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现状,许多专家一针见雪地指出:九年基础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此阶段学生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乃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根据纲要精神出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音乐实践;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的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二、研究目标
音乐教学是培养少年儿童成为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新人所不可缺少的美育教育。不抓美育教育就不是完全的教育,不向学生实施艺术熏陶就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志在探索小学现有各种条件中(包括硬件和软件)、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兴趣:也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的学习中来,使学生主观地希望能在这节音乐课中学到一定的音乐知识。同时,使音乐老师通过音乐课的教学,更好地在另一个侧面提高其他文化课的学习效率。从而让音乐老师为师生都喜欢的“音乐课”,成为能促成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美育教育课程。
三、研究原则
1、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音乐教育为实现义务教育总目标服务,是实施美育的手段之一。它通过音乐艺术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学生,使思想品德教育与审美艺术教育有机结合。
2、以乐动人,以表感人。音乐教育有特殊规律,要体现其“音乐性”和“情感性”,应注意发挥歌曲与音乐欣赏中的情感教育作用。
3、以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为主。音乐教育要重视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要体现突出民族特色。同时,也要学习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
4、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音乐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又要根据实际存在的差异,重视因材施教。并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
四、研究内容
1、借助美的形式,创造学习音乐的艺术氛围。美化知识,使枯燥的知识穿上感情色彩的外衣,引起学生注意,达到其便于接受的角度。我们可以用录象、电脑制作等技术的电教手段视听结合学习音乐,从视觉上增进愉悦,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我们还可以借助文学的手段描绘音乐气氛或意境,使学生对要欣赏的音乐产生亲切感。除此之外,我们还将设计教学中的每一句话,仔细推敲选择恰当的美好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教师以对学生的爱,对音乐的爱,创造最佳的审美情景,教师首先要具有爱心,要爱事业、爱学生,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以爱心为基点,以教师之情动学生之情,引起受教者情感上的共鸣,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从审美角度考虑每一教学步骤的安排,使其更有利于学生学习音乐。在教师爱心的指导下,逐渐消除大多数学生的心理距离,愉快地和音乐交朋友,通过音乐的熏陶,逐步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丰富其精神世界,培养高尚情操,这才是我们千方百计调动学生有兴趣学习音乐的目的所在。
五、研究方法
1、实践法:本课题组成员,共同讨论研究设计每一节实验课,然后上好实验课,课后再对本课进行分析小结,抓住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如让学生在绿动、游戏创编等,继而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完善。
2、调查法:采用不同规模、方法的调查法。课题研究前提,针对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进行调查。研究中期,主要调查学生对实验课的反应,调查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课。最后一次调查,是对选定的年级和班级进行对比调查。
3、个案研究法:选定几个具有大部分学生共同点的学生,进行观察,谈话调查,研究归因,探索如何上好音乐课的有效对策。
4、文献法:主要收集各种教学参考书,集中搜集关于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进行研讨总结,然后运用于实验课教学中,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为见就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后盾武器。
5、总结法:确定研究专题,指定研究方案和计划,平时注意积累资料,研究过程中撰写阶段性研究总结,上交教研室,研究结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六、研究措施
1、通过观察与调查谈话掌握学生在音乐课上喜欢哪些环节,喜欢干些什么的原始资料的原始状况。通过课堂观察和课后谈话,了解学生在音乐课中的兴趣所在,为后面的研究工作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每次谈话,做好归纳和记录。
2、通过实验课的开展,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横培养音乐兴趣。平时,教师多与学生交谈,对学生采取循循善诱,多鼓励、引导,精良让他们对音乐有关的产生兴趣。特别是实验课后,要对学生的反应作即使的调查和记录。
3、围绕教材,促进学生理解教材。要求每节课都能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组织课堂教学,晚车功能课前设定的教学教学任务。游戏形象化、多样化。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意志比较弱,学生的学习往往从兴趣出发,因而游戏的设计力求形象化,多样化,面向全体,着力于每个学生的提高,要注意、关心对音乐特别没有兴趣的学生,使他们能达到基本要求,也要关心音乐方面能力强的学生,窗草条件,促进他们的发展。
