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
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
——我的备课故事及体悟
孙双金
我改用方智范教授的名言“教师要做文本的知音”为“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作为本文的题目。为什么?因为我认为这句话揭示了教师备课的真理。
“知音”一词是有典故的:伯牙弹琴,弹到描写高山的曲调时,在旁听琴的钟子期就说:“善哉峨峨若泰山”。弹到描写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认为没有人比钟子期更懂得他的音乐(见于《列子·汤问》)。后来用“知音”指特别理解、懂得欣赏自己的人。
古今文人作文章时皆是有情而诉,有感而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像杜甫这样的大诗人更是“吟安一个字,捻断几根须”,“语不惊人死不休”。每一篇文章,甚至每句话,每个词都倾注了作者的无限心血。我们今天的读者怎可辜负了作者的一片苦心呀!作者把无限的情感倾注在文章当中,我们读者唯有“披文以入情”“潜心会文本”“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方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心灵,做文本的真正知音。下面我结合自己备课的实践谈谈我的感悟和体会。
一、“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品语言
语文,有人说是语言文字,有人说是语言文章,有人说是语言文学,也有人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不管哪种说法,语文都离不开字词句篇,都离不开由字词句组成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文章。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文本。”“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唯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师备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在咬文嚼字中揣摩作者,在品词析句中走进作者,在推敲把玩中感悟作者。
李白的《赠汪伦》是一首千古名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教过的人太多了,好象大多在字面上疏通诗意之后就让学生背诵一下了之。我在反复吟诵这首诗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李白和汪伦相识仅仅是汪伦的一封书信,相聚的时间也不会很长,李白怎么会说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情深意切的诗句呢?尤其是“忽闻”这两字特别值得玩味,按情理,李白告别汪伦,汪伦理应在家就送别李白,为什么要等到李白离开汪伦家,走出村庄,来到桃花潭边,坐上小船
要离岸时,才突然听到岸上汪伦踏歌相送的声音呢?汪伦早到哪儿去了呢?既然汪伦盛情相邀李白来家作客,怎么可能不去家门口送别李白,让李白孤身一人离开呢?既然李白和汪伦已成为好友知己,李白怎么会不辞而别呢?是李白故意为之,还是汪伦故意为之„„这诗歌中可想象的空间太大了,值得推敲。于是我在备课时就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汪伦为什么早不送,迟不送,偏偏等到李白坐上小船才赶来踏歌相送呢?请大家展开合理想象,看看哪位同学想象最合理,最丰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这一环节特别出彩,课堂上精彩纷呈,博得阵阵掌声。为什么教学能出彩,归功于对“忽闻”二字的咀嚼和推敲。
再举一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千古闻名,特别是对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选用更为后人津津乐道。于是乎读《泊船瓜洲》想到的就是“绿”字的炼字推敲,忽略了对整首诗意诗情的把握。我在初备这首诗时,也受到传统的影响,把注意力放在“绿”上,但是随着备课的深入,我越来越发觉“绿”字不是这首诗的诗眼,“绿”字不能统领全诗。那诗眼是什么呢?经过反复吟咏,我发现“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是才是真正的诗眼。“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是说诗人靠家近,应该还。“春风又绿江南岸”,是说诗人离家久,更该还。“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说诗人思家切,但当下却不能还。“还”才是贯穿全诗的一条红线,才是这首诗的“诗眼”。把诗眼定在“还”字上,这首诗定位为抒情诗;诗眼定在“绿”字上,这首诗就成了写景诗了。显然这是一首写景抒情,思念家乡的诗,而不仅仅是描写江南春景的诗。诗眼抓准了,这首诗的基调就把准了,于是乎就像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迎刃而解了。
有人可能会说,你前面举的都是古诗词,古人写诗词特别讲究炼字,我们今天的白话文就不必“一字未宜忽”了。其实不然,我举许地山的《落花生》为例。文中有这么一句话:“那晚上天色不太好,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的。”好多老师在备课时不太注意这句话,而我在备课时对这句话反复把玩,觉得意味无穷。不信你看:父亲回家十分难得的,一年大约回有限的几次,为什么今天回来了呢?天色不太好,父亲为什么还坚持回家呢?父亲回家仅仅是吃新花生吗?父亲工作繁忙,在百忙之中回家不仅仅是吃新花生,那一定还有比吃花生更重要的事?那是什么呢?就是借花生教育子女做落花生那样虽然不好看,但是对社会有用的人。你看,抓住这一重点句反复追问,文章的主旨不就浮出水面了吗?因此我认为叶圣陶先生说的“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不仅适应古诗文,也适合当今的白话文。当然话说回来,不是叫你对每个字都去挖地三尺,而应抓住那些关键的字词句深入推敲。时间久了,你的语感和欣赏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二、“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理思路
