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八年级地理下册第9章青藏地区教学案
青藏地区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2.情智目标:
①感情目标: 1.谈谈你对青藏地区的印象
2.能从景观图中找出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及人文景观特点。3.能列举出青藏高原地区突出的区域特征。
②认识目标: 能运用地形图、气候图等地理图表及资料,分析、说明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
【教学时间】(1 学时)【教学手段】讨论 【教学过程】
(一)感情调节(贯穿教学全过程)
歌曲《青藏高原》,歌曲以明朗、高亢、而富有藏族山歌风格的旋律,热情的歌颂了雄伟、壮美的青藏高原,表达了歌唱者对祖国锦绣山川的眷恋热爱之情。今天我们来一起走进青藏高原,看看青藏高原有什么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
(二)自学
1.阅读“自学提示”
(1)自学内容一:世界屋脊
自学方法:读图9.1,9.2,9.3找找青藏地区在我国的位置。1.青藏地区地形最大的是什么?(高)2.本区有哪些主要山3.本地区河湖有什么特(世界河源,多咸水湖)4.本区内都有哪些重要流?
(2)自学内容二: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 的河脉? 点?特点 1 自学方法:读88-89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青藏地区气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高寒气候)2.青藏高原能否发展种植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哪些不利条件? 3.青藏高原适于种植哪些作物?(青稞和小麦)
4.青藏地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畜种有哪些?(牦牛、藏绵羊、藏山羊)。这些畜种有哪些特点与高寒环境相适应?
5.小组讨论抢答:衣食住行与环境的关系
自学内容三:三江源地区的保护,读94-96页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三江源地区环境日益恶化的原因 2.针对这种现状,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活动讨论:96页活动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自学过程(知者加速者出示信息沟通牌、按照自学方法进行)
(使用互帮显示板)1.以小组为单位。
2.知者帮助未知者(解答疑问),未知者帮助知者(提出疑问);或讨论有关问题。3.将有关重要内容写在互帮显示板上。提出需要老师解答的重要问题。
(可配合预先制作的课件讲解)
1.讲解内容三江源地区 2.讲解方法 2.(三)互帮 4.(四)释疑
(五)练习(解题、互阅或自阅)
(六)反思小结
第二篇:八年级地理第八章青藏地区第一节导学案
第八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 Page 1 of 2
南校区八年级地理导学案
第八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 Page 2 of 2
第三篇:认识青藏地区 (区域地理新型教学案)
第八章
认识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环境及农业
1.西藏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2.读图:(1)山脉:①
②
③
④
(2)地形区:⑤
⑥
(3)湖泊:⑦
(4)城市:A.B.C.(5)省级行政区:D.E.F.(6)农业区:G.H.(7)邻国:M.3.青藏地区位于哪里?
4.“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指的是哪里?
5.为什么会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1)
(2)
6.青藏地区是什么气候?
7.最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什么?
8.为什么太阳能丰富?(1)
(2)
9.“日光城”是哪个城市?
10.为什么有丰富的地热能?
11.为什么水能丰富?
12.藏袍有什么优点?
13.为什么到青藏地区旅游要带防晒用具?
14.为什么到青藏地区旅游要带氧气袋?
15.为什么到青藏地区旅游要带御寒衣物?
16.青藏铁路连通了哪两个城市?
17.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18.草场类型是什么?
19.有哪两大牧区?
20.代表性牲畜品种有哪些?
21.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22.种植业类型是什么?
23.种植业区有哪些?
24.主要农作物品种有哪些?
25.为什么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带?
(1)
(主要)
(2)
(3)
26.农作物为什么优质高产?
(1)
(2)
(3)
27.主要饮食品种有哪些?
28.传统住房类型有哪些?
(毡房)、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位于哪里?
2.读图:(1)省级行政区:①
②
(2)河流:③
④
⑤
(3)铁路线:⑥
(4)城市:A.B.C.3.是哪三条河流的发源地?
4.别称是什么?
5.降水不丰富,为什么能成为许多河流的发源地?(1)
(2)
(3)
6.为什么生态环境特别脆弱?
7.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是哪里?
8.为什么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1)
(2)
9.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有哪些表现?
10.怎样应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第八章
认识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环境及农业
1.西藏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布达拉宫
2.读图:(1)山脉:①昆仑山②祁连山③横断山④喜马拉雅山
(2)地形区:⑤青藏高原⑥柴达木盆地
(3)湖泊:⑦青海湖
(4)城市:A.拉萨B.西宁C.格尔木
(5)省级行政区:D.西藏E.青海F.四川
(6)农业区:G.雅鲁藏布江谷地H.湟水谷地
(7)邻国:M.印度
3.青藏地区位于哪里?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南至国界。
4.“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指的是哪里?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5.为什么会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1)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少。(2)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为大江大河提供稳定的水源。
6.青藏地区是什么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7.最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什么?高寒。
8.为什么太阳能丰富?(1)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烈。(2)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9.“日光城”是哪个城市?拉萨
10.为什么有丰富的地热能?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11.为什么水能丰富?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是许多大江大河发源地,河流众多。河流落差大。
12.藏袍有什么优点?能适应青藏地区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13.为什么到青藏地区旅游要带防晒用具?
