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中音声乐教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时间:2019-05-15 06:1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女中音声乐教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女中音声乐教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第一篇:女中音声乐教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女中音声乐教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内容摘要:女中音歌唱艺术已成为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女中音声部的发展、特征、演唱风格、教学问题等的研究,有助于声乐艺术与教学体系的丰富与完善,已成为近年来在声乐艺术教育教学领域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

关 键 词:女中音 声乐教学 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从17世纪欧洲歌唱艺术的诞生、发展到现在,女中音歌唱艺术已成为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女中音声部的发展、特征、演唱风格、教学问题等的研究,有助于声乐艺术与教学体系的丰富与完善,已成为近年来在声乐艺术教育教学领域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

一、歌唱的气息问题

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谈到歌唱的体会曾说:“我歌唱时一直在想着气息。”众所周知,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气息问题是所有歌唱艺术学习者须面临的首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女中音歌唱者,必须要对自身声部气息的特点予以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学会掌握、控制、科学运用气息的方法,以逐步提高综合歌唱技能,才能掌握女中音的歌唱艺术, 很好地完成作品的创作和表达。

女中音的气息特点:由于女中音的声带相对较宽厚,口腔较大、较深,演唱者身材较高且匀称,因此共鸣腔体也比较大,相对应的腔体管道的长度、宽度和气压强度,使得动力性能的气息饱满、深沉,具有爆发力,能够很好地带动歌唱的运行。但是,这个特点也导致了女中音与女高音气息相比运动感慢、流动性差的不足之处。因此,歌唱时首先要确保声音的起音气息是吸的状态,有一部分气息与声音一起送位臵;其次要强调气息与声音结合的准确性、灵活性;再次,要注意气息动力性能在表现声音时调动的合理性,坚持“协调、控制、运用”气息的根本原则。歌唱的气息提倡胸腹式的训练方法。歌唱过程中气息的整体感觉是吸着气的,自然感受气沉丹田,小腹吸、腰腹扩张、高音时两肋提起,不妨打个哈欠体会腹、腰部位的运动状态。其实过多过重的气息唱出来的声音会显得笨重、沉闷,缺乏变化和流动,缺少平和、优雅和感动的气氛,有碍于声音的展示。女中音要依据本身的特殊条件,歌唱时在保持气息深而平稳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对气息进行积极性、流畅性的训练,以达成增强动力的目的。

二、声区与中声区

声区是指人声乐器特有音域范围内的对声音基本性质划分的一个专业术语。我们在歌唱艺术中有关三个声区及其理论的划分,是源自19世纪世界著名的美声学派代表人物──曼努埃尔〃加尔西亚的理论。它是根据人的生理特点,把人声的音域总体分为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三个声区。三个声区的理论为人声(男高、中、低音;女高、中、低音)声部的划分提供了理论依据。歌唱中的对于三个声区声音统一的要求,及由此所引发的换声的理论等等,都为深刻探索、认知、研究声乐艺术起到了重要作用,三个声区的理论至今仍被认为是科学的理论划分。

在每个声部里都有其特定的音域,每个声部的音域里又划分为三个声区,即低音区、中音区和高音区。女中音的音域一般在小字组的g和小字一组的a之间,基本能唱小字二组的降b,有的可达到小字三组的c,或更高、更低些。女中音的三个声区:低音区从小字组的g到小字一组的f;中音区从小字一组的f到小字二组的降e;高音区从小字二组的降e到小字二组的a以上。女中音在各个声区都有较大的音量和良好的功能状态。

中声区(混声区)位于高、中、低三个声区的中间,起到下行向低声区发展,上行向高声区发展的桥梁作用。

女中音的中声区具有音量适中、音色光泽度好、声音饱满、流畅的天然特征,有向高音、低音两个方向发展的条件。因此女中音在利用与发挥自身中声区的基础优势的同时应逐渐向高、低音区扩展其成果,以获得完美统一的三个声区(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女中音在中声区演唱时,声音要本着柔顺、轻松、自然,不太放声音的练唱原则,以气息带动、协调声音,不要因过分夸张声音而失去了歌唱艺术整体的平衡。注意保持声音的位臵,需要适中的音量、集中焦点的声音,决不要过多地使用胸声,追求所谓的“大号”效果,实则是粗野的声音,非但没有扬长避短,反倒为唱高音设臵障碍。女中音在中声区要是过于追求声音的浓重,长期压、挤、撑的不良演唱,就会导致嗓音的毁坏。

三、换声问题

普通人在约一个八度左右生理音域用声音,专业歌唱要求拓展声音达到两个或两个半八度以上的音域使用声音。在近三个八度宽的声区,由胸声区到混声区再到头声区,每个声区转合时总有几个过渡的音不太统一,这是客观生理存在的换声现象。围绕此现象形成的理论也在社会与人类的认识变革中发生着改变。偏激的观点表现为:一是过分强调换声;二是干脆认为对女声不讲换声。第一种结论会造成大多数学习者歌唱时的潜在心理负担。第二种不符合客观发声规律,一般唱者唱过超出了本人的基本音域(小字二组的降e、f)以上的音,只用真声是不可能使跨声区的声音在音量和音色上达到统一要求的。为此,我们要以辩证的认识论看待换声问题,遵循科学的方法解决换声问题。首先控制声音不要大,要用气息很好地连接每一个音,随着音高变化调整声音的位臵,作平稳、安全的过渡。另外需要反复的磨练、调整,积累丰富的经验逐渐完善技巧。女中音的声音较大与音域宽的特点,比较容易出现真假声换声的困难,尤其是换声点的声音明显与整体声音的音色、音量不统一。这也是女中音声部教学与学习的难点所在。换声问题对全面发展声音有直接的影响。

