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概述
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概述
一、教学体系 1 实验教学模块
全面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分层次、多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本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为四个实验教学模块,即食品成分的测定与分析、食物安全与卫生、烹饪学、营养评估与干预。
1.1 食品成分的测定与分析教学模块
主要包含了营养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安全评价、食品感官评价等课程的实验项目和方法。如营养素的测定、食品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检测、油脂酸价测定、食品重金属元素如总砷的测定等验证性实验,以及牛奶、蜂蜜掺伪、掺假的检测、液体食物和固体食物的感官品评等综合性实验。
1.2 食物安全与卫生教学模块
主要包含了与“微生物学”、“食品安全与卫生”等课程相关的检测方法与手段。显微镜使用与微生物形态观察、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微生物分离纯化与生理生化反应、理化生物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等基础性的实验,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微生物试验及仪器设备使用方;综合性的实验项目主要有鲜畜禽肉类、肉制品、鲜水产类及其制品卫生、食用油脂卫生评价,根据国家标准,选择从感官卫生评价、pH值与水分测定、三甲胺—N与亚硝酸根及Aw值测定、酸价、过氧化值、TBA值等测定指标;另外食品天然毒物的测定与安全性评价,主要进行皂素、胆汁毒素、TTX、STX的测定。这些综合性实验项目选择的目的不但让学生会具体的操作,也让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质量检测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3 烹饪学教学模块
主要包括了烹调工艺学、面点工艺学、中国名菜、中国名点、江苏名菜、江苏名点、西餐工艺、雕刻工艺、茶艺、调酒、药膳制作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和操作训练。
1.4 人体营养状况评估与干预教学模块
属于专业课程实验内容,主要包括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测定,并进行营养评估;根据营养评估的结果,进行食谱制定等营养干预,更加直观地运用营养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加强学生对营养工作者的工作范围、工作程序、工作内容的了解,对学生毕业后从事营养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膳食调查:主要包括膳食调查的方法、结果的数据处理与评价,膳食调查的撰写。体格检查与生化测定:包括人体体格测量,如身高体重的测定,体围如胸围、头围、腰围、臀围的测定、及皮脂厚度的测定;实验室检查样品收集如毛发、血样、尿样、粪便样本的收集,测定结果的判断等。
营养评估:根据膳食调查及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查结果,写出营养评估报告,为营养干预提供依据。
食谱制定:是一种重要的营养干预方法和手段,也是应用营养学专业常用的专业技能。通过计算法、食物交换份法及计算机软件为不同年龄及生理状态下的健康人群进行营养干预,同时也可以为一些亚健康人群和相关疾病人群进行营养干预。实验教学层次
在各模块实验内容的安排上体现基本实验、提高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基本实验注重学生基本操作规范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型实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型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
面向社会需要实际,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充分体现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求的教学内容,满足社会的需要。注重密切联系实际,密切联系学科新进展,根据现实中出现的涉及到本专业的问题,及时更新、充实、改革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例如食品成分的测定与分析教学模块实验教学内容中,根据2008年出现的三鹿奶粉事件,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增加三聚氰胺检测方法与手段的讨论;根据近年来“地沟油”事件,增加了对地沟油制作过程的了解及检测方法的分析与讨论。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丰富实践了教学内容。
第二篇: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体系
有机化学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
掌握各类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掌握有机物结构的各种表示方法;掌握常见的各种有机物的普通命名、IUPAC命名法(英文)及中国化学会系统命名法(中文);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其与结构的关系。
二、有机化学反应
掌握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胺及其它含氮化合物、基本杂环体系和几种常见生物分子(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等)的典型反应及相互转化的常用方法;掌握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缩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重排反应、自由基反应及周环反应等几类主要有机反应的特征。
三、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反应机理
掌握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立体效应的概念及其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掌握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自由基、卡宾和苯炔等活性中间体的产生条件及其在有机反应中的作用;初步了解共振论;理解过渡态理论,掌握利用有机反应势能图分析反应的热力学控制和动力学控制等反应情况;掌握自由基反应、亲核加成、亲核取代、亲电加成、亲电取代等几种常见的有机反应机理,要求能通过反应机理分析选择有机反应的适宜条件。
四、有机合成
理解逆向合成分析的思维方式,学会利用逆向合成分析从常见原料出发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掌握几种常见的碳碳键形成及断裂的基本方法;掌握各种常见官能团的引入、转换及保护方法。
五、立体化学
掌握构型异构(几何异构、对映异构、非对映异构)和构象异构等静态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判断有机物有无旋光性的基本方法,掌握手性中心和假手性中心R、S构型的标识方法;了解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及不对称合成的概念,掌握对映体过量的概念;掌握几种常见的取代、加成、消除、重排及周环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
六、有机化合物的常用化学、物理鉴定方法
掌握常见官能团的化学鉴别方法;理解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质谱的基本原理;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四谱谱学特征,并能运用化学方法及四谱对简单有机物进行结构鉴定。