七、研究步骤:
1、努力夯实教学实验的各项环节,为试验进行打好基础。
2、紧紧围绕课题进行试验,做好实验的各个步骤。
3、提高研究成果,完成研究报告。
4、积极做好实验的总结工作。
八、实验班级:
一至六年级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师的新课导入必须吸引学生。新课导入是音乐课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之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必须采用形象、直观而且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导入,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一)、复习导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有利于巩固已学旧知识,提高新旧知识的关联点。可以使由旧到新之间的过度自然。
(二)、画面导入。课本里有许多插图是歌曲形象化的解释,所以在学歌之前,用挂图或投影的形式将一幅幅优美、逼真的图画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加形象感、趣味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三)、游戏导入。游戏后导入新课。
(四)、故事导入。故事“角色”。如《小红帽》一课前,我先讲述小红帽的故事:“从前,有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她总是喜欢戴一顶红色的帽子„„”。
(五)、谜语导入。猜谜语是儿童非常喜欢的活动之一。我在课前给学生这样一个谜语:“碧绿的衣裳身上披,大大的眼睛头顶长,宽宽的嘴巴大又大,捉虫的本领真高强”,学生争先恐后地猜谜语,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上的导入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相互结合起来运用。
教师要重视唱歌教学。众所周知,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十分重要。培养学生用轻柔的声音唱歌是低年级音乐课教学的一大重点。没有经过训练的孩子,往往一开始就用较强的胸声来歌唱,唱歌是以人体为“乐器”,儿童幼小的身体不应该发出那么大的音量。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听辨什么是喊叫的声音。在这一阶段中,教师的示范和范唱十分重要。如:我在教二年级第四册《小燕子》时,用轻柔的声音一边唱,一边要求学生模仿,要求学生做到耳听、眼看、嘴唱三个方面的结合。耳听—要听音;眼看—看教师口型;嘴唱—要注意发声位置正确。我认为训练儿童嗓音应该保持气自然假声,纠正儿童所喜欢的喊叫唱法。初步的发音练习,可以从头声上面的音再移到下面的音,进行上、下行练习。例如:54 32 12 34 54 32 1—— 应当避免过早地向下扩展音域,防止产生胸声。
教师应注意在音乐课中渗透适当的思想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在一、二年级的新歌及欣赏教材中多次出现《国歌》。在每一次教学中,我利用插图、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画国旗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另外,我还通过欣赏优秀民族音乐曲目,向学生介绍祖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进而进行思想教育。在介绍民族弹拨乐器一课中,我没有选择直接向学生介绍民族弹拨乐器,而是先给学生观看中华民族交响乐团在维尔纳金色大厅演出的实况录象,从情感上和学生产生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地从心底涌起了浓浓的爱国之情。另外,向学生介绍音乐家或音乐作品时,可以将这些内容编成小故事。我在教学中给学生讲“音乐神童莫扎特”、“贝多芬和《欢乐颂》、“聂耳和小毛头”、“高山流水”等许多小故事,学生在全神贯注地听故事的过程中,被音乐家的崇高的理想、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深深吸引,在学生幼小的心灵埋下希望的种子,使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
音乐教师应给童心插上幻想的翅膀。试想:数学上的王冠—歌德巴赫猜想,不就闪烁着幻想的异彩吗?现代的火箭,不就是从古老的大炮口中喷出的一支幻想曲吗?我国古代的飞天神话、嫦娥的传说和今日世界的卫星上天、宇航员登月,不正是将美丽的幻想变成生动的现实吗?那航天飞机穿梭于太空的壮举,不也是从人类幻想的摇篮中起飞的吗?伟大导师列宁为此呼吁:“应当幻想”他还曾多次论述过幻想的问题。他认为有幻想是极其可贵的。他说:“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幻想,甚至没有它不可能发明微积分。幻想存在于生活中,存在于人类发展进程中,不仅远古有幻想,今日和未来都存在幻想;不仅成人有幻想,孩子更有幻想。这种幻想是思维的展翅,是想像力的飞翔。它是无止境无穷尽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因此音乐教师要用动人的音乐艺术形象去陶冶孩子们的心灵,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去启迪他们美好的思想,还要为孩子们架起幻想的天梯。首先要精心选取能够引起儿童幻想的音乐教材,把它合理地组织在一起,然后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系统教育。例如:儿童歌曲《劳动最光荣》、《七色光之歌》等等,教师可以构成一幅幅色彩各异,奇特美妙的画卷,增长儿童幻想力的发展。
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艺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美音论述中强调指出:“艺术教育首先内涵着扣人心弦的讲话艺术,没有话语,就不能接近音乐—这个了解感情最细腻的境界”。音乐本身是一种情感语言,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这种情感
语言,正确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就需要又生动精炼的语言,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像磁铁一样吸住学生的心。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艺术,培养学生的创造热情。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经常涌欣慰的笑容、赞许的手势、热情的话语,给学生以鼓励,当学生有困难时,要给予细心的帮助,激发学生去追求美、创造美。总之,只要我们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不断面向全体学生寓教于乐,让更多更新颖的教学方法走进课堂,让四十分钟更加有声有色,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报告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报告
