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题画兰
《题画兰》教学设计
章程小学 孙志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感悟诗人坚持操手,淡泊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欣赏诗中景物,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教学过程】
一、以视频入诗,走进诗文。
1、CAI显示:“郑板桥与他的画”的视频。
2、师:同学们,视频中介绍的郑板桥,你们认识吗? 生:略
3、简介诗人,揭示课题。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是清代历史上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画以竹、石、兰蕙为最工,天趣横溢,神理俱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春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板书课题)
二、习文读诗,明了诗意。
1、自由读诗,文通字顺。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3、二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
4、三读古诗,借助插图,小组交流,了解诗中大意。
5、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本诗语言明白流畅,通俗易懂,疏通诗意应着力在自由大胆表达上。)
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
(一)看兰花的生长的环境:
1、作为“三绝诗书画”的板桥画风活泼奔放,挺拔沉雄,冲破了绘画发展的一切清规戒律,开启了一代绘画新风。来,擦亮咱们的双眸,仔细看一看他所画之兰,你看到了什么?
2.反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预设:
生:我看到了兰花生长在千山叠峰之顶,岩石缝中,环境十分恶劣。可是它却显得那么茂盛,有生机。
师:好一幅具有生命力的兰花,请读——(课件)身在千山顶上头。
生:我看到了兰花的叶子十分倾斜零乱,但是杂乱之中透着一种零乱美感。
生:我看到了兰花的不拘一格,其它的花儿是长在平地、泥土或是花盆之中,可是它却生长在山顶之上,仿佛可以看见世间万物„..师:好一个兰花知音、怜花之人,请读——身在千山顶上头
(二)听兰下之声:
1、师:高寒之巅,饱览千山美景,兰花呀兰花,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2、学生自读、想象。
3、生答:预设:略。
师:兰花呀兰花!沐浴着大自然的清辉,享受着山中独有的清闲,你可真是幽雅脱俗,怡然自得呀!(齐读——身在千山顶上头)
(三)闻奇妙之香:
1、师:古人云“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人们常用“国香”、“香祖”、“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等词句形容它,而在板桥的笔下,又是如何呢? 生:——突岩深缝妙香稠(课件出示)
2、师:香吗?闻一闻!(香)哪里看出来?
3、理解“妙香稠”。
4、能否将“妙香稠”中的“稠”字换成“浓”“重”“绝”“溢”等?(比较感悟古诗用字精妙)
5、小结:兰花身处贫寒之地,不因山岩的贫瘠而凋谢,却孕育大地的精华,吐纳着人间绝有的妙香,好一朵妙“花”呀!。(配乐读一、二句诗——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四)悟兰花之性
1、师读:“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课件显示)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兰花脚下会有什么喧“闹”吗?
2、生讨论交流:预设:略。
3、换位思考:
师:假如是你听到这些喧闹,你会如何?而兰花呢?(来不相知去不留)为什么?
4、感悟兰花品性
(配乐个性朗读3、4句)
过渡:兰花至真至纯的秉性令人激赏,至香至美的风采令人留念,然而令人不明的是为何大画家板桥(出示课件)——“板桥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板桥“题画竹”中自述)
四、多元赏诗,升华诗境
1、听板桥之史:略。
2、赏析《题画兰》的表达方法。
师:身处高寒之地的兰花与板桥有何共通之处?