“伏脉”是文学作品的线索,也可看作是作者的思路。作者在构思作品时他要
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什么人物先出场,什么人物后出场。这是作者思考的路线,思维的路径,我们简称为思路。叶老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唯有遵循作者的思路,才能真正认识作者的意图。
我在《江苏教育》举办的“教海探航”颁奖会上执教《黄河的主人》后与听课教师有一场有趣的对话,其中有少部分教师认为“黄河的主人”不仅仅是艄公,乘客也是黄河的主人。我认为之所以这些教师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作者的思路。
《黄河的主人》有两条线索,一条为明线,一条为暗线。我们先看它的明线;它是由三组镜头组成的。先是远景:看到的是“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再是中景:突然,在那汹涌的激流里出现了鼓浪前进的东西,那么小,那么轻,仿佛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再定睛一瞧,上面还有人哩。一共6个人,两只麻袋,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接着是近景:作者看到艄公专心致志地、小心地撑着篙,乘客们坐在皮筏上谈笑风生,一幅悠闲自在,从容不迫的景象。作者眼中的三幅画面由远而近,由模糊而清晰,它由远景、中景、近景组成。这三组镜头分别给我们展现了黄河、羊皮筏子和艄公的三组不同形象,思路十分清晰,形象十分鲜明。这是文章的明线。
暗线呢?它是人物的情感线索。当作者突然看到“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时,感到“胆战心惊”。当作者第一次看到在激流中鼓浪前进的羊皮筏子时不禁“提心吊胆”。当作者看到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沉着冷静、镇静机敏、勇敢智慧时,情不自禁发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的称赞。胆战心惊→提心吊胆→敬仰、赞颂,这就是作者的感情线索,这是一条暗线。
两条线索理清了,文章的主旨也清晰了。作者是赞美在涛涛黄河上驾驶羊皮筏子艄公的大无畏精神,他们靠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成了黄河的主人。黄河虽然险恶,羊皮筏子虽然又轻又小,可艄公的精神和品格却不可战胜!人可以成为大自然的主人!由此可见,艄公是黄河主人这是不言而喻了,乘客不过是艄公的侧面烘托罢了。
三、“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入意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风格,自有名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思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大家之作,真言情也必沁人心脾,真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娇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王国维在这里说的是诗词之境界,其实文章之意境也同此理。唯有写出真景物真感情的文章才能算有意境,有境界。下面我以《二泉映月》为例说说我是如何入文之境、曲之境、人之境的。
(一)入文之境。1.在朗读中入境。为了教好《二泉映月》,我反复吟诵,放声朗读,读通、读顺、读畅,读到每句话如出己口,读到每句话如出己心。尤其是读到“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我仿佛听到了阿炳那积淀已久的情怀喷涌而出。2.在思考中入境。文章第二段阿炳的师父问小阿炳从泉声中听到了什么没有,小阿炳说什么也没听到,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文章第四段写阿炳在邻家少年搀扶下,来到二泉边听泉,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上下文对照,引发了我的思考:师父说能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奇妙的声音。
“奇妙”指奇特而美妙。可阿炳长大后不仅没有听到奇妙的声音,反而听到的是“叹息”、是“哭泣”、是“呐喊”,为什么?为什么呢?师父期望阿炳长大后能过上好日子,能享受到幸福的生活,这是师父对阿炳未来的美好希望。可现实是阿炳4岁丧母,21岁害眼疾,34岁双目失明,整天只能靠卖艺度日。这样的生活经历怎能让他听到美妙的声音呢?他听到的只能是叹息,只能是哭泣,只能是呐喊!于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浮到了脑际:阿炳长大后为什么没有从二泉中听到美妙的声音,只听到了叹息、哭泣和呐喊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了解阿炳的身世,走近阿炳的心灵世界。
(二)入曲之境。《二泉映月》既是一篇文章,它更是一首名曲。要想备好这篇文章,你如若对曲子了解不深,是不可能真正教好文章的。虽然我年轻时也曾用二胡拉过《二泉映月》,虽然我也能从头到尾哼唱出《二泉映月》的曲调,但是,为了上好这篇文章,我要重新走进《二泉映月》,重新用心灵感悟这首不朽的名曲。我从网上下载下各种不同版本的《二泉映月》,查寻到阿炳当年亲自演奏的《二泉映月》录音。我一遍一遍地倾听,一遍一遍地比较。夜深人静,我的卧室内一遍遍响起《二泉映月》那如泣如诉的曲子;白天,办公室里,电脑里流淌出《二泉映月》那舒缓起伏,恬静激荡的曲子。那一阵,我的整个身心沉浸在《二泉映月》那优美、凄婉的曲子里。我从阿炳的《二泉映月》中听到了阿炳对光明的向往,听到了阿炳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听到了阿炳和悲惨命运的抗争,听到了阿炳对支撑他人生的音乐的无限热爱„„
(三)入人之境。俗话说人如其人,曲如其人。《二泉映月》是阿炳用生命谱写的曲子,欲真正理解曲子的内涵,必须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从网上找寻一切有关介绍阿炳的材料。因为阿炳父亲是“铁手琵琶”,因此,阿炳从小就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和培养,为阿炳奠定了良好的音乐素养。因为阿炳4岁丧母,21岁患眼疾,34岁双目失明,被道观里的道士赶出道观,流浪街头,卖艺度日,所以《二泉映月》中充满凄凉、不屈和抗争。因为阿炳的人生曾也有过短暂的辉煌,曾也风光无限,但好景不长,最终流落街头,他经历火与水的两重天地,他对人生有更彻底的体悟,因此他的音乐才直达人生的本质,才直逼人类的心灵,才能超越时空,超越国界,获得永恒的魅力。