课题立项以来,我们紧抓学习、培训不松手,正确把握课题究的方向,统一和深化对课题的认识,集中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育理论培训工作。如:大量阅读相关的书籍和材料。认真上好每一节研究课,根据课题方案分步实施,精心设计,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研究方案。强化理论学习,努力在课题研究的同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与业务水平。结合教学工作,使课题研究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教师具备了课题研究的教学技能,课题列入了学校工作计划,本课题有市教研室和我校教导处的支持,由课题组具体实施,保证了课题的有序展开。
一、研究过程
1、把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每学期,我围绕研究课题,确定自己的实验课课题,并把实验课和优质课、示范课结合起来,把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有机联系起来。
2、对照课题方案,改革教学指导过程,认真上好实验课。实验课就是在课题方案的指导下所进行的尝试。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我都能围绕课题方案,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指导过程。能做到落实主体地位,改革教学过程的结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理论研究、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研究等研究方法
三、研究重点与策略
整合是确保学生身心愉悦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它提高了学生综合审美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艺术文化视野,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体验音乐的渠道。以此为基础的音乐课,不再单纯是一种艺术形式,而是多种艺术形式并存,但都发挥各自的优势,都为一条主线服务。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兴趣,同时通过音乐的学习,从另一层面也希望其提高文化课的学习效率。
1、更新教师的观念
围绕本课题的指导思想,结合课题理论学习的动机,我大力宣扬三种观念的转变。(1)转变角色
新课程背景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个性与创造性发展的必需,也是实施本课题研究的基础。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坚持平等互动,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要求教师从权威席上走下来,到学生中去,倾听学生的意见以及他们的感想,注意多鼓励,教师做到了这些,才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满怀热情地走进音乐教学课堂。(2)尊重学生的体验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回答问题,充分发挥自己已有的经验、感受和想法。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大胆地回答问题,同时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独立理解和独特感受的空间,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特别是,由于学生自我经验的局限性,其中自己的感受有些难免有荒谬之处。同时,我们又知道,音乐是具有模糊性的,所以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作为教师,都不要轻易地去否定,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理解和鼓励。
2、分类分层、因材施教
(1)感性入手,欣赏领先。在教学中加大听的力度,多给学生介绍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影视卡通歌曲欣赏,健康的流行音乐,开阔学生视野。多给学生讲一些音乐家的故事。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启发学生多感受,多想象,多思考,多表述。
(2)演唱结合,注重表演。对音准差、嗓音不好而又活泼好动学生,鼓励他们参与律动、歌表演或音乐游戏。通过表演提高音乐感受能力、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3)唱奏结合,以奏为主。对节奏感好但音准差,又不善于表演,嗓子又不好的同学,鼓励他们在器乐方面发展。
(4)加强“双基”练习。新课程实施加以来,很多教师淡化了“双基”训练。事实上,每节课都设计一些视唱练耳和发声练习,循序渐进,会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水平的。(5)充分利用班级音乐骨干,和学困生结对子,组成“一帮一,一对一,共进步。”的帮扶小组。
(6)鼓励音乐学困生积极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自我参与能力,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的快乐。
四、研究成效分析
我紧密依据既定的课题实施方案,结合课题组学期工作计划,积极探索音乐教育的新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1、教师方面
(1)作为实验教师,我从根本上转变了教学观念,通过实验,我再一次深深地领悟学习并运用了音乐新课程理念。尤其是在音乐审美教育教学中,坚持从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出发,面向全体学生,设计丰富多彩、活泼生动的教学活动,吸新学生参与。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都得到开发,鼓励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2)、开展整合课题实验,造就了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 我都能够从本学科的教育原理入手,各自寻找适合自己教学的教学内容平台。通过上好每一节研究课,自己的发掘、整合,使整堂课丰富多彩,受到了许多听课老师的好评。
