验„„„„„„„„„„„„„„„„„6
2、角色扮演法,引发情感内化„„„„„„„„„„„„„„„„„6
3、情感渲染法,引发情感共鸣„„„„„„„„„„„„„„„„„6
(二)情感的体验途径„„„„„„„„„„„„„„„„„„„„„„6
1、集体阅读„„„„„„„„„„„„„„„„„„„„„„„„„6
2、个体阅读„„„„„„„„„„„„„„„„„„„„„„„„„7
3、亲子阅读„„„„„„„„„„„„„„„„„„„„„„„„„7
(三)情感的表达„„„„„„„„„„„„„„„„„„„„„„„„7
1、语言„„„„„„„„„„„„„„„„„„„„„„„„„„„7
2、绘画„„„„„„„„„„„„„„„„„„„„„„„„„„„7
3、表演„„„„„„„„„„„„„„„„„„„„„„„„„„„7
(四)情感的管理„„„„„„„„„„„„„„„„„„„„„„„„7
1、情感的宣泄„„„„„„„„„„„„„„„„„„„„„„„„8
2、情感的调理„„„„„„„„„„„„„„„„„„„„„„„„8
四、做好家长工作,优化绘本教学的效果„„„„„„„„„„„„„„„„8
(一)吸引家长参与„„„„„„„„„„„„„„„„„„„„„„„8
(二)家园合作,共同创作„„„„„„„„„„„„„„„„„„„„8 参考文献„„„„„„„„„„„„„„„„„„„„„„„„„„„„„„9
了解绘本,为情感教育奠定理论基础:
(一)什么是绘本:
所谓的绘本就是“绘画出来的书本”,以绘画为主,着重让孩子通过观看绘本中的图画了解故事的内容和以及故事中呈现的情感,潜移默化的提升孩子的欣赏水平。例如绘本《狼与羊》,其中有一幅画是这样的,文字很简单:“狼进了小羊的家......”。后面用一整版的画面表现狼打开门出来,所有的小羊都很惊恐,有的藏在大钟里,有的藏在了床下,有的藏在门后,还有的藏在沙发后......这个画面极大地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
(二)绘本的意义:
绘本的意义之一:帮助宝宝感受语言的魅力
绘本图画发挥着强大的功能,文字部分的创作比较诗歌化,经常和2岁~5岁的宝宝一起阅读着富有诗意与想象力的语言,帮助宝宝学习母语。有人也许会说,那宝宝们能看“懂”吗?其实,只要宝宝喜欢、着迷,对美好艺术发自内心地喜爱,这就足够了。绘本的意义之二:促进宝宝多元化发展,健全人格
宝宝的智能发展是多元化的,不仅限于语言和数学逻辑,还包括空间、音乐、肢体、人际交往、内省、自然观察。研究证明,通过与宝宝分享绘本,也可以促进多元化智能的开发。比如绘本《大脚丫跳芭蕾》,在音乐智能方面就有着促进功能。其次,还能帮助他建立健全的人格,为一生的幸福打好精神基础。从丰富生动的故事中,学会积极、坦然地接纳自己的所谓“缺陷”,学会用幽默的态度面对生活,学会充分享受温暖的亲情和友情,学习团队合作与分享的精神„
绘本的意义之三:让宝宝从此爱上阅读
绘本最厉害的地方,是能帮宝宝爱上阅读,培养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通过小小的绘本,宝宝已经在破万卷书、行千里路了,他眼中的世界更加丰富、也更加美丽起来。
(三)绘本中情感的归类:
1、亲情
家庭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学会爱自己的家人,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绘本中,关于亲情的绘本,也有很多。《猜猜我有多爱你》,表达的是妈妈和孩子之间的爱,体现了母爱的伟大;《我的爸爸真麻烦》,体现了父子之间爱;《爷爷一定有办法》,讲述了祖孙之间的情感。
2、友情
同伴是孩子在幼儿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在绘本中,也有一些比较经典的关于友情的绘本。《大熊有个小麻烦》体现了同伴之间的倾诉与倾听;《鼠小弟系列》,讲述了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的许多有趣的故事。
3、环境及生命的主题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多么地重要,绘本《小房子》就是典型的代表作品。《小蜡笔头儿》、《花婆婆》等,都是一些和环境密切相连的绘本。
生命是非常宝贵的,要学会爱自己的生命和爱护他人的生命。《我永远爱你》在启发幼儿的“死亡教育”上是有很大特殊意义的。《爷爷有没有穿西装》是一本教孩子如何面对死亡和接受悲伤的绘本。
(四)绘本对儿童的情感教育的价值: 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精神:“要求引导幼儿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现在许多优秀的绘本作品蕴含了多样的社会生活内容,渗透了丰富的人类情感经验。借助优秀的绘本作品,可以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进行最真切的表达。教师根据绘本内容挖掘其教育因素,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和初步的情感能力。幼儿在阅读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增长知识,涵养性情,拓展思考的空间,可以学习表达与交往。