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大雪像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的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出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大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飘飘洒洒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这就是《二泉映月》的作者,这就是《二泉映月》创作的生活背景,这就是苦难民间艺人阿炳留给后人永远的印象„„
四、“深入又浅出,方是高境界”——备教法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 “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我认为,教师钻研教材,首先要能深入文章,入乎其内,因为入乎其内,故能和作者心心相映,息息相关,同呼吸,共命运,成为作者的知音。处理教材要浅出,要出乎其外,唯有出乎其外才能循循善诱,才能吸引学生,才能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顾明远先生曾形象地把课分成四个境界,第一境界为“深入浅出”、第二境界为“浅入浅出”、第三境界为“深入深出”、第四境界为“浅入深出”。因此,我们教师备课不能满足于深入教材,成为文章的知音,还要跳出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法,成为学生的知音!
再举《二泉映月》的例子,当老师入文章之境,曲子之境,作者之境后,我考虑的比较多的是如何设计教法,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在反复琢磨之后,我从“听”字切入,设计了“四听”《二泉映月》的教学步骤。第一步:一听《二泉映月》,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曲子给我们的感受,设计这么一个问题:从这悠扬的琴声中,你听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听到了苦难,有的说听到了凄凉和悲哀,有的听到了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说听到了对命运的抗争。第二步:问小阿炳在二泉边听到了什么?小阿炳说什么也没听到,师父说长大后可以听到奇妙的声音。第三步:问阿炳长大后再次来到二泉边听到了什么?为什么只听到了这些而没有听到奇妙的声音呢?第四步:小泽征尔首次听到《二泉映月》说:“这样的音乐只应跪下来听”,为什么要跪下来听?小泽征尔跪的是什么?仅仅是苦难的人生吗?这“四听”环节里犹如四个台阶引领学生步步登高,逼近文章和曲目的内核,走向人物的心灵。
第二篇:教师要做学生的楷模
教师要做学生的楷模
高平三中 琚素玲
我们都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我们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无庸置疑,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是漫长的,教师本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我们要用自己的良好的素质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塑造学生。
一、用良好的思想影响学生的思想。初中学生处于不稳定的青春期,思想波动很大,很容易被不良的思想所占领,所左右。因此我们要用正确的思想影响学生。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帮助学生分辩真善美与假恶丑。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做人大度,没有不良嗜好。教师应多阅读一些有思想有深度的书籍,使自己的思想豁达。对待学生要友善关心,宽严相济。
二、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行为。有了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多年如一日,我上课凭良心,凭道德。从未迟到早退过,总是按时到或提前到,为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批阅学生的作业总是全批全改,雷厉风行,从不拖拉。我不乱扔纸片,不随地吐毯,在课堂上不说脏话。有事针对某一学生说总是轻移步,走到学生近前,再轻声细语,不影响其他学生。我经常见到这样的老师,一件小事就大喊大叫,引起所有学生的注意。其实这样做,不光打搅了大家的工作和学习,而且在学生中失去威信,造成不良的负面影响。如果每个教师都能用负责任的言行去无声的影响学生,这种教育恐怕比一百万次的苦口婆心更有效果。
三、“影响”学生的学习。现代社会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做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更应该率先垂范。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在办公室里,分心的你看到同事们一个个安安静静的坐在办公桌前埋头工作,自己就觉得愧疚不安。从而也静下心来去工作。所以学习型的教师同样会给学生以启迪。上下课间,学生无意中瞥见老师认真批改作业的身影…茶余饭后,望见老师手不释卷如饥似渴的阅读… 都会启迪学生的心灵。
四、“以情养情”。人人都是有情感的。教师的情感最为真挚,神圣。不要刻意隐瞒自己的感情,哪怕你想哭。教师要学会“动情”。你想表扬学生吗,那就不要扭扭捏捏,大声的表达出来,让学生听到你天籁般的语言,看到你真挚的笑脸。你因王家岭153名矿工八天的生还而感动的落泪了,那就让泪水尽情的流吧,让学生发现一个多情的教师,一个平凡的好人。注意要“动情”不要“动气”。人生的旅途注定充满酸甜苦辣咸。学生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他们才可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一个拥有感恩之心的人。