四、对高音唱法的认识问题

一名专业歌唱者如果能获得很好的高音演唱技术,那无疑显示出她具有高超的技艺水平和演唱能力,也是她成功的标志。这对中、低音声部演唱者来说是个挑战。其实女中音有获得高音的优势条件,并且能唱出极具威慑力和戏剧性的高音。由于女中音原本有较舒展的口腔,有自然、放松的喉咙,加上处于较低的喉位,以及沉稳有力的气息,这些都有助于高音的获得。毕竟女中音与女高音相比,先天不具备自然、轻松唱出高音的本色条件,加之声音音量大,不如女高音声音那般灵活,所以要依靠科学的方法和勤学、苦练的态度来获取完美的高音。女中音要想获得稳固的高音唱法需要具备以下技术能力:良好的气息支持能力;有正确的中声区演唱方法;在唱高音时像锥型建筑,逐渐上行要能收住声音或集中声音支点,同时要有喉咙张开和气息的配合,最高音时两肋是提着的,当然是指在小腹吸腰腹张的基础上;注重声音的高位安放,嘴似四字的长方型,嘴唇如微笑嘴角往两侧抬起,气与声随之送面罩(上腭以上的整个脸部)。在以上四点技术支持基础上要能用气息往前放声音,唱出柔和、舒展、活力的高泛音。

五、女中音嗓音的健康与保健问题

有关嗓音医学的保健知识,也是必修的常识课。好的嗓音是好的歌唱的前提。嗓音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发声方法的正确与否,还受发声器官是否健康的制约。通过嗓音医学研究者对于声乐从业者的专门调查结果显示,在实际病例中各声部的患病情况是:女高音发病率最低,其次是男中音、男高音,再次是女中音,发病率最高的是女低音。这个现象表明,女中音属嗓音疾病多发范畴。排除人生理方面的不适情况,产生嗓音 1可能病变的不良因素有:(A)气与声的不协调:气多于声出现空、糠、暗的声音;声大于气出现挤压、紧张的难听声音;声带与肌肉运动不协调、平稳就出现抖、颤的声音。(B)声带运动功能失调:声带发声运动分重声(真声)、轻声(假声)两种机能状态。长久的轻、重机能不协调练唱会陷入越学越不会唱、越唱越费劲不能自控的学习误区。科学的歌唱方法是使轻、重机能调整自如,处于动态平衡的运动中。(C)共鸣体运用不良:正确发声需要声带发出喉元音,并得到共鸣器官的过滤、共鸣和扩大,产生最动听的声音音色。以上过程之间运动关系协调不好,就会造成声音不统一、不和谐、刺激难受等感觉。(D)用嗓子过度:歌唱是靠肌肉生理反应的一种运动,即使方法正确也会因长时间的使用、超负荷运动而造成疲劳,引起声带的充血、水肿等症状,严重的会引起声带肥厚、小结和息肉等病症。

为保证嗓音的健康,在发觉有以上症状后应及时告之老师,去医院,以获得标本兼治的主动权。一是要找出生理病因,严重的用药物治疗,多休息,坚持饮食起居有好的习惯和规律。二是要注意心理健康治疗,以减轻精神负担。三是认定了由唱法不当、声部错误或过度疲劳等原因所致,要采用新教学手段,调整、纠正、改进教学方法。女中音尤其要注意不可过多追求声音厚度,低、中音区声音不要过大,要学会运用气息发展声音,掌握纯熟的高音演唱技巧,使声带处在良好的功能状态下和良性循环中。

从事声乐的人治疗嗓音,如果单纯依靠禁声、药疗等常规手段,是极其被动、不利的。平时就应采取一些方法和措施保护、保养嗓音的健康:注意劳逸结合,考试、演唱前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精神充沛和健康的心态;量体裁衣、循序渐进,不过多练高音或演唱超过自己实际技术能力的作品;注重锻造、开发自己的人声乐器,摆脱唯声音第一的错误观念,尽量减少嗓音受伤的几率;演出、演唱前一定要练声,活动开嗓子,避免突然演唱高音或强音造成的伤害;不要吃过热、凉、刺激性的食物。总之,在教师、医生的科学指导下,自身保持良好的心态,才是嗓音疾病防治的最好方法。

随着声乐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日益体现出艺术、科学、教育、文化等多学科整合的要求。笔者针对女中音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目的是在专家和同仁的指导和帮助下,充实丰富女中音的声乐教学研究,为声乐艺术教育学科理论的进步尽绵薄之力

第二篇:声乐教学

浅谈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混合声训练

摘要 :真假混合声具有明亮、清脆、流畅、甜美的声音特点,它始终保持在高位置上的感觉,上下声区贯通,是民族声乐教学所追求的,只有经过科学的训练才能有效拓展其音域、音量,美化其音色,大大增强声音的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 :民族声乐教学 真假混合声 训练

混合声是真声和假声的混合,它既有真声的结实、明亮,又有假声的柔和、圆润和高位置。这种声音上下自如统一,音色甜美明亮,给人以亲切真实的美感。它不存在由于换声而出现的音色不统一现象,又克服了真声唱不上去,假声唱不下来的困难,是当今普遍公认的一种科学的唱法。

人声本来就有真声(声带的全振)和假声(声带的边缘振动)两个机能的存在,恰恰是这两个机能的混合,我们才获得了宽广的音域,这音域大大地超越了生活语言所需要的范围。

真声和假声两者的混合声音,其发声状态为:从低声区开始就使声带边缘变薄,掺入少量假声,随着声音的上行,假声成分逐渐增多,但仍不失少量真声。中声区真假声相伴,混合共鸣较好。混合声的音域统一连贯,无明显的换声区。这种声音的效果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难分,真声不炸,假声不虚,混在一起”。一般说来唱高音时假声成分多些,头腔共鸣就丰富,唱低音时真声成分多些,胸腔共鸣成分就越多。这种混声的发声是充分运用共鸣器官来配合声带振动变化为依据产生的混合共鸣。

混合声具有明亮、清脆、流畅、甜美的声音特点。由于它具有真声色彩,比较接近我们的语言,容易吐字清楚,声音上下贯通又比较方便,所以它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混合声已被越来越多的民族唱法歌唱者所采用。其实,在我国传统戏曲、曲艺、民歌中,混合声早已有应用,只不过由于各自有着不同的剧种风格、语言和地方欣赏习惯,所使用的真假声比例不同而已。民族唱法的自然混合声必须经过科学的训练才能获得,更是初学者所不容易掌握而又必须付出相当大的精力和耐心来雕琢的。所以在教学中,笔者把混合声的训练作为重点来教授。笔者根据多年的声乐教学经验,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一、用“哼鸣”唱法训练混合声