兰花 郑板桥
身处劣境 坚持操守
卓尔独立 VS 淡泊自足
淡泊脱俗 追求个性自由
四时不谢 倔强不驯
(借物
言志)
3诗中郑板桥写的真是兰花吗?他写的是谁?生讨论,师小结。(美读古诗,背诵古诗)
五、拓展诵诗,凝出诗味。
1、板桥作为文学家,书画家,虽画路较窄,尤爱竹兰石,是因为画如其人,人如其画,诗文寓托,意境隽永。
2、读一读下面这首诗,品一品其中诗味。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立根原在破岩中,任尔东西南北风。
3、反馈交流,积累古诗。
六,巩固习诗,提升诗趣。
选自己得意的一幅画或ppt中老师选的四幅画中的一幅,题一首小诗。
【板书设计】
借
题 画 兰
言
志
|
自由
淡泊
高洁
第二篇:题画兰教学设计
鄂教版第十一册第八单元诗词诵读
《题画兰》教学设计
武汉市硚口区常码头小学 刘燕
教材分析
《题画兰》是清代诗人郑燮的一首咏物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兰花而题写。全诗以兰花为物象,描写它生长于山岩的顶处,香气飘散四溢,尤以突出岩石和岩缝中,美好的花香馥郁芬香,赞美了兰花不与“浮云游尘”为伍,卓尔独立的品性。借兰花之名表自己之志——坚持操守,淡泊自足,追求个性自由。本诗如郑燮所写众多兰、竹、石之诗一般,将诗文书画巧妙结合,通过寓托手法,表达高人隐士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设计理念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灿烂文化的传承是基于对古诗的热爱,对诗人的敬重之上的。一个优秀的阅读者不仅仅是读一首诗,教一首诗,而应该将它作为一种载体,通过阅读、教学来增加古诗的宽度、厚度、深度。本案设计以“赏画、习诗、识人、悟情、习法”为解读要领,指导学生研读古诗,从而拉近与诗人的距离,并在声声吟诵之中爱上古诗,习得诗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感悟诗人坚持操守,淡泊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
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
教学过程
一、赏画入诗境。
1.欣赏一组兰花图,看到这些图有何感受?
2.师:放大画中印章,仔细看一看,这些图都是谁画的?(郑燮)3.简介诗人,揭示课题。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是清代历史上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画以竹、石、兰蕙为最工,天趣横溢,神理俱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春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板书课题)
二、三读明诗意。
出示导学单,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若学生有合作小组,则在小组中进行检查、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1.一读,读正确、读通顺:
⑴朗读古诗,文通字顺。
⑵师生就学生朗读和评价相机给予评价,反馈。
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字正腔圆、注意停顿。
2.二读,感受古诗的韵味。⑴师配乐范读古诗,生静心感受。
古人吟诗是一件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朗朗。诗文的朗读特别要注意节奏和韵味。我也想读读(师配乐朗读)老师读得怎么样?
⑵指名学生谈自己的感受:配上了这段古曲,更有古诗的韵味。
师指导:读古诗的时候注意好节奏、声调的起伏和停顿,韵味就出来了。学生配乐读诗。
3.三读,借助插图、译文,整体感知诗文大意。
⑴出示导学单中提示:
1.借助工具书,并结合插图,读懂每句话。2.理解句中的难字,尤其注意:稠
3.想一想:诗文写了兰花的什么特点?
⑵检查自学,理解古诗大意。
兰花生长在山顶、岩缝、高崖之颠,香气飘散四溢、沁人心脾,被誉为“天下第一香”。尤以突出岩石、深深的岩缝中的美好花香更为馥郁芬芳,浓香扑鼻。并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进行挽留。
选择“稠”字的正确义项。
⑶说一说,诗文写了兰花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生边交流师边板书:境、香、性
三、品读悟诗情。
1.品读古诗,从兰花的境、香、性的特点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在最能体现兰花特点的词下打上△,并批注自己的感受。2.生自学后小组中进行讨论。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教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
A.品境悟兰——“顶上头”
小组汇报,抓中重点词语“顶上头”,借助插图,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兰花生长环境恶劣。
教师点拨:想象画面,“千山顶上头”,你仿佛看到什么?(奇峰之上,乱石之中,一株株兰花顽强生长)
感情朗读。
B.品香悟兰——“妙香稠”
小组汇报,抓中重点词语“妙香稠”,展开想象,联系生活体验体会兰花香气之“妙”、之“稠”。
教师点拨:
花香本是四溢,四溢的花香在突岩深缝处聚集。竟香浓到让人感到粘稠,这种兰香真是非一个“妙”不能言尽。
能否将“妙香稠”中的“稠”字换成“浓”“重”“绝”“溢”等?(比较感悟古诗用字精妙。)(“稠”更能表现花香浓郁得仿佛能触摸到)
指导朗读第二行。
④一、二行联系起来读,进一步体会兰花特点。
长于温室之兰,生于沃土之兰,香飘四溢,不足为奇。但是我们诗中的兰花却生长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仍然蓬勃生长,散发妙香,真是令人赞赏。难怪诗人会这样写: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齐读。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香。再读。
兰身处逆境,却能散发天下妙香。再来读。
C.品性悟兰——“闹”、“不知、不留”
小组汇报:抓住“闹、不知、不留”等重点词语并联系背景、展开想象体会兰花周围环境的喧闹嘈杂和兰花的高洁。
教师点拨:大胆展开想象,除了会有浮云来闹兰花,还会有谁来闹兰花呢?