五、学会生活,做有情趣的人。教师不是清教徒,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我们除了认真的工作,工作之余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情趣做个有情趣的人。我们唱歌,跳舞,聊天;我们上网,旅游,散步;我们养花,下棋,打乒乓球。我们无形中得到了放松,丰富了生活,锻炼了身体,提高了智商,陶冶了情操。
总之,养成教育重在“养成”。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好习惯是学习得到的。所有教师都要做学生的楷模。
第三篇:做学生的知音
善解人意做学生的知音
世界上每一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同样每一位教师都渴望自己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才是自己一生的追求和目标,也是作为一名教师的荣耀和自豪。每一位教师只有对学生全身心的付出自己所有的爱心,才能渴望自己的工作会获得成功。然而,教师的所谓“关爱”是否能产生相应的效果?怎样才能做到真正关爱孩子、一切为孩子着想呢?我想,只有事事处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切以学生的利益为本,换位思考,日常生活中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进而令学生理解并且转化为学生成长的动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关爱。
我班有一个学生叫张豪杰,非常聪明,整体成绩很好,就是我教的语文成绩非常差。我不相信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学不好语文,因此我时刻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几乎每节课都提问他。由于他的语文基础实在太差,回答问题时经常张冠李戴、漫不着边,常常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有一次课后,他看看办公室只有我自己,就悄悄地溜进办公室凑近我的耳际“老师,我求求您,饶了我吧!我天生不是学习语文的材料,您就别逼我了!”听后,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我绞尽脑汁的想帮助你,你竟然认为我是与你过不去,真是榆木疙瘩死脑筋,怎么不理解老师的苦心呢!不过,这件事也引起来了我的深思,我哪个环节做错了?于是我从张豪杰的角度出发,一个不爱学语文的孩子,你天天追着他不放,甚至每节课都让他“遭人嘲笑”,他心里能不委屈吗?我这不是好心反而办了坏事吗?孩子的学习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拔苗助长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从此以后,我选择了对张豪杰所谓的“放松”,上课不再过多的提问他,让他先从心理上放松下来,减轻他的心理压力,不再把语文课当做一种“苦差事”。一段时间过后,课堂上他渐渐举手发言了,我及时的对他进行了表扬鼓励。后来,他每天都紧跟老师的讲课思路,听讲明显专心了,脸上也洋溢出幸福的微笑。一个月以后,同学们都对他刮目相看,他也渐渐喜欢上了语文。后来有一天,他主动找我背课文,而且令我震惊的是他竟然背诵的那么流畅那么准确。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我不再担心他的语文成绩了。而且每次考核他的成绩都名列前茅。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这句话准确地诠释了教育的内涵。如果我们的教育不是为了学生的利益,不是从学生的主观愿望出发,那么你的对学生所谓的“关爱”,是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只有善于做学生的知音,循循善诱对待每一个学生,那么你的教育才会顺水推舟,才会如鱼得水,才能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
单位:山东省邹平县明集镇第一小学
姓名:张玉娥
邮编:256216
第四篇:教师要做读书人
教师要做读书人
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正是他们具有丰富而深沉的文化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才有灵气。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是读书的倡导者,更应该是读书的先行者。
一、读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地方,学校也是培养教师的地方。其实,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伟人和罪人都可能在教师的手中形成,教师必须尽最大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成功,同时应该是自己的充实与成功,教师可以利用的时间与空间决定了教师是一个幸福的人。他完全可以进行自我的设计与武装,让自己多才多艺,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
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师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塑造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读书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让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教育更加美丽。
二、有选择地去读书
现在各类书籍浩如烟海,工作繁忙的教师应该读些什么书,应该有所选择。
1、哲学著作。中国历史上诞生了无数经典的哲学著作,这些著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点。教师要成为精神高尚的人,信仰神圣的人,诚实可信的人,富有同情心的人,就要通过阅读这些哲学经典著作汲取精神食粮,如前面所言,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变得崇高。
2、教育著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教育专家,名师进行交流,和他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进行碰撞。孔子的教育思想是首先需要学习。现在提出的一些新的教育思想都是这些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当今教育专家学者的理论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教育报刊和登陆中国教育在线等网站去学习,这些站在中国教育改革最前沿的专家学者的思想,是引领我们投身教育改革实践、促进我们专业成长的指南。