哼鸣是初学者乃至学习有成者练声的极好方法,是获得声音高位置的良好手段,有利于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效果。这种训练非常必要又容易掌握,练习闭口哼鸣时要注意:

1.身体自然直立,胸部自然扩张,两肩放松,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保持吸气的姿势,找呼吸支点。

2.嘴唇微闭,舌头自然放平,舌尖轻靠着下牙根,下腭和颈部肌肉放松,上下牙稍分开不要咬紧。

3.哼唱时颌关节向上打开,鼻道打开,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两眉之间感到明显振动,像擤鼻涕时的感觉,找哼鸣焦点,哼在“气上”。不论音的高低,都始终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这对上下声区的统一很有益处。

高音开始的下行音阶容易找到头腔、鼻腔的共振感觉,一般说来下行音阶要比上行音阶容易些,气息比较易于控制,声音容易哼得连贯。音阶下行第一个音较高,发声器官的肌肉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随着音高的降低,肌肉随之逐渐放松,而逐渐放松比逐渐紧张要容易控制,初练时在自然声区练习,不要哼高音,因为哼高音对初学者来说极易形成喉头上提,造成声音挤压。哼鸣是哼出来的,不是唱出来的,声音应无任何振动感。用深的呼吸支点,轻轻推出气息,音量不大但很松弛,很集中。

练习哼鸣时,方法一定要正确,如若不正确,发出的声音又紧又僵,带出来的声音就不会有好的效果。哼唱正确了,带出来的声音才会好。检验哼鸣的对错,可以在哼鸣时看嘴巴能否随便动作,而不影响声音的进行,如若不影响,就说明方法对了。这样,用哼鸣方法练唱时,嘴巴在做咬字动作和做表情动作时,就不会影响声音。所以哼鸣练习对呼吸支点的体会和真假混合都有很好的效果。

二、用打开喉咙喊嗓子的方法训练混合声

喊嗓子本是戏曲演员从祖辈沿袭下来的传统练声方法。它之所以能流传那么久、那么广,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这道理是有其科学性的。多年来笔者在教学中始终保留了“喊嗓子”的传统。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喊嗓子决不是一般人认为的“扯着脖子喊叫”而是科学的训练,它首先强调的是打开喉咙,使其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然后由弱到强,由低到高地“喊”。简单地说就是一句话:“打开喉咙喊嗓子”。卡鲁索的夫人在《卡鲁索的一生》的书中写到:“卡鲁索常常对着镜子练声。他把口张得特别大,把舌头伸得很长,像要给医生检查喉咙那样,然后发很尖锐而„位置‟很高的高音来做练习。”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曾说过:“打开喉咙喊嗓子是最科学的发声方法。”事实证明只有在最佳状态下喊嗓子才能做到如下几点。

1.打开喉咙喊嗓子,使鼻腔张开,口腔中口盖抬起,积极收缩成拱形,咽腔中会厌卷起,咽壁直立,喉头放在深呼吸的自然位置,这样发声通道才能畅通无阻。在这条管道中喊嗓子,才能体会到这个管子不仅仅是一个肌肉组成的管子,它像铜管乐的金属管道一样坚实有力,只有这样才能喊出金属般的穿透力强的铿锵之声。打开喉咙喊嗓子,使口、鼻、咽、喉各器官张开,金属般的通畅管道使歌者能获得人体各个腔体的共鸣,声音上下无阻,高高低低、强强弱弱,使真假声混合得不露痕迹,使假声不虚不空,中低声区胸腔共鸣自然混着高位安放的头腔共鸣,真声区自然混着假声,使真声不白不横,做到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虚虚实实、浑然一体。

2.打开喉咙喊嗓子,使所谓“没嗓子的变成好嗓子”。打开喉咙形成“金属管道”使演唱者越喊管道越通。音质、音量、音色也就会有明显的改变。

三、u母音训练混合声

唱u母音时唇微闭成“撮口”,喉咙打开放松,上下畅通好似一根管子,口腔形成膛大口小的共鸣箱,呼气出声引起头腔、口腔、咽腔、胸腔的共振,容易找到混合共鸣的感觉。

唱u母音时,上唇要拢住,唇尖用力。如果拢不住,有的人还会出现上唇抖动,这不但会影响共鸣效果,使声音不能到位,还会造成u母音的发音不纯正。从高音开始的下行音阶练习,比较容易找到高位置,体会到头腔、口腔、咽腔、胸腔形成上下相通的共鸣的感觉。随着音高的变化,要保持声音的上下一致,做到“松”“通”“空”。

“松”是指声音松弛,不挤不压,喉咙打开,放松,在深深的气息的支持下,将声音推出,圆润、丰满、浑厚。“通”是指声音从下腹部(即丹田)涌出,至胸腔通过喉直达头顶,上下如同一根管状通道,上通下达,声区统一,气息流畅,音量不大却有明显的上下一体的振动感。“空”是指声音的流动的空间感,“四不靠”即不蹭嗓子,没有明显的着力点。总之,练好u母音是打开头腔共鸣,获得高位置,打开喉咙形成管道上下一致,真假混合声的有力手段,是带动其他母音练习的好办法,可以说是发声练习的“敲门砖”。

四、假声位置混合母音训练

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声音要高位置的要求。最能体会高位置的声音是假声,唱假声的时候,喉咙一般都是打开的,松弛的,气息也不僵,上下容易连成一条垂直的气柱,所以声音比较柔和圆润,通畅统一,演唱也相当省力。根据假声的特点和音色,可以在保持假声演唱的状态下把声音放出来,以增加声带的张力,并掺入真声成分,就会形成明亮圆润的混合声效果,同时音域也得到了扩展。

也可以这样理解和体会,就是把假声放大,变成明亮有力的声音,但一定要在不改变假声的歌唱状态下发出声音,使所有字都统一在假声的位置上转换。字的转换动作要小,而且每个字都是在相同感觉下转换的。同时也要与气息配合好,保持气息深度,否则声音就会发虚,反而放不出声音。注意假声与呼吸的关系,使用假声位置的练习,一般从上向下练为合适,因为高音容易找到假声位置,从上向下,保持位置来带声音,一直唱到低音时仍然是假声位置的感觉,加上气息的配合,便能得到混合声的效果。