二、创设环境,促进情感的发展:
(一)创设阅读“硬”环境:
1、创设幼儿园绘本大环境,拓展情感教育。
幼儿园走廊的橱窗和楼道的墙壁都画有跟情感有关的绘本,每一个楼层都有不同的故事,幼儿和家长经过走廊时会不由自主看一看楼道画面,讲述着不同的故事,从而引领幼儿爱上阅读。
2、丰富班级主题墙,深化情感教育。
班级绘本主题墙内容丰富,有的展示幼儿亲子共读的照片,有的布置了“护书礼仪十规则,爱书宝宝在行动”: 排队取书、按序放书、小心翻书、安静看书、合作享书、双手捧书、书袋护书、登记借书、及时还书、尝试补书。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同时也让幼儿积极与主题墙互动,能做到十规则的幼儿在相应的地方贴颗五角星,如会讲绘本故事的幼儿,可以一个人将给大家听,也可以三三两两地对话,还可以几个人小组畅谈。把讲述蕴于阅读活动之中,有效地调动了幼儿说话的兴趣,使幼儿觉得“说”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阅读”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孩子们乐于说、敢于说、勤于阅读,积极阅读。
3、美化区域环境,升华情感教育。
选择班级的阅读区作为幼儿进行阅读活动的基本场所,美化阅读区的布置,让幼儿从心底喜欢上阅读区,成为他们活动的最爱。在阅读区,投放剪贴绘本中的图片、头饰、木偶等操作玩具,供幼儿进行自编自演的“绘本剧”,重温绘本中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以及情感发展。
三、利用绘本教学,加深幼儿情感: 绘本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人世间各种复杂情感体验的世界。当我们观察孩子阅读绘本的情绪表现时,孩子的情感世界竟是那样敏感而丰富。他们既体验着阅读本身带给他们的快乐,也感受着绘本故事中人物的各种情感变化。同时,故事本身或诙谐、或幽默、或惊险、或温馨、或悲哀的情节,也引起孩子情绪情感的激荡。让我们一起利用绘本教学,帮助幼儿体验不同的情感,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一)情感的体验方式:
1、情景教学法,引发情感体验。这种方式是最受孩子喜欢的,符合他们好动的年龄特点,绘本的情趣也在表演中让孩子们淋漓尽致地身同感受着。适合表演的绘本,让孩子们演演,更能激起情趣。如《大大行,我也行》这本书,前半分内容就是讲“大大会做什么,我也会做什么。不过„„”可请学生和老师一起演演书中内容:比比跳远,比比钻洞。大大的厉害,我的优势,在表演中就会更能体现出来。
书是生活的写照。在阅读中感受生活,反之亦可在生活中演绎文本,将文本延伸到真实的生活中。让低段学生在表演中延伸文本,是行之有效的拓展方式。如:如《大大行,我也行》,当学生阅读完前半部分的时候,安排学生和老师一起表演:如:师边举卡片边说:我会举卡片让小朋友读。生也举起卡片说:我会举卡片让小朋友读。不过我还太小,没有老师举得那么高。老师和学生一起在黑板上写字表演,也让学生用句式“老师会„„我也„„不过„„”来说话。有了生活表演的推波助澜和铺路搭桥,再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用句式说说,孩子们都能情趣盎然地说上来大人与自己之间能做的事,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别。课堂上生活已悄然融入到文本阅读中了。
2、角色扮演法,引发情感内化。
幼儿接受作品丰富内涵的过程,是作品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情感世界与他们的知、情、意、行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如《我也可以飞》第一课时,是孩子在品味着小鸟和鸟的一家的故事,第二课时,是对作品的一个整体感受与内心感触的综合体验,一个个角色扮演体验,一组组对话、一个小鸟飞的动作,让我们的孩子们走进了小鸟的心灵。角色身份的转换、让幼儿成了故事中的主人公,他们为此动情、为此感到快乐,这个过程也是孩子与作品以及作品中的角色心灵相互沟通情感相互交融共鸣的过程。
3、情感渲染法,引发情感共鸣。
为了让幼儿言之有情,就要渲染气氛,激发情感,使幼儿身临其境,作出合理的想象来,说出有情感的语言。如《魔法亲亲》教学中,我通过角色扮演来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把自己想象成小浣熊和浣熊妈妈。朗读绘本的时候,根据画面和故事情节,声情并茂,当小浣熊不想去上学,垂头丧气时,老师(扮演浣熊妈妈)一边用关切温暖的语气说“关于魔法亲亲”的秘密,一边模仿故事中把“小浣熊”(自己的左手)的手指全部翻开,然后身体微微向前倾,在“小浣熊”的手掌心亲了一下。这一句句洋溢着童趣的语言不仅表达了图中浣熊妈妈和小浣熊之间的爱,也表达了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情感的体验途径:
1、集体阅读
人在儿童初期,就有了与同龄人交往的需要,孩子的年龄越小,集体对个人的教育影响就越大。在集体阅读中,幼儿具有特别敏感、特别细腻的感受能力。例如在情感绘本《我会关心别人》阅读中,孩子们通过故事中的小熊和同伴之间的故事,再谈一谈在生活中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大胆表达自己被别人关心的感觉。通过集体的讨论、分享孩子的经验,利用集体的力量,养成关心别人的良好习惯。
2、个体阅读
著名的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一文中指出:“要孩子学会阅读,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必定要先有阅读的环境”。本学期,为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创设了阅读书吧,有计划地定期投放一些情感类绘本。并增设了靠垫、地毯,使孩子们自由地在温馨的环境中选择喜欢的绘本进行阅读,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感知理解绘本中情感,帮助幼儿体验情感。
3、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首先是得到爱与快乐,其次才是汲取知识。亲子共读,不仅会使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得到培养和巩固,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更会加深亲子之间的感情。在宽松温馨的环境中,孩子靠在父母身边,听父母朗读绘本,体会绘本中表达的情感。就像一位家长在阅读日记中写道:“和宝贝阅读了《猜猜我有多爱你》,那天,宝贝竟然搂着我的脖子,亲了我一口,说:‘妈妈,你知道吗,我爱你从这里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回到这里。’孩子的爱,让我深深地感动。”
(三)情感的表达
1、语言
语言是最直接表达情感的方式,在绘本《我好生气》中,孩子们讲到了生活中另他们生气的事情:妈妈不让我看《喜洋洋》的电视,我很生气;小羿弄坏了我的玩具,没有和我道歉,我很生气。语言的表述,让我们直接了解了幼儿的情绪、情感。
2、绘画
绘画是通过色彩、线条、构图创造视觉形象表现情感的。在绘本《黄雨伞》中,孩子们了解到,一些暖色调的伞的代表快乐的心情,而冷色调的伞代表不开心。在设计“心情伞”时,就有小朋友用黑色的颜料为伞涂色,因为某些原因,他最近心情不好,此时的黑色,代表了他的心情。
3、表演 在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中,让幼儿运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在绘本活动《生气汤》中,让幼儿围成圆圈形的“大锅”,大声说出自己最生气的事,边念儿歌边游戏;《逃家小兔》中和孩子分别扮演小兔子和妈妈,一起表演“小兔变成什么,兔妈妈变成了什么”,感受妈妈和孩子间亲密的感情。
这些多元的表现方式让幼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表达情感的方式更具个性化,也促进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四)情感的管理
当情绪、情感的不当表达会影响一些当前利益时,幼儿如何能暂时抑制冲动,表现出恰当的情绪行为。就要让幼儿学会对情感的管理,培养积极的情感。
1、情感的宣泄
绘本《我好生气》中,告诉孩子,怎么样控制自己的怒气,不去伤害他人。同时,也允许幼儿用“哭”、“大叫”等方式,幼儿的情感得到宣泄,自我实现的愿望得到满足,而不是压制自己的情绪。书中还向孩子提供一些控制怒气的技巧和方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情感。
2、情感的调理
日常生活中,孩子经常会发生一些情绪的困扰,不开心、哭泣、发脾气和孤独感等等。他们不会向大人诉说自己的情绪状态,更不能自己化解。《我的感觉》系列绘本,将孩子这些难解的情绪放在自然寻常的生活情景中,展现出各种情绪的表现特征和相应的处理方式,使孩子形象地掌握调理自己情绪的科学办法。优秀绘本以它特有的丰富内涵、教育价值对幼儿这种生命认识更透彻,对幼儿的培养有着很大的潜力,绘本故事是小朋友比较熟悉和喜欢的文学形式,故事中的角色形象鲜明生动,容易让幼儿接受,在这些较为典型的情感情境中,引发幼儿思考,从而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可以涵养性情,拓展思考的空间,可以学习交往和体验书中的感情,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四、做好家长工作,优化绘本教学的效果:
在绘本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很多家长理解片面,观念落后,他们关心的是孩子对绘本中的一些字的识写,忽略了绘本本身的意义,常常对教师开展绘本阅读活动产生观望、拒绝情绪,有些家长虽然给孩子买了很多书,但从不抽时间陪孩子一起看书,经常跟老师抱怨孩子不喜欢看书。针对以上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充分认识家长工作在幼儿园的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吸引家长参与
教师首先要制定家长参与绘本制作的计划,明确目标。然后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介绍“我的心情故事创作集”,并在家长会上请家长欣赏绘本,激发家长对绘本的兴趣,发现绘本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并体会绘本或是幽默或是柔美或是夸张的表现手法。
(二)家园合作,共同创作 主要是以口述日记的形式,幼儿讲述、家长记录,或者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创编绘画进行讲述,家长记录。引导幼儿与家长一起为日记起名字、设计封面。这些日记体现了每个家庭的不同风格和文化。每一本日记的制作过程,又是其乐融融的亲子活动,增加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了幼儿情感的发展。
“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待儿童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一个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这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教育论》书中的一段话。为孩子创造一个爱的环境,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培养一个有爱心的孩子,让他们拥有一份快乐的人生,这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影响感染我们的孩子,并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文学的享受、美的熏陶、善与爱的教育。把爱的种子播到他们的心中,让爱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年;
2、卢家楣:《以情优教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
3、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个人专著
1993年;
4、彭懿:《绘本:阅读与经典》
21世纪出版社;
5、彭懿:《绘本:开启幼儿情感的钥匙》考试周刊
2011年第23期;
6、林敏宜:《图画书的欣赏与应用》心理出版社
2000年;
7、冯媛媛:《绘本对儿童情感教育的影响及其理论依据》:冯媛媛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2卷第2期
2009年;
8、新《纲要》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江苏教育出版社;
9、梅子涵:《阅读儿童文学》少年儿童出版社;
10、涂淑珍:《绘本在多元文化教育的应用》全国硕博论文库
11、鱼霞:《情感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年
2008年;
第四篇:幼儿在绘本阅读中的情感发展——集体教学中师幼互动的实践
幼儿在绘本阅读中的情感发展——集体教学中师幼互动的实践
爱因斯坦A班 陈妹芳
一、集体教学中的师幼互动现状分析
目前,很多教师对师幼互动没有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这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重视程序忽视幼儿反应的现象。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是师幼互动行为的主导者,根据自己的计划与意图,开启与幼儿之间的行为往来,并且引导和控制着彼此行为的发展方向和速度。我们也会强调教学中的双主体地位,幼儿时而可以左右教师的行为,牵引师幼互动的进程,但绝大多数时间都只是处在被动状态。绘本教学中常常存在教师对儿童回应方式单
一、千篇一律、甚至刻意忽视幼儿反应不予回应等。这些问题是教师实践中的困惑,是影响师幼关系,影响教育质量,影响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因素。
在绘本教育实践中发现集体教学中的师幼互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互动问题和幼儿经验不匹配。