引导感情朗读:多么高洁的兰花,面对()的打扰,它选择了——来不相知去不留。
师过渡:多么坚强的兰花,多么卓尔独立的兰花。任他浮云喧闹,任他风雨打扰,兰花始终坚持自我,毫不动摇。这样坚强的兰花,这样卓尔独立的兰花,其实正是诗人的写照。
4.由兰及人。
播放视频,了解郑板桥的人生经历。
思考:身处高寒之地的兰花与板桥有何共通之处?
板书 诗人 坚持操守
5.小结写法:诗人依托景物,来表达自我情怀的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借物言志。
四、诵读展诗情。
1.让我们带着对诗人的敬佩与赞赏,齐读古诗。2.配乐,多形式吟诵古诗,熟读成诵。
五、群读赏诗法。
1.古往今来,梅兰竹菊这花中四君子一直是文人墨客们歌咏的对象,诗人们在对花中君子的赞美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操,寄托了自己的志向。读一读下面几首诗,品一品其中诗味,它们在表达上,与《题画兰》有什么异同?
2.学生静心品诗,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感受。
3.交流汇报,教师提炼梳理学生发言,指导品析。
六、创作诗配画。
课件出示
诗画园地:
1.选一幅你喜欢的水墨画,为之配诗。
2.选自己得意的一幅画,题一首小诗。
可以借用诗句,也可以自己创作。在完成作品后,将自己的作品拍照上传,扫码发送到微信公众号或者教育云空间,师生共同品析、欣赏。
推荐阅读:
第三篇:题画兰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模版]
题画兰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题画兰原文翻译及赏析1题画兰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
原文: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翻译:
译文: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注释:顶:顶头突:高出周围稠:浓郁非:不是浮云:天上的云闹:喧哗
赏析:
全诗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
题画兰原文翻译及赏析2原文:
题画兰
清代: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译文: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兰花生长在山岩最高处,在突出的岩石和深深裂缝中,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脚下不是没有浮云翻滚喧闹,只是不关心他们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
注释: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chóu)。
顶:顶头。突:高出周围。稠:浓郁。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非:不是。浮云:天上的云。闹:喧哗。
赏析:
全诗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来理解。
第四篇:《题画》教案
第十一课《题画》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体会。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诗名叫《题画》。作者是清代诗人袁枚。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古诗。
2、多种形式解读诗句。
(1)自己小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2)指名读,正音。(3)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1)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2)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学生说。(3)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4)指名反馈,诗生补充。(5)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出示古诗《画鸭》
2、读一读、背一背。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收集描写图画的古诗。
第五篇:题画诗
题李世南画扇
作者: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面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答案: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里呈现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评分细则: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的好处是;①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②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
评分细则: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声、“秋风瑟瑟’声。“钟”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给4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能答出好处的,给2分
题米元晖①潇湘图二首(其一)
(宋)尤袤
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②。
①米元晖,米友仁,字元晖,是宋代杰出书画家米芾之子,画史上与其父并称“二米”。②泛宅浮家:以船为家
7.这首诗歌描绘了画面上的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5分)
8.这首诗歌作者为什么有“往来泛宅浮家”的想法?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6分)
答案:8.这首诗歌描绘了画面上晓山、横雾、远水、平沙等景物(找出三个2分,四个3分);营造了一种山水相接淡远、迷蒙的优美意境。(2分)
9.因为作者看到画作《潇湘图》的优美景致后(1分),想像(1分)自己能够穿绿蓑衣、戴青箬笠在画面中的美景中生活(2分)。表达了作者对画作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