2、学生方面(1)、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题实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表现自己,同时,学生还利用课中学到的形式,在学校的艺术节和英语节中,用音诗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2)、培养了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现在的小学生见多识广,在教学中,首先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多种的学习方式,尽量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老师不仅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还组织学生收集有关《黄河大合唱》的文字资料,讨论《黄河大合唱》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讨论冼星海对中国音乐事业所作出的伟大贡献等。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我们相信,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指导下,有学校领导的全力支持,有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一课题研究不断深化,最终取得丰硕成果。
《农村小学生自主参与音乐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一、课题研究工作汇报
课题自立项研究以来,我本着“勤奋严谨、创新高效”的原则,先是对实验班级的学生自主参与音乐学习的现状进行细致的了解和研究分析,针对目前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寻找相应对策,找准切入点进行实验研究。由于该课题是在前沿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点上进行的,结合行动研究法的特征,本课题研究遵循“学习思考——实践探索——反思总结——验证提升”的基本程序组织实施,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研究工作。
1、学习思考,明确目标
自课题立项以来我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教育教学
理念,深刻领会课改对音乐教学的要求,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其次,我有选择地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专著及关于音乐教学的系列文章。通过学习与思考,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2、立足课堂,实践探索 行动研究,不能离开行动,而且必须在行动中研究。为此,我立足课堂,坚持结合教学实际,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寻找对策,逐步完善。首先确立形成学生自主参与音乐学习的操作方法,根据具体情况,扎实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立项以来,我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设计中如何凸现学生自主参与方式的培养”、“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等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科研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反思总结,形成风格 通过学习思考、实践探索,掌握了被自己肯定的教学方法,并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课题研究中,我把学生情况、工作情况和研究进展情况随时记录下来,其目的是把指导自己行动的理念当作自己思维的对象和内容,在自己的意识活动中自觉地返回自己,从而超越自己。如:对“了解学生的参与状态”这件事进行反思,那么就要在时间、广度、态度上考虑: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包括思考、讨论、实践、交流)所占总课时比例是多少?参与人数与总人数比、参与活动感官种类(口、手、脑、眼、耳、四肢等)、课堂气氛活跃程度是主动还是被动等等。总之,反思提供下一步行动以更确当的指导。
4、验证提升,总结归档
这是课题研究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在基本完成课题提出的研究目标后,我对一年来开展的各项活动和研究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验证和总结,对平时积累的资料进行认真梳理研讨。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验证反思总结后的结论;二是使自己的教学技能趋于成熟。让自己对实验研究过程有个全面的认识与提高,并总结归档出大量的研究材料,总结出研究成果。
二、课题研究工作体会
为了做好课题研究,我对自己严格要求,做好三件事:一是争取领导支持。我勤向领导汇报,使校领导了解课题,了解我所做的工作,了解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困难,有些事务尽力邀请领导参加,征求他们的意见,这样,他们对我的工作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给了我巨大的支持。二是勤奋学习。开题以来,我认真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专著、书刊,主动请教行家里手,咨询求教;积极撰写教学心得、研究论文;三是勇于实践,开动脑筋,分析学生基础、观察学生特点、总结教学的得失,设计行之有效的实验操作方法。成功了,继续坚持;不成功,及时调整修改。
毋庸置疑,我在课题研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比如知识经验和能力不足,研究手段、措施不够先进,有些学生不完全适应等等。尽管如此,我觉得“农村小学生自主参与音乐教学策略”符合我们农村小学教学实际。通过课题研究,学校增添了科研活力,教师激发了学习钻研热情,学生获得了富有创新精神的教育。虽然有收获,但我不因此而满足,因课题有结题之日,而教学科研没有终结之时。我将继续实验、研究、探索、总结,充分地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使之优化,使之完善,使之更科学合理,为农村小学音乐教改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小研究课题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问题情景设计的研究