提问能不能影响孩子的发展,取决于问题与孩子发展水平的相差度。不符合孩子发展水平的问题,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如教师提问:“为什么螳螂是绿色的?”“茄子为什么是紫的”,这一类的问题当然很难得到科学的答案,因为它们远远超过了幼儿世纪发展水平。
再比如:教师提问“这个故事里藏了很多很多的反义词,谁能说说里边有那些反意词?”幼儿:“多、少”。教师:“有多和少。它是在什么时候形容的呢?”幼儿:“胖胖天使的云多,棒棒天使的云少。”实际上这一段互动的问题是:你在故事的什么地方听到哪些反义词。如果设计成一个问题,孩子获得的是一个完整的问题信息,他可以根据问题从两个层面回答。对于大班幼儿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可以请多个幼儿来回答,活动的层次也会非常清晰。
2、封闭性问题过多,不能引发深层次的思维碰撞。
封闭性问题是指答案固定或者比较少的问题,对这一类问题,幼儿只需要简单的判断、回忆就可以完成整个教学,完全是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孩子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如:“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里面都有谁?”“小鱼住在哪里?”这类问题,幼儿只需要根据经验或记忆就可以回答出来,而且所有的孩子答案基本都是一致的。
再比如:“你们喜欢下雨吗?”“你们愿意和小动物一起做游戏吗?”“小兔子是不是今天有点不高兴啊?”还有很多“好不好”“想不想”等等一系列问题,幼儿只需要简单的选择,甚至有些问题就已经带着答案,实际上是伪问题。
这样封闭性的问题,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思维,当然更不能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师幼互动。根据笔者对的6个不同教育活动的统计,发现这些教师在活动中提出的封闭性问题占到了58.22%,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3、教师过多的关注活动目标是否实现,关注活动组织的进展,而忽视对幼儿的有效回应。
如:教师提出问题后急于帮助或者替孩子得出答案,没有给幼儿充分的思考时间。对于讨论性的问题,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的答案,而老师往往只回应自己想要的答案,而忽略其他幼儿的回应。
二、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
维果斯基的理论告诉我们: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行为往来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功能与价值是极其重要的。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式,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和教育内容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维果斯基将学生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在最近发展区里学习者将自己的理解与具体的情景经验整合起来,从而建构出自己的思想。而在“最近发展区”内所施行的互动才是最有效的互动。
经过在教育实践中反复尝试,笔者认为教育者首先要从正确把握儿童观、教育观的角度出发,将关注点从自身教育活动转变到幼儿的行为变化上来。要读懂幼儿、关注幼儿、要给与幼儿温暖愉快的情感回应。因此提出具体师幼互动策略如下:
1、根据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设计适合的互动。
正确的认识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保证有效师幼互动的前提。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理解和预想到幼儿可能出现的行为,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设计适合的互动问题。如:教师在组织“下雨的味道”的散文欣赏活动之前,首先带幼儿在雨中游戏,让幼儿对下雨有一个真实的感受,之后再带领孩子欣赏优美的散文。幼儿对散文不仅有很直观的理解,甚至能够结合散文的语言叙述自己对于下雨味道的不同感受。这样的活动设计,就是教师充分的考虑到了幼儿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