母音是语言和歌唱发音的主要因素,因此,唱好母音对于歌唱来说非常重要。声乐训练的母音是a、e、i、o、u,这些母音的发音有宽有窄,有暗有亮,位置有前有后。为了使歌唱的发音统一,音色统一,符合民族唱法的声音要求,而且便于咬字,在教学中,笔者采用混合母音练声收到明显效果。

混合母音,也叫母音变形唱法,即在一个母音里混入一定量的另一个母音的成分,以达到使口腔内部的调节以适应某种发音的需要,而获得高位置声音的方法。如在a母音里混入适量的o母音,在i母音里混入适量u母音使喉、口、咽等腔体从横转向竖,从窄到内开。把两个母音混为一个音,在发声时,同时吸收了两个母音的优点,弥补了发单个母音的不足,这样可使喉头逐渐放开,发声管道竖起,声音流畅,对真假混合声的训练非常有效。

实践证明,用以上这套教学方法,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一段时间后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到气息畅通,音色明亮、圆润,真假混合声统一。只要不断坚持科学的发声训练,不仅对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和技能有帮助,而且会对以后的歌唱艺术实践大有裨益。真假混合声的训练,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艰苦而耐心细致的工作,仍有不少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谨以笔者多年来教学实践中的感受就教于同仁,以期引起对此问题的充分关注和思考。

参考文献 :

[1]金铁霖.《民族声乐的学习与训练》,黄河音像出版社.[2]沈湘.《美声区别于其他唱法的最主要特点》,中国音乐网.[3]谭萍.《打开喉咙喊嗓子》,《中国音乐》,2002年第1期.[4]韩勋国.《送你一副金嗓子》,湖北人民出版社.[5]徐青茹.《声乐教程》,山东文艺出版社.

第三篇:青少年声乐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青少年声乐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摘要:青少年声乐教学与成人声乐学习有着诸多共通之处,但更重要的是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于青少年的声乐教学必须根据他们自身的年龄特点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从而才能够确保他们正确的学习声乐,尤为重要的是能够保护好嗓子,打下坚实的音乐基础,为今后的声乐学习做准备。本文从青少年声乐学习的嗓音特点、心理特征、曲目特点以及学习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声乐;青少年;内心听觉;音高概念 声乐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尤其是青少年声乐学习更是面临着很多的教学难点和特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都处于起始阶段,这就决定了他们音乐心理发展的基础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声乐的学习。比如最重要的声音特点来说,青少年因为还处在生长阶段,身体条件还都不够成熟,尚且没有定性,声乐教 学中存在着变声的问题。另外从音乐心理上,青少年因为没有太多的生活阅历,人生观,价值观都没有形成,因此对于音乐的理解也都较为感性和直观,简单纯粹。在对于声乐作品的选择上也要根据他们特定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而精心挑选。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必然就决定了青少年声乐学习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的特殊性。笔者以下分别进行论述:

一、生理因素

生理学上的变声期一般为11岁-17岁,这个时期由于发声器官发育引起声音的音色与音质的改变,男生比女声变声期声音变 化更加明显。由于会厌由婴儿时期的卷曲状舒展开变成卷叶和半卷叶状。声带增长,男生大约增长一倍左右,且增厚。变声期 很容易出现声带充血,水肿分泌物多等现象,这个时期进行声乐学习要特别注意观察声音的变化,注意青少年自己嗓子部位的感受,如果有不舒服或者异常的现象一定要及时休息进行调整,不能强行练习。正确的用嗓是保证青少年今后声乐学习的关键。

二、心理因素

青少年时期正处在个性初步形成,但又极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影响的阶段。他们虽然已经逐渐脱离了孩童时期单纯幼稚的自然心理状态,自己常常会“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已经长大,表现出追求个性和独立的心理倾向,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突出阶段。他们开始有了自尊心和人格意志,在生活和学习中期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审美标准,但对于某些问题还是表现出似懂非懂,不懂装懂的情形。所以对于学习声乐的青少年,教师在对于学习的兴趣,音乐的认识,音乐的理解以及作品的讲解和选择上,一定要在尊重他们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引导,不能强加给他们某些东西,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更加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但从情感反面来讲,青少年的感情体验没有太多的社会性,比较淳朴直接,这一点有利于更加直接的体验音乐本身的美感,不会参杂太多的音乐外因素,所以教师应该 利用这一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三、作品的选择

青少年学生学习声乐作品,作品的选择是关键。声乐作品有曲有词,综合了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两个方面。从音乐的角度讲,乐曲有音域和音区的不同,声乐作品丰富多彩,音域的伸缩性很大,有的作品不到一个八度,而有的作品则达到一个半八度,甚至两个八度,这样的作品就不适合青少年学习,因为青少年时期的声音音色总体来说都尖锐清脆,很难演唱低音,如果一味追求低音的浑厚效果,则很有可能导致压喉头的错误,影响声带良好的发育。而音区对于作品是决定了曲子的情绪和气质特征的,有的作品音符大多在高声区,有的则大多在低声区,也有的作品在高低声区来回游动。鉴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因素,从音乐的角度,青少年学习的声乐作品不应该音域太过宽广,即使有个别学生嗓音特殊,可以驾驭宽音域的作品,也要谨慎对待,偶尔学习可以,不应该唱的过多。最好选择一个八度以内或者左右的作品,而在音区的选择上应该以中声区和偏高声区的作品为主,尽量不要选择低音过多的作品,因为相对于高音来说,低音更难演唱,尤其对于青少年学生,由于生理的原因,要演唱低音更是难上加难,如果特意追求低音的效果,很有可能导致错误的演唱习惯,今后很难调整。从歌词内容讲,青少年声乐作品应该尽量选 择与其心理和阅历贴近的作品,而不应该选择过于古典和陈旧的题材,也不应该选择跟他们年代不相符合的题材作品,比如现在给中学生唱革命年代的声乐作品,就存在严重的代沟和隔阂,因为他们没有历史的共鸣,也无法真正体会歌词所表达的内容和承载的历史和时代感情。