Post By:2010-1-11 11:12:57
一、课题研究意义
1、具有使用性
无论什么课,设疑是每节课中解决某一问题所必须的途径,在小学音
乐课中,为启发学生理解想象、艺术再创造而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在 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中展开想象翅膀,更具有实用性。
2、具有科学性
每位教师都知道这样一个教学理念——“授之以渔”,而怎么“授” 才能让学生得“渔”呢?那就是我们教师本身所追求的一个教学境界。让每个学生得“渔”的过程取决与教师“授”的水准。所以,它具有科学性。
3、具有可操作性
每节音乐课都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和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每个环节都可设计不同的问题来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想象与理解,所以,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4、具有独创性
根据课改精神,把课堂换给学生这一理念,许多教师都尝试着走上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等这一新型而科学的教学轨道,但是要让学生有质量的质疑和创造性的释疑,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气氛围,让学生的思维进入问题的情境中,这样的质疑与释疑才有质量,所以它不仅具有科学性,还具有独创性。
二、研究内容
1、对歌曲情绪体验的情境问题设计研究。
2、对音乐作品再创造的情境问题的研究。
3、对歌词教学的情境问题的设计研究。
三.论文,公开课.“关于小学音乐综合活动实践课教学”课题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改革音乐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势在必行。让学生在单学科中学到多学科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重大改革措施之一。怎样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多学科知识的教学,是我们一线音乐老师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国家教育部的《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的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
二、概念的界定
音乐综合活动实践课的教学内容是以音乐为主线、结合多学科知识,综合而成。学生在音乐课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但学习音乐(以学习音乐为主要目的),同时还应兼学到其它知识。以这样的形式而进行的音乐课才是音乐综合实践课。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这样的“综合”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向人格的完整化、和谐化发展。它是以一种新的形式、新的姿态挤身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行列中。音乐综合活动实践课是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体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三、理论假设
1、实践证明学生接受音乐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他们接受音乐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影响着其他素养的提高与音乐能力的发展,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广阔的视野、开放的势态。
2、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各艺术门类本是源于一家,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这种固有的融合趋势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存在着某种同构关系。
3、从学生的心理学角度看,综合活动实践课中存在的“通感”这一心理现象,使各学科或同艺术类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必要和可能。
四、研究目的
1、确立起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摒弃传统的音乐教学片面地追求音乐的“双基”教学,实现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的以“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文化传承”的音乐教育价值。
2、尊重了学生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方法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3、能够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训练,对学生进行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五、研究内容
1、把包括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文化等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2、把音乐与包括舞蹈、戏剧、美术等在内的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3、把音乐课程与包括语文、历史等在内的或与音乐教学有关的非艺术课程适当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4、把音乐课堂教学有意识地与音乐课外活动结合起来。
六、研究方法
1、调查法:建立课题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
2、实验研究法:所开设的实验班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同时喑设对比班。
3、文献研究法: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筛选、吸收、运用,并结合本研究加以创新。
4、经验总结法:依据研究目的,把实践获得的结果,进行总结提高,最后上升为理论.