再比如:在认识颜色的活动中,教师会准备大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己进行尝试,并把每一次颜色调和的结果记录下来,再通过对记录结果的分析,得出红色和黄色混合变成橙色、红色和蓝色混合变成紫色、蓝色和黄色混合变成绿色的结论。因为教师充分了解幼儿的学习一定是直观的、具体的,是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的。
2、关注幼儿,采用合适的回应策略。
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反应,要学会从幼儿的回答中了解实际发展水平,并从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灵活调整教育策略。当教育活动中幼儿出现了更有价值的关注点,教师更应该予以鼓励,并及时调整互动策略。
如:提出问题后适当等待,给予幼儿思考反应的时间。当幼儿答非所问的时候反思自己的问题是不是问的不明确,应该变换提问方式,寻找幼儿能够理解的问题,或者将问题分解成几个较底层低的问题。
再比如:如大班的幼儿在听愚公移山的故事时,一个孩子认为山是不可能被搬走的。教师没有制止幼儿的这种反应,而是注意倾听孩子的声音,追问道:为什么这样认为。孩子说:因为山太大了,他一辈子也搬不完。另一个孩子说: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神仙。面对孩子的问题,教师及时发现了更有价值的互动话题。于是引导孩子讨论:如果你家门口有座大山,你又搬不走,你会怎么办。孩子们很快兴奋起来,有的说用大机器来搬,有的说把家搬到平地上去,有的说给山里修一条好路就可以开车出去了。这样的讨论无疑比单独进行一个故事要更加具有教育价值,他教会孩子更加积极地应对所面临的困难。
3、给与幼儿温暖的情感回应。
一般情况下,幼儿都会喜欢面带笑容、和善、有耐心、喜欢自己的老师,感受被爱、被关注、被尊重、被支持的积极情感能够使幼儿产生信赖和安全感,能够产生积极有效的互动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一颗童心,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善于体悟幼儿鲜活的情感和需要。要赏识幼儿的主动互动行为,以平和和正向的态度对待幼儿,营造民主、和谐、轻松、自由的互动环境。
实践经验提醒我们,任何完美的教育理念、活动设计都要借助人际之间的互动行为往来才能实现其价值。教育领域内的互动实际上就是指的师生之间的相互交往过程。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的载体便是师幼间的交往与互动。形成师幼间的有效互动提示我们应该用平等和尊重的眼光看待幼儿。只有营造出开放和允许自由表达的活动氛围,才可能启发并引导幼儿积极的思考与参与,才能够获得理想的师幼互动。
2014年1月
第五篇:绘本阅读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研究
绘本阅读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策略研究
摘 要:深度优化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设计,需要对幼儿绘本阅读资源展开多重整合处理,为幼儿绘本阅读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以激活幼儿参与绘本阅读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关注幼儿绘本阅读训练的设计,与幼儿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幼儿顺利展开绘本阅读学习,培养幼儿的绘本阅读习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社会性;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设计;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0;G61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5-0024-01
幼儿园绘本阅读资源相当丰富,为幼儿绘本阅读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幼儿教师要对幼儿园绘本资源展开全面整合优化,以提升绘本阅读学习的适合性。幼儿年龄不同,其阅读基础和阅读习惯也呈现一定的差异。教师要注意改进教学方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绘本阅读情境,激活幼儿绘本阅读思维,塑造幼儿良好的绘本阅读品质。
一、精选幼儿绘本阅读内容