四、教学方法

新时代的青少年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思维独特,极具时代感。这一代青少年尤其追求平等与自由。不受任何外界力量的控制和束缚,所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也不利于青少年良好的学习。因此,笔者认为对于青少年的教学应该建立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教师首先要充分尊重青少年学生,从过去教师讲,学生听转变到对话交流,平等自由的思想上来,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心声和想法。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 学生的自助学习性。其次从具体的方式方法上,青少年学生往往活泼好动,能唱、能跳、能演,理解力强,模仿能力强,如果可以的话,可以让他们加入动作、舞蹈、表演。借鉴如达尔克罗兹 的“体态律动”、柯达伊、奥尔夫、科恩等教育家的教学思维和方法。总之就是要鼓励学生全身心参与,动起来,寓教于乐,使他们轻松学习,让他们体会到学习就是游戏,游戏中也同样可以学习。

参考文献:

[1]胡钟刚 张友刚 编著《声乐使用基础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曹文海 著《声乐教学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曹理 缪裴言 《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李晋,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西安市青少年宫,教师。参考文献:

[1]孙乐.钢琴教学中的“美”——兼谈钢琴教学需解决的问题[j].音乐 生活,2008,(10).[2]王丽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文 汇,2011,(26): 179-180.[3]吴洪涛.新疆学前“双语”教师钢琴教学几个问题探讨[j].北方音 乐,2011,(4): 71-72.[4]崔洋.浅谈在钢琴教学中如何注重细节问题[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1,(5): 92-93.[5]陈世辉.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大众文艺:学术 版,2011,(21): 255.·

第四篇:声乐教学中的呼吸训练方法

内容摘要:呼吸是歌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歌唱的基础和动力,声乐呼吸在满足呼吸的生理功能之外,要服从于声乐演唱的需要,根据乐曲的要求分出强、弱、急、缓,使演唱时的气息更饱满、更舒畅,使歌声更具有表现力。本论文首先对声乐教学中呼吸的常用分类进行了说明,表明我国声乐教学的呼吸现状,然后分别从姿势、呼吸的具体训练方法、气息控制、感情投入等角度对声乐教学中呼吸训练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字:声乐教学 呼吸 训练

1前言

呼吸是歌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歌唱的基础和动力,声乐呼吸在满足呼吸的生理功能之外,要服从于声乐演唱的需要,根据乐曲的要求分出 强、弱、急、缓,使演唱时的气息更饱满、更舒畅,使歌声更具有表现力。许多声乐大师对呼吸的重要性都有明确的指示,伊丽莎白•舒曼说:“歌唱就是呼吸。” 因此,呼吸是歌唱艺术的基础,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本论文首先对声乐教学中呼吸的常用分类进行了说明,表明我国声乐教学的呼吸现状,然后分别从姿势、呼吸的具体训练方法、气息控制、感情投入等角度对声乐教学中呼吸训练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声乐教学中呼吸的常用分类

在进行声乐学习过程中,老师通常会教我们一下几种呼吸方法: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胸腹式呼吸法。2.1胸式呼吸法

这 种呼吸法在18和19世纪的欧洲西部被广泛采用,在上世纪30至40年代在我国被广泛采用,胸式呼吸法能够在进行声乐的过程中比较自然的进行呼吸,这种呼 吸法重点在于通过胸腔来调整自身的呼吸,这种呼吸法具有吸气少,吸入的空气少等缺点,比较易于诱发喉咙生硬不放松,造成声音软弱无力,没有特色,无法有效 利用呼吸器官来进行声乐表演,无法有效拓展音域以及推动声区之间的统一。所以,这种呼吸方法无法完全发挥声乐家自身的具体实力,无法进行完美的演出论文。2.2腹式呼吸法

这 种呼吸法主要是利用拓展胸廓下方气体容量来帮助声乐家进行呼吸,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充足的向喉部供应足够的气体,即使能够吸入的气体较多。不过因为胸腔无法 有效的对呼吸进行调整,所以声乐家发出的声音通常没有太大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声乐家无法有效对自身声音的大小进行有效调整,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无法符合声乐 家表演的需要,所以,在声乐表演中采用的较少。2.3胸腹式呼吸法

这种呼吸方法能够帮助声乐家有效的调整自己的呼吸,这种呼吸方法关键在 于利用调整模膈膜高度来使腰围增加,小腹收缩的方法来帮助声乐家对自身呼吸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和”控制”呼吸。所以,这种呼吸方法才是最有 效,最合理的呼吸方法,在平时的声乐学习和表演过程中被采用的最多。3声乐教学中呼吸的训练方法

本论文对声乐教学中呼吸的训练方法进行了整理与总结,以期能够对教学中的呼吸训练做出系统性的训练,具体如下: 3.1保持正确的姿势

如 果想要比较好的控制调整自身的呼吸,首先应摆正自身姿势,不管是在声乐学习过程还是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均需要调整好自身心态,保持身心放松,保持良好的精 神状态,不能够毫不认真或者太过于紧张,要将自己的状态保持在松紧有度的状态。在呼入空气时腹腔要扩张,小腹进行收拢动作。同时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口和鼻 同时呼入空气.头部的位置同前颈、下巴、喉结等部位的肌肉组织存在一定的关联,所以,头部位置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摆正良好的头部位置。声乐家进行演唱的过 程中,口型应当根据具有差异性的母音来进行调整,对角度进行实时调整,提升笑肌高度,上唇升高显示牙齿,下唇不可覆盖齿。在演唱的过程中需要尽量加大关节 张开角度,尤其是演唱的高音部分,特别要加大槽牙之间的张开角度,同时保持下巴不过于紧张。通过这种方式,在后颈部的推动下,嘴的张开角度增加了,不过完 全没有皮肤紧绷的影响;在演唱者保持站立姿势时,演唱者的双腿应保持一定的角度和距离,有明显的前后区别,将身体的重要主要集中在前脚上。在开始演唱之 后,马上收拢小腹提臀,利用骨盆肌进行收缩运动来帮助自己有效进行深呼吸。

3.2呼吸的具体训练方法 3.2.1吸气训练

小腹朝内也就是朝着丹田进行收缩,同这一活动不同的是,大腹、胸、腰部需要一起朝外进行拓展,通过上述活动能够清楚的收缩腰围,前腹和后腰同时利用向各方向分散的力量来进行活动。同时利用鼻进行呼吸,严格按照快、静、深的要求进行呼吸。(1)闻花式吸气训练