3、文学作品。正如德国诗人歌德所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交谈。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中国古代的先秦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等都不乏经典之作,尤其古典诗歌是一种良药,可以医治唯利是图、浮躁和虚伪,如从王维的《山居秋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可以品尝到恬然宁静、淡泊名利、永沐清风的自然之趣;以《仁爱一生》为代表的名人传记,可以让我们和名人近距离接触,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阅读与思考并重。每一名教师在读书时都要做思考者、思想者,不要把自己陷入琐碎的忙碌工作中,要腾出时间学习,腾出时间反思、总结。只是勤奋工作,而缺乏创新,没有思想的教师不可能成为好教师。要多看书,多思考。
2、享受读书的乐趣。读书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是为了功利,自然就缺少了乐趣,而使读书成了负担。只有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我们才会主动去读书。会象一粒渴望成长的种子一样努力的在书中吸取知识的营养,虽然读书学习不是我们生活中唯一的快乐,但读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创造了我们生命的喜悦。
3、让读书成为习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教师没有接触过,教师不知道的事情也许学生早已知道,因此我们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教师要适应这一时代特点,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终身学习为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
4、读写结合。在阅读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写作。有意识地去创作,你会发现你的气质、情怀,你的内心世界,慢慢地、慢慢地变得纯净澄明,变得细腻丰富。写作对教师的意义一是能提升我们阅读的品位;二是会使你更加用心地品味生活;三是会帮助你梳理思绪,使你的头脑变得井井有条,使个体经验概念化;四是会帮助你深化认识,迫使你对问题作彻底的思考;五是能使你提升口头语言表达的品质;六是会提升你生活的品质,使你更有成绩感。当写作成为自己的一种不能放弃的习惯时,原来我们的生命已在这写的过程中获得成长了。
读书,是教师专业底蕴得以厚实的路径。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读书,不断地进行“充电”,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第五篇:学生要不要做家务劳动
小论文
小学生要不要做家务劳动
广东中山市东升镇太平小学六(2)班梁培润 指导老师:梁润兴
有一次中午,我跟老师到一女同学家里家访,她正站在炉子旁边,炉子上正在烧水,水壶里的水已经沸腾了,冒着热气。着急的她,正回过头去喊:“妈妈,水开了,快来吧!”在河边洗衣服的妈妈对她说:“你都快12岁了,一点家务还不会做,就连冲开水也不会,真没出色。”这件事可揭示了目前在我们学生中的一个弊端:家务劳动太少了。
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也创造了人的本身。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说过:“从儿童时代起就知道劳动是生活规律的人,从青年时代就懂得粮食是用汗水换来的人,就能够作出业绩来。”热爱劳动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都应做到的,懒惰、厌恶劳动只能毁灭自己。因此,家务劳动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完全必要的。
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许多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只知道如何使自已的孩子过得舒服,玩得开心,而忽视了对劳动能力的培养,甚至连叠被子、洗衣服都由家长代劳。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和厌恶劳动的思想。大学生不会剥鸡蛋,像这类事情早已听说,当时只觉得可笑而已,可现在看来,这种社会现象是多么严重,确实应该引起全社全的重视。每个人都要学会生活自理,这起码的生活能力是从平时的家务劳动中培养出来的。罗曼·罗兰说过:“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环境不好、遭遇坎坷、工作辛苦的时候,说得严重一点,几乎可以说,在我们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以前,就被注定了要背负经历各种困难折磨的命运”可见,一个人在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连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那么遇到困难和挫折,一定会不知所措。
据说,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女儿宁愿当个平民,也不愿接受里根的资助。而我们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一万个不放心,从小到大,事事父母做主。于是小“皇帝”就这样出现了。他们缺乏劳动能力,缺乏生活自里能力,做什么事情也离不开父母。如果他们的父母不在了,他们又该怎么办呢?加里宁说过:“劳动能使一个人的道德变得高尚。”从提高民族素质的角度考虑,让孩子们做一些家务,也有重要意义。国家的前途在哪里?出路在哪里?邓小平同志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想,这包括从家务劳动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