七、元素有机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
了解元素有机化合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概念;掌握Grignard试剂、有机锂试剂、二烷基铜锂试剂、有机锌试剂、Wittig试剂等金属有机试剂及元素有机试剂的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了解有机磷、有机硅、有机硫试剂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体系
有机化学(一)
(1)π-π共轭
(2)p-π,p-p共轭
(3)σ-π,σ-p超共轭
3.共轭效应的特点
4.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对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三、立体效应
2.联苯
3.稠环芳烃
(1)萘
1o结构
2o命名
3o化学性质
(2)蒽和菲
*(3)致癌芳烃
九、非苯芳香体系及Hückel规则
1.Hückel规则
2.环丙烯正离子
3.环戊二烯负离子和环庚三烯正离子
4.奥
5.环辛四烯双负离子
6.轮烯
1.酚羟基氢的酸性
2.苯氧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的反应——成醚 3.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1)卤代反应
(2)硝化及亚硝化反应
(3)磺化反应
(4)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和酰基化反应
4.氧化反应
5.与FeCl3的颜色反应 *
五、几种重要的酚
1.苯酚
2.双酚A
3.萘酚
4.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
5.连苯三酚
(4)歧化反应及Cannizzaro反应
(5)酮氧化成酯——Baeyer-Villiger反应
(6)醛酮氧化成羧酸
1o 用弱氧化剂氧化
2o 用强氧化剂氧化
五、醛酮的制法
*1.由烯烃制醛酮
*2.由炔烃制醛酮
*3.由芳烃制醛酮
芳烃的氧化,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Gattermann-Koch反应
*4.由醇制醛酮
5.由酚制醛酮
Reimer-Tiemann反应,Vilsmeier-Haack反应
*6.由分子量较小的醛酮制分子量较大的醛酮 *
六、几种重要的醛酮
1.甲醛
2.乙醛
3.苯甲醛
4.丙酮
5.环己酮
七、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1.烯酮
2.α,β-不饱和醛酮
(1)结构
(2)化学性质
1o亲核加成——l,2-加成与1,4-加成
Michael加成及Robinson关环,与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o还原
用LiAlH4 还原,用Li-液NH3还原,催化加氢
(3)制法
*3.醌
(1)命名
(2)化学性质
(3)制法
有机化学(二)
2o酰基化反应及酰基化试剂
(3)β-酮酸酯的酮式分解及其在酮的合成中的应用
(4)β-酮酸酯的酸式分解
2.丙二酸二乙酯在合成中的应用
(1)丙二酸二乙酯的制法
(2)丙二酸二乙酯的烃基化反应
(3)丙二酸酯的水解和脱羧反应及其在羧酸合成中的应用
3.Michael加成
4.Knoevenage1反应
5.α-卤代酸酯
(1)Darzens反应
(2)Reformatsky反应
有机锌化合物,β-羟基酯的合成
六、其它羧酸衍生物
1.过酸
2.二酰基过氧
3.碳酸衍生物
(2)芳胺的氧化
lo用亚硝酸氧化
2o用其它氧化剂氧化
5.芳胺芳环上的亲电取代
取代反应,胺基在不同酸性环境中定位规律的变化
五、季铵盐和季铵碱
l.季铵盐的亲水性和亲油性
2.相转移催化
3.季铵碱的Hofmann消除
(1)消除反应产物及历程
(2)季铵碱的E2反应规律
位置选择性,立体选择性
(3)季铵碱的E2反应在胺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4.阴离子交换树脂
六、胺的制法
1.由卤代烃制胺
*(1)卤代烃的氨解
(2)Gabriel合成法
1o利用邻苯二甲酰亚胺制伯胺
2o利用对甲苯磺酰氯制仲胺
2.由环氧化合物制胺
3.由醛酮制胺——还原胺化
*4.由酰胺制胺
(1)酰胺的还原
(2)Hofmann重排
5.由腈还原制胺
*6.由硝基化合物还原制胺
一、重氮甲烷的结构
二、重氮甲烷的化学性质
1.与酸反应
2.与醛酮反应
3.与酰氯反应
4.卡宾的生成及反应
三、重氮化合物的制法 *
四、迭氮化合物
1.迭氮化合物的结构
2.迭氮化合物的化学性质(1)还原
(2)Curtius重排
(5)蛋白质水解法
二、多肽 1.肽和肽键
2.多肽结构的测定
(1)氨基酸分析
(2)N-端氨基酸的测定
(3)C-端氨基酸的测定
(4)多肽的选择性水解
3.多肽合成
(1)氨基的保护及脱保护
(2)羧基的保护及脱保护
(3)肽键的生成
(4)多肽的固相合成 *
三、蛋白质
1.蛋白质的结构
2.蛋白质的性质
四、酶
*1.酶的组成
*2.酶的分类和命名
*3.酶的特性
4.酶的活性中心及催化机理
*第三节 核 酸
一、核酸的组成和结构
二、脱氧核糖核酸
三、核糖核酸
*第四节 类脂
一、脂肪酸
二、油脂
三、磷脂
四、生物膜的结构及功能
五、模拟膜化学
第五节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一、萜类化合物
1.萜的含义和异戊二烯规律
2.萜的分类和命名
3.单萜
(1)开链单萜
(2)单环单萜
(3)双环单萜
4.倍半萜、二萜和三萜等
二、甾族化合物
1.甾族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命名
2.甾醇
3.胆酸
4.甾族激素
5.甾族化合物研究对有机化学的贡献
第二十章 周环反应
一、周环反应和分子轨道对称守恒
1.周环反应
2.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3.前线轨道理论
二、电环化反应
1.含4个π电子的体系
2.含6个π电子的体系
3.电环化反应的选择规律
三、环加成反应
1.[4+2]环加成2.[2+2]环加成
四、σ-迁移反应
l.氢原子参加的[1,j]迁移
2.[3,3]迁移
第三篇:教学内容与方法、手段改革情况
教学内容与方法、手段改革情况
综合英语是面向英语专业一年级到三年级开设的一门主干课,长期以来是外语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原称英语精读,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教学观念从语言知识的灌输向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培养的转变,从注重语法向注重运用的转变,课程名称改为综合英语。综合英语课程是听说读写各项语言技能的综合,是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的综合,是语言与文化的综合,是语言学习与语言学习能力培养的综合。
自90年代以来,在历任课程负责人的不断努力下,从拟订课程建设方案着手,着眼长远的教学目标,尤其重视几大方面的建设工作:(1)教学大纲和“三基”方案的修订,使之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强调现代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学习能力的发展;(2)重视教材建设,多年来沿用以全国优秀教材(如北外出版的《大学英语》,李观仪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何兆熊主编的《综合教程》等)为主要教材,辅以其他自编的活页教材,加上网上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资源,充实了教学内容,增大了信息输入的数量与质量。(3)重视图书资料的建设。目前已有图书内容丰富、类别较多,其中,部颁教学大纲推荐的图书1000余册共学生借阅;专供教师借用的教学参考书、业务学习书100余册(教研室存书)以及学院资料室保存的30,000多册各类语言、文学原版书、工具书等;学术期刊达50多种。(4)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遵循现代教学理念, 探讨综合英语教学模式,辅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投影仪、电脑等),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二年级综合英语教学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全面、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他们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听、说、读、写、译),以及对基础语法和词汇的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为进入高年级的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三四年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每课都应配有大量的相关练习,包括阅读理解、词汇研究、文体分析、中英互译和写作练习等,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质量上有较大的提高。