第三篇:音乐教学论文:培养小学音乐兴趣
音乐教学论文:培养小学音乐兴趣
当前教育事业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深入广泛的全面提高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懂得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的重要意义,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创造美,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教学在学校教育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几年来,我在教学中作了这样的尝试:
一、利用教材的德育因素,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健康的歌曲,抵制消极负面的影响。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代宗教”、“美育救国”、“五育并重”等观点,他提出“所以美育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这充分说明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应该以美助德的主张。随着对外门户的打开,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也流进大门,不少港台通俗流行歌曲虽也不错,但却不适应小学生唱、其中“哥呀”、“妹呀”、“爱呀”等歌词,不少学生唱得津津有味,如果让这种负面影响不受抵制的发展,其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因此,音乐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挖掘好教材的德育因素,让学生知道适宜唱什么歌,不该唱什么歌。教会他们选择歌曲。一首好歌,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甚至激励一代代人为歌曲中所表现的理想而奋斗献身。如《国际歌》、《国歌》、《队歌》、《我的祖国》等歌曲,不就是通过自身强烈的感染力激励人们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吗?
二、教会学生正确的发声,让学生会体验美创造美。
1、教会学生正确的发声,可以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优美的姿式。
有端正的坐姿和规范的站姿是学唱歌的第一步,只有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才能发出正确的声音来。如果坐姿、站姿不规范,就不能用好气息呼吸。比如:在发声练习时,学生会出现抬高肩,伸下巴、吸气时会有响声,经过长期训练,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不可能出现以上的现象,发声自然会正确。长此以往正确训练,学生的坐姿、站姿就会显得端庄而优美。
2、美妙的歌声陶冶人的情操、规范约否人的言行
会发出美妙歌声的人,说话一定不会粗野,乱说乱吼,他的言谈举止一定十分得体,表现出好的修养。热爱音乐的人,他是用歌声去表现生活,表现内心的喜悦,用歌曲的情绪去感染人和教育人。因此,教育学生热爱音乐,也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
三、利用教材因素,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小学音乐教材中,许多歌(乐)曲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每首作品都展示了一幅美的画面,让人从听觉和视觉上感受美,并根据作品的情绪进入音乐意境,使他们在音乐意境中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提高审美能力。如《幸福的明天美滋滋的哩》是一首彝族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曲调热情欢快,又具有幸福、甜美之感,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为了使学生体验到歌曲的情绪,使他们情不自禁地参与学习,并乐在其中,我在教学中,配以电教片介绍祖国建国前后和改革开放的发展变化,从绚丽多彩的城市风光到小城镇风情,再介绍彝族山寨的风土人情,配上该歌曲的伴唱录音导入新课,富有彝族特色的热情曲调,使学生仿佛看到他们正载歌载舞的欢迎远方的每一位客人,这时学生情感已沉浸在作品美的意境之中,同时,表出了想学、想唱的欲望。这样的教学使学生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找出美的意境,从而达到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四、用唱、打、念、吹的结合,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为了使全体学生亲自体验并参与其中,我利用奥尔夫愉快教学法中高年级学生进行唱、打、念、吹结合的方法,如在训练《母鸡叫格格》这条练习曲时,我先让学生用学过的音乐知识观察分析,找出节奏规律作练习铺垫;然后分声部进行视唱练习,待唱熟练流畅后进行二部合唱,最后进行竖笛合奏练习。达到了和谐的效果。接着归纳这条练习中出现的节奏型和旋律进行方向等,通过这些引导,大胆放手让学生模仿练习中的节奏规律自己重新创作、编排节奏、旋律、自打节奏、自唱旋律、自念、自吹竖笛,进而将学生分四组讨论,让学生进行重新合奏。第一组自唱旋律,第二组用竖笛吹旋律,第三组念节奏做动作,第四组用打击乐器配合敲节奏,这样各种声响重新组合,创造出了种美妙的合奏效果。也让学生明白美是可以自己创造的,并体会到团结合作的伟大力量,并从中体会到创美的惊喜。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了这样的实践,他们配合默契,如临其境,增长了音乐知识,同时也滋育了对音乐的喜爱之情,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从而使他们创造美、表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对今后学习音乐创作打下了一定
第四篇: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侯微微)
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侯微微
(玉屏侗族自治县印山民族小学,贵州
玉屏554300)
【摘 要】:营造愉快的、充满趣味性的教学过程,学生会受到合乎规律的轻松愉快的影响,学习兴趣倍增,才能达到学习效果的自我创造,这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无疑是有益的。