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烈。
14.为什么到青藏地区旅游要带氧气袋?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低。
15.为什么到青藏地区旅游要带御寒衣物?海拔高,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
16.青藏铁路连通了哪两个城市?西宁和拉萨。
17.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高寒缺氧,有多年冻土、沼泽湿地,生态环境脆弱等。
18.草场类型是什么?高寒牧场
19.有哪两大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20.代表性牲畜品种有哪些?牦牛、藏绵羊、臧山羊。
21.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是什么?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22.种植业类型是什么?河谷农业
23.种植业区有哪些?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24.主要农作物品种有哪些?青稞、小麦、豌豆等。
25.为什么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带?
(1)海拔低,气温高,热量条件好。(主要)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3)有灌溉水源。
26.农作物为什么优质高产?(1)日照时间长,利于光合作用。(2)气温低,生长期长。(3)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
27.主要饮食品种有哪些?糌(zan)粑、牛羊肉、酥油茶、青稞酒。
28.传统住房类型有哪些?牛毛毡搭成的帐篷、平顶碉房。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位于哪里?位于青海省南部。
2.读图:(1)省级行政区:①西藏自治区②青海省
(2)河流:③黄河④长江⑤澜沧江(3)铁路线:⑥青藏铁路
(4)城市:A.拉萨B.西宁C.格尔木
3.是哪三条河流的发源地?长江、黄河、澜沧江。
4.别称是什么?被誉为“中华水塔”。
5.降水不丰富,为什么能成为许多河流的发源地?(1)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少。
(2)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为大江大河提供稳定的水源。
(3)湖泊、沼泽众多,是河流水源的重要调蓄器。
6.为什么生态环境特别脆弱?海拔高,气候寒冷。
7.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是哪里?三江源地区
8.为什么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1)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萎缩,影响水源补给。(2)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9.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有哪些表现?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
10.怎样应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退耕还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前言
从事初中地理教学20多年,接触了海量的初中地理教学资料,吸收其优点,经过对比修整,编写出了自己的教学案。
工作的需要,被安排到高中部教学,深感高中学生初中地理知识的欠缺。采用初中地理教学案的编排模式,按照初中、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吸收初中地理各个版本的优点,对应北斗区域地理教材的知识体系,编写出了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区域地理教学案。教学案的编写与教材同步,采用了正反页的方式。正面提出问题,反面相应位置展示答案。解决了学生背诵不知答案,感觉背好后无法自我检测的问题。学生可对着反面背诵,对着正面自我检测。
教学案集教案、学案、笔记、测评等于一体,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减轻了教师的讲课负担,真正做到了学生能学、教师能教、家长能查,解决了教案与课堂脱离、学案与课堂冲突、教学反馈不够及时等问题。
区域地理知识与地图有密切的联系,编写中对地图进行了详细修改,去除了无关内容对学生记忆知识的影响,只保留了《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图上记忆的知识,更利于学生学习。
学生掌握好了基础知识才能做题,没有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做再多的题,也会有欠缺。有了对知识的拓展提高,才会考高分。教学案两者都兼备了。
教学案中地球、地图、气候部分设置了大量的习题,因为这部分像理科知识一样,变化很多,需要学生掌握方法。其它部分考试题就直接从基础知识及拓展部分中出,设置过多的习题只能是重复,只设计了少量拓展对比性的习题。
教学案的编排分《区域地理认知基础》、《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三部分,非常适合高中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
第四篇: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和青藏地区教案新人教版
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一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 西北和青藏地
区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4.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本区“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对其他地理特征形成的影响。
5.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布及我国主要的牧区。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2.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祖国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思想。※教学重点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
比较法、启发引导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打开大屏幕,显示图5.4(课本第4页)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与同学们一块儿复习四大区域划分界线及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青藏地区的地势及地理位置。今天我们来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特点。
板书: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讲授新课]
读图5.4:西北地区的地形。
同学们从图中找出本区的主要地形及位置,然后提问。
大家已经知道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那么来自海洋的水汽容易到达这里吗?(很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用亮线分别显示中国主要东西方向的山脉。想一想:这样的走向对来自海洋的东南湿润气流有何影响?(阻挡气流)
总结:深居内陆,距海遥远的地理位置加上东西向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使湿润的海洋气流很难到达这里。想一想:(大屏幕显示)
1.这里的降水情况如何?(稀少)2.气候有何特点?(干旱为主)3.河流分布多少?(河流稀少)
4.河流多为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内流河。教师提示、点拨学生从气候、地形方面找原因)3、4两题目要通过大屏幕显示中国河流分布图,把推理结果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板书: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流稀少,多内流河。活动1:(课本第12页活动1)
这个题目,学生很快即可完成。通过提问,看有无问题,适当点评。
承转:我们知道本区降水稀少,所以气候干旱,那么本区各地干旱程度一样吗? 学生看图、思考,教师点拨:降水有东西差异(东部多,西部少),干旱程度也应是西部较东部地区更为干燥。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分,降水的东西差异,会导致植被差异吗? 播放录像片段:(有画面,有解说)1.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景观。2.荒漠草原景观。
3.荒漠景观——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看完后,教师简单介绍水分与景观的联系。完成第12页活动第二题。想一想:
1.西北地区制约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缺水)2.西北地区的西部都是沙漠吗?(不是)
3.哪些地方不是呢?(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教师进一步解释为:地表水、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录像片段: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我们把沙漠地区,水分条件较好,能生长植物的地方,叫绿洲。提问:这些绿洲的分布有何特点? 盆地边缘。[课堂小结]
(师生一起复习总结)
提问: 回答:
1.本区地理位置?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2.东西方向山脉?