针对不同阶段,综合英语课堂教学内容、手段应作出相应调整。但是,两个阶段的授课都应遵循如下原则: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在教学中要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利用现有的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并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根据课文的不同体裁和难易程度,将其分成侧重点不同的四种类型:阅读理解、语言知识学习、对话交际、自主学习四种。
学习侧重阅读理解的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借助词典和参考资料初步阅读课文,划出疑点、难点;教师针对存在的疑点、难点重点讲解,扫除语言障碍;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重新阅读课文,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评价文章的写作技巧;通过课后练习和补充练习使学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基础知识,巩固课文中的重点词、短语和语法现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及在课文语境下的词语学习;课文讲解结束后提供一系列体裁相同的文章给学生阅读、讨论;及时评阅学生作业,反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提高整改训练。
侧重语言知识的学习,主要针对语言理解难度大的课文学习,分析语言的抽象、隐含、比喻等意义,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理解课文,以及与课文相关的哲学、心理学、文体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教师的讲解,启发学生理解和欣赏内容精深的课文,并掌握相应的语言知识。
对于侧重对话交际的课文的教学方法是,在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基本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知识要点并完成课后练习后,扩展相关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常见短语和表达方式,并把课文改编成短剧由学生自编自演。有可能的话,提供相关的影视资料供学生观摩,模仿,反复训练。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模仿训练中更加熟练地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自主学习课文,根据学生水平和课文中出现的基础知识,提出自主学习的要求和目的,把学生分组,抽出相应时间,学生来讲解课文之后,由教师给以指导,并结合课后练习提出的要求开展讨论和辩论,检查自学效果。
1)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利用学生活动的环节,采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开展英文每日presentation、讨论、辩论、角色扮演、采访、背景知识展示与汇报、情景对话、话剧等课内实践活动。
2)第二课堂活动:指导成立英语学习兴趣小组;组织参与“莎翁杯”话剧比赛,CCTV风采大赛;每学期定时举办针对不同年级的竞赛等实践活动, 如一年级英文歌曲比赛, 英语书法比赛 , 口语比赛;二年级英语短剧、电影配音大赛、演讲比赛等。
3)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检验个人所学知识的平台,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调整学习方向和重点的好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寓培养能力于传授知识之中,加大语言训练力度。二年级积极进行课程教改,采用教师轮流上课制度,使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下一步开展综合英语教研项目。一年级的学生的背景知识课件展示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摘要:通过分析传统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依据自身办学定位与实际办学条件和办学经验,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评价相结合,以“2-1-1”人才模样模式实现的“六种能力、五个模块”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六种能力;五个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59-02
近些年来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指引下,各高校都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作为全面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突破点。作为以培养具备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应用心理学相关操作技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如何在借鉴传统高校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首要且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因此总结传统高校实践教学特点,弥补其不足,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成为独立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途径。
一、传统高校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时间等增强实践教学的措施,但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大部分高校实践教学仍然是教学过程中薄弱的环节,普遍存在着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实践教学指导思想存在误区。许多心理学专业教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观念,对实践教学目标理解肤浅,不能合理认识实践教学在实现教学效果中的作用,继续延续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的错误认识。
2.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薄弱。受制于学校经费等诸多因素,很多高校的应用心理学实验室设置单一,实验设备陈旧且数量、种类偏少;实训基地数目严重不足,即使在校内外有一些与企业合作共建的实践基地,但基本都流于形式,很少能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3.实验教学内容、手段和形式不合理。由于教师设计的实验项目不科学,或教学软件和实际脱节、操作性不强,加之实验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即使学校增加投入建设了实验室,也会使实验室利用率较低,实践教学效果也不容乐观。