【关键词】: 音乐兴趣,教学方式,参与意识,灵活教学
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激发兴趣可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趣”从何来?可以说是无“乐”则无“趣”。营造愉快的、充满趣味性的教学过程,学生就会受到合乎规律的轻松愉快的影响,学习兴趣倍增,达到超然物表,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才能达到学习效果的自我创造,这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无疑是有益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下面我就此谈几点浅见,愿与大家共同学习。
一、转变教学方式,营造兴趣环境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是学生提升音乐素养,发展艺术特长的关键。体验即情感的体会和感受,包括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两个层面,指的是要求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中(表现为唱歌、跳舞、乐器演奏)去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再从行为体验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内化、升华的心理过程。在音乐课中,我们常常先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再从个人的亲身经历中得到体验。如教学一年级《十只小猪过河》时,我们利用多媒体展示《十只小猪过河》的动画片段,利用诙谐的音乐、画面刺激学生,通过学生认真地观察画面,仔细聆听音乐的节奏,充分体验音乐的韵味。从而激发起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欣赏民族乐曲《春江花月夜》时,我们先让学生在柔美的乐曲声中去体验感受,“这是一首描写春江月夜美景的乐曲,乐曲把我们带到了灯火阑珊的江面上,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有的说:“小舟、月亮的倒影、水面波光粼粼”,有的说:“渔民、炊烟”。并且还让他们联系生活当中珠江夜游的亲身经历进一
步地描述。他们为春江月夜这个轮廓填充了丰富的画面和色彩,从乐曲中得到了体验,感受到了月色的美丽。
小学生天生好玩、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总是喜欢通过肢体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教师应该培养孩子们自由表达的能力与胆量,让他们大胆的“说起来”、“动起来”、“跳起来”。营造一个轻松而愉快的学习乐园,让孩子们不仅学到音乐知识、技能,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例如:在小学二年级的《大鹿》这一课中,我把学生分为四个大组,根据歌词情景再现,模仿小兔、猎人、大鹿的形象,有学生扮演大鹿的房子,茂密的大树,盛开的花朵,利用老师准备好的道具,鼓励孩子们大胆的进行创编和表演。这个环节使全体学生在充满兴趣而愉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去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快乐。所以创造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是引导孩子喜欢音乐课、对音乐课感兴趣的环境基础。
二、灵活教学方法,激发音乐兴趣
在音乐教学中,要使学生更好地用心去感受、学唱歌曲。不但重视范唱、学唱、歌曲处理等环节,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采用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是通向音乐学习的桥梁,是科学诱导积极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我初步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1、猜谜语。这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好方法。老师请大家猜一条谜语:“大眼睛,宽嘴巴,身穿一件绿裤褂,水里田里都有它,唱起歌来呱呱呱”。孩子们靠着他们的经验和联想很快就会齐声答出是“青蛙”。老师马上鼓励孩子们:“你们说得太对了,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歌《小青蛙》”。于是一首孩子们喜爱的儿歌就会在学生的蹦蹦跳跳中自然感受,轻松学唱了。
2、讲故事。引起注意,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而讲故事则是吸引儿童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如教唱二年级歌曲《野兔饿了》时,老师给学生讲故
事:在一个茂密的大森林,住着好多小动物,有一天一只野兔肚子饿了,它到处寻找食物,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呢?听了歌曲你就会知道了。这样很自然就引入新课了。但要注意,故事不宜过长,应恰到好处,不能因故事冲击了教学,造成喧宾夺主的后果。
3、设情景。是指用形象的语言把景物具体的描绘出来,使学生通过想象与联想,获得生动鲜明的形象感受。比如五年级《东方之珠》《七子之歌》一课,我就让同学们回忆香港、澳门回归时的情景,并播放回归盛典的录像,让学生带着对祖**亲的祝福来演唱歌曲,恰当地表达歌曲情感,进而激发爱国热情。
4、做游戏。游戏是儿童的重要生活内容,如恰到好处的运用到课堂之中,定会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教学《拍皮球》一课时,教师首先出示一个彩色的皮球,用手轻轻拍打,皮球立刻弹跳起来,引起了全体同学的注意,势必也要争着玩耍,教师因势利导,弹唱《拍皮球》的旋律,乘兴引入新课。
5、角色表演。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好表现、善表演。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按照音乐的旋律自然进行肢体表演,是用形象感染学生的重要表现方式。