对湿润气流阻挡。
3.结果呢?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4.特征包括? 降水稀少。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反馈练习] 1.填空
(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 遥远与 方向山脉的共同影响,形成 为主的气候特征。
(2)西北地区的河流特征表现为:数量,且多 河。
(3)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差异,主要是 的差异引起的。2.判断
(1)西北地区具有受海洋影响小的共同性特点。(2)西北地区内部没有差异。
(3)西北地区干旱区面积广大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4)我国山脉的走向与西北地区气候特征的形成无关。3.填图
在西北地区填充图上,填出下列地理事物: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塔里木河 参考答案:
1.(1)海 东西 干旱(2)少 内流(3)水分(降水)2.(1)√(2)×(3)√(4)× 3.略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通过各种媒体,调查、了解西北地区与北方、南方地区自然特征方面较为具体的差异。
第五篇:八年级地理下册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新人教版
吉林省伊通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
案 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本区“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对其他地理特征形成的影响。
5.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布及我国主要的牧区。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信息查找图文资料了解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结合以往的学习经验研究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以及人地关系,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祖国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比较法、启发引导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它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今天我们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 [讲授新课]
讲解: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读图:P5的5.5图、5.7图
1.西北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归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处于东部季风区,比较湿润,特别是南方地区更加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本区因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年降水量多小于400毫米,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50毫米以下。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2.西北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3.西北的自然特征:干旱
原因:西北地区位于非季风区,降水稀少。学生读图:5.14,然后回答:
1、塔里木盆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周围的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2、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3、西北地区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的雅丹地貌。归纳:(1)由东向西,地表植被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西北地区降水变化规律是:本区降水从东部向西逐渐减少。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2)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这一节,我们了解了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气候干旱以及河湖、植被方面的自然特征,也了解到本区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达。
板书设计: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 1.地形 2.气候 3.自然特征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到或听到过青藏高原有关寒冷的图片或报道吗?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与它海拔较高有关呢?(本区寒冷的气候,是由于其海拔较高造成的)
[讲授新课]
读图5.17:青藏地区的地形。
通过阅读(结合图例),从颜色上判断其海拔高度大致为平均4000米。
看图中小图,引导学生复习气温垂直变化规律,计算山顶的大致温度。
总结:由于气候寒冷,青藏地区许多山峰终年积雪不化,冰川分布广泛,而这又加剧了寒冷的程度。
板书:高寒
活动1:(第14页活动1)
学生思考后,提问,教师点评总结。大屏幕显示:
板书:高——空气稀薄、水汽含量少——太阳能资源丰富
承转:青藏高原地势高,除影响本区气温外,对降水有影响吗?(阻挡夏季风,降水稀少)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有相似的一面,大家知道是什么吗?(缺水)由于水分的制约,这两个地区不能像北方、南方地区那样以耕作业为主,而是以畜牧业为主。
板书:
读图5.21:西北、青藏地区主要农牧业的分布。1.通过读图,明确本区以牧业为主。
2.找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主要畜种——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畜种——山羊、绵羊、伊犁马等——细毛羊为著名畜种。青藏的牦牛、绵羊、山羊等——牦牛、藏绵羊为著名畜种。宁夏的山羊、绵羊等——滩羊是著名畜种。3.通过图例,找出本区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地区。
指导学生看阅读材料。活动3:(第16页活动1)
给学生充足时间思考、判断、归纳,最后教师总结。差异:内蒙古温带草场草质较好。
青藏地区高寒草场草质较差。
成因:地势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影响植物生长。活动4:(第16页活动2)牧区→放牧→流动性强
生活习俗:喝奶茶、穿靴子、赛马比赛„„ [课堂小结]
今天主要学习了水分和热量这两个重要因素对人类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而这些差异的形成也离不开地形、地势及海陆位置的影响,使我们再次了解到地理事物的联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