精选幼儿绘本阅读内容,这是幼儿绘本阅读教学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小班幼儿思维直观性较强,对绘本色彩有特殊的敏感性;中班幼儿有较为系统的学习认知,注重绘本的情节性;大班幼儿思维比较成熟,关注的是绘本的多元性,有强烈的形象感、故事感和趣味感。教师在筛选时,要做好充分的学情调查,以提升绘本阅读教学的适配性。为给幼儿准备更为丰富的绘本阅读素材,教师要发动众多力量,对幼儿绘本阅读资源展开整合优化处理。首先是整理幼儿园现有绘本阅读资源,不妨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让老教师为其推荐绘本阅读内容。其次是根据学情调查结果筛选绘本阅读内容,不同年龄幼儿阅读取向不同,教师对此要有敏感性,以提升幼儿绘本阅读资源的利用率。第三是通过联系家长,调查幼儿的阅读兴趣,为绘本阅读内容筛选提供一定的信息。第四是借助网络搜索平台,为幼儿准备更多的绘本阅读内容,以提升幼儿阅读绘本的主动性。
二、创设幼儿绘本阅读情境
为提高幼儿绘本阅读品质,教师要借助多种媒体辅助手段,为绘本阅读教学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教师生动地讲述绘本故事、利用多媒体播放与绘本故事相关的内容等,都可以成功调动幼儿阅读绘本的积极性。如果有可能,教师还可以发动幼儿参与绘本故事讲述活动。因为幼儿看过很多绘本故事,对相关故事情节有特殊的情结,让幼儿讲述绘本故事,不仅能激发幼儿阅读绘本的热情,而且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整合能力。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绘本故事内容时,需要对相关素材展开整合剪辑,以提升绘本阅读的针对性。网络绘本故事信息众多,教师不妨让部分幼儿参与相关筛选操作,这对提升绘本适合度有直接的帮助。教师在组织幼儿讲述绘本故事时,要给出更为细致的指导。首先,幼儿绘本故事讲述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师要有分层教学意识,不能对所有幼儿给出统一要求。其次,教师要对幼儿展开积极鼓励。幼儿都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具体表现,给出丰富的鼓励,这对提升幼儿讲述故事的信心有一定的帮助。第三,教师要注意给出多元示范,给幼儿树立学习榜样。幼儿有一定模仿能力,教师示范到位,幼儿阅读学习效果会更加突出。
三、升级幼儿绘本阅读训练
幼儿对绘本阅读有特殊情结,为快速提升幼儿绘本阅读品质,教师需要给幼儿布设适宜的训练内容,以提升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利用多种媒介手段展示绘本阅读材料,为学生带来丰富的感官刺激,这无疑是最为常见的绘本阅读训练,其操作性很强,受到了许多教师的青睐。为发动学生亲身体验绘本情境,教师还可以将绘本阅读材料改编成幼儿游戏,发动幼儿参与游戏活动,以提升绘本阅读体验频度。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还可以走出幼儿园,接触更为广泛的绘本阅读材料,以提升幼儿绘本阅读学习的社会性特征。在进行幼儿绘本阅读训练设计时,教师不仅要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还要充分考虑绘本阅读活动的可行性。首先,绘本阅读需要考虑阅读资源的便利性,能够随时找到绘本阅读资源信息,这是绘本阅读训练设计的前提条件。其次,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基础,适合幼儿学习思维的阅读训练,才会体现训练价值。第三,绘本阅读训练形式需要不断创新,要能给幼儿带来全新的感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绘本阅读的自觉性。
四、构建幼儿绘本阅读渠道
现代幼儿教育倡导亲子阅读,让家长参与幼儿绘本阅读学习,这是很多幼儿园都在实施的操作模式。教师要在幼儿绘本阅读学习中,给家长一些具体的要求和启示,帮助家长科学参与幼儿绘本阅读学习活动,给幼儿绘本阅读提供帮助。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发挥家长助教作用,符合孩子学习成长诉求。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特别是阅读要求要细化,要让幼儿家长发挥家庭教师的作用,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阅读感知。
五、结束语
总之,幼儿绘本阅读学习对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进行幼儿绘本阅读教学设计时,需要关注多种制约因素,合理整合幼儿绘本阅读资源,优化绘本阅读教学设计,为幼儿创设适宜阅读的学习环境,激活幼儿阅读绘本的兴趣,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⒖嘉南祝?
[1]陈英姿.回归儿童本位的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5(05).[2]张哲,曾彬.绘本阅读对幼儿社会性形成的实验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