6、媒体播放。这是教学中直观原则的具体体现。比如《当我们同在一起》一课,教师首先播放了一段动画片段,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动画片的人物吗?全体同学神情专注的边看边说动画片中的人物名字:米老鼠、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奥特曼等。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你们知道吗?今天这些小动物一齐来到了美国的“迪斯尼乐园”,这里是一个充满快乐、充满友谊的地方,是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你们瞧,他们来了!然后教师再次播放自制的动画歌曲,使孩子们沉浸在音乐旋律之中,仿佛也进入了这样美丽的世界。达到寓思想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的目的。
三、注重参与意识,培养音乐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里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兴趣是在活动中形成的,无论兴趣、情趣、意趣,以“有趣”为前提,必然“乐”在其中。形象化的游戏活动是最适合学生的
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游戏展开,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去探索、去发现、去感受音乐的美,产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共鸣。例如在欣赏小学四年级《动物狂欢节》时,我将同学分成四小组,每组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一组是黑板画,将你听到的音乐用你所能联想到的动物形象表示出来,并用速写画在黑板上画出来;第二组是哑剧,请你用形体语言模仿所播放音乐描写的具体形象;第三组用语言描述所播放音乐使你产生并联想到的有关场景;第四组写出你听到的音乐中使用了哪种乐器表现了哪种动物形象。任务布置完,下面就开始欣赏音乐,在欣赏过程中,同学有的禁不住哑然失笑,有的看着板画和哑剧窃窃私语,但当我把谜底揭穿时,课堂气氛哗然,之后再请同学来描述音乐所营造的意境和所联想到的有关画面,并使用了哪种演奏乐器时,同学们的情绪更加热情高涨、兴致勃勃。一堂别开生面、活泼有趣的欣赏课,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度过了。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同学们学的轻松愉快、充满情趣。下课后,同学们仍觉意犹未尽,有的还在沉静在刚刚的排练中,有的问我借音像资料,还有的则打听何处购买等等。由此可见,得当的手法、游戏化的形式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有效手段。
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只有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才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道德修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注意调动一切教学手段,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觉的、主动的去探讨音乐奥妙。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 [2]《音乐美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3]《音乐素质教育手册》中国文联出版社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联系实际,引发学生的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受成长所限,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培养其兴趣尤其重要,特别是抽象的数学问题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就其特点,结合实际,引发兴趣,为他们搭建认知桥梁的方法就显得较为重要了。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学习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无可非议的。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应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要主动参与其中;其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正确引导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领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最后,可以通过自办班级学习报、定期办好黑板报、组织学生写好数学日记、开展好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实施“超市式”数学作业、定期开展优秀作业展、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等形式,为学生创建一个平等、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气氛。
三、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四、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有力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获取成功喜悦,让学生体验学习兴趣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是学生在学数学时心理求知的厚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的机会,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阶段性的开放学生的梯级思维。由浅显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的感到高兴和骄傲,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板书、作业时要因人而异,分层次地提出切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综上,一次或多次的成功会成为学习动机和激发兴趣的“激活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