4.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不规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常常依附于理论教学,既缺少专职的教师,也缺少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等。没有规范的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和考核办法,使得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1][2]。
以上问题反映出当前多数高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既无特色,又无实际内容。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理应成为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构建设想
独立学院自诞生之日起就定位于建设应用型本科大学,培养能够直接进入市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要有别于传统高校中的实践教学,构建起一套相对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得实践教学有目标要求、实施途径、具体措施和考核标准。
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是对实践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规划,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前提。依据教育部提出的关于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全国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培养规范,结合我校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和特点,实践教学目标应当是围绕实际岗位职业技能而制定的具体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目的,包括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创业能力、资格证书等几个方面。
具体而言,实践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内容。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其具有从事心理咨询或人力资源相关行业的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认识能力,就是促使学生能够更自觉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及周围环境。二是专业能力,就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并活跃学生的科学思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了解心理学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接触实际的心理辅导、心理教育工作,增强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特点的感性认识,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三是实践能力,即如何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的动脑、动手能力。四是综合能力,学生通过实践训练锻炼其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决策能力等多项个人综合素质。五是创业能力,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谋生本领的需要,也就是满足学生创业的需求。通过创业教育可以锻炼学生的择业能力和生存能力,这是高等院校推动就业的必然选择。六是就业能力。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基本保证。实践教学体系不是单纯培养实践技能,而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事业心[2][3]。
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根据普通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课外实践活动四个部分的传统实践教学内容,结合我校及本专业特点,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包括“五个模块”:实验模块、实习实训模块、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模块、职业化教育模块和科研创新模块。
(1)实验模块使学生掌握专业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手段,构建含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的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结合各科课程的先行后续关系,适当增加独立实验课的数量。除实验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之外,心理测量学、心理统计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也应合理设置、调整实验项目,改变实验内容陈旧、实验项目少、因人因设备设置实验项目的状况,精选经典实验内容,增加现代实验内容和技术,合理配置演示型、验证型实验比例,适当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2)实习实训模块以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广度、强化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意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的;在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增强专业技能型课程,如心理面谈技术、心理诊断技术、心理干预技术等,并且在这些专业课程中强化课内实训设计环节,平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增加模拟岗位训练,增强专业技能的可操作性,支持学生获得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见习、实习活动,体现针对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点,加强多门课程之间联系,形成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4][5]。
(3)毕业论文模块是在学生参加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创新实践,鼓励学生选择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实践性研究论题。
(4)职业化教育模块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有助于个人发展的良好个性品质,增强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包括沟通、协调、组织管理能力,时间效率管理能力、问题解决处理能力等;强化职业通用能力,包括计算机办公能力,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等。通过专项专题训练,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拓宽学生就业范围,使学生将来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5)科研创新模块则是根据创业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内涵,安排学生在实验室、教学实习基地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科研立项、开放实验项目、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将其纳入到创新学分管理之中。