在 声乐教学过程中这种吸气训练方式通常都会被广泛采用,每个老师提出的标准基本相似,不过通常会有学生不能利用这种吸气训练,不能吸入足够的空气,无法有效 调整模膈肌的高度,有的学生会出现吸气的过程中肚子同样向里缩,同时肩膀和胸腔高度上升的情况,这样使得无法吸入足够的空气,无法满足进行歌唱表演的标 准。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给学生以下几点建议:挺起胸膛,保持放松状态,双肩尽量放松,保持自然状态,腰腹不要过度用力,在做完调整工作之后进行吸气,重 点在于吸气时胸腔和双肩要保持准备时的放松状态,不能胡乱摆动,尤其是不可以随意调整高度,所以在进行吸气的过程中,假如胸腔和双肩的高度不能有效保持将 会导致吸入的空气仅仅能运动到胸腔和肺部,无法更加有效的进入,同时横膈膜无法通过空气形成的压力来调整自身高度,不能有效的进行转移,假如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无法自主的调整胸腔和肩膀的高度,通常需要老师利用措施来帮助学生进行掌握。

(2)平躺吸气训练

当人保持着最轻松的身体状况时来进行 呼吸的身体部位就是在进行表演时进行呼吸的身体部位。通常人们在身体平躺休息时进行呼吸通常也相当于表演时进行呼吸,即使休息时进行的呼吸同表演时进行呼 吸之间在呼吸的程度和容量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不过进行呼吸的身体部位却是一致的,都集中在身体上腹部。

(3)惊讶吸气训练

当人受到意外 刺激时,胸腔容量快速增加,呼吸受到一定的抑制。这同呼入空气后进行闭气是一样的原理。在进行呼吸训练的过程中,学习者能够首先摸索这种“惊讶”的经验,随之对这种经验不断进行积累,同时能够最大程度上的使自己适应这种状态,不断保持闭气的状态,不过在自己的思维过程中还要存在不断进行呼吸和胸腔空气容量 增加的感觉。不然的话身体会产生疲劳感,不利于自身调整呼吸。通过这种联系能够有效对横膈膜进行某种程度上的支持意义,能够有效训练学生控制横膈膜。另 外,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调整自身呼吸。(4)打“嘟噜”吸气训练

这种呼吸方法需要学生保持身体保持正立姿势,同时尽可能放松自己的肩膀和胸腔,像平时呼吸一样进行深呼吸,通过这种方式来不断拓展横膈膜。在学生呼出空气的过程中,要能够有节奏的发出“嘟噜”声。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切身感受横膈膜在进行声乐表演过程中的作用。3.2.2呼气训练

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小腹要始终保持紧缩状态,不能放松小腹,通过对胸、腹的合理调整,将吸入的空气有节奏的缓慢释放。呼气的过程中要注意嘴的要求,要达到均、慢、稳等要求。在进行呼气训练时,声音应当具有连续性,能够产生一定的韵律,富有动感。

通过呼吸训练能够有效拓展小腹和丹田的空气含量,能够为进行声乐学习准备足够的“气”。另外,因为小腹始终保持紧缩状态,胸腔气体含量增加,通过几个基准点,能够有效位发音准备足够的“气”。“气”和“力”达到完美的结合,将为优秀的声乐表演打下良好的基础。(1)断音训练

在 一个阶段的训练过程中,要重点关注调整呼吸的基准集中在某个确定的点上,直到许多个断音进行完毕以后,方可进行调整呼吸空气。部分接受者通常在训练的过程 中完成第一个断音之后,就无法有效的调整自己的呼吸了,这种状态时不正常的。断音训练能够通过“嘟”来完成,也能通过其他的音来进行,或者将几种音同时进 行训练,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断提升呼气肌突然的爆发力和冲击力,能够快速提升空气形成的压力,同时能够保证调整呼吸和声带之间的有机统一,能够有效提升声带 自身机能,帮助学习者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日后追求更高的目标奠定良好的根基。(2)s音吹气训练

牙齿保持微触状态,张开嘴,将舌尖放置 在牙齿后方位置,通过小腹收缩来大量吸入空气,使空气能够从牙齿间隙中缓慢流出,理解空气发生作用的感觉。摸索出呼吸产生的反作用,就能够有效的调整呼吸 从身体深处有节奏的、慢慢的释放出来。经过长时间的联系就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调整自己声音的高低,从而获得更优秀的表演效果。(3)数数训练

不 断的在1到10之间进行重复数数,之间不能进行呼吸运动,能够数几遍就数几遍;还能够有节奏的进行这一训练。在数数的过程中不需要太大的声音,仅仅要求能 够保持自身的韵律,尽量不要考虑呼吸,在每个数字之间要有一定的间距,重点关注身体的动作上,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有效进行呼吸了。(4)叹气训练

首 先,在吸入大量空气后保持一定时间的闭气状态,随之在“嗓子眼儿”(第二个纽扣的高度)的高度,通过叹气的形式来不真正发生声音的说“哎”字,将胸腔中的 气体快速释放出来。通过这种叹气训练,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理解空气同胸腔呼出体外所经历的一系列器官,即声音进行传递的“声道”。另外,能够使学生清楚的理 解呼气时的容量和速度,呼气的感觉同闭气的感觉之间清楚的差异。通过这种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拓展喉咙,从而使发生更加流利,使发声器官能够保持更加自然的状 态,这样才能坚持长时间的训练。3.2.3呼吸结合(1)缓吸缓呼

在身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端正的基础之上,由口鼻缓缓吸入空气,要求学生双手放在腰部,理解吸入气体的量和所在位置,直至无法吸入结束。随后慢慢收缩小腹,根据一定的节奏缓缓将胸腔中的空气呼出,持续的时间尽量长。(2)快吸缓呼

通过口鼻快速吸入空气,然后通过小腹的慢慢收缩缓慢释放空气,这种方式是在表演中经常采用的方法。通常会有以下几点要求,吸气讲究快、多、深,呼气讲究慢、匀、连、长。通过长时间的训练,能够有效调整自身呼吸。3.3做好气息控制