3.实践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需要完善的教学管理文件作为依据,可以从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场地与设备、教师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学生实践指导手册五个方面予以构建。
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主体由学生、督导教师和专家三个独立系统有机组合而成。学生和督导教师从教师的实验课程、实训课程和实习课程的内容与实施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实践内容与专业课程或实务的结合程度、实践过程记录、实践成果(实践报告)。主要观测点包括实践内容与专业课程或实务需要结合是否紧密,参与实践学生的实践记录是否详细,记录角度是否多样,指导教师批阅是否认真,交流是否充分,是否形成有一定影响的实践成果。专家对整个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水平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主要是看相关教学文件的内容是否全面完整,是否符合教学要求、是否符合应用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6]。
三、构建2-1-1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多年办学经验和独立学院生源特点,以上实践教学体系以“2-1-1”人才模式进行展开,即两年夯实专业理论基础,一年打造专业方向,一年强化个性发展,四年贯穿开展职业化教育,形成“夯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能力”人才培养特点。
参考文献:
[1]李晓,丁月增,郑航.高校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4).[2]河北金融学院课题组.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1).[3]夏焕章.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0).[4]庞爱莲,孟维杰.实践教学:应用心理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7).[5]崔景贵.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机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6]朱远胜.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探索和实现[J].浙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
第五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个人总结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的个人总结
(2007-2008学年)
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之源,我们需要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进放在重要位置上,以确保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的:
这一学年我代的课程有:《旅游学概论》、《饭店管理概论》两门课程。在《旅游学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因为这门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在学生刚来的第一学期就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根据大部分的学生在过去都没有接触过这一专业的事实情况,所以,我在教学的第一节课时就有关旅游管理这个专业的发展状况给学生进行了分析,让他们首先对这一专业有所了解和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通过各种媒介获得了大量的相关信息和知识,以及旅游业的当前发展状态及其发展前景等状况,把这些及时的信息迅速传达给学生,让他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旅游专业的发展动态,使学生增加学习本专业的信心,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关于《饭店管理概论》的教学,这一门课程是第二学期开设的,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常选择一些如,在理论讲述中穿插实践,同时,以模拟教学的形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旅游学概论》和《饭店管理概论》这两门课的教学中,在吸取以前的教学优点的基础之上,又进行了如下改进: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充实、完善和适当调整
在教学的前一学期,开始精心选择比较前沿的而且是适合高职高专使用的教材,并订购教科书;在教学之前,从图书馆借了大量的相
关书籍进行充实,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利用业余时间,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查阅一些有关的专业信息,使学生能及时的获得专业信息;同时,通过电脑、电视、报纸、旅游刊物等媒介搜集相关信息,通过购买专业书籍并且作为自己的教学辅导书,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及专业领域。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通过举一些典型的案例,对其进行分析,同时,把学生分组对案例进行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然后,帮助学生整理分析,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采用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式教学方法
针对重点问题采取讲授、讨论、互换角色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如我曾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课下分组准备相关的内容,在课上,让学生和我互换角色,学生上去讲课,我在下边听课,在下课之前,分别对每一小组的学生的讲授情况进行总结。这样的讲学方法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能够使学生生动的掌握所学知识。
四、推行多元性的考试评估体系
提高考试测评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由于受场地、时间、统一答案的限制,为了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所以我常把案例分析与基础知识考核结合起来,从平时考察作业、课堂上的表现力及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等多个方面考核学生,以改变片面依赖笔试的评估模式。
五、科学设计闭卷考试的内容
使闭卷考试成为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整合优化,为教学过程的改革提供真实的反馈信息,使考试服从并服务于教学。
总之,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进一步探索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力求做到符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
高海霞
河套大学 人文学部 2008年6月30日