对 自身呼吸进行调整同样是对呼吸的程度进行调整,需要根据一定的节奏。在吸气时用力过猛容易削弱呼气的力度,造成声带作用不明显,无法使声音连贯。如果呼气 的力度过猛,将会造成声音的破裂,给声乐表演者的器官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呼吸的力度,通常呼气的强度应稍稍大于吸气的强度,可 能进行的调整需根据具体去那个框而定。通过长时间的联系,逐渐形成一种身体机能反应。3.4循序渐进的练习呼吸

进行呼吸训练首先应做好思想上的准备,保持良好的积极地心态,才能够有效的进行实施。呼入的空气量不宜太大,能够有效减少各种不良情况的发生,学生应重点关注如何才能有效减少用气。

3.5歌唱中投入感情

面 带微笑的声乐练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这样练习的时候颧骨的肌肉是处于一种的紧张的状态,发出的声音音色就会更加具有色彩,更有感染力,能更加容易和 头腔产生共鸣。“当一场戏快结束时,只感参涵部肌肉疲劳,那说明你唱得非常好,如果唱变成弧形,那证明你用力过度了”意大利著名声乐大师和教育家巴拉用这 句话对歌唱要有饱满的感情诠释的淋漓尽致。4结论

总之。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是歌唱的动力,它决定着发声方法的正确与否。因此在声乐实践中,只有把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使歌唱更加轻松、自如,才能更好的控制声音,使歌唱更富于感染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歌唱的最高境界。本论文对声乐教学中的呼吸训练进行了分析,认为应该:(1)保持正确的姿势

(2)吸气训练:闻花式吸气训练;平躺吸气训练 ;惊讶吸气训练;打“嘟噜”吸气训练;

(3)呼气训练:断音训练;s音吹气训练;数数训练;叹气训练;(4)呼吸结合:缓吸缓呼;快吸缓呼;(5)做好气息控制;

(6)循序渐进的练习呼吸;(7)歌唱中投入感情。

文章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news/如若转载,请保留出处

第五篇:声乐教学中的辩证思维

声乐教学中的辩证思维

[摘 要] 辩证思维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无处不在,它贯彻于各个训练部分和整体训练过程,有益于教师客观、科学和创新地进行教学,能科学解决问题并减少学生歌唱毛病的产生,同时启发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正确并有创造性地学习。

[关键词]辩证思维;互相联系;对立统一;整体平衡

引言

本文中所说的辩证思维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教学的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辩证思维最基本的特点是将声乐教学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声乐教学中的辩证思维将指引着教师以科学的态度和方向进行教学,同时,对学生也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存在微观的训练和宏观的把握,各个阶段的重点微观训练包括:气息、喉位、共鸣腔体等。微观的单个教学中同样包含着辩证的原理和辩证的调控。在教学中的宏观把控包括歌唱肌能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同时也包括歌唱与表演的相互联系与综合把握。

一、教学中微观训练的辩证思维

微观来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的辩证调控。知识点内部相互联系、对立统一;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度地进行调节,使其既互相联系,又达到平衡统一。

(一)气息的辩证

歌唱中的气息具有辩证原理,教师可根据辩证法,在教学过程中,熟练地进行辩证调控,以便帮助学生在歌唱的整个过程中得到气息的支撑和演绎作品的手法。

1.辩证原理

歌唱中需要有气息的支撑和控制,其支撑体现在保持吸的状态的同时做送气的动作,两者形成对抗,互相联系、对立统一,并达到平衡共存的状态。

2.辩证调控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老师科学地对学生的歌唱状态进行辨证调控。因为吸的动作保持太多,会僵硬,导致气息无法流动;而当吸的动作保持太少,则无法形成对抗,气息做不到支撑;只有两者调控到恰到好处的对抗统一,才能得到气息的支撑。在有支撑的基础上,根据作品的要求,分配气流的密度与速度,以及送气的动态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仔细从学生的声音和肌能动作上准确判断,并以作品为依据,给学生讲明原理,并指导其进行调控,达到适度的动作,使吸和呼两个动作对立统一,把握好度,取得平衡,使之不断达到适度、美好的歌唱呼吸状态,准确、自如地表达。

(二)喉咙位置的辩证

喉咙的位置是否恰当,是否稳定,是否自然,对歌唱本身的音质、音色和作品的表达是否到位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1.辩证原理

喉位在歌唱过程中需稳定下放到恰到好处的位置,并保持自然,方能唱出亲切、动人的声音。

2.辩证调控

如果喉位太高,歌唱时就容易变成喊嗓的伤嗓状态,在教学过程中需辨证的启发学生反向思维,帮助其把喉位往下放到合适的位置,鼓励并强化其对喉位的正确感受和体验,帮助学生得到正确的感性与理性认识,不断取得进步,直到其熟练掌握喉位的恰到好处的运用方法,达到歌唱的平衡感;如果喉位放置状态太窄,歌唱时就容易出现挤嗓的状态,这时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辨证地启发学生往合适的方向调整,并把握好大小的分寸,往宽处唱,不断给予启发、比喻和示范,让学生认识自身问题的基础上,明白辩证原理所带来的效果,并在实践中不断追求正确的喉位歌唱状态,经过练习,取得最佳效果;如果喉位放低时给的力度太大或太僵硬,歌唱时就容易出现压喉的笨重状态,在教学过程中需解放动作,注重舒展、放松,同时注重落点的方向,运用辩证思维,不断给予调整和缓解,直到其找到适合的力度和流畅的歌唱状态为止;如果喉位不稳定,在歌唱时就容易出现抖动、摇晃或“绵羊音”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需运用辩证思维,找到问题的根源,观察学生,为其找到一个对其容易达到的方向或效果较好的方式进行调整,改变其错误观念并慢慢缓解其不良习惯,因材施教。

(三)单个共鸣训练的辩证

在歌唱中,每个共鸣腔都既要打开,又要自然,这里说的自然是唱出来的声音和发声状态自然,不会含糊不清、不做作。而另一方面,对于刚开始接受共鸣训练的学生,可能会感受到状态的夸张或不自然、不习惯,所以需要教师给予解释:歌唱的训练是经过学生感受的不自然到自然的曲折过程,并帮助其调节到相对适当的状态。

1.辨证原理

歌唱的共鸣腔体包括:口腔共鸣、鼻腔共鸣、头腔共鸣、胸腔共鸣等。在基础训练中,每个共鸣腔体都需要训练其打开并保持,使其慢慢形成习惯。共鸣的大小除了与歌者本身条件有关系外,与其腔体扩张动作的大小更是有必然关系。

在训练中,各腔体打开的竖或横程度需根据歌唱的风格类别方向而定,共鸣腔体在歌唱中以做到自然和统一的共鸣为标准,并根据作品要求做到恰当的程度。

2.辩证调控

在教学中,调控较多的是鼻腔共鸣,因为鼻腔如果打得太开却没方向、没正确的支点,很容易造成声音苍白无力、发散,需要教师根据标准,适度的辩证调控;如果鼻腔往中间集中的动作做得太过,极易造成鼻音,需要教师根据声音形状直接辨别其歌唱状态,同时辩证地训练学生往反向的正确方向打开,适度调节,并给予巩固,以达到自然、统一的共鸣效果。

二、教学中宏观把控的辩证思维

在教学中,遇到的每个学生的歌唱状态都有所不同,教师需以辩证思维为主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制定一个可预知的歌唱蓝图,在蓝图中以辩证法进行歌唱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在歌唱中做到互相联系、共同发展、对立统一,最后达到完美的平衡。

(一)歌唱状态的辩证

歌唱过程中,各肌能共同工作,互相联系又互相作用,必须和谐相处,齐心协力才能达到最佳的歌唱状态。

1.辩证原理

好的整体歌唱状态,是各歌唱肌能间相互配合,对立与统一,整体平衡,共同发展,实现歌唱的蓝图。

2.辩证的调控

当学生的综合状态失衡的时候,或者根据情况能预见其即将有失衡可能性的时候,教师需及时提醒并?o予辩证的调控方向,让学生实践调控,以达平衡。

例如,学生因气息支撑能力不足,导致唱高音时喉头与声带同时上抬,造成声音尖,并出现“绵羊音”,教师需加强其气息,并在此基础上,辩证调整喉位状态,给予反方向调控,将收效甚好。

例如,喉位的安放影响着口腔与胸腔的共鸣。当学生的口腔与胸腔已经做到正确的扩张,但共鸣依然不明显,原因可能是连接口腔与胸腔的通道中,喉位没有下放到合适的位置。教师根据情况,辩证地调控其喉位问题,从而使共鸣能得到表现。

再如,在歌唱中,各共鸣腔体主要负责着各个音区,如果共鸣腔的运用量分配不恰当,将会导致高音上不去或低音下不来等情况,甚至出现音高偏高或偏低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以宏观调控的辩证思维,敏锐地捕捉到原因,并进行辩证调控,以解决问题,使各共鸣腔分配得当,达到恰到好处的分工与整体平衡,并进一步使各共鸣腔得到统一。

(二)唱与演的辩证

歌唱与表演的综合把握具有辩证关系,它们各自独立又必须互相联系,共同发展。

1.辩证原理

好的演唱肯定是歌唱与表演成为一个完美结合的统一体。两者各有专攻,却紧密联系,目标一致,完美融合,共同演绎作品,共同塑造出高度统一的生动艺术形象。

2.辩证调控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歌唱肌能综合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其表演习惯的培养。

目前有许多学生多注重歌唱肌能的状态,顾不上表演。教师在上课中,需多帮助学生,使其习惯用情感和用表情、形体去表达;并开设表演课程,同时注重艺术实践,在课堂与艺术实践中去提高演唱的综合能力。根据学生情况,多表演而忽视演唱技巧的,则加强演唱技巧;缺乏表演习惯与能力的学生,则多培养其表演能力。

在演唱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演绎的尺度,根据情况,辨证地调控,使其唱和演同时恰到好处地为作品服务,共同塑造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结语

辩证思维在声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能使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实事求是,并保持思维的新鲜度,灵活、敏捷,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会使教学变得有趣而不死板,在辩证思维方法论中,不会使教学套路陈旧、一成不变,而是充满了活力,使教师不断在教学过程中找到闪光点,获得新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辩证思维也使教师在教学中保持科学的态度,不偏激、不偏见,而是客观地为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进步,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消除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

辩证思维使得声乐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同时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地看待互相联系并运动、变化的整体,从本质上系统科学地认识教学活动,以互相联系、对立统一、共同发展的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得声乐教学活动富于潜力,给声乐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创新与希望。

参考文献:

〔1〕苗启明.辩证思维方式论[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2015

百度百科:http://kb.kkyuyin.com/item/656b621dff724556bb3d588bddb07c6a.html?from=smsc&uc_param_str=dnntnwvepffrgibijbpr

作者简介:章颖妍(1981--),女,硕士研究生,助教,现为星海音乐学院研究生。

下载女中音声乐教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女中音声乐教学中常见的几个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声乐教学中的表演训练

    声乐教学中的表演训练 内容摘要 :歌唱表演艺术是多方面知识的集中体现,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引导学生寻求歌声之美,还要处理好声、情、表演技巧之间的矛盾,以及上课与上......

    声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关系

    声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关系 ×××目 录 一 声乐教学的现状 ..............................................................................................................

    钢琴教学中常见问题解析

    钢琴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解析 摘要 钢琴教学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作为钢琴教师,不但要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而且要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过程,连续不断引发他们丰富的情感......

    新教师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大同六中新教师岗前培训总结 一个学期以来,我校根据市教育局教师继续教育有关文件规定及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对新教师进行了岗前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广大的青年教师在思想、......

    浅谈声乐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浅谈声乐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音乐系2000级2班 张静 内容提要:声乐教学离不开听觉。如果坚持以听觉为主要 手段的同时,适当引入其他手段,合理利用观察外形、正 确听辨、双向交流、......

    辩证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摘要: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度,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事物的规律,取得应有的效果,声乐教学也不例外,同样得遵循事物的规律把握好度,辨证法在声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辨证法;声乐......

    论声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引 言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仅认识客观事物的意义和作用,而且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同时,总是伴有各种不同的态度。当人们对客观事物抱有种种不同的态度而意识到自己在爱、恨,或悲伤、......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呼吸训练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呼吸训练 摘要 呼吸是歌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歌唱的基础和动力,声乐呼吸在满足呼吸的生理功能之外,要服从于声乐演唱的需要,根据乐曲的要求分出强、弱、急、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